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训练教案.doc_第1页
感统训练教案.doc_第2页
感统训练教案.doc_第3页
感统训练教案.doc_第4页
感统训练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感觉统和训练方法感觉统合训练简案(一)教学名称大滑板上的倒溜滑梯适用范围前庭不足平衡感不足本体感不足基本方法让儿童俯卧在圆形滑车上头朝下,由大滑板的高处向下滑行.注意事项头部向下滑行时,儿童易害怕,可以在滑下后到达位置处用软垫保护他的安全.不强迫做,要尽量增加兴趣.训练时间每次约30分钟,每周进行.延伸活动在下滑的地方放一些小球,在滑行中让儿童抓球.对儿童手眼协调及运动企划能力的训练很有帮助.(二)教学名称圆形滑车游戏适用范围前庭重力不足本体感不足训练方法俯卧在圆形滑车上,用双手力量往前或往后划行,或左右旋转.俯卧在圆形滑车上,用双脚用力蹬墙.训练时间每次约10-15分钟延伸活动急旋转,让儿童坐在滑车上.感觉统合训练计划一(一)前庭平衡 *重度异常 1、大滑板游戏,小滑板游戏30分钟 2、吊缆游戏15分钟 3、大陀螺游戏 5分钟 4、 大龙球10分钟,每周5-6次*轻中度异常1、大滑板+小滑板30分钟 2、吊缆游戏10分钟3、大陀螺游戏 5分钟 4、踩踏石游戏10分钟 5、大陀螺游戏 5-10分钟,每周3-4次*家庭训练游戏 1、小滑板游戏10-15分钟 2、趴地推球(学前儿童趴地推球)50次/天,逐渐增加至500次/天(二)脑神经生理抑制困难*重度失常 1、大滑板游戏,小滑板游戏30分钟 2、大龙球的按摩挤压10分钟3、万象组合-跳、爬、钻、投 4、乌龟垫10分钟,每周5-6次*轻中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 2、大龙球的按摩挤压10分钟 3、万象组合-跳、爬、钻、投10分钟,每周3-4次。*家庭训练计划1、趴地推球50次-500次|天 2、多玩沙、水、土、每周1次3、深呼吸:每天睡眠前深呼吸 4、听一些节奏慢的音乐5、慢拍球游戏(三)触觉防御 *重度失常1、小滑板游戏30分钟 2、吊缆游戏15分钟 3、大龙球游戏10分钟 *轻中度异常1、小滑板游戏30分钟 2、吊缆游戏15分钟3、大龙球游戏10分钟*家庭训练计划1、按摩球游戏10分钟 2、抓痒游戏5分钟3、多洗澡、按摩、挤压游戏 4、多做户外活动5、用暖风机吹头、身体、多用梳子梳头感觉统合训练计划二(四)发育期运用障碍 *重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 2、跳袋10分钟3、跳床10分钟 4、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轻中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 2、跳床10分钟3、羊角球10分钟 4、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家庭训练计划1、羊角球10分钟 2、跳绳10分钟3、跳床10分钟 4、蜗牛平衡板(五)视觉空间和形态部分*重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 2、吊缆(吊袋插棍)15分钟3、摇滚翘翘板5分钟 4、蜗牛平衡板5、万象组合-跳1、走、爬、钻、投15分钟*轻中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 2、吊缆(吊袋插棍)15分钟3、摇滚翘翘板5分钟 4、蜗牛平衡板5、万象组合-跳1、走、爬、钻、投15分钟*家庭训练计划1、蜗牛平衡板游戏 2、摇滚翘翘板、投球游戏3、大龙球游戏(六)重力不安全症*重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 2、大陀螺5分钟3、羊角球游戏10分钟 4、大龙球游戏10分钟5、跳床10分钟 6、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轻中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 2、大陀螺5分钟3、羊角球游戏10分钟 4、大龙球游戏10分钟5、跳床10分钟 6、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家庭训练计划1、跳床 2、跳袋 3、羊角球 4、跳绳、(以上项目任选训练时间30分/天)感统训练教案(三)教学内容:趴地推球教材分析:孩子前庭不足,会出现身体活动受影响,笨手笨脚.不听指挥,视觉神经系统都会扭曲,形成阅读及听写上,书上写上困难.教学目标:通过感统训练使孩子逐渐走出前庭神经不佳,学习困难的困境,逐渐提高身体行动及左右脑思考陷入混乱局面。教学重点:保持与墙面距离。教学难点:让孩子头抬高,双手架起。教学准备:篮球,垫子。课时安排:总 二 课时教学设计:1.带领孩子做热身运动,巩固上节科所学内容。 2.游戏导入课题,激发孩子活动兴趣。 3.让孩子俯卧在圆形滑板上或趴在软垫上,距墙面约60-100公分,头抬高,用双手反复向墙壁推球 。 4.据孩子活动能力,逐渐增加推球次数,每天20-500次不等。 5.简结孩子学习情况后结束。教学反思:对于中枢神经发育较好的孩子,可适当增加难度。感觉统合训练的具体内容:* 通过玩沙;玩土;涂色;塑粒、木屑、纸片、米等的触摸;翻滚;抓推来强化孩子的辨识力。以抓痒、刷身、冰袋、梳头、吹风、球池、大龙球滚压等来完成对触角敏感或不足、自闭症的矫正。 * 身体跷跷板、坐卧大龙球、倾斜垫上滚和隧道来完成对孩子触觉敏感和迟钝、多动、身体协调不良的矫正。 * 跳跳床的多种玩法,如跳床接物来完成对孩子平衡反应、运动策划、大肌肉运动、视觉运动、眼球运动的训练。 * 平衡台的多种玩法及吊缆的多种玩法,来完成对前庭固有感觉不足及矫正重力平衡感的训练。 * 走平衡板、走直线、走脚步踏石及投、拍、爬的万象组合综合活动来纠正手脚及身体协调不足。感觉统合训练的积极作用(二):这个问题分几个方面来回答:1、儿童成长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原因2、感觉统合的概念3、感觉统合失常的表现4、感觉统合失常的生理基础5、感觉统合不足的危害6、感觉统合不足的对策感觉统合的器材和及功能:滑梯:强烈刺激孩子的前庭体系、头部、颈肌同时收缩,促进身体保护伸展行为的成熟。增进触觉、视觉平衡的发展。三角形滑车: 调节前庭感觉和触觉,引发丰富的平衡反应,运动中大量的视觉情报 体感,使整体感觉统合运动功能积极发展。方形滑车:调节前庭感觉和触觉,引发丰富的平衡反应,运动中大量的视觉情报、脊髓及四肢的本体感,使整体感觉统合运动功能积极发展。圆形滑车:双手滑行、连结车阵、手搭肩、搬运、玩法多样,随心所欲。大陀螺:高级前庭平衡训练器。强力刺激孩子左右脑发展。 平衡触觉板:各种不同形状的触点可刺激孩子的脚部神经及全身触觉感。可任意变换,训练平衡能力,体验行走乐趣。 太极平衡板:太极平衡板:针对身体协调不良、触觉敏感或迟钝的孩子进行训练,增加前庭及本体感的刺激。跳绳,循序渐进,从100到500,每次必须完成任务。2、拍球,篮球、排球都行。单手、2手交换、单腿拍,3、蹦羊角球,健身房的那种大个的,小孩可以坐上蹦跳的4、2人互相传球,与篮球的传球近似,但需要被训者站在一个不稳定的台子上,孩子背靠墙什么的。5、爬小车。木板下安4个轮子,让孩子趴在上面,在地上爬行6、坐1条腿的板凳,然后孩子分别轮换踢出左右脚,练平衡 这是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 什么是感觉统合?神经系统接收身体内外的感觉刺激,经过感觉统合的过程,神经系统不同的部分形成一个协调的工作整体,使个体跟环境的接触顺利,并感受到满足。一、指挥交通 当个体想顺利移动、学习或活动时,脑部必须把这些感觉全部组织好。脑部得寻找出感觉的位置和种类,并下命令,就象交通警察指挥行驶的车辆一样。二、提供营养 食物可以营养身体,但食物也需先被消化好。 感觉如同脑部的食物,供给能量和知识,使得脑部能指挥身躯和心智。如果处理感觉失常,很多感觉消化不好,也就无法营养脑部。三、从局部赋予整体感 感觉统合中从许多部分形成整体。 如:认知一个苹果。所有感觉神经信息的统合,赋予苹果认知上的意义。又如:桔子四、顺应性反应 顺应性反应是依据感觉经验所产生有目的的动作。 在顺应性反应中。学习新的技巧,会促进脑的发展和进一步的感觉统合。1、婴儿无目标的挥手不算是顺应,但看到会响的玩具而想去碰它,是顺应性反应;如果玩具很远而爬过去抓它,则是更复杂的顺应动作。2、如果儿童在游戏中学会把游戏组织好,将来也就善于安排学校功课,长大后也会是个有条理的成人。五、感觉处理的机器 7岁以前,人脑主要是部感觉处理的机器。1、小孩对东西没有思想或高深的概念,他所挂念的是碰触这些东西。他的顺应反应多是肌肉及运动型,而不是心智型,因此叫做感觉运动发展年龄。2、随着年龄的增长,并基于感觉运动的良好组合,心智和社会反应才取而代之由跳动、淡话和游戏中所发生的感觉统合,奠立了读书、写字及良好行为所需的更复杂的感觉统合基础。六、生命中的感觉统合 在母体子宫中,胎儿的脑受到母体的运动时,感觉就已经开始组合了。 人类的遗传基因中,都有感觉统合的基本能力。每个小孩生下来就有这种能力,但他需在孩童时期跟世上许多事物相互往来,并让身体和大脑顺应外界物理环境的挑战,在顺应的反应中,达到感觉统合最高度的发展。七、开心 脑部的感觉统合得好,且足够应付环境的要求时,儿童的反应会有胜任、启发和满足感;高度成熟或更复杂的顺应反应会带来更大的满足,这些是成长的现象。 从某中种角度说,“开心”正是感觉统合良好的标志。第二节 感觉统合失常的情况当大脑内影响到感觉系统的部分无法有效运作时,众多感觉信息在不适当的地方流通、作用,使该个体的认知、活动、学习与情绪发展异常,即为感觉统合失常。感觉统合的情况,并非完全正常或不正常,也没有感觉上十全十美的组合。1、感觉统合有问题,不像内外科的感染或发炎,病因容易被分离确定下来。我们只能从儿童平常的举动观察和感觉统合的诊断试验,判断脑的功能如何。2、感觉统合不良的儿童是因脑内的问题,使得运动神经和肌肉无法协调得好,而四肢上的神经和肌肉都很正常。例如一:感觉统合失常的儿童在玩耍时,技巧上不如其他的孩子,这是由于从眼睛、耳朵、双手和身躯来的感觉信息,没有组合统一的缘故。感觉统合不良的儿童是因脑内的问题,使得运动神经和肌肉无法协调得好,而四肢上的神经和肌肉都很正常。如二:听觉上虽没问题,但一些儿童不能专心听,话进了耳朵,就好象在脑中消失殆尽。如三:语言发展上,也常有延缓的情形,一些想要说的事情,却不知如何用文词表达。如四:有些孩子无法组织好皮肤的感觉,如有人触摸皮肤或靠得太近,会引起孩子的生气和烦闷。4、多动症的儿童,在班上到处蹦跳不停,并不是他自己喜欢这样做,而是他的脑子无法自我约束。这些过量的活动是由众多感觉所产生的强迫反应,孩子自己无法忽视这些感觉,或将其组织好。生命最初几年中,大部分的活动只是一个过程的一部分,这个过程就是神经系统内感觉的组织过程。新生儿会看、会听、也有其它感觉,但他还没有能力把这些感觉组织得很好,所以大部分感觉对他并没有什么意义。第二章 感觉统合的发展第一节 儿童发展的基本原则一、通过顺应性反应来组织感觉1、最重要的“感觉动作组织”能力,发生于对感觉采取顺应性反应的过程中。2、在采取顺应性反应之前,我们必须先把从身体和环境所获得的感觉组织起来,只有当大脑明了是怎么回事时,才能顺应当时的情形。3、每一种顺应性反应,又会引起进一步的感觉组织;组织能力良好的顺应性反应,可使大脑保持在较有组织的状态中。二、内驱力每个孩子都有相当大的内驱力来发展感觉统合,我们不必告诉他如何在地上爬、站起来或往上爬,自然的天性会由体内指挥孩子去做。三、基础砖块1、在发展的过程中,儿童用各种活动来发展“基础砖块”,它们成为日后更复杂、更成熟发展的基础。2、小孩子发展的感觉,使他明了自己的身体,及其与地球引力的关系,然后这些作了基础砖块,帮助他发展视觉、听觉,这可使他知道与他身体有相当距离的事情。第二节 第一个月一、触觉1、宝宝在母亲的子宫中,触觉已有相当的发展,且已有数月之久。2、新生儿已经能了解一些他身体的感觉,并能以本能的反射动作反应。第二节 第一个月二、重力与移动(前庭觉)1、新生儿对内耳(前庭觉)传来的重力与移动的感觉,也显出有反应。2、婴儿自行保护的反射现象是较低等动物发展出来的,这些较低等的动物需要反射现象以利幼儿的生存;进化是非常缓慢的,自然界没有舍弃数百年来有利生存的行为方式,因为我们的神经系统的作用就是以较低等动物的需要为基础的。三、筋肉和关节感觉(本体觉)1、一般一个月大的婴儿都能调整自己的身体关节,以便配合怀抱着他的人的手臂与姿势。用他的筋肉和关节来感觉怎样配合。2、当婴儿的头转向一边时,筋肉和关节会通知大脑,这会引起“强直性颈反射”的反应,使得转过去那边手臂趋向伸出或伸直,另一手臂则趋向在肘部弯曲。举例说明:1、例如:当婴儿仰卧时,他会。P262、在生命有最初。P26四、视觉1、一个月大的婴儿的视觉还不能组织的很好,他的焦点模糊,他不能分辨复杂的形状或色彩。2、婴儿发展视觉的第一步,就是用眼睛。对声音单纯的反应是发展语言的初步基础。五、声音1、一个月大的婴儿对铃声或人的声音有反应,不过他还无法了解这些声音是什么意思。2、他会弄出小小的喉咙声音。由喉咙肌肉收缩而引起的这些声音,也能产生一些感觉,有助于发展大脑的语言区。六、嗅觉与味觉出生时,婴儿的嗅觉与味觉就可能组织得很好。嗅觉也出现于动物进化的早期,较大孩子嗅觉并不会更进一步发展或改进,不象视觉和听觉,会再发展。举例说明:1、如吸吮就是由味觉和嗅觉组织而来的顺应性反应,通常婴儿一出生就有这种反射能力。第三节 第23个月一、眼睛与头颈视觉不止是看某样东西,眼睛必须保有物体的固定影像,头颈还必须保持稳定,否则物体会模糊摇动,就象没有拿稳的照相机所拍出来的照片一样。因此,大脑必须统合三种感觉:1、由内耳来的重力与移动的感觉;2、由眼肌来的感觉;3、由头颈来的筋肉感觉。二、起身婴儿会抬起胸部,主要由于重力感觉刺激大脑,让上背部的肌肉收缩。1、若你想到重力一直存在,而且是那么强有力,你就可以了解,小孩子必须有多大的内驱力,才能使他在1岁时站起来。三、抓握婴儿抓握东西时,不用大姆指和食指,而是用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以及手掌来握住东西。在这个年纪,抓握仍然是对手掌触觉的一种自动反应,而且他无法自动松开抓住玩具的手。第四节 第46个月一、手臂和手1、现在孩子要做较大的动作,并感受到对自然界有所影响的兴奋心情。这种极为单纯的情绪上的满足,是日后发展较为成熟情绪的基础。2、开始使用大姆指和食指,但还是抓不准;他惯常伸出一只手取物,很少用两手一起去拿。3、开始使用大姆指和食指,但还是抓不准;他惯常伸出一只手取物,很少用两手一起去拿。4、这个年纪最重要的发展之一,是孩子会自然地把两只手放到前面来,使两手相接触,这是身体双侧协调的开始。5、他已能单独坐一会儿,而不失去平衡;保持坐直的自动筋肉反应,是由重力、移动以及视觉所指引,如果这些感觉统合不好,婴儿就很难坐好,甚至可能不肯尝试去坐。二、飞机姿势6个月大,婴儿趴着的时候,他的神经系统对他头部所受的引力变得特别敏感。这种敏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冲动,使他同时抬起头、上背、手臂以及腿。孩子用肚子平衡全身,看起来有点象一架飞机。 这种姿势是很重要的步骤,发展肌肉用于翻身、站起来以及走路。大一点的孩子若还不能做这个姿势,就常常有重力和移动感觉统合的问题。三、被摇动的快乐6个月大的小孩也喜欢被人摇,被人抱起来,在空中荡来荡去、翻转以及搬动。这种快乐来自于经历了强烈的重力和移动的感觉,这些感觉现在婴儿已能予以统合。但是,如果动的太厉害,小孩无法统合这些感觉,就会因扰乱了神经系统,而引起他的哭闹。第五节 第68个月一、移动位置1、移动位置大大扩增了婴儿可探索的事物与范围;用手和膝盖爬行,带动许多感觉的统合,也给予孩子他自己是独立个体的观念。2、从出生就一直发挥功能的“头颈直立反射动作”,帮助婴儿由仰卧翻转成俯卧。引动些反射动作的感觉,来自于重力感觉以及头颈肌肉和关节的感觉。举例说明:1、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就是从某处移动到另一处。2、这些感觉引动的头颈直立反射,占了这个年纪大部分时间。所以正常的婴儿有种趋向,即大部分时间是俯卧的。二、空间的感觉移动位置使婴儿知道了空间以及他自己与环境物体之间的距离。单以看东西来判断距离是不够的,大脑也必须要藉着身体的移动,来“感觉”距离的性质。三、手指与眼睛婴儿可以用大姆指和食指,以剪刀或钳形的姿势去拿小东西,或拉一根线,他也可以用食指伸进洞里。是触觉以及筋肉和关节的感觉供给基本的信息,并引导这些动作,但手若要做好这些动作,必须由眼睛提供精确的信息。孩子必须完善地控制他的眼肌,以便正确地指令眼睛去看他需要看的地方。要发展对眼睛精确的控制,孩子必须先已具有当他俯卧、抬头、抓行时所发展出简单的眼睛控制。四、动作计划1、这个时期孩子开始计划手的动作。如摇铃、把简单的东西放在一起或分开。大脑内必须计划动作,才能下顺应性指令,采取一连串行动。2、开始会去找被盖住的东西,感觉看不到的东西。即使他看不到,他也藉着触摸、转动东西,而学到东西在那儿。这是想象能力的开始。五、牙牙学语这个时期孩子可以重复简单的字,如“妈”、“爸”,不过这并不是真正的说话。 这样的发声,可把下鄂关节、肌肉以及嘴皮的感觉,传到大脑,大脑协调愈来愈多这些感觉,也从中学习怎样形成更多复杂的声音。如果孩子牙牙学语有困难,以后学习说话可能也会有困难。第六节 第912个月一、站起来它是婴儿出生至今,一切重力、移动、筋肉以及关节感觉统合的最后产品。 站起来需要全身各部分感觉加以统合,包括眼肌、颈肌在内。二、词汇身体动作所引起的感觉,帮助刺激大脑中涉及制造声音的部分,使孩子的语言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第七节 第2年一、触觉局部化1、计划动作的能力,要看孩子触觉系统的准确性如何。2、这个时期,他约略可以知道人家摸的是什么地方,也可以有些自觉的作出反应。3、由皮肤来的感觉,可以告诉孩子他的头脚在哪里,这种对身体感觉的认知远比对身体视觉的认识更为基本。1、刚出生时,婴儿知道有人触摸他,但他并不知道触摸的是什么地方。有人摸他,他会转头,但这只是一种反射反应,而不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3、不能妥善统合这些感觉的孩子,就不能正确感觉出他们身体的构造,或身体各部分的功能。因此,他们不容易学会做事情他们可以学习坐、站或走,但难玩玩具,如果你看到一个孩子笨手笨脚地拿东西,或比其他同年龄的孩子更经常掉东西,他可能就是无法从双手获得良好而正确的触觉信息。二、活动1、孩子需要各种机会来认识并接触自然环境,就象他需要食物和关爱一样。2、这个时期,孩子练习数不清的各种动作,以便从各种感觉上认识身体的机能,以及自然的运行。三、描绘身体这个时期的孩子喜欢在室内打来打去,骑在背上,摇来荡去。这些活动提供了许多来自身体和内耳重力接受器的感觉输入,使孩子可以感觉到引力是如何作用、身体各部分是如何活动、各部分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哪些是不可能做的、怎么样会觉得舒服、怎么样会受伤或感觉不舒服。 所有这些感觉信息,在大脑内形成一幅体内对身体的感觉“图画”,即身体的感觉印象。四、攀爬孩子有一种内驱力,不仅要探索水平空间,而且要探索垂直空间。要往上爬,他必须有组织良好的重力和移动的感觉,而且,往上爬又进一步统合这些感觉、身体感觉以及视觉。五、自我1、孩子近2岁时,他不再受制于引力,可以自己到处活动,因此,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是一个自然的整体。2、孩子开始觉得他能主宰自己的生活,他也想让别人知道这一点。3、舒适的感觉的统合的作用,当一个孩子暂时陷入混乱时,拥抱、亲吻等舒适的感觉有助于使孩子重新组合自己。1、如果孩子身体的感觉使他觉得自己贸易公司一个稳固而有能力的个体一个独立的、与他的母亲以及其他的人与事有别的个体那么,他已迈向发展一种令人满意的自我概念之路。当孩子近2岁时,建立自我成了一项重要的工作。2、因此,许多孩子用“不要”来表现他们新发现的独立自主。但这可能使父母亲感觉到挫败,然而这是发展社交技巧的必要阶段。他们需要许多支持鼓励以及安慰。第八节 第37年1、孩子的第37年第是感觉统合的重要时期,造物者将这个时间订做是最能接受感觉、最能组织感觉的时候。孩子的内驱力使他极有活力,他也学着自己去做很多很多的事。2、去观察一个孩子跑、跳、攀爬以及摇荡,他做这些是因为好玩,而这些动作之所以好玩,是因为它们会形成进一步的感觉统合,能满足神经系统发展的需要。想要帮助孩子组织他的大脑,就要去观察孩子顺应自己感觉统合的内驱力;你花愈多的时间去观察孩子,你就愈能帮助他。皮亚杰发现:孩子一直到78岁才开始有抽象思考与理解能力;人类的脑一直到对身体、对世界以及自然界力量有了“具体”的认识之后,才发展抽象概念。我们无法明白为什么有的孩子会出问题,但是我们知道,孩子大脑统合感觉有困难时,孩子会有什么状况发生。我们无法取代自然,无法把每件事情弄好,但我们可以做一些事,帮助孩子改善组织自己的能力。一种寓教于乐的方法,对每一位儿童都有不同程度上的提高。许多家长都不知道感统的作用,且不知道怎样训练,常常是让孩子完成任务,那么,应如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