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消防综合能力重要考点总结.doc_第1页
2018年消防综合能力重要考点总结.doc_第2页
2018年消防综合能力重要考点总结.doc_第3页
2018年消防综合能力重要考点总结.doc_第4页
2018年消防综合能力重要考点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消防法与职业道德1、关于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制度工程类别制度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实行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未经或者审核不合格的,负责审批施工许可的部门不得给予施工许可)、消防验收上述工程以外的工程建设单位取得施工许可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将消防设计文件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进行抽查;经依法抽查不合格的,应当停止施工。建设单位在工程验收后应当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进行抽查;经依法抽查不合格的,应当停止使用。2、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情形法律责任依法应当进行消防设计审核的,未经依法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擅自施工。责令停止施工,并处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不按照消防设计文件和消防技术标准施工,降低消防施工质量。责令改正或者停止施工,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消防产品质量认证、消防设施检测等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出具虚假文件。责令改正,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由原许可机关依法责令停止执业或者吊销相应资质、资格。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出具失实文件,给他人造成损失。依法承担赔偿责任;造成重大损失的,由原许可机关依法责令停止执业或者吊销相应资质、资格。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罪名行为失火罪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消防责任事故罪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重大责任事故罪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罪名立案标准(以上,或)刑罚失火罪1死、3重伤、50万、森林2公顷、其他4、10户(失火罪独有)3-7年;3年以下或拘役消防责任事故罪3-7年;3年以下或拘役重大责任事故罪1死、3重伤、50万、矿山100万3-7年;3年以下或拘役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5年以上;5年以下或拘役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3-7年;3年以下或拘役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1死、3重伤、50万3-7年;3年以下或拘役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5-10年;5年以下或拘役,并罚金消防安全责任人的消防安全职责消防安全管理人的消防安全职责2)将消防与本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统筹安排,批准实施年度消防工作计划。1)拟订年度消防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4)确定逐级消防安全责任,批准实施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2)组织制订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检查督促其落实。3)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3)拟订消防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组织保障方案。5)组织防火检查,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及时处理消防安全重大问题。4)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工作。6) 建立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6)组织管理专职消防队和义务消防队。7)组织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7)在员工中组织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1)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证单位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情况5)组织实施对本单位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单位类型巡查频率公众聚集场所营业期间至少每两小时一次,结束时再检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日其他单位至少每月进行一次机关、团体、事业单位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医院、养老院、寄宿制的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加强夜间防火巡查,其他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可以结合实际组织夜间防火巡查。4、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和疏散演练情形要求消防安全培训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每名员工至少每年一次公众聚集场所至少每半年一次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演练预案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至少每半年一次其他单位至少每年一次5、火灾事故调查规定调查任务调查火灾原因,统计火灾损失,依法对火灾事故作出处理,总结火灾教训。管辖分工由火灾发生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按照规定分工进行。调查程序简易调查程序,由一名火灾事故调查人员调查。一般调查程序,不得少于两人。复核当事人对火灾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火灾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对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有异议的,向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提出。6、社会消防技术服务管理规定资质分级消防设施维保检测机构分为一、二、三级消防安全评估机构分为一、二级资质许可程序省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批。消防安全评估机构一级,由公安部消防局书面复核。有效期为3年。届满3个月前向原机关提出续期申请。规范服务活动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机构应当制作包含机构名称及项目负责人、维修保养日期等信息的标志,在其维护保养检测的消防设施所在建筑的醒目位置、灭火器上予以公示。7、权利义务。权利义务1)使用注册消防工程师称谓;2)在规定范围内从事消防安全技术执业活动;3)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行为提出劝告,并向本级别注册审批部门或者上级主管部门报告;4)接受继续教育;5)获得与执业责任相应的劳动报酬;6)对侵犯本人权利的行为进行申诉。1)遵守法律、法规规定,恪守职业道德;2)执行消防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技术标准;3)履行岗位职责,保证消防安全技术执业活动质量,并承担相应责任;4)保守知悉的国家秘密和聘用单位的商业、技术秘密;5)不得允许他人以本人名义执业;6)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消防安全技术能力;7)完成注册管理部门交办的相关工作等。8、最多允许层数与耐火等级的适应性建筑性质不同耐火等级的层数要求厂房二级乙类最多为6层三级丙类最多为2层三级丁、戊类最多为3层四级丁、戊类只能为单层仓库甲类只能为单层三级乙类四级丁、戊类三级丁、戊类最多为3层民用建筑多层三级最多为5层四级最多为2层商店建筑、医院和疗养院的住院部分、教学建筑、食堂、菜市场、剧场、电影院、礼堂三级最多为2层四级只能为单层9、围墙的设置煤气罐区四周均须设置围墙,实地测量罐体外壁与围墙的间距。煤气罐总容积罐体外壁与围墙的间距要求200 000m不宜小于15.0m200 000m不宜小于18.0m10、周围应设置环形车道的建筑建筑类型设置要求民用建筑单、多层公共建筑3000座的体育馆2000座的会堂占地面积3000m2 的商店建筑、展览建筑高层建筑均应设置 厂房单、多层厂房占地面积3000m2的甲、乙、丙类厂房高层厂房均应设置仓库占地面积1500m2的乙、丙类仓库第二节 平面布置1、厂房检查内容要 求员工宿舍严禁设置办公室、休息室甲、乙类厂房,不应设置。确需贴邻时: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爆墙隔开;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丙类厂房内设置: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楼板隔开;至少设置1个独立安全出口;如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中间仓库甲、乙类中间仓库:储量不宜超过一昼夜的需要量;靠外墙布置。甲、乙、丙类: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隔开。丁、戊类: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楼板隔开。耐火等级和面积要同时符合仓库的相关规定,且与所服务车间的建筑面积之和不得大于该类厂房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耐火等级就高)检查内容要求中间储罐丙类液体中间储罐应设置在单独房间内,其容量不大于5m。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房间门应为甲级防火门。变、配电站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或贴邻建造,且不应设置在爆炸性气体、粉尘环境的危险区域内;供甲、乙类厂房专用的10kV及以下的变、配电站,当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时,可与厂房一面贴邻建造。乙类厂房的配电站确需在防火墙上开窗时,应采用不能开启的甲级防火窗。2、仓库检查内容要求员工宿舍严禁设置附属办公室、休息室甲、乙类仓库,严禁设置并不得贴邻建造。丙、丁类仓库,可设置办公室、休息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库房隔开;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3、民用建筑1.营业厅、展览厅检查内容要求设置层数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楼层设置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应在首层或二层设置在四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应在首层商品种类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不得在地下、半地下经营,严禁附设在民用建筑内。防火分隔地下商业营业厅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时,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楼板进行分隔;对确需局部连通的相邻区域,采取下沉式广场、防火隔间、避难走道和防烟楼梯间等措施进行防火分隔。2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老年人活动场所和儿童游乐厅等其他儿童活动场所检查内容要求设置层数不应设置地下、半地下,宜独立设置设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首层、二层、三层独立不超3层设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的首层、二层独立不超2层设在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的首层独立应为单层安全出口设置在高层建筑内时,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设置在单、多层建筑内时,宜设置单独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防火分隔设置在其他民用建筑内时,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墙和1.00h的楼板隔开,墙上开设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3医院和疗养院住院部分的布置检查内容要求设置层数不应设置地下、半地下设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的首层、二层独立不超2层设在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的首层独立应为单层防火分隔相邻护理单元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分隔,隔墙上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设置在走道上的防火门应为常开防火门。4教学建筑、食堂、菜市场检查内容要求设置层数小学教学楼的主要教学用房不得设置在4层以上中学教学楼的主要教学用房不得设置在5层以上设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的首层、二层独立不超2层设在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的首层独立应为单层5剧场、电影院、礼堂检查内容设置在其他建筑内时的要求设置层数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宜在地下一层,不得在地下三层及以下楼层。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观众厅宜布置在首层、二层或三层;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不得布置在三层及以上楼层。观众厅在四层及以上楼层时,每个观众厅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400,且一个厅、室的疏散门不少于2个。防火分隔至少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并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分隔。6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检查内容要求设置层数不应布置在地下二层及以下楼层宜布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内的首层、二层或三层的靠外墙部位不宜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或尽端确需布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10m。确需布置在地下或4层及以上楼层时,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防火分隔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不燃性楼板与其他场所或部位隔开,该场所与建筑内其他部位相通的门为乙级防火门。7与其他使用功能的建筑合建的住宅建筑检查内容要求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之间防火分隔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不燃性楼板完全分隔当为高层建筑时,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性楼板完全分隔建筑外墙上、下层开口之间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实体墙或挑出宽度不小于1.0m、长度不小于开口宽度的防火挑檐。安全出口与疏散楼梯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应分别独立设置;为住宅部分服务的地上车库设置独立的疏散楼梯或安全出口。8燃油或燃气锅炉房检查内容要求设置部位(同变压器)确需贴邻民用建筑时,该专用房间(锅炉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应采用防火墙分隔,且不应贴邻人员密集场所布置在民用建筑内时,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临。设置层数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的靠外墙部位(同变压器)常(负)压燃油或燃气锅炉,可设置在地下二层或屋顶上。设置在屋顶上的常(负)压燃气锅炉,距离通向屋面的安全出口不小于6m。采用相对密度(与空气密度的比值)不小于0.75的可燃气体为燃料的锅炉,不得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检查内容要求防火分隔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不低于1.50h的不燃性楼板分隔。确需在隔墙上开设的门、窗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窗(同变压器)疏散门应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同变压器)储油间锅炉房内设置的储油间总储存量不得大于1m,且储油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与锅炉间分隔;确需在防火墙上开设的门为甲级防火门。燃料供给管道在进入建筑物前和设备间内的管道上均应设置自动和手动切断阀;储油间的油箱密闭且设置通向室外的通气管,通气管设置带阻火器的呼吸阀,油箱的下部设置防止油品流散的设施。设施(同变压器)应设置火灾报警装置、独立的通风系统和与建筑规模相适应的灭火设施;建筑内其他部位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也要相应设置;燃气锅炉房应设置爆炸泄压设施。储油罐当设置中间罐时,中间罐的容量不应大于1m,并应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独房间时,房间门须为甲级防火门。9变压器室检查内容要求变压器容量油浸变压器的总容量不大于1260kVA,单台容量不大于630kVA。设施油浸变压器、多油开关室、高压电容器室,设置火灾报警装置、防止油品流散的设施和与建筑规模相适应的灭火设施;对于油浸变压器,应设置能储存变压器全部油量的事故储油设施。10柴油发电机房检查内容要求设置层数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宜布置在建筑物的首层及地下一、二层防火分隔、储油间、设施的要求同锅炉房11瓶装液化石油气瓶组间检查内容要求与所服务建筑的间距应设置独立的瓶组间当总容积不大于1 m,且采用自然气化方式供气时,瓶组间可贴邻所服务建筑。设施瓶组间应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总出气管道上设置紧急事故自动切断阀。12供民用建筑内使用的丙类液体储罐主要根据储罐的总容量及埋设方式检查与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当设置中间罐时,中间罐的容量不得大于1m,并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独房间内,房间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同锅炉房内储油罐)13消防控制室与消防水泵房检查内容要求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设置部位宜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一层或首层的靠外墙部位,远离电磁场干扰较强及其他可能影响消防控制设备工作的设备用房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或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的楼层内如单独建造,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防火分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开向建筑内的的门为乙级防火门。疏散门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设施为避免被淹或进水受到影响,须设置挡水门槛,如设置在地下时,还应设置排水沟等防淹措施。第三节 救援设施的布置检查内容要求数量应分别设置在不同防火分区内,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少于1台电梯前室主要检查消防电梯前室设置位置、使用面积、首层能否直通室外或通向室外通道的长度。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门不应采用防火卷帘。电梯井、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隔开;在隔墙上开设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配置主要检查消防电梯的载重量、行驶速度、轿厢的内部装修材料、通信设备的配置,以及消防电梯的控制电缆、电线、控制面板采取的防水措施。排水井底应设置排水设施,排水井的容量不小于2m,排水泵的排水量不小于10Ls。消防电梯间前室的门口应设置挡水设施。1、 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一)检查内容1安全出口的形式2安全出口的数量(1)公共建筑。公共建筑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1)除托儿所、幼儿园外,单层或多层公共建筑的首层,建筑面积不大于200且人数不超过50人。2)除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外的公共建筑,其耐火等级、建筑层数、每层最大建筑面积和使用人数符合相关规定。3)除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外,地下或半地下设备间的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大于200,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大于50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2)住宅建筑。建筑高度h单元层面积或距最近出口要求h27m(单、多层)大于650大于15m每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27mh54m(二类高层)大于10mh54m(一类高层)27mh54m,每个单元设置一座疏散楼梯时,户门需采用乙级防火门,疏散楼梯均通至屋面并能通过屋面与其他单元的疏散楼梯连通。(3)厂房。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当厂房仅设一个安全出口时,需满足:厂房类别每层建筑面积且同时生产人数甲类1005乙类15010丙类25020丁、戊类40030地下或半地下5015地下、半地下厂房(室、仓库),如有防火墙隔成多个防火分区且每个防火分区设有一个直通室外的独立安全出口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将防火墙上通向相邻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4)仓库。每座仓库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当仓库仅设一个安全出口时,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仓库占地面积不大于300。2)仓库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大于100。3)地下、半地下仓库或仓库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建筑面积不大于100。(5)汽车库、修车库。汽车库、修车库的每个防火分区内的人员安全出口不少于两个,类汽车库和、类的修车库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6)人防工程。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当人防工程仅设一个安全出口时,检查要求为:1)如有防火墙隔成多个防火分区且每个防火分区设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将防火墙上通向相邻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2)建筑面积不大于500,其室内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于10m,容纳人数不大于30人的防火分区,应有竖井,且竖井内有金属梯直通地面时,可设一个安全出口或一个与相邻防火分区相通的防火门。3)建筑面积不大于200,且经常停留人数不大于3人的防火分区,可只设置一个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门。4)改建工程的防火分区,当相邻防火分区有符合规范规定的安全出口时,可设置在不同方向且不少于两个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建筑类别具体参数楼梯形式厂房甲、乙、丙类多层和高层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高层仓库封闭楼梯间高层公共建筑裙房和建筑高度不大于32m的二类封闭楼梯间一类和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防烟楼梯间多层公共建筑封闭楼梯间住宅建筑高度不大于21m敞开楼梯间大于21m、小于等于33m封闭楼梯间大于33m防烟楼梯间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其他封闭楼梯间3层及以上或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的防烟楼梯间(一)合法性检查市场准入文件纳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消防产品强制认证证书新研制的尚未制定国家或者行业标准的消防产品技术鉴定证书尚未纳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的非新产品类的消防产品型式检验报告非消防产品类法定质量保证文件产品质量检验文件所有消防产品的型式检验报告,其他相关产品的法定检验报告所有产品出厂检验报告或者出厂合格证。第一节 消防设施安装调试与检测设施合格标准严重缺陷项(A)重缺陷项(B)B+轻缺陷项(C)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026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10%2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5泡沫灭火系统功能验收合格气体灭火系统不能有一项为不合格人员性质要求项目经理、技术人员一级、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设施操作、值班、巡查的人员初级技能(含)以上证书消防设施检测、保养人员高级技能以上证书消防设施维修人员技师以上证书资料类型保存期限消防设施基本情况消防设施的施工安装、竣工验收及验收技术检测和产品、系统使用说明书、系统调试记录、消防设施平面布置图、系统图等原始技术资料长期消防设施动态管理情况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表建筑消防设施巡查记录表不少于一年建筑消防设施检测记录表建筑消防设施故障维修记录表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计划表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记录表不少于五年第二章 消防给水分类系统名称特点按水压分高压系统在消防给水系统管网中,最不利处消防用水点的水压和流量平时能满足灭火时的需要,系统中不设消防泵和消防转输泵的消防给水系统临时高压系统在消防给水系统管网中,平时最不利处消防用水点的水压和流量不能满足灭火时的需要。在灭火时启动消防泵,使管网中最不利处消防用水点的水压和流量达到灭火的需要低压系统在消防给水系统管网中,平时最不利处消防用水点的水压和流量不能满足灭火时的需要。在灭火时靠消防车的消防泵来加压,以满足最不利处消防用水点的水压和流量达到灭火的要求稳高压系统在消防给水系统管网中,平时由稳压设施保证系统中最不利处消防用水点的水压以满足灭火时的需要,系统中设有消防泵的消防给水系统。在灭火时,由压力联动装置启动消防泵,使管网中最不利点的水压和流量达到灭火的要求分类系统名称特点按范围分独立消防给水系统在一栋建筑内消防给水系统自成体系,独立工作的系统区域(集中)消防给水系统两栋及两栋以上的建筑共用消防给水系统按用途分专用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管网与生活、生产给水系统互不关联,各成独立系统的消防给水系统生活、消防共用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管网与消防给水管网共用生产、消防共用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管网与消防给水管网共用生活、生产、消防共用给水系统大中型城镇、开发区的给水系统均为生活、生产和消防共用系统,较经济和安全可靠分类系统名称特点按位置分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由进水管、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室外消火栓等构成,在建筑物外部进行灭火并向室内消防给水系统供水的消防给水系统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由引入管、室内消防给水管网、室内消火栓、水泵接合器、消防水箱等构成,在建筑物内部进行灭火的消防给水系统按灭火方式分消火栓灭火系统以消火栓、水带、水枪等灭火设施构成的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喷头等灭火设施构成的灭火系统按管网形式分环状管网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管网构成闭合环形,双向供水枝状管网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管网似树枝状,单向供水水箱外壁距建筑本体面无管道侧面不宜小于0.7m有管道侧面不宜小于1.0m,通道宽度不宜小于0.6m设有人孔的池顶不应小于0.8m(四)水泵接合器情形位置要求一般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离宜为1540m墙壁式距地面宜为0.7m,与墙面上的门、窗、孔、洞的净距离不应小于2.0m,且不应安装在玻璃幕墙下方。地下进水口与井盖底面的距离不大于0.4m,且不应小于井盖的半径组装式水泵接合器的安装,应按接口、本体、连接管、止回阀、安全阀、放空管、控制阀的顺序进行,止回阀的安装方向应使消防用水能从水泵接合器进入系统,整体式水泵接合器的安装按其使用安装说明书进行。水泵接合器与给水系统之间不应设置除检修阀门以外其他的阀门;检修阀门应在水泵接合器周围就近设置,且应保证便于操作。检测内容频率稳压泵的停泵启泵压力和启泵次数每日柴油机消防水泵启动电池的电量每日储油量每周手动启动消防水泵,并检查供电电源每月模拟消防水泵自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