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作文指导 一事一议作文的写法[新人教版]1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作文指导 一事一议作文的写法[新人教版]1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作文指导 一事一议作文的写法[新人教版]1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作文指导 一事一议作文的写法[新人教版]1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作文指导 一事一议作文的写法[新人教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一事一议作文的写法一事一议作文的写法 训练目标训练目标: 1、了解“一事一议”的概念,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用以指导学生的写作。 2、分步训练,培养学生写一事一议作文的能力,并能写出基本符合要求的文章。 训练重点:训练重点: 叙述与议论的结合 训练难点训练难点: 观点的提炼,精当的议论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提供一些记叙文和可以从多角度分析的简短事例 课时建议:课时建议:12 课时 训练过程训练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 初中生写议论文首先要学习“一事一议”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初三年级议论文写作教 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写出五六百字的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对周围发生的事情能发表自己的看 法,并做到论点明确,有根有据,有点分析。那么什么是“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呢? 生:“一事一议” ,就是针对某一件事(或某个问题、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该事对 自己的启示。 师:文章的特点是就事论理,理从事来。由此我们知道,一事一议的文章在表达方式上是将 记叙与议论相结合,记叙引出议论,议论以叙事为基础。因而写好这种文章,关键在于如何将叙 议结合,也就是考虑并处理好叙与议的关系 二 例文导学 请大夫 云 江 有个老人,是全国闻名的大作家。他临终前,突然感到十分难受,秘书就说:“我去叫大 夫。”不料,老人极其艰难地说了一句:“不是叫,是请”说着老人就昏迷过去了, 而且再也没有醒来这句话就是他的遗言这遗言纯洁无比,厚重无比(简述“一事”)。 这位老人就是夏衍。谦恭是一种深刻的教养,它扎根于心灵(只一句评论)。 我不禁想起了巴尔扎克笔下的一个人物老葛朗台(联想到一个反面的例子)。老葛朗 台就要死了,却怎么也舍不得他的万贯家财。当神父将镀金的十字架贴近他的嘴边,让他亲吻一 下好让他的灵魂升天时,他的眼睛突然奇迹般地亮了,还极力做出一个想把那十字架抢过来的姿 势,于是,这最后的努力也就彻底地断送他的性命。 夏衍走了,葛朗台也走了。但他们生命的最后一瞬间的表现居然有这么大的反差,一个绝 美,一个绝丑(两相对照,合并议论,爱憎分明)。 2 再看一篇例文: 罗汉也吸香烟吗 程秋生 春游季节,中外游客兴致勃勃地来苏州游览名胜古迹。当人们鱼贯步入举世闻名的西园五 百罗汉堂时,一位细心的游客突然吃惊地问身旁的导游: “怎么,罗汉也会吸香烟?” 人们随着这位游客手指的方向一看,无不大为惊讶。第一百五十尊罗汉的右手居然夹着一 支正在冒烟的香烟,烟灰散落在袈裟上,烟蒂将烧到他的手指。见此情景,罗汉堂的服务员轻骂 一句:“真该死,恶作剧!”把残烟拿掉了(用三个自然段叙述一件事)。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灿烂的文化,不朽的艺术,值得人们欣赏。在游 览名胜、参观古迹时,要提倡文明礼貌,遵守纪律,切不可肆意糟蹋破坏。遗憾的是,游览胜地, 恶作剧时有发生,越规者不乏其人。在古建筑上刻字留名者有之,用石头砸击塑雕佛像者有之, 攀花折枝者有之(联想到其他类似的不文明行为)有些人干这等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能。 真该向这种人大声疾呼:做一个文明的游览者(这一段是议论)! 师:读了两篇例文,一事一议文章的写法,你明白了多少呢?这种文体的叙述与记叙文中 的叙述有什么区别?议论有何特点?文章模式有什么特点呢? 生:议论文中的叙述很简洁,少有生动的描述性的语言。 生:议论都是在叙述的基础之上,自然而发。观点鲜明。 生:它的议论往往并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引申开去,说明一个普遍意义的道理。可以说的 上是就事论理。 生:这种文章总是先叙事,在议论,有很强的针对性。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有自己的见解。 三 要点点拨 1、文章开头首先要概述材料。用简明的语言抓住关键句和词语去概括。选材尽量典型,叙 事尽量简明。弥留之际,十分难受,还纠正秘书的“叫”大夫;不文明到给罗汉的手指夹上点燃 的香烟,这些都够典型的了(话题作文提供事例,那就没办法选择了)。叙事过详,篇幅过大, 喧宾夺主,成了记叙文,看不清楚作者的观点。这两篇例文的叙事都比较简明,恰到好处。一般 说来,字的一篇中考作文,叙事部分占字比较合适。 2、分析材料,提炼观点。提出的观点一定要明确、旗帜鲜明、直截了当,常常采用陈述性 的判断句。例如:我认为,我觉得;我悟出了;故事说明了.等。 3、找准论点,叙议结合。议论要有针对性,就是要针对事情谈见解,要说出它好在哪里, 为什么是好事,给大家什么样的启发;针对坏事谈看法,同样要说出它在什么地方不好,为什么 会发生,它的实质是什么,从中应得到什么教训。此外,还应尽量展开联想,分析尽量深刻。在 议论部分可以联想与叙事内容相反的事例,形成鲜明的对比,像第一篇那样,使是非更加分明; 也可以联想与叙事内容相似的事例,像第二篇那样,使论据更加充分;还可以联想自己的思想与 3 做法,使论述更加真实、亲切。联想能使分析深刻,讲清道理也能使分析深刻,说实在的,上述 两篇例文,因篇幅所限,分析部分都略嫌不足,如果同学来写可以展开些。 4 议论的角度要新颖。事物本身往往具有多面性,对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 考,挖掘出不同内涵,得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来,因此,我们要尽可能扩展思维,力求从新的角 度、新的层面写出新意。 5、拟题尽量新颖。如果不用“请大夫”,而用“要有礼貌”;不用“罗汉也吸香烟吗?” 而用“要做文明游客”,主题倒是鲜明了,但不新颖,不能吸引读者,没有留下任何悬念。 6、写作要点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引、议、联、结。引要简明;议要精当;联要深入;结要 有力。 四、实战演练 学生接着下面的事例写一篇题为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的议论文。 1987 年 1 月,75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有人问一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您 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老者回答说,是在幼 儿园。 “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呢?”老者答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 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 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 ”这位老者的话,代表了到会科学家们的 普遍看法。 五、拓展阅读 (一)议中学生高消费 现在我们青少年中出现了高消费的现象,这些人出门打的士,穿名牌,吃的要贵,用的要高 级,他们只讲铺张浪费,不注意勤俭节约。我认为:这是极不适宜的。 高消费不符合国情。今天,我们国家的经济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也有所改善。但 是,国家经济还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还比较低,一些边远地区的少年儿童没钱上学。在这种情 况下,高消费是行不通的。据国家统计,一年里国人用于请客送礼,大吃大喝的钱,能承办两届 奥运会。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呀! 高消费是一种腐蚀剂。它使青少年挥霍别人的劳动果实,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辛勤劳动 的基础上。有些青少年为了要一双“耐克”苦求爹妈,这对那些拿工资的家长来说,就变成了一 个沉重的负担。我们在学校中上课是不创造价值的。这就要求我们,要珍惜别人为我们提供的各 种条件。我们青年人正处于人生最适宜播种理想的时候,切莫沉醉于追求物质享受,折断自己理 想的翅膀。香港的“船王”包玉刚家财万贯,却依然以俭治家,每天仍坐公共汽车上下班。这似 乎有些不可思议:这样一个亿万富翁,买一辆小汽车又算什么,何至于“抠门儿”到这个地步? 其实他并不是吝惜那几个钱,而是时时告诫自己切莫贪图享受,追求奢侈生活。“俭以养德”。 方志敏烈士有这样一句话:“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由此可见,事业离不开俭朴。物质生活像一面镜子,悬挂在每个青年的面前。它可以映出胸怀 大志,情趣高尚者的英姿,也可以显出贪图安逸,浑噩庸碌者的身影。 4 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说过:“鸟翼上系上了黄金,鸟也就飞不起来了”。我们个人的事业想 有所成就,我们的国家想要强大,我们的社会想要健康发展,就必须提倡俭朴。尤其是中学生, 应该反对高消费。 评析这是一篇“一事一议”的议论文。文中的“事”不是一个具体事件,而是生活中的一 种现象青少年高消费。文章开头用五十几个字简述了这种现象,然后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自 己的看法:“这是极不适宜的。 ”第、两个自然段论述了“不适宜”的理由:一是高消费不 符合国情,二是高消费是腐蚀剂,事业成功离不开俭朴。文章结尾引用了泰戈尔的名言,进一步 重申提倡俭朴、反对高消费的观点。文章不仅做到了就事论理、理从事发,而且在提出观点后能 扣住论点展开议论,论据恰当、说服力强。 (二) “作弊”一席谈 考试临近,班里几个无聊的家伙又在谈论着各种作弊绝招。虽然听后只是让人一笑了之,但 它却证明了一个事实:“作弊”这个与考试似同胞兄弟的东西至今仍程度不同地存在于很多学校 中。 为什么每次考试都有人作弊呢?其实,这也不足为怪。作弊的人无非是想得高分,自己光彩, 老师表扬,父母也高兴。也有一些人是迫不得已,怕考不好老师批,家长骂,棍棒加身,只好铤 而走险,蒙混过关。考试作弊也叫“偷看”,在有些人看来这实在是件绝妙的事:平时痛痛快快 地玩儿,考试只要稍稍用些心计,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得高分。作弊的人只知用“假分数”来满足 一个暂时的虚荣心,却不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次小小的作弊虽不会使他变得十恶不赦, 却在他心灵深处埋下了一颗丑陋的种子。 且不说作弊被发现后,老师的失望,学校的处罚,还有其他同学的大眼、小眼,嗤之以鼻的 态度;就算这次侥幸逃脱,你心里真就那么踏实吗?你能保证以后不会“东窗事发”吗?我曾记 得,一个同学在他作弊后写下了自己这样的感受:“我一直生活在极度的恐惧中,精神几近崩溃。 我怕见父母,怕见老师,也怕见朋友。我终于知道什么叫不堪回首了。” 是啊,没有什么比拥有坦荡的心灵更令人欣慰,没有什么比愧疚不安和失去他人的信任更让 人痛苦的;用谎言换来的短暂虚荣终究是要破灭的。一位美国教育家曾说过:“在考试中作弊的 学生也会在工作和婚姻中作弊。当诚实的优良品质在一个国家无处立足的时候,我们还能期望有 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当你步入社会的时候,难道也要带上书本、纸条去作弊吗?骗老师、骗 家长,到头来还不是骗自己呀!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学生作弊,固然不对,可这能仅仅怪学生吗?难道老师和家长就不该负 一些责任吗?有些老师和家长,一味地把“分数”看作衡量一个学生的惟一标准。许多同学正是 迫于这种压力才去作弊的。这难道不应引起老师和家长们的反思吗? 再次奉劝各位同学:与其考试时费尽心机,偷偷摸摸地搞“地下活动”,还不如平时踏踏实 实地学习。“作弊”是一种麻醉剂,我们应像远离毒品一样远离它。 5 (1)本文主要由哪两种表达方式组成? (2)本文针对考试作弊发表了自己怎样的看法?是怎样深入议论的呢? (3)你从本文中获得了哪些有关写此类文章的启迪? 作文指导课教学案一体化设计(学案) 一事一议作文的写法 周矶中学梁莉莉 训练目标训练目标: 1、了解“一事一议”的概念,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论,用以指导学生的写作。 2、分步训练,培养学生写一事一议作文的能力,并能写出基本符合要求的文章。 训练重点:训练重点: 叙述与议论的结合 训练难点训练难点: 观点的提炼,精当的议论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提供一些记叙文和可以从多角度分析的简短事例 课时建议:课时建议:12 课时 6 训练过程训练过程: 一、活动导入: 二 、例文导学 请大夫 云 江 有个老人,是全国闻名的大作家。他临终前,突然感到十分难受,秘书就说:“我去叫大 夫。”不料,老人极其艰难地说了一句:“不是叫,是请”说着老人就昏迷过去了, 而且再也没有醒来这句话就是他的遗言这遗言纯洁无比,厚重无比(简述“一事”)。 这位老人就是夏衍。谦恭是一种深刻的教养,它扎根于心灵(只一句评论)。 我不禁想起了巴尔扎克笔下的一个人物老葛朗台(联想到一个反面的例子)。老葛朗 台就要死了,却怎么也舍不得他的万贯家财。当神父将镀金的十字架贴近他的嘴边,让他亲吻一 下好让他的灵魂升天时,他的眼睛突然奇迹般地亮了,还极力做出一个想把那十字架抢过来的姿 势,于是,这最后的努力也就彻底地断送他的性命。 夏衍走了,葛朗台也走了。但他们生命的最后一瞬间的表现居然有这么大的反差,一个绝 美,一个绝丑(两相对照,合并议论,爱憎分明)。 再看一篇例文: 罗汉也吸香烟吗 程秋生 春游季节,中外游客兴致勃勃地来苏州游览名胜古迹。当人们鱼贯步入举世闻名的西园五 百罗汉堂时,一位细心的游客突然吃惊地问身旁的导游: “怎么,罗汉也会吸香烟?” 人们随着这位游客手指的方向一看,无不大为惊讶。第一百五十尊罗汉的右手居然夹着一 支正在冒烟的香烟,烟灰散落在袈裟上,烟蒂将烧到他的手指。见此情景,罗汉堂的服务员轻骂 一句:“真该死,恶作剧!”把残烟拿掉了(用三个自然段叙述一件事)。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灿烂的文化,不朽的艺术,值得人们欣赏。在游 览名胜、参观古迹时,要提倡文明礼貌,遵守纪律,切不可肆意糟蹋破坏。遗憾的是,游览胜地, 恶作剧时有发生,越规者不乏其人。在古建筑上刻字留名者有之,用石头砸击塑雕佛像者有之, 攀花折枝者有之(联想到其他类似的不文明行为)有些人干这等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能。 真该向这种人大声疾呼:做一个文明的游览者(这一段是议论)! 读了两篇例文,一事一议文章的写法,你明白了多少呢?学生交流、讨论。 三 要点点拨 1、文章开头首先要概述材料。用简明的语言抓住关键句和词语去概括。选材尽量典型,叙 事尽量简明。弥留之际,十分难受,还纠正秘书的“叫”大夫;不文明到给罗汉的手指夹上点燃 的香烟,这些都够典型的了(话题作文提供事例,那就没办法选择了)。叙事过详,篇幅过大, 7 喧宾夺主,成了记叙文,看不清楚作者的观点。这两篇例文的叙事都比较简明,恰到好处。一般 说来,字的一篇中考作文,叙事部分占字比较合适。 2、分析材料,提炼观点。提出的观点一定要明确、旗帜鲜明、直截了当,常常采用陈述性 的判断句。例如:我认为,我觉得;我悟出了;故事说明了.等。 3、找准论点,叙议结合。议论要有针对性,就是要针对事情谈见解,要说出它好在哪里, 为什么是好事,给大家什么样的启发;针对坏事谈看法,同样要说出它在什么地方不好,为什么 会发生,它的实质是什么,从中应得到什么教训。此外,还应尽量展开联想,分析尽量深刻。在 议论部分可以联想与叙事内容相反的事例,形成鲜明的对比,像第一篇那样,使是非更加分明; 也可以联想与叙事内容相似的事例,像第二篇那样,使论据更加充分;还可以联想自己的思想与 做法,使论述更加真实、亲切。联想能使分析深刻,讲清道理也能使分析深刻,说实在的,上述 两篇例文,因篇幅所限,分析部分都略嫌不足,如果同学来写可以展开些。 4、议论的角度要新颖。事物本身往往具有多面性,对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 思考,挖掘出不同内涵,得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来,因此,我们要尽可能扩展思维,力求从新的 角度、新的层面写出新意。 5、拟题尽量新颖。如果不用“请大夫”,而用“要有礼貌”;不用“罗汉也吸香烟吗?” 而用“要做文明游客”,主题倒是鲜明了,但不新颖,不能吸引读者,没有留下任何悬念。 6、写作要点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引、议、联、结。引要简明;议要精当;联要深入;结要 有力。 四、实战演练 学生接着下面的事例写一篇题为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的议论文。 1987 年 1 月,75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有人问一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您 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老者回答说,是在幼 儿园。 “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呢?”老者答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 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 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 ”这位老者的话,代表了到会科学家们的 普遍看法。 五、拓展阅读 (一)议中学生高消费 现在我们青少年中出现了高消费的现象,这些人出门打的士,穿名牌,吃的要贵,用的要高 级,他们只讲铺张浪费,不注意勤俭节约。我认为:这是极不适宜的。 高消费不符合国情。今天,我们国家的经济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也有所改善。但 是,国家经济还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还比较低,一些边远地区的少年儿童没钱上学。在这种情 况下,高消费是行不通的。据国家统计,一年里国人用于请客送礼,大吃大喝的钱,能承办两届 奥运会。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呀! 8 高消费是一种腐蚀剂。它使青少年挥霍别人的劳动果实,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辛勤劳动 的基础上。有些青少年为了要一双“耐克”苦求爹妈,这对那些拿工资的家长来说,就变成了一 个沉重的负担。我们在学校中上课是不创造价值的。这就要求我们,要珍惜别人为我们提供的各 种条件。我们青年人正处于人生最适宜播种理想的时候,切莫沉醉于追求物质享受,折断自己理 想的翅膀。香港的“船王”包玉刚家财万贯,却依然以俭治家,每天仍坐公共汽车上下班。这似 乎有些不可思议:这样一个亿万富翁,买一辆小汽车又算什么,何至于“抠门儿”到这个地步? 其实他并不是吝惜那几个钱,而是时时告诫自己切莫贪图享受,追求奢侈生活。“俭以养德”。 方志敏烈士有这样一句话:“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由此可见,事业离不开俭朴。物质生活像一面镜子,悬挂在每个青年的面前。它可以映出胸怀 大志,情趣高尚者的英姿,也可以显出贪图安逸,浑噩庸碌者的身影。 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说过:“鸟翼上系上了黄金,鸟也就飞不起来了”。我们个人的事业 想有所成就,我们的国家想要强大,我们的社会想要健康发展,就必须提倡俭朴。尤其是中学生, 应该反对高消费。 评析这是一篇“一事一议”的议论文。文中的“事”不是一个具体事件,而是生活中的一 种现象青少年高消费。文章开头用五十几个字简述了这种现象,然后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自 己的看法:“这是极不适宜的。 ”第、两个自然段论述了“不适宜”的理由:一是高消费不 符合国情,二是高消费是腐蚀剂,事业成功离不开俭朴。文章结尾引用了泰戈尔的名言,进一步 重申提倡俭朴、反对高消费的观点。文章不仅做到了就事论理、理从事发,而且在提出观点后能 扣住论点展开议论,论据恰当、说服力强。 (二) “作弊”一席谈 考试临近,班里几个无聊的家伙又在谈论着各种作弊绝招。虽然听后只是让人一笑了之,但 它却证明了一个事实:“作弊”这个与考试似同胞兄弟的东西至今仍程度不同地存在于很多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