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roe的触摸屏手机设计(论文).doc_第1页
基于proe的触摸屏手机设计(论文).doc_第2页
基于proe的触摸屏手机设计(论文).doc_第3页
基于proe的触摸屏手机设计(论文).doc_第4页
基于proe的触摸屏手机设计(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目录 目录目录 I I 摘要摘要 IIII ABSTRUCTABSTRUCT IIIIII 1 1 绪论绪论 1 1 1.1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 1.2三维造型设计的现状和发展 .1 1.3 PRO/E软件介绍2 1.4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2 2 2 触摸屏手机外壳设计过程触摸屏手机外壳设计过程3 3 2.1触摸屏手机外壳的结构分析与结构设计 .3 2.2触摸屏手机外壳数据采集 .4 2.3手机屏幕面板的设计 .5 2.4手机前壳设计 .6 2.5手机后壳的设计 11 2.6 物理按钮的设计 .13 3 3 手机外壳的组装和生成爆炸图手机外壳的组装和生成爆炸图1414 3.1手机外壳的组装及渲染 14 3.2 触屏手机的分解视图 .18 4 4 本文总结本文总结 1919 致谢致谢 2020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2121 II 摘要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买手机除了讲究质量 好坏,性能高地外,外观设计是否美观也成为人们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应用PRO/E 软件完成了触摸屏手机的三维建模、虚拟装配。其中利用Pro/E的草绘模块、曲面模块、 零件模块共同完成了手机屏幕、前壳、后壳和物理按钮等部件的设计,同时利用了Pro/E 完成了组成部件的装配。这样在设计阶段就能直观、全面地反映设计意图,无需制造出 昂贵的实物样品,即可分析产品结构、性能,及时发现设计问题,缩短设计开发周期, 通过对各部件的设计,证明Pro/E软件在进行复杂的典型产品开发过程中具有简单、方便 、快捷等特点,同时也证明了应用PRO/E对触摸屏手机进行结构设计既减轻了工作量,又 节省了资金,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设计开发效率,符合现代技术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触摸屏手机,Pro/E软件,虚拟装配 III ABSTRU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people used to buy cellphone with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However people now are more prone to buy products with nice appearance besides the quality.this focuses on the folded cellphones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In this paper,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design of the touch screen mobile phone was designed by the software of PRO/E. Using Pro/E of the rough module, curved surface module, parts to complete the mobile phone screen module, former shell, shell and physical buttons, after the design of components, at the same time use the Pro/E finished components of the assembly. Through the design of parts, prove Pro/E in complex software in a typical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is simple, convenient, quick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So in the designing phase intuitive, reflect design intention, need not make expensive real sample, product structure, performance can be analyzed, and the timely discovery design problems, shorten the design development cycle ,at the same time proves Pro/E application to touch screen mobile phone structure design not only reduce the workload, and save money, greatly improving the product design development efficiency, comply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technology. Keywords: Touch screen mobile phone, Pro/E software, Virtual assembly 1 1 绪论 1.1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在网络化和数字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手机已经成为引领消费时尚的异军突起的工业 产品,面对日趋激烈的竟争市场和日益挑剔的消费者,如何推动手机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己成为于机厂商要解决的迫在眉睫的问题。当前,手机市场群雄并起。苹果、摩托罗 拉、诺基亚、索尼爱立信、三星、LG五家品牌占领了中国手机市场75%的份额,数不胜数 的其它品牌手机瓜分余下的份额。市场竞争者的不断涌入、市场竞争环境的恶化,使手 机厂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他们纷纷打起广告战、价格战、渠道战和产品战。这 其中产品战是重头戏,而产品的工业设计更是制胜的关键。经过多年的努力,手机的功 能设计基木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随着手机的不断普及,消费者的差异化越来越明显 ,多层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手机外观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往往对外观设计 平庸或雷同的手机不屑一顾,而对外观设计特点明显并符合自己的身份的手机情有独钟 。因此,靠创新外观设计征服消费者的发展空间还是相当大。 面对市场的巨大挑战,手机的外观设计就要迎难而上。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软 硬件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多媒体等技术的发展和CAD/CAM 、PRO/E软件应用的逐步深入,现代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 为了能够更直观、更全面地反映设计意图,可在计算机内部建立相应的三维实体模 型。并且,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可以进行零件装配、干涉检查、有限元分析,运动分析 等高级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作。而Pro/Engineer是美国参数技术公司(PTC研制的CAD/C AM软件,它具有以上强大功能,因此本课题具有很重要的实际研究意义。 1.2三维造型设计的现状和发展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CAD/CAM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三维CAD技术到目前为止共 经历了5次大的技术革新,按顺序分别介绍如下. (1)三维线框系统 20世纪60年代,新出现的三维CAD系统是简单的线框式系统,只能表达基本的几何信息, 而不能有效表达儿何数据间的拓扑关系。 (2)曲面造型系统 法国达索飞机制造公司基干贝赛尔算法,在上世纪70年代开发出以表面模型.为特点的 三维造型系统CATIA,从而标.志着CAD技术突破了单纯模仿工程图纸三视图的模式,首次 实现完整描任龙产品零件的主要信,使得CAD技术有了实现基础。 (3)实体造型枝术 2 实体造型技术带来了算法改进和未来发展和希望,同时也带来了数据计算量的极度膨胀 。 (4)参数化技术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世纪中期,由于设计理念上的冲突,策划参数化技术的人员单独成立 了参数化技术公司,开始研制名为PRO/ENGINEER的参数化软件,并第一次实现了尺寸驱 动零件设计修改。 (5)变量化技术 变量化技术既保持了参数化技术的原有优点,同量又克服了它的许多不足。它的成 功应用,为CAD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的机遇。 以PRO/ENGINEER为首的参数化设计技术占据着主导地位,并且还在迅速膨胀,其发 展势头犹如AUTOCAD刚刚进入中国时一样随着变量化技术的逐步扩展和完善,预计在不远 的将来会进入新的应用时期 1.3 Pro/E软件介绍 Pro/E是美国PTC(参数化技术公司开发的大型CAD/CAE/CAM软件,与其他CAD软件相 比,Pro/ E问世较晚,有条件采用近几年来CAD领域的一些先进理论和技术,因此具有较高的起点 ,Pro/E采用了先进的干基干特征的参数化设计思想,设计操作灵活简便.同时,Pro/ E所有功能模块建立在统一的工程数据库上,所有工程项目具有全关联性,真正实现了CAD /CAE/CAM的有效集成在当今众多的CAD软件中,Pro/E以其强大的三维处理功能和先进的 设计理念以及简单实用的操作而被众多设计者接受和推崇,在机械设计与加工制造领域 中应用广泛与其他CAD软件相比,Pro/ E具在鲜明的特点,在设计过程中,只有很好把握这些特点,才能充分发挥软件的长处, 提高设计效率、之所以选择Pro/E软件是因为它具有以下技术优一势: (1)全相关性(Full Associativity) 所有Pro/E解决方案完全相互关联,即在没计阶段任何时候所做的更改,都会扩展到整个 制造过程中,自动更新所有的工程文件,让你将错误减少到最小 (2)基于特征的参数化建模(Feature-bassed Parametric Modeling) Pro/ E以智能特征作为产品几何造型的构造基础,特征皆是具有一定机械功能的机械构件,可 根据使用者的预期万式变更。装配、加工、制造及其它领域,都使用最适合该领域的特 征。 (3)单一数据库思想 单一数据库的最大特点就是实时性。 3 1.4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1)用Pro/E进行手机的所有零件得的实体造型生成三维实体(包括:屏幕,前壳,后壳, 按键等) (2)用Pro/E对手机的所有零部件的虚拟装配没计 (3)用Pro/E对手机的虚拟装配体生成爆炸图 4 2 触摸屏手机外壳设计过程 2.1触摸屏手机外壳的结构分析与结构设计 针对市场上的触摸屏手机的结构和外形都比较成熟的情况,我们决定选择多款触 摸屏手机,对它们的各种优点进行一个综合,在不影响其使用效果的前提下提高它的 美观度,并且尝试性加入一些人性化的元素。使其在视觉和使用效果上能得到一些提 升。 下面是几款触摸屏手机的图片: 图2.1 触摸屏手机原型一 图2.2 触摸屏手机原型二 下面是本次设计中使用的原型机的照片: 图2.3 触摸屏手机原型 5 2.2触摸屏手机外壳数据采集 手机外壳尺寸如表1所示: 表1 手机外壳个部件尺寸 长宽厚度倒圆角直径壳圆弧 半径 孔 长宽屏幕 89581 18(上) 2.8(下) 121 前壳 1006010 20(外围) 10(Home键) 1175 摄像 头孔 闪光 灯孔 后壳 100601 1.4(边) 1(棱) 175 82 单位:mm 2.3手机屏幕面板的设计 (1)新建零件文件 (2)创建液晶面板实体特征 单击按钮,选取FRONT基准平面作为放置平面,在平面中绘制如图2.4所示截面,单击 ,选取深度参照,生成如图2.5所示曲面。 图2.4 绘制基本截面 图2.5选取深度 (3)对棱角进行倒圆角 单击按钮,以此对图所示的四个棱角进行倒圆角。选取角度参照,生成如图2.6所示 曲面。 6 图2.6完成倒圆角 (4)创建触摸面板实体特征 单击按钮,选取FRONT基准平面作为放置平面,在平面中绘制如图2.7所示截面,单击 ,选取深度参照,生成如图2.8所示曲面。 图2.7 绘制触摸板截面 图2.8 选取深度后效果 (5)创建听筒孔实体特征 单击按钮,选取FRONT基准平面作为放置平面,在平面中绘制如图2.9所示截面,单击 ,选取深度参照,并进行倒圆角,完成整个手机屏幕的设计。生成如图2.10所示曲面 。 图2.9 绘制听筒孔 图2.10完成倒圆角 7 2.4手机前壳设计 (1)新建零件文件 (2)创建前壳横向拉伸曲面 单击按钮,选取FRONT基准平面作为放置平面,在平面中绘制如图2.11所示截面,单 击,选取深度参照,并对其相应棱角进行倒圆角,生成如图2.12所示曲面。 图2.11 绘制前壳基本截面 图2.12选取深度参照 (3)创建前壳纵向拉伸曲面 单击按钮,选取RIGHT基准平面作为放置平面,在平面中绘制如图2.13所示截面,单 击,选取深度参照,生成如图2.14所示曲面。 图2.13 绘制侧面曲线 图2.14 生成侧面拉伸 8 (4)生成外壳特征 单击按钮,设定厚度为1,对刚建立的实体进行抽壳,如图2.15所示。 图2.15 生成上壳抽壳效果 (5)生成液晶屏幕槽 单击按钮,选取FRONT基准平面作为放置平面,在平面中绘制如图2.16所示截面,单 击,选取深度参照,并对其相应棱角进行倒圆角,生成如图2.17所示曲面。 图2.16 绘制液晶屏幕槽截面图2.17 选取深度参照 (6)生成触摸屏幕槽 单击按钮,选取FRONT基准平面作为放置平面,在平面中绘制如图2.18所示截面,单 击,选取深度参照,并对其相应棱角进行倒圆角,生成如图2.19所示曲面。 图2.18 绘制触摸屏幕槽截面 图2.19 选取深度参照 (7)生成听筒槽 9 单击按钮,选取FRONT基准平面作为放置平面,在平面中绘制如图2.20所示截面,单 击,选取深度参照,并对其相应棱角进行倒圆角,生成如图2.21所示曲面。 图2.20 绘制听筒槽截面 图2.21 选取深度参照 (8)生成HOME键槽 单击按钮,选取FRONT基准平面作为放置平面,在平面中绘制如图2.22所示截面,单 击,选取深度参照,并对其相应棱角进行倒圆角,生成如图2.23所示曲面。 图2.22 绘制Home键槽 图2.23 选取深度参照 单击按钮,在图示2.24位置草绘如图所示两条闭合曲线,再选择对两条闭合曲线 进行边界混合,建立边界曲面,如图2.25所示 图2.24草绘外围曲线 图2.25对两曲线进行边界混合 10 再使用菜单下的实体化命令,对图所示实体进行实体化,如图2.26所示 图2.26 进行实体化命令 (8)生成物理按钮槽 单击按钮,选取RIGHT基准平面作为放置平面,依次在平面中绘制如图2.27所示截面 ,单击,选取深度参照,并对其相应棱角进行倒圆角,生成如图2.28所示曲面。 a b c 图2.27 绘制截面 图2.28 生成曲面 (9)生成卡扣 11 选择拉伸命令,进入草绘窗口后,绘制卡扣轮廓线,如图2.29所示。再使用镜像 命令对上述曲线进行镜像,生成如图2.30所示 图2.29 草绘卡扣轮廓线 图2.30 进行镜像命令 选择拉伸命令,选取TOP基准平面作为放置平面,依次在平面中绘制如图2.31所示截 面,单击,选取深度参照,并对其相应棱角进行倒圆角,至此完成上壳实体模型, 生成如图2.32所示曲面。 图2.31 绘制卡扣孔截面 图2.32 选取深度参照 2.5手机后壳的设计 (1)新建零件文件 (2)创建后壳实体特征 单击按钮,选取FRONT基准平面作为放置平面,在平面中使用曲线命令和直 线命令绘制如图2.33所示截面,单击,选取深度参照,并进行倒圆角,生成如图2.3 4所示曲面。 12 图2.33 草绘后壳侧面曲线 图2.34进行深度参照 (3)生成摄像头和闪光灯孔 单击按钮,在FRONT基准平面绘制如图2.35所示曲线,选取深度参照,并进行倒圆角 ,生成如图2.36所示曲面 图2.35 绘制草绘截面图2.36选取深度参照 (4)生成品牌标志 单击或者使用CTRL+C快捷键对后壳的内表面进行复制,然后在原坐标上进行粘贴, 再使用对上表面偏移0.5毫米。然后单击按钮,在FRONT基准平面上绘制如图2.37 所示的图片和文字 图2.37插入文本 13 单击菜单栏选项卡,选取实体化操作,分别对后壳上表面和下表面进行实体化, 完成整个手机后壳的设计。如图2.38所示 图2.38 对文本进行实体化 2.6 物理按钮的设计 使用命令,分别设计手机周围的物理按钮,并对其进行倒圆角处理。如图2.39所示: 图2.39按钮设计(举例) 14 3 手机外壳的组装和生成爆炸图 3.1手机外壳的组装及渲染 (1)单击“工程特征”栏中的按钮,弹出“文件打开”对话框,打开上课的零件,弹 出“元件放置”对话框,以系统默认的方式进行装配,即装配零件的默认坐标系与装配 模型的默认坐标系对齐。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完成,如图3.1所示。 图3.1 插入前壳元件 (2添加屏幕元件到组件 单击按钮,弹出“文件打开”对话框,打开元件名称pingmu.prt,将元件放置到组 件中,弹出“元件放置”对话框。在“元件放置”对话框中设置元件的每一个约束类型 为“匹配”,根据提示选择正确的曲面作为两个放置参照,系统自动添加第二个约束, 设置类型为“对齐”,选择正确的元件曲面作为放置参照,根据工作区中显示的偏移方 向输入偏移值为0。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屏幕元件的添加,如图3.2所示。 图3.2 插入屏幕元件 (3)添加后壳元件到组件 15 单击按钮,在“文件打开”对话框中双击元件houke.prt,将元件放置到组件中,在 “元件放置”对话框中设置第一个约束类型为“对齐”,选择元件曲面和组件曲面作为 两个放置参照,偏移距离为“重合”,设胃第二个约束类型为“插入”,选取元件曲面 和组件曲面作为放置参照,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元件的添加,组件如图3.3所示 图3.3 插入后壳元件 (4)添加按钮等元件到组件 依次单击按钮,在“文件打开”对话框中双击各个按钮元件,将元件放置到组件中, 在“元件放置”对话框中设置第一个约束类型为“配对”,选择元件曲面和组件曲面作 为两个放置参照,偏移距离为“重合”,设置第二个约束类型为“插入”,选择元件曲 面和组件曲面作为放青参照,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按钮元件的添加,至此完成整个组 件的装配,组件如图3.4所示。 图3.4 插入各个按钮等元件 组装后的完成图: 16 图3.5 组装完成图 渲染后效果图: 图3.6 渲染图一:中国风 17 图3.7 屏幕渲染图 图3.8 使用Maya软件渲染图一 图3.9 使用Maya渲染效果图二 18 3.2 触屏手机的分解视图 1.新建分解视图 选择菜单中“视图/视图管理器”选项,弹出一个对话框,单击“分解新建”,接 受系统默认的新名称或输入自定义的分解视图名称,创建一个新的分解视图。 2.编辑元件的分解位置 在“分解位置”对一话框中选择运动参照类型为“平面法向”,根据提示选择图中F RONT平面作为运动参照。用鼠标拖动需要编辑的元件到合适位置,.单击确定分解位置。 再用同样的为一法确定另一元件的分解位置等等,可以用鼠标将元件按照运动参照平面 拖到任意位置。其编辑元件的分解位置后的分解图如图3.10所示。 图3.10 生成爆炸图 19 4 本文总结 在本次设计中,我独立完成了触摸屏手机的外壳设计。最初的资料收集,确定设计 思路;然后选定设计实物,并对实物进行数据采集;然后使用Pro/E来进行手机外壳的实 体模型的重建;然后针对市场上触摸屏手机的一些缺点进行一些改进,对手机后壳的形 状和颜色搭配进行一些尝试;然后把设计完成后的手机组件进行组装和组装之后的爆炸 。到此,我们可以说基本完成了设计过程。最后再完成毕业论文。 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例如在制作HOME键时运用到的边界混合技术,在 制作后壳LOGO时用到的实体化技术等难题,在通过我翻阅资料和询问老师之后,都得到 解决并且熟练掌握。此外由于Pro/E软件本身渲染功能的不足,我运用Maya三维设计软件 对模型进行了渲染,并且制作了动画。 虽然我的论文作品不是很成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我可以自豪的说,这里面的每一 个组件,都有我的劳动。当看着自己设计的产品,真是莫大的幸福和自豪感。我相信其 中的酸甜苦辣最终都会化为甜美的甘泉。 这次做论文的经历也会使我终身受益,我感受到做论文是要真真正正用心去做的一 件事情,是真正的自己学习的过程和研究的过程,没有学习就不可能有研究的能力,没 有自己的研究,就不会有所突破,那也就不叫论文了。希望这次的经历能让我在以后学 习中激励我继续进步。 20 致谢 转眼间,我已经在美丽的软件学院度过了四个年头。四年,这是我人生中非常重 要的四年,我有幸能够接触到这些不仅传授我知识、学问,而且从更高层次指导我的 人生与价值追求的良师。他们使我坚定了人生的方向,获得了追求的动力,留下了大 学生活的美好回忆。在此,我真诚地向我尊敬的老师们和母校表达我深深的谢意! 这次毕业论文能够得以顺利完成,并非一人之功。感谢所有指导过我的老师,帮助 过我的同学和一直关心、支持着我的家人。感谢你们对我的教诲、帮助和鼓励。在这里 ,我要对你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感谢我的指导老师 应进老师,没有您认真、细致的指导就没有这篇论文的顺利完成。这篇论文是在我的导 师应老师的多次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到结构安排,从内容到文字润饰,都凝 聚了他大量的心血。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应老师不辞辛劳,多次与我就论文中 许多核心问题作深入细致地探讨,给我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性建议,并细心全面地修 改了我的论文,只要是您提醒过该注意的地方,我都会记下来。事实证明,这些指导对 我帮助很大。应老师这种一丝不苟的负责精神,使我深受感动。更重要的是应老师在 指导我的论文的过程中,始终践行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原则。他常教导 我要志存高远,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为以后的继续深造打好坚实的基础。 在此,请允许我向尊敬的应进老师表示真挚的谢意! 感谢我的父母,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你们的鼓励与支持,是我前进的强大 动力和坚实后盾。 感谢本次同一个设计课题的同学们,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在一起共同研究问题,克 服困难。能够成功的完成论文,你们功不可没。 最后,感谢身边所有的老师、朋友和同学,感谢你们四年来的关照与宽容,与你们 一起走过的缤纷时代,将会是我一生最珍贵的。 21 参考文献 1 盖立武,董国新.基于PRO/E产品设计的快速成型技术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8,(19):37-39 2 宋相坤,杜长龙,刘伟.基于PRO/E的产品设计自动化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6,( 6):148-149 3 张慧姝,韩亚静,王茜.基于Pro/ENGINEER的手机数字化建模设计过程解析J.数字化设计 ,2008,(6):61-63 4 丁锦宏,吴国庆.Pro_E软件在新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2006,35(4):138- 152 5 徐佩弦.塑料制品与模具设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6丁淑辉 孟晓军 边炳传 Pro/Engineer培训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7丁淑辉 李学义 Pro/Engineer Wildfire4.0曲面设计与实践.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8丁淑辉 曹连民 Pro/Engineer Wildfire4.0基础设计与实践.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9林清安 Pro/Engineer零件设计高级篇(上).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2 附件: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规范 一、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规范 一份完整的毕业论文(设计)材料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题目; (二)目录; (三)论文主体(包括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正文;致谢;参考文献等); (四)附录。 具体分述如下: (一)题目 题目应力求简短、精确、有概括性,直接反映毕业论文(设计)的中心内容和学科特点 。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如确有必要,可用副标题作补充。 (二)目录 毕业论文(设计)必须按其结构顺序编写目录,要求层次分明,体现文章展开的步骤和 作者思路。目录格式是论文的结构层次,反映作者的逻辑思维能力,所用格式应全文统一, 每一层次下的正文必须另起一行。目录独立成页,以章、节、小节来编排。 (三) 论文主体 1、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摘要一般不分段,不用图表,以精炼的文字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观点、方法、 成果和结论进行高度概括,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自成一篇短文,具有报导作用。中文摘要 一般以200- 300个字为宜。关键词是反映毕业论文(设计)内容主题的词或词组,一般35个。其中英 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基本对应,英文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加任何标点 。 23 2、正文 包括引言、正文、结论等部分。 (1)引言 引言也称前言、导论、导言、绪言、绪论等。它的作用是向读者初步介绍文章的背景和内容 ,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为什么写这篇文章,要解决什么问题;论文的主要观点;与课题相关 的历史回顾;写作资料的来源、性质及其运用情况,论文的规划和简要内容;研究中的新发现; 课题的意义等。 (2)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是作者学术理论水平和创造性工作的综合体现,是作者运用掌 握的材料与方法进行论证、得出结论的部分,其任务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根据不同论文 研究的课题性质、研究方法的不同,理论型、实验型和描述型论文的正文格式和写法不尽相 同,但他们的要求是一致的。即: 主题明确:全文围绕主题展开讨论,不离题; 论证充分:有观点、有思路、有材料、有说服力; 结论清楚:研究导出的结论不含糊、易理解; 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流畅、条理清晰。 (3)结论 结论是论文要点的回顾和提高,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结晶,是全篇论文的精髓。结论中应 对本篇论文解决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存在什么问题给出明确的回答。撰写结论时 ,要注意精炼准确、总结提高、前后呼应。 3、致谢(无必要时可省略) 以精练的文字,对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直接给予指导、帮助的人员表示谢意,言 辞恳切,实事求是。 4、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设计)须在论文的最后列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以公开发表过的、作者真 正阅读过的、与论文密切相关的或直接引用的为限,未发表过的论文、试验报告、内部资料 等不宜列入。参考文献的列写必须严格按照毕业论文(设计)中引用的先后顺序依次列写。 参考文献的列写格式,详见“毕业论文(设计)的书写规范与打印要求”。 24 (四)附录(无附录时可省略) 凡不宜收入正文中的、又有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论文的附录中。如:大号的设计图纸 ; 篇幅较大的计算机程序(但以研究软件程序为主的毕业论文题目,其程序可作为正文的一部 分);过长的公式推演过程。其它内容如译文及原文、专题调研报告、文献综述等可另行装 订成册。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书写规范与打印要求 (一)书写规范 1、 引用有关政策、方针性内容务必正确无误,不得泄漏国家和单位机密。 2、使用普通语体文写作,体例统一,文句通顺,无语法错误,简化字符合规范,标点 符号使用正确,符号的上下角标和数码要写清楚且位置准确。 3、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3102- 93)规定的计量单位和符号,单位用正体,符号用斜体。 4、使用外文缩写代替一术语时,首次出现的,应用括号注明其含义,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 5、国内工厂、机关、单位的名称等应使用全名,如不得把“大学”简写成“衡阳师院 ”或“衡师院”。 6、公式应另起一行并居中书写,一行写不完的长公式,最好在等号处或在运算符号处 转行。公式编号用圆括号括起,示于公式所在行的行末右端。公式编序可以全文统一,依前 后次序编排,也可以分章节编排,但二者不能混用。文中公式、表格、图的编排应统一。 7、文中引用某一公式时,应写成:“由式(5)可知”。 8、文中表格可以全文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独立排序,表序必须连续。文中引用表格 时,“表”在前,序号在后,如:“见表8”。 表格格式可采用三线表,表格的名称和编号应居中,并位于表格上方,表序在前,表名在后 ,其中空一格,表名末不加标点符号。如: 25 9、文中插图都应有名称和序号,可以全文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独立排序,图序必须 连续。文中引用插图时,“图”在前,序号在后,如:“见图12”。图的名称和编号应居中 并写于图的下方,图序在前,图名在后,其中空一格,末尾不加标点。如: 插图应用Word文档绘制,或用CAD绘制后插入,不得用铅笔、钢笔、圆珠笔等绘制(特殊情 况除外)。 10、“正文”中如对某一术语或情况需加解释而又不宜写入正文时,应在此“术语”或 “情况”后引入注释符号,置于右上角,有多个注释时,应依次编号,如:、。 11、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 参考文献采用宋体5号字。正文引用参考文献依次编序,其序号用方括号括起上标注 出。如“效率可提高25%2”,表示此结果援引自文献2。 各类参考文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a.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研究所,1983. 4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 26 b. 期刊文章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5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6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 c.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作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作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 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 d. 报纸文章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e. 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9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f. 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10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g. 电子文献 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 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http:/www.cajcd.ed /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 27 12 万锦堃.中国大学党报论文文献(1983- 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h.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徐超.氧化锌的制备、改性及其光催化研究 学位论文硕士 2010:22-23 贺敏强 表面分子印迹微/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博士论文2012 张邦文, 谢长生, 胡军辉, 王辉虎, 桂阳海. 金属纳米粒子在聚合物中的磁致排列 实验及 分子动力学模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6, 26(11): 2131-2134 注:A-论文集中的文章;J期刊;C论文集;M书;N报刊;D学位论文;S 标准;P专利;EB/OL电子文档 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 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文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一般集中列表于文末;注释是对论文正 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按序列在文末参考文献前。参考文献序号用方 括号标注,注释用数学加圆圈标注(如、)。 (二)毕业论文(设计)打印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应按规定格式用激光打印机单面打印,纸张大小一律使用国际标 准A4型复印纸。 2、页面设置:版心为297210mm;上下页边距均为3cm,左页边距为2.5cm,右页边距为 2cm,装订边0.5cm;页码居中;其余设置采取系统默认设置。 3、论文题目:使用三号黑体字,加粗,居中放置。 4、系、专业、学号、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小四号宋体字,加粗),依次排印在 论文题目下(上空二行,居中)。 28 系 专业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5、摘要(上空二行,缩进2个汉字字符) 中文摘要采用宋体五号字,英文摘要采用五号“Time New Roman”字型;行距设置为固定值22磅。 摘 要(宋体,五号字,加粗) ( (宋体五号字) ) 6、关键词 中文关键词采用宋体五号字,英文关键词采用五号“Time New Roman”字型;行距设置为固定值22磅。 关键词(宋体,五号字,加粗);(宋体五号字) 7、目录 每章题目用黑体字,每节题目用宋体字,并注明各章节起始页码,题目和页码用“ ”相连,如下所示: 目 录(黑体四号字) (自然空二行) 1. (1)(黑体小四号字) 1.1 (2) (宋体五号字) 1.1.1 (6) (宋体五号字) 2. (40) (黑体小四号字) 8、正文字体要求 每章题目左顶边、黑体四号字;每节题目左顶边、黑体小四号字;每小节题目左顶边、 黑体小四号字。正文文字用宋体小四号汉字和小四号“Times New Roman”英文字体,每自然段首行缩进2个汉字字符。 29 9、行间距要求 正文行距设置:设固定值22磅。 每章题目与每节题目之间的行距设置:段前1行、段后1 行。 每节题目与小节题目之间的行距设置:段后0.5 行。 10、正文章节序号编制 章,编写为:1. ,2., 3.,。 节,编写为:1.1、1.2,2.1、2.2。 小节,编写为:1.1.1, 1.1.2。 小节以下层次,先以括号为序,如(1),(2);再以圈圈为序,如, 。 正文字体、行间距要求及章节序号编制如下所示: 1 (黑体四号字,段前1行、段后1行) 1.1 (黑体小四号字,段后0.5行) - - - - - - - -(内容省略)- - - - - - (宋体小四号字,首行缩进2个汉字字符) 1.2 (黑体小四号字,段前0.5行、段后0.5行) - - - - - - - - -(内容省略)- - - - - - - - - - - - - - - - - - 1.2.1 (黑体小四号字) - - - - - - - - -(内容省略)- - - - - - - - - - - - - - - - - - 1.2.2 - - - - - - - - -(内容省略)- - - - - - - - - - - - - - - - - - 2 2.1 - - - - - - - - -(内容省略) - - - - - - - - - - - - - - - - - 2.2 30 - - - - - - - - -(内容省略)- - - - - - - - - - - - - - - - - 11、毕业论文(设计)打印顺序依次为:论文题目 系、专业、学号、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 摘要 关键词 目录 正文 文后注(可省项)参考文献 英文题目、系、专业、学号、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 三、毕业论文(设计)文本装订规范 1、毕业论文(设计)文本按如下次序装订成册: 封面 (格式见附件1,可从大学网页下载);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格式见附件2,可从大学网页下载);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格式见附件3,可从大学网页下载);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格式见附件4,可从大学网页下载); 毕业论文(设计)(包括毕业论文(设计)打印要求中第11项的所有内容); 附录(无附录时可省略); 封底。 2、 附件另行装订 毕业论文(设计)材料较多,且不宜收入正文中的有关材料,如译文及原文、专题调研 报告或开题报告、过长的公式推演过程、非软件设计题目中篇幅较大的计算机程序等,可按 如下次序装订成册: 封面 ; 目录; 调研报告、文献综述; 外文翻译及原文(译文在前,原文在后); 公式推演过程、计算机程序等; 封底。 31 3、某些特殊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文本、图纸等较多时,应按要求整理完毕后装入专 用资料袋或专用资料盒,做到资料齐全、工整美观。 四、毕业论文( (设计) )任务书填写说明 (一)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是指导教师根据已经确定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下达给学生的一种教 学文件,是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从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依据。任务书由指导教 师负责填写,经教研室主任和系主任审查后下达给学生。 (二) 任务书必须针对每个学生下达,不能多人共用,若是几人共同完成的课题,必须是每人各有 专题,各有侧重。选题要恰当,任务要明确,难度要适中,份量要合理,使每个学生在规定 的时限内,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完成任务书规定的设计和研究内容。 (三) 任务书一经下达,不得随意改动。 (四)填写基本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内容(或任务、目标): (1)工程设计类课题:明确设计具体任务,设计原始条件及主要技术指标;设计的具 体要求、该学生的侧重点、应完成的工作量(如开题报告、设计说明书、图纸、译文及计算 机应用要求等)等内容应填写具体、明确。 (2)软件开发类课题:明确软件开发的具体任务,一般应包括弄清系统的现状及其发 展趋势,建立仿真模型,编写计算机程序,上机调试与结果分析等具体内容,应完成的工作 量要求(如开题报告、论文、译文、程序以及程序使用说明等)要填写具体、明确。 (3)实验研究或科研类课题:明确课题的来源,具体任务目标,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及其评述;该学生的研究重点,研究的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案;计算机应用及工作 量要求(如论文、开题报告、译文等)应填写具体、明确。 (4)文科类毕业论文:明确课题的任务、方向、研究范围和目标,查阅文献、收集资 料并整理分析,了解相关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要求完成的工作量(论文文献评述、译文 等)。 2、 毕业论文(设计)进度安排:指导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工作进度。 32 3、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在确定了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和明确了基本要求后,指导教 师应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资料和相关信息,指导学生收集主要参考资料和文献。 4、教研室意见一栏,各系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指导小组组长签名等。 五、毕业论文( (设计) )成绩评定表填写说明 (一)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成绩,采用五级计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 格),由答辩委员会根据论文质量、答辩情况及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意见综合评定。 (二)评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主要看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工作质量,同时 考虑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的表现和能力(含设计思想、知识运用、工作能力、创造 精神、工作作风等),全面衡量,实事求是。最终成绩的优秀与良好率之和应控制在50%以内 ,优秀率控制在10%以内。 (三)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必须认真而全面考核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全过程,对学生的毕业论文( 设计)任务完成情况、知识应用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外语水平、文本质量和工 作态度等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写出评语(评语应在200字以上,用钢笔填写),并给出 建议成绩。 (四)论文评阅人评语 论文评阅人着重审阅论文文本,考查其工作思路、理论观点、知识应用能力、创新精神 、外语能力及毕业论文(设计)文本、图纸的规范性等,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写出评语(评 语应在200字以上,用钢笔填写),并给出建议成绩。 (五)答辩小组和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小组和答辩委员会着重审查论文质量,考查学生答辩时的思维能力、综合表达能力 、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及回答提问的情况等,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写出评语,并由答辩委 员会根据指导教师、评阅人评阅意见及答辩小组意见确定学生最终成绩。 六、毕业论文(设计)相关附件材料一览表 附件1: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封面 附件2:大学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附件3;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33 附件4: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一)、(二)、(三) 附件5;大学毕业论文(设计)附件封面 附件6:大学院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压缩文稿格式 附件7:大学院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登记表 附件8: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性评分标准 附件9:大学外聘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申报表 附件10: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表 附件11:大学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情况表 附件12: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分析报告 附件13: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参考选题一览表 34 附件1: 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35 所 在 系: 专 业: 学 号: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附件2: 大学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36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学 号 专 业班 级 指导教师职 称 起止时间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内容(或任务、目标): 37 二、论文进度安排: 三、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 指导教师意见: 38 签名: 年 月 日 教研室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系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附件3: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