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征文六篇_第1页
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征文六篇_第2页
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征文六篇_第3页
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征文六篇_第4页
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征文六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征文六篇篇一身居淮北平原的小城,早已习惯了她的围抱,虽没有山的耸立和巍峨,虽没有林的葱翠和广袤,但住在这里的人们,都怀着对小城的敬仰与爱恋,不会向往着客走他乡对大城市的渴望和期许而去的。有城就有水,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明理,所居的小城也不例外。城市的外围刚好被浍水搂拢穿过,站在刚建成蜿蜒起伏的桥上,放眼望去,城内一派繁华景象,高楼耸立,层叠交错,都是统一派系的颜色浸染,分外揽胜醒目。桥从浍水之上拱起宽厚的脊梁,两端扎牢而厚重,犹如一头老牛任劳任怨地劳作,从来没有怨言,从来不谈奉献的索求。这种精神,离不开小城的朴实和进取,为了人们生活上的安康和华实,浍水也愿意承受一些必要的坐落和改造,为了出行便利,先后建造了四座大桥。桥是功臣,不仅成全了生活,更承载了历史,固镇县也离不开与桥的渊源和断代,追溯历史的根基,早在北朝东魏武定六年(548)取名为谷阳郡,辖浍水之南高昌县(现谷阳城旧址内),于隋开皇六年(586)降至为谷阳县。那时的桥,近似江南的小桥流水一般,城中有水,自然有桥,那时的城,也是依水而建,小桥流水,二者皆不可缺一,横是不可分割。名不经传的浍河,据史书记载,浍河于隋朝开凿的连接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的运渠,在当时堪称主要水路运输,承接江、淮、江南依山傍水之城民众运输米粮主要水道,也是唐、宋、元、明等历代的传统水运线路,为促进所在城市之间的经济、文化、政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城的西面也有一片水系,早年,那里垃圾遍地,一到夏季,风卷着臭气扑面而来,住在周边的群众更是深受其害、叫苦不迭!经过治理改造,那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绿水清沐,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致,这时就形成了西园。西园的美,因为她的蜕变,由脏乱到洁净,由落寞到繁盛,令居住在那里的老住户刮目相看了。从早到晚,前来光顾的人们多是,西园区域分割明了,顺着路径驮步前行,映入眼帘的是人为随意放置的山石,石头倒是自然天成的角色,显得那么的成就,显得那么的从容,它显然具备了生灵的气息,随性地展示着天造之处、天作之合。石头的模样,看也不够,似乎看啥像啥,从正面,还是侧面,像卧龙盘绕、像猛虎下山、像羔羊温顺,一切全在自己刻意的杜撰和畅想。一路走进园中深处,林木逐渐地明朗,有规则排列的小树,挺直了身躯形成了片林。经晨风悄然吹过,小树耐不住微风的轻抚,弯着小腰似要与来这里的人们打着招呼、竞相呼应。有些不知名的鸟儿,带着欣喜地鸣叫落于树梢,上下跳蹿,颤动着尾羽,不时地扬合、不时地颤尾,鸟儿在望着我们,似乎在与我们认真地对话,且煽动着顺滑的羽翅,想要抗议着什么?难道在抗议着人类为何置树者不顾,还要任意践踏自然赐予的收获!水池的一侧,立足几处乳白的桅杆,乳白油亮的帆布被下面的桅杆撑得紧紧满满,没有一丝的杂糅、没有星点的褶皱。此情此景,近观桅杆的落处,显然不是太过宏伟、太过大气磅礴。看着这别有西式的添色,不禁有种傲气的骨感,从下往上望去,桅杆直插云霄的感觉颇为壮观,再加上桅杆上刻意缔造的帆布,造型不一,大小不同,层级之间匹配着自然天成的布景,有一种效仿大海里劈波斩浪、勇于前行的航船。似乎在翘首以盼、在等待前来乘坐的人们、在期望有识之士、怀才聚能的智者前来驾驭领航。西园的角处,大面积的竹林挡在眼前格外的清爽,置身于竹林盛境,堪称一道靓景。一年四季,竹不惧严寒酷暑,不怕风吹雨打,总是伫立在人们欣赏、崇仰的视线里。在这个季节,正是竹拔节的有力时期,竹的底部挺拔而坚韧地相互挤靠着、簇拥着,争相冲破被冬季束缚的冻土,将要展示各自的风采。四月的天气逐暖,更让竹林充满了生气,恰是一缕春风、一阵春雨的如约到来,听到的多是竹林在欢快地齐声歌唱,随春意盎然地印染,竹叶更是翠绿一些,颜色更加浓重一点。竹是众生而卧的群体,齐生齐灭,相互体察着彼此的友谊和爱怜之情。风吹竹林倒伏,竹影交叉瑟瑟起舞,竹是四季轮回的领悟者,又是自然界知名的舞者,闻风竹舞起风铃,沙沙的,竹叶抖空灵、萦绕园中曲。我喜欢竹的青体,更喜欢竹的韧劲,看竹、论竹,痴愚竹意,心随竹恋,确发现,空有赞竹之美誉,不及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笔下的竹颇有一番意蕴和向往。他的一篇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而东西南北风。此诗鲜明地指出郑板桥一生的墨染创作,离不开竹石的两相媲美、两相依托、两相附和,他通过对竹石的依恋和更深层次的意会,从而创造出过多令世人称奇的传世佳作。历代文人墨客都有一定的成长坎坷历程,从一个名不经传的小人物,逐渐成为一代大文豪,这种积累、这种传承,这样的过程必是发自内心对艺术修养的不断汲取、不断领会的。而西园的竹,虽不是居山石作息,但凡有竹成林的意境,还是令人畅想、还是令人神驰、还是令人眷恋。仰观西园的竹林,气度稍显一丝的稚嫩,尽管竹荫覆盖高耸林立,受春阳刻意滋润,竹梢更是劲道地抽出软嫩的竹芽,此刻的枝桠上还残留着竹皮的留痕,还没有完全褪去,竹梢劲拔、独自抽身,稍显弯曲一点。竹节上的芽尖颜色呈现浅绿,比起老枝稍感青黄一点,竹芽的嫩极犹如清明前刚采的茶尖,看上去,有一种想要认真品尝的念头。我知道,竹叶也是一道由来之久的茶饮,对竹,不会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去取之效用,更不忍打破这时时的宁静和索取。读懂竹风正盛时、竹意正浓时,怅然间,一阵嬉笑即快进入耳膜,顺着竹林的隙间,几个顽皮的孩童,正努力穿插于竹林的身处游离,不时地攀枝戏耍、上下蹿跃,看这情形,有如效仿电影卧虎藏龙中的镜头,再现浩瀚竹海间武技超群地厮杀场面,甚为壮观。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得天独厚的地势,这是小城日益发展的气势和方向。小城虽不大,但历史悠久,从楚汉相争的垓下古战场来看,当时的古城也是铁甲雄兵驻守,也是战马嘶鸣、尘土飞扬战乱纷争的兵家之地!试想,城池之牢固,全靠城外的浍水护佑。可见城里与城外的水都是通联的,都是一脉相承的,都是紧密丝扣的。浍河的水道虽没有黄河的雄浑,没有长江的气概,没有淮河的宽阔,但在我们心里始终是占据了满满心地。一方水土养育沿河一带的人民,在那样的时局,出路不一,有水就有路,有水就有生存的条件,小城也不例外。多年以前,县城道路只有一条而已,老街正好贯穿于主干道之间,与浍水相望,与浍水为邻,市井、生活和各种商家活动都与浍水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可以想象,那时小城的浍水边,靠水得天独厚,沿河两岸人潮不息,织网打鱼,划桨在碧波荡漾的浍水之上,随着晨阳而起、日落而息一天的劳作后,斜阳陪衬,颇有一种“渔舟唱晚”的味浓。有水就会有生命的存续,水清爽澈,孕育着水中的生物系统,形成了水系明朗的食物链。即使你走近观看,那些正在畅游的野鸭子,也对你没有顾忌和防备,还在水面嬉戏着,追闹着,不时地发出召唤同类特有的鸣叫,这里的鸭子与家养的可不一样,它们多不会恋群,不会扎堆挤在一起,只是偶尔凑巧了,家族性的壮大,为了争取相应的领地出军应战的。野鸭子也有温馨的一面,领头的多是母鸭,作为母性的敏感,它试探着从岸边的水草丛中探头出来,小心翼翼地左看右看,等发现没有危险时,这才发出暗语来召唤小鸭子出来,它总是排在前头,带领多个鸭宝宝畅快地游着、乐着,排成整齐一队,缓缓划过水面,只留下浮萍草浅浅的划痕。母鸭是负责任的,即使是队伍打乱了,需要觅食了,大家围在水草边寻觅一些虫类和草芽时,这样的实境最乐融、最欢快,母鸭默默地巡视着四周,有时也突然地扑棱着翅膀,浑身抖索着,把粘在羽毛上不干净的杂物去除,小鸭们可不理解母亲的行为,认为母亲发现了危险即刻发出的警报,赶快停止觅食随母鸭去了。看着鸭群们去了,我还沉浸在浍水之畔祥和的意境里,久久不能平静,久久不愿离去,忽有风起,水面波纹颤颤,岸边的蒲草跟着摇晃,水里的生命也是坚韧的,不受外界的侵扰,只是在延续着生命的下一个开始。生活在城市,于浮华隙处挣扎,平添多了一份对城市的向往和期许,同样,小城的环境也很重要,蜗居在城市的洪流中,城中有景,景中有水,景水交融也是一种大美,也是一种至美的境地。生存在浍水之地的人们常常以这微缩的秀美而感到庆幸,同时也信心满满地翘望着浍水,在我们的心里,这里的水,不是一般的水,在内心深处,视作浍水为母性之水,徜徉在母亲的怀抱里,感受到了,是至深至浓的亲情,如涓涓溪流潺潺流过,这种浓郁的爱生生不息,永不停歇!篇二那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刚参加工作不久。一次,领导叫我到邮局去给外地业务单位发个电报。领导将电报内容大概地叙述了一下,让我用最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但内容必须完整、清晰。因为发电报是按字来计算费用的,一个字2角线,当时寄一封信才8分钱,真可谓“一字千金”啊。不知怎地,当领导叫我到邮局去发电报,我的脑海里立刻闪现出当时十分风行的小说海岛女民兵中那个断腿特务刘阿太的形象来。那个刘阿太是个潜伏下来的特务,他将发报机藏在断腿处,不时偷偷地将刺探来的情报,用电报“嘀嘀哒哒”地发出去,显得既神秘又惊险。到邮局发电报,需要领取一种专门用于发电报的“电报纸”。一张纸,三十个格子,一字一格,不需要点标点符号,有点类似古文形式。填写电报内容必须工整、规范。内容写完了,将电报纸递给邮局的工作人员审核,确定内容无误后,她们才会将电报发出去。由于经常到邮局发电报,时间长了,邮局发电报的那个女同志和我渐渐地熟悉起来。她发现我是个新手,发现我的电文有重复或多余的字,就建议我将这些字删去。她告诉我,这样就可以省几个字的钱。例如,将“安徽省”、“上海市”,只要写上“皖”或者“沪”就行了。一次,我又到邮局去发电报,那位女同志送给我一本电报常识简明读本,让我如获至宝。从此,我发电报的业务越来越熟悉、越来越精通,这项工作得心应手起来。领导看我发电报每次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而且费用又低,于是,就将发电报的这项工作专门交给了我。从此,发电报成为我一项专职工作,陪伴我走过了很多年。前几天,我到邮局去办事,突发奇想,走到一柜台前,询问有没有发电报的业务。一位女同志睁着一双困惑的大眼睛望着我:“什么?发电报?现在早没有人来发电报了,这项业务早停办了!”是啊,如今有谁还会去邮局发电报呢?拿出手机,按动几下按钮,一条短信就发出去了,既快捷又迅速。可以说,现在的年轻人几乎个个都是“发电报”的高手,发电报已成为遥远的“过去式”。发电报成为一个时代的见证,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发展和进程,并成为许多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一生中一段难以忘记的记忆篇三绛姑妈是父亲的小妹。绛姑妈家做新屋了,这可是一件天大的喜事。我曾经无数次地去过那路途遥远的绛姑妈家,我原以为,绛姑妈只能永远住在那破旧的老屋里,直到终老,没想到她家的新屋说做就做起来了,令人不敢相信。金色的晚秋,天高气爽,正值绛姑妈七十六岁大寿,我们兄弟相约去给绛姑妈拜寿,同时也是为参观她的新家。汽车在高等级乡村公路上奔驰,车窗外刚刚收割的稻田不断后退,稻田里静静地伫立着数不清的稻草人,稻草人像一队队笔立的兵阵,既让人感到亲切,又让人充满遐想。路旁各式各样的村舍,依山傍水错落有致我坐在舒适的车里,呼吸着乡下清新的空气,欣赏着车窗外黄叶飘飞的秋色,情不自禁地就想起了小时候去绛姑妈家的情景绛姑妈家住在长沙县最偏远的金井镇双江乡石井村,距我家所在的开慧镇竹山铺有六十余华里。第一次去时,我年纪尚小。那一年正月初十日,我和我哥,还有绛姑妈家的三表哥一起,在平江县向家镇的大姑妈带领下,去给绛姑妈拜年。当我们赶到南门桥,等到末班车,我们才发现,车上旅客爆满,我们根本挤不上去。大姑妈只好带着我们迈开双腿步行。一路同行的还有一对同样没赶上班车的小兄妹。我们开始还兴高采烈,可走着走着我们就倦了、累了、走不动了。从南门桥、到白沙桥、到李家山,我们走走停停,渴了就到路边人家讨水喝,饿了就啃几口法饼。一路上我们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姑妈呀,到了没有?”大姑妈总是敷衍我们说“快了,快了。”然而绛姑妈家却总是躲在弯弯山路的那一端,似乎永远也走不到头。过脱甲桥,抄近路绕过金井镇到拔毛田,同行的小妹妹终于走不动了!我们只好停下来。当她哥哥蹲下来帮她揉脚时才发现,小妹妹脚上的一双新布鞋竟然被磨穿了!难怪小妹妹一边走一边喊脚痛呢!幸好他们快到了,同行不远就分了手。我们继续前行,过巷口小学,大姑妈给我们打气,说:“现在真的不远了。你们看那边有座山,绛姑妈就在那座山的下面。”我们顺着大姑妈的手指望去,果然见不远处有一座巍峨的大山。大山朦朦胧胧的,笼罩在黄昏淡淡的暮霭之中。胜利就在前方,我们不由得加快了步伐。此时夕阳西下,天光渐渐暗淡了下来。我们又不知经过了多少人家,不知走过了多少个山口,最后右拐抄上一条小路,上了一个斜坡,往前数百米就到了一个大屋场。大姑妈说:“走累了,我们进去讨杯茶喝。”我们全都快哭了,大喊道:“还没到啊!”只有三表哥知道真相,躲在一边偷笑。我们跟着大姑妈进去,走上漏水台阶,穿过一条狭长的里弄,跨过一口天井,进到了一间堂屋,大姑妈对着堂屋里边大喊:“拜年啊!拜个迟年啊!”绛姑妈应声而出。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这回真的到家了!绛姑妈家的房子位于大屋场最深处的一角,进门就是火房,姑父正坐在火塘边拣柴烧水。火房的右边是睡房,前面是厨房,厨房的左边是后院,右边还有间小睡房,与小睡房并排着的是一个狭长形的过道绛姑妈家的房子很多,因为采光不好,里面黑漆漆的,但被收拾得干净整洁。院子后面紧靠着火房建有一排猪舍,猪舍里养了两头母猪和二十几头小猪崽。小猪崽挤挤挨挨地围着猪妈妈打转,黑黑的,胖胖的,非常可爱。绛姑妈是个养猪能手,她养的猪崽皮毛乌黑发亮,品种优良,非常著名,常有四乡八里的乡亲来这里买猪崽回去喂养。靠着养猪,绛姑妈家早已过上了令我们羡慕的“富裕”生活。绛姑妈、姑父还有二表哥等,热情地将我们迎进屋后,安排我们在火塘边坐下。而三表哥一进屋,就撇下我们不见了人影。绛姑妈家有六个儿子。大表哥当兵去了;二表哥是家里的主要劳力;三表哥最调皮,只比我大一岁,上学和我同年级;另外还有三个不谙世事的小表弟。绛姑妈家藏有好多小人书,战斗故事、神话故事、童话故事应有尽有。这是最能吸引我的地方。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些打仗的故事,比如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等。那一次我在绛姑妈家住了七天,把她家的小人书几乎“看”了个遍,当然是那种只看图不识字的那种“看”。坐在火塘边听姑父讲故事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姑父说话风趣幽默,常常逗得我们大笑。不记得我当时是想要买什么,还是怎么的,我问姑父:“你们这里有竹山铺吗?”姑父听了大笑,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我:“我们今年这里死了一个周总理,你们那里呢?”听他这样说,我才大致明白。他在逗我,把我当小孩。后来,我又多次去到过绛姑妈家做客。最先多是步行,都是从早走到晚;偶尔也有搭班车,但仍需走大约一半路程;后来买了自行车,骑自行车去就方便多了,可赶上吃午饭转眼几十年过去。原来每年都去的绛姑妈家,参加工作后去的就很少了。但每次去,都会忍不住小有感慨。绛姑妈日渐衰老,她家的老房子也日见衰败。大表哥、二表哥、三表哥和四表弟,先后成家另起锅灶。但姑妈、姑父和两个最小的表弟,却一直住在那黑咕隆咚的老屋里。大屋的邻居都做了新屋搬了出去,只有她家的几间破房孤单单地立在被拆得七零八落的大屋场的一角,慢慢地就有了些凄凉的味道。时代进步了,大家富裕了,而早先家境殷实的绛姑妈家的境况,却随着儿子们的一个个长大而没有丝毫改变,甚至比之前更加衰落,以至于我那两个忠厚本分的表弟,始终都没有人家姑娘看得上。当然了,家境如此,又有谁家父母能够放心地把女儿嫁给他们呢!尽管绛姑妈家不再似从前那样“富裕”,但我们兄弟却从来不曾忘记过这个姑妈,就是工作再忙,我们也会抽时间约到一起,去姑妈家的那个湾湾里走一走,看一看,吃个一餐两顿的。但每次去绛姑妈家,见到步履蹒跚的绛姑妈,见到她家那风雨飘摇的老屋,耳畔总是回响起刘欢那苍凉的歌声:“我的心里充满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车窗外熟悉的景致,将我的思绪拉回到现实。不到一个小时,我们的车就停到了姑妈家的门口。我们惊奇地发现,绛姑妈家的老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精巧别致的二层小楼。但更令人惊叹的是,这幢小楼,并非是我们常见的那种千篇一律的式样,而是借鉴了现代城市家居建筑新模式,又揉进了欧式别墅典雅华贵风格,使得这幢建筑,现代美与古典美兼而有之。噼里叭啦的鞭炮声中,我们被迎进了绛姑妈的新屋。进屋,请坐,上香茶七十六岁的绛姑妈精神矍铄,捧茶倒水,忙前忙后,手脚轻快而麻利。看得出来,绛姑妈的内心里是极其高兴与自豪的。绛姑妈说:“像这样的规模,这样的气派,在我们这里是没有的。”那当然,我们看出来了。绛姑妈接着说:“这幢小楼是三木匠亲自设计和施工的,从去年底拆旧房开始,除了主体是请人帮工以外,其余的全是三木匠与他的两个弟弟一砖一石垒积起来的。你看,就是到了现在,开工十个多月了,内部装修还未完工呢!”我惊呆了!在家庭经济情况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在三表哥即将“奔五”,两个小表弟大步“奔四”的不惑年纪,兄弟齐心协力,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博采众长,土法上马,耗时将近一年,在老屋的原址上建起了这么一幢不同凡响、颇具现代气息的农家别墅!设计、监理、施工、建设全都一人承担,你听说过吗?此时三表哥、五表弟都在。三表哥带着我们走出室外,他一边指点着小楼的整体布局,详细“汇报”着工程的建设情况,一边向我们介绍房前屋后绿化美化的蓝图,言语里充满了无比的自信与自豪。他说:“在挨后山的土坎这边砌上护坡,盖个能养三五十头猪的猪圈,在猪圈的旁边建一个沼气池,以后烧茶做饭就不用柴禾了,房屋的旁边也像你们城里一样栽种些花花草草,整个小院再用绿篱围起来,到那时”三表哥冲我们呵呵一笑,说:“到那时,焕阳、极阳把婆娘娶进门,母亲的这一生就再无遗憾了。”是啊!养了六个儿子,辛苦了一辈子,姑父离开人世也有好些个年头了,老人家的身体说垮就垮,不知道什么时候绛姑妈也会撒手跟随姑父而去,而这风雨飘摇的老屋和两个没有婚配的老儿子,就成了压在姑妈心头的一块石头。为此,绛姑妈在人前一直有种抬不起头来的感觉,即使是在我们兄弟面前也是如此。这下好了!造型精巧别致的农家别墅初具规模,引来无数乡邻的啧啧称赞。绛姑妈开心地笑了,腰杆子也挺直了,走起路来脚步生风,饱经风霜的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满足的神情。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小姑妈的愿望将一一得到实现,这毫无疑问。在觥筹交错中我们不停地劝绛姑妈多吃,给绛姑妈敬酒。绛姑妈只是谦逊地应和着、推让着。她吃得很少,她的脸上挂着幸福的微笑,目光柔和而充满了慈爱时间又过去了十年。正如当初我们所憧憬的那样,在绛姑妈家的新房建好后不久,我的两个小表弟果真就先后迎来了自己的新娘!后来又生了孩子,买了车子如今绛姑妈她老人家八十六岁了,身体仍然硬朗,住在当年三表哥兄弟亲手建造的屋里,含饴弄孙,过着幸福无忧的晚年生活。我们祝福她,同时也祝福所有受惠于新时代新农村建设的亲人朋友。篇四我的故乡在湘西麻阳的一个小山村,这里山多,泉多,涓流多。一条汇聚了众涧涓泉的溪流从我们村中潺湲而过。很久很久以前,故乡的人民就在村中的溪流上架设了桥,但洪峰袭来时又给毁了。人民一次次架桥,而洪峰一次次地毁桥。后来,相传有位好心的神仙闻讯来到我们村,看到溪两边的村民常年涉水过往很是不便。于是,他便决计在溪流上为人民架设一座坚固的石拱桥。当村里的人民都在夜阑俱寂中沉醉于酣眠之际。神仙趁着朦朦胧胧的月色,急急忙忙从四处搬来许多石块,砌基架起桥来。他一上一下忙了个通宵。东方发白时,一座初具规模的石拱桥眼看就要落成了。忽然间,一个早起赶路的村民看见了,惊叫了一声。据说,神仙的行动是最忌见凡人的。神仙闻声,扔掉手头的石头,弃桥而去。随着一声巨响,那神仙架的石拱桥顿时化作了一堆使人民引以为憾的乱石。神仙远去了,但历史的车轮却从远古辗转而来了。1949年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第四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解放了麻阳。从此,故乡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饱满的热情和空前的干劲,积极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中。1957年至1958年,故乡的人民同全县人民一道,经过日以继夜的苦战,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把湘黔公路麻阳段全线修通了。此时,第一座横跨南北的湘黔公路大桥在我的故乡当年神仙架桥尚未架成的桥基上架起来了。从此,故乡的人民不但不再绾着裤筒徒跣过溪了,而且通过这座横跨南北的公路大桥,使他们走上了社会主义新生活1978年,当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时,故乡的经济建设也沐浴着改革的春晖,在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了。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故乡的面貌焕然一新。故乡的高楼,鳞次栉比;故土的瓜果,四处飘香;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为了进一步加快湘黔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促进湘黔边境地区物质文化的繁荣。1987年,湘黔公路麻阳段再度进行了大规模地扩建1988年春,又一座高大的湘黔公路之桥,在我的故乡当年神仙架桥尚未架成的桥基旁架起来了。新世纪伊始,为了更快地加速西部大开发的步伐,重庆至怀化的“渝怀”铁路又在我的故乡破土动工了。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重庆至怀化的“渝怀”铁路便全线贯通了。2006年春,在我的故乡当年神仙架桥的桥基旁,又横空飞架了一座气魄雄伟的铁路大桥。而今,在我的故乡神仙架桥的故地,不仅仅架起了一座座畅通南北的公路桥,铁路桥,高铁桥,而且还架起了一座座通向全国的产业桥,架起了一座座通向世界的信息桥,架起了一座座奔向幸福的希望桥篇五我家住在大山里,祖祖辈辈耕田种地,靠天吃饭,守着一间老木屋和几分薄田,有一顿没一顿地过日子。1978年12月,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开始,村里实行了“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亲们忍饥挨饿的状况有所好转。那时候,乡亲们种的都是籼稻和粳稻,产量很低,村人不断开荒,大肆毁林,通过上挖下填的方式把一座座山开挖成了农田。受山势所限,多数农田又窄又长,耕牛进去了都转不过身子,所以每年开春之际,乡亲们就得去田里一锄一锄地挖,完了又一担一担地往田里挑猪粪牛粪,然后育秧苗,修田埂,铲田草,粗耙细耙,拔秧插秧那时没有除草剂,田里杂草疯长,一季稻要薅三次草禾苗才能出头,然后是看田水,打农药,塞鼠洞,赶麻雀,等稻谷黄了,割稻,掼稻,捆稻草,把谷子挑回家晒干了入仓,再把稻草搬到自家的“牛草屋”里,用来喂牛和垫猪圈。等冬天到了,又得继续去开荒人们一天到晚在田地里忙活,几乎没有清闲的时候。然而,即便如此,粮食还是不够吃。记得每年青黄不接之际,父亲都要到处打听谁家有粮可借,只是在那年头,每家每户都缺粮,实在不是想借就能借到的。好在,家里还种了些红薯,从地里挖出来藏在地窖里,断粮时能顶上一段时间。这种糟糕的状况一直持续到杂交水稻在农村的普及。种植杂交水稻后,粮食逐年增产,乡亲们体会到了丰收的喜悦,直接解决了粮不够吃的问题。随着杂交水稻的不断优化改良,以及各种有机肥料的出现,每家每户都有了吃不完的粮食,乡亲们这才发觉,之前通过千辛万苦开垦出来的农田太多了。那一年,乡亲们响应“退耕还林”的号召,在将近一半的农田里种上了树苗。杂交水稻出来后,除草剂也出现了,乡亲们再也不需要下田薅草了。没过几年,耕田机和收割机也相继出现,乡亲们卖掉了耕牛,省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生产效率提高了,再也不用一天到晚地被束缚在田地里了。后来,平整的水泥路铺到了每家每户的门口,乡亲们纷纷种植了桔子、猕猴桃、西红柿和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秋收之际,商贩们开着大货车来了,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轻松地把农副产品卖钱。不出几年,乡亲们富起来了,相继拆掉了老旧的木屋,建起了崭新气派的楼房,村里面貌一新。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退耕还林”时种下的树苗已经长成了郁郁葱葱的大树,家乡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天更蓝了。年初,我们村被规划为旅游村,全国各地的游客一拨接着一拨地来了,乡亲们又风风火火地搞起了生态农业旅游,致富的门路更多了。当然,我也是一位新型农民,我感到深深的自豪。篇六小时候,家里如有急事找在省城工作的大哥或是在福建参军的二哥,因附近没有长途电话,姐姐、三哥只得走到10里外的街镇,或打长途电话,或发电报。打长途往往因找不到人而浪费钱,所以,姐姐、三哥常选择发电报。电报以字计费,非常贵。这可难为了读书不多的姐姐,有时实在想不出来,只好请人帮忙。一封电报发完后,发电报所需的费用常令母亲心疼好几天。在那个年代,“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只不过是那个年代人们心中美好的愿望。上世纪70年代末,我在村小读书。母亲有事找在公社工作的父亲,就让我到大队部(大队部在村小边上,步行两三分钟就可到达)打电话。我一个小孩到大队打电话给父亲,可不是件轻松的事。碰上和善的大队干部倒还好说话。可有的大队干部欺负小孩,不管你怎么哀求,吹胡子瞪眼断然拒绝。那时大队部的电话机是个人工接转的“摇把子”座机。运气好的时候,公社的话务员在电话机边上。否则,打一个电话得跑上好几次,甚至两三天。打电话的人多了,大队干部有时将电话机锁起来,急事时我只好苦苦哀求人家帮帮忙。到80年代中期,大队部的电话机换成拨数字的了。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一些公职人员停薪留职下海。渐渐地,大家的口袋渐渐鼓了起来,城市人几乎家家户户装上了固定电话。90代初,出现了几千元一部的“大哥大”和几百块钱一个的“BB”寻呼机。可农村装一部固定电话需要四五千元,对于普遍不很宽裕的农户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老家的邻居因有亲戚在邮电部门工作,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