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书写深圳慢病防治新篇章.ppt_第1页
继往开来书写深圳慢病防治新篇章.ppt_第2页
继往开来书写深圳慢病防治新篇章.ppt_第3页
继往开来书写深圳慢病防治新篇章.ppt_第4页
继往开来书写深圳慢病防治新篇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继往开来 书写深圳慢病防治新篇章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院 2005年6月29日 深 圳 基 本 情 况(一) n地理位置:广东南部沿海,占地2020平方公里,是 中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 n行政区划:罗湖、福田、南山、宝安、龙岗、盐田6 个行政区。 深圳基本情况(二) n人口构成:实际管理人口1071万人。其中 : 户籍人口:165万人 暂住人口:425万人 流动人口:481万人 n经济情况:5年来生产总值翻了一番多, 2004年GDP总值:3423亿元, 人均GDP:突破7000美元。 深圳慢病防治工作背景 n第一阶段:开展了全市慢病流调(社区诊断) n时间:1997年 n目的:揭示深圳市主要的慢病现状和流行特征, 并为开展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n组织:全市组织了400多名医务人员参加。 n政府投入:近100万元。 慢病流行病学调查 n样本 量:高血压(9200人)、糖尿病(8200 人)、口腔疾病(4600人)。 n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口腔疾病、 肾结石、住院恶性肿瘤、营养和膳食调查等, 获取有效数据200多万个。 n编写出版了深圳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学 研究一书。 流调方案论证会及调查现场 慢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n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0.09%。 n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4.23%,IGT率为 11.94%,累计血糖异常率为16.17%。 n高血压知晓率:42.81。 n糖尿病知晓率:23.05。 n15岁以上人群肥胖率21.80。 n高胆固醇血症:4.17;高甘油三脂血症12.28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15.81。 其它有关数据 n吸烟率:15.95,其中男性38.40,女性0.66 。 n营养膳食调查显示:平均饮食支出500元左右,以 高热量、高脂、高蛋白,低纤维素饮食为主。 n体育锻炼情况:经常参加26.94,且以50岁以上 年龄组最高。30-49岁年龄组仅在20左右。 以上数据显示,慢病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威 胁深圳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而且庞大的亚健康 人群将加重高血压、糖尿病的流行情况。 第二阶段:慢病社区综合防治试点工作 n市卫生局先后下发: 关于开展深圳市慢性非传染 性疾病综合防治试点工作的 通知; 深圳市试点社区慢性非传染 性疾病综合管治暂行规定 ; 深圳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 区综合防治指南等。 为开展试点工作提供政府支持 。 n2000年在深圳市宝安区召开了深圳市慢 性病防治试点工作总结会。 目的:1,对3年试点工作进行总结; 2,对全面开展全市慢病工作进行部署 。 第三阶段:全面铺开社区慢病防治工作 n2000年,在全市开展社 区慢病综合防治工作, 并制定深圳市高血压 、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 项目工作手册。 n2001年,列为“广东省 慢病综合防治示范市” n2002年,列为“全国慢 病综合防治示范点” 慢病防治网络建设(一) 深圳市卫生局 各区卫生局 罗湖、福田、南山、 宝安、龙岗、盐田 辖区医院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院 各区慢性病防治院 罗湖、福田、南山、 宝安、龙岗、盐田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316家 市慢病防治专业委员会 区慢病防治专业委员会 院慢病防治工作小组 慢病防治网络建设(二) n各级慢病防治机构建立时间 n市慢病院:1990年成立,1997年成立慢病防治科。 n罗湖区慢病院:1999年成立,同时成立慢病防治科。 n福田区慢病院:1995年成立,2001年成立慢病防治科。 n南山区慢病院:1995年成立南山区防疫站慢病科,2004年 成立南山区慢病院,同时成立慢病防治科。 n宝安区慢病院:1990年成立,199 年成立慢病防治科。 n龙岗区慢病院:1994年成立, 1999年成立慢病防治科。 n盐田区慢病院:2000年成立慢病院,同时成立慢病防治科 。 各镇预防保健所设立了专门慢病医生 慢病防治网络建设(三) n各级慢病防治机构人员构成 n市慢病院:9人;高级职称4 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 2人。博士4人,硕士3人。 n各区慢病院:23人,高级职 称7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 职称10人。 慢性病防治院工作职能 n慢性病防治院承担: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血压、糖尿 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口腔疾病 等,以及伤害预防控制工作; 慢性传染病:皮肤性病、结核病、 麻风病等。 办院方针: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建设 n截至2005年3月,深圳市共建社区健康 服务中心316家,覆盖人口120万余。 管理慢病患者19178例,其中高血 压14876例,糖尿病4302例,IGT554例 。 n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建设模式:院办院管 社区慢病综合防治工作 几点经验与体会 一、 领 导 重 视 n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纳入政府社会经济基础发 展规划中;纳入全市区域卫生规划中;纳入“十一五” 规划中。 n2. 加强领导,健全慢病防治机构:各区先后组建成立了 区慢性病防治院。 n3.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人、财、物上的倾斜:增加慢病 院编制;对开办社康中心的医院制定新增1个社康,增加 3个编制的政策; n4.落实专项防治经费:市、区慢病院均有专项业务经费 。 n5.加强慢病院的能力建设:解决办公用房、设备以及督 导用车等困难。 二、健全的慢病防治三级网络 n初步形成了:以市慢性病防治院为中心, 各区慢病防治机构为枢纽,市、区、镇各 级医院预防保健科(所)为辅助,社区健 康服务中心为网底的慢病防治网络。 三、严格的工作、考核制度 n1.慢病防治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任职综合目标考核中 ; n2.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案:每年由市慢病院制 定统一的考核方案,并由卫生局以文件形式下发至各区 ,由市慢病院组织专家进行年中和年度考核。 n3. 严格的“例会督导考核”制度: 市慢性病防治院 罗湖区 慢病院 福田区 慢病院 南山区 慢病院 宝安区 慢病院 龙岗区 慢病院 盐田区 慢病院 辖区社 康中心 辖区社 康中心 辖区社 康中心 辖区社 康中心 辖区社 康中心 辖区社 康中心 市卫生局下发年终考核方案和考核通知 社区现场督导表格和反馈报告 深圳市卫生局下发的年终考核、表彰文件及表彰会现场 年度考核动员会及考核现场 季度督导现场(南山区慢病院) 年终考核现场(中英街社康) 四、系统的培训制度 n1.国家、省慢病机构对市慢病院专业人员的 培训; n2. 市慢病院对区慢病机构专业人员的培训 ; n3. 区慢病机构对辖区社康中心及医院慢病 防治人员的培训。 五、社区防治工作开展的多样性 n1.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实行分级管理。 n2. 管理人群的多样性:社区居民、机关单位工作人员 ,体检人群等。 n3.随访方式的多样性:门诊就诊、上门访视、电话访 视等。 n4.健康教育访视的多样性:发放健康处方、宣传页, 张贴宣传画,树立宣传栏,播放健康教育录相,电话 和手机短消息等方式,慢病宣传日的大型主题义诊宣 传活动。 高血压、糖尿病宣传日活动主会场 印制的各类宣传资料 社区慢病综合防治面临 严峻形势 一、各级领导观念问题:需要更新 n1.建立突出政绩的考虑:慢病工作的成效短期内 难于体现,存在“慢病防治慢慢来”的思想。 n2. 未充分认识整个社会导向对慢病发病危险因素 的影响,仅仅强调个人的高危行为,而忽略了全 社区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氛围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 n3. 尚未充分认识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卫 生资源消耗的主要构成,而强调急性传染病的危 害。 二、慢病防治机构和人员建设:需要加强 n1. 各级慢病防治机构的建设未提高到可持续发展的高 度来加以考虑,专业人员的配备和经费投入不能“与时 俱进”,人员数量少,素质较低。几年来,各区管理的 社区和病人数快速增长,但专业人员的数量增加却十 分有限,大大影响了工作的深入开展。 n2. 社康中心由于承办医院以经济效益挂帅,人员配备 多以聘用人员为主,普遍存在人员不足,专业素质较 低,流动性大等情况,大大制约了社区综合防治工作 的开展。 三、面临的社会压力:需方市场大 n1.全市人口激增,特殊的人口结构:管理人口1071万 ,户籍人口仅165万,暂住、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的 严重倒挂,造成医疗卫生服务严重不足。 n2.庞大的亚健康人群,社会老年化等。 n3.社康中心未能完全覆盖全部人口,造成慢病管理存 在真空地带。 n4.全人群的健康教育干预力度不够,缺乏积极的社会 氛围,影响慢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四、综合医院的角色:需要转换 n综合医院在慢病防治工作中原本应当承担很 重要的临床指导、培训和诊疗任务,但是在 市场经济体制下,医疗机构过分强调经济效 益,使得其承担的职责不能很好的履行,慢 病防治机构对其又缺乏约束力,造成慢病防 治工作始终是慢病机构一厢情愿的尴尬局面 。 对 策 n一、政府部门 n1. 各级政府应明确有关部门职责,制定相关政策 ,统筹落实慢病防治经费,跳出由卫生系统唱独 角戏的慢病防治模式,充分发挥教育、财政、新 闻媒体、居委会和物业管理等各部门的职能,全 面实施慢病综合防治策略。 n2. 制定关于“居民膳食营养指导”,“全民健身规划” 等公共卫生政策,形成良好的社区氛围,倡导健 康生活方式。 二、慢病防治服务体系 n1. 市慢性病防治院:建立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研 究所,成为全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业务指导 和技术支持的中坚力量。 n2. 各区慢病院:增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经费和专 业技术人员的配置,提高区级慢病防治的业务能力, 。 n3. 综合医院:增强综合医院积极参与慢病防治工作的 意识,切实做好临床诊疗、技术培训等工作,以及对 所属社区的人员经费合理配置。 n4. 社康中心:提高慢病防治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加 强慢病防治人员的业务培训,做好社区全人群的健康 教育与促进工作。 三、人员培训 n1. 市、区慢病防治专业机构人员的培训 n2. 基层慢病防治人员的培训 n3. 各级医疗机构临床医生的培训,树立“预防 为主,防治结合”的观念。 四、健康教育与促进 n1. 卫生部门制定健康教育指南,以社区作为健康教育的大 课堂,指导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n2. 新闻单位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将慢病防治宣传内容纳入 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公益宣传计划,坚持经常性宣传, 引导居民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n3.教育部门应将慢病防治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