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艺术手法.ppt_第1页
古典诗词鉴赏艺术手法.ppt_第2页
古典诗词鉴赏艺术手法.ppt_第3页
古典诗词鉴赏艺术手法.ppt_第4页
古典诗词鉴赏艺术手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典诗词鉴赏艺术手法古典诗词鉴赏艺术手法 广州市第八十三中学 李先祥 诗歌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所以千百年来 人们传诵它,古诗更是我国诗歌史上的瑰宝, 所以我们要分析鉴赏它。从而提高我们的文化 素养。近年来高考一直把古诗的分析鉴赏作为 一项重要的考查内容,其对诗歌鉴赏的要求是 :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方式、评价文 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这一节课我们来讨论诗歌 的表达技巧,通过我们的讨论,希望达到下列 目标:初步掌握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方法,提 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这节课我们用分类举例的方法进行,将表这节课我们用分类举例的方法进行,将表 达技巧分为三类:常见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达技巧分为三类:常见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表现手法。 诗词鉴赏 艺术手法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z z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 z 议论。(说明) z 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 z 对偶、排比、反复等。 z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对比、 z 想象、联想、照应、 z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z 托物言志等。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 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王昌龄闺怨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转换 记叙 角度 全篇诗人都站在思妇角度,思妇的 所看所想,思妇的细致心理活动, 甚至思妇与春风“无理而妙”的对话, 无不笼于笔端。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 、特点、作用等所表示意见。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 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对人物、事件、景物所作 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动静关系 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 *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虚实结合 柳永雨霖铃 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 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 实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 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 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 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抒情: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 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 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不借助任何物,直 接抒发情感。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间接抒情: 把情感寄予在描 写景和物中,间接含蓄抒情。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的身影越来越远,最后完全消失, 滚滚的江水有如对友人的不断思念。 借景抒情:仔细体味描写的景物中 蕴含的深层情感。 寓情于景:诗人怀着特有的情感 去看眼前景象,这种景象自然带 上了诗人情感的色彩。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雨 乐景 乐情哀情 哀景 例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触景生情-以景衬情 情景关系 缘情写景- 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借助松、竹、梅、菊、 柳、山、月等体现人的思想情感。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表达方式综合练习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提问: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记叙、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听到友人 被贬后的愤慨与哀怨之情。 修辞手法 v双关、比喻、排比、通感、拟人、对比 、借代、夸张、对偶、衬托、设问、反 问、反复 、互文等 v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用“绿”和“红 ”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借代)叶和花,写叶的 茂盛和花的凋零。 v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春 色是作用于人的视觉的,而“闹”是作用于人的 听觉的,“春意闹”使视觉听觉相通,是通感的 手法,把盎然的春意表现的更生动、更真切 。 拟人 v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有促使读者产生 联想,使描写的物、事表现的更生动、更形 象的特点。 v 春雪 韩愈 v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v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v “嫌”、“故”使穿树飞花的春雪具的灵性, 给全诗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 衬托:正衬、反衬 v衬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古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首词主要塑造的人物 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 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 ,突出了周瑜的地位正衬。 v鹊桥仙(陆游)“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 杜鹃。”以“静”突出杜鹃悲切的叫声反衬。 侧面烘托 v 诗人在写景时,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 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入手,以对侧面景物 的描写来达到反映主题的效果,即是侧面烘 托。 析】本诗题为“石头城”,明显是写“石头城”, 但诗歌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 潮水、月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 石头城(唐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赋比兴 v我国古典诗歌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 艺术表现手法。“赋、比、兴”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 集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赋是直陈其事,是直 接叙事写景的方法;比是打比方,是比喻的修辞手 法;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是烘托气氛的 渲染手法。这三种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很大,后 世出现的多种表现手法都可以看作是赋比兴的发展 和综合运用。 用典 v用典有用事和化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 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 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 意绪和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象征手法 v象征是诗歌惯用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 人的品德节操。如:以“梅”象征高洁、清秀、 淡雅、素朴;以“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 强,被称为“隐逸之花”;以“兰芷”象征名贵、 孤芳、清高;以“牡丹”象征富丽;等等。 如: 屈原用“兰芷”象征自己的芳香、不与 世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 v 相见欢 李煜 v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 味在心头。 v愁是无形的,可剪可理之物是有形的,用比 喻把无形之物化为有形之物来写形象生动。 写出了离愁就象一团转动的乱丝,紧紧盘绕 纠缠着人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无法摆 脱;再通过心理描写写离愁,突出难以言说 的离愁之苦。 卒章显志 v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 怀。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 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