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词类.ppt_第1页
现代汉语语法词类.ppt_第2页
现代汉语语法词类.ppt_第3页
现代汉语语法词类.ppt_第4页
现代汉语语法词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根据语法功能和意义,把汉语的词分成两大类 : 一、实词 表示实在意义的词,能单独做短语或 句子成分或能独立成句,有名词、动词、形容 词、数词、量词、代词。 二、虚词 不表示实在意义而不能独立充当句子 成分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 词、拟声词。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 1、表示人物的:教师、学生、父亲、老板、雷锋 2、表示具体事物的:黑板、课桌、粉笔、窗户、房子、 集市、 3、表示抽象事物的:爱心、精神、友谊、品德、纪律、 能力、素质、成绩 4、表示处所的:周围、 里屋 、郊区、北京、中国 5、表示方位的:如,上 下 左 右 前 里 外 旁 内 东 西 6表示时间的:秋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过去 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 念名称的词,一般在句子中做 主语或宾语,有时也作定语。 判断方法: 1、能受数量词修饰。两个城市 一些学生 一点 儿水 两个客户,三辆汽车 四个星期天 2、不受副词修饰。不客户 都汽车 很星期天 也客厅 3、能直接用在介词后面,一起组成介词短语。 向客户(讲清楚)把汽车(开过来)从星期天(开始) 在客厅(跳迪斯科) 名词的语法功能:经常作主语、宾语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名词找出来。 当国歌国旗一起升起来的时 候,我从一个山村孩子纯朴的 敬礼里,我从一个老华侨湿润 的凝视里,看到,看到中国深 远处的伟力和韧性。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名词找出来。 当国歌 国旗一起升起来的 时候,我从一个山村 孩子纯朴 的敬礼 里,我从一个老华侨湿 润的凝视 里,看到,看到中国 深远处的伟力和韧性。 :表示动作、行为、存现、变化、消失 、判断、心理活动等的词。常做谓语 1、动作动词:表动作、行为。如,走 看 说 进行 开始 2、心理活动动词 如,想 爱 恨 怕 希望 喜欢 担心 3、使令动词:表指使、命令或请求。如,使 叫 让 派 请求 禁止 4、能愿动词(助动词)如,能 会 可以 愿 肯 敢 要 应 应该(跟动词、形容词等组成能愿短语。如,能够解决) 5、趋向动词 如,来 去 上 进 出 回 过 开 上来 起来 6、判断动词:主要“是”,以及同“是”相当 “为”等。 7、存现动词:存在 有 在 发生 演变 发展 消失 生长 动词的基本语法功能: 1 1、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 2 2、大部分能带宾语、大部分能带宾语 3 3、动词按带宾语的情况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动词按带宾语的情况分为及物动词和不 及物动词及物动词 动词的判断方法: 1、不能受“很”修饰(除能愿和心理活动动词外) 2、许多动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看着 、看了、看过;进行着、进行了、进行过”。 3、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 ”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 说说 谈谈 看看 想想 试试 讲讲 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 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讨论讨论讨论 1动词“是” “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 什么”或“属于什么”。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 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 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 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 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 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 2动词“有”,“有”只当动词用,不能当副词用。 有语病的句子 正确的句子 老师有布置作业吗? 老师布置作业了吗? 你有去超市吗? 你去过超市吗? 昨天有下雨吗? 昨天下雨了没有?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动词找出来。 有一座破败的山顶小学,很 多事情都从简或省略了,唯有 国旗每天要升。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动词找出来。 有一座破败的山顶小学,很 多事情都从简或省略了,唯有 国旗每天要 升。 形容词是表示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者动作、行为、发 展、变化状态的词。 1、表示形状:大、小、圆、粗、滑、平、高、低、宽、 窄、肥、胖、美、丑、温柔、平缓、笔直 2、表示性质:好、坏、冷、热、酸、甜、苦、软、聪明 、朴素、老实、正确、勇敢、特殊 3、表示状态:快、忙、急、稳、轻松、高兴 4、表数量的:许多、好些、全部、全、整、多、少 判断方法:1、大多能与程度副词组合: “很勇敢”、“非常整齐”、“太死板”、“最清楚”等 。 2、大多可以按AA或AABB的方式重叠。如,小小 (的)高高大大 或A里AB式:胡涂胡里胡涂 慌张慌里 慌张 小气小里小气 ABB式:兴冲冲 气呼呼 喘吁吁 绿油油 凶 巴巴 重叠后一般表示程度加深。常带有喜爱或贬低的 感情色彩。如“高高的个子”、“红红的脸”“ 瘦巴巴的身体”“干巴巴的皮肤”。 3形容词做谓语不能带宾语。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形容词找出来。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 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 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 静,来得悲凉。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形容词找出来。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 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 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 静,来得悲凉。 A.名词不能重叠。(少数除外 如:人人、时时、处处、 事事、家家、上上下下、前前后后、里里外外,重叠后表 示遍及全部、毫无遗漏。)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跑跑、想想、讨论讨论、干 干净净、高高的。 B.名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国家不国家?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走不走?好不好? C.名词前不能加“不”(不受副词限制)如:不北京。动词 、形容词一般可以,如:不看、不吃、不好、不大。 A.形容词前加“很”,一般动词不能(表示心里活动的动 词和能愿动词可以加程度动词)。形容词多数可以,如 :很走,很好。 B.动词重叠:ABAB式,AA式,如:讨论讨论,看看;形 容词重叠:AABB式,AA(的)如:干干净净,高高的。 C.动词绝大多数能带宾语,形容词不能,如:喜欢(你 ),怨恨(他),愉快(你),高兴(他)。 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数词可分为基数、序数、分数、小 数、倍数和概数。 1、基数:一、二、三、十、百、千、万、亿 2、序数:第一头一回、初一老大老幺 3、分数、25、几分、几成 4、小数:0.25、12.34 5、倍数:一倍 6、概数:几、两、来、多、把、左右、上下、以上、以 下、成千、上万、近亿、三四个、两三年 语法功能: 1.数词经常出现在量词前边构成“数量词 语”,在句子中一般做定语(一本书), 有时也做补语(来了三回、看了五遍) 。 2.倍数只能用于数目的增加,不能用于数 目的减少。 3.分数既可用于数目的增加,也可用于数 目的减少。 【数量增减有一套习惯用语】 第一、表示数量增加的: 增加(了)、增长(了)、上升(了)、提高(了)不包括底 数,只指净增数。 从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了四倍”,不能说“增加了五倍” 增加到(为);增长到(为)、上升到(为)包括底数,指增 加后的总数。 从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到五倍”,不能说“增加到四倍” 第二、表示数量减少的: 减少(了)、降低(了)、下降(了)指差额。例如从十减少 到一,应该说“减少了十分之九”,不能说“减少了九倍” 减少到(为)、降低到(为)、下降到(为)指减少后的余数 。例如从十减到一,以分数计算,应说“减少到十分之一”。 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量的词。量词分为物量词和 动量词。 1、物量词: A、个体量词:个、只、条、张、件、间、棵、粒、头、座 B、集合量词:双、群、副、套、班、组、伙、类、帮、批 C、度量衡量词:丈、尺、寸、升、斤、两、吨亩、顷 D、临时量词:杯、车、筐、挑、捆、抱 2、动量词: A、专用的:遍、回、阵、顿、番、遭、次、趟下 B、借用的:脚、拳、刀、眼、天、年、月、星期、人次、元、吨 3.复合量词: 架次: 飞机架数次数总和。一架飞机飞行十次叫“十架次”,五 架飞机飞行两次叫“十架次”。 人次:人数和次数的总和。十个人一起行动三次,总计叫“三十 人次”。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数量词找出来。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 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 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 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些声 音,也没有丝影子。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数量词找出来。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 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 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 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些声 音,也没有丝影子。 :是起代替、指示作用的词。 1、人称代词:对人或事物起称代作用。 如,你我他它(们)自己 人家 大家 咱 您 2、指示代词:对人物或情况起指示或区别的作用 。 如,这 那 这儿 那么 这样 那样这里 那里 这么些 那会儿 每 各 某 另 一切 其他 3、疑问代词:对人物或情况起询问的作用。 如,谁 什么 哪 多会儿 哪里 几 多 多少 怎么 语法功能: 可以代替名、动、形 、数和副,还 可代替短语和句子。 细节: 1、人称代词分为三身代词和非三身代词:三身代词 用于确指 和虚指,非三身代词可用于复指“自己、自个儿” 2、指示代词指代人和事物,“这”为近指,“那”为远 指。 3、疑问代词主要用于有疑而问(询问),和无疑而 问(设问 和反问)。有时还可以用于任指和虚指。 a.谁也听不懂他说些什么。 b.牙好,什么都好,身体倍棒 c.别管是谁的,我横竖领情就是了 d.我好像在哪见过你。 代词切忌指代不明。代词切忌指代不明。 请把下面文字中的代词找出来。 “是谁?为什么偏偏是我的父亲?” 多少次我问自己。 当我为这个世界的黑暗和痛苦发 出第一声哭喊时,父亲就像山那边每 天升腾的那轮红红亮亮的太阳,点亮 了我的整个世界。就在那一刻,父亲 把自己铸成了我永恒的向往。 请把下面文字中的代词找出来。 “是谁?为什么偏偏是我的父亲?” 多少次我问自己。 当我为这个世界的黑暗和痛苦发 出第一声哭喊时,父亲就像山那边 每 一天升腾的那轮红红亮亮的太阳,点 亮了我的整个世界。就在那一刻,父 亲把自己铸成了我永恒的向往。 :是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 表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的词 。 1、表程度 很 更 太 极 顶 十分 非常 至少 起码 略 2、表范围 都 总 共 净 只 仅仅 光 单单 一概 就 统统 3、表时间 已 曾 刚 才 早已 正 将 便 常 一向 从来 4、表频率 又 再 再三 还 屡次 重新 5、表状态 大力 大肆 亲自 特意 连忙 悄悄 匆匆公然 6、表语气 难道 究竟 简直 可 却 幸而 也许 其实 索性 7、表肯定、否定 必 必须 准 的确 不 没 未 勿 别 语法功能:1、修饰动、形,不修饰名词。2、都能作状语 。 【可以通过词的组合来分辨副词的词性】 1、我们可以说“任务特别”,也可以说“(特别)任务 ”,但“格外”没有这种用法。可见“特别”是形容词,“ 格外”是副词。又如:可以说“意见一致”,也可以说“ (一致)意见”,“一概”没有这种用法。能作谓语、 定语、状语,而意义不变的是形容词,不能作谓语、 定语的是副词。 2、例如 “白、怪、老、净”等,同名词组合时是形容 词,同动词、形容词组合时是副词。 比较下边两组词: 甲 乙 白布 白跑一趟 老朋友 老说不完 怪事 怪好看 净水 身上净是泥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副词找出来。 雅颂中也很有一些挺出色的篇 章,一般说来艺术价值的确极其不 如国风。小雅中偶尔有一些士大夫 抱怨或讽刺王室的诗,但他们毕竟 缺少人民所受的切肤之痛,因而揭 露社会现实必定缺乏深度。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副词找出来。 雅颂中也 很有一些挺出色的 篇 章,一般说来艺术价值的确 极 其不如国风。小雅中偶尔有一些士 大夫大肆抱怨或讽刺王室的诗,但 他们毕竟缺少人民所受的切肤之痛 ,因而揭露社会现实必定缺乏深度 。 :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组成 “介词短语” 。 1、表时间、处所、方向:在 于 自 自从 从 当 由 趁 随着 到 从 打 朝 向 在 沿着 顺着 2、表对象、范围: 对于 和 跟 同 与 替 把 关于 除 除了 3、表方式、方法、依据、手段、比较: 按照 依 依照 根据 以 凭 本着 用 通过 拿 比 4、表目的、原因:为 为了 为着 因 由 5、表施事受事:被 给 让 叫 归 由 把 管 将 语法特征 1. 介词结构都可以作状语,少数还可以作补语。例如: 在阅览室看书(表处所) 从早上作(表时间), 沿着河边前进(表方向) 对学生负责(表 对象) 连根拔起来(表对象) 比过去更好(表 比较) 有的可以作定语,但要加“的”。例如: 他作了一个(关于诗人杜甫)的学术报告。 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是正确的。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介词找出来。 我们从离骚中看到了屈原 深沉的忧患意识:他对于民族故国 一往情深,因之而喜,因之而悲。 他为了自己的祖国忍辱负重含悲苦 行。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介词找出来。 我们从离骚中看到了屈原 深沉的忧患意识:他对于民族故国 一往情深,因之而喜,因之而悲。 他为了自己的祖国忍辱负重含悲苦 行。 有些介词与动词兼类。有:在、给、叫、用、拿、 比、到、让、由、朝、往、把、经过、通过。 怎么区别? A.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可以。所以一句话中如果有 别的词作谓语(动、形),它就是介词;如果没有别的词 作谓语,那它就是动词。 他把书放在桌上。(介词) 他在家里(动 词) 许多同学都比我学习好。(介词) 我们要比干劲 ,比速度,比质量。(动词) 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介词) 他给了我一本书。( 动词) B.介词后面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动词 可以。 如:他给我买了一本书。 他给了我一本 书。 别拿我开玩笑。 他手里拿着一本书。 C.介词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 如:我比你高一点儿。 我们比比。 :用来连接词语、分句或句子表 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词。 1、连接词或短语:和 跟 同 与 及 以及 2、连接分句:不但 不论 因为 由于 宁可 不过 否则 可见 于是 3、连接词、句子:并 并且 而 以及 或者 或是 语法特点: 1、连接分句的连词,常成对使用,或跟某些 词配 合使用。 如,尚且何况 只有才 2、连词只有关联作用,没有修饰作用,不作句子 成分。 A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互换位置基本意思 不变;介词“和”前后词语不能互换。 如:我和弟弟都去过。 B连词“和”组成并列短语后可以带“都”;介词不可。 如:我和弟弟都喜欢语文。 C连词“和”前面不能有修饰语,介词可以。 如:我将努力和弟弟改变对立关系。 D连词“和”不能出现在一个句子或一个成分的开头;介 词可以。 如:和弟弟一块儿去玩的孩子都回来了。 “和、跟、与、同”连词与介词区别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连词找出来。 作为语录体散文,论语 虽然没有详尽、具体的描写,但 从孔子和其它人的对话中,却生 动地显现出了孔子及其一些弟子 的形象。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连词找出来。 作为语录体散文,论语 虽然没有详尽、具体的描写,但 从孔子和其它人的对话中,却生 动地显现出了孔子及其一些弟子 的形象。 :附着在词语或句子上面,表附 加意义的词。不能单独使用。 1、结构助词:的 地 得 所 似的 A、作为某种结构的标志。 “的”是偏正结构的标志。如,我的书 慢慢地走 “得”是中补结构的标志。如,跑得很快 洗得干净 B、组成跟所附的词语功能不同的新短语。 “的”附在实词后形成名词性短语。如,红的 个儿高的 想的 “所”附在动词前形成名词性短语。如,所见 所闻 所述 “似的”附在词后形成形容词短语。如,飞似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