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 广东惠州黄冈中学高三8月测评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2014届 广东惠州黄冈中学高三8月测评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2014届 广东惠州黄冈中学高三8月测评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2014届 广东惠州黄冈中学高三8月测评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2014届 广东惠州黄冈中学高三8月测评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惠州黄冈中学2013-2014届高三语文8月测评试题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精辟/闭门羹 纤绳/阡陌 殷切/殷实b. 炽热/诚挚 梦魇/笑靥 稽查/稽首c唱和/喝倒彩 砒霜/纰漏 剽悍/剽窃d联袂/魅力 蓦然/募集 累次/累及2下面一段文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其作品一夜之间便洛阳纸贵。购书中心开门十分钟不到,上百本莫言作品存货被一扫而空。莫言是我国著名作家,获诺奖之前已经蜚声海内外,可是在获奖之前,他的作品湮没于众多包装得美轮美奂的书籍当中,无人问津。对于因得奖而引发的抢购、阅读莫言作品热潮,莫言很不以为意,他说:“我不希望出现所谓的莫言热,即便有,也希望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冷却下去。大家该干嘛就干嘛。”a洛阳纸贵 b蜚声 c美轮美奂 d不以为意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12年12月13日,中国海监b-3837飞机首次飞临钓鱼岛上空,与正在巡航的中国海监船编队会合,破天荒第一次对中国钓鱼岛进行海空立体巡航。b中国作家终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的青睐,作为中国当代作家杰出代表的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实在可喜可贺。c最新修订的居民身份证法规定,2013年1月1日起,一代居民身份证将停止使用。目前,仍有少数人没有办理二代身份证,他们主要是老人、外出务工者和偏远地区的群众。d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要求成年子女要经常看望年迈的父母,否则,将可能被父母起诉。据称,修订该法律的原因是被子女抛弃或忽视的年迈父母比比皆是所致。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瓦莱里在人与贝壳一文中说:“无知是一种无价宝, 。你随意翻阅一部字典或编撰一部辞书,便会发现每一个字都遮掩着一个无底洞。”有的人则由于不知如何利用它而任意荒废然而绝大多数人却将它任意处置我们应该在那些自认为最了解的领域内探索自己的无知这真是天大的错误有的人通过学习破坏了它人们本应珍惜它的一点一滴ab. c. d.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22分) 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唯遣将军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权信之,遽烧围走,城用得全。拜济丹阳太守。民有诬告济为谋叛主率者,太祖闻之,曰:“蒋济宁有此事!有此事,吾为不知人也。此必愚民乐乱,妄引之耳。”辟为丞相主簿西曹属。关羽围樊、襄阳。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济说太祖曰:“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太祖如其言。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羽遂见禽。 文帝践阼,出为东中郎将。帝问曰:“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济对曰:“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于是帝意解。明帝即位,迁为中护军。时中书监、令号为专任,济上疏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诏曰:“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济才兼文武,服勤尽节,每军国大事,现有奏议,忠诚奋发,吾甚壮之。”景初中,外勤征役,内务宫室,怨旷者多,而年谷饥俭。济上疏曰:“陛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夫欲大兴功之君,先料其民力而燠休之。”诏曰:“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齐王即位,迁太尉。是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颺等轻改法度。以随太傅司马宣王屯洛水浮桥,诛曹爽等,进封都乡侯,邑七百户。济上疏曰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固辞不许是岁薨谥曰景侯。 (选自三国志)注:雩娄( ylu) 今河南商城县东北部、固始县南部,安徽霍邱县部分地区。燠(y)休,亦作“ 燠烋 ”,亦作“ 燠咻 ”。优恤;抚慰。司马宣王:即司马懿。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 引:率领b陛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 绪:残余的,遗留的(事业)c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 夺 :改变d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 微:如果没有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 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b过领汝南兵以解围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c妄引之耳但见亡国之语耳d怨旷者多,而年谷饥俭 诚未得高枕而治也7以下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蒋济“骨鲠之臣”的一组是( )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 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诚未得高枕而治也以随太傅司马宣王屯洛水浮桥,诛曹爽等a b c d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带兵围攻合肥,而此时曹操正带兵攻打荆州,加之军中发生瘟疫,能派的救兵很少;蒋济用计让孙权主动撤兵,合肥得以保全。b蒋济为人刚直,敢于直言。文帝问天下“风教”,他大胆进言,以“但见亡国之语耳”回答;明帝时,他以“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告诫皇上要爱惜百姓。c凭着跟随太傅司马宣王诛杀曹爽等人的功劳,皇帝加封蒋济为都乡侯,邑七百户,他坚决推辞,皇帝没有答应。d蒋济文武兼备,忠诚奋发,在数位人主手下任职,都能直言进谏,虽多次触怒人主,但始终都为人主所器重。9断句和翻译。(10分)(1)给阅读文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划分开即可)。(4分) 济 上 疏 曰 太 傅 奋 独 断 之 策 陛 下 明 其 忠 节 罪 人 伏 诛 社 稷 之 福 也 夫 封 宠 庆 赏 必 加 有 功 今 论 谋 则 臣 不 先 知 语 战 则 非 臣 所 率 固 辞 不 许 是 岁 薨 谥 曰 景 侯。(2)把阅读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3分) 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3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雨 过 周紫芝 池面过小雨,树腰生夕阳。云分一山翠,风与数荷香。 素月自有约,绿瓜初可尝。鸬鹚莫飞去,留此伴新凉。(1) 本诗的颔联是怎样写“雨过”之景?(3分) (2) 有人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凄凉心酸之情,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题,多选只按前 3题计分)(6 分)(1)故木受绳则直,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2)_,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 _。(陶渊明归园田居)(3)_。_ _,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王羲之兰亭集序)(4)恰同学少年,_;书生意气, _。(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诗经与伊利亚特战争审美倾向之比较倪乐雄 把诗经中的战争题材诗篇同伊利亚特作一比较,明显会感到东西方两大民族对战争审美的旨趣迥然相异。战争审美倾向是一个重要环节,它一方面联系着历史文化背景,并由这种背景所决定,另一方面联系着艺术领域里战争题材作品的特征和风格,并给以直接的影响。 多少年来,北方各部落一波一波不断地涌向希腊半岛,人口与生存空间的冲突显示出尖锐性,使地区保持着一股强大而持续的对外扩张力,直到亚历山大远征东方,这股力量才得以彻底释放。这种环境遵循的是“弱肉强食”的法则,各民族、部落的关系完全由暴力来决定,即使是平等的关系,也是力量的平衡所致。战争暴力既是获得生存权利的第一工具,又是保持独立地位的唯一手段。 汉民族因生存空间的幅员辽阔,虽偶有扩张性战争之举,然而极其有限。农耕社会追求安宁和谐的生活境界,这种生活秩序又被道德伦理所肯定。战争掠夺从根本上与农耕生活的秩序相悖。因此,从社会控制角度而论,战争是维护农耕社会秩序的最高手段,并在伦理道德的层面上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决不可能产生以对暴力的崇拜为核心的极端之尚武精神。只能产生以“禁暴除乱”为目的、包含生活与伦理的合理性在内的一种有节制的尚武精神。所以,古希腊民族的尚武精神核心是“力”;汉民族尚武精神的核心是“德”。 一个民族的尚武精神一旦进入艺术领域,必然转化为一种战争审美意识。古希腊民族尚“力”导致了对战争作无理性节制的纯粹审美观照,把战争审美推向极端。汉民族尚“德”导致了具有道德节制的战争审美意识,对战争进行有限的审美观照。 首先表现在艺术家们对战争题材的选择上。伊利亚特所渲染的故事取材于一次征服性质的战争:特洛伊战争。历代诗人们对这次战争备加颂扬和夸张,并将之神化,层累地堆聚成一部史诗,世代传颂。诗经大都选择保家卫国性质的战争作为题材。那些为数极少的征服性战争也仅仅为维护中原地区正统地位的等级秩序。因为这种等级秩序在当时看来是维护中原农耕生活秩序所必须的。在军人形象的塑造方面,区别更明显。由于古希腊尚武精神的核心是“力”,战争审美的本质便是对力量的赞美,所以勇武有力成为塑造典型的最高原则。而汉民族在军人典型的塑造上,着重于德才兼备、文武双全,所讴歌的人物大都是勇武和仁厚的结合。因此,诗经反映了一个特征:汉民族的伟大军人形象既是有德的君子,又是杰出的战士。“荷马史诗”中的伟大英雄却个个强悍残忍、好狠斗勇、野性十足,丝毫感受不到“东方式”的仁厚德性。在战争场面描述上,由于把战争审美推向极端,伊利亚特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对血腥的战争场面作精雕细琢,对残酷的厮杀场景给予尽情渲染。反观汉民族,所持的是一种有节制的战争审美意识,故而诗经对残酷的血腥场面采取了回避的态度,战争情景的展示大都侧重军威气势的威武雄壮。在对战争双方关系性质的构成和情感态度方面,也有显著的差异。诗经里战争双方一律构成一种“不对等”关系,即东方伦理道德意义上的“善”与“恶”的对抗(或者说“东方式”的正义与非正义的对抗)。伊利亚特则不然,冲突双方构成一种“对等性”关系,诗人们对战争的双方一视同仁,一样地歌颂赞美,一样地同情怜悯。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汉民族与古希腊民族具有不同的尚武精神。b古希腊所崇尚的平等与现代人崇尚的自由是相同的。c伊利亚特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对血腥的战争场面作精雕细琢,诗经则没有战争残酷场面的描写。d在军人形象塑造方面,汉民族比古希腊民族成功。e伊利亚特中战争的双方没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13对首段划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同的战争题材作品往往反映出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b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决定着不同的战争审美倾向。c一个民族的战争审美倾向对其战争题材的作品有影响。d战争题材作品的特征和风格受到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14根据文意,诗经与伊利亚特对战争题材进行艺术处理时迥然相异,其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分)答:15在作者看来,东西方古代两大民族的战争审美旨趣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4分)答: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请记得把答题卡与选考部分相对应的方格涂黑。(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从棣花到西安 贾平凹 秦岭的南边有棣花,秦岭的北边是西安,路在秦岭上约300里。世上的大虫是老虎,长虫是蛇,人实在是走虫。几十年里,我在棣花和西安生活着,也写作着,这条路就反复往返。 父亲告诉过我,他十多岁去西安求学,是步行的,得走七天,一路上随处都能看见破坏的草鞋。他原以为三伏天了,石头烫得要咬手,后来才知道三九天的石头也咬手,不敢摸,一摸皮就粘上了。到我去西安上学的时候,有了公路,一个县可以每天通一趟班车,买票却十分困难,要头一天从棣花赶去县城,成夜在车站排队购买。班车的窗子玻璃从来没有完整过,夏天里还能受,冬天里风刮进来,无数的刀子在空中舞,把火车头帽子的两个帽耳拉下来系好,哈出的气就变成霜,帽檐是白的,眉毛也是白的。时速至多是40里吧,吭吭唧唧在盘山路上摇晃,头就发昏。不一会有人晕车,前边的人趴在窗口呕吐,风把脏物又吹到后边窗里,前后便开始叫骂。司机吼一声:甭出声!大家明白夫和妻是荣辱关系,乘客和司机却是生死关系,出声会影响司机的,立即全不说话。路太窄太陡了,冰又瓷溜溜的,车要数次停下来,不是需要挂防滑链,就是出了故障。到了秦岭主峰下,那个地方叫黑龙口,是解手和吃饭的固定点。穿着棉袄棉裤的乘客,一直是插萝卜一样挤在一起,要下车就都浑身麻木,必须揉腿。我才扳起一条腿来,旁边人说:那是我的腿。我就说:我那腿呢,我那腿呢?感觉我没了腿。 90年代初,这条公路改造了,不再是沙土路,铺了柏油,而且很宽,车和车相会没有减减速停下,灯眨一下眼就过去了。 以前棣花有两三个司机,在县运输公司开班车,体面荣耀。他们把车停在路边,提了酒和肉回家,那毛领棉大衣不穿,披上,风张着好像要上天,沿途的人见了都给笑脸,问候你回来啦?就有人猫腰跟着,偷声换气地乞求明日能不能捎一个人去省城。可现在,公路上啥车都有,连棣花也有人买了私家车。 我每年十几次从西安到棣花,路经蓝关,就可怜了那个韩愈,他当年是“雪拥蓝关马不前”呀,便觉得我很幸福,坐车三个半小时就到了。 过了2000年,开始修铁路。棣花人听说过火车,没见过火车。通车的那天,各家在通知着外村的亲戚都来,热闹得像过会。中午时分,铁路西边人山人海,火车刚一过来,一人喊:来了!所有人就像喊欢迎口号:来了来了!等火车开过去了,一人喊:走了!所有人又在喊口号:走了走了!但他们不走,还在敲锣打鼓。十天后我回棣花,邻居的一个老汉神秘地给我说:你知道火车过棣花说什么话吗?我说:说什么话?他就学着火车的响声,说:棣花!不穷!不穷!不穷不穷,不穷不穷!我大笑,他也笑,他嘴里的牙脱落了,装了假牙,假牙床子就笑了出来。 有了火车,我却没有坐火车回过棣花,因为火车开通不久,一条高速路就开始修。那可是八车道的路面呀,洁净得能晾了凉粉。村里人把这条路叫金路,传说着那是一捆子一捆子人民币铺过来的,惊叹着国家咋有这么多钱啊!每到黄昏,村后的铁路上过火车,拉着的货物像一连串的山头在移动,村人有的在唱秦腔,有的在门口咿咿呀呀拉胡琴,火车的鸣笛不是音乐,可一鸣笛把什么声响都淹没了。我第一回走高速路回棣花,没有打盹,头还扭来转去看窗外的景色,车就突然停了,司机说:到了。我说:到了?有些不相信,但我弟就站在老家门口,他正给我笑哩。我看看表,竟然仅一个半小时。从此,我更喜欢从西安回棣花了,经常是我给我弟打电话说我回去,我弟问:吃啥呀?我说:面条吧。我弟放下电话开始擀面,擀好面,烧开锅,一碗捞面端上桌了,我正好车停在门口。 在好长时间里,我老认为西安越来越大,像一张大嘴,吞吸着方圆几百里的财富和人才,而乡下,像我的老家棣花,却越来越小。但随着312公路改造后,铁路和高速路的相继修成,城与乡拉近了,它吞吸去了棣花的好多东西,又呼吐了好多东西给棣花,曾经瘪了的棣花慢慢鼓起了肚子。棣花已经成了旅游点,农家乐小饭馆到处都有。小洋楼一幢一幢盖了,有汽车的人家也多了,甚至荒废了十几年的那条老街重新翻建,一间房价由原来的几十元猛增到上万元。以前西安人来,皮鞋印子留在门口,舍不得扫;如今西安打一个喷嚏,棣花人就问:咱是不是感冒啦?他们啥事都知道,啥想法也都有。而我,更勤地从西安到棣花,从棣花到西安,我不再以出生在山里而自卑。车每每经过秦岭,看山峦苍茫,白云弥漫,就要念那首诗:“啊,给我个杠杆吧,我会撬动地球;给我一棵树吧,我能把山川变成绿洲;只要你愿意嫁我,咱们就繁衍一个民族。” 就在上个月,又得到一个消息,还有一条铁路要从西安经过棣花,秋季里动工。 (选自 2009年07月15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6文中第6段加横线的句子属于那种描写手法,请对其作用具体分析。(4分) 17从棣花到西安,道路交通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作者如何突出这种变化?(5分) 18第段加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作出探究?(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朱光亚星”,永远在天上亮着 本报记者 余建斌 2月26日上午10时30分,87岁的科学巨星朱光亚停止了思考,传奇而神秘的一生从此画上句号。但苍穹之上那颗“朱光亚星”,将永久绽放光芒。 对这位“莫逆之交”,李政道评价说:他十分精心地组织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程开甲、邓稼先、陈能宽、周光召、于敏、黄祖洽、陆祖荫等成千上万的杰出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两弹”研制,他在“两弹”的研制中是“科技众帅之帅” “我这一辈子主要做的就这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 朱光亚说。 从20世纪50年代末投身于核武器研制工作,到2005年以年过八旬的高龄退休,朱光亚与核“打交道”长达近半个世纪。 1959年7月1日,宋任穷等人把35岁的朱光亚请去,邀请他到核武器研究所领导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在1946年8月,22岁的他被物理学家吴大猷选中,与李政道等人一起赴美留学,他当时选择进入了密执安大学攻读核物理博士学位。学生时代漂洋过海去追求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此后,从核武器研究所创业开始,朱光亚就担任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技术组织和领导工作,也是我国核武器研制的科学技术计划组织者和领导人之一。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整,一朵黄褐色的蘑菇云在我国的西北戈壁腾空而起。由于走错了路,朱光亚一行人还没有赶到山头的观测站,原子弹就爆炸了。还在赶路的朱光亚转过身来看着正在升腾的蘑菇云,不禁潸然泪下。 1972年后,李政道每年回到祖国都能见到朱光亚,但朱光亚对自己的成就和贡献从来只字不提。李政道也是从公开的资料中,才知道好友朱光亚在这个研制原子弹、氢弹的科学家团队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曾称赞朱光亚“细致安排争好省,全盘计划善沟通,周旋内外现玲珑”,“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称赞朱光亚“深思熟虑,把握航道”,上级领导则说朱光亚是“杰出的科技帅才”。 回顾往事,朱光亚却屡次提到:核武器事业是集体的事业,所有的一切荣誉都是集体的。我仅仅是其中的一员,是一个代表。 “祖国的建设急迫地需要我们” 爱国之情,始终是朱光亚的精神动力源泉。1950年2月底,朱光亚匆匆告别学业尚未完成、处在热恋中的女友、也是未来的妻子,取道香港回到新中国。之前,他和其他52名留学生签名发出了一封给留美中国学生的公开信,信中大声呼唤:祖国的建设急迫地需要我们! 回到国内后,朱光亚成为当时北大最年轻的副教授之一。 但朱光亚的功劳不仅仅在“两弹一星”的功勋中,他还被国防科技领域的同行们誉为有战略眼光的科学家。时任解放军总装备部部长,现任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曾有一番评价,朱光亚是一位具有战略眼光和远见卓识的科学家。他参加了包括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在内的新中国历次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工作1970年后的30多年里,他一直负责领导我国核武器技术研究与发展工作,处于高层科技决策的中心,潜心探索中国特色的核武器发展之路 “我个人只是集体中的一员,做了一些工作” 由于特殊的事业,朱光亚的经历鲜为人知。但这和朱光亚极为低调也有关系。多少年来,一直看不到描写朱光亚的文章,其实不是没有人写,而是写了文章到他那里过不了关,不是被扣下来,就是因不同意发表而被退回。他总说,先写别人吧,我的以后再说。 2004年,朱光亚80岁。为表彰他对我国科技事业特别是原子能科技事业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我国国家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10388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朱光亚星”。在“朱光亚星”的命名仪式上,他平实地说:以我的名字命名一颗小行星,我很不敢当我个人只是集体中的一员,做了一些工作。我忘不了信任和关心我的党组织,忘不了支持和帮助我的老领导,以及同舟共济的同事们。 朱光亚淡泊名利,时任中国工程院秘书长葛能全曾回忆,1996年,朱光亚获得了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的100万元港币奖励。他拿到奖金支票后,马上就捐给了中国工程科技界的工程科技奖奖励基金。他攒了4.6万多元稿费,也捐给了中国科协的一个基金会。 (选自2011年02月28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9文章标题“朱光亚星,永远在天上亮着”的含义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4分) 20文中多处引用了他人对朱光亚的评价,有什么作用?(5分) 21有人认为爱国情怀是朱光亚取得卓越成就的重要原因,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6分) 五、本大题两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2取下列材料中的考点,整合成一个单句,解释“漫画”(不超过50个字)。漫画是绘画的一种。漫画在内容上大多描绘现实生活,讽刺时事,有时也歌颂好人好事。漫画常采用变形夸张、比拟、象征等手法,有时也配以简短的文字说明。漫画具有较强的幽默感和讽刺效果。漫画在构图上,常以简练的线条构成图像。漫画_23教师节到了,学校文学社决定出一期庆祝教师节的专刊。请你以主编的名义,给专刊写“编者按”。要求:用稿件的篇名串联起来,感情真挚,在60字以内。稿件篇名有: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心灵的灯光、我的老师、我的梦想、托起明天的太阳等。_六、本大题1小题,60分。2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乔布斯说:“不要为别人而活。”爱因斯坦说:“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以上两句名言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自拟标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c(h p pio; a。pb qinqin yn;b.chzh ynyn jq; d.mi mm li)2c(a洛阳纸贵,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因此涨价了。指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b蜚声,指的是扬名。c“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轮”:高大;“奂”:多。这个成语只能用于房屋,不能用于其他事物。d“不以为意”,指不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这与后面莫言的表达都表现了莫言淡泊名利的性格特点。)3、b(a.成份赘余,“破天荒”与“第一次”重复。c不合逻辑,“老人、外出务工者和偏远地区的群众”概念交叉。d杂糅,要么用“原因是”,要么用“所致”。)4.b(句的“珍惜它”承原文“无价之宝”,“本应”引出下文的转折,是上句“处置”的表现,指出上述做法的错误,并提出建议。)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5c(夺:耽误,与寡人之于国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中的“夺”同义。)6a(也,表判断语气。b项:来,表目的/因为。c项:代词,指诬告的话/结构助词,的。d项:而且,表递进/表修饰。)7b(“骨鲠”是刚直的意思。说明他有远见;说明他的功劳。)8d(“虽多次触怒人主”错)9(1)济上疏曰/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固辞/不许/是岁薨/谥曰景侯。(多断、漏断或错断每3处扣1分,扣完为止)(2)蒋济于是秘密禀报刺史,假称得到了张喜的书信,说步兵骑兵四万人已到雩娄。(“乃”“白”“书”“云”句意可作得分点)大臣权力太大,国家就有危险,左右的人太受宠幸,皇上就会受蒙蔽,这是自古以来最大的警诫啊。(“蔽”1分,“至戒”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建安十三年,孙权率兵围攻合肥。这时,太祖的大军正在攻打荆州,军中发生了瘟疫,只有派遣将军张喜一个人带领一千骑兵,加领汝南的士兵来解合肥之围。蒋济于是秘密禀报刺史,假称得到了张喜的书信,说前来救援的步兵骑兵共有四万人,现在已到雩娄。孙权相信了,立即烧毁围城的营阵就撤离了,合肥城因此得以保全。后来任命蒋济为丹阳太守。有一个人诬告蒋济是谋叛主要策划人,太祖听说后,说:“蒋济难道会做这种事!如果做了这种事,那我是不了解人了。这一定是愚蠢的老百姓故意扰乱,道听途说罢了。”征召蒋济担任丞相主簿西曹属。关羽带兵围攻樊城和襄阳。太祖认为汉献帝在许都,离关羽的军队比较近,想要迁都。蒋济劝阻太祖说:“刘备、孙权,表面关系亲近,实际上却各有打算,关羽军事上得势,这是孙权一定不希望看到的。可派遣人去游说孙权,劝他在后面偷袭关羽,许诺割让江南来赐封孙权,这样樊城的围困就自动解除了。”太祖按照他的话去做。孙权听了后,立即带兵向西偷袭公安、江陵。关羽于是被孙权擒获。文帝即位,蒋济从京城出来,担任东中郎将。文帝问他说:“你所看到的天下风俗教化好不好?”蒋济回答说:“没有听到其他的好话,只听到要亡国的话罢了。”文帝显出愤怒的神情,并问他其中的原因,蒋济都一一地回答,于是文帝的怒气消解了。明帝即位,蒋济升为中护军。当时中书监、令专有大权,蒋济上疏说:“大臣权力太大,国家就有危险,左右的人太受宠幸,皇上就会受蒙蔽,这是自古以来最大的警诫啊。”明帝下诏表扬说:“刚直的大臣,是国君所仰仗的。蒋济文武兼备,任职勤劳,极尽节操,每有军国大事,当场有提出建议的奏议,对朝廷忠诚,做事奋发努力,我非常欣赏他的勇敢。”景初年间,对外征战频繁,国内大建宫室,长期分离的人很多,并且连年饥荒,谷物匮乏。蒋济上疏说:“陛下正当发扬前人的事业,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功业,实在还未到高枕无忧地治理的时候。”凡是要役使老百姓时,一定要在农闲时候,不能耽搁他们耕作的时间。那些想建立伟大功业的国君,先要估计老百姓的能力并安抚他们的疾苦。”明帝下诏表扬说:“如果没有护军,我听不到这样的话。” 齐王即位,蒋济升迁为太尉。这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颺等随意改变法律法规。凭着跟随太傅司马宣王屯兵洛水浮桥,诛杀曹爽等人的功劳,加封为都乡侯,邑七百户。蒋济上疏说:“太傅独自决断,想出高明的计谋,陛下彰显他忠心和节操,罪人伏法,这是国家的福气。分封、宠爱、庆贺、赏赐,一定要给予有功之人。现在,说到谋划我事先并不知道,说到打仗并不是我亲自统率的。”坚决地推辞,齐王不答应。这一年蒋济死了,皇上给他的谥号是“景侯”。10、(1)这两句诗分别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2分),描绘了一幅雨过天晴的宁静、秀丽画面(1分)。(2)答案一:同意。这首诗以乐景衬哀情(1分)。诗歌前三联描写了夏天傍晚雨过天晴之后秀美的田园风光和宁静且充满生趣的村居生活,尾联希望“鸬鹚不要飞走,留下我孤单一人看这良辰美景”(3分),委婉地表达了内心的凄凉与心酸。答案二:不同意。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1分),前三联描写天夏傍晚雨过天晴之后秀美的田园风光和宁静且充满生趣的村居生活,尾联希望“鸬鹚不要飞走,与我一起分享这良辰美景”(2分),表达了诗人与世无争(热爱田园生活)的淡淡喜悦(1分)。11、(1)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羁鸟恋旧林守拙归园田(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4)风华正茂挥斥方遒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12a e(b项古希腊民族即便是平等的关系也是力量的平衡所致,与现代人崇尚的平等不一样。c项判断绝对化,原文第五段是“诗经对战争情景的展示大都侧重军威气势的威武雄壮”。d项据第五段可知文中并没有这样的表述,属无中生有。)13a 表述不完整,原文是“战争题材作品的特征和风格”。14两部作品对战争题材进行艺术处理的不同表现在四个方面:战争题材的选择;军人形象的塑造;战争场面描述;对战争双方关系性质的认定和情感态度。(答出一点得1分,两点2分,三点4分。)15生存条件不同。汉民族有足够的生存空间,追求和谐宁静的生活境界,战争只是维护农耕社会秩序的手段;古希腊民族生存空间狭小,因而保持了强大而持续的对外扩张力,战争是获得生存权利的第一工具,也是保持独立地位的唯一手段。尚武精神不同。汉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