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省滕州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 及答案.doc_第1页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滕州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 及答案.doc_第2页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滕州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 及答案.doc_第3页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滕州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 及答案.doc_第4页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滕州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 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滕州市2015一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模块考试高二语文2015. 1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把第i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ii卷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第i卷(共36分)一、( 24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一头鹿的衰老是幸福的,意味无数次的成功脱逃。当梅花鹿群走过,就像一座(飘动/漂移)的花园;而鹿群的远方,虎已步出月光下的营地,树影婆要,岗峦低沉,它站住,凝眸星宿一一那晚风中开放的天上花园。虎一般单独生活,而它所捕食的动物几乎都是群居,让人不禁(质疑/置疑)“团结就是力量”的概括。所谓素食主义者的自由,不过是肉食主义者暂不(征用/起用)的几枚小钱。道德从来不能败坏后者的食欲,尊严也不曾给前者裸露的脖颈以适当的遮护。甚至大地都是有斑纹的。冬天,大地光秃秃的,它深深(收藏/隐藏)起来自己的斑纹,就像一个人贫穷时收藏起挚爱的梦想。空气中隐形的设计者用透明手指在窗户上描绘出童话般美丽的冰花,我呵气,融化一角冰凌。中学地理课本向我展示由外太空拍摄到的卫星图片:藏篮的深渊里,地球孤独地转动,布满褐色的古怪斑纹。这是人类偷偷登上神的瞭望台,模拟神的视角一一我们谓之的广大世界,不过是神铺在桌面的一张地图。1.文中加点的词语,注音有错误的的一项是 a.星宿(xi) b.裸露( 1) c.脖颈(jng) d.瞭望(lio)2.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衰老 脱逃 b.藏篮 融化 c. 凝眸 几枚 d.模拟 视角3.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飘动 质疑 起用 收藏 b.飘动 置疑 起用 隐藏 c.漂移 质疑 征用 隐藏 d.漂移 置疑 征用 收藏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眼睛只能感受明暗,除了很近的物体,蛇不能辨别线条和轮廓,蛇从本质上认识到无所不在的斑驳一一好像表面涂层已经剥落的破旧屋舍,蛇最能比较现实与天国不同。b.我在水族馆里看到蓑鲍,树起的背刺和层层交叠的鳍叶使它有若非洲部落的酋长,蓑 鲍身上有序地排布着斑点和条纹,像一张藏宝地图那样暗怀不为人知的玄机。 c.譬如粘一棵柳树吧,干和枝的每条线条该多长,该怎么弯曲,他们能把铜丝恰如其分地剪好曲好,然后用钳子夹着,在极稠的白岌浆里蘸,粘到铜胎上去。 d.那么多密密麻麻的铜丝没有一条不是专心一志粘上去的,粘上去以前还得挖空心思把 它曲成最适当的笔画,那是多么大的工夫!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参加世界杯十强赛的国脚们清楚,一个球的输赢,不仅关系到祖国的荣誉,而且关系到个人的尊严。 b.晋文公当上了晋国国君后,治理政治,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成为北方一大强国。 c.新一届领导集体从中国现实出发,将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治国原则写人宪法,这是对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的一大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d.人的素质的提高,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上,也体现在精神生活 和思想素质的提高上。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语序是 粘在铜胎上的图画全是线条画,而且一般是繁笔,没有疏疏朗朗只用少数几笔的。这里头有道理可说。 。 。 。 。还有,一件器物的表面要经过几道打磨的手续,打磨的时候着力重,容易使色料剥落。现在在表面粘上繁笔的铜丝图画,实际上就是把表面分成无数小块,小块面积小,无论热胀冷缩都比较细微,又比较禁得起外力,因而就不至于破裂、剥落。 其次,景泰蓝内里是铜胎,表面是涂上的色料,铜胎和色料,膨胀率不相同 景泰蓝要涂上色料,铜丝粘在上面,涂色料就有了界限 譬如柳条上的每片叶子由两条铜丝构成,绿色料就可以填在两条铜丝中间,不至于溢出来 要是色料的面积占得宽,烧过以后冷却的时候就会裂 a. b. c. d.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 b.百年老屋,尘泥渗挽,雨泽下注 c.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d.妪,先大母蝉也,乳二世8.下列句子的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a.遂去,不复与言。 b.义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c.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 d.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先妣事略 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下文的正德八年系公元1513年。生女、子:此指生了双胞胎。加健:更加费劲。姁姁(x):和蔼亲切。缉:搓麻线。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妣周孺人 妣:死去的母亲 b.于是家人延画工画 延:聘请 c.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 遗:馈赠 d.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人学 从:跟从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为多子苦 重为乡党所笑 b.孺人之吴家桥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c.中夜与其妇泣 其名为鲲 d.世乃有无母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11.下列用“/”给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 b.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 c.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 d.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12.下列对原文的鉴赏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家中的“老妪”好心办了错事,为了帮助母亲避孕,让她喝了民间避孕偏方,从此失声变哑。 b.归有光的母亲,世居吴家桥,娘家富有,却热爱劳动,生了许多小孩后也不停地干活。 c.本文虽名为“先妣事略”,但材料极为丰富,作者对母亲生前的琐事都记得清清楚楚,娓娓道来,情真意切。 d.先妣事略和项脊轩志一样,都是借助写生活中的琐事表达自己的感情。 第卷(共114分)三、( 28分)13.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1)遇童仆有恩,虽至捶楚,皆不忍有后言。(5分) 译文: (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分) 译文: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疡为妄作。(3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s分)虞美人 梳楼(蒋捷)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朦处。楼儿成小不藏愁。几度和云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注释】蒋捷生活在南宋末年。(1)请赏析首句两个“丝丝”的表达效果。(4分) (2)在长亭送别中“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使无法捉摸的离愁别恨具体化、形象化,表达新颖,感人至深。蒋捷的这首词中也有一句类似的句子,请找出,并简要赏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用“ , ”两句写出了群贤在会稽山集会的盛大场面。 (2)傍晚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都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呼应和,悠长而辽远。此景此情正应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 , ” (3)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4)李密在陈情表中形象刻画自己孤独惨境的句子是: , (5)在长亭送别中写莺莺含情凝望,极目寻找张生远去的影像,偶见征马在残阳里闪现了一下的句子是: , 四、(8分)16.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只写句子序号)(4分) 原来它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是清代嘉庆年间江苏巡抚梁章柜在苏轼和苏舜钦的诗中各采了一句联成。 那次去才知道了这副对联的来历。 早就知道沧浪亭的柱子上有一副著名的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所以,现在刻在亭柱上的是清代学者书法家俞樾书写的。 他太喜欢这件作品了,以至于他一辈子都认为自己的书法不配书写这副对联并流芳后世。 一副对联,四人成就,这应该算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段千古佳话了。 答:(只填序号) 17.下面是伊朗女艺术家在伊拉克一家孤儿院拍到的场景。请仔细观察这幅照片,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1)这幅照片在很短的时间里广为传播,感动了无数人。你的朋友还没有看到这幅照片,请你简要给他介绍一下。要求:语言简洁、准确,生动感人。(50字左右) (2)杂志社刊登这幅照片,请根据你的理解,为这幅照片拟定一个恰当的题目,能准确、鲜明表达照片的内容。(不超过10个字)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大义生死妥功林 读屈原和司马迁的故事,是在儿时。儿时读历史,不知“史是史,我是我”,总把自己比将进去:遇此情境我当如何?但正是这种类比,却凝娣着一种世界观的奠基。这种思考,一直没有离开过我。它令我出入古今,给我一生的精神滋养。 我深信,这种思考并非我一人独有。某种程度上,历史是为这种思考存在的。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地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亦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五千年积淀的,绝非只是出土的竹简,而是这中国式的生命。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不惜带辱而活?这个问题从儿时就萦绕着我。 后世一直将屈原定位为“爱国诗人”。我以为,这忽视了他作为“政治家”的一面。后人出于不平,以为楚国那样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尽忠和报效,焉知“政治”也是一种“理想”。政治家与政客的不同,正是由于前者是别无选择地献身,后者却是投机的。身为“楚臣”,他不能承受楚国亡国的事实。 仅作为一个“诗人”,即令“国破山河在”,亦不必去死。诗人以“诗”爱国和救国。他可以行吟,可以留作“薪火传人”。但三间大夫必须沉江。屈原的这种“相始终”的精神,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失败时唯一的选择。他把政治的责任放在“诗人”之上。 这才是屈原对自己的定位。 冯友兰先生说过,中国文化中有一种西方没有的精神,这就是当一个人认为他不能拯救国家时,为了不在内疚中偷生,便选择赴死。这就是为什么在抗日战争中,在寡不敌众的时刻,会有那么多的中国将士“以卵击石”的壮烈行为。 屈原是不会等到敌国军队侵入受辱而死的。羞辱他就是羞辱楚国。他要选择死,一种自由的高尚的独立的死。“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他悲吟着,高歌着,在泪罗江畔饱览他所挚爱的山河大地,从容如归地赴死。 我们何不理解为:屈原是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紧紧地拥抱着诗的理想而去的。 这死,亦是一种决裂,与以往从事的“政治”决裂,与终生所爱的诗章同归。这是历代美的理想之追求者的最好结局。 中国古人发明了一个伟大的词视死如归。“浩气还太虚”,回归自然。中国人承认自己是从自然中来的。精、气、神为天地所化。死,是将这从大地而来的浩然之气归于造化它、养育它的泥土和流水。 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当死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时,他选择生。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自己与汞友都极度痛苦的生接受宫刑。司马迁身为史官,只因他出于公正之心,为李陵辩护,开罪于皇帝。假如就为此而死,亦不失为一位直谏烈臣。 但司马迁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却不是仅此而已。他要完成千古史记。司马迁此举引起了当朝的监视与怀恨。这明明是一种冲破思想牢笼与真相禁锢的叛逆之举! 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是以正义与善恶观来创作的,充满人性及文化激情的作品。因而能超越政治变迁,虽物换星移,却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光。史记之功,可谓“再造”了中华民族。 祖宗给了我们一个清明节。清明时的中国,生人走到死界边,冥冥之中的灵魂也来与生人相逢。中国人,不只是活在自己不到百年的小生里,还要活进五千年的历史里,活进无尽的未来中,这使得中国人“精神上的人生”比肉体人生更为漫长和浩森。18.第二段“中国式的生命”是怎样的一种生命?(3分)答: 19.史记之功,可谓再造了中华民族”,结合上文,谈谈“再造”一词的含义。(4分)答: 20.文章引用冯友兰先生的话的作用是什么?(5分)答: 21.文章结尾说“这使得中国人精神上的人生比肉体人生更为漫长和浩森”,根据上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答: 六、( 60分)2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第一个人大老远看了,赶紧绕道而行,他一点也不愿接近,生怕不小心会中毒。第二个人来到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急着要砍除它,以免有人受害。第三个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的心去思索:这棵树也有生命,不要轻易地毁掉。于是在树旁圈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第四个人看见这棵树的时候,说:“喔!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于是他开始研究树的毒性,与其他药材的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新药。 要求:(l)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联系生活实际,选择有意义的角度);(3)立意自定;( 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模块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卷(选择题,共36分)一、(24分,每小题3分)1. c( 脖颈 gng )2. b( 藏蓝 )3. c(根据语境予以确定。“梅花鹿群走过”不会是 轻飘飘的;“质疑”“置疑”都有提出疑问的意思,但“置疑”多用在否定句中;“起用”的意思是重新使用已退职或免职的人员,或者提拔使用,此处不符合语境;收藏、隐藏都有保藏起来的意思,前面有状语“深深”,只能是“隐藏”,对“挚爱的梦想”有珍视之意,用“收藏”)4.d5. c (a项.轻重颠倒,逻辑不当,应为“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尊严,而且关系到祖国的荣誉”。b项成分残缺,在“成为”前加上“使晋国”。 d搭配不当)6. c7. d(乳,名次动用。其他三项为名次直接做状语。)8. c被动句。(a.省略句;b状语后置;d宾语前置)二、(12分,每小题3分)9d【从:堂房亲属】10d【a项前“为”是因为,后“为”是介词,被;b项前“之”是动词,到,后“之”助词,衬音节c项前“其”活用为第一人称,我的,后“其”是第三人称,它的;d项两个“乃”都表示转折,竟,竟然。】11c【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12c【作者幼年丧母,所忆有限,文中所记多为家人所述,且文中说:“追惟一二,余则茫然矣。”】第卷 (共114分)三、(28分)13(1) 对待佣人有恩惠,佣仆即使被责打了,背后也不忍心责怪她。(遇、虽、棰楚、后言,各1分,全句通顺1分,共5分) (2)为何要飞至九万里高空而南行呢?(奚为,之,共2分) (3) 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看待是虚妄的。(固、一、齐,共3分)14(1)“丝丝”这一叠词,(1分)看似平常,从音调上讲,这个叠词协畅自然,念来琅琅上口,增强了词的艺术美感。(1分)既逼真地再现了柳枝随风婆娑起舞的柔姿,也生动地描绘了春雨连绵不断的形象,暗衬倚栏人愁绪的万缕千丝。(2分)(“逼真地再现了柳枝随风婆娑起舞的柔姿”,“生动地描绘了春雨连绵不断的形象”,“暗衬倚栏人愁绪的万缕千丝”答出其中2点即可得2分。) (2) 这句是“楼儿忒小不藏愁”。 (1分)“楼儿忒小”以空间的大小来说愁之多少, “不藏”有藏不住、飘出之意,暗含“愁”之多。(1分)(1分)把无形的愁思化作有形的事物,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巧妙表现了愁情的深重。(2分) 15(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2)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3)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4)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5)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每空1分,共10分)四、(8分)16.序号:(4分)17. (1)照片的主体是个孤儿院的孩子,他(她)脱掉鞋子,蜷缩在地板上手绘的“妈妈”的怀抱里,像是感受妈妈的温暖。(2)参考示例:我睡在妈妈怀抱里/妈妈的怀抱/渴望(酌情得分,不求一致)五、(18分)18活在杰出的生里(2分),亦活在杰出的死里(2分)。19司马迁用不屈的意志证明了民族正义感(2分),这是一种冲破思想牢笼与真相禁锢的正义之举(2分)。20文章引用冯友兰先生的话说明中国民族文化中的生死观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代又一代人选择了以死明志必。(2分)为下文写屈原以死明志做铺垫。(2分)21(1)“精神上的人生”是中国五千年历史造就的(2分)(2)“肉体人生”不过百年,所以应该活在杰出的生里和杰出的死里,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价值(2分)(3)“精神上的人生”比“肉体人生”更加漫长(2分)。六、(60分)参照2015年山东高考阅卷标准。评分具体要求:评分以45分为基准分切入。好作文总分要打在54分以上乃至满分;差作文总分可打在30分以下直至0分。缺题目扣2分。每一病句扣1分。每个错别字扣1分。字数不足,在结构完整时,每少20字扣1分。要写出自己的见识,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要让语言表达能力强、阅读知识面广的学生得高分。【立意提示】 我们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有缺陷、有过错、对社会有一定危害性的人,如失足青年、吸贩毒人员和各式各样的罪犯;也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尤其是文化现象。怎样对待这些人与物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联想到我们学过的课文,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早就作过精辟的阐述,即存其精华,去其糟粕。按照新型话题作文“抓其一点不顾其余”的原则,我们可以只对其中一点立意。【参考标题】 1远离毒品,小心交友(着眼于第一个人);2做人要有公德心(着眼于第二个人);3归来吧,慈悲之心(着眼于第三个人);4我们要有创新精神(着眼于第个种人);5换个角度看问题(着眼于第四个人);6成功之道:化腐朽为神奇(着眼于第四个人);7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着眼于全部材料);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着眼于全部材料)。【参考译文】先母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十六岁嫁到我家。第二年,生下女儿淑静。淑静,就是我的大姊。过一年,生下我,又一年生下一男一女,一个生下就死了,另一个也只活了一年。又过了一年,生下有尚,怀孕十二个月。过一年生淑顺,再过一年生有功。有功生下以后,先母哺养他比前几个儿女更费力。于是她常常皱着眉头对几个女佣说:“孩子这样多,我真苦死了(我因为多子女而受苦)。”有一个老婆子(家里雇用的保姆)用一杯水盛着两个田螺送上来,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