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ppt_第1页
[管理学]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ppt_第2页
[管理学]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ppt_第3页
[管理学]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ppt_第4页
[管理学]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一体化与 关税同盟理论 经济一体化形式 关税同盟理论 经济一体化组织简介 第一节 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一、经济一体化的含义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经济体通过达成 某种协议所建立起来的经济合作组织。 分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二、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2、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 成员国统一对非成员国实行进口关税或者其他贸易措施。 3、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 成员国之间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 4、经济联盟(Economic Union) 采用统一的经济政策,如财政、货币与汇率政策等。 5、完全的经济一体化(Complete Economic Integration) 进一步实现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的统一。 1、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 成员国之间取消了商品贸易的障碍,保留各自对外关税。 自由贸易区 1、概念: 自由贸易区:它是指由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组成的贸易区域。自由贸易区内 逐渐减免甚至取消关税与进口数量限制,同时,保留成 员国各自的原有独立的对区外国家的关税结构和其他贸 易保护措施。 2、例子 自由贸易区最典型的例子是英国、奥地利、丹麦、挪威 、葡萄牙、瑞典、瑞士等国于1960年形成的欧洲自由贸易 联盟(EFTA,芬兰于1961年加入该组织)、及1993年由 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之间达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NAFTA),还有就是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LAFTA) 。 将来的亚太自由贸易区(APEC)即为自由贸易区。 3、自由贸易区,在政治上简单易行,但在执行上 令人头疼。 区外商品从低关 税海关进入区内。 第三国在区内低关税 国家设立“装配工厂” 仍需各国海关检 查 制定详尽的原 产地规定 在关税税率不同的情况 下,进口商会选择海关以 使费用最低。 各成员国税率 必须一致 关税同盟 关税同盟: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 签订条约或协定取消区域内关税或其他进口限 制,并对非同盟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率而缔结 的同盟。 这在一体化程度上比自由贸易区更进了一步。 它除了包括自由贸易区的基本内容外,而且成 员国对同盟外的国家建立了共同的、统一的关 税税率,它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 1、概念 2、关税同盟的例子 历史上第一个关税同盟建立于1834年,德意志18个小 邦废除内部关税,对外统一征收保护关税,成立德意志 关税同盟。关税同盟最著名的例子是欧洲联盟,或称为 欧洲共同市场,它是于1957年由西德、法国、意大利、 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等国组成的。 此外,属于这种形式的经济一体化组织还有:中美洲 共同市场(Central American Common Market CACM)、非洲的东非共同市场(East African Economic CommunityEAEC)等。 3、存在的问题 旅行者要办理入境手续;运送货物的卡车要办 理过境的法律手续;工业品是否符合本国的安 全、卫生等标准。 经济同盟 经济同盟:它是共同市场和经济共同体向超 国家一体化的宏观协调机制发展的具体步骤, 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 其内容是,在实行关税、贸易和市场一体化 的基础上,进一步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经济政策 和社会政策,包括货币、财政、经济发展和社 会福利政策,以及有关贸易和生产要素的流动 政策,并拥有一个制定这些政策的超国家的共 同机构。 合作特征 自由贸易 区 关税同 盟 共同市 场 经济同 盟 政治同 盟 内部关税取消 是是是是是 设立共同关税 壁垒 否是是是是 生产要素是否 流动 否否是是是 统一国家经济 、社会政策 否否否是是 统一中央机构 和政治联盟 否否否否是 经济一体化形式特征一览表 关税同盟理论主要研究关税形成后,关税体 制的变更即对内取消关税,对外设置共同关税 对国际贸易的静态和动态效应。 第二节 关税同盟理论 所谓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是指假定在经济资源总量不变、 技术条件没有改进的情况下,关税同盟对集团内外国家、经 济发展以及物质福利的影响。 具体来说,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可以概括为:贸易创造( Trade creation)和贸易转移(Trade diversion)效应、扩 大出口效应。 一、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 PC PB PC+T PB+T 建立关税同盟后A国进口量为Q3Q4 Q3Q4 贸易创造效应为Q3Q1+Q2Q4 贸易转移效应为Q1Q2 ab c d e 生产者剩余减少:a 政府关税收入减少:ec 消费者剩余增加:abcd 社会总福利效应:bde 建立关税同盟之前,A国进口量为Q1Q2 Q1Q2 DA SA Q P PA 0 1、 贸易创造和贸易转 移效应 加盟 前国 内价 格 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 n贸易创造:同盟国(A国)国内成本高 的产品被同盟内其他成员国(B国)成本低的 产品所替代。 n贸易转移:关税同盟把原来从同盟外非 成员国(C国)低成本生产的产品进口转换成 从同盟内其他成员国(B国)高成本生产的产 品的进口。 贸易创造的条件 n对一个成员国而言,贸易创造大于贸易转 移是有条件的: n(1)本国对贸易商品的供求弹性较大; n(2)本国与其他成员国之间贸易商品的成 本差别较大; n(3)伙伴国与第三国或非成员国同种贸易 商品的价格或成本差别较小。 由图可见,当本国与伙伴国市场价格或成 本的差别越大时,图中两个价格间的距离越 远,从而贸易创造越大。另一方面,本国的 需求曲线越平坦,本国与伙伴国之间单位价 格差异所带来的需求量的变化越大,从而消 费者剩余增加的就比较多。在伙伴国与第三 国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即伙伴国与第三 国之间的价格差异越小,本国失去的关税收 入也就越小,反之越大。 SA DA SB DB O Q Q P PW PT 2、 扩大出口效应 f g ab c 加入关税同盟对于A国来讲,可以扩大出口。 dehi Pu Pc 扩大出口效应:结论 加入关税同盟对A国来说,可以达 到扩大出口、增加出口收入的目的。 这一点对于那些国内市场狭小的国家 来说无疑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入 关税同盟,利用区域内市场扩大出口 ,带动经济发展,对这些国家来说不 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End 二、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 4、负面效应 促成了新的垄断的形成 拉大成员国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 1、规模经济效应 2、促进成员国之间企业的竞争 3、有利于吸引外资 1、关税同盟的第一个动态效应是市场扩大效应(或规模 经济效应)。关税同盟建立后,在排斥第三国产品的同时, 为成员国之间产品的相互出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所有成员 国的国内市场组成一个统一的区域性市场,这种市场范围的 扩大促进了企业生产的发展,使生产者可以不断扩大生产规 模,降低成本,享受到规模经济的利益。并且可以进一步增 强同盟内的企业对外,特别是对非成员国同类企业的竞争能 力。因此,关税同盟所创造的市场扩大效应引发了企业规模 经济的实现。这种效应与幼稚产业论有某些相似之处,因而 比较适合于一向国内市场狭小或比较依赖对外贸易的国家。 2 2 、关税同盟的建立促进了成员国企业之间的竞、关税同盟的建立促进了成员国企业之间的竞 争。争。在各成员国组成关税同盟以前,许多部门已经 形成了国内的垄断,因而不利于各国的资源配置和 技术进步。组成关税同盟后,由于各国市场的相互 开放,各国企业面临着来自于其他成员国同类企业 的几个那种。各企业为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必 然会纷纷改善生产经营效率,增加研究与开发投入 ,增强采用新技术的意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从 而在同盟内营造出一种浓烈的竞争气氛,提高经济 效率,促进技术进步。 n n3 3 、关税同盟的建立有利于吸引外资。、关税同盟的建立有利于吸引外资。 n关税同盟的建立意味着对来自非成员国产 品的排斥,同盟外的国家为了抵消这种不利 影响,可能会将生产点转移到关税同盟内的 一向国家,在当地直接生产并销售,以便绕 过统一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这样客观上便 产生了一种伴随生产转移而产生的资本流入 ,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 4、负面效应 n1、关税同盟的建立促成了新的垄断的形成。如果关税同 盟的对外排他性很大,那么这种保护所形成的新垄断又会成 为技术进步的严重障碍。除非关税同盟不断有新的成员国加 入,从而不断有新的刺激,否则由此产生的技术进步缓慢现 象就不容忽视。 n2、关税同盟的建立可能会拉大成员国不同地区之间经济 发展水平的差距。关税同盟建立后,资本逐步向投资环境比 较好的地区流动,如果没有促进地区平衡发展的政策,一些 国家中的落后地区与先进地区的差别将逐步拉大。 第三节 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 成立之初是一个区域性经济论坛和磋商机构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逐渐演变为亚太地 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在推动区域贸易投 资自由化,加强成员间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 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1、成立:1989年11月在澳首都堪培拉,正式成立。 2、成员:APEC现有成员21个 1989年11月APEC成立时加入的有: 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 马来西亚、新西兰、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美国 12个成员; 1991年11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台湾和香港以地 区经济名义加入; 1993年11月,墨西哥、巴布亚新几内亚加入; 1994年智利加入; 1998年11月,秘鲁、俄罗斯、越南加入。 3、会标 智利 韩国 日本 新西兰 澳大利亚 美国 加拿大 菲律宾 马来西亚 印尼 文莱 泰国 新加坡 墨西哥 巴布亚新几内亚 秘鲁 俄罗斯 越 南 中国 香港 台北 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概况 1、成员概况 APEC位于环太平洋地区,成员分布在美洲、亚洲和大洋州。 APEC成员的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程度差别很大。亚太地区还存在数个次区域性贸易集团,如 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有的成员又分别属于不 同的次区域贸易集团。 2、APEC的两个轮子(或者三大支柱) 1994年在印尼通过的茂物宣言中确定的APEC发达成员和 发展中成员分别于2010年和2020年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 1995年大阪会议确立了以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以及经济技 术合作为APEC运行的“两大支柱”。 3、APEC的特点 n首开“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之先河 n摒弃谈判而协商一致 n不设超国家机构(对“市场+制度”模式的创新) APEC的性质是一个开放的、灵活的、讲求实效的经 济合作论坛,是一个松散的协商机构。 4、多层次工作机制 (1)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部长级会议 (3)高官会议 (4)秘书处 (5)工商咨询理事会 (6)中小企业部长会议 (7)妇女领导人会议 第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年月 日在中国上海举行 “亚太经合组织” 最高级别 会议为“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 第1次1993年11月19日,美国西雅图布莱克岛 第2次1994年11月15日,印度尼西亚茂物 第3次1995年11月16日,日本大阪 第4次1996年11月25日,菲律宾苏比克湾 第5次1997年11月25日,加拿大温哥华 第6次-1998年11月17日,马来西亚吉隆坡 第7次-1999年9月13日,新西兰奥克兰 第8次-2000年11月15日,文莱斯里巴加湾 第9次-2001年10月20日至21日,中国上海浦东 第10次-2002年10月27日,墨西哥洛斯卡沃斯 第11次-2003年10月20日至21日,泰国曼谷 第12次-2004年11月21日,智利圣地亚哥 第四节 东南亚国家联盟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nations (ASEAN) 1、成立:1967年8月8日东盟成立。 英文缩写为ASEAN。 2、东盟成立的宗旨 “提倡以平等及合作精神共同努力,促进东南 亚 地区的经济成长,社会进步与文化发展”。 3、东盟己拥有十个成员国: 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泰国、菲律宾、 文莱、越南、缅甸、老挝和柬埔寨 一、东盟的成立以及宗旨 二、东盟自由贸易区 1992年1月在新加坡举行东盟贸易部长会议,会议签 署了设立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协议。( ASEAN Free Trade Area,简称AFTA) 确定在未来15年内,即在2008年前实现成立东盟自 由贸易区。1995年 将原定的15年时间计划缩短为10 年,即2003年 。 三、东盟与中国(101)领导人会议 1、2001年11月第五次东盟-中国领导人非正式 会议,朱镕基出席并在会上发表讲话,明确宣 布建立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2、2002年11月4日共同签署中国东盟合作框架 协议。规定:双方从2005年开始降低关税, 至2010年与东盟最早的6国建成自由贸易区; 2015年与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