注重数感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doc_第1页
注重数感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doc_第2页
注重数感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doc_第3页
注重数感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注重数感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摘要数感是学生对数学的敏感、精确、丰富的感悟。新课程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内容提出来,并把数感摆在首要位置,充分表明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去感知、去体验、去发现、去探索,进而培养学生的数感。以下我将从联系生活,获取数感;实践体验,深化数感;动手操作,强化数感;猜测、估算,发展数感;综合运用,升华数感这五个方面去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关键词:数;数感;数学什么是数感?简单地讲,数感是人们对数的感觉,是人们对数的直接感知能力。就像语文有语感,音乐有乐感,美术有美感一样,要学好、用好数学,就应该具备良好的“数感”。数感是学生对数学的敏感、精确、丰富的感悟。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示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合理性作出解释。”新课程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来,并把数感摆在首要位置,充分表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平日的数学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地去感知、去体验、去发现、去探索,进而培养学生的数感。一、联系生活,获取数感现实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素材,让他们用数学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与交流,从而理解数的意义,并建立良好的数感。例如学生在刚认识数字时,让学生找一找教室里能用110来表示的物体,并说一说,如:1块黑板,1个讲台,2扇门,2把拖布,3扇窗,3盆花,4把笤帚,5幅画,6盏灯等等,从中感知数的大小。在教学“认识大数目”时,让学生联系生活的真实情景,说一说学校操场上大约有多少人在做操,一个影剧院大约坐多少人,估计一页书有多少字、一本书有多少字等等。学生在估算时很少有人会凭空估计,大多数学生都能自觉地把要估算的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数出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再看大数相当于一份的多少倍,用这种方法估算这些大数。当学生把一份的数量与大数进行比较时,观察并感受到大数相当于小数的几倍,体会了大数的多少,也了解了大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在这样的估算训练中,估算能力逐渐提高,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很快和数建立起联系,体会了数的大小、多少的实际意义,学生对数的感知能力也会逐步提高。又如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百分数的意义,把握百分数的大小,可创设学生参加投篮比赛比较投中次数的活动,因为投篮比赛是学生熟悉的,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浓厚的,学生在想一想、算一算、说一说的过程中既体会了百分数产生的必要,理解了其意义,更体会了百分数的大小。可见,生活情境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基础,如果较好地利用和创设情境,体验和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学生不但较容易将知识与生活经验建构起来,获得丰富的表象和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而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学生的数感意识也得以增强。二、实践体验,深化数感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才能更多接触和经历有关情境和实例,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背景下感受体验、内化知识,深化数感。例如:学习“步测和目测”后,组织学生到操场上走一走、量一量、测一测,跑一跑亲身感受50米、100米、200米的实际距离,并且让他们分小组合作,利用标杆、卷尺和测绳等测量工具进行实地测量练习,体会、应用所学知识。学习质量单位后,让学生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各种物品、水果的重量,体会1克、100克、1千克、10千克的实际重量等等。学完比例尺后,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测量,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校园平面图。学生在绘图的过程中,不仅深刻地理解了比例尺的大小,还学会了如何根据纸张大小选择合适的比例尺来设计平面图。通过这样的实践体验活动,学生更深刻更具体地把握了数的大小,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深化了数感。三、动手操作,强化数感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如果切断了思维与动作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因此,加强动手操作,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感知数、理解数的意义。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创造并提供各种实践活动的机会。例如教“分数的意义”时,如果学生缺少动手实践和体验,很难理解分数所表示的意义。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分一分、说一说等活动加深理解。如把一张正方形纸、一条线段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把许多物体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同样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通过这样的动手操作,学生反复体验,反复交流,逐步认识到平均分的不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几个物体,这样学生们对整体“1”就有了很清楚的理解,而且在直观的数学活动中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增强了学生的数感。四、猜测、估算,发展数感数学猜测、估算是根据已知事实和数学知识,对未知量及其关系所做出的一件似真判断。它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能获得数学发展的机会,能锻炼数学思维,发展学生的数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留有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猜一猜、估一估。例如,在教学认识质量单位后,可以组织学生猜老师、学生以及一些物品的重量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质量单位,体会其大小,做到灵活运用;又如在教学“生活中的大数”后,可以组织学生“猜页数”、“翻页码”游戏,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发展学生的数感。数感好的学生猜得就准,字典翻得就快。当然学生的良好数感,还表现在“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生活中很多时候都要用到估算,而不需要精确计算。如:“小红家平均每月电费是78元,一年大约需要电费多少钱?”在估算过程中有的学生认为:“8010= 800,估计在800元左右。”有的学生认为:“8012 = 960,不到960元。”有的学生可能说:“7012 = 840,肯定比840元多。”对于这些方法,教师都应该加以鼓励,并为他们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相互交流中,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不断完善自己的估算方法,逐步发展估算的意识和策略,从而将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自主的意识,进而形成一种习惯,使学生在不断地估算中发展自己的数感。五、综合运用,升华数感数感是人们主动地、自觉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用数来表示和交流信息,用多种方法表示数,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帮助学生巩固数感。例如,教材中出现的租车、租船、租房,购票等问题,让学生根据条件设计方案,并找出最佳方案。学生在经历探索、寻求策略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是人们生活、学习不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