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急救指南李艳萍.ppt_第1页
2010年急救指南李艳萍.ppt_第2页
2010年急救指南李艳萍.ppt_第3页
2010年急救指南李艳萍.ppt_第4页
2010年急救指南李艳萍.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 心肺复苏急救指南 武汉市汉口医院 李艳萍 内 容 1.掌握心跳骤停判断标准; 2.掌握心跳骤停原因; 3.CPR有效指征; 4.CPR相关知识; 5.2010年心肺复苏急救指南 (2010年与2005年相比所更改的内容 ) 一、概 述 在美国亚力山大州平均每天有15人可发生心跳骤 停,其死亡人数比其他疾病死亡人数要多得多。 在中国每年心脏性猝死人数约54.4万人,居全球 之首。(sohu网) 其中一半以上的人死在家中或送往医院的途中, 其中25以上的人可以通过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避免死亡。此外,交通事故现场如有懂得现场救 护的人,一半以上的意外伤害者能够挽回生命。 -新华网 一、概述 心跳停止4分钟内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抢救,并 于8分钟内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则病人的生存率 是40%。 所以心肺复苏是非常重要的,而复苏就是将 死的人复活。 新的指南是提高心肺复苏质量的重要依据。 二、心跳骤停的判断标准 (临床表现) 1.突然意识丧失:面色死灰,无反应; 2.大动脉搏动消失:首选颈动脉 3.呼吸停止; 4.瞳孔散大; 二、心跳骤停的判断标准 (临床表现) 5.皮肤苍白或紫绀; 6.心尖搏动及心音消失,心电图检查室颤 或室性停搏; 7.伤口不出血; 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这两项最 为重要 三、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 1.意外:雷击、电击、溺水、自缢、窒息; 2.器质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肌炎; 3.神经系统病变:脑炎、脑血管意外; 4.手术和麻醉意外:麻醉药剂量过大; 5.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严重的高血钾或低血 钾、严重酸中毒; 6.药物中毒或过敏:如锑剂、洋地黄类、安眠药等 。 四、复苏标准 1.呼吸、心跳恢复; 2.能触及大动脉搏动,肱动脉收缩压大于60 mmHg. 3.面色、口唇等转为红润; 4.瞳孔缩小; 5.意识逐渐恢复,有反射; 6.见尿; 7.有自主呼吸; 8.ECG波形有改变。 五、CPR 概 念 心肺复苏苏CPR :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心肺脑复苏CPCR : 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 CPR 是抢救心跳和呼吸骤停的一系列技术:包括 1.基础生命支持, BLS (basic life support):现场急救 当呼吸终止及心跳停顿时,合并使用人工 呼吸及心外按压来进行急救的一种技术。 2. 高级生命支持, ALS (advanced life support) 3. 延续生命支持, PRT(post-resuscitation treatment) 基础生命支持 BLS (basic life support) BLS (基础生命支持即现场急救) 是心肺复苏中的初始急救技术,包括: A: airway 开放气道 B: breathing 人工呼吸 C: circulation 胸外心脏按压 D: defibrillation 除颤 E: evaluation 评价 2010年指南的目的 1.将复苏技术在不断改进 2.普及及推广 3.所以的人员都掌握CPR技术,为抢救赢得 宝贵的时间 不同点:主要是强调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 1、从 A-B-C 更改为 C-A-B, 在通气之前行胸外按 压,要求通气时间 要短。 指南中建议将成人、儿童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 )的基础生命支持程序从 A-B-C(开放气道、人 工呼吸、胸外按压)更改为 C-A-B(胸外按压、 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基础生命支持的关键操作是胸外按压和早期除颤 不同点:强调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 2、按压频率至少为每分钟 100 次(约100 120次/分钟),而不再是每分钟“大约” 100 次 3、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 5 厘米;婴儿和儿 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 (婴儿大约为 4 厘米,儿童大约为 5 厘米 ),而不再是 “大约” 5厘米 不同点:强调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 4、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壁完全回弹 5、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6、避免过度通气 强调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 未更改的内容: 对于成人、儿童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单人 施救者的按压通气比率建议值 (30:2) 并未更改 仍然建议以大约每秒钟 1 次的速率进行人工呼吸 实施高级气道管理后,可继续进行胸外按压 (速 率为每分钟至少 100 次)且不必与呼吸同步 之后,可按照大约每 6 至 8 秒钟 1 次呼吸的速率 进行人工呼吸(每分钟大约 8 至 10 次呼吸) 强调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 理由: 如果先进行胸外按压,即C-A-B,可能会鼓励更多 施救者立即开始实施心肺复苏。 强调团队精神,以团队的形式进行CPR 不再建议单人施救时使用球囊通气。 强调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 鼓励医务人员根据最有可能的心脏骤停病因展开 施救行动 医务人员通常以团队形式工作,同时执行各个基 础生命支持操作。 (配合)一名施救者立即开始胸外按压,另一名 施救者拿自动体外除颤器 (AED) 并求援,第三名 施救者开放气道并进行通气 新的成人生存链 (1)早期识别与呼叫; (2)早期CPR:强调胸外心脏按压,对未经培训的 普通目击者,鼓励急救人员电话指导下仅做胸外 按压的CPR; (3)快速除颤(如有指征); (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ALS); (5)完整的心脏骤停后处理。 非专业施救者成人心肺复苏 2010(新):取消心肺复苏程序中的“看、听和感觉呼吸” , 如果经过培训的非专业施救者有能力进行人工呼吸,应按 照 30 次按压对应 2 次呼吸的比率进行按压和人工呼吸 2005(旧):“看、听和感觉呼吸”用于在开放气道后评估 呼吸 建立了简化的通用的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流程 继续强调高质量的心肺复苏:以足够的频率和幅度进行按 压,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并避 免过度通气 非专业施救者成人心肺复苏 2010(新):在通气之前开始胸外按压,按压频率应为每 分钟至少 100 次,按压幅度至少 5 厘米 2005(旧):成人心肺复苏程序从开放气道开始,检查是 否可正常呼吸,然后进行 2 次人工呼吸后进行 30 次胸外 按压,之后再进行 2 次呼吸, 2005(旧): 每分钟“大约” 100 次;按压幅度大约 4 至 5 厘米 更改了单人施救者的建议程序,即先开始胸外按压,然后 进行人工呼吸,C-A-B 而不是 A-B-C,单人施救者应首先 从30 次按压开始心肺复苏,而不是进行 2 次通气 非专业施救者成人心肺复苏 强调胸外按压* (2010新增内容): 如果旁观者未经过心肺复苏培训,则应进行 单纯 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即为突然倒下的成人患者 仅进行胸外按压,强调在胸部中央用力快速按压 ,或者按照急救调度的指示操作 施救者应持续实施单纯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直至 AED 到达且可供使用,或者急救人员已接管患者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1.对心脏骤停患者要识别无反应、无呼吸或 呼吸不正常 立即进行单纯胸外按压 2.启动急救系统(叫他人拨打120、取AED/ 除颤仪) 3.检查脉搏(不10秒) 4.如果无脉搏,开始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 工呼吸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5.如果AED/除颤仪到达, (1)可以电击时立即使用1次点击后继续CPR; (2)不能电击时立即继续CPR,维持2分钟再检 查 心率,直到ALS人员接管。 能量选择: 双相波:建议值为120200J,如果除颤仪未设 定 值,可选择最大值。第二次及后续的能量相当 ,而且可考虑提高能量。 单相波:360J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施救者应在进行人工呼吸之前开始胸外按压(C-A -B 而不是 A-B-C),通过从 30 次按压而不是 2 次通气开始心肺复苏,可以缩短开始第一次按压 的延误时间 按压速率从每分钟大约 100 次修改为每分钟至少 100 次 成人的按压幅度略有增加,从以前建议的大约 4 至 5 厘米增加到至少5 厘米 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 2010(新):不建议为心脏骤停患者常规性地采 用环状软骨加压。环状软骨加压可能会延误或妨 碍实施高级气道管理,而且采用环状软骨加压的 情况下仍然有可能发生误吸。 2005(旧):仅在患者深度昏迷时采用环状软骨 加压,而且通常需要除进行人工呼吸或按压以外 的第三名施救者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ALS (advanced life support) 建议进行二氧化碳波形图定量分析,以确认并监 测气管插管位置和心肺复苏质量 简化了传统心脏骤停流程,并提出了替代的概念 性设计流程以强调高质量心肺复苏的重要性 进一步强调了生理参数监测以优化心肺复苏质量 并检测是否恢复自主循环 不再建议在治疗无脉性心电活动 (PEA)/心搏停止 时常规性地使用阿托品 (由胡医师讲)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ALS (advanced life support) 建议输注增强节律药物,作为有症状的不稳定型 心动过缓进行起搏的替代方法之一 建议使用腺苷,因为它不但安全,而且在未分化 的、规则的 、单型性、宽 QRS 波群心动过速的 早期处理中,对于治疗和诊断都有帮助 恢复自主循环后,在重症监护病房应继续进行系 统的心脏骤停后治疗,同时由专家对患者进行多 学科治疗并对其神经系统和生理状态进行评估 包括使用低温治疗 (由胡医师讲) 心肺复苏质量 在通气之前开始胸外按压 用力(5 厘米)、快速(100 次/分钟)按压并 等待胸壁回弹 尽可能减少按压的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 每 2 分钟交换一次按压职责 如果无高级气道,采用 30:2 即按压:通气比率 二氧化碳波形图定量分析:如果 PETCO2(呼气 末CO2)10 mm Hg,尝试提高心肺复苏质量 有创动脉压力:如果舒张阶段(舒张)压力 20 mm Hg,尝试提高心肺复苏的质量 药物治疗 肾上腺素 静脉/骨内注射剂量:每 3-5 分钟 1 mg 血管升压素 静脉/骨内剂量: 40 个单位即可替代 首剂量或第二次剂量的肾上腺素 胺碘酮 静脉/骨内剂量:首剂量:300 mg 推 注;第二次剂量:150 mg 2010与2005年指南比较* 内 容 2005指南 2010指南 CPR顺序A、B、C先通气后按压C、A、B先按压后通气 按压频 率大约100次/分钟至少100次/分钟 按压深度大约5厘米至少5厘米 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胸部中央 呼吸一看二听三感觉在开放气道后评估删除“看、听、感觉” 通气深吸一口气避免过度通气 胸廓回弹按压后胸廓回弹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弹 胸外按压未强调中断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按压:通气30:230:2 药物治疗常规使用阿托品 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胺 碘酮,取消阿托品常规使用 BLS 程序 * 1.识别心脏骤停患者有无反应、呼吸或呼吸 是否正常 2.尽早CPR,立即进行单纯胸外按压 3.启动急救系统(叫他人拨打120、取AED/ 除颤仪) 4.检查脉搏,时间不大于10秒 5.无脉搏,行胸外按压 30次/分钟,人工呼 吸2次 BLS 程序* 6.如果AED/除颤仪到达, (1)可以电击时,立即点击除颤1次后,继 续CPR; (2)不能电击时立即继续CPR,维持2分钟 再检查心率,直到ALS人员接管。 能量选择: 双相波:建议值为120200J 单相波:360J BLS 程序* 7.连续5个循环后再判断脉搏, 注:按压不中断,如果中断,时间不大 于10秒,通气时间要短,通气不得过 大、过快。 总 结* 1.在医院内普及CPR的重要内容,强调以团 队形式给予CPR; 2正确识别患者有无反应; 3.正确而高质量的胸外按压;(按压部位在 胸部中央,即“用力按、快速按” 总 结* 4.按压频率至少为100次/分钟; 5.按压深度至少为5厘米; 6.尽量不要中断胸外按压,如果中断时间不 大于10秒 7.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要回弹; 8.将A、B、C改为C、A、B; 总 结* 9.避免过度通气; 10.再次致力于促进旁观者实施心肺复苏, 提高所有心脏骤停后救治的质量 11.要求医务人员每2分钟交换一次胸外按压 CPR操作: 1.(非专业人士) 发现病人昏倒,无反应 识别有无呼吸 叫他人呼救 解开衣服 行胸外按压, 频率100次/分钟, 按压深度5厘米,胸 壁回弹 继续按压 判断呼吸、脉搏 继续按压(可以换人)直至专业人员 到达。 CPR操作: 2.(专业人士)(院外) 发现病人突然昏倒,不醒人事 双手拍肩,呼叫 :同志,您怎么啦,识别患者无反应,意识丧 失快速判断无呼吸 计时叫他人呼救(快来 人抢救,拨打120) 判断颈动脉消失 解开衣 扣,松裤带 行胸外按压30次(频率100次/ 分钟, 按压深度5厘米,胸壁回弹 ) 清理呼 吸道,取下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