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的复合成本管理法.doc_第1页
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的复合成本管理法.doc_第2页
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的复合成本管理法.doc_第3页
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的复合成本管理法.doc_第4页
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的复合成本管理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的复合成本管理法(作者:_单位: _邮编: _) 摘 要 为了实现了物流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与功能的匹配,达到优化成本项目分配的目的。从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出发,构建物流企业的复合人力资源价值模型。打破了以往评价人力资源成本所主要采用的绝对的一对一的打分模式,避免了不同类型成本源之间的硬性比较。基于此模型的复合成本管理法具有概念清晰、思路明确和易于应用的优点。 关键词 价值工程 复合人力资源价值模型 复合成本管理法 一、引言 价值工程在工程项目领域的应用已较为成熟,但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相对较少,只是在物流服务的成本控制和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中有一定的探索,并且价值工程在物流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应用中,仅停留在理论阐述或粗放式的硬性量化比较阶段,没有确定具体的目标值来衡量现行物流企业人力资源局部成本与服务功能是否匹配,更没有意识到跨群体比较的不可行性。本文从当前物流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内容出发,建立了复合人力资源价值模型,运用价值工程方法定量地衡量企业内部各个层次人力资源的匹配情况,以达到优化物流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目标。基于复合人力资源价值模型进行成本分析的方法可称为复合成本管理法,该方法概念清晰,思路明确,具有全局性、针对性和合理性的优点。 二、基于价值工程的物流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分析 1.价值工程与人力资源价值工程的界定 价值工程(VE),亦被称为价值分析(VA),或者功能成本分析(FCA),是一种以提高产品和作业价值为目标的管理技术。价值工程主要涉及到价值(V)、功能(F)和寿命周期成本(C)三个基本要素。其表达式为:价值(V)=功能(F)/成本(C)。 事实上,价值工程不仅是一种管理技术, 更是一种管理思想。只要是为获得一定功能而耗费了成本,就有必要对其价值进行科学地衡量;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亦是如此。把人力资源当作一项产品来看待的话,人力资源功能(F),可以理解为人力资源能够为企业提供的效用,即人力资源的服务量,其实质就是人力资源的使用价值。人力资源成本(C)则应该界定为从人力资源进入某企业到人力资源离开该企业,企业为了发挥其效能支付的所有费用。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讨论的人力资源价值(V)是一种比较价值, 是通过人力资源功能与人力资源成本的比较,来确定将要进行的人力资源投资是否“值得”。 依据价值工程原理,结合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管理特点,不难得出提高企业人力资源价值的途径一般有五种:(1)成本不变,提高功能(2)功能不变,降低成本(3)降低成本,提高功能(4)适当增加成本,大幅提高功能(5)适当降低功能,致使成本大幅下降。 2.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构成 物流企业人力资源总成本是人力资源取得成本、人力资源开发培训成本、人力资源使用成本、人力资源保障成本、人力资源离职成本的总和。成本构成如图1所示: 3.基于价值工程的物流企业人力资源复合成本管理法 我们可以把传统意义上使用价值工程对企业进行成本优化的方法作业成本法看成为单层成本管理法。单层成本管理法的主要缺点是对关联性弱的指标之间的硬性比较、忽略了成本构成的层次性。 由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构成可知,人力资源成本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和。由此得出本文的成本管理思想:遵照由上至下、逐层实现的原则,首先运用价值工程对第一个层次进行成本配置,再对第二个层次各指标进行内部成本配置。此方法可以称为复合成本管理法。其优点是:(1)对全局成本配置时,按层次进行,避免了传统方法中所有成本指标之间的硬性比较的缺点,兼顾全局性、合理性;(2)配置局部成本时,只需在需要范围内进行成本配置改进,具有针对性。 采用复合成本管理法能使管理者对企业内部的人事安排有更明确的计划,为企业不断开发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柔性”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最终使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与人力资源功能的匹配趋于合理,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物流企业人力资源复合成本管理方法的数学实现 1.单层成本管理法的数学实现 当优化上层时,人力资源总成本作为总体,人力资源取得成本、人力资源开发培训成本、人力资源使用成本、人力资源保障成本和人力资源离职成本作为个体。当优化下层时,人力资源取得成本等作为总体,其下级分项作为个体。只需连续运用单层成本管理法,即可实现复合管理法的优化配置。 四、算例 假设某物流公司拟采用复合管理法进行成本调整,当前的人力资源成本构成如图2所示: 首先进行人力资源总成本的优化,同时将人力资源总成本降为原来的90。专家打分的功能评价系数为,进行首次优化后的总成本结构如图3所示: 再以优化后的人力资源取得成本、人力资源开发培训成本、人力资源使用成本、人力资源保障成本和人力资源离职成本作为总体,相应的下级分项作为个体,分别进行优化。二次优化后的最终成本构成如图4所示: 进行二级优化时,专家打分的功能评价系数分别为: 经过两次优化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构成趋于合理。通过对比图2和图4我们容易发现:进行成本优化前后,虽然C4各个分项的成本系数与功能评价系数相等,但是由于C4自身成本构成的不合理性,导致其各分项的成本仍需进行调整。这表明,上层进行成本优化后,下层需要进行相应的成本优化。倘若上层的成本构成合理,那么仅对下层的不合理指标进行内部优化即可,此时复合成本管理法退化为局部的单层成本管理法。 五、结论 1.将管理学的思想融入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优化中,提出了基于价值工程的复合成本管理法并给出了算例。 2.采取复合成本管理法对物流企业人力资源进行全局成本配置时,能避免传统方法中所有成本指标之间的硬性比较,更具“柔性”;进行配置局部成本时,只需在不合理指标内部进行优化,更具针对性。 3.复合成本管理法可以退化为单一层次的成本优化,也可以拓展到三层或更多层次的成本优化,为价值工程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徐 茜:价值工程的物流服务成本控制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7,(01) 2陈德刚:物流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6.(6):246 3谭任绩:对现代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2003(3):5455 4周润仙.基于价值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4):129134 5张明亲 杨 倩:价值工程在物流目标成本控制中的应用J.论坛,2004(4):6668 6周润仙:论基于价值的人力资源管理J.商业时代?学术评论,2006(13):4245 7朱伟生:物流成本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162 8邓凤祥:现代物流成本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5173 9顾 煜:物流价值管理系统探讨J.财会月刊理论,2005.(9):2931 10邱 利:活动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