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木渎镇社会发展战略及产业规划专题.doc_第1页
苏州市木渎镇社会发展战略及产业规划专题.doc_第2页
苏州市木渎镇社会发展战略及产业规划专题.doc_第3页
苏州市木渎镇社会发展战略及产业规划专题.doc_第4页
苏州市木渎镇社会发展战略及产业规划专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市木渎镇社会发展战略及产业规划专题(讨论稿)东南大学2008年5月5日第一篇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1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评析1.1社会经济发展路径从春秋末年的山乡小市,唐代的“鱼米之乡”到现在在吴中区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工业型小城镇,从解放前寥寥无几的工业布局到目前两大工业园区发展并举的状态,木渎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逐步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发展成为集工业、商贸、文化、教育、旅游、交通为一体的城镇。2005年,木渎镇被列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揭开了古镇旅游发展的又一新的篇章,木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整治规划以及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整治规划等规划的颁布充分体现了近年来木渎镇政府对古镇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的重视。2007年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中又将木渎镇的主镇区纳入苏州市中心城区。在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木渎镇作为苏州西南部商贸中心、旅游集散中心地位逐步确立,融入苏州中心城区的速度明显加快。 表 1.1 木渎镇社会经济发展历程时代经济发展情况春秋末期经济发展还未起步秦代经济有所发展唐代苏州水稻高产地区宋代苏州城以西各乡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并出现了家庭手工业经济。明代家庭手工业与手工业作坊并存的经济体系清代形成经济区域民国前期投资工商业,商业繁荣,手工业得到发展解放前商业比重大,工业寥寥无几70年代在城镇东郊建立工业开发区,一大批县属企业发展起来80年代镇属工业发展,工业总产值突飞猛进,由消费性集镇发展成为生产性集镇90年代1992年筹建新区2000年后建立金枫,金桥工业园,工业集聚化发展。注:数据来源木渎镇志表 1.2 1990年以后木渎镇三产结构的变动情况统计一产二产三产19909.1169.9120.9819917.8371.8820.2919925.1269.1525.7319933.5169.8726.6219944.5266.3429.1419954.5665.7230.2319964.1764.9330.89-20022.27 59.34 38.39 20030.48 59.41 40.10 20040.44 58.11 41.45 20050.71 57.52 41.75 20060.27 59.98 41.74 20070.38 56.79 42.83 20080.30 51.00 48.70 注:数据来源木渎镇志吴中区统计年鉴图 1.1 1990年以后木渎镇三产结构的变动趋势纵观历年来木渎镇的产业发展路径,从1991年开始,木渎镇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开始下降,而第三产业所占份额逐渐增长。进入21世纪以来,全镇经济始终保持较快增长。2008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8亿元,增长15.5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680美元,增长14.25%;第三产业增加值31亿元,增长31.36%,三产结构为0.3:51.48:48.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2亿元。木渎镇的已从90年代的二产主导逐渐转化成为二三产业双轮驱动的态势。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和工业现代化的关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中的衡量工业化的指标,可以判断出木渎镇处于工业化实现阶段的中后期。表1.3 社会发展阶段的判断标准项 目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实现阶段后工业化阶段初期中期后期人均GDP(2004年美元)740-14801480-29602960-59205920-1111011110以上产业结构IIII20、IIIIIIIIIIIIII10且IIIII城乡结构(人口城镇化率)30%以下30%-50%50%-60%60%-75%75%以上在新的发展背景以及发展条件下,对比相关古镇发展的道路,木渎镇必然面临着多种城镇发展的道路选择的可能,而如何在这些可能的发展模式中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既成为木渎镇本次规划所面临的关键问题。1.2社会经济发展现状1.2.1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耕地主要集中于藏书片区(特色农业)本次规划范围共包括9个行政村(天平村、灵岩村、西跨塘村、姑苏村、金山村、尧峰村、五峰村、善人桥村、天池村),10个社区居委会(香溪社区、同春居委会、翠坊社区、胥江社区、下塘社区、白塔社区、花苑社区、藏书社区、穹窿社区、接驾社区)。近年来由于村庄合并,2007年木渎镇靠近镇区的姑苏、灵岩、金山、尧峰、西跨塘、天平这6个村改设为社区,原名不变。木渎镇现状仅有五峰村、善人桥村和天池村这3个村。考虑到发展的对比性研究,将这些新建社区也纳入镇域研究范围。图 1.2 镇域村庄布局状况规划中选取以下几个要素进行分析,一方面通过对人口、人均收入、耕地面积等要素进行叠加分析镇域农村基本发展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对产业结构及产业就业人口的相关分析评价各个农村的产业发展状况。表1.4 镇域村庄研究框架表1.5 镇域村庄经济发展情况统计1、基本情况2、产业发展总人口耕地面积农村经济总收入农民人均所得年末固定资产值三产收入结构三产从业结构姑苏社区546703759014500494491.8:95.2:3.0 0.9:89.1:10.0 五峰村552914482038813280296890.5:88.2:11.3 2.1:72.3:25.6 善人桥村41459031273311997014.1:63.6:22.2 0.5:24.4:75.1 天池村61066186840115462608510.1:47.6:42.3 42.0:33.4:24.6 灵岩社区411004567614600230840.0:88.9:11.1 0.0:68.5:31.5 金山社区432804500217032492280.0:68.5:31.5 0.0:56.2:43.8 尧峰社区38933200242801348501.0:78.8:20.2 2.9:74.1:23.0西跨塘社区458607264317292422160.3:92.9:6.8 0.0:91.2:8.8天平社区498307570017925357700.0:83.9:16.1 0.0:84.2:15.8(1) 基本情况分析1、 现有耕地数量较少。现有耕地基本集中在五峰村、善人桥村、天池村、尧峰村这4个村。尧峰村原有的经济基础较差,2007年改为尧峰社区后,城市化发展有了一定程度加速,除基本农田外的土地征用较多。图 1.3 村庄基本情况统计2、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各个村人口相近的情况下,按经济总收入、人均所得和年末固定资产值三个要素进行叠加聚类分析,将这9个村(社区)分为3个等级:高级姑苏社区、金山社区、西跨塘社区、天平社区;中级五峰村、灵岩社区;低级善人桥村、天池村、尧峰社区;这种经济发展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对应了现有3村的现实,主要与镇区的远近、本村发展土地的限制以及与高新区的临近程度有关。图 1.4 农村经济发展聚类统计(2) 产业发展分析表格中对于9个村庄(社区)的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和收入分析表明,木渎镇的这几个村庄(社区)基本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但是也有一定的特殊性:1、天池村和善人桥村的一产比例较高,特别是农业在天池村产业收入中占据主导位置。在其他村庄(社区)基本不从事农业的情况下,现状中的天池村和善人桥村具有较高的一产和三产比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天池村的农业从业人员的比例与农业产业收入比例差距较远,这与现状村庄调研中,天池以花卉乔木为主的农业分散生产相对应。2、金山社区的三产优势较为明显。特别是从收入来看,有代替二产成为主导产业的发展趋势。这与其他村庄(社区)二产突出的优势产业地位相区别。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与金山处于木渎镇以北、紧邻苏州新区和木渎金枫工业园区的区位有关,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促进了该村的服务业发展。表 1.6 典型村庄三产收入及从业结构善人桥村天池村金山社区三产收入结构14.1:63.6:22.210.1:47.6:42.30.0:68.5:31.5三产从业结构0.5:24.4:75.142.0:33.4:24.60.0:56.2:43.81.2.2经济发展总量较高,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2007年末木渎镇国内生产总值为40.3亿元,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5.6%左右,GDP总量排全区第二位。图1.5 木渎镇国内生产总值(20042008) 图1.6 木渎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图1.7 吴中区2007年各镇、区生产总值木渎镇作为苏州的边缘城镇,发展基础较好,城镇化水平较高,受到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经验以及新区招商引资所带来的机遇,木渎镇也逐步走向了产业快速转型与升级的阶段,在提优第二产业的目标引导下,提出了调优全镇1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内企业的,对现有的企业进行全面的排查的策略。另外大力发展商贸业,建立四大商圈以及四大市场,通过产业载体的集群建设由南向北、由东到西串联整个镇区,打通与苏州高新区的联系,为城镇的转型发展创造了有力的条件。表1.7 历年来吴中区各镇三产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00120022003200420052006度假区4041.843.346.645.43 46.28 长 桥38.84041.341.241.97 49.57 甪 直38.20 38.10 38.40 38.50 38.35 39.18 车 坊37.538.137.359.159.67 59.28 郭 巷41.642.541.545.846.27 47.33 藏 书41.941.840.23940.03 40.79 木 渎37.40 38.40 40.10 41.50 41.77 41.47 胥 口43.539.627.82525.46 24.54 横 泾43.44241.63636.28 37.02 浦 庄37.13332.239.435.12 40.38 渡 村36.936.836.43639.64 41.89 东 山40.740.7403938.86 39.93 光 福38.738.739.439.338.06 38.01 西 山40.442.644.350.852.07 52.94 注:数据来源吴中区统计年鉴(村)社区“退二进三”项目推进速度迅速,以金枫路为轴心的创新创意产业街区逐渐形成,科技创业产业园区大量发展,其中包括吴中(木渎)科技创业园,金枫高新产业创业园等。1.2.3外来人口比重较大,居住、教育等服务配套设施欠缺(1)外来人口规模大,流动性强从人口分布来看,木渎镇人口仅次于吴中区中心城区排名第二,并且从2001年以来,木渎镇也是外来人口增长最多的地区,从镇域及镇区外来人口总人数及外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来看,木渎镇的在吴中区各镇及街道中都高于中心城区处于领先地位。外来人口总数2007年23万人,比中心城区多7万人,镇域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接近90%,镇区达到62.3%。外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高比重成为木渎镇的重要特点之一。随着本镇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受苏州市经济快速发展大环境的影响,外来人员逐年增多,他们来自全国各地,以江苏苏北地区居多,所占比例是:27%,安徽占17%,河南占14.3%,山东占10%,四川6%,其他省份占25%。图1.8 吴中区分镇(街道)外来人口横向比较(2007年)(2)外来人口导致木渎镇私房出租业的迅速发展外来人员绝大部分居住在私房出租户内,2007年共登记私房出租户7472户。房屋租赁所得成为木渎镇户籍人口年均收入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高新区的企业,没有建设员工生活区,将大量员工的生活问题推向社会,致使西跨塘村、金山村、天平村的私房居住人员80%来自新加坡工业园区、高新区的企业的员工,这也是产生木渎镇许多社会问题的主要根源。西跨塘金山天平姑苏尧峰灵岩香溪翠坊花苑白塔同春胥江下塘116911101019878589540309308542234334256184表1.8 各村(社区)私房出租户(7472户)(3)外来人口子女教育问题难以解决通过对木渎镇大量企业以及居住在集宿区的外来人口的调查发现,子女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外来人口关注的重点,一方面木渎镇本镇学校教育机构容量有限,另一方面外来人口的子女上学还受到很多规定的限制。1.2.4 古镇保护缺乏特色,旅游发展实力较弱1998年起,木渎先后投资2亿元对古镇历史文化进行充分挖掘和保护,修复了严家花园、虹饮山房、古松园、榜眼府第、灵岩山馆等明清私家园林,整治了山塘老街、中市街、南街、西街及古河道。为了统筹木渎古镇旅游业发展,成立了木渎旅游发展实业公司。2000年起,每年举办“木渎旅游节”等各项旅游节庆活动。但与其他江南古镇相比,旅游业在木渎镇的发展中并不占据重要的位置,旅游业对城镇GDP的贡献率,以及对城镇人口的就业等等带动作用都不大,而且木渎镇的旅游收入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旅游人次较少。表1.9 吴中区旅游业统计表地区旅游人次(万人次)比例(%)旅游收入(亿元)比例(%)香山94.3910.42 4.936.58 光福122.813.56 7.459.94 金庭173.219.13 9.1612.22 木渎75.478.33 0.120.16 甪直130.214.38 0.130.17 东山70.37.76 68.01 其他239.2626.42 47.1662.93 合计905.6210074.94100通过部分水乡古镇的形象定位可以看出,木渎古镇特色和定位不明确,目前以“游遍环太湖,吃住在木渎”为口号,但是该定位缺乏对木渎自身的文化内涵的挖掘。木渎的历史已经有2500 年,漫长的历史演化在木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积淀,但是我们看到,这些古文化保护和开发的不多,特别是明清以前的历史文化,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与国内其他古镇相比,知名度明显不足,旅游市场也缺乏有效的宣传手段。1.2.5 小结综合木渎镇的现状,对木渎镇目前面临的几大关键问题进行梳理:(1) 区域融合,空间重组木渎镇处在区域空间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不管是融入苏州主城区还是与苏州高新区的互动发展,都需要木渎镇对自己的发展模式进行重新思考,明确未来发展的定位,与区域发展相协调统一。当前木渎镇面临着严重的空间资源紧缺的状态,这就要求木渎镇要通过调整空间用地结构及不同用地的分配比例为未来城镇转型创造条件。(2) 品牌塑造,产业转型 几大江南古镇产品同质化明显,区位相邻,特征类似,大都是重复性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氛围,很难形成差异化的突破。木渎镇作为后来居上的历史文化古镇,一方面受到其他古镇发展的竞争,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木渎镇通过对其发展路径的总结,为本镇的发展寻找出路,挖掘文化优势,塑造个性品牌,打造城镇特色。另外木渎镇经历了从传统农业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近代外贸经济,到现在现代市场以及产业体系的构建三次转型。从其产业结构历年的比例也可发现,木渎镇正从以工业为主的小城镇转化为二三产共同驱动的模式。面临目前产业空间发展的限制,考虑到城镇竞争力的提升、功能的演化以及现有支柱产业发展的提升空间,木渎镇的产业正朝着高科技化、创新化的趋势发展,对原有产品的提升与新型产品的创新对发挥古镇品牌优势极其重要。 (3)古镇保护,旧镇更新 在木渎镇2009年的政府工作计划中提出保增长,抓发展等目标后,古镇的经济发展被提到了更高的地位,对古镇的一系列开发必然会带来诸如商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的巨大冲击,大量房地产的开发、大型购物商场的建设危机着古镇的原生景观环境,古镇传统逐渐丧失。因此处理好古镇保护与发展的关系非常关键。另外,木渎镇作为历史文化古镇、大规模的工业园区以及高密度的村庄联合体,其产业结构的提升、经济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与城镇化水平脱节,旧镇区的更新是其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化解各种矛盾不可回避的出路所在。(4)人口统筹,社会和谐 木渎镇的外来人口众多,外来人口的涌入虽然对古镇的经济发展贡献极大,但其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也不容忽视,由于房屋租赁缺乏管制、配套教育设施不足所造成的城镇安全、卫生环境的下降对城镇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外来人口比例过高以及流动性过大都不利于城镇的长久发展与和谐建设,因此如何处理好外来人口的居住、就业、教育等问题对未来城镇的社会发展至关重要。2社会经济发展SWOT分析2.1 优势2.1.1自然资源禀赋良好,湖山文化营造天堂小镇在江南古镇中,唯有木渎周边地区资源最为丰富,在群山环抱之中,又毗邻太湖,木渎境内既有真山真水之趣,又有小桥流水之幽;胥江、香溪交汇于此,灵岩、天平、是山、衡山、尧峰等吴中名山如同一道天然绿色屏障拱列四周风光秀丽,物产富饶。2.1.2 历史文化悠久,开发潜力巨大,后来者居上木渎镇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其灿烂的文化,自北宋建镇开始,木渎一直处于比较重要的位置,明清时期,木渎成为吴西最大的商埠,方圆六十里十几个乡镇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木渎镇在江南古镇中有“后来者居上”的趋势,在当前各古镇旅游市场商业化气氛浓厚,古镇原真性丧失的情况下,木渎的优势明显。2.1.3 区位条件优越,是沟通苏州城和太湖的交通枢纽和门户木渎位于苏州城西南10公里处,西南距太湖5公里,木渎交通十分便捷,从沪宁高速的苏州新区插口或苏嘉杭高速的吴中出口下,只需20分钟即可抵达木渎,从著名的寒山寺到木渎只有十公里。木渎是沟通苏州城和浩淼太湖的交通枢纽和门户,是环太湖旅游度假区的重要节点。2.1.4 经济发展基础良好,创意科技产业载体发展迅速木渎镇的经济总量在吴中区各镇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且增长趋势良好,2008年以金枫路为轴心的创新创意产业街区正式开街,初见雏形。其中吴中(木渎)科技创业园已有60家企业入驻,博济科技园,冻疮科技园等高技术产业都在加快建设。高端产业的发展趋势明显,这些产业载体的建设为未来木渎镇产业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2 劣势2.2.1 城镇空间发展有限,平面拓展困难从木渎镇现状发展情况来看,除了基本农田之外,可建设用地数量极少,受到山体的限制,以及毗邻太湖的生态发展要求,木渎镇未来的发展空间有限,苏州市“十一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也将木渎镇列为限制开发区域,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众多的要求。表 2.1 苏州市“十一五”规划相关内容区域名称保护范围保护要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一城、二线、三片”、常熟历史文化名城以及周庄、同里、甪直、木渎、东山、西山(金庭)、光福、震泽、千灯、沙溪等国家、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的核心保护区不再新增工业、仓储用地、不得新建大型建筑,只允许发展不影响古城古镇风貌、对环境没有污染的服务业。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建设项目要从严控制。具有一定生态敏感性和历史保护价值,需要适度保护的地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非核心保护区以及沿太湖其他地区和吴江东南部的河网湖荡密集区限制工业开发,有限度地开发旅游、休闲等服务业以及生态农业。合理控制人口和用地规模,避免工业和人口的大量积聚,限制发展废气、污水或固体废弃物排放较多的服务行业。2.2.2 外来人口众多,社会问题难以处理木渎镇外来人口众多,外来人口在木渎镇的总人口中占80%以上,短时期内难以将其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大量流动人口由于居住、就业等带来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着木渎镇社会和谐发展。因此如何处理好木渎镇外来人口的居住与就业是古镇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关键,除了加强政策管理之外,也需要解决外来人口服务设施的配套以及社会福利等问题。2.2.3 外贸依存度过高,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图2.1 1988年2006年木渎镇外贸依存度(数据来源:木渎镇统计年鉴)木渎镇1988年2006年外贸依存度由上图表示,1994年外贸依存度曾高达80%之上,这与当时的出口导向政策有关;而1997年外贸依存度的骤降是因为东南亚金融危机,导致出口受阻。今年来,外贸依存度渐渐增加,木渎镇2006年外贸依存度达到45.6%之高,即进出口量占GDP的45.6%,从上图来看,外贸依存度仍有上扬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加工贸易的特点之一是“大进大出”,而木渎镇的制造业位于全球制造业分工体系的中低端,国内增值率(即国内加工增值部分与进出口价格之比)较低。外贸依存度过高不适宜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2.3 挑战2.3.1 古镇经济发展模式的重新选择 近20年以来,木渎镇依靠良好的经济基础,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面临着古镇发展空间的限制,木渎镇未来发展需要从区域发展的角度,以比较优势的优质资源的最佳利用以及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产业结构调整为原则,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道路。2.3.2 江南各个水乡古镇的旅游竞争从江南古镇整体情况来看,江南水乡古镇镇基本都以商业化开发经营见长,它们对古镇的修复策略与市场推广都颇费工夫。由于古镇都在江南太湖周围,无论他们如何努力强调各自的差异性,但都离不开江南水乡古镇的基本风格,因此,它们间的竞争和攀比是显然的,而如此众多的江南色调的古镇旅游项目,基本已经使这一市场呈现饱和状态,木渎镇作为后来居上的古镇,需要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中挖掘自身特色,打造城镇个性才能增加自己在未来的发展中竞争力。2.4 机遇2.4.1紧邻苏州市高新区,融入苏州市区的步伐逐步加快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中又将木渎镇的主镇区纳入苏州市中心城区。木渎镇作为苏州主城区的分片中心之一,在城市公共服务中心等级与布局中,承担着包括教育、文化、医疗、商业等多种功能。木渎镇的发展既面临着融入苏州主城区,快速城镇转型的迫切需求,又受到古镇保护要求下的限制。作为苏州市西南角的历史古镇,木渎未来的发展不仅要考虑到自身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要将木渎镇放到区域发展的大环境内,与苏州市的发展规划相对接。另外苏州市高新区紧邻木渎镇东北角,对木渎镇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带动作用。2.4.2环太湖旅游度假区之一,旅游市场发展前景良好从区域发展政策来看,加强苏州环城带以及环太湖城镇综合开发成为重点关注问题。以旅游业的整体发展为目标,苏州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指出要形成江南水乡古镇旅游群落,提升竞争力,扩大影响力。吴中区2009年工作计划中指出要围绕旅游业的发展,打造壮大以度假区为核心,木渎、甪直、光福、金庭、东山、穹窿山等景区为支撑的环太湖旅游度假目的地。苏州市总体规划中市域规划形成“六区两带”的市域旅游功能分区,包括:古城旅游区、都市旅游区、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区、环太湖旅游休闲度假区、虞山-尚湖旅游区、阳澄湖旅游区以及区域水上风光旅游带和沿江旅游带。2009年苏州市政府工作中也指出以石湖风景区的规划与建设为先导,苏州西南山水将成市民公园。作为环太湖旅游古镇之一,木渎镇的旅游市场发展前景良好,苏州市域旅游空间的构建,使木渎镇成为连接苏州主城区与太湖景区的重要节点。2.4.3苏州市轨道一号线的建设,城镇区域交通环境改善2007年12月26日,苏州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工程开工,将于2012年6月建成通车,整个一号线途经苏州乐园、市政府、苏州大学、园区中心,连接了全市重要的行政中心、商业中心、文化中心和广大的居民区,途径木渎镇竹园路,并在金山路与竹园路的交界处设置了轻轨站点,且将轻轨一号线的车辆段设置在木渎镇。轻轨的建设改变了木渎镇的区域交通环境,为木渎镇融入苏州市区带来了新的机遇。2.4.4区域产业转型趋势明显,创意科技产业载体发展迅速在苏州高新区协调发展规划中指出随着苏州高新区(虎丘区)产业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未来该区的产业结构将转变为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休闲服务、高级生产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特色都市工业、房地产业和高效生态农业等六大支柱产业。吴中区2009年工作计划以创新型工业园的开发为产业转型的发展策略,提出打造以开发区为龙头,木渎、甪直、长桥、胥口、临湖等镇区组团的新型工业集聚区;加快太湖科技产业园、木渎金枫路创新创意街区和胥口先进制造装备科技园等科技创新载体的规划建设,积极发展科技服务业,进一步优化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能力。木渎镇本镇内“退二进三”项目建设也不断推进,大量创意产业载体的建设也为木渎镇融入区域产业发展调整奠定了基础。2.4.5城市建设以区域发展为背景,城市功能逐步转型在区域发展政策氛围的带动下,木渎镇2009年的政府工计划中提出要提升城市建设水平,按照全面融入苏州中心城区,精心打造苏州西南部商贸中心和旅游集散中心的要求,继续抓好全镇控规、古镇保护控规、四大商圈详规以及区域性藏书地区总体规划等编制工作。强势推进“五大平台”经济工作(五大平台包括:金桥工业园、金枫科技工业园、旅游和羊产业、山陵文化产业、惠民股份合作总社),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四大商圈、四大专业市场建设招商力度、加大创新创意产业建设招商力度,加大重点项目的建设力度等政策。2.4.5旅游消费结构的升级和旅游市场的扩大当前我国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已经十分明显,并已进入到消费结构升级的快速推进阶段,而消费结构升级对旅游消费的提升作用已经显现。伴随着消费结构升级,人们对享受型、发展型消费的需求与日俱增,旅游消费是人们在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之后而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消费需求,旅游行业整体的景气度继续高涨说明旅游业已经成为消费新结构升级的典型受益行业之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及其梯度继续助推旅游业快速增长。目前以上海与苏州为核心城镇整体的国内旅游市场扩大必将会对木渎镇的旅游市场带来巨大的带动作用。3 案例借鉴木渎镇为与发达地区城镇边缘,案例的选取一方面考虑到历史文化背景的相似性,同样属于历史文化古镇,并面临着古镇保护与新区开发的矛盾,其次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处于发达地区大都市的边缘地带,属于发达城市环城带综合开发的一员。在古镇发展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与周边发达地区的对接与整合,也要考虑到如何在这种环境下依旧保持自己的特色,创立品牌。3.1常州市雪堰镇挖掘自身优势,创造特色的古镇(1)区域概况雪堰镇位于常州市东南隅,地处太湖之滨,至无锡市区23公里,距常州市区约30公里。雪堰镇行政区域面积104.38 km2(其中太湖湾旅游度假区面积 30km2),人口7.57万人,辖4个居委会,41个村委会。镇区户籍人口1.8万人,外来人口1.2万人。(2)社会经济发展在2007年武进市雪堰镇总体规划中的发展目标为到规划期末,要成为武进生态集约型农业发展示范区;成为常州市先进制造业基地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常锡宜金三角地区商贸和旅游基地。近年来,雪堰镇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2004年的24.1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35.98亿元,年均增长10.5%,比全区20%以上的增速有较大差距。2007年雪堰镇人口为7.63万人,占全区人口7.8%左右,国内生产总值为35.98亿元,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5.1%左右,GDP总量排全区第十位,人均GDP为4.74万元,排全区第十四位。经济总体处在全区下游水平。图2.2 武进区分镇GDP水平(2007年)(3)产业发展概况1、第一产业:以建设生态集约型农业发展示范区为产业目标。2、第二产业:逐步形成以新材料、电子、装备制造及现代食品为主导的产业集群。3、第三产业:围绕金三角的商贸和旅游基地的建设目标,稳固发展传统商贸流通业;大力发展新兴专业市场,建好太湖湾旅游度假区。(4)城乡统筹发展措施1、城乡统筹,镇村协调强调区域整合,联动发展,统筹城乡土地利用,把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相挂钩,确保城乡建设的统筹发展和镇村布局的协调优化。2、集聚发展,择优培育雪堰镇处在城镇化的初中期阶段,镇域内各工业小区分散和镇区的集聚辐射力较弱是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人口和产业的集聚是城镇化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因此,在规划中提出坚持“三集中”的原则(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以城镇化促进产业集聚,以产业集聚带动城镇化发展。3、精明增长,紧凑发展协调解决好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坚持走健康城市化的路线,集约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经济健康型社会的趋势下,从经济与空间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对现有空间资源进行集聚有效的利用,对空间的发展进行合理有序的安排。(5)对木渎镇的借鉴意义城镇营销策略特色定位现代农业的发展产业集群措施太湖明珠,宜居之乡生态发展导向下的休闲观光农业,重视环境保护,生态集约城镇化促进产业集聚,以产业集聚带动城镇化发展3.2苏州市甪直镇面临产业转型的古镇(1)区域概况甪直镇位于苏州城东南25公里处,北靠吴淞江,南临澄湖,西接苏新工业园区,东衔昆山,2006年与原车坊镇合并后,全镇面积达72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总人口近15万,其中本镇人口6.5万人,外来人口占一半以上。(2)产业发展概况近年来,甪直镇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商贸金融、房产物流四大门类服务业齐头并进,全镇商贸业统盘规划,以特色商业街为龙头构筑新商圈,提升商贸功能。表3.1 甪直镇GDP水平及三产结构(2002-2007年)年 份GDP总值分产业生产总值三产结构一产二产三产一产二产三产2002163698774193650623074.70 57.20 38.10 20031922596241112139738793.30 58.30 38.40 200424638412303139129949525.00 56.50 38.50 2005322824124971865171238103.87 57.78 38.35 2006393542108062285401541962.75 58.07 39.18 2007476706138802697951930312.90 56.60 40.50 2009一季度,全镇第三产业增加值5.1亿元,同比增长57%,预计全年三产增加值将达到19.5亿元,占全镇GDP的41%。(3)对木渎镇的借鉴意义1、旅游形式已逐渐从观光型向休闲型转变拉长旅游产业链从旅游产品上来分析,江南旅游古镇是观光型的产品,这两年,整个旅游的趋势都在发生变化,观光型的旅游已经向休闲型转变。甪直正在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全新的观光休闲型古镇,江南文化园,江南民俗文化馆,以及五星级大酒店这一系列项目,都是甪直转型的考虑。2008年政府投资了6000万打造一个江南文化园,整合文化游、生态游、风情游、古镇游、现代游和休闲度假等不同层次的旅游,力争把甪直办成一个全新的休闲观光型古镇。通过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拉长古镇旅游产业链,迎合更多顾客的需要。2、特色旅游定位,凸显个性周庄、同里都已有了自己的文化旅游节,同样是古镇,甪直为了让自己不淹没在周庄和同里的阴影里,提出 “甪直水乡服饰文化旅游节”的概念。3.3杭州市塘栖镇工业型旅游古镇(1)区域概况塘栖镇位于杭州市北部,与湖州市的德清县接壤,距市区中心约20公里,距区政府所在地临平约13公里,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使其成为苏、沪、嘉、湖的水路要津,历朝历代以来,塘栖均为杭州市的水上门户。(2)产业发展概况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增强;积极实施项目带动;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做大做强优势文章。投入400余万元建成枇杷特色园区,成立塘栖枇杷专业合作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全镇的工业经济结构也得到了优化调整,使得综合竞争能力不断加强,形成了以蜜饯、化工、金属制品、针织羊毛衫等为龙头的优势产业,培育了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拳头产品和名牌产品。在工业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坚持扶优扶强,发挥骨干企业带动效应;注重调整工业产业结构,鼓励发展机械、汽配等集约型产业;加大自主创新和技改投入力度,强力打造特色工业功能区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工业生态治理。房地产、餐饮、旅游、娱乐和保险等行业发展不断加快,城乡商品市场日趋活跃。以美食枇杷节为载体,塘栖美食文化得到不断强化。(3)对木渎镇的借鉴意义将工业经济作为塘栖镇税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老百姓创业就业的主要渠道。1、产业转型中重视工业企业对古镇经济的带动作用标准厂房,盘活土地高标准建工业发展区块,重点引进以成套设备为主的新型重工业项目,把塘栖打造为装备制造业基地。同时,盘活存量促增量,对6家企业的土地存量盘活,建标准厂房,对“腰痛”企业进行法律和政策引导,盘活土地和厂房。2、工业发展注重服务,并注重效率工作项目化,项目制度化,制度考核化。塘栖镇为实现“三高三倍增”目标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如“在建工业项目便会制度”、“工业项目推进督查制度”、“重点项目和重点推进督查项目联系制度”、“联厂联村制度”等,所确定的35家重点骨干企业、14个重点项目都落实专人负责,为企业经营者和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3、挖掘三产特色,融合一产三产特色农业:以塘栖枇杷、忆江南茶、梅园蜜饯等品牌为龙头,特色农业得到了大力发展; 枇杷特色园区专业合作社美食.枇杷节。3.4江南古镇综合分析江南六镇于2001年联合申报世界遗产,并且被正式列入预备清单,2003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问你话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从2001年开始逐渐成为江南地区的一大旅游热点.表3.2 江南六镇旅游发展现状与特色利用综合对比周庄同里甪直乌镇南浔西塘区位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昆山市浙江省桐乡市浙江省湖州市浙江省嘉兴市经济结构以旅游业和高新技术(传感器)产业(50%)为两翼,旅游是古镇经济的一大支柱电子咨询业、农业、基础设施、休闲娱乐、旅游三产等行业旅游业作为古镇经济的最大来源,发展休闲娱乐等第三产业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休闲等三产刚也旅游业为支柱产业,发展以蚕桑业为主,多聚到、多门类的经济以旅游业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镇区居民参与到经济发展,食、住、购、娱等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主题特色商业古镇居住古镇宗教古镇诗画古镇财富南浔生活西塘通过与以上的表格可以看出,各镇基本上已经经过了城镇发展的再次转型,旅游业成为古镇经济的最大来源,通过旅游业发展相关的三产服务业。3.4 总结3.4.1强调品牌效应,打造城镇特色3.4.2产业链的形成,各产业间的融合3.4.3旅游业转型与相关产业链的延伸3.4.4注重生态与环境,发展特色农业4社会经济发展的多情景分析4.1影响因素 从区域发展政策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从木渎镇自身发展环境的改变我们不禁发现木渎镇正面临着发展背景与条件的巨大变化,城镇未来的发展模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木渎镇为代表的一系列古镇都需要对未来的发展模式进行审慎的思考,从多种发展模式中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从产业转型来讲,城市产业结构是城市内产业部门的组合方式和地区生产要素的宏观聚集状态,同时也是决定城市经济功能和城市性质的内在因素。对于木渎镇现状二三产业各分天下的状况,一方面考虑从传统工业模式向新型工业模式的转变以及对传统制造业的升级,另一方面考虑从以工业为主向以工业与服务业并重乃至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模式转变。这就无可避免地要求木渎镇必须在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经济结构等方面积极地探求新的路径,以适应新的需求和发展趋势。从城镇功能定位来看也需要考虑从到现有功能的转型与提升,新型功能的拓展以及新功能的创新。另外从城镇远期发展模式来看,也要考虑到城镇各种发展模式的可能性,如生态化城镇,商贸型城镇等。4.2 多路径分析4.2.1 二三产业双轮驱动的都市化小城镇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成就了木渎镇在吴中区中的经济地位,但木渎镇的工业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问题,一方面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较弱传统工业比重依然较大,部分产业资源环境消耗高、劳动生产率和自主创新率偏低,个别产业研发没技术、营销无品牌,市场竞争力低。另一方面服务业发展不充分、不成熟。从服务业内部结构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加快制造业、服务业的创新、升级,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是木渎镇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在木渎镇融入苏州市区的发展背景之下,面对高新区产业转型的宏观背景,木渎镇受到巨大的区域发展拉动及影响。在产业演进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循序渐进,促进制造业向高端延伸,促进与之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化、专业化;又要注重高端突破,在现代金融、信息咨询、科技研发等领域形成后发优势。通过“双轮驱动”战略,全面提升木渎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打造二三产业双轮驱动的都市化小城镇。4.2.2 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生态宜居小城镇拥有着独一无二的山水资源,在环太湖休闲度假区以及苏州西南角城市公园的战略地位逐渐提升的情况下,作为苏州市与太湖生态廊道的重要门户,木渎镇发展旅游业的潜力巨大。围绕生态旅游小城镇,休闲宜居木渎的总体目标,在深入挖掘与整合包括文化、交通、区位等资源与优势,打造具有木渎个性的旅游名品、度假休闲精品的同时,全方位增强木渎镇的生态环境恢复与生活设施网络铺设力度。建立以旅游业伟主导的生态旅游宜居小城镇。4.2.3 以城郊购物等功能为主导的商贸旅游小城镇大型购物城(Shopping Mall)是城市信息化、现代化、郊区化和轿车进入家庭以及高速公路城市空间的必然选择。木渎镇位于苏州市边缘,交通条件优越,在轻轨建成之后,与苏州市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加之现状主城镇内四大商圈发展态势良好,结合旅游业的发展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木渎镇未来很有可能形成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住宿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城郊购物中心。5发展目标及功能定位5.1社会经济发展目标预测5.1.1技术路线5.1.2相关分析(1) GDP份额分析 2007年木渎镇在吴中区中的GDP贡献率除了胥口镇外排名第一,历年来增长趋势明显,他在吴中区的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表5.1 吴中区各镇(区)GDP增长份额分析名称20022003200420052006度假区1212.85.39.99开发区24.135.528.829.225长 桥18.928.333.922.920.6甪 直15.117.428.23121.9车 坊15.314.58.915.912郭 巷15.321.321.825.425.2藏 书15.58.97.511.29.4木 渎20.523.219.727.322.6胥 口17.320.131.226.531.6横 泾163.80.61616.5浦 庄16.120.215.428.117渡 村54.23.489.7东 山5.76.248.18.2光 福9.610.40.49.67.3西 山158.936.810注:数据来自吴中区统计年鉴,2008年数据与政府工作报告不符,以政府工作报告为准表5.2木渎镇户籍人口人均GDP及增长速度人均GDP人均GDP增速20056056720066897413.882007720304.432008774687.55按照这个数据来算的话,统计年鉴中所指的人均GDP是户籍人口的。按照2008年木渎镇总人口189866来推算,人均GDP为33603元。(2)相关规划预测及横向比较校正苏州市总体规划中所预测的2010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