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计划.docx_第1页
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计划.docx_第2页
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计划.docx_第3页
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计划.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阳谷二中高二体育特长生训练计划田开金 徐贵申一、训练指导思想:(1)确立“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以高考三项作为素质练习的重点,注重小肌肉群和神经系统灵活性的练习,提高肌间协调性.以速度发展为突破口,确立以速度发展为中心的训练体系,一切以“快”为中心,注重速度和力量发展的均衡性.(在力量跟不上速度发展需要时就适当加强力量训练,以解决力量和速度发展的不平衡)(2) 在练习中的所有动作都要求质量高,轻松,准确,快速完成.(3) 培养自信、拼搏的意志品质(心理素质等)二、训练总原则: (1)基本训练与高考三项技术训练相结合原则:把技术训练分解成套,一天练1-2套,穿插进行。要求完成得快速、熟练、准确。每天都安排一定数量的各种素质练习,使运动员既得到全面的素质发展和技术发展,又不至于使身体某部位产生过度疲劳(注意预防运动损伤)。 (2)合理的运动负荷和循序渐进原则:处理好量和强度的关系,在逐步加长训练时间和加大动作练习数量的基础上,自然的、适当的逐步增加运动负荷强度,即让运动负荷从一个经过加大到适应,再加大到再适应的过程.负荷的增加要缓和,不要突击增加强度,(注意处理好量和强度的关系),即量是基础,强度是保证,质是关键!同时要注重训练的恢复,采用各种积极的与自然的放松恢复措施,控制好负荷的节奏.(量的安排是一条波浪线,强度是一条直线) (3)区别对待原则; (4)训练手段的选择要有很强的科学性:一切从高考能力出发.目的明确,不摆花招. (5)训练的整体观:每个训练分期必须有侧重点。如力量训练时大肌肉群轮流练,小肌肉群天天练。 (6)把技术、力量、速度三者协调起来,力求完美。 (7)懂得三大能量的供能特点和超量恢复的原理,合理认真安排运动负荷.(通过观察出汗,心率指标等,来检测训练计划) (8)根据运动员的生物节奏来合理安排运动节奏(和学生经常沟通)。三、训练时间:从2015年9月2016年7月四、训练项目:基本素质训练100米跑、立定跳远、原地掷铅球三项。五、各月训练计划如下:1、 910月为调整适应期,现阶段主要是让学生恢复体力,尽快提高身体适应性,为下一阶段的全面身体训练打好基础。以一些专门性的练习与协调性为主。2、 11-12月主要是让学生为各项目的技术打下一定的基础:以力量、爆发力与速度为主,一般耐力与协调能力为辅。3、12月到次年2月为冬训阶段,这个阶段是提高学生体育成绩的重要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以大强度高密度的训练以及专项技术为主,隔周进行一次测验,检验训练效果、提高应考能力。4、3月为调整期,这个阶段的训练主要是让学生把生理、心理状态调整好,并做好补缺工作,以一个充满信心的状态迎接各种比赛的到来。5、4月前半个月是适应期。6、5月-6月准备期末考。每周训练六次,即周一至周六,高三(上午5:30-6:30、下午3:406:00),高二(上午5:30-6:30、下午4:206:00),高一(上午5:30-6:30、下午5:106:00),周日作自我调整。六、训练强度与量安排:星期 训练任务 时间 强度 量1 力量练习 1.5小时 小 大2 发展速度及完整技术 1小时 中大 中大 3 弹跳及一般耐力 1小时 中大 中大4 发展速度及完整技术1小时 大 中5 跳跃练习 1小时 中 中6 力量练习1.5小时 小 大七、训练内容安排周一:力量。下肢力量为主。杠铃练习(如挺举、抓举、负重半蹬跳、负重提踵,负重高抬腿跑、负重后蹬跑等)负重屈肘,指卧撑等,仰卧起坐。 3、各类跳跃(如提踵、跨步跳、单腿跳、蛙跳、原地纵跳、跳上跳下、跳台阶等),4、柔韧练习 (1)两臂的平、侧、上等各方位的举、屈、伸、摆和各种形式的绕环练习(2)两腿的屈、伸、压、踢、摆、绕、纵横等练习。(3)整个身体的各种屈、伸、绕环等练习。5、协调性练习(1)各种徒手操,行进操练习。(2)各种技巧练习。6、在掷实心球技术练习中多投掷一些轻的实心球以提高技术,防止技术不稳定。练习要求:练习的强度比较大,注意运动中受伤,安全第一,另外要做好放松的练习。一次力量训练效果一般只能保持3天,7天后回到原来水平.周二:速度训练。以提高100米跑技术为主,配合各类跑的辅助练习。100米:起跑器的使用、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此外还包括跑步的步伐、频率、摆臂动作、呼吸等。1、最大强度底反复跑3050米。2、接近最大强度的反复跑80150米。3、最大强度的顺风跑、下坡跑2060米。4、接近最大强度的接力跑6090米。5、半高抬腿小步跑、下压式高抬腿跑、车轮跑。原地高抬腿的摆臂练习,半高抬跑40米练习;前倾高抬腿跑30米练习;后踢腿跑40米练习,站立式起跑30-40米,各种快速反应练习。练习要求:100米属于极限运动,一次课总的快速跑量,不能超过800米1000米。并且安排在调整后恢复的第一次课中,每次的第一项。切记在疲劳状态下练习。 周三:跳跃练习。以提高立定跳远技术为主。1、通过单腿跳、原地纵跳、提踵、跳上跳下、跳台阶、后蹬跑等提高跳跃能力及下肢爆发力。深蹲跳、负重深蹲、负重半蹲跳、负重弓箭步走、行进间单脚跳。2、通过十级跨步跳、十级蛙跳、十级单腿跳来提高三级跳远的三跳节奏及腾空能力。3、反复练习立定跳远:起跳、预摆、腾空、落地以及每一跳的技术要点。练习要求:学生必须在承担最大负荷的条件下快速用力完成各项练习,能否合理掌握在快速用力情况下的最大负荷量是影响条约成绩的关键和重要因素。第一个月用最大负荷的45%75%作为负荷量。每个课做1013次,每次57组。周四:变速跑10000米。周五:跳跃练习。内容同周三。周六:力量。内容同周一高一年级训练计划: 一、弹跳力:立定跳远、兔跳、蛙跳、多级跳远、跳远腾空步、台阶上下跳、跑台阶、原地纵跳练习。二、柔韧性练习:(1)两臂的平、侧、上等各方位的举、屈、伸、摆和各种形式的绕环练习。(2)两腿的屈、伸、压、踢、摆、纵横等练习。(3)整个身体的各种屈、伸、绕环等练习。(4)站立体前屈、俯卧臂伸、正侧踢腿、交叉步、悬垂等。 三、上肢、腹肌、背力量练习:俯卧撑、击掌俯卧撑、杠铃抓举、挺举。四、灵敏性练习:穿梭跑、转身跑、后退跑、侧身跑、闪身跑、看信号跑等各种快速反应练习。 五、绝对速度练习:3050米最大强度底跑、复跑、上下坡跑、顺风跑、阻力跑、加速跑等循环练习法每周34次每次56项。严格控制时间、次数。一般46次为一组,做56组。每组结束后穿插几个2030米加速跑。 六弹跳力练习:1、台阶跳。2、立定多级跳(三级、五级、七级、九级、十一级)。3、原地纵跳。4、助跑起跳摸高练习。5、单脚跳练习。6蛙跳练习。 注意事项:高一年级为初期以掌握技术和力量为主。循序渐进合理安排负荷量、强度。防止中过渡疲劳和运动损伤。 高二年级的训练计划 高三的第一学期针对福建省高考体育设置的项目,在基本身体素质训练的同时安排专项技术动作的教学,具体内容有: (一)100米:起跑器的使用、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此外还包括跑步的步伐、频率、摆臂动作、呼吸等。 (二)铅球:原地推球技术要领1、握球手的手指自然分开,把球放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根上,大拇指和小指支撑在球的两侧,以防止球的滑动和便于控制出球的方向。掌心不触球。 2、握好球后,身体左侧对投掷方向,两脚左右开立比肩稍宽,左脚尖指向斜前方并与右脚弓在一直线上;右膝弯曲,上体向右倾斜扭转,重心落在右腿上;左臂微屈于胸前,使球的垂直线离开右脚外侧,以加长用力距离和拉紧左侧肌肉。 3、推球时,右脚迅速用力蹬地,脚跟提起,右膝内转,右髋前送,使上体向左侧抬起,朝着投掷方向转动。当身体左侧接近于地面垂直一刹那,以左肩为轴,右腿迅速伸直,身体转向投掷方向,挺胸、抬头,右肩用力向前送,右臂迅速伸直将球向前上方约40-42度角左右推出.球离手时手腕要用力,并用手指拨球。与推球的同时,左腿用力向上蹬直,以增加铅球向前和向上的力量。球出手后,右腿迅速与左脚交换,左腿后举,降低身体重心,缓冲向前的力量,以维持身体的平衡。(三)立定三级跳远:起跳、预摆、腾空、落地以及每一跳的技术要点。力量练习:1、俯卧撑、指卧撑练习。2、仰卧起坐。3、悬垂举腿。4、高翻杠铃 5、杠铃深蹲;6、负杠铃交换跳(每组间加快速高抬腿跑20次接快跑20米)7、大腿后肌群抗阻力练习。(四)800米:变速跑、间歇跑是体育考生800米训练的主要手段。第一阶段逐渐增加运动负荷量,第二阶段在增加运动负荷量的同时加大运动负荷强度,第三阶段只上强度而不增加运动量(或适量减小运动量)。下面是第二阶段800米训练运动量及强度的课计划安排: 1. 变速跑的运动量及强度安排 每次训练课的跑量是800米专项距离的4倍左右,如采用150米、200米快速跑,中间用100米慢跑作为调整,训练量为:跑1214个快跑150米+慢跑100米;或者跑1012个快跑200米+慢跑100米。快跑段的强度不低于70%,慢跑段的时间不超过快跑段时间的三倍。 2. 间歇跑的运动量及强度安排 每次训练课的跑量是800米专项距离的3倍左右,如采用200米、300米、400米的间歇跑,训练量为:1012个200米跑;或者68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