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的康复》PPT课件.ppt_第1页
《运动损伤的康复》PPT课件.ppt_第2页
《运动损伤的康复》PPT课件.ppt_第3页
《运动损伤的康复》PPT课件.ppt_第4页
《运动损伤的康复》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运动损伤的康复 在我国,意外伤害已成为0至14岁少年儿 童的第一位死因,且发生率正呈上升态势 。因此,作为培养、教育、监护少年儿童 健康成长的学校和体育教师,应使青少年 学生牢固树立自救与互救的现代急救意识 ,并把相应的急救技能传授给学生。 第一节 运动损伤概论 运动损伤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它 是运动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任务是预防和治疗运动中的损伤,研究运动 损伤的发生原因、发病规律、预防措施和现场急救 处理等。 一、运动损伤的分类 按伤后皮肤或粘膜完整分: (开放性损伤 、闭合性损伤 ) 按伤后病程的阶段分: (急性损伤、慢性损伤 ) 按受伤的组织结构分: (肌肉损伤、肌腱损伤 、内脏损伤等) 按损伤的轻重程度分: (轻伤 、中等伤 、重伤 ) 二、运动损伤的原因 思想麻痹大意; 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 ; 运动情绪低下或恐惧,以及过分紧张; 内容组合不科学,方法不合理等; 场地或器械因素; 自然环境以及运动服装不合要求等。 三、运动损伤的发生规律 其潜在因素为: 其一、运动项目及其技战术动作对人体的特殊要求 ; 其二、人体自身某些部位在运动中所表现出的解剖 生理弱点。 四、运动损伤的预防 加强安全教育,克服麻痹思想,提高预防意 识; 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对可能发生运动损伤的 环节和易伤部位,要及时做好预防措施; 合理组织安排锻炼,合理安排运动量,防止 局部运动器官负担过重; 加强保护与帮助,特别要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 第二节 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 一、软组织损伤 软组织损伤是皮肤、肌肉筋膜、肌腱腱鞘、韧 带、关节囊、滑囊、血管、神经等组织的损伤 。根据伤部皮肤和粘膜是否完整,分为开放性 损伤和闭合性损伤两类。 擦 伤 小面积擦伤,可以用红药水涂抹伤口即可。大面积 擦伤,先用生理盐水洗净,再涂抹红药水,再用消 毒布覆盖,最后用纱布包扎。面部擦伤最好不用龙 胆紫等染色剂涂抹。 关节处皮肤擦伤,先要洗净,然后用消炎油膏涂抹 ,盖上无菌纱布,粘膏固定,必要时缠上绷带。 撕裂伤 轻度开放伤,用红药水涂抹即可;裂口大时,则需 止血和缝合伤口,必要时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以 防破伤风症。如肌健断裂,则需要手术缝合。 挫 伤 在24小时内冷敷或加压包扎,抬高患肢或外涂中药 。24小时以后,可按摩或理疗。进入恢复期可进行 一些功能性锻炼。如果怀疑内脏损伤,则临时处理 后,送医院检查和治疗。 肌肉拉伤 轻者可即刻冷敷,局部加压包扎,抬高患肢。24小 时后可施行按摩或理疗。如果肌肉已大部分或完全 断裂者,在加压包扎急救后,固定患肢,立即送医 院手术缝合。 二、关节、韧带扭伤 原因与症状 受外力的触击或撞击;运动时身体落地重 心不稳向一侧倾斜或踩在他人足上或高低不平 的地面上而致伤。伤后局部能力立即丧失,有 明显肿胀、疼痛等。 处 理 伤后立即抬高患肢,伤情严重的要立即冷敷或用自 来水冲淋,加压包扎,固定休息;使毛细血管收缩 ,防止肿胀。 24小时后即可拆除包扎,可采用热敷、理疗,使毛 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 严重扭伤;如韧带断裂,关节脱位,应尽快到医院 缝合或做固定处理。 三、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 这种损伤以内侧损伤较常见,多发生在膝关节处, 小腿突然外旋,或足部固定,大腿突然内收内旋, 都可使内侧副韧带损伤。如旋风脚落地方法不当, 极易造成内侧副韧带损伤。另外,关节外侧受暴力 撞击也可造成损伤。 症状表现为伤部疼痛,肿胀,皮下淤血,活动困难 。 处置的方法是受伤后应立即冷敷,严重的要用绷带 固定包扎。24小时后可按摩、热敷。 四、急性腰扭伤 运动时,身体重心不稳定或肌肉收缩不协调, 腰部受力过重或脊柱运动时超过了正常生理范 围都易引起腰部扭伤。 病状表现为伤后一侧或两侧当即发生疼痛,有 时听到“格格”的响声,有时出现腰部肌肉痉 挛和运动受限。轻微扭伤当时无明显疼痛感, 第二天起床时觉得腰部疼痛,不能前屈,用不 上劲,损伤部位有明显的压痛点。 处置的方法 是轻微扭伤可按摩、热敷。较严重的应让患者平卧 ,一般不应立即搬动。如果疼痛剧烈,应用担架抬 送医院诊治。 第三节 运动损伤的康复 针灸疗法 拔罐疗法 药物疗法 按摩疗法 固定疗法 物理疗法 伤后康复锻炼 药物 药物治疗 中医治疗创伤性疾病,具有独特而系统的治疗 法则和丰富多样的治疗方法,有着内外兼治、价 廉简便、疗效较佳的特点 其治疗运动损伤的基本法则: 整体观 辩证施治 (一)中草药治疗 1、 新伤药:适用于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早期, 伤处有红肿热痛者,药末加水或蜂蜜调和,外敷 2、活血生新剂:适用于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中期 ,伤处红热消退,尚肿痛,药末加水、少量酒精、 蜂蜜调成稀糊状,煮沸后冷却,外敷。 3、旧伤药:适用于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后期(伤 后一个月)及慢性损伤,药末加水或蜂蜜调和,外 敷(同新伤药)。 4、 渗透药酒:适用于慢性劳损,药浸泡在酒中 一个月,用药酒将纱布湿透,外敷,再盖于塑料纸 ,睡前用。 5、海桐皮熏洗药:适用于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后 期及慢性损伤。上药煎水,先熏后洗。30min/次,1 -2次/天,注意防止烫伤。 6、椒盐酒:适用于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中后期。 用于按摩递质。 7、内服中药;云南白药(止血好,外伤时直接洒于 伤处)、跌打丸(溶于消肿止痛精,正骨水,调 成糊状,外敷,消肿止痛,用于软组织损伤早期 )、七厘散、九分散、三七片、伤痛宁片。 (二) 西药 1、75%酒精:消毒、脱碘、忌直接涂于伤口 2、2%碘酊:用于未破的疖、疮,蚊虫咬伤及皮肤 消毒,忌直接涂于伤口。 3、2%红汞溶液:用于擦伤和小切伤,忌用于口腔 内的伤口或与碘酒合用。 4、1%龙胆紫溶液:用于皮肤、粘膜损伤,口腔溃 疡,忌用于关节部位、脸部。 5、3%过氧化氢溶液:用于清洗创伤、溃疡、脓窦 等,有消毒和软化伤痂的作用。 6、0.9%Nacl溶液:清洗伤口、去除加皮、敷料。 7、消炎药膏:消炎杀菌,预防感染。 8、松节油,樟脑酊:外涂或作按摩递质,运动后 ,外涂松节油,消除疲劳 附:局部药物注射疗法 局部药物注射疗法是治疗运动损伤的常用 方法。其中对创伤性腱鞘炎、滑囊炎、肌肉拉 伤、损伤性肌腱炎、肘内侧副韧带损伤、肩袖 损伤等治疗效果最佳。 (一) 常用药物及作用 1、常用药物:普鲁卡因、醋酸氢化可的松、强的 松龙及透明质酸酶 2、作用:抑制神经钎维传导,扩张血管,消炎, 抗变态,减轻炎症细胞侵润和防止或减轻水肿 (二) 注射方法 1、注射剂量:应根据损伤组织的种类和损伤部位 而定。单纯检验诊断是否正确时,用普鲁卡因即可 。用于治疗运动创伤时,常与其他合用。每57天 注射一次,每处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3次。 2、操作方法:注射方法和部位是否正确对疗效的 影响很大。注射后疼痛即可消失,但几小时后因普 鲁卡因药性已过,局部疼痛又可复发,甚至比注射 前更重些。但一天后疼痛逐渐减轻并消失,应嘱咐 伤员两天内暂停患部运动。 (三) 注意事项 1、运用副皮质激素治疗运动创伤,已被国内外广 泛采纳,但要避免滥用。 2、激素对创伤性腱鞘炎、滑囊炎、肌肉拉伤、损 伤性肌腱炎、肘内侧副韧带损伤、肩袖损伤等治疗 效果较好。脊椎棘突骨膜炎、踝关节韧带损伤、髌 骨软骨病的疗效较差,只能减轻症状,不易治愈。 3、对急性损伤有组织断裂、血肿或水肿严重者 ,均不宜使用。 4、对急性小创伤或慢性损伤可以采用激素局部 治疗,但注射的药量、次数都要严格控制,并 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 针灸治疗 针:针刺,是一种利用各种针具刺激穴位来治疗 疾病的方法 灸:艾灸,是一种用艾绒在穴位上燃灼或薰熨来 治疗疾病的方法 作用: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 方法:针刺法、电针法、灸法 拔罐 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俗称拔火罐。它是以杯罐为工具, 利用火的燃烧造成罐内负压,使其吸附在身体的 一定部位(穴位)上来治疗疾患的一种疗法 罐的种类 竹罐 陶罐 玻璃罐 抽气罐 多功能罐 替代罐 火罐的选择:面积大,肌肉厚的地方, 用大中罐,反之用小罐 1、溶血的作用:局部毛细血管充血甚至破裂产生淤 血,淤血消退过程中产生自身溶血 2、通经活络:在穴位上拔罐时,吸力对穴位的直接 刺激起到针灸的作用 3、热疗作用:使局部温度升高,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一、拔罐的作用 二、拔罐的方法 1、投火法:用点燃的小纸片或酒精棉球投入罐内 ,迅速将罐罩扣在应拔部位。适用于侧面 2、贴棉法:将一块酒精棉球贴在罐内壁上,点燃 后罩扣在施拔部位 3、闪火法:用镊子夹着点燃的酒精棉球伸入罐内 旋转燃烧片刻,迅速抽出,立即将罐罩扣在施拔部 位。比较安全,常用 起罐 三、拔罐的应用 1、 留罐法:留罐的时间按罐的大小和吸力而定 ,大的、吸力强的,35min,小的、吸力弱的, 1020min,气候炎热,可缩短,寒冷天气可稍延 长。一般以皮肤颜色变为红紫色为度。 2、闪罐法:火罐拔上后又立即取下再拔,反复 吸拔多次,直至皮肤潮红为止。神经麻痹 局部皮 肤麻木功能减退之虚证,不适合留罐的部位(暴露 部位) 3、走罐法:适合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 如 腰背部、大腿部,有刮痧效应,注意调节吸 力 4、刺血拔罐法:适合于软组织损伤、丹毒、 皮肤病,注意:调节出血量 三、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症:急性闭合性软组织的后期(伤后一个月) ,陈旧性损伤、慢性劳损、风湿痹痛、肌肉痉挛、 慢性关节炎。 禁忌证:年老体弱,皮肤过敏,浮肿,出血性疾病 ,开放性受伤部位以及孕妇的腰、腹部,不能拔火 罐。 四、 注意事项 1、取舒适的体位,不能移动,若感到局部紧而痛 ,或烧灼痛,应起罐,检查是否烫伤或皮肤过敏, 另外闪火时,不能烫罐口。 2、拔罐过程中,病人出现头晕、恶心、大汗、面 色苍白等不适时,立即起罐,平卧,饮温开水休息 ,重者或昏迷时可掐人中、合谷、涌泉、内关 3、起罐后,皮肤发红,青紫,属正常反映,若有 水泡,消毒针刺破,涂上紫药水。 按摩疗法 亦称推拿,是运用各种不同的手法或手的代 替物刺激人体体表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以提高或 改善人体生理功能,消除疲劳和防治疾病的一种 方法。这种方法简便易行,经济实用,适用性广 。既无服药之苦,又无针刺之痛。 物理疗法 运动创伤的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 (Physiotherapy或Physical Therapy) 是以一种预防、治疗、及处理因疾病或伤害所 带来的动作问题的医疗专业。主要是借着自然 界中的物理因子(声光水冷电热力)、运用人 体生理学原理法则等,针对人体局部或全身性 的功能障碍或病变,施予适当的非侵入性、非 药物性治疗来处理患者身体不适和病痛治疗方 式,使其尽可能地恢复其原有的生理功能。 运动创伤的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是现代与传统医学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份 子。物理治疗师所擅长的包含:疼痛处理、肌力 的训练、关节活动度的增进、心肺功能的训练强 、小儿物理治疗等。因此物理治疗师会以适切的 评估诊断然后运用对病人最适当之物理治疗手段 与治疗方法,有效地直接帮助或支援其他医疗专 科,如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心脏内科、 心脏外科、牙科、妇产科、肿瘤学科等,给予病 者最需要的预防医学教育与观念及治疗训练方法 。 物理治疗的分类 声疗(治疗性超声波 therapeutic ultrasound, 频率为45KHz到3MHz) 光疗(红外线光疗、紫外线光疗、低能量雷射刺 激)、 水疗(对比浴、旋涡浴、水疗运动等)、 电疗(直流电疗:离子导入法等); 低频电疗:包括TENS、间动电疗等; 物理治疗的分类 中频电疗:即干扰波治疗; 高频电疗或透热疗法:包括短波热疗和微波热 疗和磁疗等)、 冷疗(冰敷、冰按摩等) 热疗(热敷、蜡疗、透热疗法等) 力(牵引力、压力、撞击力、摩擦力等)。 临床物理治疗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之物理治疗: 如中风(Stroke,或称为脑血管疾病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VD or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CVA) 、脑病变( 如帕金森氏症等)、脑创伤、脊髓病变、脊髓损 伤、周围神经疾病或损伤等引起的肢体功能障 碍。 临床物理治疗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患者之物理治疗: 关节炎(包括退化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 炎)、强直性脊柱炎、软组织损伤、骨折、截肢 、颈肩腰腿痛、脊柱侧弯和运动伤害等。 一、 冷冻疗法 定义:利用比人体体温低的物理因子的刺激来 治疗伤病的一种物理疗法 (一)作用 止血-周围血管收缩,减少局部血流量 退热-冷因子刺激躯体使组织温度下降 镇痛-使周围N传导速度减慢。 解痉-降低肌张力及肌肉的电兴奋性。 (二) 方法 1、冷敷法 毛巾浸透冷水或冰块装袋外敷患部、2030min ,一天3到4次 冰块按摩:1520min,隔10min可重复。 伤肢浸泡:冬天禁用,时间应缩短(痛甚者效好 ),可重复23次。 2、蒸发冷冻法 常用烷类冷冻喷射剂:距皮肤3040cm垂 直喷射皮肤812秒,或皮肤上出现一层白霜即 可,需较长时间治疗,可用间歇喷射法。隔20 30秒再喷射一次,但重复不超过3次。 (三)适应症 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早期,使用越早效 果越好,冷冻疗法后伤部应加压包扎。 (四)注意事项 伤后尽快使用,注意局部情况,一般出现 皮肤麻木时停止,防止过冷引起组织冻伤;面部 损伤一般不宜用烷类喷射剂。 二、 温热疗法 定义:利用比人体温度高的物理因子刺激来进 行治疗的一种疗法。 (一)作用 1, 消肿、散淤、解痉:热因子刺激局部血管扩张 ,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提高新陈代谢 2,镇痛、减少粘连、促进损伤愈合:热刺激加强 白细胞、单核细胞的吞噬作用,促进坏死组织的消 除,促进再生修复的进行。 (二) 方法 3、红外线疗法:在伤处上方,距患处3050cm左 右照射,1030min/次,12次/天。1020次为 一个疗程,以舒适温热,皮肤出现挑红色的均匀 红斑为合适。 2、蒸熏法:药物加水煮沸,用蒸汽熏需治疗部位 ,20401min/次,1次/天,或可以用稀释的温药 物直接浸泡伤处。 1、热敷法:毛巾浸透热水或热醋或放于伤处。 30min/次,12次/天。或用热水袋热敷。 (三)适应症: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中后期, 慢性损伤(劳损、风湿痹痛,寒湿导致的病变更佳 ) (四)禁忌症:急性闭合性软组织的早期,高热出 血倾向者,活动性肺结核,恶性肿瘤。 1、注意观察,皮肤出现红紫或灼痛,应停止治疗( 用冷水冲淋)涂以凡士林或硼酸软膏。 2、皮肤过敏,或红外线治疗有不适应症状:头晕、 心慌、胸闷、心悸、恶心、疲倦等,应停止治疗 3、红外线疗法避免直接辐射眼部。 (五)注意事项 通过直流电的作用将药物离子经过皮肤或粘 膜导入体内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兼有直流电和药物的作用,疗效比单纯的直 流电疗法要佳,操作方法与直流电疗法基本相同 三、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固定疗法 固定疗法 (一)作用 1、避免受伤韧带组织的松弛,保持关节的稳定性 2、限制肌肉,肌腱超常范围的活动,避免已伤组 织再伤,有利恢复。 (二)使用规则 固定伤部于相对适宜的位置,受伤组织不在受 到牵连,活动时不使疼痛加重。 布类:弹力绷带、纱布绷带、三角巾、弹力带等。 一般用于对制动要求不高的损伤,如关节扭挫伤、 创伤性滑膜炎、关节半脱位整复术后,伤后关节稳 定性差等 黏胶:黏膏、黏膏绷带、膏药等。适用于伤后关节 、韧带松弛以及需限制关节、肌肉、肌腱活动范围 时。 (三) 种类 (四) 使用方法 、指间关节扭伤:伤指于健指固定在 一起,中间垫少许棉花,粘膏的位置不 在关节的位置,使用后可以参加练习。 、第一掌指关节扭伤:缠绕方向应 防止第一掌指关节过伸和外展。 3、蚓状肌损伤 铅球运动员练 习时用,是布 制支持带 4、腕部损伤 用膏药及绷带制成。膏药除有治疗作用外还 起固定与限制关节活动的作用。常用于腕关节及下 尺桡关节扭伤、三角软盘损伤及腕部腱鞘炎 5、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 用两条粘膏 由腘窝部交叉绕 至膝部前面固定, 常用于陈旧性损 伤、股四头肌无 萎缩者。 6、胫骨粘隆骨软骨炎 7、大腿肌肉拉伤 大腿肌肉拉伤 后再训练时必须用 弹力护腿,以限制 肌肉收缩的范围, 避免再伤 、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 8 9、跟健损伤 踝关节略跖屈, 两条cm宽的 粘膏自小腿后面中部 向下。在足跟交叉, 贴至足底,然后用 根粘膏横贴小腿、踝 部、足底,固定前两 根粘膏 10、距腓前韧带损伤 用数条粘膏将踝关节固定于 外翻位,再用弹力绷带包扎 踝关节保持直角,用弹力绷带包扎踝关节 ,防止并限制踝关节的异常屈伸和内外翻活 动 1111、 足球踝足球踝 先用粘膏固定,然后 再裹上弹力绷带 1212、跖腱膜拉伤、跖腱膜拉伤 13 13 腰椎棘突骨膜炎腰椎棘突骨膜炎 软皮围腰固定 (五) 注意事项 、使用粘膏支持带前应把局部的汗毛剃去。 、选用与损伤部位宽窄相符的粘膏,粘贴平 整,粘牢 、一般避免用连续环形缠绕的方法,必须用 时,注意观察血循环。 、支持带保留不超过天,须延长使用,要 全新粘贴,比赛时使用的,赛后立即拆除。 运动创伤的康复 运动创伤的康复训练 什么是康复训练 在治疗的全过程中始终贯彻“动静结合”的思 想,是运动损伤治疗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康复训 练是在运动损伤治疗的后期上升到主导地位,即 开展治疗性的、有益的合理训练活动,促进肌肉 、关节、韧带的功能恢复和强健,同时提高整个 机体的健康水平。 由于运动损伤导致局部机体活动受阻,产生一 定的功能障碍,影响活动、训练。一切治疗手段 和方法的目的,均围绕消除这些障碍。“流水不腐 ”,只有通过合理的、科学的活动才能“拨正”和消 除功能障碍,光治不动或乱动,均不能有效地“排 障”。这是积极的疗伤理念。 运动损伤治疗中的康复训练是一个整体观念,而 不是局部活动的观念。要有好的、科学的训练活 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必须在康 复训练活动中严格地掌握、运用合乎客观规律的 基本原则和手段方法。 二、康复训练的原则 (the principle of rehealthy training) 作为运动损伤治疗阶段中的康复训练手段,其 突出的问题是处理好训练活动服务于恢复健康 增强机体活力的关系,解决康复训练与功能恢 复的矛盾,尽最大可能、尽快地通过活动使肌 肉、韧带、关节及整个机体功能达到最佳状态 。相反,活动不当,轻则延误治疗时机,重则 产生影响机体健康的局部功能障碍。 运动损伤治疗的康复训练,既有其治疗的 原则,又有训练的原则,既要遵守运动训练的 一般原则(全面、渐进、个体、反复等),又 要遵守康复训练的特殊原则。 二、康复训练的原则 (the principle of rehealthy training) 首先,根据患处的伤势决定局部活动的负荷大 小,逐步加大全面活动的原则。第二,控制患处 功能活动的质和量,以局部活动后患处不出现局 部疼痛和练习后24小时不出现肿胀为度的原则 。第三,每次康复训练后做好放松练习及热敷或 轻度按摩原则。 三、康复训练的手段与方法 (means and methods of rehealthy training) 康复训练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必须在 教师或者医务人员的指导下科学地进行。同时 ,康复训练又必须有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 主动认真地做好每一项活动。防止康复训练中 盲目、过早地进入大强度的负荷活动,是必须 警惕的问题。 三、康复训练的手段与方法 (means and methods of rehealthy training) 1主动活动与被动活动 (1) 主动活动:患处依靠本身的肌肉力量作负重或 不负重的功能活动,逐步恢复、增强、提高肌肉的 力量、关节活动度及活动的速率。 (2) 被动活动:依靠外力的帮助作患处的功能活动 ,通过被动活动使患处的功能范围逐步扩大,促进 患处淤血、粘连进一步吸收。 (3) 主动活动与被动活动的练习次序:一般情况下 ,先作被动活动,再做主动活动。亦可在主动活动 后再作被动活动。若被动活动后作,则进行操作时 的负荷量要适当加大,最大不可超过正常的活动范 围,否则,会造成患处的再次损伤。 三、康复训练的手段与方法 (means and methods of rehealthy training) 2动力练习与静力练习 (1) 动力练习:利用本身肌肉力量作肌肉、关 节、韧带的负重或不负重的功能练习,如作关节 绕环、屈伸、跑步,连续跳跃、投掷、拉力器练 习、扩胸器练习等。 (2) 静力练习:利用本身肌肉、关节、韧带的 力量,使患处保持一定角度的功能位置,控制一 定时间的练习。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