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学ppt课件第九章 货币政策效应.ppt_第1页
中央银行学ppt课件第九章 货币政策效应.ppt_第2页
中央银行学ppt课件第九章 货币政策效应.ppt_第3页
中央银行学ppt课件第九章 货币政策效应.ppt_第4页
中央银行学ppt课件第九章 货币政策效应.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第一节 货币政策时滞 第二节 货币政策效应 第三节 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1 一、货币政策时滞 货币政策从制定到最终目标的实现,必须经过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称为货币政策的时滞。 (一)内部时滞 (二)外部时滞 第一节 货币政策时滞 2 认识时滞:从确有实施某种政策的需要, 到货币当局认识到这种需要所耗费的时间 。 决策时滞:从认识到需要到提出新的政策 所需耗费的时间。 操作时滞:调整货币政策工具到其对中介 指标发挥作用。 市场时滞:中介变量发生反应到其对目标 变量产生作用,这主要取决于企业部门和 消费者对政策的反应程度。 二、我国货币政策时滞的特点 (一)内在时滞长,外在时滞短 内在时滞时间一般为6个月,是西方国家的2倍。外部时 滞为1-8个月,比西方国家短12个月。 (二)时滞波长飘忽,无实质性规则可循 新旧体制交替原因;传导介质扭曲复杂:利率、物价未 完全市场化;投资见效周期延长和投资频率周期缩短之 间的矛盾。 第一节 货币政策时滞 3 反应迟缓 急于求成 一、货币政策效应概述 货币政策效应是指货币管理当局推行一定的货币政 策之后,社会经济运行所做出的现实反映。 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争论 西方货币理论对货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论证,从不 同的前提条件、经济背景出发,遵循不同的思路,所以 得出的结论也不同,对经济生活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 n古典学派“货币面纱论” n凯恩斯学派货币非中性 n货币主义短期非中性和长期中性 n合理预期学派无效论 第二节 货币政策效应 4 (一)古典学派“货币面纱论” 1.工资完全伸缩性假说 2.社会经济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假说 结论:古典学派认为货币政策的实施除了引起价格水 平变化以外,对收入、就业总需求、投资、实际工资 、利率等变量都是无影响的,货币必然是中性的。 第二节 货币政策效应 5 (二)凯恩斯学派货币非中性 凯恩斯学派认为非充分就业是常态,在这种情况下货币 是非中性的。但在两种极端情形下,货币政策变得无效 : 情形一:凯恩斯陷阱 货币的利率弹性无限大,以至于公众在既定的利率水平 下愿意持有任何数量的货币,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不会应 起利率的变动。 情形二:投资缺乏利率弹性 投资利率弹性为零,投资函数为一垂线,IS曲线也会变 成垂线,这样,LM曲线的变动能够使利率降低,但是不 能使总需求扩张。 第二节 货币政策效应 6 (三)货币主义短期非中性和长期中性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在短期内是有效的,可以降低失 业率,但长期不仅不能降低失业率,反而还会加剧通胀 。 1.自然失业率假设 2.产品价格的上升快于名义工资的增加,在货币工资增 加时,就业量增加,但工人很快会发现实际工资水平的 降低,供给量减少,实际工资恢复的原来的水平,因而 货币幻觉是非常短暂的。 (见教材197页) 第二节 货币政策效应 7 (四)合理预期学派无效论 在合理预期的前提下,主动地宏观调控基本上是无效的 。 1.合理预期:经济单位预期形成过程中不会发生系列性 的错误,也可以说,有理性的经济行为者虽然也会发生 错误,但是这些错误是随机的、偶然的,平均值为零。 2.合理预期的情况下,经济行为者以将政府的变动趋势 和规律纳入其预期之中,都设想了相应的经济措施,所 以货币政策的预期效果被经济者的合理预期抵消。 (见教材198页) 第二节 货币政策效应 8 n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n货币政策操作变量 n货币政策中介变量 n货币政策工具 n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第三节 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9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影响 “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 济增长”中国人民银行法。 如果多目标,那么目标之间的矛盾迫使中央银行在多目 标之间寻找平衡,往往会陷入短期效果和表面效果与长 期效果之间难以兼顾的困境。 第三节 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10 二、货币政策中介变量选择影响 中介目标是中央银行分析金融形势、适时操作的重要依 据,1993年以前,中介目标是信贷规模,1998年以后多 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 在我国实际操作中,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有效性的发挥 受诸多因素的制约: 1.缺乏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利率缺乏弹性) 2.最终目标与中介目标之间的关系不稳 3.缺乏判断的准确性与前瞻性 4.乞求立竿见影,失之于矫枉过正 第三节 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11 三、货币政策操作变量选择影响 货币政策的操作性目标可以选择存款准备金、基础货币 和市场利率。 绝大数发达国家以市场利率作为操作目标,具体模式: 1.中央银行紧盯市场,并对市场进行经常性干预; 2.中央银行与市场保持距离,有市场自求平衡。 第三节 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12 三、货币政策操作变量选择影响 我国以利率为操作目标,长期看来是可能的、必要的, 但是近期很难做到: 1.各经济主体对利率变动的反应很弱; 2.利率本身还处于比较严格的管制之中。 选择存款准备金和基础货币的技术困难: 1.存款准备金往往取决于商业银行的意愿和财务状况, 不宜为货币当局控制; 2.基础货币投放渠道不畅; 3.基础货币M1和M2之间关系不稳定等等。 第三节 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13 四、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影响 1.公开市场操作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n公开市场操作一定程度上干扰金融市场机制的高效运行。 n我国尚未形成统一、发达的金融市场。 n利率管制和利率缺乏弹性,使央行的操作无法通过利率变 动进行传递。 n中央银行难以有效掌握各种市场信息,主要因为信息披露 制度尚未健全。 2.存款准备金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存款准备金政策对金融运行的冲击力强,同时准备金率还受 商行、企业和公众等经济主体的影响。 第三节 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14 四、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影响 3.再贴现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n通过调整再贴现规模和条件来影响商行的资金状况,进而 影响市场利率水平。 n这种政策的有效性受制于其自身的缺陷:中央银行被动, 商业银行主动。 4.利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n直接变动利率,经济萧条时曾多次降低利率,经济通胀时 又多次调高利率。 n发挥的作用有限,究其原应有企业经营机制尚未真正转变 ,经济主体对利率信号不敏感,利率非市场化等原因。 5.选择性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n道义劝说、信贷分配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 用控制等。 第三节 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15 五、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货币政策传导不畅通或发生扭曲,主要表现在: 1.商业银行尚未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对货 币政策反映迟缓,对货币当局的政策措施不能积极响应 ,这是主要原因: 第一,尚未建立现代银行制度,不能真正的成为市场主体; 第二,商行预算约束软化,对利润的追求缺乏动力; 第三,不良资产居高不下,支付风险阻碍其贯彻执行。 第四,银行业组织结构不合理。 第三节 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16 五、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2.其他金融机构不受中央银行的约束,贯彻落实货币政策的 意识和动力不强。 3.企业对货币政策的反应不正常: 第一,对银行的信贷需求不足,好企业不贷款,差企业贷不 到款; 第二,企业经营缺乏理性,出现“惜投”“惜借”的现象; 第三,对政策意图认识不明确,对经济预期不合理。 4.居民个人对货币政策反应不积极:消费意识落后,收入水 平限制,个人信用制度限制。 5.各经济主体的资产结构比较单一,尚未形成多元化的经营 格局。 第三节 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