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1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2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3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4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温暖的家1. 我长大了(一)学生准备能够反映自己健康成长和家庭幸福生活的照片或事情。(二)教师准备1.了解学生对父母的感情,以及父母与家庭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2.了解学生如何认识在一个温馨的家庭里,父母与孩子之间应具有的关系。3.课前联系一些学生家长,对他们进行采访,了解他们在承担家庭角色时的内心想法,并在课前用录音机录下一些家长的心里话。本课题教学目标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关心,懂得孝敬长辈;知道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要互相尊重,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家庭责任感,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平等相待。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事物与现象。3.知道有关自己成长的事情,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情;知道在家里应具有哪些文明礼仪,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学结构(一)课时安排 1课时。(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1.通过播放父母对孩子说的心里话,营造一种温馨感人的气氛,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感受父母的爱意,体会亲情,建立沟通交流的平台。2.通过对平时生活中的一些温馨美好画面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我们美好的生活是谁带来的”这一问题的思考,进而深切地体会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同时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3.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已经长大了,我应该为创设温暖的家做些什么”,思考自己在家庭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同时对学生进行清楚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能力的训练,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认识、分析事物和现象。4.在本节课的结尾,通过“我的心里话”让学生把自己在整节课积聚的情感释放出来,把自己对父母的热爱与感激之情真切地表达出来,将教学活动推向高潮。实施过程(一)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感受亲情1.教师播放录音。教师播放事先录制的学生家长平时想对自己的孩子说却又没能说出口的心里话的录音,并在播放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表情和反应。2.教师提问。让学生说一说听了录音后的感想。可以选择那些听了父母的话热泪盈眶的学生回答,使课堂气氛进一步升温。(教师要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谈体会,以营造一个相通且相同的心理环境。)3.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回答之后设问。师:我们这节课的名称是我长大了,但是为什么老师却要在课上放录音,又要你们谈感受呢?这和我们的新课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多此一举呢? (教师仔细听完学生的回答后,给予称赞。)(二)我们美好的生活是谁带来的1.教师请学生借助投影仪向同学展示一些自家美好生活的照片,大家一起分享美好幸福的回忆。2. 通过对照片的描述,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美好的家庭生活是父母长辈付出了努力和心血换来的,体会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养育之恩。(三)我为温暖的家做些什么1.教师提出问题。师:在这样温暖的家庭环境中,同学们一天天健康地长大了。但是你们在享受温暖生活的同时,有没有想过自己也是这个家庭的一员,应该为这个温暖的家做些什么,对家庭应该负有什么责任呢?2.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分组进行讨论。讨论完毕后,每组选派几名代表陈述本组同学的观点,并要说明理由。3.教师在对每个小组的陈述进行评价之后,将学生写的卡片贴在“温馨宝典”红心卡上。4.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质疑、解释、补充等活动,逐渐地转变了自己对家庭的认识,开始形成了主人翁责任感,开始意识到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四)我的心里话1.教师引导学生对父母说说心里话。师:你们真是长大了,懂事了,说得多好啊,老师都感动了,要是你的爸爸、妈妈能听到,一定会很高兴的。你愿意说给他们听吗?2.让学生把自己的心里话尽情地说出来,使学生与旁听的家长一起分享家庭的温暖。2. 爸爸、妈妈抚育我(一)学生准备1.搜集、整理自己与家长的合影和家长抚育自己成长的小故事。2.观察爸爸或妈妈一天的作息,体会爸爸、妈妈的辛劳。(二)教师准备1.搜集动物和人类抚育子女的图片和录像片断。2.邀请几位热心的家长参与本节课的课堂教学,请他们做精心的准备,列举生活中鲜活的小事例,讲述抚育孩子的切身体会。本课题教学目标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体会是父母给了自己生命,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养育恩情,懂得个人的健康平安是家长呵护的结果。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体验能力及收集资料的能力,进而发现和理解生活中蕴涵的道理。3.感受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萌发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重和孝敬之情,形成热爱家庭的态度和情感。教学结构(一)课时安排1课时。(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实施过程3.我懂事了(一)学生准备在课前,让学生搜集小时候和长大后的照片,了解自己长大的变化;并对爸爸、妈妈的工作进行调查访问,准备照片、汇报卡等材料。(二)教师准备邀请学生家长参与本主题的教学活动。本课题教学目标1.尊重父母的劳动,理解父母的辛苦。2.学会关心家庭,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3.乐于分担家务、料理自己的生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学结构(一)课时安排1课时。(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用“猜一猜”的游戏导入,引导学生理解长大后的变化。接着,通过乐乐的感想来引导学生去理解体会爸爸、妈妈工作的辛苦,引导他们对爸爸、妈妈说一说心里话,并说一说自己想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最后,通过教师、家长、听课教师的评价来揭示课题,以达到情感的互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完成教学目标。实施过程(一)游戏导入师:(出示一组学生小时候的照片)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玩“猜一猜”的游戏,请你们仔细看一看这些照片,猜一猜他们分别是我们班的哪些同学呢?(学生猜)(二)引导对比1.师:(同时出示对比照片)瞧,这些同学小时候多可爱呀!相信你小时候一定也是这么可爱吧!现在同学们都长大了,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2.学生结合搜集的照片进行汇报交流。(1)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交流,家长参与,倾听学生的发言。(2)全班交流,请家长进行补充,发表意见。3.教师小结。师:你们不仅身体上发生了变化,变高了,变壮了,心理上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比以前懂事了。(三)交流感悟1.师:听到你们有了这样大的变化,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老师知道有一位叫乐乐的小朋友,利用假期的一天,去了爸爸的工作单位。回来后,写了一篇感想,你们想听听吗?(播放录音)2.乐乐的感想是什么呢?(父母工作辛苦,应该为他们减轻负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父母添麻烦。)3.师:你们不是也和乐乐一样,对爸爸、妈妈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你想说说吗?4.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交流爸爸、妈妈的工作情况。5.学生以各种形式汇报爸爸、妈妈的工作情况。(1)展示爸爸、妈妈工作时的照片,介绍他们的工作情况。(2)交流了解了爸爸、妈妈的工作情况后的感想。(3)展示自己制作的报道“爸爸、妈妈的一天”,介绍父母的工作情况。(4)播放自己拍摄的采访录像(录像包括父母的工作情况片断和对父母的访谈)。6.邀请部分学生家长补充和介绍自己工作的辛劳。7. 师:听了大家的汇报,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你的爸爸、妈妈说吗?你想为他们做点儿什么来表达你的心意呢?8.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全班交流。(四)采访父母1.师:听到同学们都这样为爸爸、妈妈着想,懂得要为爸爸、妈妈分忧,老师都被深深地感动了。看来你们不仅长大了,而且懂事了,懂得体贴爸爸、妈妈了,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了,老师想对你们说:你们真棒!今天还有许多同学的爸爸、妈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不知他们看到你们今天的表现,有什么想法?你们想去采访一下他们吗?2.教师请一位学生采访自己的家长。3.该学生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评价。4.师:你听了爸爸(妈妈)的这番话,有什么想对爸爸(妈妈)或是老师和同学说吗?5.师:你们也想去采访一下你的爸爸、妈妈,听听他们对你的评价吗?如果今天爸爸、妈妈没来,你也可以去采访一下其他同学的爸爸、妈妈和听课的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也有很多话想对他们说。6.全班学生去采访家长和听课的教师。(五)全课总结1.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2.选派代表汇报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3.教师总结。师:今天,大家通过学习和交流,体会到自己发生了变化,知识、能力比以前提高了、进步了。我和你们的家长都觉得你们长大了、懂事了。再过三个月新年就要来临了,你们又要长一岁了,希望你们在新的一年里更健康、更懂事。(六)布置作业1.落实自己的计划,并了解家长的反应。2.落实计划几天后,完成教科书第13页“我的感受”。3.阅读母亲节的由来,并查找资料,了解父亲节的由来。4.健康生活每一天4-1家里的文明礼貌教师准备1.教学中要使用的调查问卷表格。2.课前就学生在家里的文明礼貌表现,采访学生家长,并拍成录像片段。本课题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确立自尊、自爱的生活态度,树立对爸爸、妈妈要有礼貌的情感。2.懂得文明礼貌可以让亲人间关系更融洽,文明礼貌可以筑就一个暖意融融的家。3.知道在家里什么时候怎么做才是文明礼貌的行为,并乐于去做,进而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教学结构(一)课时安排1课时。(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1.用调查统计的方式得出在家里不注意文明礼貌是个普遍现象的结论。2.用讨论和探究的方式总结出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产生在学校与在家不同的行为表现。3.用体验的方式感知亲人间注意和不注意文明礼貌时,自己的切身感受有什么不同。4.用讨论的方式总结出家里注意文明礼貌的好处在哪里。5.探究、讨论和设计:家里有哪些地方需要文明礼貌,小组讨论,并设计出 家庭文明公约。实施过程(一)调查和统计教师出示四种画面,请学生根据画面提供的情景在自己的调查表上做出选择。要求是: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做法,对每个情景中的两种表现做出选择。 第一个情景:早晨离家上学前A.向父母说“再见”;B.天天在一起生活,天天都见面,说不说“再见”无所谓。第二个情景:当有事要进父母房间时A.敲门,得到允许后再进去;B.都是一家人,没必要敲门,可以直接推门进去。第三个情景:妈妈做好了饭,叫你和爸爸吃饭A.等妈妈起吃;B.都是一家人,你等我,我等你,多累呀,可以边吃边等。第四个情景:回家之后,很累了A.坐要讲究坐相,再累也不能四仰八叉地;B.往沙发上一躺,怎么舒服怎么坐。接着请各小组分别统计组内A,B选项人数的多少,然后全班统计A,B选项的人数。最后的统计显示:选A的有16人,选B的有24人。 (二)讨论和探究师:现在大家可以看出选A和选B的人数相差不多,但你们能看出选A和选B的同学代表了哪两种观点吗?(学生说得比较零散,有的说选A的表示一家人比较客气,选B的表示在家里很随意很自由等。板书A选项代表的观点:家人之间也应该讲文明礼貌;B选项代表的观点:家里是自由自在的地方,可以完全放松自己。)师:选A或选B的同学能分别说说自己的理由吗?(教师要给出争论的时间,让学生尽情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时学生发生了激烈的争论,选B的学生坚持认为,在学校都被管够了,在家里还要注意这注意那,累死了,家都不像家了;而选A的学生认为,这样做家里人会很高兴和舒适,觉得选B的同学太自私了。)师:刚才你们说的听起来都有各自的道理,但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说的,让我们来看几个采访片段,听听家里人的感受吧。(三)体验和感受播放采访学生家长的录像片段,小记者向家长提出的问题:(1)妈妈正在做饭时,孩子自顾自吃起来和等妈妈一起吃,您的感受有什么不同?(2)孩子进您房间时,敲门好还是不敲门好,您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吗?师:(提醒学生)这都是我们学校我们这个年级的学生家长,你们的爸爸、妈妈想法一定和他们差不多。(通过播放采访录像,学生发现站在自己的角度想问题和站在家人的角度想问题是不一样的。这时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些只顾自己。比如吃饭,本来想一家人没必要等,但如果和爸爸一起等妈妈吃,妈妈是很高兴的。教师再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回忆一下,自己对家人或家人对自己,讲文明礼貌和不讲文明礼貌时的不同效果。结果有的学生说爸爸进他房间,不敲门自己会觉得很不高兴,是“打扰我了”;父母外出不打招呼是“不怎么在乎这个孩子”。然后引导学生将心比心。师:你希望父母尊重你,那你对父母应是怎样的态度呢?(得出结论:我们的家庭只有互相尊重,相互讲文明礼貌,才会让家里充满爱和温暖。讲文明礼貌,实际给家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带来了舒适温馨的感觉。)(四)讨论和总结请每个小组用一句话概括在家里注意文明礼貌的好处,全班交流。生:文明礼貌让家里每个人都快乐。(五)讨论和设计让学生思考家里还有哪些地方应该做到文明礼貌、怎么做,并根据“什么时候”和“怎么做”的思路设计出家庭文明公约,并拿回家和父母交流讨论。学生有很多很好的想法,如家庭成员不管谁有事出门,都要相互打招呼;回到家里也应该打招呼“我回来了!”;互相之间都不能翻私人的东西等。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多用了“相互”的概念,可见他们很重视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显示出了“平等”观念在家庭中的重要性,成人平时都爱给孩子提各种各样的要求,却没有想到家庭的氛围和习惯是要由父母和孩子共同创设的。4-2 居家生活讲节约(一)学生准备参观、调查、访问所用的笔、本等学习用具。(二)教师准备1.与特困家庭或五保户家庭所联系,带领学生代表上门调查访问。2.请老革命、老干部给学生做报告,学生可以向老人们提出问题,组织学生与老人们座谈。3.自制幻灯片并收集一些关于家庭勤俭节约的事例。本课题教学目标1.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道节约是尊重劳动和劳动成果、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表现。2.学习合理消费,乐于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3.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勤俭节约的具体做法。教学结构(一)课时安排2课时。(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布置调查采访任务,带领学生到军队干休所调查,并做好记录。第二课时小组内交流汇报自己调查采访的成果,并在全班交流;召开“节约与攀比”小型讨论会。第一课时(一)布置调查、参观、访问任务(二)调查访问过程1. 带领学生代表上门调查访问特困家庭或五保户家庭。2.观察访问对象的家庭,进行适当的数码拍摄。3.学生向老革命、老干部进行访问。 老干部们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使学生了解到,在战争年代,环境非常恶劣、条件异常艰苦,广大军民养成了不怕困难、自力更生、艰苦朴素、不浪费、讲节约的良好作风,并将这种作风保持至今。(三)返校第二课时(一)导入师:上一节课我们通过采访,了解了老革命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这节课,我们将根据采访的内容,一起来研究在生活中如何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二)探究活动1.小组内交流调查访问的结果。(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帮助学生找出在调查过程中的欠缺,指导学生加以整理,体现了师生间的互动。在课上有个别学生问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他们非要穿那种衣服?他们是不是知道我们要来参观,而故意给我们做样子的?”此时教师引导其他学生将自己看到的、了解到的老人们实际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进行交流,使这些学生体会到艰苦朴素是老人们的一贯作风。)2.教师点拨。在战争年代,条件是异常艰苦的,战士们为了广大人民的幸福生活宁愿抛头颅、洒热血。现在生活富裕了,但老人们仍旧不改当年的优良传统。让学生想一想,现在老人们为什么还会这样做呢?由于在访问时,学生都听到了老革命、老干部的回答,于是学生用老人的话回答:“家里的钱是父母劳动得来的,他们挣钱不容易,如果浪费了多可惜呀!” 还有的学生说:“可以把它节省下来给更需要它的人花。”3.教师小结。师:节约,体现了对劳动和劳动成果的尊重;节约,也是珍惜和爱护资源的体现。同学们是如何理解这两句话的?(小组讨论交流)4.班级召开关于“节约与攀比”的讨论。教师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从中了解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及时纠正。5.教师提出问题。(1)节约有什么好处?攀比有什么害处?(2)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不注意节约的事情?你们今后想怎样做?(学生自由发言)(三)教师总结师:节约是在健康生活的前提下,不攀比、不奢侈、不随意丢弃有用的东西。节约是尊重劳动和劳动成果,节约既是尊重父母的劳动,同时也是尊重他人的劳动。节约是珍惜资源和保护环境。不攀比,讲节约,对人对己都是有好处的,它是一个现代文明人的基本品质。4-3 生活中的安全(一)学生准备我校处于城市的中心地带,家长多是双职工,他们工作很忙,有许多学生是“脖子上挂钥匙的孩子”,一个人在家是很常见的。平时家长也告诉孩子一些有关安全的知识。教师在教学前先让学生做一个课前调查:调查与家庭生活安全有关的事例及如何自护自救的方法,重点是“当你在不同地方遇到陌生人该怎么办?”(二)教师准备在课堂上设置有关生活中安全方面的模拟活动,营造身临其境的效果,激发学生在体验活动中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本课题教学目标1.树立爱护自己身体和生命的态度,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识。2.通过学习了解简单的防火、防盗、防触电、防溺水的常识,知道简单的自救自护方法。3.通过模拟活动形成初步的自救自护能力。教学结构(一)课时安排1课时。(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1.情境导入,模拟活动。通过小红独自一人在家,有陌生人敲门,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分小组模拟这一情境,由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2.探讨与研究。课前引导学生调查与家庭生活安全有关的事例及如何自护自救的方法,在课上交流自己知道的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3.分小组模拟四种情况,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1)燃气泄漏; (2)有人游泳溺水; (3)有人触电; (4)有人被开水烫伤。4. 课后拓展,付诸于实践。让学生讨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危险的因素,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加强安全,防止事故发生,并为家庭生活中不安全的地方设计一些安全提示标志,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从理论认识转化为实践行动。实施过程(一)模拟活动1.情境引入。师:一天,小红独自在家时,有一个不认识的人敲门。那人告诉小红是她父母叫他来家里拿东西的,同时他还说出了小红父母的名字。小红没了主意。她应该让他进门吗?应该怎么办呢?请学生分小组准备,模拟以上的情况,想办法解决,看哪个小组的办法最好。2.学生分成6个小组进行模拟活动。3.小组展示。第一小组:小红请他进来,因为他说出了她父母的名字,说明他跟父母很熟,应该没有问题。第二小组:打电话问一问父母,是不是有这么回事,如果是,就开门请他进来找东西;否则就不开门。师:如果小红找不到父母怎么办?而且他说事情很紧急,非要进来。教师及时肯定两位学生的意见,特别是后者,想得很周全。同时教师强调,只要是陌生人,就不能随随便便让他进来。(二)探讨与研究师:在生活中,除了刚才我们所遇到的安全问题,还有许多不安全的因素,你都知道哪些呢?为了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安全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我在课前布置了调查作业:家庭生活中与安全有关的事例及如何自救自护。在课上,学生用自己调查到的资料发言,非常积极。分别说到了用电、使用燃气、防火、防溺水等与安全有关的事例。当学生说到车祸、过马路看交通信号灯、酒后不能驾驶车辆等与交通安全有关的问题,教师对此提出,交通安全是生活安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交通安全有其特殊的地方,我们要注意交通安全,但也要注意日常生活中其他方面的安全问题,并具有防范意识。(三)全班模拟活动1.模拟活动。每个小组派一名学生抽题签,然后按照题签上的内容进行模拟活动,并找出最佳解决的方法。情境:(1)燃气泄漏; (2)有人游泳时溺水; (3)有人触电; (4)有人被开水烫伤。由于课前学生对意外事故的自护自救方法有所了解,在模拟中学生的解决方法大体上是正确的。2.小组汇报结果。(1)“燃气泄漏”和“有人被开水烫伤”的处理方法。学生说,在家里经常听父母讲,遇到燃气泄漏,一定不要惊慌,要首先关闭燃气开关,切断气源,打开门窗通风,而且一定不能够使用明火,包括不能开灯、不能打开排风扇等。遇到有人被烫伤的情况,如果只是轻微的烫伤,被烫伤的范围不是很大,应该按照教科书上提示的方法:给被烫伤的部位冲冷水降温,缓解疼痛;涂抹小苏打水或烫伤药膏进行消炎、治疗。但是对于比较严重的烫伤,就一定要去医院及时诊治。(2)“有人游泳时溺水”的处理方法。学生展示的是马上跳下去救,理由是要“见义勇为”。对此有几位学生提出了不同意见:“不能跳下水去救,如果你不会游泳,会被淹死。”“如果水太急,我们太小,不仅不能救上溺水者,反而害了自己。”教师马上追问:“你们想得很好,如果你们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学生对此展开讨论,得出结论:“自己不能救,最好向大人求救,或寻找救助工具。”教师肯定其结果,并强调:“你们都是未成年人,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时,一定要注意逃生自救。”(3)“有人触电”的处理方法。当有人触电时,学生展示的是首先切断电源。但有学生补充说,他们做得不完全正确,切断电源不能用手,应用干木棍切断电源,再进行抢救。教师肯定其回答,并进一步提出问题:“若是被高压线击倒,能不能用干木棍切断电源?为什么?”学生通过讨论后得出了结论:“不能。因为高压电会立即把木棍击穿,把救人者击倒。”教师强调:“遇到这种情况时,必须立即离开危险之地,并向电工求救。”3.遇到这些情况时,学生除了自我救护外,还应向大人求救。教科书第19页连线练习题,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讨论,应该怎样保证报警内容的真实性、报警语言的完整性,通过活动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学生讨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危险的地方,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安全,防止事故发生,帮助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延伸到课外的生活中。5.设计安全提示标志。由学生根据前面讨论中找到的、家庭生活中一些容易发生安全问题的地方,为家庭安全生活设计一些安全提示标志。学生在这一制作活动中表现了很高的热情,纷纷为自家的电器插座、燃气热水器、燃气灶等位置设计制作了很醒目、符合学生个性特点的提示标志。这是他们在确立了安全生活的正确态度以后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四)教师总结,课后延伸师:安全是我们健康生活的保证。只有人人心中有安全,时时处处注意安全,才有健康幸福的生活。回家以后,请同学们把今天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讲给父母听,并为自己家中有安全隐患的地方设计一些安全标志,下节课我们进行展示,比一比谁的设计最好。第二单元快乐的学校生活主题一我和小伙伴1、学会友好相处(一)学生准备1.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模式。2.采用调查、访问、体验、游戏等方式参与学习活动。3.在学生得出初步结论后,用于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人,从中体验伙伴相处的乐趣和帮助别人的成就感。(二)教师准备1.剪成黄树叶、虫子、坏苹果、绿树叶、红苹果和大树形状的纸。2.将教科书中的事例拍成录像短片。本课题教学目标1.学会彼此谅解、友好相处。2.学会彼此以诚相待。3.初步掌握处理矛盾的简单技巧。教学结构(一)课时安排1课时。(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1.以引言导入课堂教学,用枝繁叶茂的果树象征“友谊之树”。2.展示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形象的方法拯救友谊之树。3.总结全课,引导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发表自己在“友情卡”上写给好朋友的知心话,并伴以美好的音乐,以达到愉快交流的目的。教学结构(一)导入(事先让学生自愿分组,和自己要好的同学坐在一起。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学习起来更有积极性、针对性;二是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伏笔,让学生体验到友情的美好。)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今天大家都是和你的好朋友坐在一起的,对吗?和好朋友在一起学习生活、玩耍,你有什么感觉呢?学生的回答除了快乐、幸福、高兴、愉快等,还表示,生活中需要友谊,健康的友谊就像一棵繁茂的果树一样会带给人阴凉,会带给人清新的空气和甘甜的果实。教师将一棵“大树”贴在黑板的正中央。(二)播放录像,并讨论师:和小伙伴在一起的时光是充满快乐的,但是有时候也会闹别扭,比如遇到下面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放录像:展示课文中的两个故事拍成的短片。请学生讨论:他们的矛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样的事情不解决会对他们有什么影响?(将学生总结的内容如不遵守秩序、不诚实、记恨等写在剪成黄树叶、虫子、坏苹果形状的纸上,再把这些纸贴到“大树”上。)师:你们瞧,伙伴间的友谊因为这些原因变得不再美好、牢固了,如果再不赶快补救,它就会像这棵大树一样枯萎死去。(这个环节的设计运用了比喻的方法,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自私、不诚实等都是破坏友谊的重要因素,从而引起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师:快让我们一起来动脑筋想办法救救我们的友谊之树吧!请同学们自选一个案例,先讨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将解决办法写在“绿树叶”“红苹果”上。(解决办法可以是通过交流达成谅解、道歉承认错误、不记恨、诚实、谦让等,再按照小组讨论的方法模拟表演怎样解决问题。表演时由组内一名同学在旁边进行点评,说出本组主要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并用“绿树叶”或“红苹果”覆盖相应的“黄树叶”和“坏苹果”。)(模拟体验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形式,但是加进点评就对学生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从实践中概括出理性认识的能力应该得到培养和提高。)师:刚刚同学们讨论得很好,老师发现大家都能用聪明的头脑和冷静的思考帮助教科书中的同学解决问题。但是当我们自己遇到问题的时候,能不能还和刚才一样呢?师:(教师出示课前不记名调查结果的统计)调查显示,我们班上多数同学都曾经与自己的伙伴发生过矛盾,很多同学能够很快地解决矛盾,与伙伴重归于好。但也有部分同学的问题至今没有解决。老师已经让他们把事情写在卡片上,同学们愿不愿意帮助他们?请每个组的组长来抽取几张卡片,与小组同学共同讨论造成矛盾的原因和最佳的解决办法,并写在卡片上,由选出的代表向大家汇报,再请老师转给被矛盾所困扰的同学。(在教学实践中,这个环节非常受学生欢迎,他们都兴致勃勃地仔细分析事例。例如:有的学生说曾经因为小伙伴弄坏了自己东西而记恨他,失去了宝贵的友谊;有的学生说因为一次自己犯了错误,小伙伴向教师告状,自那以后,他再也不理小伙伴了;有的学生说家长不让他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玩,所以疏远了伙伴。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为同学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充分体现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从别人的事例中吸取教训,进行自我教育。需要指出的是,这些事例的选择一定要经过当事人的同意,并一定是不记名的,教师要承诺为学生保密。)师:相信那些被困扰的同学一定会从同学们为你们提供的方法中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我们也衷心希望你们可以重新找回失去的友谊。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一定懂得了应该怎样和伙伴相处。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把你们认为最重要的几条写下来。(根据刚才解决问题的类型不同,允许各组的结论有差异。)(三)总结师: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的内容,给你最好的朋友写一张“友情卡”,把你最想对他说的话写下来,并亲手交给你的好朋友。同学们可以自愿将你写的内容念给大家听。2.我们爱学习(一)学生准备1.准备三年级以前的作业、作品以及舞蹈录像带等资料。2.一张彩色的纸条。(二)教师准备1.一份一年级的试卷。2.课前联系家长,对他们进行采访,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并在课前录下家长对孩子进步的感受和评价。3.一张“我进步了”的表格。4.教学活动涉及的相关课件。本课题教学目标1. 使学生感受和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2. 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帮助他们能够自信地学习、自信地做事,体会因进步带来的喜悦和快乐。3. 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进步不仅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还包含着老师、家长和朋友的帮助,从而知道感激他人。教学结构(一)课时安排1课时。(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1.通过让学生填写一年级的试卷,帮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2.通过让学生对比现在和以前的作品、作业以及其他的个人资料,感受到自己是在不断进步的。3.通过教师、家长的鼓励,使学习较差的学生也明白自己在这几年的学习当中也在不断进步。4.在第一、第二环节的基础上,开展“登上进步快车”的活动,使每位学生都去寻找自己的进步之处,树立自信心,体验进步带来的喜悦和快乐。5.开展“叠幸运星,存放愿望瓶”活动,让学生写出自己对未来有哪些期盼,使学生确定努力的方向,并为此而不断地努力。实施过程 (一)展开活动,揭示主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试卷,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吧!(教师发试卷,学生拿到试卷后开始做题。)师:大家做得真快呀!同桌之间交换一下试卷,互相订正,看看大家的成绩如何。(订正答案,统计成绩。)(实物投影出示:一位学生在一年级时答的同样的试卷。)师:咱们再看看她现在做的这份卷子。(教师通过实物投影仪显示两份卷子)师:同样一份卷子却是两种结果,这是为什么?生:因为她现在学的知识多了。生:因为她长大了!生:她把知识掌握得更牢固了! 生:同一年级相比,她有了很大的进步。(二)师生互动,深化主题师:进步可真大!其实,每个同学的身上都发生了许多变化。不信,你们拿出你以前的作品来比一比吧!(学生拿出以前和现在的学习作品进行对比,然后全班交流,通过实物投影仪出示学生的对比作品。)(三)教师、家长的鼓励师:这么多同学都有了进步,老师祝贺你们。咱们班的班主任,对咱们更加了解,你们想不想听听她怎么说?(播放录音:老师说的都是班里较差学生的进步。)师:在两年的时光里,老师记住了你们点点滴滴的进步。其实每位同学的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帮助,让我们把心里的感谢化做掌声送给李老师(学生一起鼓掌)。不仅老师看到你们有进步了,你们的家长也看到了。你们想不想听听家长是怎么说的?(教师出示学生的全家福照片并放家长的录音。)师:听了这几位家长的话,我想采访这几位同学。听了爸爸、妈妈的话,此时此刻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生:听了妈妈的话,我感到我的进步给妈妈带来了快乐。生:我以后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更好。生:现在我长大了,懂事了,当然就不应该随意耍小孩子脾气了。今后,我会越来越懂事、越来越讲道理的。生:我要更努力地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生:我要感谢李老师,是她帮助我进步的。生:我要谢谢爸爸、妈妈,我以后一定听他们的话。师:是啊,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进步,这些进步既包含着自己的努力,也有爸爸、妈妈和老师的功劳。大家看,“进步快车”已经进站了。(四)开展“登上进步快车”的活动(课件出示一列火车慢慢地开过来,上面写着“我们天天在进步”的课题名称。录音播放:各位乘客请注意,31次“进步快车”就要出发了,请各位乘客做好上车的准备。)师:看,“进步快车”上已经有几位乘客了。他们是谁啊?(贴出一张“进步快车的座位表”,在表上贴上已经登上快车的学生的照片。)他们为什么能登上这列快车呢?生:因为他们都取得了进步!师:其他同学是不是也想登上这列“进步快车”?那么就来填填“进步快车”的旅客登记表吧!(学生填表时,教师巡视)师:谁来把自己的进步说给大家听一听?(老师请几位学生说一说,学生说过以后,在“进步快车”上贴上自己的照片。适时进行师生对话,给予赞扬)师:看来,我们的家长为了我们能多学本领,付出了很多的辛苦,我们点点滴滴的进步都离不开家长的悉心帮助。同学们在老师、家长的帮助下,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下面就把你的进步在小组内说一说,让大家评一评你有没有资格登上“进步快车”,如果通过了,就赶快在快车上找到你的位置,贴上你的照片吧。(学生在小组汇报交流后贴上自己的照片。) (五)期待未来,升华主题师:我们的每一点进步,不仅是我们自己努力的结果,还有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帮助,正是在他们的扶持下,我们才能认清自己的不足,通过不断努力,取得了今天的成绩。(播放舒缓优美的钢琴曲作为背景音乐)师:对于未来,我们都怀着美好的期待,期待自己取得更多的进步。同学们,你希望自己上三年级时会取得哪些进步呢?请把自己的期待写在这一张张幸运纸条上,写完后,把它叠成幸运星,放入老师的愿望瓶中保存起来。等到我们上了四年级时,让我们一起打开,看看谁的期待成为了现实。(学生写字条,最后把幸运星放入瓶中,在乐曲的伴奏下结束本课。)3.我们的班集体3-1我是班集体的一员(一)学生准备1.通过各种途径,理解“集体”的概念。2.设计好采访学校有关部门及教师时的问题。3.准备采访所需的工具,如照相机、录音机等。4.搜集、整理采访时获得的各种图文资料,供活动交流时使用。5.回忆自己以前为班级做的事及今后准备为班级做的事,并形成书面文字。(二)教师准备1.了解学生所要采访的教师与学校部门。2.为学生理解“集体”的概念提供观察场所。3.邀请班主任参与教学活动,介绍班集体及其成员的进步。4.与摄像教师取得联系。5.准备若干个小信封。本课题教学目标1.理解“集体”“班集体”“班集体的一员”这三个概念的含义,明白只有具有共同目标的团体才能称之为集体。2.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成长离不开集体,要建立一个和谐民主、团结向上、朝气蓬勃的集体,需要每个成员尽心尽责,班级建设人人有责。3.进一步了解班集体和集体中的成员,树立更好地为班集体建设服务的意识。4.培养学生调查、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交流的能力。教学结构(一)课时安排1课时。(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1.课前准备,调查搜集。2.交流展示,增进了解。3.出谋划策,改善面貌。4.回顾过去,展望未来。5.拓展活动,热爱集体。实施过程(一)课前准备,调查搜集1.开展“我是一名调查员”的活动。将学生分成个小组开展调查与统计活动,将看到并认为是符合“集体”这一概念的行为记录下来,填入表内。教师带领学生来到居委会、部队等地点进行调查;摄像教师选取几个学生调查记录的情景拍摄下来,用于课堂教学。2.开展“我是一名小记者”的活动。第一小组:采访学校大队辅导员,调查所在班集体参加校内外各项活动的情况。围绕“我们班这几年来参加了学校的哪些活动、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绩、您有什么看法、给我们今后的活动提点建议”等问题展开访问并做记录。学生搜集了有关资料或录音,准备在课堂上做展示。第二小组:采访学校教导处的老师或校长,调查所在班集体的学习状况,围绕“我班历年来的学习状况怎样、有哪些进步、请给我们今后的学习提一些要求”等问题展开访问并做记录,也可以拍摄、录音等。第三小组:分散采访,学生自由采访任课教师(班主任除外),重点询问班级某些成员上这门课的情况,如学习、纪律、能力等。3.开展“我是一名小作家”的活动。每人回忆以前为班级做过的事情,选择其中令自己难忘的、典型的、有纪念意义的事例,写成书面材料。然后,再让学生想一想今后准备为班集体做哪些事。教师要提醒学生尽量想得周到一些,想到的事情应该是力所能及的,不要好高骛远。(二)交流展示,增进了解1.讨论交流。讨论主题:什么是集体。(1)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师:同学们,我们在这个集体中已经相处两年多了,可是你们知道什么是集体吗?课前老师带领大家来到了繁华的闹市口和部队等地方,让你们自己通过调查,认识“集体”这个词的含义,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你们先在小组中交流一下,然后用一句话来概括你们小组对“集体”这个词的理解。(在充分肯定学生发言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学生的认识。)(2)播放拍摄的录像。(学生对比单个行人的行走和集体的锻炼,强化对“集体”概念的认识。)师:你们总结得真好!有着相同的锻炼身体目标的一群人就组成了一个集体。但是一个人在街上走,我们就不能说他是集体。(3)帮助学生理解“班集体”“班集体中的一员”。师:请你们根据老师刚才的总结,说一说什么是“班集体”和“班集体中的一员”。(在理解 “班集体”这个概念时,要充分引导学生说完整,要说出班集体是由学生组成的,是有着共同的学习和成长目标的集体。)(4)教师小结。师:是的,正是由于我们大家有着好好学习、茁壮成长的共同目标,所以我们才组成了这个温馨和睦、团结向上的集体三年级(6)班。集体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团结温暖的集体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反之,则不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每个同学都是班集体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使我们的班集体越来越好。师:在我们的班集体中,同学们已经共同生活了两年多了,大家对我们班集体的每个同学已经有了比较深的了解,你们是否留意过这几年班集体的点滴变化呢?是否感觉到了自己的不断成长与进步?课前,同学们已经较全面地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现在,就让我们敞开心扉,一起来说一说吧!2.开展“我是一名小记者”的汇报交流活动。师:汇报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由各组的组员来汇报,也可以由各组的组长做总结汇报,还可以把你们搜集到的资料向大家做展示。(1)第一小组汇报。组员相继上台把自己的采访内容进行了汇报,还出示了班级获得的奖状、证书、书法作品、各项比赛的名次等。得出的结论是:这些荣誉有的是通过几个同学的努力为班级争取的,有的是许多同学共同努力得来的,也有的是一个人克服种种困难,历经千辛万苦才得来的,他们都是我们班集体中的一员。我们三(2)班能有今天这样的成绩,与他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从活动中认识班集体的进步与变化,树立集体荣誉感。)(2)第二小组汇报。播放录音,出示相关的照片,进行汇报。生:通过对教导处老师的采访,我们了解到咱们班在取得若干学习成就的同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希望我们每个人都重视每次的考试与作业,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另外,老师希望我们牢记“集体荣,我荣;集体衰,我耻”这句话。(学生同时了解班级的优点和缺点,便于他们认清现状,自我反思,并进行改正。)(3)第三小组汇报。出示不同质量的作业本、图画,及老师的评语,播放录音,进行汇报。第三小组的学生采访了众多的任课教师,教师对许多学生既肯定了优点,又提出了希望,希望学生能继续发扬优点,改进不足,树立为班级争光的信心和决心,使班集体能取得更大的进步。3.与班主任老师交流。师:咱们班的点滴变化和同学们的进步,你们的班主任老师最清楚。今天,我特意把他请来,你们可以围绕着班集体及其成员的问题来问问他。(班主任老师很热情地解答了学生的问题。)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你们的班主任老师有一个小本子,上面记录着班上每个同学取得的成绩和进步,还记录着这几年咱们班的进步呢!你们想听听吗?(我在课前了解到班主任老师手里有这样的资料,于是把她请进课堂。班主任老师所讲的事例真实、可信,对学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学生和教师一起回顾过去,激动、兴奋和骄傲等情感交织在一起,使他们对班级和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学生和教师共同融入了回顾成长历程的氛围中。)师:刚才我们从许多老师那儿了解到我们班集体的情况,现在我们来夸一夸我们的班集体,夸一夸我们班的同学。(三)出谋划策,改善面貌师: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集体是最棒、最出色的,但这需要集体中每一位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为集体出谋划策,我们的班集体才会变得更好。下面请大家交流一下,为我们的班集体献计献策,并把它记在我们班的工作簿上。(教师在黑板上列出几条符合班级情况的意见,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并帮助他们明确了今后班集体努力的方向。)(四)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师:同学们为我们的班集体提出了很好的建议,相信大家只要照着去做,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这个班集体将会更加出色。我们生活在一起已经两年多了,大家回忆一下,你为这个集体贡献过哪些力量,做过哪些事呢?当你的个人利益和集体的利益发生矛盾时,你是如何做的?请选择一些令你特别难忘的事情告诉同学们。(教师要提醒学生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事例。可以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进行全班汇报。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摆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肯定做得好的行为。)师:听了你们的讲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