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风险解析精选》word版.doc_第1页
《税收风险解析精选》word版.doc_第2页
《税收风险解析精选》word版.doc_第3页
《税收风险解析精选》word版.doc_第4页
《税收风险解析精选》word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税收风险解析1.1.1 风险风险是指遭受损失(危害)的可能性。对个人,指收入、财产、精神及生命遭受损失(危害)的可能性。、对企业,则是收入、资产(包括有形和无形)遭受损失乃至破产的可能性。1.1.2 税收风险通俗地说,就是不确定因素给税收造成损失和危害的可能性。但由于税收征收主体是国家,征收的税款为国家所有,因而,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税收风险就是税务部门的风险,再加之,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决定了国家机器能否正常运转,因此,税收风险应该是整个国家和政府的风险。由于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参与国民收入进行的再分配,而国家和政府是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和福祉,没有自己独立的利益,因而税收风险实质是对全体人民的利益和福祉造成损失和危害的可能性,即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造成损失和危害的可能性。税收风险按照其发生概率的大小,我们可以引入一个税收风险度的概念。如用F表示,用t代表时间,F=f(t),为时间t的函数,则0F1;当F=0时,意味税收风险为0,即没有税收风险;当F=1时,表示税收风险一定发生,不可避免。这两种情况均属理论情形,实际中,一般0F1,F越大,风险程度越高。F=0是化解和防范税收风险的目标;F=1是化解和防范税收风险要坚决防止出现的情况。我们研究税收风险问题就是要使F越来越小,N代表化解和防范税收风险所需时间,则有:N越小,化解和防范税收风险效果越好,反之,效果越不明显。假设影响税收风险的因素为x1、x2、x3xm共m个因素,则税收风险度F=f(t)为x1、x2、x3xm的函数,有F=f(t)=f(x1、x2、x3xm),显然,x1、x2、x3xm均能影响和决定税收风险度F的大小,防范和化解税收风险就是找到x1、x2、x3xm这些因素并通过对x1、x2、x3xm的作用使F越来越小,最后接近或等于0,即f(t)=f(x1、x2、x3xm)=o 113税收风险的危害有风险就不可避免会产生危害。税收风险危害有大有小,税收风险小时,只造成一定税额的流失或者税收存在少量水分,质量不高,对社会经济等影响甚微。同时,税收风险又是整个社会、经济、政治等一系列风险“多米诺骨牌”的第一环,表现为越来越大时,对全体人民的利益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及稳定造成损失和危害越大。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不进行动态化解,而是不断累积,一旦突破某一临界点,就超出国力承受能力,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突变为税收危机,引起财政危机,并由此演化为经济、政治的全面危机,引发社会动荡。更有甚者,由于税收危机引发的财政、经济、政治的全面危机,致使国防建设无力为继,招致外国入侵,国家主权不保。总之,税收风险是不断累积,不断显化,最终,由于不加以重视和防范,往往到一个程度会“突如其来”,不知不觉地铸成大错,所以,及时研究并加以防范,也是一个防微杜渐,并持之以恒着力去做的利国利民的大事情。1.1.4 税收风险的分类从不同角度对税收风险进行分析,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划分,可以对税收风险进行分类,有助于深入考察税收风险,寻找防范和化解税收风险的对策。1.一般税收风险和税收危机按照风险的程度,是否发生质变,可以将税收风险划分为一般税收风险和税收危机。一般税收风险即风险尚未达到临界点,虽对税收、经济、社会有所损失和危害,但国力尚能承受,不会马上引发社会动荡。税收危机指税收风险已突破某一临界点,超出国力承受能力,无法进行化解,已引发为经济、政治的全面危机,引发社会动荡。2.内源性税收风险和外源性税收风险从税收风险的内外因角度分析,可以把税收风险分为内源性税收风险和外源性税收风险。内源性税收风险指由于税务系统内部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引发的税收风险。如税收泄密导致税收收入减少的风险;税务系统内部人员计划失误引发的税收风险。外源性税收风险指由于税务系统外部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引发的税收风险。如自然灾害、经济风险均可导致税收风险。3.主观性税收风险和客观性税收风险由于主观因素及人们认识程度所引发的税收风险就是主观性税收风险。如由于税务机关征管水平较低所引发的税收风险就属主观性税收风险。由于客观因素及外部条件制约所引发的税收风险就是客观性税收风险。如自然灾害导致税收风险就属客观性税收风险。4. 显性税收风险和隐性税收风险从风险的显现程度分析,税收风险可分为显性税收风险和隐性税收风险。显性税收风险指各种风险因素已经明显暴露出来,其造成损失或损害能够进行测算和为人所知。如欠税额、税款流失数等。隐性税收风险指各种风险因素尚处于隐蔽状态,不易为人所察觉。如各种税收空转、虚收数额等。5. 分级税收风险从税收在不同级别上的反映,可分为不同级别的税收风险。如中央税收风险和地方税收风险,地方税收风险又分为省(直辖市)级税收风险、市(地)级税收风险、县(市)级税收风险及乡(镇)级税收风险。6. 分税种税收风险按各税种的不同,可分为分税种税收风险。如可分为增值税风险、营业税风险、消费税风险、关税风险、农业税风险、个人所得税风险、企业所得税风险等多种税收风险。7. 分要素税收风险按照税收要素不同,可分为不同要素税收风险。如征税人风险、纳税人风险、税率风险、税目风险、税基风险、征税对象风险等各种不同税收风险。1.1.5 税收风险的特性税收风险除具有一般风险的特征外,还由于其在组织财政收入及调控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表现出如下特殊性。1. 广泛性由于税收涉及千家万户,几乎所有企业、个人均为纳税人,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举国上下皆为税民”正是此意。而纳税人的每一次经济往来和生产活动的情况直接影响到税收的多寡,也就是说,企业和私人风险必然转化到纳税上,成为税收风险的组成部分。而税收征收活动范围遍及整个社会经济,行使职责具有全社会覆盖性。因此,税收风险不仅包括税务系统内部风险,而且包括外部风险,即社会经济系统中转化到税收领域的大量私人风险和一般公共风险。税务系统内部风险,指由于决策失误,税收法律、法规、制度缺陷和管理、征收行为不当所形成的税收风险。税务系统外部风险,主要包括严重自然灾害风险;政治领域贪污腐败、机构臃肿、政局动荡风险;外来侵略和内部战争风险;经济风险;金融风险;社会性失业风险等等。这些风险均可影响税收,最终转化为税收风险。2. 传导性税收风险的传导性即税收风险的范围有不断扩散的趋势及有与其他私人风险和公共风险相互转化的可能。税收风险不仅体现在一定税收体制下的税务系统内部的各级之间不断扩散,并有扩散至整个税务系统的趋势。而且由于税务与整个社会经济的紧密联系及高度依存性,使得其他私人风险和公共风险也能够转化为税收风险。如经济萧条、失业增加必然导致税收减少等。同时,税收风险也存在向其他私人风险和公共风险转化的情况。当税收风险出现时,可能产生以下情形;一、由于税收在各级财政中占有80%90%以上比例,首先引发财政风险,被迫减少财政支出,导致政府无力承担某些应承担的社会职能,出现社会矛盾。二、政府为税收风险而增加赋税,加重社会经济负担,出现社会矛盾。三、对税收风险未予重视,无为而治,必然使税收风险愈演愈烈,也会加剧财政风会或社会矛盾。以上不管何种情形,均是将税收风险转化为其他私人风险和公共风险。 3. 隐蔽性税收风险的隐蔽性即不易为人们感知的特性。由于税收风险与人们切身利益无明显直接联系,不像自然灾害或通货膨胀,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再者,政府可凭借政治权力向纳税人加征税款,政府破产可能性很小,所以,老百姓和政府均不易觉察税收风险的存在,只有当税收危机出现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4. 化解难由于税收风险来源广泛、传导迅速、隐蔽性强,与国家政治体制、经济制度、财政体制、经济形势、自然因素等社会各方面联系紧密,其风险防范和化解受制于诸多主、客观条件和因素,非税务部门一家所能完全解决,是一个国家和全社会面临的一大难题,必须全方位考虑方能解决。1.16税收风险的表现形态分析税收风险虽然具有很大的隐蔽性,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隐性税收风险到显性税收风险;从一般税收风险到税收危机,必然有许多蛛丝马迹,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必然能有所准备,防患于未然。目前,税收风险的主要表现形态有:1. 税源结构单一,税制不完善。现行分税制存在缺陷,我国拟建立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模式,分税制自1994年运行以来,尽管所得税的收入逐年增加,但其在全部税收收入中所占比重仍然偏低。以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为主的流转税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0%以上。特别是地方税制界定欠科学,税基不够稳固,税种增收空间狭窄,而且地方税制的建设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和分税制改革的步伐,抑制了地方税收收入的健康增长,因为地方政府无权对地方税实施开征、停征、减税或免税,也无权调整税目税率,使得地方税部分税种出现老化现象,有些税种税负偏低,收入弹性较差,无法起到调节作用。如云南、湖南等省在现行税制下过分依赖烟草税收,一旦烟草业出现问题,必然导致税收收入大幅下降,引发全省性税收风险。山西省主要靠煤炭等产品做税收支撑,煤炭价格的波动必然使该省税收起伏波动,因而,该省税收多年来一直呈抛物线形态发展,时高时低,严重影响当地经济发展。而且,往往经济越欠发达,财力越不宽裕地区,其税收和GDP比重越低,增加税收空间越狭窄。2. 征收“过头税”。“过头税”的出现,意味着按照税法规定,按照正常的税收征管程序和方法已无法征收到足额税款。这里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税收计划脱离实际,指标太高;二、税收计划适度,指标符合实际。如果是前一种情况,税务机关必须通过把“将来”的税收提前一年或若干年征收,以保证完成当年的税收计划,以后年度如果不适当削减税收计划,势必年年征收“过头税”,最终不堪重负,无可维系。如果是后一种情况,则表示税务机关已无法将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税款或税收风险很小的税征收入库。这两种情况都将对税收造成损失或危害,当征收“过头税”成为社会的一种通病时,税收风险转化为税收危机已为时不远。3. 税负严重不公。税负严重不公,必然表现为税负畸重畸轻。一部分纳税人税负过重,无法承担超越其能力的税款。轻则经营困难,无法实现扩大再生产;重则无法维持,结束经营,造成社会财富和税源的减少。另一部分纳税人税负太轻,本应上缴国家的税款有一部分却流失或落入个人腰包。当然,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税制问题,一种是征管问题,不管哪种情况均会导致纳税人不正常流动,导致国家总体税源减少,形成恶性循环,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失,引发税收风险。4. 网络经济加剧偷税行为发生,使税收征管更加困难。在网络经济社会中,税收征、管、查给现行税法带来了严重的挑战,给税收征管带来很多困难。传统的税收观念是以营业场所为课税对象的,但在电子商务中是无法适用的。网络经济使产销直接联系,无须中间环节(如零售商和代售商),导致通过中间环节代扣税款等征管办法不再适用,而且常规的有关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期限以及纳税地点的规定就不适用电子商务的这种无纸化、国际化的网络经济,因为通过网络进行营销,其收款日期、发货日期、机构所在地以及经济活动或劳务所在地都是无法确认的。同时,网络经济给税务机关如何确定纳税人带来困难,将加剧国内外的偷税问题。在互联网上,整个交易过程完全是在虚拟的网络上进行的,使双方买卖难以确定,税务机关难以确定纳税人的管辖属地和纳税人的纳税地点。而在传统的贸易形式下,交易双方是清清楚楚的,谁是纳税人是非常容易认定的。此外,网络经济的无纸化,对税务稽查征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加重了征管与稽查的难度。网络交易不仅无凭证可查,而且一般设有密码,因为在互联网上只有服务器、网站和网上账号,税务机关无法收集到相关资料,使传统的税务稽查方法失去意义。同时,电子记录可以不留任何痕迹地加以修改,税务机关对其销售过程及其交易量也难以进行真实的核查。其内部交易价格的制定,具有很强的隐蔽性,难以核定,因而容易造成税款流失。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其在社会经济中的比重和作用愈来愈大,如我国前几年100位首富,大多为从事传统行业人士,2004年以前名不见经传的盛大网络的陈天桥就跃居榜首,其发展之迅速可见一斑。由此可见,加强网络经济税收征管也成为税务机关加强税收征管的当务之急,同样,也是防范税收风险的重要着力点。1.2风险管理1.2.1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20世纪初兴起的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学科,它是指各经济单位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致的后果,期望达到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目标。简单地说,风险管理就是对事情发生的确定性作出决定,包括某件事是否发生,如果发生怎么办。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是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管理效果。20世纪70年代起,风险管理以其针对性强、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被广泛应用于企业、跨国集团、金融、政府的管理活动之中。1.22税收管理中引入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一)实施税收风险管理可以使税收管理更有效率税收管理中存在着由于纳税人不能或不愿依法准确纳税而致使税款流失的风险。税收风险管理是税务机关通过科学规范的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等手段,对纳税人不依法准确纳税造成税款流失的风险进行确认,对确认的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并采取措施处理风险所致的后果。税收风险管理对当前风险的确认,有利于对不同风险程度的企业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加强管理的针对性,提高工作效率;对潜在风险的确认,可以建立税收风险预警系统,加强税源监控、防止税款流失,同时税收风险预警系统对企业也有警戒提示作用,促进企业遵守税法。(二)税收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税收管理的公平性纳税人通常希望税收管理更加公平、透明、高效。所谓公平不是平均,除税收制度上的公平对待外,纳税人要求的公平还包括当不同纳税人对税法采取不同态度时,税务机关应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如对依法纳税的人和漠视税法的人进行甄别,并区别对待;对不履行纳税义务的纳税人采取强硬措施。纳税人除了要求税收政策上的透明外,还认为他们有权从税务机关得到高效、高质的服务和建议,他们希望有一个畅通的渠道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以及在发生错误时能得到提醒和及时纠正。面对纳税人不断提出的新要求,税务机关单靠以前的管理方式显然不能解决问题,必须在管理中引入新的适应纳税人更多、更高要求的管理方法。税收风险管理通过风险识别、估测、评价,可以及时发现纳税人的纳税错误,使其得到纠正;也可及时发现纳税人的恶性问题,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予以打击,提高管理的公平性。(三)税收风险管理有利于保证税收的安全、稳定,降低税收征管成本对政府来说,它要求财政收入安全、稳定增长,并要求以最小的税收成本实现税收收入。而税收风险管理能够事先预测并控制由于纳税人不依法纳税而给财政收入带来的不稳定、不安全,保证税收收入的安全、稳定增长,降低税收征收成本。按照西方经济理论,风险依照其属性及化解、防范方式可分为两大类:私人风险和公共风险。前者是指产生“私人”影响,可以由个人和企业承担的风险;后者指产生“群体(或社会)”影响,即个人和企业无法承担由政府来承担的风险。私人风险的分散、转移及化解和防范,是通过分散的市场机制来实现的。如保险市场将财产、人身伤害、疾病等某一单独个体承担的风险通过保险公司分散由投保的全体(群体)来承担。但有些风险的分散、转移及防范和化解,非分散的市场机制力所能及,必须由政府或国家予以集中解决,如汇率问题,表面看,是由币种间的供求关系确定的,其实质是国家间的实力竞争,近段时间,美、日等国不断向我国施加压力,企图迫使人民币升值,势必造成一定汇率风险,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稳定,这样的风险化解和防范就只能由国家和政府出面解决,显属公共风险问题。税收风险的分散、转移及防范和化解也非个人和企业所能解决,必须由国家和政府予以实现,作为承担组织国家税收收入的职能部门的税务机关,研究、防范和化解税收风险应成为一项重要工作。1.3 税收风险成因分析就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税收风险的产生,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1. 政治因素。税收职能是由政府职能决定的,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国家政权体制发生一定程度改变或对组织财政收入方式和方法有所改变时,甚至对税收重要性或性质认识产生偏差时,会引发税收风险,极端的会导致税收危机。如文革时,取消税务机关就是最好的例证。2. 战争因素。当人类社会面临国内居民间的内部冲突和外来侵略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威胁,居民家庭无力控制和化解社会面临的战争风险,防范战争风险的责任就天然地落在了国家政府身上。由于这一时期面临的公共风险主要是各种战争风险,国家无力关注税收,甚至为应付战争,可能将税务人员征召如伍,税收风险在所难免。3. 不可抗力因素。突发自然灾害、瘟疫流行等不可抗的外力因素必然导致税收大幅减少,导致税收风险或税收危机。4. 征税环境因素。征税环境对税收影响很大,影响征税环境的因素主要有:一个国家的传统道德取向。在一个税收法制完备、有良好纳税传统的国度里,纳税人均能自觉及时、足额缴税;反之,则千方百计偷逃税款。人们的心理。纳税人均有从众心理,当纳税人从纳税环境好的国度来到一个纳税环境较差的国家,耳濡目染,必然逐渐同化,有偷逃税款动机。深圳“宝日”案就是例证。5. 制度因素。制度是人们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协调和约束人们社会行为,防范各种行为风险,并将风险控制在一定程度内的准则和规范。税收制度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专指协调和约束税收分配行为,并由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准则和规范体系的总和。如果税收制度存在诸多疏漏,存在着不合理的内容,都会使税收制度防范和控制风险能力受到削弱,甚至还会产生因制度原因引发的税收风险。在我国,由于目前处于新旧经济体制转轨过程,税收制度必然经历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税收制度、税收体制和税收政策也必将呈现出各种显见的过渡性特点,存在不少问题,因而税收风险的产生甚至发展就成为一种可能。税收制度中的优惠政策过多,往往使税收失却“中性”而引发不公平。税收制度规定不严密导致避税现象和骗取退税现象时有发生,使税收“泄漏”现象较为严重。这些都有可能引发税收风险。6. 税收领域的“寻租”现象。“寻租”是经济学界讨论贪污腐败时经常用到的一个术语。1974年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A.Krueger)在她的论文中比较正式地使用了这一术语。以后,布坎南(J.Buchanan)全面发展了这一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1986年他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此后,寻租理论成为现代经济学中一个很活跃的分支。经济学家把“地租”这个概念延拓为广义上的租金。只要有差价就会产生租金,产生差价的原因有的时候来自于供给方面的约束。例如,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对土地的需求量必然会增加,但是土地的总量是一定的。供不应求就会产生“地租”上升现象。产生差价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政府的行政干预。如果用行政力量来干预市场活动就会在许多方面制造出差价来。这些差价都可以被称为“租金”。追求这种租金的活动就是“寻租活动”。布坎南给租金下的定义是:“租金是支付给资源所有者的款项中超过那些资源在任何可替代的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款项的那一部分。租金是超过机会成本的收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吸引资源用于特定用途的一种分配上不必要的支付款项。” 由于税收是凭借行政力量来进行征收的,征收工作相对分散,因而征收人员有一定的权力,因此,我们把税收中的贪污腐败称为“寻租现象”。负责税收征管的人员有可能利用自己手里的权力牟利,受到损害的是国家利益,而个人和小团体却可以得到高额回报。这样,必然造成税款大量流失,产生税收风险。7. “费挤税”效应。税收和行政事业性收费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都属合法收入,在现阶段,分别适用于不同特定对象和征收范围。本来,“井水不犯河水”,各自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额度和方式征收,是于国于民两全其美的事情。但由于税收国家有统一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约束的刚性较强,征收规范。收费没有统一的法律、法规,约束刚性不强,地方政府和各部门均有相应的收费权,某些地方政府和部门为追求政绩和眼前利益,势必最大限度地利用手中权力多收费,再加之,现阶段大部分地方财政均较为困难,为弥补一时之需,利用权力多收费也有着十分强烈的内在冲动和迫切需求。这样,数千种收费就在全国各地出现了。由于纳税人在一定时间内的收入是相对固定的,能承担税费的能力是有限的,大部分收费对象本身就是税基的组成部分,而且绝大部分企业将其缴纳的收费款项直接列入成本、费用或营业外支出,这必然侵蚀税基。由于收费较税收在管理上和支出上更为灵活,使得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更加偏好收费,加上收费的部门都是权力要害部门,经常是先缴费后纳税。过多的收费必然降低纳税人的税负能力,而费非缴不可,有一部分不堪重负的纳税人就不得不在税上打主意,偷税在所难免。从整体上就客观形成了“费挤税”的效应。1.4税收风险防范和化解防范和化解税收风险是税务机关面临的一大永恒课题,由于税收风险来源广泛,原因众多,情况复杂。因而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多部门协作进行综合考虑方可能解决。1.4.1 可能出现的税收风险分析和研究税收风险,其最终目的就在于能防范和化解税收风险,将税收风险对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损失和危害降低到最小的程度。为此,我们必须对可能出现的税收风险进行有效预测,从而寻找对策。真正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未来可能出现的税收风险有:1. 税收流动性风险。传统的观点认为,纳税人的应税行为一旦完成,即负有纳税义务,纳税人就应该主动上门申报缴税,不管纳税人采取何种手段和方法均无法改变其应当依法缴税的事实,税务机关即可依法准确确认其应纳税额;如果纳税人偷、逃税,税务机关总有办法将税款征收入库。这种观点的实质,就是认为税收具有固定性,不会随时间的推移和纳税人转移而消逝。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明显,交通工具的便捷,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类“坐地日行八万里”的美好愿望已成为现实,税收的流动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种观点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过去那种坐等纳税人上门缴税的做法早已过时,税收可能将成为“稍纵即逝”的事情,税务机关如果不能及时将税款征收入库,时机一旦错过,将可能永远无法追缴税款,税收流动风险势必发生。税收流动风险指,由于纳税人、税源流动对税收造成的损失和危害的可能性。纳税人流动性增强,跨县市经营非常普遍,跨省、出国经营越来越寻常,今天的中国纳税人明天就有可能成为美国、英国或其他国家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必须时刻关注纳税人的动向,才能及时掌控税源;再加之网络经济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纳税人经营方式推陈出新,税源流动变得越来越频繁,随时都有可能向税负较低的地区转移,税务机关寻找征税证据更加辛苦,及时足额征收税款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及时掌握税源及纳税人情况已成为税务机关必须倾注全力去完成的工作,“与时俱进”要求将越来越高。2. 税收信息真实性风险。对于税务机关来说,如果在税收征管中,能够及时获得真实信息,在大多数情况下,总可以找到相应的对策,将税款及时足额征收入库,但问题往往可能发生在税收的信息渠道上。税收信息渠道不畅,随时可能引发税收风险。所谓税收信息真实性风险,是指由于税务机关获取的税收信息不全面、不准确乃至虚假而对税收造成的损失和危害的可能性。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时时要提防假冒伪劣产品。尽管政府发起一波又一波“打假”运动,但是弄虚作假现象仍非常普遍。不仅商品市场如此,在税收征管领域也是这样。很多纳税人有几本账目,分别用来对付不同的部门,而往往给税务机关的那本账是报忧不报喜,千方百计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从而人为减少了应纳税额;现行财政税收体制,经费与任务挂钩,少数基层税务干部为了减少税收任务、取得政绩,往往也通过隐瞒纳税户数、税源等,希望以此减少税收基数,从而达到减轻收入压力,确保经费收入的目的。两方面的“不谋而合”,造成税收信息失真,管理机关难以准确掌握税收信息,无法全面监控税源,从而造成决策失误和税收流失。如果这种风气不能及时得到遏止,税收风险的发生将近在眼前。3. 税收征收能力风险。税收征收能力风险是指由于税务机关征收人员素质、征收手段的局限对税收造成的损失和危害的可能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税收征管对税务机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于税收与社会、政治、经济密切相关,税务机关必须具备及时了解、分析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能力,能够预测将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对税收的影响,具备应付突发自然灾害及其他事件的能力。税务干部除了一般经济、税收知识外,还必须了解掌握法律、工业、农业、气象、外语等方面的知识。税务机关必须与时俱进,加强信息化建设,具备快速进行大量信息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的能力。由于目前及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税务机关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征收手段落后,人员知识结构单一,部分税务干部素质不够高,要想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征纳双方能力博弈中取得全胜,尚无完全把握,在部分地区、时期发生税收风险很有可能。4.税收“寻租”风险。在现实税收制度尚不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完备,“寻租”风险成本不够高的情况下,在个别地区、少数个人心存侥幸,通过“寻租”寻求高额回报现象在所难免,其对税收造成危害和损失的示范效应不可低估。1.4.2 税收风险的防范与化解研究、分析税收风险其最终目的在于如何有效地去防范和化解,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将税收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1. 提高防范税收风险意识。税收风险是一个新的概念,但却是时时发生的,各级政府和税务部门要增强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每一个税务工作者都要对税收风险的危害性以及防范税收风险的重要性保持清醒的认识,尤其在经济改革时期,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编制税收计划要体现化解、防范税收风险的要求;对计划年度内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要充分估计。各级税务机关要将防范税收风险纳入议事日程,作为当前及将来相当长时间的一项重要工作,每一年度应对本地区情况进行一次全面分析评估,以便警钟长鸣。2. 建立完善税收制度,坚持依法治税。建立完善税收制度(包括税收法律、法规、规章等)是从根本上防范税收风险的举措,是确保依法治税的前提。为此,应及时了解现行税收制度的纰漏,提请立法机关予以修正和补充;提请全国人大提高部分税收法律层次,尽快形成法律效力较高的完备的税收法律制度。同时必须注意和纠正各级地方政府出台的文件、规定中与税收法律相抵触的内容。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制度的法律法规,都须先进行破坏性实验,取得成功后再颁布实施,防止出法律法规上的次品甚至废品。3. 搞好税收评估。广义的税收评估,应当包括以下一些主要内容:税收评估首先是对全国税收状况,特别是全国的税收收入规模和结构,进行科学规范的统计、分析和预测,从而找出税收收入规模和结构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进而找出税收管理的漏洞或薄弱环节,并提出符合实际情况、易于操作的改进税收管理的建议。同时,通过对全国税收收入规模和结构的统计分析和预测,还可以为制定全国指导性税收收入计划奠定坚实的基础。税收评估还包括对税源和税基情况的评估。税源和税基情况的评估是全部税收评估工作的基础。税源的底数不清,税基的底数不清,税收评估便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 税收评估还包括征税评估。所谓征税评估,就是对征税人即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征税情况和质量的评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征税人的征税评估实际上就是对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为纳税人服务情况和质量的评估。另外,税收评估还包括纳税评估。纳税评估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各类纳税人的税源税基情况的统计、计算、分析和评估;二是对各类纳税人申报纳税的真实情况和税款缴纳情况的记录和评估;三是对各类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情况的总体评价和评估。4. 建立“红黄绿灯”警示制度2001年,美国“911”事件的发生,使我们对美国以黄、橙、红三色为代表的预警机制有了一个清晰的感性认识。为了防范税收风险,我们同样可以借鉴这一模式。国家、省级、市级税务局每年或每季应发布税收风险等级信号,目前条件下,可考虑先从国家税务总局开始实行,主要内容为:(1)“红灯”为高风险有下列情况之一,应发布“红灯”警示: 本地区一个以上骨干行业出现50%以上幅度经济效益下滑或两个以上骨干行业出现50%以下幅度经济效益下滑; 连续三年未完成税收计划; 连续三年税收增幅低于GDP增幅; 征收“过头税”超过税收总量的10%; 出现重大税收事项信息虚假。(2)“黄灯”为次高风险有下列情况之一,应发布“黄灯”警示: 本地区一个以上骨干行业出现50%以下幅度经济效益下滑或某些非骨干行业出现经济效益下滑; 出现年度未完成税收计划情况; 出现年度税收增幅低于GDP增幅情况; 征收“过头税”未超过税收总量的10%。其余为“绿灯”,表示税收处于相对安全情形。5. 提高税务机关整体素质。应从两方面入手,首先必须提高每个税务干部素质,使税务干部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必须使税务机关人才结构合理,除税务专才外,还应有宏观经济、政治、法律、金融、财务、工业、农业、林业、气象等方面人才,以便对社会经济、政治等事项做出及时反应、研判,寻求对策、方案。6. 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税收风险防范:一建立税务内部信息网络,实现信息迅速上传下达及全国范围内的整体配合,具备迅速处理大容量数据的能力。二要实现与各级政府及部门的信息共享,与多部门配合对纳税人实现税源的全方位实时监控,及时预测和了解税源变动情况。7. 强化税务稽查管理。税务稽查管理是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代扣代缴业务情况的监督管理,是税务机关在征收税款后防止税收流失的最后一道关口和屏障,也是防范税收风险的有效办法。8. 建立预警防范机构。成立税收经济形势监控机关,专门负责全国以及省级税收经济形势的研究分析、主要政策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分析、税收经济运行中主要矛盾和问题的对策分析等,加强对税收经济形势监控。研究建立税收形势预警防范系统,科学合理确定监控指标体系,对税收经济运行过程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跟踪监控,以便发现问题,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澳大利亚的税收风险管理实践 近年来,澳大利亚国税局(简称ATO)对风险管理运用于税收管理做了积极有效的尝试,他们的实践证明,以完整的管理理论为基础、以会计准则为依据、以数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支持的税收风险管理,可使税收管理更规范、更具有科学性。 (一)确定税收风险管理目标,建立税收风险管理体系 ATO将税收风险管理贯穿于ATO各部门、各税种对纳税人的管理之中。它所要达到的目标是:最大可能涵盖ATO管理的各个行业;集中于当前的问题;确认重大事项;确定风险最大的领域;确认进行了税收筹划的领域;确认法律需要修订的领域等。税收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包含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在内的税收风险评估。 ATO引入税收风险管理之初,曾遭到外界对其评估方法、水平、能力的质疑。那么,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税收风险管理体系,解除外界对税务机关风险评估能力的疑虑呢?ATO认为,凭经验和想象建立的税收风险管理体系是经不起检验的。为此,ATO组织了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工作人员,按澳大利亚特许会计师协会审计原则,建立了税收风险评估模型,同时设计了案例模式,并通过培训提高税收风险评估人员的水平,以使税收风险评估具有科学性、不同人员评估同一事项具有一致性。 (二)税收风险管理的主要步骤 1.信息的采集。税收风险评估的第一步工作,是对纳税人有关信息进行采集,信息来源于外部和内部。外部信息主要来源于:经过工作人员甄别后的举报,海关、银行、移民局、煤汽水供应部门、车管部门、土地房产部门、股票交易市场信息以及外部商业数据库(该数据库每年提供澳大利亚1000户企业情况、母公司情况、5年赢利情况)等;内部信息主要来源于税务局数据信息库:包括纳税申报、以前年度的税收风险评估资料、以前年度的审计资料等纳税人情况。所有的内部、外部信息全部录入税务机关计算机网络,供评估人员调用。 2.信息的分析。ATO的税收评估人员将采集的内部和外部信息及评估员个人采集的信息输入由专家、行家设定的标准和方程式中,自动形成几个报告,主要有财务分析、国际信息分析(包括关联企业分析、财务指标分析、申报分析)、欠税情况分析、征收情况分析、营业行为报表(简称BAS)分析等。然后评估人员再以个人的分析和经验修正报告,保证了信息分析的质量和统一性。 ATO的机构中还设有问题专家小组,成员是各专业问题的专家,如资本利得税专家小组(负责资本利得税问题)、国际税收专家小组(负责国际税收方面的问题)以及与其他国家的税收协调、转让定价等问题。当评估人员在评估中有专业和技术方面的问题时,由他们提供帮助、提出处理建议。 3.税收风险的确定。ATO认为,理论上100%的企业都应被进行税收风险评估;ATO同时认为,纳税人对税法的遵行情况就像一个下宽上窄的金字塔,对处于金字塔不同层次的纳税人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金字塔的底层是广泛的、守法的纳税人,他们支撑着国家税收制度的运行,对他们的管理策略是自我管理,建立自我评估机制,税务机关对其进行简单的监督和观察;金字塔中间主要是金融、贸易等行业,他们会在守法的前提下尽可能少纳税;金字塔上层是抵触税法、不守法的纳税人;对中间层和上层的纳税人的管理应具有强制性,通常采用税务审计和移送法办方法。依据金字塔管理思想,从资源配置角度考虑,税收风险管理的重点实际上是年营业额较多的纳税人和亏损多、高风险的企业。ATO的税收风险评估人员在对各类信息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按行业、风险程度高低对企业进行分类、分级,这样不仅有利于税务机关充分认识税收风险所在,及时实施有效管理,也对处在风险区的企业起到警示作用。 4.税收风险的审计。ATO在确定纳税人的潜在风险、具体风险、可能逃避的税收后,提出处理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