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繁星》《春水》的教学设计.doc_第1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繁星》《春水》的教学设计.doc_第2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繁星》《春水》的教学设计.doc_第3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繁星》《春水》的教学设计.doc_第4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繁星》《春水》的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繁星春水的教学设计【摘要】:一、 教学目标分析。二、教学设计:(一)情境创设。(二)信息资源设计。(三)自主学习设计。(四)协作学习环境设计。(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六)强化练习设计。(七)教学流程设计。三、教学步骤安排:第一课时:导入名著,介绍方法、整体感知。第二课时:精品导读、赏析诗歌。第三课时:写读后感,仿写诗歌。第四课时:探究思考。四、教学繁星春水的收获五、教学繁星春水的思考【关键词】: 情境 自主学习 协作学习 信息资源设计 效果评价 语文教学如何进入“信息化时代”,这是使许多语文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人教版新教材中加入选修课名著阅读繁星春水。如何引导七年级学生阅读原著,逐步步入名著的艺术殿堂,从而培养他们纯正的阅读趣味,成为教学中的关注点。我针对学生对诗歌赏析缺乏热情的情况,为这篇经典教材制作了完整、实用、简洁、美观的网络课件,载入校园网资源库,在教学中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我在语文选修课的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网络环境,为学生学习语言和文学作品,进行的一次探索。一、教学目标分析: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名著提出的要求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我认为学生学习繁星春水的具体要求是:(一)、初步了解作者情况和这两本诗集的写作目的、写作背景。(二)、略读这两本诗集,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三)、精读精彩部分,把握冰心小诗的艺术特色。(四)、做读书笔记 ,写心得,仿写诗歌。(五)、针对文中提出的探究思考题能表明自己的观点。(六)、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转变学习方式,积累文化素养,提升信息处理能力。二、教学方法设计:在繁星春水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着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一)、教学情境设计我设计了一个Frongpage的网络课件。在悠扬的音乐声中,课件向学生拉开了面纱。动态的序幕、冰心的图片、诗集的图片、悦耳的读诗声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引入美伦美涣的境界。简单的、充满童趣的背景图片与诗歌文字内容相配,诗句中的重点词语以醒目鲜艳的颜色标示,一方面改变了传统课本白纸黑字的单调枯燥,调动了学生的视觉神经,加强了教学的生动性;另一方面,始终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重点放在文本本身上,教师不用自己的观点挤占学生自主思考和积极参与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始终利用课件引导、激发学生,学生的诵读、讨论投入而热烈,兴奋点一直都在诗歌的语言及其蕴含的思想感情上。(二)、信息资源设计课件为了学生的学习准备了大量的资料。课件分为8个区域:冰心资料(含冰心生平、冰心照片、冰心作品、追忆冰心四个部分)、作品简介、精品导读、课堂训练、读后余思、探究学习、繁星全集、春水全集。教师为学生提供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采的交互式人机界面,能为学习者提供超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因而很易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为学习者实现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三)、自主学习设计在繁星春水的诵读与精读环节中,我采用课件为学生的课堂讨论提供一个支撑平台。这个课件有与诗歌有关的资料背景图片,有原诗文字的呈现和提示语,以及可随时记录学生发言要点和展示教师教学指导的网络论坛。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的完成学习任务,将自己的习作和见解发表在论坛上。(四)、协作学习环境设计我将学生分成7个小组,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互相搭配。要求他们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协商,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整个协作学习过程均由CAI课件组织引导,讨论的问题教师提出或由CAI系统提出。对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教师或CAI系统适时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和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1、 自主学习能力;2、 协作学习过程中作出的贡献;3、 是否完成了学习的要求。(六)、强化练习设计根据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的结果,我为学生设计出一套可供选择并有一定针对性的学习材料和强化练习。练习反馈环节中,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得到当堂落实、检测、提高。在网络环境下通过回贴的方式在讨论区内发表作业,实际上是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即时发表自己作品、与他人交流讨论的机会,比起传统课堂上的学生举手、教师点名式的发言,更加全面而有效。(七)、教学流程设计课堂操作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WEB服务器教学内容Prongpage 程序浏览器教师机学生学生机Internet网信息反馈教师语音分支语音分支教师在课堂的每个环节中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最大限度的发挥各种信息技术手段的特点,让学生始终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三、 课堂教学步骤:(一)、第一课时:导入名著,介绍方法、整体感知。1、导入名著:刚刚升入初中的孩子们所熟悉的课外书也就是卡通画册和几本作文选之类,至于什么是名著,什么样的书是名著,他们一概不知。面对厚厚的繁星春水,他们觉得无处下手。针对这些情况,我要做的第一步是让学生对名著有兴趣。首先,让学生懂得,名著经过了时代的考验,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是很有价值的,读名著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对自己的一生起决定性的作用。随着年级的增高,不能只局限于读低层次的、娱乐性的、消遣性的卡通漫画、故事会等等,更不能迷恋于那些武打言情小说,而要阅读高层次的书,文学名著就是其中的一类。其次,给学生们讲一些中外名人的成长都与青少年时期爱读名著有密切关系的例子。比如学生们都非常喜欢冰心奶奶的文章和诗,可是他们并不知道,冰心在七岁时就开始苦读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西游记等等;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黑塞,其阅读生涯则是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的。他经常一坐就是几个钟头,一摞摞的书都被他啃了下来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之后,学生对名著开始有了兴趣。这时再把繁星春水推荐给他们。2、介绍方法:接着,教师就应该教给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名著营养丰富,读一遍往往吸收不来或吸收得很少,因而我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原则,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受益。第一步,教师向学生提供导读材料,材料主要包括作者简介、作品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容简析、艺术特点简析等等,让学生在读之前对作品先有个大体的了解。第二步,整体感知阅读,从整体上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的特点。同时对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查阅工具书,记在阅读笔记上,开学后交流、检查。第三步,咀嚼阅读,主要在每周的阅读课上进行。这一遍阅读是在初步阅读的基础上,交流对优美的词语、句子、段落的赏析,进而分析艺术特色。对公认的好句子、段落朗诵甚至背诵。名著教学决不是单纯的让学生阅读,还应“授之以渔”,这样才能达到名著阅读的目的。3、整体感知:指导方法后,然后教师安排学生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和“素材库”的优势进行预习、自学。教师论坛上提出要求:、你读了冰心的繁星春水后,整体的感觉是什么?、繁星春水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你最喜欢那些诗?拿出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学生先浏览网上的资料,然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大约20分钟的学习后,进入自学成果展示环节,学生利用小组展示自学成果。教师在教师机上对学生进行指导、点评,然后根据学生的课堂发言评出优秀学习小组和优秀学习个人。这一节课学生对诗歌有了一定认识,为下一堂课深入学习做好了准备。(二)、二课时:精品导读、赏析诗歌: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教师向学生提出具有深度的问题:你最喜欢繁星春水中的哪一首诗?你觉得这首诗好在哪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学生欣赏的诗歌都有可能不同,每个学生最有感触、印象最深的诗句也是不同的,发言时涉及到的诗句自然也不相同。教师不可能预知并按照诗句原有的顺序来安排他们发言讨论的顺序。传统的课堂显然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观点。课件根据讨论情况,任意调取任何诗句;所给的提示,也是开关随意,可根据教学情况决定用或不用。同时,这个课件中还配备了论坛,可随时记录学生发言的要点,也可以展示教师预先存储的教学提示。学生可以自己独立思考,也可以小组讨论,然后将思维成型的赏析文章在论坛上发布。这样实质上是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经验、任务需求和学习风格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不论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胆子大的还是胆子小的、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每个同学都能够在自己的电脑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在这节课上,学生在讨论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积极性和个性都远远超越了传统课和一般演示课件引导的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在赏析诗歌后,教师对学生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你们能归纳冰心小诗的艺术特色吗?这个问题显然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将学生分成7个学习小组,并在论坛上指导学习方法:1、 吟诵诗歌十分强调节奏韵律,具有音乐一样的旋律、美感,并以之作为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阅读诗歌时,要根据这些特点,读准、读好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不断吟诵,充分感受诗的音乐美,感受作者的诗情,从中获得美的享受。2、 分析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高度凝练的诗歌语言具有极强的形象性、情感性和多样性,对诗歌语言 的表现力的分析,有助于深入领会诗歌用语言刻画的“意境”。语言分析方法可以采用改变修辞手法,变换语词类型,改变句式结构,替换说法等方式来进行,从中可经体味到新诗文字中蕴含的美学因素。 3、 注意想象与联想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往往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以创造竟境,表达感情。因此阅读和鉴赏时,要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感受诗歌的意境,领会诗歌感情。小组讨论后,将归纳后的诗歌特色公布在论坛上。一个学生的分析也许是不全面的,一个小组的分析也可能是不全面的。将全班同学的分析综合起来,就可以扬长避短。学生也能从其他同学的发言中吸收营养。最后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小组协作讨论、全班归纳综合的过程。(三)、三课时:写读后感,仿写诗歌:在学生对冰心的小诗有了一定深度的了解后,教师带领学生向更深的层次迈进。课前,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你喜欢读繁星春水吗?读了后你有哪些感受?能在论坛上和同学交流吗?教师从网上调集了许多精品例文供学生参考。因为每个同学的感受都是不相同的,这个环节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在网上进行适当的点评。学生自己完成学习任务后,可以在论坛上浏览同学的习作。每个同学都可以看到教师的点评,也可以对他人的作品进行评价,可以说是热烈而无声的一场讨论。接着,教师又向学生提出:你的生活中有许多零碎的思想吗?你能和冰心一样写出来供大家欣赏吗?学生将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精彩之处写成诗歌,然后读给小组的同学听,小组的同学要给出具体的修改建议,然后将修改后的诗发表在论坛上。老师随意调取几篇优秀的作品到“教师机”上,再发送到每个学生的电脑上,让全班学生欣赏、点评。这样一堂课的时间显得不够。课件挂在学校的固定TP上。学生回家之后,只要登陆校园网站,就可以随时继续发表作品和进行评论。这样,大大拓展了这节课的时间、空间。在这节研究课之后,学生在论坛上发表作品、展开讨论的活动可以一直持续下去。这节课的收获,显然大大的丰厚于传统课堂模式下的研究课。(四)、四课时:探究思考: 世间的万物总有它的两面性。当同学们都沉浸在冰心这两本含蓄隽永、富于哲理的小诗集中,心弦都被她拨动的时候,教师却要引导他们看到事物的另一面:也有不少的人批评冰心的小诗没有诗味,说冰心女士不适宜写诗。教师从这些不同的声音中选取了梁实秋和草川未雨两篇有代表性的作品供大家参考。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在这节研究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我要求学生将自己的观点以回帖的形式发表在讨论区内,也可以针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辩论。这样,每个人的观点和评论都会被立即公布,教师和所有参与讨论的同学都能即时看到,并可以做出相应的反馈。这个学习过程是由每个学生主动参与独立创作并发布评论,而且都是在教师监控下进行。这样,就既保证了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又保证了每个学生的创作和评论都能围绕课堂教学的中心,防止偏离学习主题。同时,学生的创作、讨论全部以文字的方式保存在论坛中,使得这项学习活动得以延伸到课堂45分钟之外。因此,这是堂学习效率极高的课,建立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极为有利的一种课堂讨论反馈方式。四、课堂教学的收获:在这个专题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扩展,每个同学都陆续发表了自己的诗歌和观点。教学结束后,课堂还通过网络延伸。学生的作品稚嫩的,可是也有许多让教师惊奇和欣赏的东西。(一)、小诗 芽 儿 杨善益 我是一株弱小的芽儿 只为一片天空 颜色一抹一抹地变浓 我是一朵不起眼的花儿 只为一缕春光 开放着属于自己的烂漫 我是一枚平凡的果儿 只为一个梦想 在自然中绽放自己的芬芳(二)、仿写:我不是矗立在广场中央的高大石像,而是绵延千里的路轨下一颗石子为繁忙的交通献上全部的力量。(周扬)我不是晶莹剔透的玉石,而是一颗毫不起眼的雨花石为迎接黎明与快乐的人们铺上一条缓长的道路。(柳营)我不是矗立在城镇中央的高楼大厦,而是不起眼的地方的一座小木棚为过路的人们遮风挡雨。(邹莉)我不是寺庙里那高耸的千年古松,而是覆盖大地的一株小草为人类的家园增添一抹绿色。(肖风)我不是唐古拉山脉流出的母亲河长江,而是山涧中小溪里的一滴清水为滋润生命而献身。(金洪)我不是绵延千里的高山,而是为之铺垫的一块卵石为肩上的民族屏障打好坚固的基石。(袁潇)我不是矗立林海的苍天大树,而是茫茫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大地的春装添上绿色。(汪蛟)我不是一株香气四溢的郁金香,而是一朵不起眼的米兰为辛勤的老师奉送芳香。(周杭)(三)、读后感:我读懂了母爱、读繁星春水有感、我读了一本好书清雅的笔意 浓厚的深情都是读后感中的精品。(四)、探究评论:观点1:小诗中确有一些作品,句法近于散文的,虽然明显流畅,而实是缺少诗味。(张晓峰)观点2:诗人永远是在诗里表现她自己的一些想法,题材明显有些狭窄。(鲁尼)观点3:冰心的诗可以归为一类的警戒式的言词,告诉人的只是“应该如何作”,并没有暗示给人“是什么”。因为在“应该如何作”的,意思之中没有含着具体的暗示,思想上是没有着落的。(黄峥)观点4:冰心的作品,个人色彩重,不敢正视人生,只想去创造神奇,其实神奇对于现实生活的关系是最小的。(梅晓昊)观点5:冰心女士诗中思想离着现实人生太远,使人读了足以倒在一种虚无缥缈之乡。(苏青)五、课堂教学的思考: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站在讲台上,面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