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思考题答案.docx_第1页
解剖学思考题答案.docx_第2页
解剖学思考题答案.docx_第3页
解剖学思考题答案.docx_第4页
解剖学思考题答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形态解剖学思考题绪论1. 人体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概念。2. 掌握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1、组织:在结构和机能上具有密切联系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所组成的基本结构称为组织。(有许多形态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的基本结构。)器官: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一定规律结合在一起,构成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密切联系的器官结合在一起,共同执行某种特定的生理活动,即构成系统。(人体可分为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器和神经系统等)2、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为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下垂至躯干两侧,掌心向前,两足并拢,足尖向前。第一章 基本组织 3. 解释:内皮、间皮、骨单位内皮:内皮是分布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内皮很薄,游离面光滑,有利于血和淋巴的流动及物质交换。间皮:间皮是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的单层扁平上皮。间皮细胞游离面湿润而光滑,便于内脏器官的活动和减少摩擦。骨单位:骨单位是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数量较多,呈圆筒状,与骨干长轴平行排列。每个骨单位由1个位于骨单位中央的中央管和数层围绕中央管呈同心圆排列的骨单位骨板组成。4简述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与分类,举例说明上皮组织的结构与机能的统一性。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 上皮细胞排列紧密而规则; 细胞间质少; 上皮细胞具有明显的极性; 一般没有血管和淋巴管,其营养物质是由深层结缔组织的血管提供。分类:被覆上皮;感觉上皮;腺上皮;生殖上皮。举例:分布于体表的上皮以保护功能为主,而小肠的黏膜上皮除 了有保护作用外,还有吸收和分泌功能。5简述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与分类。结构特点:细胞种类多而排列松散; 细胞形态多样; 无极性; 分散在细胞间质内; 细胞间质多。分类:6试比较三种软骨的组织结构和分布。表1三种软骨的组织结构和分布 特征软骨 结 构 分布功能细胞纤维颜色透明软骨软骨细胞群胶原原纤维半透明状关节软骨、肋软骨、气管、支气管保护纤维软骨小而少,成行排列胶原纤维乳白色椎间盘、关节盘、耻骨联合处支持弹性软骨弹性纤维不透明黄色耳郭、会厌7试比较三种肌组织的结构特点加神经支配、分布和功能。表2三种肌组织的结构特点、分布和功能特征 肌组织结 构分 布功 能细胞形状细胞核横纹润盘心肌短柱状,有分支椭圆形有有心脏,靠近心脏的大血管壁中收缩运动,传导,分泌平滑肌长梭形椭圆形、长杆状,一个无无内脏器官,某些器官被膜内;血管,淋巴管管壁支架,合成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基质骨骼肌细长圆柱状核多,细胞周缘有无附着于骨骼传导兴奋,调节和控制肌质内Ca2的浓度8简述神经元的结构、种类和分类依据。神经元的结构: 细胞膜 胞体 细胞质神经元 细胞核 树突 突起 轴突种类:按数目分:多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单极神经元;假 单极神经元。按功能分: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分类依据:数目;功能;神经元轴突长短。按神经元轴突的长短:高尔基型神经元;高尔基型神经元 。第二章 运动系统9. 解释:胸廓、骨盆、足弓。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1块胸骨和它们之间的骨连结共同围成。有保护胸腔脏器和一部分腹腔脏器的作用,并参与呼吸运动。骨盆:骨盆是由骶骨、尾骨及左右髋骨借骨连结构成的一个完整骨环。具有保护盆腔内的脏器和传递重力的作用。足弓:足骨借关节和韧带连结紧密,使足底形成凸向上方的弓称足弓。(足弓可分为前后方向的纵弓和内外方向的横弓。站立时,足部以后方的跟骨结节及前方的第1、5跖骨头着地,从而保证足底支撑的稳固性。足弓具有弹性,可缓冲行走时对身体所产生的震荡,同时还有保护足底的血管和神经免受压迫到作用。)10. 小结人体206块骨及其连接和相关结构。11关节的结构包括哪几部分?12脊柱有哪四个生理性弯曲,其有何生理意义?第三章 循环系统13解释:小循环、大循环、微循环、心传导系统、静脉角。小循环(肺循环):全身返回心的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自右心室搏出,经肺动脉及其分支流到肺泡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再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血液沿上述路径的循环称为小循环。(肺循环:静脉血从右心室肺动脉及其分支肺泡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大循环(体循环):含氧和营养物质较多的动脉血,自左心室泵出,经主动脉及其分支流到全身毛细血管(肺泡毛细血管除外),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使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再汇入各级静脉,经上、下腔静及冠状窦流回右心房。血液沿上述路径的循环称为体循环。(体循环:动脉血从左心室主动脉及其分支全身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微循环:是指由微动脉到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血液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包括:微动脉,中间微动脉,真毛细血管,直捷通路,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心传导系统:心传导系统有特化的心肌纤维组成,其功能是产生并传导冲动,以维持心的节律性收缩。它包括:窦房结、房室结、心房传导组织(结间束和房间束)、房室瓣膜内的纤维、房室交界和心室的传导组织(房室束和浦肯野纤维)。静脉角:头臂静脉由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后方汇合而成。汇合处的夹角称为静脉角。(右淋巴导管和胸导管由此注入)14试比较中动脉与中静脉在组织结构上有哪些异同?表3中动脉与中静脉在组织结构上的区别比较项目中动脉中静脉管壁较厚较薄管腔小,圆形大,扁或不规则内膜内弹性膜明显内弹性膜不明显中膜较厚,平滑肌层数多较薄,平滑肌少外膜 厚度与中膜相当,有外弹性膜 比中膜厚,没有外弹性膜营养血管有无瓣膜无有分层界限明显不很明显相同点: 都由内膜,中膜,外膜三层膜组成; 中膜都是由环形平滑肌组成; 外膜都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15描述心脏的结构及其瓣膜的功能。(或各心房和心室有哪些重要的形态结构?)16简述动脉和静脉的分布规律。动脉分布规律: 1.对称性,节段性2.大小、数目与器官功能有关3.最短距离分布4.每局部有一动脉干5.行走于安全、隐蔽部位6.与静脉、神经伴行,与长骨平行静脉分布规律: 1、浅静脉:静脉网(输液、采血)2、深静脉与动脉伴行,多数同名, 静脉变异较常见。3、静脉瓣成对,防止血液逆流,有利于静脉向心回流。四肢静脉瓣较多,尤其下肢,面部静脉、门静脉、椎静脉丛等无静脉瓣。17简述请用文字描述。淋巴的形成、回流途径以及最后注入体循环的部位。回流途径: 沿途经淋巴结的滤过淋巴 静脉 右心房最后注入体循环的部位:静脉第五章 消化系统18简述消化管道的各部的组织结构特征。 上皮:复层扁平上皮 黏膜 固有层:疏松结缔组织 黏膜肌层:一薄层纵行平滑肌 黏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有黏液和食管腺 食管 肌层:骨骼肌(上段)骨骼肌、平滑肌(中段)平滑肌(下段) 外膜:纤维膜,是一层疏松结缔组织表面:单层柱状上皮,上皮凹陷形成胃小凹 黏膜 固有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内含大量胃底腺 黏膜肌层:较薄,为内环行、外纵行的平滑肌 胃 黏膜下层:较致密的结缔组织,内含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及较大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丛 肌层:很厚,由平滑肌组成 外膜:为脏腹膜,属浆膜 上皮:单层柱状上皮,主要有吸收细胞、杯形细胞和少量内分泌细胞组成,含有绒毛 黏膜 固有层:内含许多肠腺 黏膜肌层:由内环肌、外纵肌两层平滑肌组成黏膜下层:在较致密的结缔组织中有较大的血管、淋 小肠 巴管和神经 肌层:由内环肌、外纵肌两层平滑肌组成 外膜:浆膜,除十二指肠壁为纤维膜 上皮:单层柱状上皮,杯形细胞多,无绒毛 黏膜 固有层:内有大量大肠腺,为单管状腺 黏膜肌层: 大肠 黏膜下层: 肌层:内环肌、外纵肌两层 浆膜:含有大量脂肪细胞,形成19简述肝的功能。肝的功能:分泌胆汁(由肝细胞分泌);代谢功能;防御和解毒功能;造血功能。20. 简述胃底腺细胞及其功能。 特征:分布于腺体的上半部,胞体较大,三角形或圆锥形,核圆,居中 壁细胞 功能:合成和分泌盐酸 特征:数量较多,分布于腺体下半部,胞体柱状,胞核圆形,位于细胞基部 主细胞 功能:分泌胃蛋白酶原 特征:数量较少,位于腺体顶部 胃底腺细胞 颈粘液细胞 功能:润滑,保护 特征:位于腺体顶部,胞体小,呈柱状 干细胞 功能:分裂分化为胃上皮细胞和胃腺各类细胞 特征:主要为ECL细胞、D细胞 内分泌细胞 功能:促进邻近的壁细胞分泌盐酸,可分泌生长抑素21简述胆汁的产生及排放途径如何?胆汁的产生:由肝细胞分泌产生。排放途径:干细胞分泌胆小管(自肝小叶中央向周边运送)小叶间胆管向肝门方向汇集汇入左右肝管出肝经肝总管、胆囊管储存于胆囊。第六章 呼吸系统22解释:鼻旁窦、胸膜腔、纵膈。鼻旁窦:鼻旁窦是鼻腔周围含有空气的骨腔,共四对,依其所在骨的位置而命名为上颌窦、颌窦、蝶窦、和筛窦。各窦都与鼻腔相通。胸膜腔:胸膜腔是指脏、壁胸膜在肺门处互相移行,二者之间围成的封闭的腔隙。左右各一,腔内含有少量浆液,呼吸时,可减少脏、壁胸膜之间的摩擦。纵膈:是位于胸腔内两侧纵膈胸膜之间的器官和结缔组织的总称,其边界是:前界为胸骨,后骨为脊柱胸段,两侧界为纵膈胸膜,上方到达胸廓上口,下方到膈。23简述呼吸系统的组成和气管的组织结构特征。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鼻、咽、喉、气管、主支气管和肺。 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黏膜层 固有层:结缔组织构成,内有弹性纤维淋巴组织和浆细胞气管组织结构 黏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内含血管、淋巴管、神经及大量的气管腺 外膜:较厚,由气管软骨和结缔组织构成,软骨缺口处有致密结缔组织及平滑肌封闭24喉的哪些结构与发音有关?与发音有关的喉的结构:杓状软骨还有喉软骨参与发音。:是发音的声带附着于杓状软骨底的两个突起处。喉肌:发音的动力器官 a环杓后肌:开大声门;b环杓侧肌:缩小声门;c环甲肌:紧张声带;d甲杓肌:松弛声带。喉腔:最狭窄部位声门,声裂与其覆盖的声韧带和声韧肌共同构成声带,气流经过此,冲击声带引起震动而发音。声门下腔影响发音,当其黏膜下层组织发炎时,使声门裂变窄,从而影响发音。25比较气管、肺内小支气管、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的组织结构。表4气管、肺内小支气管、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的组织结构气管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支气管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假复层纤毛柱状假复层纤毛柱状单层纤毛柱状杯形细胞最多少量更少无软骨较多少量碎片大多已消失无气管腺多少无无平滑肌有,较多有,成束相对增多形成完整的环肌层第七章 泌尿系统26解释:肾单位、球旁复合体、肾门。27描述肾额状切面肉眼可见结构。28试分析肾的血液循环与其泌尿机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29试述终尿自集合管排出体外的途径。30.简述输尿管的狭窄处。第八章 生殖系统31解释:卵泡、放射冠、黄体、透明带、卵丘。32试述精子的生成及排出体外的途径。33简述卵泡发育的发育过程。34简述卵巢所分泌的激素。35简述子宫的位置、形态与分部。36简述输精管的分部和行程。37简述输卵管的分部。第九章 内分泌系统38解释:内分泌、旁分泌、靶器官和靶细胞、激素、垂体门脉系统。39列表比较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和垂体的结构和所分泌的激素。40举例说明下丘脑垂体靶腺的相互联系。第十章 感觉器41解释:黄斑、生理性盲点、螺旋器、位觉斑。黄斑:是视网膜后极的一浅黄色区域,正对视轴处,成横向椭圆形,其中央有一浅凹成为中央凹。中央凹是视网膜最薄的部分,只有色素上皮和视锥细胞。生理性盲点:位于黄斑鼻侧,圆盘状,呈乳头隆起,中央略凹,为视神经穿出处,并有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穿过。无感觉细胞。螺旋器:又称柯蒂氏器,是听觉感受器。由蜗管下壁的上皮细胞特化形成,主要由支持细胞和毛细胞构成。位觉斑:在椭圆囊和球囊的壁上局部黏膜增厚,分别称为椭圆囊斑和球囊斑,均为位觉感受器,总称位觉斑。是头部位置变动或机体作直线加速与减速运动的感受器。42简述视网膜的组织结构。 色素上皮层:视网膜的最外层,单层立方型色素上皮细胞,具有屏障作用。视细胞层: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构成,前者感受强光,后者感受弱光。双极细胞层:双极细胞是连接视细胞和节细胞的纵向中间神经元节细胞层:其发出轴突组成视神经43简述眼球内含物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充满于眼房的透明液体,由睫状体的血液渗出和非色素上皮细胞分泌物组成 房水: 功能:具屈光作用,营养晶状体和角膜、维持眼压 结构:具弹性的双凸透明体眼球内含物 晶状体 功能:眼球屈光系统的主要装置 结构:无色透明的胶状体位于晶状体、睫状体与视网膜之间水分占99, 玻璃体 功能:具屈光作用,尚有支撑视网膜的作用44外界声波引起听觉,其传导途径如何?(结合54听觉传导路)传导途径: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链前庭窗前庭阶蜗管螺旋器毛细胞耳蜗内蜗神经节的双极细胞(蜗神经)蜗前核、蜗后核内侧膝状体听辐射经内囊后肢颞横回45外界光线引起视觉,其传导途径如何?(结合53视觉传导路)传导途径:光请补充光线如何从外界到视网膜。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双极细胞(第一级神经元)节细胞(第二级神经元)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第三级神经元)视辐射内囊后肢枕叶视区。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46解释:神经纤维、神经核、神经节、灰质与皮质、白质与髓质、锥体系、皮质脊髓束、上丘、下丘。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的轴突或树突、髓鞘和神经膜组成。神经元是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也称神经细胞。神经核:在脑和脊髓内,除皮质以外,机能相近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的灰质块称神经核。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团,称神经节。灰质与皮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聚集在一起,在新鲜标本上色泽灰暗,成灰质。在大脑和小脑表面的灰质层又称皮质。白质与髓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的部位,颜色苍白,成白质。在大脑和小脑内的白质位于皮质的深层,又称髓质。锥体系:锥体系主要管理骨骼肌的随意运动,尤其是高度精细的技巧性的随意运动。在进化上是随新皮质的出现才具备的,只见于哺乳类,在人类特别发达。组成锥体系的神经元可分为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皮质脊髓束:起于中央前回上、中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巨型锥体细胞和其它锥体细胞,其轴突组成皮质脊髓束,经过,在.交叉,止于.,传导.。下丘:内有下丘核,由中、小型细胞组成。接受蜗神经核发出的外侧丘系纤维,发出纤维经下丘臂到间脑的内侧膝状体,参与听觉信息的传导。上丘:为灰、白质交替排列的分层结构。主要接受经上丘臂传来的视束纤维和来自大脑视区的纤维,也接受来自下丘和脊髓的纤维。发出纤维左右交叉后沿中线下行至脊髓,为顶盖脊髓束。发出至脑干的纤维止于与眼球活动有关的双侧脑神经核,参与完成视、听觉反射。47简述小脑的分叶与功能、小脑脚。 绒球小结叶 :接受前庭神经及前庭神经核的纤维,调节身体平衡 分叶 小脑前叶:主要接受脊髓小脑前、后束纤维,调节肌张力,协调肌群运动 小脑后叶:主要接受来自脑桥核的纤维,与协调小脑 肌群的运动有关 小脑中脚:最粗,位于最外侧 小脑脚 小脑上脚:与中脑相连,位于脑桥背内侧近正中面 小脑下脚:位于小脑中脚的内侧48试比较脊神经和脑神经。表5脊神经和脑神经的比较脊神经脑神经主要分布躯干和四肢头面部数量31对12对纤维成分4种7种分类混合性分感觉性、运动性、混合性内脏运动成分每对脊神经均有,主要为交感,仅骶2-4为副交感脑神经仅、含运动成分,均为副交感49大脑的外形、分叶。 两侧大脑半球之间有大脑纵裂,在纵裂底以胼胝体相连 外形 大脑与小脑之间以小脑幕相隔 表面有三条主要的沟:外侧沟、中央沟、顶枕沟;沟与沟之间的隆起为回 额叶位于中央沟的前方大脑 顶叶位于中央沟后方至顶枕沟之间 分叶 枕叶是顶枕沟后方较小的部分 颞叶位于外侧沟下方 岛叶深藏在外侧沟里面,三角形皮质区50简述12对脑神经的名称和进出脑干的部位。表612对脑神经的名称和进出脑干的部位脑神经进出脑干部位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脚间窝两侧滑车神经下丘下方三叉神经基底部与小脑中脚之间展神经脑桥下缘的延髓脑桥沟内侧部面神经脑桥下缘的延髓脑桥沟外侧部前庭蜗神经脑桥下缘的延髓脑桥沟外侧部舌咽神经延髓 橄榄后沟迷走神经延髓 橄榄后沟副神经延髓 橄榄后沟舌下神经橄榄和锥体之间的前外侧沟51列表比较自主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表7自主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神经结构功能自主神经躯体运动神经支配部位平滑肌、心肌、腺体骨骼肌意识支配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意识支配受意识支配神经元换元,节前、节后两个神经元一个神经纤维较细,无髓较粗,有髓成分两种,交感和副交感一种纤维成分分布形式神经丛神经干比较项目躯体运动神经自主神经支配器官骨骼肌心肌、平滑肌、腺体意志关系随意不随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