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汇编.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汇编.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汇编.doc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汇编.doc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汇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资料汇编初一语文阅读题的方法一.记叙文阅读规则 1.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 2.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 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的作用: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4.运用排比的作用:增强语言启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5.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引起下文,承上启下 6.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7.题目的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 8.记叙文第一段的作用: 1.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2.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9.中间句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10.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11.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12.写作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3.记叙线索的形式: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 14.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 15.赏析句段从三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 贬义、 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 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 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十一种说明方法: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列数字、分类别、 下定义、作引用、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列图表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 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象征:通过某一特点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种说明方法。 在阅读中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不少同学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较强,但迁移能力比较弱,特别是对有关字、词、句的语境义以及作用之类的题目感到为难。这里,提供十六字诀的解题方法供你参考。 1、字不离词。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相当普遍。在理解词语中某个字的意思的时候,必须把它放到这个词语中去考察,即字不离词,这样才能准确的理解这个字的意思。如: 道听途说,道,指道路 ; 志同道合,道, 指道理 2、词不离句。在综合阅读题中,常常要求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这类要求有以下几方面情况: 一词多义。这在文言文中是常见的。如:策之不以其道,策, 驱使 ; 执策而临之 ,策,马鞭 在现代文中则多表现为语境义,这些,都应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即句子本身去推断它的意思,也就是词不离句。如: “见教”一词的本意是客套话,指教(我)的意思。它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则表现为不同的意义。在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中举前面对胡屠户的“教导”,称“岳父见教的是”。 至于某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更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而不能离开句子作单独解释。 3、句不离段。也就是说,对句子的分析理解不能离开具体的语段,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如果离开具体的语段,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许多句子只能狭隘的理解甚至于不知所云。只有结合具体的语段和语言环境,才会知道这句话在全文中占着什么样的位置。 4、段不离文。段落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因此,对语段的阅读理解不能离开文章的主要意思,不能偏离文章的中心。否则,对语段内容或作用的理解就会发生偏差。 5练习量要保证 6看分答题(多分的多答,分少的少答) 7语文基础要有(例如八大修辞,基本表达方式,论证方法,说明方法,论证、记叙、说明的不同等等) 8要积累字词(如果没有错的话,有注音和解释吧) 9领会题目的意思,问什么,答什么,不要答非所问。 10.在平常阅读时就注意,看清文章所表达的中心和意思。有哪些好的句子。有不知道的字就要查。注意看作者是怎样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层次,段落,修辞等) 如果可以,尝试复述文章内容,体会作者那样表达的好处。不知不觉中,在做阅读时便能体会出题人的意图了,这样,就可以抓住要点答题,简明扼要,使批卷老师眼前一亮,高分到手。 12.阅读和作文一样,是语文综合知识的运用,要上去,语文的综合素质就一定要提高。文学源自生活,所以,多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多思考生活的问题,在读书时便和作者产生共鸣,在做一些写感悟的题时便有话要说了 环境: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一、 积累及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喧腾(xun) 匀称chng) 迸溅(bng ) 奢望(sh)B. 栖息(q) 倔强(ju) 堕落(zhu) 滑稽(j)C. 庇护(b) 骸骨(hi) 黄晕 (yn) 欹斜(q)D. 分歧(q) 贮藏 (zh) 枯涸(h) 嫌恶()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头晕目眩 瘦骨嶙峋 险象跌生 具体而微B. 擎天撼地 闲情逸致 苦心孤诣 绝处逢生 C. 忍俊不禁 玲珑剔透 盘虬卧龙 春花秋实D. 眼花潦乱 花枝招展 骇人听闻 悬崖峭壁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紫藤萝瀑布一文中作者的感情由悲痛焦虑变为宁静喜悦,最后昂扬奋发,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体现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B. 羚羊木雕的插叙内容充分刻画了万芳的“仗义”形象,既是全文故事发展的起因,也为结尾万芳原谅了“我”作铺垫。C.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其散文代表作繁星、春水,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新月集的影响下写成的。D. 天净沙 秋思是元代散曲家马致远所写的最为有名的一首小令,被誉为“秋思之祖”。“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4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 )教育6D W2A M ?F9A跛脚(b) 饶头(yo) 牙龈(yn) 剔透(t)教育,j/p:FB!L13Q ?UquA:B闲暇(xi) 糟蹋(t) 洗濯(zhu) 树杈(ch) C搔扰(s) 飞鸢(yun) 禅心(ch) 水藻(zo) D茁壮(zhu) 鳊鱼(bin) 唾液(tu) 孪生(lun) 5下列字词书写全对的 A焦燥不安 励精图治 对偶 寂寞#Y4| h B走投无路 以柔克钢 捋起 什物教育K#Y!h zO5E+u9H xLSW;V.:t2ij1C语无伦次 莽莽榛榛 诀别 辨别教育LmB3p0DOYQ教育9UN&VS D无微不致 坚忍不拔 严厉 禀告教育LsjXW5X7g Y 6. ks!_+z;y#T0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U9y WMgN3教育 m W*M? A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k+i)JM_3t0B可望不可及: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e/_ v$KoF7CB0.S*s2XH%pS0C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教育_;py6J5|教育gQwm;DND苦心孤诣:认真孤独地钻研、经营。777下列句子标点运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教育.FJ3q n T+Q!u G V1YA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我知道去博物馆怎么走? D“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888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教育X)c9t ni,?(OCPA.通过教育,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教育P-a nn H?O8A9vd m qk;d5adj0B现在,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友谊已基本解决。62g/L0Z%k0C他不但学习很刻苦,然而成绩却上不去。教育ra IHD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地观看幼儿园小朋友的精彩表演。教育9 a3l_J 9. 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B 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留下了辛酸的眼泪。C. 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D. 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10.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2分) A21世纪需要有科学文化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去建设祖国。B近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认真学习并讨论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C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D经过老师的细心讲解,使他终于弄懂了这道题目。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A洗濯(zhu) 酝酿(nin) 踉踉跄跄(lin) 获益匪浅(fi)B霎时(sh) 猝然(cu) 头晕目眩(xun) 忍俊不禁(jn)C贮满(ch) 滑稽(j) 春华秋实(hu) 随声附和(h)D雏形(ch) 磅礴(b) 玲珑剔透(t) 苦心孤诣(zh)1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喧腾 蹂躏 海枯石滥 慧心未泯B喑哑 眩耀 芊芊细草 瘦骨嶙峋C奢望 弥漫 心旷神怡 窸窣作响D静谧 虐杀 闲情逸至 轻飞曼舞1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 诱惑(yu ) 耸立(shng) 藐小(mo)B 痴想(ch ) 屡次(l ) 凹凸(o )C 凝成(nn) 嶙峋(xn ) 虾蟆( xi )D瞬间(shn) 迸溅(bng ) 鹤唳 ( l )14.用横线画出每组字中字形和注音有错的一项,将正确的答案写在括号内。(4分)A濯洗 (zhu)厄运 () 嬉戏 (x) 蜕变 (tu) ( )B风韵 (yn) 扒窃 (p) 庸人 (yng) 姊妹 (ji) ( )C蹂躏 (ln) 奢望 (sh) 金窖 (jio) 湛蓝 (ln) ( )D寂寥 (lio) 猝然 (c) 点缀 (zhu) 堕落 (du) ( )15.出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3分)A.酝酿(yn) 静默(m) 澄清 (chng) B. 黄晕(yn) 榛树 (qn) 山岚(fng)C. 贮蓄(zh) 沏茶(q) 应和(h) D. 竹坞(w) 穹窿(qing) 铿锵(qing)16选出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 )(3分 )A.烘托 陶冶 束手无策 呼朋引伴 B. 燎亮 风彩 花枝招展 抖擞精神C.和谐 荟萃 名副其实 海底隧道 D. 水藻 朦胧 繁花嫩叶 头晕目眩17、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城铺(p) 纶巾(ln) 迸裂(bng) 镌刻(jun) B、麈尾(zh) 鹤氅(chng) 蓓蕾(pi) 捻子(nin) C、隐匿(n) 犒赏(go) 簪子(zn) 恍惚(h) D、瞑目(mng) 石碣(ji) 颀长(q) 熹微(x)18、下列各项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笑容可掬 旁若无人 天造地设 斩钉接铁 B、干净利落 滔滔不竭 书声琅琅 毫不犹豫 C、悉悉卒卒 菱角分明 寥寥可数 孔武有力 D、单枪匹马 勋章授带 都都囔囔 婪香操琴1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笑容可掬(双手捧着)无不骇然(惊惧的样子)B、力倦神疲(累)身材颀长(身体高)C、弃城而走(走开)孔武有力(孔子般的武功)D、悉意经营(尽心尽意)卓越人物(非常优越,超出一般)20、选出下列各句中对人物描写的方式判断有误的一项( )(2分)A、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大笑。(动作描写、神态描写)B、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外貌描写动作描写)C、要是老师准许他读一段课文,他一定能读好,一定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D、“哦,当然啦。”法国女人说着便把他带进屋里。(语言描写、动作描写)21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匿笑(n) 嫌恶(w) 寒颤(zhn) 宽恕(sh)B繁衍(yn) 犄角(q) 内疚(ji) 攥着(zun)C祷告(do) 诀别(je) 脸颊(ji) 瑟缩(sh)D花瓣(bn) 荡漾(yng) 虐杀(n) 分歧(zh)2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不知所措 无精打采 林阴大道 再接再厉B恍然大悟 相题并论 戒骄戒躁 仗义执言C苦心孤诣 水波粼粼 各得其所 惊魂未定D惊惶失措 舍己为人 形影不离 自作主张2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撺掇(duo) 镌刻(jun) 浩淼(mio) 跻身(j) B、憧憬(jng) 湍急(tun) 呜咽(y) 蓦的(m)C、雕镂(lu) 迸溅(bng) 肇祸(zho) 霎眼(sh)D、积攒(zhn) 折叠(di) 荟萃(ku) 自诩(x)2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他看上去十三四岁,很是机灵的样子。 B、今天活动课分组活动,你是去踢足球呢?还是去打篮球?C、上课了,老师在讲台上直拍桌子,“安静,安静”D、亲爱的阿姨带来了普耶礼来,问道:“我们的孩子在哪里,姐姐?”2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2分) ( )A、“神州六号”飞天的圆满成功,让中国宇航界能在世界舞台上扬眉吐气。B、昨晚,姜堰市公安局数百名警察倾巢而出,到各娱乐场所例行检查。C、张小雨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D、姜堰步行街上,纳凉购物的人流济济一堂,个个笑容满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 )A、国庆节期间,我们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B、新来的李阳同学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C、最近几年,姜堰城市的变化对于我们是非常了解的。D、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二、古诗文默写1.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歌燕舞景象的诗句是:_,_。2当别人误解了自己,从论语十则中我们知道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3._,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4.李白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的诗句是: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在观沧海这首诗中,描写植物生长繁茂的句子是 : , 。5b2G p C6E6g5I1)|m-; G#u)of8_7 6.“问渠哪得清如许, 。” 7.十则中揭示了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处世之道的句子是: , 。8.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最能表现作者乡愁的一句是:,。9.月光淡淡, 。白云团团, 。10._,夜泊秦淮近酒家。教育u V6 n-Y0L11.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12.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3.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14.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 ,是知也。”(论语十则)15 曹操的观沧海中,借奇特的想象表达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16龟虽寿中表达诗人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作者是_(朝)的_。17.过故人庄中描写农村优美风光的句子是:_ _ _,_ _ _。描写农家劳动生活的诗句是_ _,_ _。作者是_。18.曲径通幽处,_。_,潭影空人心。1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所寄中诗人把思念朋友之情寄托在明月上的诗句是_,_。作者是_。20.夜雨寄北中诗人设想未来相逢场面的诗句是_ _,_。哪句所写成为日后离情的代名词_。21次北固山下中既是写景又被后人蕴含哲理的诗句是 :_ ,_。22.钱塘湖春行中写春花春草情态的诗句是 :_,_。 2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用拟人手法用明月寄情的诗句是 _,_。 24论语中揭示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 25、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诗句是 :_,_。 26、泊秦淮中表达诗人忧愤之情的诗句是: _,_。1、观沧海中,诗人借助奇特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3、观沧海中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给人一种坚定倔强的感觉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4、次北固山下中,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象表现出来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5、次北固山下中,“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6、次北固山下中,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理趣的句子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7、次北固山下中,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8、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歌燕舞的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9、辛弃疾西江月中,表达诗人喜悦心情的句子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10、马致远断肠人在天涯。中点明主题的一句是:断肠人在天涯。11、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断肠人在天涯。12、唐代诗人在题破禅寺后禅院中描写禅院幽静的句子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13、人们常用曹操的龟虽寿中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来比喻人虽老了却仍有雄心壮志。14、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描绘山村中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的句子是:绿水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表现对田园喜爱之情的诗句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1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6、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7、论语论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8、钱塘湖春行一诗中的颔联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19、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是:断肠人在天涯20、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表现了华夏文化常常讲究曲折美、层次美的美学思想,诗句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21、杜牧的泊秦淮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22、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两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23、朱熹的观书有感中告诉我们,要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创新,方能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其诗句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4、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通过想像,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图的句子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25、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充分表现了前进道路上会有一定困难,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可以被一时的成功所迷惑,失掉了长远的目标的诗句是: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26、李清照的如梦令中,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的句子是:争渡,争渡。综合性学习与语言运用。(3分)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赏月饮酒,借月传情,留下传诵千古的名句,形成了“月亮情结”。请写出你最喜欢的诗句(两句)。 。来源:Zxxk.Com 。小芳正在阳台上浇花,楼下的李阿姨说:“小芳,你真爱美啊,我刚晾的被单也锦上添花了。”你听出李阿姨的言外之意是: 。繁星春水繁星春水主旨是母爱,童真,自然。繁星春水的作者是冰心,她宣扬爱的哲学。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影响下写的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伊索寓言伊索寓言产生于古希腊,作者是伊索狼和小羊猫和鸡揭露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赫刺克勒斯和财神表现穷人对为富不仁者的不满农夫和蛇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狐狸和山羊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乌龟和老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蚯蚓和狐狸鼹鼠嘲笑吹牛皮说大话的蚂蚁和蝉讽刺好逸恶劳骆驼和宙斯批评贪得无厌的古代诗文中有不少描绘自然风光的佳句,请按要求写出你最喜欢或熟悉的句子。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一)阅读塞翁失马,完成1620题。(14分)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1塞翁失马选自 ,其主要编写者是西汉人 。(2分)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1)马无故亡而入胡 亡:( )(2)人皆吊之 吊:( )(3)丁壮者引弦而战 引:( )(4)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十九:( )3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4分)(1)此何遽不为福乎?(2分) (2)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2分) 4 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失马之福、得马之祸分别指什么?(2分)失马之福: 得马之祸: 5你从“塞翁失马”这个故事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2分) (一)论语十则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 ) 不亦说乎( )不愠( )三省( ) 罔( ) 殆( )2填空: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 殆:)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识:)择其善者而从之(从:)4原文填空: ,不亦说乎? ,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 。子曰:“ ,是知也.5摘出出自论语十则中现在常用的成语。6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所选六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关于思想品德修养有。请分别就两个方面各举一两则。8“而”的用法,有的表顺接,有的表转接,请区别下列句中“而”的不同用法: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敏而好学()学而不厌()择其善者而从之( )9指出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学而不厌古义:今义: 是以谓之“文”也古义:今义:10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11在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方面,你还积累了哪些名言警句,请举出两例。12论语十则告诉我们,学习必须。13第一则讲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14曾子经常反思的一些事是什么?15“温故”和“知新”是不是两件并列的事?该如何理解?16课文中强调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起来的是哪则?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一则是为了告诫弟子_18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什么社会现象?(三)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兄女曰:“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 ( )A.尊君在否 B.待君久不至 C.君与家君期日中2对“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D、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3“儿女”一词古今义有何差别。古义: 今义: 4文中两个以雪为喻句子是 ; 。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5. 文中“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四)陈太丘与友期1.本文选自余嘉锡 。世说新语作者 , (朝代)人。2、给带点字注音。尊君在不( ) 非人哉 ( ) 友人惭 ( ) 太丘舍去 (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与友期行: 期日中 过中不至 去后乃至: 门外戏: 尊君在不:相委而去: 下车引之: 入门不顾:4、古今异义:陈太丘与友期 古: 今: 太丘舍去 古: 今: 下车引之 古: 今 元方入门不顾 古: 今: 5、自主 合作 探究1)课文中“尊君” “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2)文中的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朋友呢 ?结合课文说说理由。3)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6.学习了本文,你领悟到了什么道理?四、课外阅读捡来的手机 周广华散步的时候,我在地上发现一部手机。没等我反应过来,儿子已经蹦过去一把捡起来。是款崭新的黑色手机,很漂亮。四处看看,还真不好说是谁丢的,决定等失主自己打电话过来联系。我觉得稀罕:“我还以为咱家只有丢手机的命呢。”看着捡来的手机,儿子问:“要是没有人打电话联系呢?”我似乎猜到他的心思,给了他三条提议:第一、通过存在手机里的电话号码寻找失主。第二、次日把手机交给老师,由学校处理。第三、如果确实没人来找,这部手机就归他所有。儿子歪着脑袋想想:“第一条可以考虑。第二条无聊透顶。我们班同学有次和他妈妈在外面捡到手机,也不理别人打电话过来,硬是等第二天带到学校交给老师。联系到失主后,还要人家写感谢信。开校会时校长拼命表扬,还说这是学校的荣誉。绕来绕去就是为了让别人都知道。第三条”他没继续说,我也不问。知道他心里的那个结:说起来全家前前后后丢了5部手机,都没能找回来。最可气的就是儿子的那款苹果绿的手机,那是他的儿童节礼物,喜欢得不行。用了还没半个月,落在出租车里,发现时那车都没走远,打过去居然关机。倒是他对把手机交给学校的那番评论,出乎我预料。我很惊讶,也很欣慰。果然,儿子有些想不通:“为啥别人捡到我们的手机都不还,我们捡到了却要还给别人?”我想都没想就说:“我也想不通。我只是相信:人不能贪小便宜,贪小便宜的人肯定会吃大亏。也赚不到钱。我丢手机那次,打过去听到关机,气得我可劲诅咒那个拿我手机的人。被人诅咒可不是件好事,除非你问心无愧。做过亏心事,就算别人不知道,还有苍天在看着呢。”儿子不再言语。总算等到失主的电话,告诉他我们所在的位置。很快就看见一个小伙子急匆匆地从远处奔过来。估计是附近院校的学生。看他急成那个样子,真替他庆幸他遇到的是我们。儿子把手机递给他时,可能是没想到手机如此轻易地失而复得,他竟愣在那里不知所措。好不容易缓过神,只知道冲着我们不停地说:“谢谢您啦,叔叔!谢谢阿姨!谢谢这位小弟弟。”挥挥手和他道别。直到我们走远,他还呆呆地站在那里。儿子心情很好,拉着我们有说有笑,还不时模仿那丢手机的小伙子语无伦次的样子。快到家时,儿子忽然不好意思地说:“其实,刚捡到手机那会儿,我还在想:要是没人打电话过来联系就好了。”我牵紧他的手:“不管怎样,你真的很棒。你比好些成年人都做得好。最起码,你不仅善良,而且不虚伪。”正是因为怀有世俗的心态,所以能够懂得高贵。 选自意林文汇2009年第4期1本文安排故事的结构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是围绕手机展开故事情节;二是围绕儿子的情绪展开故事情节。请你依据文章思路填空:(2分)故事情节:( )手机讨论如何处置手机( )手机回顾还手机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