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entek智能灌溉方案.doc_第1页
Insentek智能灌溉方案.doc_第2页
Insentek智能灌溉方案.doc_第3页
Insentek智能灌溉方案.doc_第4页
Insentek智能灌溉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Inentek智能灌溉系统简介1.1 智能灌溉系统新定义目前农业灌溉系统存在的诸多问题,最关键的是灌溉策略没有依据,几乎全部都在凭经验灌溉,诸如灌溉定额、灌溉周期、一次灌水延续时间等,且全生育期都在用同样的灌溉制度;其次是没有反馈和优化,每次灌溉之后,并不确定有效灌溉量是多少,以及是不是符合作物需求。即使目前高端的中控灌溉系统,依然以人工输入程序控制阀门启闭为主,存在灌溉制度不合理、控制系统管理难度大的诸多问题,同时水肥大量浪费,造成土壤板结和地下水污染。生态农业已逐步成为未来农业的主流方向,减少化肥、农药用量近年也被大力提倡和推广,而实现精准水肥一体化灌溉,将水肥有效输送至作物根毛区,实现节约水肥、增产高效,避免浪费污染,则是切实的向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步骤,也是智能灌溉系统推行的意义所在。真正的智能灌溉系统,是指能够根据目标作物、目标土壤、目标地点气象等情况,配合生态大数据系统,对目标区域进行基于人工智能的灌溉、施肥参数设定,并且控制一系列机电设备实施上述灌溉、施肥,以及根据传感器反馈评估灌溉、施肥效果自动改进人工智能决策,从而改变目前农业灌溉、施肥单纯依靠人力经验的现状,达到按照作物需求灌溉、施肥的精准水肥一体化灌溉方式。1.2 智能灌溉系统特点(1)灌溉有依据:基于田间的基于作物根系的水分监测,执行灌溉决策,且灌后有反馈;(2)可靠性高:长期工作稳定可靠,免人工维护,且核心设备防水级别为IP65和IP68;(3)操作简便:提供多种操作模式,智能模式下一键启动。(4)安全性高:超出系统流量、压力安全限值,系统启动报警并按照预设进行停灌处理,另外所有核心设备均带GPS定位,可实时查看位置及历史运行轨迹。(5)集成度高:核心设备及平台都具有极高的集成度,不单独收通讯费等附加费用,且平台免费提供给用户,不按照模块逐项收费。(6)扩展性强:拥有足够强大的硬件和软件功能,具备极强的扩展性,可为用户持续添加一般化的应用程序,且系统相对开放,允许用户自行开发特殊的应用程序模块。1.3 智能灌溉系统应用场景智能灌溉系统的控制管理通过数据平台“E生态”进行,用户可以直接使用微信或者Web浏览器登录,不同级别的用户有不同的管理权限。场景如下:管理者打开手机或者Web浏览器,登录“E生态”平台,查看自己名下所有设备的运行情况以及灌溉、施肥进程,可对设备进行手动启闭操作,也可置于自动模式,此时灌溉系统按照预设的灌溉、施肥程序运行;当管理者通过平台切换到智能模式,此时实现“智能灌溉”,基于实时的监测自动执行灌溉决策,且灌溉完毕,按照传感器反馈的客观信息自动优化灌溉。所有程序均永久保存且可下载,便于下载及自检、优化的同时,也可降低现场管理人员频繁更换带来的风险。二、Inentek智能灌溉系统实现过程智能灌溉系统必不可少的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可靠的、海量的、针对性强的本地数据,这些数据应该由性能可靠、使用简便的监测设备实时采集获得,最终由客观且专业的大脑即智能灌溉控制器去分析、执行,同时基于反馈进行自我修正和衍进。灌溉的真正对象是作物而不是土壤,要把最宝贵的水肥资源精准的灌溉到作物的吸水活跃区即根毛区。因此,实现真正的智能灌溉的第一步是:全方位、多维度地现场感知,为按需灌溉提供依据。按需灌溉则离不开现场感知和本地的生态大数据。现场感知到土壤水分及变化、地表地下温度、作物活跃根系位置及比例、气象数据等诸多对作需水及生产环境产生影响的因素,而生态大数据则提供本地ET0历史数据及未来7天的预测数据、未来2周降雨预测数据,两者的无缝融合则可实时获取作物生长信息,自主分析根系活跃位置及分层比例,智能识别作物缺水胁迫,用于指导一次灌溉延续时间、灌溉定额及灌溉周期等灌溉策略。其次,是人督导下的智能及大数据决策、执行机制。灌溉决策的执行器是智能灌溉控制器,即云衍。云衍及其数据平台通过对水分数据、气象数据的综合分析处理,自动为每个拥有智能参照点的轮灌组制定灌溉决策:是否需要灌溉?灌溉时间是多少? 再次,深层反馈学习,自我修正、自我衍进。反馈是目前灌溉领域比较缺失的一个环节,没有反馈,对灌溉系统的自我优化就不可能实现。云衍与智能土壤水分监测系统“智墒”实时连接,分析入渗速率、提供灌溉反馈,系统自动优化灌溉定额、灌溉周期等灌溉参数;与智能气象站“天圻”实时连接,实现基于气象阈值灌溉,同时对各个气候条件设置灾害条件预警分级,积累气象灾害数据库;与第三方受控灌溉设备实时连接,实现自动监测、计量、评估灌溉和施肥等功能。最后,精准水肥一体化。精准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施肥与灌溉结合在一起的一项精准农业新技术,它借助压力灌溉系统,将由可溶性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配兑而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均匀、准确的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并可按照作物生长需求,进行全生育期水分和养分定量、定时,按比例供应。同时实现高效用肥、省肥节水、省时省力、减轻病害、提高产量等诸多功能,且每次施肥均形成记录,亩均施肥量数字化、可视化,便于对不同轮灌组、不同基地进行汇总分析和比较。三、Inentek智能灌溉系统核心设备3.1 智能灌溉控制器-云衍云衍是Insentek倾心打造的最新一代智慧农业旗舰产品,在灌溉领域作为智能灌溉控制器应用,同时也是智墒、天圻的功能得以实现的载体。3.1.1 云衍简介云衍作为智能设备通过移动、宽带、卫星等网络将本地的所有机电设备、传感器、通讯装置安全地连入互联网。通过“E生态”平台对它及通过其接入网络的设备的操作系统(固件,firmware)、应用软件、知识库、策略或指令进行同步更新,并对它及通过其接入网络的设备、传感器进行设备管理。与智墒、天圻以及第三方产品完成基于智能生态原理的现场人工智能控制,实现智能灌溉、施肥,或者其它现场设备的控制。云衍作为实现智能灌溉系统的核心硬件设备,接入灌溉系统首部的流量计、压力传感器、水泵启动器等设施,同时基于云端下载或者手动输入的灌溉程序,通过insentek解码器控制田间电磁阀的启闭,实现对灌溉的控制。云衍一般安装在管理房,与解码器之间采取有线(最远2.4KM)/无线(最远5KM)的通讯方式(注:解码器至控制器的通信距离受现场条件等因素影响,实际距离根据现场情况而定)。用户在电脑端使用Web浏览器进行查看、控制,手机端直接采用微信,进入公众号“E生态”进行管理。不管电脑端还是手机端,用户都不需要额外下载APP,避免软件频繁升级带来困扰。云衍提供本地Web服务,操作人员可现场连接云衍自带的WIFI,实现设备的现场管理。云衍拥有足够强大的硬件和软件功能,具备极强的扩展性,可为用户持续添加一般化和特殊定制的应用程序模块。云衍自带8路DI、8路DO、8路AI以及两路AO,端口灵活易扩展,升级全部为后台升级,不需要再增加相应控制模块。 轮灌组划分以及智能灌溉指导3.1.2 云衍参数目前云衍提供的诸多接口,可接入超声波流量计、压力传感器、水泵变频器、施肥计量泵等灌溉常用设备,实现用户在同一平台查看、管理所有设备(注:上述可接入设备为用户自行购买配备,Insentek提供参数指导)。云衍硬件软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操作系统:嵌入式Linux主控板CPU:ARM Cortex A9存储:1G DDR3 内存,8GB Flash,32G SD卡输入输出:8路DI、8路DO、8路AI以及2路AO,端口灵活易扩展,升级全部为后台升级,不需要再增加相应控制模块人机交互:智能语音提示系统、灯光交互系统通信:远程通讯:全网通4G;现场通讯:Lora、载波通信、WIFI、RS485、CAN工作温度:-20-60防水等级:IP65云衍提供本地Web服务,实现设备远程管理及系统的远程升级。操作人员可现场连接云衍自带的WIFI,实现设备远程管理及系统的远程升级。用户在电脑端使用Web浏览器进行查看、控制,手机端直接采用微信,进入公众号“E生态”进行管理。不管电脑端还是手机端,用户都不需要额外下载APP,避免软件频繁升级带来困扰。云衍跟田间解码器的无线通讯方式为LoRaWAN。LoRa是LPWAN通信技术中的一种,是一种基于扩频技术的超远距离无线传输方案。这一方案改变了以往关于传输距离与功耗的折衷考虑方式,为用户提供一种简单的能实现远距离、长电池寿命、大容量的系统,进而扩展传感网络。LoRa的通信距离比ZigBee更远,而通信带宽更小。通过减小带宽,LoRa提高了接收数据的灵敏度,因而LoRa芯片能接受更加微弱的信号,从而达到更远的传输距离(在无遮挡的空旷环境下,能达到8公里的通讯距离)。云衍除了实现网关的功能,同时也是一台LoRa基站,大大减少了在建设基站上的投资。自组网的便利性方便客户自行调整、扩展、调试以及维护。目前,LoRa主要在全球免费频段运行,包括433、868、915MHz等。LoRaWAN是为LoRa远距离通信网络设计的一套通讯协议和系统架构,LoRaWAN在协议和网络架构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节点功耗,网络容量,QoS,安全性和网络应用多样性等几个因素。由于设备在现场部署并持续的时间很长(往往是数年时间),所以安全考虑一定要全面并且有前瞻性。LoRaWAN的安全性设计原则符合LoRaWAN的标准初衷,即低功耗、低复杂度、低成本和大扩展性。3.1.2 云衍安装(1)云衍可以采取支架式方法安装在室外,也可壁挂式安装在管理房。拆箱对照接线图接线壁挂(2)云衍跟附属设备关联扫码添加附属设备3.2 智墒智墒是“智能灌溉+”实现的基础。智墒是一款安装在土壤中对“墒”进行动态监测、智能预测的传感器智能终端。智墒对作物活动根系、耗水规律、气象生态环境等信息综合进行人工智能处理,实现人对自然的深度感知。智墒是一体化高度集成的管式土壤墒情监测仪,它可以实时监测同一位置多个土层深度的土壤水分、温度,并将连续监测的本地数据实时传输到云端,用户可以登录Web浏览器或使用微信来读取和处理设备数据。3.2.1 智墒功能智墒及智墒数据平台“E生态”的11项基础功能 多深度动态土壤体积含水量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作物净灌溉用水量 植物耗水根系总深度及分层比例识别 植物日耗水量 多深度的土壤温度 识别土壤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 土壤有效储水量; 土壤蓄水潜力; 提供历史至未来7天的参考蒸发蒸腾量(ET) 提供所在位置1小时内分钟级别降雨量预测及未来5天降雨量预测E生态平台实时显示智墒所在点位的上述信息:智墒E生态平台 浏览器界面智墒结合云衍的分析还可以实现另外9项跟灌溉高度相关的重要功能: 作物缺水胁迫识别、预测 作物凋萎系数识别 作物水涝胁迫识别 灌溉决策支持、灌溉时间、灌溉量、灌溉制度 动态日耗水量et值自动计算 自动计算作物系数k值 监测多深度土壤的冰冻、化冻状态 水在土壤中的运移规律、下渗速率监测 有效降雨量基于对智墒温度、水分曲线的人工智能识别,可获取诸多跟作物、灌溉相关的信息,用于指导目标作物的灌溉。比如在北方,每年3月份很多种子处于出苗期,此时作物需水量不大,但出苗率受温度影响较大,此时实时监测不同土层的土壤温度,可避免灌溉造成降温、不利于发芽的情况。智墒水分曲线分析通过下述案例描述:苜蓿基地智墒现场图苜蓿基地智墒水分曲线图纵坐标为土壤的体积含水量,横坐标为时间轴,该曲线是地下10cm、20cm、30cm、40cm处的水分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该智墒设备于2013年安装在内蒙,种植作物为苜蓿,截取2015.52015.7的数据进行分析。首先,作物虚拟根系(即活跃吸水根系)的深度监测。土壤中水分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作物蒸腾和棵间蒸发。蒸发蒸腾的显著特点是:白天温度较高、光照条件好,土壤蒸发量大,作物蒸腾也多,此时作物根系吸水活跃,土壤水分数值下降相对比于夜间较快。基于连续监测数据,这个特点决定了土壤水分曲线中的阶梯状下降,即白天水分曲线斜率比夜间大。基于此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对作物根系位置进行人工智能识别。上图曲线中,5月24日之前,30cm、40cm还没有活跃吸水的根系,此时灌溉,深度不宜超过20cm,避免渗漏浪费;5月29日之后,根系已经发展至40cm且吸水活跃,灌溉则须灌至40cm以避免作物缺水胁迫。其次,作物虚拟根系分布比例分析。“E生态”自动计算作物虚拟根系以上位置每一天的水分减少值,即动态日耗水量et,结合每层土壤的水分减少值,即可分析出虚拟根系的分层比例,可选择按照比例最高的根系深度对灌溉进行指导。另外,对灌溉时间、灌溉周期等灌溉决策的制定也是基于对水分曲线的人工智能分析。6月3日6月10日的一周时间内,当地持续下毛毛细雨,管理人员认为不需要灌溉,然而曲线显示只有10cm土层水分有所上升,其他层曲线趋于平缓,说明有效降雨并没有到达20cm位置,下面几层根系已经不能从土壤中吸到水分、养分,在关键的生育期,胁迫时间长达十几天,势必会对品质和产量造成影响。而6月10日6月18日期间,总共有3次灌溉,后面2次均在土壤水分较高、作物吸水活跃的时候进行灌溉,不仅导致灌溉水肥浪费,还会使土壤含氧量降低,不利于作物根系呼吸。云衍结合“E生态”可实现上述功能的人工智能分析,且该分析随着智墒反馈和机器学习,持续进行优化和衍进。3.2.2 智墒参数测量功能同位置多深度测量土壤中体积水分含量和土壤温度;土壤水分(体积含水率)测量范围:干土-水分饱和土,室外测量精度4土壤温度测量范围:-20-60,测量精度0.5;不需要标定智墒适用于绝大部分土壤土质,安装使用时不需要再次校准标定。无线数据传输GPRS方式与服务器通讯,通过PC登陆官网或微信均可随时查看本地数据;远程升级和设置远程设置5min-4h的采集时间间隔,且采集频率和功能更新等设置均通过远程方式进行。定位及防盗内置GPS及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识别振动并记录设备移动轨迹;快速启动智墒头部有快速启动功能按钮,按下即可立即测报一次数据;电池及续航内置5安时大容量磷酸铁锂电池,可独立工作45天以上。外接太阳能供电版,可实现连续供电。防水防尘智墒的防护级别为IP68(民用防尘防水最高级)。3.2.3 智墒安装智墒系列产品采用FDR原理测量土壤水分,因此需要用灌浆法安装,即把钻出的土经挑拣过后加水搅拌,灌入钻孔,再安装智墒,以保证智墒管壁和周围的土壤紧密结合。智墒的监测范围直径为(以智墒为中心,直径)30厘米范围的土壤,这就决定了智墒安装位置的选择需要有足够的代表性。智墒监测的代表性地块应根据其地貌、土壤、灌溉以及种植作物的代表性选定。(1)选点智墒安装选点的几个前提要素:确定作物种类不同作物品种均需要智墒监测。确定代表性土壤位置选择能代表大多数土壤特性的区域,距离路边10m 以上,平整无低洼积水,且同水坑、水池、沟槽等保持20m 以上的距离,避免水侧渗对土壤含水量产生影响。确定灌溉湿润区分布首先选取代表性的轮灌组,该轮灌组在整个滴灌系统中,获水较为居中。一次充分的滴灌结束后,将地表挖开20cm深度,观测湿润半径。智墒需要安装在湿润区内。确定作物长势分布智墒安装需要选取长势均衡并可代表绝大多数作物长势的位置。确定智墒与作物根系距离确定距离之前,需了解被监测作物的根系分布,并选择离作物根系吸水较近的位置。(2)打孔连接取土钻钻头、手柄、支杆,完成后将取土钻竖直于地面,双手紧握手柄顺时针下压慢速转动。(注意:不要太用力,务必慢速多转几圈,防止钻头跑偏至孔洞打歪)将取土钻从孔洞中取出,放到盆子里,用工具把钻出的土收集到盆子里以用来和泥浆。(注意:第一钻土因为杂质过多,不做收集)反复持续上述打孔、取土,并在此过程中尝试性地将传感器轻放入孔洞中(请勿将设备用力触底),以测试孔洞的深度是否合适;若有卡顿,则使用取土钻修正,保证传感器放入、取出都比较顺畅;直到孔深与传感器所标识的安装位置齐平,打孔完成。(3)和泥浆挑出盆中土壤杂质,石子、根、不容易溶解的土块等。将土壤搓细,以便和泥浆。倒入适量水,充分搅拌至粘稠状;壤土泥浆一般不能稠于“芝麻酱”状;和泥浆完成。(4)灌浆安装将泥浆慢慢倒入孔洞,大概到孔洞1/2的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减。将传感器慢慢放入孔洞中,向一个方向慢慢转动并下压,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气泡不能被完全排出。(注意:再转动下压的过程中不可以上拔传感器,防止气体再次吸入孔中)当传感器安装到正确的深度后,设备周围会溢出一些泥浆,灌浆完成; 此时传感器安装深度与洞口齐平。(注意:将传感器周围3CM以外多余的泥浆清除,防止结块影响水分下渗)按下设备头部外部按键,同时向右转动设备头部,此时出现启动按钮,按下启动按钮,等待安装完的第一包监测数据(等待时间一般为3-5分钟)。(5)查看安装质量微信扫码关注“E生态”,点击查看采集数据,进入该设备的数据界面。(注意:为了方便起见,建议您在设备最终安装完毕之后再选择绑定设备)查看水分含量数据是否正确。刚安装完的数据理论上应当每层都接近土壤的饱和含水量,所以每层含水量都处于高水分中,一般相差在4%以内视为正常。3.3 天圻天圻是集气象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于一体的小型气象站,同时采集七种与作物生长和设备运行相关的气象参数: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风向、雨量、太阳辐射及大气压力,同时将监测信息实时传送到远程服务器,为农业气象监测服务和农事科学管理提供的科学决策依据,对定量评价气象对作物的影响、开展作物产量估产及抗灾防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天圻在西藏 天圻在北大3.3.1 天圻功能天圻的基础功能是为用户提供所处区域的气象参数,积累本地气象的数据库。天圻的数据平台“E生态”,实时提供气象参数的查询与下载,同时给用户开放自定义时间段计算累计降雨量等的功能。平台基于气象参数,自动计算本地参考蒸发蒸腾量即ET0,应用于农业领域,首先可用来指导灌溉,提供灌溉定额参考,其次结合智墒监测所得的日耗水量,可用来计算作物系数,把握作物本身特性。天圻E生态平台 浏览器界面天圻结合云衍的分析还可实现诸多跟智慧农业、生态农业高度相关的重要功能: 基于气象阈值灌溉灌溉制度跟气象因素高度相关,众所周知,遇降雨需设置延时灌溉,作物不同生育期的适宜温度也会受到灌溉的影响。但是:降雨量到达多少时需要开启延时功能,需要延时多久;何时需要利用灌溉进行降温、防霜;何时需要避免灌溉造成低温,都跟本地的气象、土壤、作物数据高度相关。在海量、精准的本地数据基础之上,结合人工智能分析,则可逐渐把握本地规律,获得该种作物灌溉相关的气象数据阈值。 病虫害预警病虫害与温度、湿度高度相关,天圻实时监测的气象数据,结合云衍分析及“E生态”的数学模型,可对相应病虫害进行预警,提醒用户进行防护应对措施,以起到防灾、减灾的作用,避免因灾损失。3.3.2 天圻参数天圻内置GPS全球定位,可自动找北、自动水平校正,采用GPRS无线通讯方式。 天圻主要机体框架为航空铝材,立杆采用超轻碳纤维,强度高,重量轻;整机为流线型设计,采用空气动力学优化的超声波传感器支柱,风阻系数极小;采用超薄太阳能板进行供电;膨胀钻地法安装,安装简单方便快捷。天圻监测到的所有本地数据,全部通过E生态的微信公众号或Web浏览器进行查看及下载。天圻长期工作稳定可靠,免人工维护。天圻测量功能:测量气象七要素(风速、风向、雨量,太阳辐射、大气压力、相对湿度、空气温度)风速:测量范围:060m/s、分辨率:0.01m/s、测量精度:2% 风向:测量范围:0360、分辨率:0.1、 测量精度:2雨量:测量范围:0200mm/h、分辨率:0.1mm、测量精度:4%太阳辐射:测量范围:01800W/m2、分辨率:1W/m2、测量精度:5%大气压力:测量范围:101100hPa、分辨率:0.1 hPa、测量精度:0.5 hPa相对湿度:测量范围: 0100%、分辨率:0.05%、测量精度:3% 空气温度:测量范围:-50125 、分辨率:0.02、测量精度:0.15 ;工作环境温度:-4080;运行制式:可设置为休眠工作方式,休眠电流0.3mA;采集间隔:5min 4h,可根据需要远程设置;数据查看:手机微信、Web网页客户端;时钟:自带时钟计时误差6秒/月;供电方式:3.3V 10AH可充电电池内部供电,太阳能供电(7W太阳能板);固件升级:本地升级、远程升级;状态监测:电池状态上报(电池低电压或太阳能板故障不能及时充电时,故障上报)、通讯状态上报;防雷电干扰:具有防雷电和抗干扰措施;平均无故障时间:不小于25000h;防护等级:整机IP65。3.3.3 天圻安装平原无遮挡地区,天圻的监测范围约为半径5Km。建议安装在周围150米较为开阔、附近5米没有任何遮挡的区域。(1)连接膨胀地钉将膨胀地钉与带地面标识的支杆连接、旋紧,4个螺丝依次用六角扳手固定即可。(2)取土钻打孔连接取土钻钻头与手柄,安装完成后将取土钻竖直于地面,双手紧握把柄并顺时针下压转动(不要太用力,务必慢速多转几圈,防止钻头跑偏导致孔洞打歪)。重复以上动作,并尝试性将连接好的地钉支杆在打孔过程中轻放入孔洞中,测试孔的深度,直到孔深与支杆的地面标识齐平即可。(3)固定膨胀地钉调整、确定方向将主机部分与地钉支杆连接扣紧,调整太阳能板方向,对准南方,确定后卸下主机部分即完成方向调整。(注意:在固定膨胀地钉之前,为了方便起见,暂不连接中间的两根支杆及六角螺丝,确定好太阳能板方向之后再连接。)固定膨胀地钉取下取土钻钻头部位,将取土钻支杆插入膨胀地钉杆内,与膨胀地钉顶部扣紧,握紧支杆,逆时针缓慢转动取土钻手柄,直至无法旋转的程度,此时膨胀地钉即处于完全张开的状态;取碎土回填管壁与孔洞之间的缝隙,压实,然后取出打孔钻主杆。(注意:为了保证最终的方向朝南,在旋转取土钻手柄的过程中,不要一次性旋转到无法转动的地步,缓慢旋转反复将主机部分与地钉支杆连接,查看方向是否朝南,确定方向后再完全旋紧即可) (4)安装地面基座基座穿过支杆放到地面,将四跟钢针插入基座四角,直接用脚踩下去即可。(5)连接余下的中间支杆分别连接地钉支杆与余下的两根中间支杆及主机部分,用六角扳手旋紧所有的螺丝钉;安装完毕后调整方向,保证太阳能板对准南方。安装完成! 四、智能灌溉系统应用平台 “E生态”是一个集合了全方位的大数据获取、存储、分析以及可视化模块的平台,同时提供所有连接设备的手动操作,功能丰富、操作便捷,数据安全。用户通过Web浏览器或微信进行不同灌溉系统以及同一灌溉系统下属所有设备的数据查看和管理:农业、水利专家可以登录系统进行远程会诊,及时对灌溉、施肥以及恶劣天气预测、病虫害预测进行指导工作;管理人员可以远程进行数据统计、水生产率的统计及比较等;操作人员足不出户可以控制阀门的启闭、灌溉施肥程序的下载及修改、系统报警信息的处理、故障的排除等;农户在家即可查看自己农田的灌溉情况、施肥进度等。4.1 平台“E生态”的基本功能权限分级管理不同级别用户享有不同的设备管理设置以及数据查看处理权限;安全容灾机制灌溉系统出现状况时,云衍自动停止灌溉或者按照既定程序执行故障处理;完整存档功能“E生态”自动保存灌溉程序等历史记录,提供各类数据下载服务;用户日志“E生态”对有使用权限的用户开放用户日志窗口,提供用户日志永久保存服务;运行状态监测“E生态”实时提供所有设备、站点的运行状态显示,如水泵的压力调节及状态监测、系统流量监测、系统压力监测、施肥流量监测等;自动报警“E生态”自动检查、识别系统运行故障,采取相应措施,电脑、手机端同时报警并储存报警记录,提供以下报警选项: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