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汀区中小学教师教学教研常规.doc_第1页
湘汀区中小学教师教学教研常规.doc_第2页
湘汀区中小学教师教学教研常规.doc_第3页
湘汀区中小学教师教学教研常规.doc_第4页
湘汀区中小学教师教学教研常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湘汀区中小学教师教学教研常规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益,确保教师专业发展和高效课堂建设达到预期效果,特制订湘汀区中小学教师教学教研常规。一、教学常规备 课(一)总体要求 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制订好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表。教师应遵照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个人备课的思路充分备课。具体要求如下:1.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体现“三维”目标,符合学生的认知起点。 2.教学环节明晰,符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 3.导入体现铺垫性(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趣味性(情感互动)、实效性等。 4.探究问题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探究价值。 5.学生学习方式的选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因教学内容的不同而灵活多样,讲求实效性。 6.注重学科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7.准备当堂训练题,实现“当堂清”“堂堂清”。8.课后及时进行反思。9.积极探索基于新的教育形势下电子备课的推广与应用。(二)具体内容1.单元备课单元备课重点研备下列环节:(1)单元教学目标。(2)单元教学重点、难点。(3)单元知识点排查。(4)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其简要分析(重点分析编写意图)。(5)单元教法。(6)课时分配(包括总课时数及各课时教学内容)。2.课时备课教师在认真研究课标、教材的基础上,写出完整的课时备课教案。教案要规范认真,基本环节齐全;内容要详细、具体、科学、实用,体现教法学法设计、电教手段。教师要熟悉各种课型的备课特点和要求。具体如下:(1)新授课。新授课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课型,每位教师须按照新授课教案的规范步骤编写教案,即: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其中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一般是:检查;课堂导入;探究过程;巩固练习;课堂小结。(2)讲评课。讲评课是练习或考试之后,教师对其分析、点评、讲解的课型,它的作用是矫正检查中出现的错误,巩固、完善和深化教学内容。其教案规范为: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反思。其中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为:总体评价;讲评重点题目;归类总结;补偿性练习。(3)复习课。复习课是通过再现教学内容,巩固和完善认知结构,强化双基教学的一种课型。其教案规范为: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后札记。其教学过程要坚持“精讲精练、讲练结合”的原则。(4)实验课。实验课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实验室里自己动手进行实验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教案规范为:课题;教学目标;实验器材及准备;实验过程;结果分析;布置学生写出实验报告;教后反思。其中,实验过程包括以下基本环节:讲解、操作示范。教师首先要讲明实验目的、要求、原理、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操作要领;对于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要进行示范操作。组织学生实验。上 课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主渠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构建高效课堂的着力点。课堂教学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把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要注重教学效果,力争做到“四得”:教有所得、读有所得、练有所得、学有所得。(一)总体要求课堂教学要树立“四个意识”、坚持“五个贯穿始终”:1.树立“四个意识”:(l)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意识。学会学习是学生的最高目标,它是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需要。因此,课堂上,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技能、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策略。(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意识。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不仅要学到现象、事实、概念、原理、定律、公式、法则等被传统认为的知识,还要掌握有关操作、程序、步骤、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更要掌握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的知识,学会如何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的知识。(3)教学互动的意识。互动的质量与水平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这应该作为我们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准。(4)教学鼓励意识。每一位教师,都要善于拿起表扬的武器,在课堂45分钟(或40分钟)内,尽量地表扬鼓励学生。为此,规定每堂课至少表扬3-5个学生,以强化教师的表扬意识。2.坚持“五个贯穿始终”:(1)情感教育贯彻始终教育的精髓是爱的教育,爱的教育始于建设和谐课堂,和谐课堂的突出特征是体现着平等和相互尊重,洋溢着爱的智慧。(2)文化育人贯穿始终建设优秀的学校文化、班级文化、课堂文化、学科文化,充分发挥优秀文化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鼓励学生积极向上、拼搏进取。(3)探究体验贯穿始终精心研究“探究与体验”的内容、时机、方式、方法,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质。(4)展示交流贯穿始终始终提供学生进行展示与交流的时间和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观点、方法、成果,充分地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碰撞,迸发创新火花,发展创新思维,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实现自身价值,获得自我激励。(5)习惯养成贯穿始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重点是养成文明守纪、专心致志、多读勤写、规范书写、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克服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悠闲学习、袖手学习、低头听课、机械记忆等不良习惯。这是每一节课、每一名教师都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的问题。(二)具体内容1. 课堂基本结构环节是:目标定向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成果展示反思小结达标补偿。(1)目标定向环节即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学习目标,目标的确定应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为主的策略。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确定,也可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文本特点预设,也可师生双方共同探讨确立。(2)自主学习环节课堂教学要切实贯彻“先学后交”“先学后教”的理念,自学是最重要的逻辑起点,是提高素养的最重要的途径。自学可分课上自学与课外自学,教师要指导自学,加强预习的计划性,增强预习的针对性。学案是自主学习的重要依托,要搞好学案的前置使用。通过自学,应达到如下目标:将文本课程转化为个人体验了的课程,从而为展示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自学过程中要注意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圈点批注、涵咏深思、质疑问难等,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坚决反对那种未经过学生充分自学就展开教学的做法,真正体现“以学定教”、“以情定教”,做到“三不教”,即:“不学不教”、“无疑不教”、“已会不教”。(3)合作交流环节讨论是师生、生生共同创造课堂的环节,是培养良好思维品质,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有效方式。大致按照以下环节:个人学习存疑小组学习质疑解疑全班讨论突破难点。教师要加强对课堂讨论的引导和组织,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质疑是讨论的前提,要鼓励学生将自学中的疑难提出来,并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解决疑难。对于在讨论中解决不了的或新生成的问题,教师要适时予以点拨,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合作交流要处理好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关系,提出的问题要有思维含量,要避免不区分层级表面热闹实质浅薄的讨论。小组学习是合作交流的重要形式,小组内经过讨论能解决的问题,可以不提交全班讨论;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合作交流有赖于对每位成员积极性的调动,要建立激励合作交流的机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交流。要体现教师的点拨、启发、引导、督促、鼓励、评价,防止借口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而淡化教师的作用。学生讨论教师巡视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利用此时间对帮扶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实现“课上帮扶”。(4) 成果展示环节此环节是充分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习兴趣和潜能的平台,是构建开放、有序课堂的重要标志。既是合作交流成果的展现,又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结果,阐述自己的最佳解答方案,这样,其他组的同学分享了成果,或者在其他小组的展示中受到启发,又有了更好的解答方法,学生彼此借鉴、丰富、充实自己的成果。成果展示的内容,可以是学生自学中对教材的个性化解读,也可以是集体讨论达成的共识,也可以在碰撞中形成的新的思考点或问题。其形式可以丰富多彩,应在此过程中体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开放性的特点。(5)反思小结环节此环节是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要研究课堂教学的“留白”艺术,课堂要留出让学生自思、自悟、自结的时间,让学生对自己在知识、能力、课堂表现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自我反思,达到落实知识、提升能力、调整方向的目的。“反思小结”的环节,可根据不同的课型特点灵活处理。针对学科特点,反思自悟要和书面表达及口语交际进行有机整合,特别是和书面表达有机结合,使学生的思维成果“文本化”。(6)达标评价环节有效的课堂应有“达成度”的追求,要做到学习目标“堂堂清”,做到“当堂达标”, “当堂达标”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主要方式,是有效的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对达成度不高的重点问题要提供补偿训练,对已达标的同学,可提供必要的拓展性补偿。“达标”既可以是定量的检测,如教师利用学案、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也可以是定性的评价,例如与“成果展示”环节结合,学生展示的成果水平即是是否达标的重要依据。其形式可以灵活,手段可以多样,能力层级的要求可以多元。探索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可以由教师组织,也可由学生“自我评估”,还可以“同伴评价”,要根据不同的课堂实际采用不同的评价策略。2. 课堂教学方法(1)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循循善诱,启发引导,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能力为主标的教育思路和学习方法。(3)要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探索知识的思路和学习方法。(4)要设计合理的课堂结构,综合运用多种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5)要采取小组学习,注重分层教学。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体现分层教学,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解决,决不可用难题压倒水平差的学生,这主要体现在课堂提问的设计上,巩固练习的设计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经过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6)要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3.教师课堂行为(1)教师要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2)上课信号开始后,教师走上讲台,端正站立,目光扫视全体学生,学生起立致敬时,要面带微笑郑重还礼。(3)要衣着整洁、仪表端庄,表情和蔼;男教师不着背心,不穿拖鞋,课堂上不吸烟;女教师不穿超短裙、不浓妆艳抹。(5)不坐着讲课,不做与教学无关的其它事情。(6)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习权力,多鼓励,多表扬;不歧视学生,不挖苦学生,不讽刺学生;不发火,不与学生形成对立局面;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作 业(一)总体要求做作业、练习是学生消化、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在整个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业的布批要做到减负增效。1.“三布置三不布置”原则: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布置课外研究性、实践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2.“共同性和选择性”原则:作业、练习的设计要体现分层要求。布置的作业、练习难易要适度,以班内中档学生学习水平为基准,还要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水平定出必做题和选做题,并尊重学生学习上的差异,将学生分为A(全做类)、B(只做必做题类)两类(由学生根据各科实际自己报类),充分体现分层培育。3.“即时性和实效性”原则:提倡当堂布置,当堂批改,保证学情调查的即时性和作业的实效性。(二)具体内容1.作业、练习的布置(1)作业量:每天的作业总量要严格限制,小学12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34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时间不超过40分钟;56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时间不超过1小时;初中每天作业时间不超过.5小时。当天没有指导性自习的科目不准布置书面作业、练习。(1)书面作业本:作业本统一、整洁,学生书写认真,作业格式统一。小学语文、数学、英语每周上交3次.初中语文每周上交读书笔记2次、每双周上交作文1次;英语每周上交3次,数学每周上交4次,物理每周上交l-2次,化学每周上交2次,其他学科不设作业本(有作业必须当堂完成)。高中作业坚持“自主、高效”原则,自主确定。 (2)练习:根据教学情况充分利用好基础训练、同步学习与探究和高中课程新学案。2.作业、练习的批改。(1)提倡写鼓励性、人文性批语,使作业成为巩固知识、交流师生情感的园地。(2)批改数量:小学基础训练、初中同步学习与探究要全批全改,一般习题批改12(可以是全班人数的12,也可以是题量的12);批改要详细认真,必须打出等级分数,标出错误所在,写上鼓励性批语。(3)批改时间:批改要及时,下一节课上课之前,必须批完并下发给学生。(4)面批:作业本面批每学期七、八年级不少于30人次,九年级不少于20人次;习题面批每学期七、八年级不少于20人次,九年级不少于30人次;毕业年级边缘学生必须面批面改。(5)错题集批阅:每2周至少一次,全批全改,必须打出等级,标出错误所在,写出鼓励性批语。辅 导(一)总体要求辅导是因材施教的必要措施,是培优扶弱的主渠道,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辅导的形式有针对普遍性问题的集体辅导、针对部分学生的小组辅导和针对个别学生某些内容的个别辅导。不论哪种辅导形式,都必须具有明确的针对性,找准问题,对症下药,确保实效。集体辅导不能占用学生自习课,变成学科间争夺时间的手段;自习课只准个别辅导,不准面向全班学生讲授,不准要求学生学什么学科;不准以辅导为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不准向学生收费。(二)基本内容1.对作业、测验、考试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应组织部分或个别学生予以指导、补缺。2.学生主动寻求帮助,教师应热情指导,不应拒绝。对学困生的辅导要有耐心,不轻言放弃。3.对通过正常手续而缺课的学生,所缺席的课,应由该科任课教师进行补习,学校鼓励教师上门辅导。4积极鼓励、支持、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开展课外阅读、课外练笔、辩论会、演讲会、联欢会、美育节,小实验、小制作、小设计、小发明,调查、考察等专题研究活动,开展专题研究(调查、考察)、校外参观、社区服务、劳动实践等活动。要创造性地开展好寒暑期夏令营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考试(一)总体要求考试是落实基础知识目标和培养能力的有效措施,教师在每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后,必须及时指导学生进行复习,进行单元过关测试,以检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情况,从而达到补教补学的目的。1. 小学、初中要实行无分数等级评价。2. 考试要培养学生的考试技巧、心理素质和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3.及时过关,补教补学。(二)具体内容1. 单元过关试题的次数:根据学科的特点,单元过关的次数规定如下:语文、英语、地理、生物等于单元数,数学,物理、化学等于章数,历史、政治等于课数。2.命题人员:备课组长为命题负责人,但备课组成员都必须积极参与命题,考试的题目可选用备课组成员的部分题目或全套题目,但备课组长必须把好关。3.命题原则:(1)注重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2)突出本单元重点内容,题型符合中考模式,反映中考动向,体现中考在本单元的特点或采分点。知识点考查要全面,要有新颖性的题目。(3)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分层要求。数理化必须设置附加题(即难度大的题目),只让优生做,分数在满分之外。(4)先做后选。克服选题的盲目性、随意性,严禁不做题就选题现象出现。试卷在复印时必须附有详细的试题解答(理科选择题要有直接解法,文科选择题要有选择依据),否则不予印发。(5)单元过关题从一套成题中选用的题量不得超过单元过关题总量的13。4.命题以备课组长主要负责,精心选题。但备课组成员都必须积极参与命题,考试的题目可选用备课组成员的部分题目或全套题目,备课组长必须把好关。其中同一套题中成品题不得超过15。题目须提前一周拟好,交教导处审批后交付印刷,要认真校版核对,做到准确无误。考后学校要对试题质量进行调查。5考试(1)考试时间:备课组要统一答卷时间,原则上单元过关考试用时不少于45分钟,定时完成。(2)考试过程:考试期间,教师要到考场监考,不得外出。目的是监督学生独立完成,了解学生答题进度,答题调控方式等,以便于以后的答题指导。(3)批阅:单元过关考试:及时批阅,并做好批阅记录,做好特殊问题、综合问题记录,不得耽误下节课讲评;全批全改,对重点边缘学生要尽可能面批面改。在批阅单元测试题中,要善于使用有益的批阅符号,做到精批精改。在批阅中发现好的作法、解法,不恰当的作法、解法、写法等,及时做好记录。期中、期末考试:阅卷必须备课组统一组织流水阅卷。阅卷前备课组长必须组织教师研究答案,明确要求,统一标准,并进行合理分工。阅卷要认真负责,统一标准,客观公正,并做好阅卷记录。阅卷结束,教师要交流阅卷情况,反馈学生答卷情况,尤其要交流学生答卷中存在的问题。5.质量分析:质量分析严禁给学生排名次。要根据学生的答卷情况,分析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补教补学措施。(1)做好定量与定性分析,质量分析必须含以下内容:检测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分布,能力要求情况;未达标学生的人数及名单;错题分布点和考前预测不一致的得分点;补救措施等。(2)备课组要及时搞好试卷抽样调查,具体诊断分析,并形成书面材料(如成绩、问题、经验、教训、启示、今后打算)。(3)考后各班必须及时举行班教导会,搞好班级成绩分析。6.讲评与补偿:(1)教导处必须统一安排,原则上考后第二天必须讲评。(2)讲评要有补偿性练习题。(3)讲评期间教导处必须安排讲评研究课、观摩课。二、教研科研活动常规教科研活动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研究改进教学,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活跃学术气氛,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和措施。教研组是开展教研活动的最基层单位。教研组长不仅是教研组教研活动的组织者,更是教学研究的带头人。全体教师要树立向教学研究要质量的观念,大兴严谨、求实、进取的教研之风。教研组长务必按时认真组织活动。每位教师必须按时积极参与,思想到位,务求教研活动目的明确、计划落实、内容充实,讲求实效。一、活动要求: 1.教研组:(1)计划的制定与落实。每学期初,教研组长要按照学校及教导处的安排,结合本组教学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计划务求目的明确、针对性强,要有专题、有中心发言人。学期末写出教研活动总结。(2)活动期间,教研组长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认真组织全组教师按照计划,有目的的开展教研活动,做到保证时间,全员参加,内容落实,确保质量。并填全填好教研活动记录。(3)教研组长要注意下情上达,利用教研组长例会,定期总结汇报本教研组教研活动开展情况,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提高教研活动水平。(4)全体教师要服从教研组长的领导,认真准时参加教研,积极主动承担教研课题,做好中心发言的准备。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有一个中心议题,至少做一次中心发言。(5)每位教师每学年撰写一篇教研论文或教学总结。.教导处:(1)指导教研组开展好教研工作,检查监督各组教研计划的实施和落实情况,及时总结各教研组活动的开展情况。(2)深入到各教研组参加教研活动,并安排专人负责教研活动的检查与考勤,做好检查记录,掌握各组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3)定期召开教研组长例会,听取教研组长汇报教研活动情况,搞好教研组教研活动经验交流。(4)对各组教研活动定期进行考评。考评结果,作为评选先进教研组的重要依据。二、活动时间:单周为业务学习;双周为专题研究。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三、活动内容: 1.业务学习: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端正教育思想;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学习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经验;相互交流教学工作的情况和经验;布置带有阶段性的工作;举行教学研究课,教学示范课,教改观摩课;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2.专题教研:研究课程标准的内容及说明,研究课程标准的有关学习材料;研究教材与教法(着重在重点单元、重点课文、重要知识点等);研究和探索教学上的规律,或当前一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如课改问题);研究和探索适合本组特点的教改思路或方案。每次应有一位教师重点准备,中心发言,然后集体讨论研究。组长做好发言记录。3.观摩课、公开课、汇报课制度(1)开课条件:观摩课:开课教师必须是教研组内、学校内公认的骨干教师,由教研组长推荐,教导处确定。公开课,除去新分配的教师,都可开课。汇报课:新分配的教师必须开汇报课。(2)申报:开设观摩课、公开课,由教师自愿报名到教研组长,然后由教研组长初定,最后交教导处确定。(3)开课步骤:包括说课、上课、评课三个环节。4.听课评课听课是教师向他人学习课堂教学艺术的最佳方式,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积极听课,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完善自我。评课应本着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原则,认真对待。(1)听课次数: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每周至少听课一节课,组员每周至少听备课组长一节课。“拜师结对”中的师傅每周至少听徒弟一节课,三个以上徒弟的师傅,每两周至少听徒弟三节课;徒弟每周至少听师傅二节课。备课组长、教研组长、中层以上教学领导每周至少在所负责的工作范围内推门听课12节。(2)评课要求:凡是学校统一开设的观摩课、公开课、汇报课,教研组长必须确定好评课的时间,原则上当天评课,特殊情况也不得超出两天之内。评课过程:坚决杜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