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方向和灵感(.ppt_第1页
新的方向和灵感(.ppt_第2页
新的方向和灵感(.ppt_第3页
新的方向和灵感(.ppt_第4页
新的方向和灵感(.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的方向和灵感(福田繁雄海报作品分析 ) 2008-10-12 01:35:34 这几天一直忙到做老大的海报,一度陷入自己挖的坑里,和S交流了 一下午。也有了些眉目。还不错,希望我能做好!下面我找了点日 本著名平面设计师福田繁雄的作品分析,其实一些简单的东西都可 以做得很有意思的。 大家看看也不错喔 “一幅好的招贴,应该是靠图形语言说话而不 是靠文字注解“。2福田的海报语言简洁、幽默、 巧妙并深刻,常以简练的线和面构成,具有强烈 的视觉张力,充分显示了他对图形语言的驾驭能 力。福田把异质同构、视错觉等理念,以视觉符 号的形式重现在其海报作品上,并将这些原理以 客观和风趣的形式呈现,使简洁的图形成为信息 传递的媒介,由此其设计作品兼具了艺术性与精 神性的内涵。 (图2)1945年的胜利,1975年 21异质同构原理的运用 福田是将异质同构的设计理念,以视觉符号的形式呈现在 其海报作品中的先驱。在福田许多的海报作品中,可以看 到他对该设计原理的巧妙运用。置换是其运用异质同构设 计理念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选择一个常规、简洁的图形 为基本形态,保持其骨骼不变,再根据创意,置换新的元 素,组成新形。这种表现手法,虽然物与形之间结构不变 ,但逻辑上的张冠李戴却使图形产生了更深远的意义。4 其要点是借助一个基本形态,在保持基本形原来主要特征 的前提下置换新的元素以完成再创造。 在其设计作品中,他所运用的置换元素不仅仅是对图 形形态的简单更换,而是对置换元素进行反复推敲,始终 保持着整体风格的一致性(见图3和图4),达到其设计意 图。图3是其著名的作品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海报系列 (1985年-2001年)。在这一系列作品中,福田以贝多芬 头像作为基本形态,对人物的发部进行元素的置换。从一 定距离观察这些作品,可以辨识出海报中的人物形象。但 当我们仔细观察人物的发部时,它又是由不同的图形元素 组成。在这里,音符、鸟、马等并不相关的图形元素,都 被福田运用到他的这一系列海报中,这些元素丰富了同一 主题海报的内涵,同时充满趣味性,更体现出设计者丰富 的想象力。 又如,福田繁雄F海报系列(图4),主 画面为福田名字的首字母“F“,对该字母进行变化 。该系列又不同于“贝多芬“系列中以发部轮廓为 基本形态,在其轮廓内部根据主题内容进行图形 元素的置换,而是以“F“为基本型,作者对其以往 在众多平面作品中惯用的图形符号或表现方式进 行的重现。如矛盾空间、图底反转等错视原理和 手法的运用,坐着的女孩和奔跑着的动物形象的 运用等。使其作品打上福田的符号,成为其异质 同构中的又一代表性作品。 图底关系,有时也被称为正负形、反转现象或视觉 双关原理。福田对图底关系原理的运用不同于荷兰著名的 版画大师莫里茨柯内里斯埃舍尔(Maurits Cornelis Escher,1898-1972)对该原理的解读。埃舍尔是在诠释 数学理念的基础上,多对自然形态进行图底反转的契合, 给观者营造一个不可能的世界。福田则是故意不明确交代 图和底关系,让图与底产生反转互融的现象,进而产生双 重意象。福田的海报还追求图形的单纯化(这里指在具象 艺术范围内,求取相对单纯的形式与复杂的内涵间的统一 ;就形式而言,是以简约的结构包含复杂材料组合的有序 整体。)5,来共同诠释“图“与“底“的关系:即“图“与“底“ 发生反转并彼此融合成一个整体,进而产生双重的意象, 同时也赋予整个画面无限扩展的空间感。 例如,在1975年为日本京王百货设计的宣传 海报中(图5),福田就开始利用“图“、“底“间的 互生互存的关系来探究错视原理。作品巧妙利用 黑白、正负形成男女的腿,上下重复并置,黑色“ 底“上白色的女性的腿与白色“底“上黑色男性的腿 ,虚实互补,互生互存,创造出简洁而有趣的效 果,其手法为“正倒位图底反转“。6作品中的男 女腿的元素,也成为福田海报中有代表性的视觉 符号。 在图底关系的运用方面,福田不断的探索新的表现形式。 例如,1984年UCC咖啡馆海报(图6),他以搅拌咖 啡的杯中漩涡正负纹理交错,造型成众多拿着咖啡杯子的 手,并呈螺旋状重复并置,突出咖啡这一主题图形又不失 幽默情趣。我们称这种将主题图形分置并列呈现出相互回 转展开的动态意味的手法,为“放射状图底反转“。7又如 1986年福田繁雄作品展海报(图7),他将女人躯体的轮 廓从中部横向分割,并且被分割的图形做重复的平移式交 错重组,造成图底交叉汇合的错视,我们可称之为影像的 “水平交错式图底反转“。 在其作品中这种互生互存的图底关系,不仅可将主题与 背景相互交融成为一个共同体,也会使整体画面具有包容 性与双重性的合作关系。也使图形在简洁的构图中给人视 觉的冲击,让人在趣味中获得新的思维。这种正负形交错 的设计手法,是其惯用的造型理念。 23 矛盾空间的运用 矛盾空间通常是利用人们视点的转换和交替,在二维平面 上表现三维立体形态,但在三维形态中又显现出模棱两可 的视觉效果,从而造成空间的混乱,产生了介于两种状态 之间的空间状态。 福田对矛盾空间手法的掌握和运用,是其在错视原理上的又一成就。 他运用错视原理,将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产生错综复杂的结合,使构 思与表现达到完美契合,创造出神秘而不可思议的视觉世界,使观者 在趣味中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如1987年在福田繁雄招贴展的招贴(图8)设计中,福田将静止 坐在台前的人的四个不同视角的状态,表现于同一画面,用单纯的线 、面造成空间的穿插,大面积的黄色与人物黑色剪影对比,使整个画 面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这种空间意识的模糊,在视觉表现上具有多 重意义的特性。又如,1999年福田为日本松屋百货集团创业130周年 的庆祝活动设计的海报(图9),在同一画面中呈现两个视角不同的 人形,一个是仰视的角度,一个俯视的角度,由此产生了视觉的悖论 ,从而带来视觉趣味。 福田不断探寻立体空间的平面表现、平面表现的立体还原 所带来的流变与建构,他从空间与人的关系、作品和观者 的关系之中去发掘设计的无限可能。8通过对矛盾空间视 幻原理的阐释,他创造出一个集结视觉引力、视觉趣味与 多重内涵的视觉世界,搭建起福田所观所思的世界与观者 间的桥梁。 (图8)1987年福田繁雄招贴展 / (图9)福田繁雄,日本 松屋百货招贴,1999年 3、结语 福田以简洁单纯和人性化的图形语言来展现他的视觉世界。因 此,他使用最为简明的线、面造型,选择最有效的色彩表现形式,舍 弃一切没有必要的视觉元素,使其作品主题释放出简洁明快,又具有 视觉引力的特性。 福田的设计作品紧扣设计主题,富于幽默情趣,引人入胜。对任 何创作主体他都拿捏得恰如其分,看似简洁,却耐人寻味;看似变化 多端,却突显了一种严谨的连续性;看似荒谬,却透出一种理性的秩 序感。无论是其在视错觉原理上的精确把握,还是在异质同构上的出 奇制胜,甚或是其一贯幽默诙谐风格的传承,都毫不例外的突显其设 计智慧。他的每一幅作品都能使人产生新、奇的联想,给人以人性化 、哲理性和出人意料的视觉体验。这些都充分显示了这位国际平面设 计大师对图形语言驾御的游刃有余。福田的设计理念及其设计作品所 取得的成就,为平面设计后来的探寻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和无 限的创造启迪。 福田作品突显魅力的法宝,是对错视原理的精到掌握 和应用。他善于运用图底关系、矛盾空间等错视原理,使 其作品大放光彩。正如福田自己所说的:“我的作品,无 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作品的创作核心,都是围绕着以视 觉感官的问题为前提来进行思考。“3因此,他不断地对 视错觉进行探求,将不可能的空间与事物进行巧妙的组合 达到视觉上的新知,将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共同营造出奇异 的视觉世界,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透出一种理性的秩 序感和连续性。以下,笔者将以福田的海报为载体对其创 作方式和理念进行分析。 图1 (图2)1945年的胜利,1975年 21异质同构原理的运用 福田是将异质同构的设计理念,以视觉符号的形式呈现在其海报作品中的先 驱。在福田许多的海报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对该设计原理的巧妙运用。置换 是其运用异质同构设计理念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选择一个常规、简洁的图 形为基本形态,保持其骨骼不变,再根据创意,置换新的元素,组成新形。 这种表现手法,虽然物与形之间结构不变,但逻辑上的张冠李戴却使图形产 生了更深远的意义。4其要点是借助一个基本形态,在保持基本形原来主要 特征的前提下置换新的元素以完成再创造。 在其设计作品中,他所运用的置换元素 不仅仅是对图形形态的简单更换,而是对 置换元素进行反复推敲,始终保持着整体 风格的一致性(见图3和图4),达到其设 计意图。图3是其著名的作品贝多芬第九 交响曲海报系列(1985年-2001年)。在 这一系列作品中,福 又如,福田繁雄F海报系列(图4),主画 面为福田名字的首字母“F“,对该字母进行变化。 该系列又不同于“贝多芬“系列中以发部轮廓为基 本形态,在其轮廓内部根据主题内容进行图形元 素的置换,而是以“F“为基本型,作者对其以往在 众多平面作品中惯用的图形符号或表现方式进行 的重现。如矛盾空间、图底反转等错视原理和手 法的运用,坐着的女孩和奔跑着的动物形象的运 用等。使其作品打上福田的符号,成为其异质同 构中的又一代表性作品。 图3)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海报系列(部分作品),1985-2001年 图5 (图4)福田繁雄作品展F海报系列(部分作品) 2 2 图底关系的运用 图底关系,有时也被称为正负形、反转现象或视觉双关原理。 福田对图底关系原理的运用不同于荷兰著名的版画大师莫里茨柯内 里斯埃舍尔(Maurits Cornelis Escher,1898-1972)对该原理的 解读。埃舍尔是在诠释数学理念的基础上,多对自然形态进行图底反 转的契合,给观者营造一个不可能的世界。福田则是故意不明确交代 图和底关系,让图与底产生反转互融的现象,进而产生双重意象。福 田的海报还追求图形的单纯化(这里指在具象艺术范围内,求取相对 单纯的形式与复杂的内涵间的统一;就形式而言,是以简约的结构包 含复杂材料组合的有序整体。)5,来共同诠释“图“与“底“的关系 :即“图“与“底“发生反转并彼此融合成一个整体,进而产生双重的意 象,同时也赋予整个画面无限扩展的空间感。 例如,在1975年为日本京王百货设计的宣传海报中(图5),福田 就开始利用“图“、“底“间的互生互存的关系来探究错视原理。作品巧 妙利用黑白、正负形成男女的腿,上下重复并置,黑色“底“上白色的 女性的腿与白色“底“上黑色男性的腿,虚实互补,互生互存,创造出 简洁而有趣的效果,其手法为“正倒位图底反转“。6作品中的男女腿 的元素,也成为福田海报中有代表性的视觉符号。 在图底关系的运用方面,福田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