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论文:解读安妮宝贝的小说《彼岸花》.doc_第1页
大学毕业论文:解读安妮宝贝的小说《彼岸花》.doc_第2页
大学毕业论文:解读安妮宝贝的小说《彼岸花》.doc_第3页
大学毕业论文:解读安妮宝贝的小说《彼岸花》.doc_第4页
大学毕业论文:解读安妮宝贝的小说《彼岸花》.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灵的倾诉 感情的释放解读安妮宝贝的小说彼岸花摘 要安妮宝贝的小说多以告别、流浪、宿命、爱和死亡为题材,并且蕴含着一个共同的创作主旨,即真实地反映工业化大都市中处于边缘的游离者的生存状态。她的彼岸花是一部“放给陌生人看的电影”。就像安妮宝贝所说的:“我一直要求自己做一个有同情心的叙述者。”小说中,故事中套着故事,不同的人物反复重叠,心灵的释放,爱与恨,离与别,生与死,相互交错,在小说的主人公身上清晰地表现出来,它来自南生(或者说是乔或安妮宝贝)的灵魂深处,带着欲望游离在城市的边缘,在情感上撞击得支离破碎。关键词:安妮宝贝;小说;彼岸花;心灵的释放AbstractMost of the Anne babys novels take says goodbye, roams, the fate, the love and the death as the theme, and contains a common creation primary intention, namely reflects the dissociation survival condition which really in the industrialization metropolis is in the edge.Other Shore Flowers is one “gives to issue to the movie which the stranger looked”. Looked like the Anne treasure says :“I have requested myself to make one to have the sympathy reader.” In inside, in the story is wrapping the story, the different character overlaps repeatedly, the mind release, likes with hating, to with leaves, lives with dies, interlocks mutually, displays clearly on the novel leading character body, it lives (or is Qiao or the Anne treasure) the innermost soul from the south, is having the desire dissociation in the urban edge, hits torn to pieces in the emotion.Keywords:Anne Baby;Novel;Other Shore Flowers;Mind release目录一、作者的影子1二、都市情结2三、欲望的躯体3四、漂泊孤独的灵魂3五、执著的感情5六、无可逃脱的宿命6注释9参考文献9谢辞10III安妮宝贝,原名励婕,从1998年在网络上发表小说,是网络文学界颇受瞩目的作家,她先后出版过告别薇安、八月未央、彼岸花、蔷薇岛屿等作品,多以告别、流浪、宿命、爱和死亡为题材,并且蕴含着一个共同的创作主旨,即真实地反映工业化大都市中处于边缘的游离者的生存状态。彼岸花是一部“放给陌生人看的电影”。就像安妮宝贝所说的:“我一直要求自己做一个有同情心的叙述者。”1在小说里面,故事中套着故事,不同的人物反复重叠,心灵的释放,爱与恨,离与别,生与死,相互交错,在小说的主人公身上清晰地表现出来,它来自南生(或者说是乔或安妮宝贝)的灵魂深处,带着欲望游离在城市的边缘,在情感上撞击得支离破碎。在彼岸花这本书的封底,有这样几句话概括了全书的主题:我把我的文字写给你看/有往事的缺口/有幻想的抚摸/有诺言的甜美/有失望的伤痕。一、 作者的影子安妮宝贝的小说,有着孤独、遗忘,有着漂泊、死亡,有着爱与伤害。她的小说中很多的故事都是来自于她的往事。她说“往事是人最大的财富,我保留它们,然后让其他的人分享它的痛苦与快乐。”2她喜欢散步、长途旅行、爱尔兰音乐、巴西鸢尾、电影,她在生活中经历漂泊,她小说中的人物也依然如此。小说中以“小我”为主,表现人本能的阐释生存的意义、生活的故事、生命的含义。在彼岸花中,南生是乔电影里的角色,而乔又是安妮笔下的人物,里面或多或少有着她的影子。她曾说过:“想起的主题,依然是关于一场倾诉。”“摘除面具。敞开心扉。这样倾诉才能开始。”安妮宝贝用自己的经历演绎着关于自己的故事,以精致的文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幕幕唯美的、伤感的、斑驳的情感画面。乔说:感情有时候只是一个人的事。和任何人无关,爱,或者不爱,只能自行了断。伤口是别人给予的耻辱,自己坚持的幻觉。南生说,她会爱上一个男人,为他生许多孩子。会和这些属于她的亲爱的人互相陪伴,不离开半步。直到天荒地老。电影中的南生带着对爱的深深眷恋和追求,得到的只是破碎的虚无和无法抑制的心痛。现实中的乔则以淡漠的决绝,非常自我的漂泊,以孤独的方式生活。难道是电影中那爱情的悲剧才使得现实里的乔对爱淡漠?无论怎样,她们的梦最终会破灭,她们终究会醒来,并且伤痕累累,如同所有孤独无依的淡漠灵魂,不知该如何倾诉,也学不会彻底忘记,她们最终的结局,只有继续生命的漂泊。安妮宝贝的格言:“接受每一次充满激情的爱情,但不相信它,爱情只能带来安慰,不能带来解脱。每个人都是注定孤独的。”3作者的爱情观加注于主人公的身上,所以在她的小说里,我们找不到理想纯洁的爱情。她笔下的爱情都是无助、脆弱、容易破碎的,让人疼痛。生活对她来说,永远充斥着告别与流离失所,太多的苦难让幸福总是在远方,一切如同彼岸的花朵,盛开在不可触及的别处。她告诉我们,幸福是可以选择的,只是我们必须首先付出非常沉重和昂贵的代价。二、都市情结在安妮的文字中,都市这个在当代文学久久缺席并不断被虚构的空间反复真实地出现。在她笔下,那是永远的漂泊流浪的现代丛林,也是无家可归者的唯一归属。著名文学评论家戴锦华恰当而精炼的概括出安妮宝贝小说中的都市情结,这种情结更具体的表现为上海情结。几乎在她的每篇小说里面,都可以寻觅到上海的踪迹:南京路、淮海路、外滩、哈根达斯、日本料理店、陈旧的酒吧、高耸的写字楼、呼啸的地铁、林立的旧洋楼彼岸花中,故事发生的地点从上海、杭州到南京、广州,这些极其发达、高度物质的大都市,作者不厌其烦地细细描绘,引领我们在这灯红酒绿的现代都市里穿梭,感受着她的独特气息。“我对它的情结,出现在午夜的酒吧,出现在地铁的陌生人群,出现在陈旧洋楼的裂缝中,那些寒冷的阳光和阴影。出现在我自己海水般潜伏或激荡的灵魂中。”4“上海的天气像一件洗完以后晾不干净的衣服,在粘稠潮湿的尘烟中摇摆不定有时候我经过外滩,这是上海的标志性的地方,它让我意识到自己混迹在这个城市的外地人行列中,侵略和享受着它的风情及物质生活。”作者如此关注上海,以致将它纳入自己的灵魂深处。在她的不同作品中,她都强调这种情结,“比起上海的喧嚣尘烟,这样的生活是平淡悠闲的。他说,我不清楚你为什么会喜欢上海。上海的水和空气都不好。她说,我只是对它有情结。虽然不知道是为什么只有上海,才会有这样的男人。才会有这样的男人带来的故事,因为华丽喧嚣而荒凉。”5她曾在一次采访中说过:“我会伤感地观望这个城市。它的肉体和心脏。更多时候城市只是一个背景,是一块黑色的底纹。那些被衬托着神情淡漠的人群才是我所关心的。他们内心深处有潮湿茂盛的花园,隐藏在冷酷面具下,依然盛放着纯粹、唯美的梦想。即使一直在承受分裂和伤害。你的书是否进入了读者的灵魂。这是一个作家能够检验自己的创作是否具备意义的唯一标准。书可以成为一条线,把陌生人的隐秘感受联系在一起。让他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些感受很多人都具备,你其实并不如自己想象中的孤独。你可以融入这片大同。”6显然,作者关注的并不仅仅是上海这个城市,更为重要的是生活在这个现代化大都市中的人群。三、欲望的躯体彼岸花中乔是一个自由散漫并且缺乏安全感的自由作家,或者换个角度说,她是一个自私的人,有着与平常人相反的作息规律(从晚上七点工作到凌晨五点,白天睡觉),内心非常敏感,深藏着寂寞的阴影,喜欢看碟片泡酒吧,生活单调却常常自得其乐,有着固执的生活方式,从不为谁而改变。她渴望得到完美的爱情,但却在每次匆匆的爱情碰撞中就先断定了失败的结局,导致感情的伤口越裹越紧。她又是不安分的,为了满足自己的肉体欲求,理智地与任何一个男人交往。肉体告诉她需要安慰和快乐,她就一次一次轻易将自己抛弃。就像陈染所说的“她使我懂得了那一个幽谷之深,懂得了那寻求充满、再充满的要求,她使我知道了每个女人都是一个死亡的深渊、一个美丽的陷阱。”7遇上卓扬是很偶然的机会,她没有倾注自己的全部感情,当卓扬真正想要和她谈婚论嫁的时候,她又急忙地逃走,躲进原来的小小的厚厚的贝壳里,她的心一刻不停地继续她的漂移。她成了一具空壳,正如陈染所评论“这个世界是通过欲望控制我们的,当我们走过很长道路之后,才会幡然醒悟。只是这时我们已经为此付出了代价。”8森,也许永远是一个好的倾听者,乔本以为可以托付终身小心翼翼的与他交往,到头来森却是同性恋。乔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身体重新丢弃,给了宣称要结婚的Ben,两人的闪电式结婚只是双方为了在心灵上都得到暂时的停靠罢了。瞬间一过,两人虽是合法夫妻,但却形同陌路。Ben带着他们的结婚证远走他乡,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好像他从来没有来过,要不是乔自己说出来,没有人知道她已经结婚。最后,乔又与旅行者树重演了过去不知上演过多少回的一幕。此时,与谁发生关系都无所谓了,乔成了生活中的小丑,她再也控制不了她寂寞的身体,她的灵魂一直在哭泣漂泊。乔认为是生活一次次让她失望,实际上她“要的是彼岸的花朵,盛开在不可触及的别处。”去彼岸观望来路,也许会有所不同,但彼岸真的可以令人欣慰吗?彼岸遥不可及! 四、漂泊孤独的灵魂灵魂的孤独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安妮宝贝用另类的心理和她那些仿佛从黑暗洞穴里挥洒出来的文字,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外表冷漠、内心狂野的灵魂孤独者。在高度的物质文明影响下,她们身上有隐忍叛逆的激情,有沉沦的放纵,也有痛苦的挣扎。安妮宝贝的小说始终围绕着自由、孤独、漂泊、宿命等命题思考,以都市情感为题材,表现现代化大都市中处于边缘的游离者的生活。无论是早期的告别薇安、七月与安生,还是后来的彼岸花、二三事,安妮宝贝始终关注这样一群人:生活在工业化的大都市里,神情冷漠,灵魂漂泊无依,选择了边缘路线的行走者。其中,以告别薇安中的薇安和彼岸花中的南生最为突出。安妮宝贝曾在彼岸花的序中说过:“告别薇安曾经是一个人刚出发时的姿态,有很多单薄的锐利,容易被打碎,所以疼痛。我希望这个长篇对读者来说,不再是一波一波的激荡的潮水,而是面对夜色下一片深不可测充满寓意的大海,沉默地面对,互相安慰。”9小说中的南生是个可怜的孩子,母亲因为难产而早亡,父亲在接她进城的第一天发生车祸去世,是她一生都摆脱不了的噩梦。生命中那片生长着关于爱与温存的记忆的沃土长久荒芜,导致她从少年到青年时期对爱有着强烈的欲望,希望她爱的人陪在身边,不再感到孤独。南生在童年就肆意抛弃了童贞,和平的童年凌乱、残酷,亲生母亲无尽的折磨和殴打,使和平幼小的心灵倍受摧残。但最艰苦的日子里,和平却依然细心地呵护着南生。和平是南生在父亲死后唯一真正在身边关心她的人,所以南生不顾一切、甚至有些畸形疯狂的把一生的爱都倾注于和平,这种爱欲近乎残废。迫于生计,和平走上小流氓道路,吸烟、喝酒、打架、嫖娼。最后,和平在南生的生活里越走越远,流浪到了广州。南生坚决地踏上寻找和平的路途,因为和平是她生命尽头中唯一不能失去的温暖,她爱和平!她以为和平是属于她的,她要抓住这份爱。但是,他们有太多的相似之处,童年的交集使南生早已成为和平心底上一道擦拭不去的伤痕,在渐长的光阴中更加显得清晰与强烈。她成了他的劫难,一次又一次地打破他表面的平静,揭开他本已尘封在记忆里的丑陋伤疤,使他们血流不止。曾经桀骜的和平早已被生活磨掉了棱角,当他再也无法接受南生的畸形情感而逃避时,他说:“南生,你是让我对这个世界感觉恐惧的人。”南生太固执了,以至于丧失理智,她把冷冷的刀刺向了和平的身体,得不到和平的爱使她显得如此自私和恐怖。她以为这样可以挽留和平,却没预料到和平走的这么决绝,“南生,如果我曾经亏欠过你,那么现在,我们应该已经两清。任何人都无法穷其一生在一起,除了特别幸运或不幸运的人。”灵魂的孤独使南生一直想找一个可以靠岸的港口,但是,精神早已凌驾于肉体之上,肉体只能跟着灵魂飘在世纪末的边缘。所以,当她邂逅罗辰那个可以给予她幸福与怜惜的男子,只需上前一步,她便可以得到美满的家庭和平凡的平静,停止流浪就可以不再受伤。但是,她选择了放弃,心里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即使将要面对的是持续一生的漂泊。她是那样的心甘情愿,舍弃了唾手可得的幸福去追求生命中望不到尽头的孤寂和沉默。“我知道有很多人,他们漂泊过不同的城市,只为了找到一个喜欢的地方留下来。告别过很多有遭遇的人,只为找到一个温暖的人和他相守。”10所以南生一直在寻找,寻找她最留恋的那一片温暖。幸福始终是一种幻觉。我们都在幻觉中起伏,所以她的一生注定要在漂泊中流离。在安妮宝贝的笔下,这样的人群是大量存在的,彼岸花中的乔、小至、森、Ben等等都生活在自己独特的圈子里,以独特的方式生存着:“在百盛下面的地铁站台,总是有行色匆匆、表情冷漠的人群。他们披着一层孤独的透明外衣,像穿行在深远海面下的鱼,各行其是,脆弱无常。”11虽然他们生活在一个开放、自由的城市,城市中呼啸的地铁、如潮的人海、高耸的写字楼、嘈杂的酒吧令人神迷目眩,应接不暇,然而隐藏于各种摩天大楼平静外衣下的竞争、冲突,不可避免地孕育出一个个焦灼、畸形的灵魂,他们一方面无法摆脱抑郁、空虚和幻灭,一方面又始终充满野性和不羁,被打上了深刻的漂泊、流浪的印痕;他们另类的情感,很难融入普通人的世俗生活,但从未妥协和放弃,他们是一群执著的灵魂游离者。安妮宝贝用她特有的细腻敏感的笔触,深刻地描摹出这类人隐秘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五、执著的感情彼岸花和以往的倾诉不同,作者以现实情节和电影叙述两条线索交错展开,时间跨度大,人物和城市涵盖丰富,保持了作者的独特的美感和荒凉,并且使整部小说一直保持着一种电影般光影交织的诡异幻觉。南生,对感情过分执著,甚至于是病态,为她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一个伏笔。她和安妮宝贝笔下的其他人物是有区别的。她笔下的人物,如薇安、未央、七月与安生是对自己心中的感情执著,是有点虚幻的、没有特定的人。而在彼岸花中,情感有了实质的意义、丰富的内容,因为和平的存在,浓厚的情欲也有了明确的方向。放肆的爱情,如同一场黑色的潮汐,汹涌着席卷而来却又沉默而退,不留痕迹。她的悲哀在于她对感情的太过偏激执著,明知不可为,怎么都是受伤害,却仍不肯放弃,坚持做飞蛾扑火的牺牲。在文章中,南生的悲剧在这寥寥数句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黑暗中,她的每一寸皮肤、每一个毛孔都在记忆这个男人的声音。他的容颜在时间的空虚中是可以用手触摸的。这是她唯一的财富,紧握在手中,不肯放。因为一放就成了空虚,整个世界白茫茫的一片。她将会在哪里都是一样。梧桐树的叶子实在太绿了,太美丽了。她满眼都是灼热的泪水。”12林和平,那个外表冷傲、内心孤独脆弱的男子,南生是依存着他而活的。但是,他却一直在逃避、妥协和放弃。南生是天生落拓的女子,无法带给他简单的世俗的平静。和平不愿负载这份沉重的爱,最终,南生选择了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结束了两人的关系把刀刃捅向和平的胸膛,以这种方式偿还了她跟他所有的罪孽,将过往的一切一笔勾销。现实生活中,乔遇见了小至、卓扬和森。小至是一个永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女子,所以她注定了漂泊,一直在流浪。卓扬是个音像店的男人,他身上渗透着这个城市的物质和温情,还带着家庭的印记,所以他只能在短期内喜欢上乔,最终回到他既定的轨道,做一个白领,和相似的女子羊蓝结婚。乔一直认为感情像一个包裹,背在身上,背了那么多年,却找不到一个人可以把它卸下来。这需要等待,等待一个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把这个包裹交给一个合适的人。尔后,乔遇到了森布鲁酒吧的老板,算是一个特别的男人。他是会爱的人,他的爱惊世骇俗。乔本以为,她终于找到了将感情的包裹值得托付的人。是的,森可以给乔所有想要的东西,唯独没有爱。而乔是一个如此渴望爱的女子,“我想我爱你。森。所以不能以不爱的方式和你在一起。”所以也只能拒绝。南生是个自由却孤独的人,拒绝循规蹈矩的生活,她的血液注定要走一条丛林动物般自由的道路,她的野性和灵性比任何人都多。而乔一直保持头脑清醒,非常理智,她只看事实,有自己信奉的原则。二人都是如此特立独行的人,不怕孤独,只是偶感寂寞,所以她们无法安于大多数人的平常生活。文汇报一位作者曾经撰文分析安妮宝贝:“她小说的女孩们飘忽、游荡、不能停止。这种孤僻应当是来自灵魂的。如风,所以渴望温柔安定的怀抱;同样因为如风,所以一旦停下,便开始痛苦与挣扎,以至于相爱却彼此折磨。如风的灵魂,本身就意味着不断地追寻,不断地离去,而且,只能孤身上路。这样的矛盾,便是一切爱情别离和死亡的起点与终点。”13六、无可逃脱的宿命安妮宝贝的小说多半围绕着城市男女爱情展开,但却不同于一般的写情小说,常常以“破碎、离开、死亡、告别”为结尾。她说:“并不是所有想得到的东西,都能够得到,而到手的也不一定是心里所想的,我相信宿命,不相信爱情。”她小说中的人物往往都是被冥冥中的一种力量所主宰。小说中的女主角性格怪异的母亲、不和睦的家庭、破碎的童年、漂泊的生存状态,这些既定的“宿命”成了女主角性格无可推卸的原委。南生是带着伤痕和阴影的孩子,宿命早就锁定了她。童年在她身上投下了巨大的阴影。初次目击死亡时车站旁惊起黑色的鸟群,失去童贞那个晚上窗外闪过挥动翅膀的飞鸟,数年后南生依然在梦中清晰可见的老屋木床上母亲难产时留下的血斑,以及“站在路边穿蓝咔叽布的男人”阴魂不散地在南生的脑海中浮现,这预示着童年那次车祸在南生心里早就被定为是命运的无情捉弄,影射了无奈的宿命感。南生和和平一直站在宿命的手心里,他们都是不被允许的人。南生是一个被打上岁月烙印的人,是残废的、是支离破碎的,一直在时光和情欲的路途上颠沛流离,始终不能逃脱宿命的手心,注定在两条轨道上有时平行,有时相交,但最后都向着各自的方向,彼此越来越远。在彼岸花中,关于宿命的暗示,不得不提到文中多次、反复出现的飞鸟。“她每次出现,都会有一群鸟儿围绕在她身边。那群鸟在她的头顶盘旋,在她的身边栖息,自由出入她心脏起伏的地方。带着凛冽的风的声音,但没有一个旁人能够看到。当她爱上一个男人的时候,鸟群会轻灵地四处扩散,在天空上盘旋。当她痛苦的时候,鸟群停在树枝上或屋檐上沉默无语。”“有一天她死了。那群鸟消失在她腐烂的体内,然后蜕变了颜色振动着翅膀离她而去”飞鸟是自由地出入的,一直在不停地行走,并且保持高度的警觉。乔和南生都是想逃脱现实生活的人,渴望自由,没有牵绊,可是这只是一场空想。在她们不断逃脱的过程中反复回想这群飞鸟,就是对宿命无可逃脱的一种暗示。在安妮宝贝的每部作品中,似乎都存在一个南生这样的人,她们或者叫“安”、“乔”、“蓝”,也似乎都在寻找某个地方或某个人,其实是关于爱情的梦想和缺失,那个人总是在前方,可是却找不到,只能漂流到另一个陌生的城市,但是是否有她要找的人呢?没有。只有偶然的相遇与纠缠,而后又是孤独的飘零到另一个孤独的地方,目的总是指向下一个,而下一个又是什么呢?可能是短暂的停留,也可能是空白和虚无。爱情和幸福的距离是遥远的,更多的时候,两者的距离还没有爱情和死亡的距离近。所以,安妮宝贝的作品中充斥着趋之不散的阴暗和宿命的气息。如果能用一个形象的词语准确地表达对安妮宝贝文字的阅读感受,那就是“碎玻璃”这个具体的物象一块被打破的玻璃,破碎的、带有凌厉的棱角和边锋,但永远保持它的透明和简洁,在黑暗的背景下,它能映照出自身的影子,即使只是模糊不清的轮廓,你也隐约知道那其实是自己在活动身体或者灵魂。安妮宝贝的文字叙述处于一种欲望化、私人化的形态,以接近“呓语”式的自我剖析来寻找和发现生活,她将“叙述”和“语言”视为小说写作活动的全部意义,从而使得人物的塑造相对模糊。正如她自己所说,“我知道生命会一直处于一种混乱不安,暗昧模糊的状态中,所以能在自恋和自毁的泅渡中,奔向彼岸。”14注释所谓自私的标准是:只按照自己的本性生活,放纵自己不好的习惯,比如长时间睡觉,去附近的酒吧买醉。沉溺于香烟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