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将相和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将相和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将相和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将相和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将相和教学设计执教人:沈玉霞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弄清楚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过程与方法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抓住人物的言行,感悟概括人物性格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与学习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教学重点:感悟蔺相如、廉颇的人物性格特点。教学难点: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及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教学方法:点拨法,讲授法,讨论法,勾画圈点法,朗读教学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在战国时,有一个国家叫赵国,赵国有一位丞相叫蔺相如,有一位将军叫廉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发生在他俩之间的故事。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18课将相和(课件1),来,齐读课题。2同学们,课前预习课文了,那清你们说说课题中的“将”、“相”分别指谁?再想想“和”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后,(课件2)“将”指大将军廉颇,“相”指上卿蔺相如,“和”是和好。3师讲述:(课件3)本文主要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叙,主要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二、研读课文(一)解析“完璧归赵”我们先来看看“完璧归赵”(课件4)这个故事。1指名朗读第一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故事的前因后果。学生各抒己见,归纳整理(课件5)前因: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2找出描写蔺相如面见秦王说的话划上记号,据此,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1)生找出:(课件6)“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个城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2)我们来看第一句话,你觉得璧有毛病吗?你能找到相关的证据吗?A(体会“无价之宝”成语的含义。)既然璧这么珍贵,那就是蔺相如在说谎了?到底是不是这样?来让我们找到当时的背景来谈一谈。(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B小结:在这样的情况下,蔺相如说璧有毛病,这不是在说谎,那你能从中体会出什么?(蔺相如机智、聪明)C指导朗读:让我们机智聪明地读出“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3)让我们接着交流你对第二、三句话的理解。A蔺相如是怎样说这句话的?理直气壮的“理直”在哪里?请大家默读2到8自然段,划出重点句,组织好语言,替蔺相如来摆摆这个理。(师生共同讨论交流)B导读:是啊,拿城换璧是你秦王提出来的,我把和氏璧给你送来了,你却不交城。理由充分,说话才会这样有气势。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生齐读有理有据,所以蔺相如面对的虽然是虎狼之国的秦王,却仍然毫无惧色,言语中字字掷地有声。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生齐读C小组讨论交流:蔺相如真的撞吗?(引导:秦王对和氏璧是爱不释手,蔺相如已看在眼里。这是蔺相如使的“金蝉脱壳”之计。)D除了金蝉脱壳之计,蔺相如还用了几个计。请大家接着读书,看看谁能读出来?(生读书后交流,师相机引导:“缓兵之计、瞒天过海、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E过渡: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回到了赵国。蔺相如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所以到了举行典礼的那一天,他进宫见了秦王才会怎样说?F引读:蔺相如大大方方地说G讨论交流:蔺相如难道不怕秦王杀他吗?这可是欺君之罪呀!请大家再读蔺相如的话,揣摩一下秦王当时的心理。(相机指导:蔺相如已揣摸透了秦王的心理: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杀了蔺相如也没有用。反而落下不讲信用的恶名,让天下人耻笑。)H导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蔺相如已经摸透了秦王的心理,知道秦王不会杀他,所以才会大大方方地说生齐读I你们读出一个怎样的蔺相如来?(不畏强暴、机智勇敢)3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回到了赵国,蔺相如也被秦王客客气气地送回了赵国。咱们悬着的心总算可以放下来了。让我们静下心来想想:蔺相如决定接受赵王让他带璧入秦的使命时,他心里有把握吗?请大家读书,找出文中的句子来。“我愿意带着这块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1)指名读后自由读。(2)你们又读出一个怎样的蔺相如来?(交流:“自信、胸有成竹”,相机指导朗读)4总结提升:蔺相如带璧入秦,机智勇敢地和秦王斗争,最终完璧归赵,这个“完”是什么意思?那你说还有什么也完好无损地带回了赵国,是啊!是赵国的尊严,蔺相如凭着过人的机智和超人的胆识,用他的那张嘴和秦王针锋相对。不仅“完璧归赵”,还让秦国没有理由对赵国动兵。蔺相如真是一个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人。(二)解析“渑池之会”接着,让我们走进第二个小故事“渑池之会”(课件7)1自由读第二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前因后果。讨论、交流、整理(课件8)前因:秦王想侮辱赵王,要赵王鼓瑟,并且叫人记录下来。结果:秦王没占到便宜,只好放赵王回国,相如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2抓住蔺相如的嘴说的什么话来学习。生自由读书,画出相关语句来体会。(课件9)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3现在,在我们面前的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蔺相如呢?他再一次维护了什么?(不畏强暴 赵国尊严)4思考: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课件10)讨论、交流、点拨:因为秦王令赵王鼓瑟,就好像在向世人宣告,你比我低,你的国家比我的国家低,这实际上是秦王侮辱赵王,贬低了赵国的地位,所以蔺相如为了维护赵王与赵国的尊严,逼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击缶后,不敢拿赵王怎么样,是因为廉颇大将军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秦王只好放赵王回去。5思考:“渑池之会”上秦赵两国是打了平手,还是分出了胜负,谁吃了亏?(课件10)(1)预设学生:a我觉得是赵国或者说赵王赢了,因为前面讲到了战国时候,秦国最强,而现在是秦王为赵王击缶。所以我觉得是赵国赢了。b我也觉得赵国赢了,因为这是在秦国的地方,秦王本来想侮辱赵王,反而被赵国的蔺相如侮辱了。c我觉得是赵国赢了,因为秦王是自己为赵王击缶,而赵国是蔺相如命令秦王的。秦王和蔺相如在身份上就有很大的区别师:是啊,他们一个是一国之君,一个是大夫,你说是谁赢了?此时的秦王如果用一个词语来讲的话,真是:搬起石头-学生接:扎自己的脚;自作自受(2)课件11 :“渑池之会”这个故事最后是赵国胜,秦王吃亏。4小结过渡:在渑池会上,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使秦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蔺相如维护了赵国和赵王的尊严,被赵王封为上卿,是当之无愧的。可廉颇却很不服气,认为蔺相如只是靠一张嘴上去的,而且职位还在自己之上,于是将相之间产生了矛盾,这个矛盾是怎样解决的呢?我们接着学习第三个小故事“负荆请罪”。(课件12)(三)解析“负荆请罪”1读第三个小故事,找出故事的前因后果。讨论、交流、点拨(课件13)起因: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将相之间产生矛盾。结果: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2画出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性格特点。讨论、交流、点拨:(1) 分析蔺相如的语言、行动:课件14蔺相如语言: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我们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赵国呀! 课件15思考这句话包含几层意思?这句话包括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蔺相如回避廉颇并不是怕他,而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另一层意思是说将相和与不和对国家安危的重大关系:将相和,国家则安;将相不和,国家则危。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品质。小拓展(是呀,中国有句古话:“人和百事旺,家和万事兴”,我们现在也在提倡“和谐社会”,也是这个意思啊。国家也一样,正由于将相二人同心协力、和衷共济保卫赵国,秦国后来的很多年都不敢再来进犯赵国。我们课题中的“和”,除了和好,还有同心协力,保卫赵国的意思啊。所以,我们一户人家、一个学校、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地球,只要都“和”的话 ,这世界就会变得多美好啊!同时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也要学习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品质,注意团结同学,以集体利益为重。)课件16蔺相如动作: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2)分析廉颇的语言、动作:课件17廉颇语言: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课件18思考1:从这句话里读出了什么?廉颇不服的原因,他认为自己得到重用,靠的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的大功,而蔺相如得到重用就靠的是一张嘴。课件19思考2:你觉得蔺相如得到重用,就靠的是一张嘴吗?为什么?蔺相如得到重用靠的不是一张嘴,而是靠他的智慧!从“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就可以看出来。课件20廉颇动作: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廉颇知错就改,勇于改过,以国家利益为重。)3课件21思考: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因为廉颇听到了蔺相如说的话,知道了蔺相如处处回避他,并非胆怯,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而自己却居功自傲,一心只为自己着想,真不应该,于是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这说明廉颇也是一个知错就改,勇于改过,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四、讨论交流师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完成。1评价人物:同学们,从这几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廉颇呢? (课件22)生讨论,师归纳得出:蔺相如是一个机智勇敢,不畏强暴,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的人。廉颇是一个以国家利益为重、知错就改、勇于改过的人。两人都有爱国的好品质。2“将相”之间“和”、“不和”、再到“和”的原因是什么?(课件23)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立功,升为上卿,官职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将相之间由此不和;廉颇听到了蔺相如说的话,知道了蔺相如处处回避他,并非胆怯,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于是廉颇负荆请罪,和好如初。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有共同抗秦的爱国之心。 3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课件24)三个故事各有情节,但又紧密联系。“渑池之会”是“完璧归赵” 的发展,“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的结果是“负荆请罪”的起因。这三个故事构成了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历史故事。五、总结全文(课件26)同学们,学习了将相和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将”是指廉颇。“相”是指蔺相如,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