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圆锥曲线定义解题.doc_第1页
毕业论文 圆锥曲线定义解题.doc_第2页
毕业论文 圆锥曲线定义解题.doc_第3页
毕业论文 圆锥曲线定义解题.doc_第4页
毕业论文 圆锥曲线定义解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号:2009040638哈尔滨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论文题 目 巧用圆锥曲线定义解题 学 生 葛慧云 指导教师 张洪伟 副教授年 级 2009级专 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系 别 数学系学 院 数学科学学院哈 尔 滨 师 范 大 学学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 巧用圆锥曲线定义解题学生姓名 葛慧云指导教师 张宏伟 副教授年 级 2009级专 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2012年 11 月课题来源:教师提供。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平面解析几何中圆锥曲线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圆锥曲线成为了必不可少的高考考试内容。圆锥曲线的定义对于圆锥曲线这一章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熟识圆锥曲线的定义,使得解关于圆锥曲线的各问题变得非常便捷,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解题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不同的教科书对于圆锥曲线具有不同的研究方向,但对于巧用圆锥曲线的定义进行圆锥曲线问题的解法没有进行很系统的探究。在考试中却常常出现与圆锥曲线定义相关的习题。而国内外的参考文献中涉及到这方面的研究大都只给出抽象的性质和证明,以及对于高中生而言显得过于深奥的研究方向,反而对于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法巧解习题却很少给出系统的方法,本文涉及了圆锥曲线的定义,以及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解初高中数学圆锥曲线问题的思路,和处理具体圆锥曲线问题的具体方法,学生利用这些定义,能够很好的处理和圆锥曲线相关的中高考习题。因此,该论文主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意义。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现查阅到的国内参考文献【14】中作者对圆锥曲线的定义都有一些思考和归纳,但都没有进行系统的总结研究,没有比较全面系统的探讨。研究目标 通过对圆锥曲线的定义的学习和总结,找出由圆锥曲线的定义而出发的一般解题步骤和基本方法。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考试的紧张气氛与环境中轻松找到解决圆锥曲线的捷径。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研究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本课题主要分为五部分内容:一、圆锥曲线的定义2、 圆锥曲线定义的作用3、 圆锥曲线的方程和圆锥曲线的基本性质4、 圆锥曲线第二定义在最值问题中的巧用五、圆锥曲线第二定义在最值问题中的巧用具体的研究方法 :充分查阅网络资源及中国知网的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吸收精华,并加上自己对圆锥曲线定义法解题的见解。如果在论文撰写过程中遇到不甚明白的地方,将会和同学以及论文指导教师共同探究问题的解决办法。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1.资料的搜索任务繁重,优先利用网络资源以及权威网站如知网的前人之智。2.本课题实用性比较强,关于高中教学以及习题解答,充分调研各省市高中具体习题考察内容及考察方向。注意查找归纳数据。3.遇到单独依靠自己能力而无法解决的难题,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如指导教师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课题研究起止时间和进度安排: 1、2012年11月5日:参加开题报告会,确定论文题目。2、2012年11月5日2012年11月20日:搜集资料,并完成开题报告;3、2012年11月21日2013年3月20日:完成毕业论文初稿。4、2013年3月21日2013年4月14日:将初稿交由指导老师审阅, 按指导老师意见,修改论文初稿,完成最初定稿。5、2013年4月15日2013年4月20日:进行毕业论文评审。指导教师审查意见:指导教师 (签字) 年 月 教研室(研究室)评审意见:_教研室(研究室)主任 (签字) 年 月院(系)审查意见:_院(系)主任 (签字) 年 月学 士 学 位 论 文题 目 巧用圆锥曲线定义法解题 学 生 葛慧云指导教师 张洪伟 副教授年 级 2009级专 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系 别 数学系学 院 数学科学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4月巧用圆锥曲线定义法解题葛慧云摘 要:圆锥曲线是解析几何中的重点,也是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点章节之一,在教学过程和高考试卷中都占有很大的比例。在历年高考的命题中都是热点和重点之一。圆锥曲线的定义在初高中数学乃至高等数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本论文首先对圆锥曲线的定义进行归纳总结概述,运用类比和大量的举例对圆锥曲线概念作了说明;其次给出了利用圆锥曲线定义巧解题的一些方法以及解题过程,然后对利用圆锥曲线定义巧解题中所涉及到的数学思想作了归纳和总结;最后通过调查分析了解了学生在学习利用圆锥曲线定义解题中常出错的地方,并给出了应对方法。关键词: 圆锥曲线 定义 解题方法 一、圆锥曲线的定义 圆锥曲线包括三类曲线,分别为椭圆,双曲线,抛物线。 对于圆锥曲线,国际上总体上有两大类的定义,第一种定义明确的标出了圆锥曲线的三类曲线的特性,第二种定义则概括出了各圆锥曲线的本质上的联系。在数学中,定义是展现数学概念之间区别的强有力的工具,定义反映了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和特征,对与数学定义的深刻理解,能够为提高解题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在圆锥曲线中,有相当多的问题是可以化归到运用定义从而得以简捷求解。1.1圆锥曲线的第一定义高中数学教材中对与圆锥曲线给出了两种定义,第一定义展示了三类曲线各自独特性质和几何特征,分别为: 椭圆:平面内与两个定点距离的和等于定值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做焦距。 双曲线:平面内与两个定点距离的差的绝对值是定值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做焦距。 抛物线:平面内到一个定点和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 几何解析中,用垂直于圆锥锥轴的平面去截圆锥,得到的是圆;把平面稍稍的倾斜,得到椭圆;当平面倾斜到和圆锥的一条母线平行时,得到抛物线;当平面再倾斜一些就可以得到双曲线。1.2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统一定义: 平面内一个动点M与一个定点F的距离与一条定直线l(点F不在直线l上)的距离比等于一个常数e。 当0e1时,动点M的轨迹是椭圆;当e=1时,动点M的轨迹是抛物线;当e1时,动点M的轨迹是双曲线。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是圆锥曲线定义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揭示了圆锥曲线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习好圆锥曲线的定义,不仅是研究圆锥曲线图像与性质的基础,而且在许多高中数学问题的解题过程中。具有不可磨灭的特殊作用。第二定义(又叫做统一定义)深刻揭露了三类曲线的内在联系,使焦点,离心率,和准线等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揭示了圆锥曲线定义的本质属性。二、圆锥曲线定义的作用2.1导向作用充分理解圆锥曲线的定义,对于很多高中数学以至于以后的高等数学,关于圆锥曲线的问题的解题过程上都有很大的导向作用,可以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数学解题思维,启迪解题思路。2.2简化作用几何学学习中巧用圆锥曲线的定义,能够化简复杂的变形与讨论,从而使问题变得简洁,也有利于学生在考场上轻松解决与关于圆锥曲线考点的相关习题。2.3转化作用结合曲线圆锥的第一和第二定义,分析具体题目的独特的结构特征,有助于发掘隐含在考题当中的条件,从而使得题目化隐为显,有效解决高考中的圆锥曲线问题。2.4联络问题对于一些需要多种属性思维和解题方法技巧的题目,圆锥曲线定义可以再其中起到桥梁纽带作用,使得解题思路更连贯畅通。三、圆锥曲线的方程和圆锥曲线的基本性质3.1圆锥曲线的方程3.1.1椭圆 参数方程:(为参数) 直角坐标(中心为原点):3.1.2抛物线 参数方程:(t为参数) 直角坐标:(开口方向为y轴,) 3.1.3双曲线 参数方程:(为参数) 直角坐标(中心为原点):(开口方向为x轴) 在近几年高考对于考察圆锥曲线的考题中,大多数都是题目繁琐,且解答过程也很繁杂,但如果能透彻的理解圆锥曲线的定义,并利用定义熟练解题,就会使问题化繁为简,3.2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基本性质曲线性质椭 圆双曲线抛物线轨迹条件MMF1+MF2=2a,F1F22aMMF1-MF2.=2a,F2F22a.M MF=点M到直线l的距离. 形 状标准方程+=1(ab0)-=1(a0,b0)y2=2px(p0)顶 点A1(-a,0),A2(a,0);B1(0,-b),B2(0,b)A1(0,-a),A2(0,a)O(0,0)轴对称轴x=0,y=0长轴长:2a短轴长:2b对称轴x=0,y=0实轴长:2a 虚轴长:2b对称轴y=0焦 点F1(-c,0),F2(c,0)焦点在长轴上F1(-c,0),F2(c,0)焦点在实轴上F(,0)焦点对称轴上焦 距F1F2=2c,c=F1F2=2c,c=准 线x=准线垂直于长轴,且在椭圆外.x=准线垂直于实轴,且在两顶点的内侧.x=-准线与焦点位于顶点两侧,且到顶点的距离相等.离心率e=,0e1e=,e1e=1四、巧用圆锥曲线定义解最值问题 4.1.椭圆第一定义在最值问题中的巧用 椭圆第一定义:平面内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的动点的轨迹叫椭圆,即。例1:椭圆上一点到两个焦点距离之积为,求的最大值,并求出当取得最大值时点的坐标。 分析:此题求点到两焦点之积,由不等式性质和椭圆第一定义,可转化为两距离之和来求解。 解:设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此时点为短轴的端点。所以的坐标为(0,4)或(0,-4)时,能够取最大值,最大值为36。考题中考察的是圆锥曲线的最值问题,而且题目中有涉及到圆锥曲线的焦点,我们此时可快速想到这种问题可以运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来解。此题考察的是动点到两焦点距离之积,从而能够很快速的想到该题能够涉及圆锥曲线的第一定义:动点到两定点距离之和等于定值2a。再结合曾经学过的不等式性质,能够很容易的把题目的考点转化为曾经学过的知识,从而使得问题得到轻松的解决。例2、如图,椭圆C的方程为,A是椭圆C的短轴左顶点,过A点作斜率为1的直线交椭圆于B点,点P(1,0), 且BPy轴,APB的面积为 ,求椭圆C的方程;分析:看似题目考查的是函数问题 ,按照经验似乎应该做函数求峰值。但如果这ABPxyO样一来,问题会变的很复杂。但是我们可以巧用椭圆的第一定义,解答就相比较变得简洁许多。解:(1) 又PAB45,APPB,故APBP3.P(1,0),A(2,0),B(1,3)b=2,将B点坐标代入椭圆得: 图1得 ,所求椭圆方程为如果题目问的是圆锥曲线的最值问题时, 如果由题目所给的条件, 考虑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来求解, 就能起到化繁为简的效果。在解题中,要注意题目的已知条件,对问题中所给的条件反复推敲,举一反三。假以时日,以后遇到相同或者相近的习题时,就都可以此类推,下面列出一题,因解法类似,在此就不做解答了。题:已知两点M(-2, 0),N(2, 0),动点P(x, y)在y轴上的射影为H,是2和的等比中项.(1)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2)若以点M、N为焦点的双曲线C过直线x+y=1上的点Q,求实轴最长的双曲线C的方程.4.2.双曲线的第一定义在最值问题中的巧用双曲线第一定义:平面内点与一定点的距离和它到一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这个点的轨迹是双曲线。定点是双曲线的焦点,定直线叫双曲线的准线,常数是双曲线的离心率。例3:如图2,M是以A、B为焦点的双曲线右支上任一点,若点M到点C(3,1)与点B的距离之和为S,则S的取值范围是( )A、 B、C、 D、 图2解:连结MA,由双曲线的第一定义可得: 当且仅当A、M、C三点共线时取得最小值。此题充分凸显的用圆锥曲线定义解题的便捷性。我们现将该题延伸(1)若M点在左支上,则点M到点C(3,1)与点B的距离之和为S,则S的取值范围是多少?(2)如果M是以A、B为焦点的椭圆上任一点,若点M到点与点B的距离之差为S,则S的最大值是多少?(3)如果M是以A、B为焦点的椭圆上任一点,若点M到点与点B的距离之和为S,则S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图3分析:连结MA,由椭圆的第一定义可得:,当且仅当A、M、C三点共线时取得最大、最小值,如图所示。对于抛物线,也有类似的结论,由于较简单,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例4:已知双曲线内有一点,、分别为双曲线左右焦点,是双曲线右支上的动点,求的最小值。 分析:题目问的是的最值问题,若从函数问题着手求最值则显得太过繁琐,我们可以从圆锥曲线定义入手。利用曲线第一定义,把转化为,而为平面内三点距离之和,当,点共线时有最小值。 解:如图,由题意得、,有双曲线的第一定义得 所以 ,当p点在如图2位置时有最小值,当点在如图2位置时有最小值,即 ,所以的最小值为。 图4 4.3.抛物线的第一定义在最值中的巧用抛物线的定义,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定点需在直线外。如果定点跑到直线上,则平面内与这个定点和定直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过这个定点与定直线垂直的直线。在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中,的几何意义是焦点到准线的距离。1、用定义解决的第一类问题:求抛物线标准方程。若已知焦点,准线,顶点,以及抛物线上一点的坐标这四个条件中的任意两个,就可以画出草图求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2、用定义解决的第二类问题:已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求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又如,下面的问题涉及到充分把握定义中p的几何意义。例5:求抛物线x2=2ay(a0)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方程中的字母a有两种情况:(1)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2p=2a,p=a,p/2=a/2,焦点(0,a/2)在y轴正半轴上,准线方程:x=-a/2.(2)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x2=-(-2a)y,2p=-2a,p=-a,p/2=-a/2,焦点(0,a/2)在y轴负半轴上,准线方程:x=-a/2.这样讨论之后才发现,无论a (a0)取何值,焦点坐标(0,a/2),准线方程:x=-a/2.4.4利用抛物线定义解决的第三类问题:焦半径和焦点弦。 抛物线上任意一点,焦点为F ,线段MF叫做焦半径。如图。连接,并作垂直于准线l交轴于点。 根据抛物线的定义, 应用:求焦点在x轴上,且点到焦点的距离是,求抛物线的方程。抛物线,过焦点的直线交抛物于A,B两点,A(x1,y1),B(x2,y2),线段AB叫做抛物线的焦点弦。由上面焦半径公式可知, =x1+x2+ 于是得到焦点弦公式: 。这个公式对于开口方向不同的抛物线要灵活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例6:动点M到的距离比到直线m:的距离大,求动点M的轨迹。如果用一般求轨迹的方法,解法如下:设,点到准线距离为则, =即, 根据图形可知,点M在直线的右侧,于是去绝对值得 两边平方化简得:这样求出来才发现点的轨迹是抛物线。我们也可以换一种思路:先判断出轨迹再求方程。如图,作m的垂线交于N,交直线于.则=而所以=这样,用语言表述上面的等式是:点M到点的距离等于它到直线的距离,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知,点M的轨迹是抛物线,点A是焦点,x=-3是准线。所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对比以上两种解题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先求出轨迹方程后知道轨迹,第二种方法先判断出轨迹再求解轨迹方程。我倾向于第二种方法,简化了计算,比较简单。当然了,只有在熟练了定义情况下才能做到得心应手。 五、圆锥曲线第二定义在最值问题中的巧用5.1椭圆第二定义在最值问题中的巧用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既是推导圆锥曲线标准方程的依据,又是用来解决一些问题的重要方法,一般情况下,当问题涉及焦点或准线,且用其它方法不易求解时,可考虑运用定义求解。圆锥曲线中涉及到很多最值问题,如果方法不当,求解过程就很复杂。有些与焦点和准线有关的问题,从第二定义入手,就很容易解决问题。 圆锥曲线第二定义在求最值的形式一般是:的最小值。其中,在曲线(椭圆,双曲线或抛物线)内一定点(异于焦点),是曲线上的一个动点,是曲线的一个焦点,是曲线的离心率。 椭圆第二定义:平面内动点M与一个定点的距离和它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之比为常数时,这个动点的轨迹是椭圆。 例7:已知的右焦点,点为椭圆的动点,求的最小值,并求出此时点M的坐标。分析:此题主要在于的转化,由第二定义:,可得出,即为M到L(右准线)的距离。再求最小值可较快的求出。解:如图所示,过M作于N,L为右准线:,由第二定义,知:,要使为最小值,即:为“最小”,由图知:当共线,即:时,为最小;且最小值为到的距离,此时,可设,代入椭圆方程中,解得:故:当时,为的最小值为由上我们可以知道,利用椭圆的第二定义解题,能够使问题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很容易使题目变得简单。在以后的学习中,看到求点到直线的距离,就要充分理解运用第二定义的思维去解决圆锥曲线相关问题。例8:设为椭圆的一点,离心率为e,P到左焦点F1和右焦点F2的距离分别为r1,r2求证:证明如图,由第二定义:即:又注:上述结论,称为椭圆中的焦半径公式 得出即当当 5.2.双曲线的第二定义在最值问题中的巧用 双曲线的第二定义:平面内点与一定点的距离和它到一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这个点的轨迹是双曲线。定点是双曲线的焦点,定直线叫双曲线的准线,常数是双曲线的离心率。例9:平面内,点与定点的距离和它到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求点的轨迹。首先通过几何画板演示,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从中观察出点的轨迹,然后进行求解。解:设是点到直线的距离,根据题意,所求的轨迹就是这是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所以点M的轨迹是实轴长、虚轴长分别为2a、2b的双曲线。:对于双曲线,相应于焦点的准线方程是,根据双曲线的对称性,相应于焦点的准线方程是,所以双曲线有两条准线。例10:如果双曲线上一点P到双曲线右准线的距离等于,求点到右焦点的距离。即点到右焦点的距离为。如上题如何求P到左焦点的距离解:, , 方法二:双曲线左支上的点离右准线的距离的最小值,故点为双曲线右支上的点,P到左准线的距离由双曲线的第二定义注:通过一题多解巩固双曲线中焦点与准线的“对应”关系。例2:已知点,在双曲线上求一点,使的值最小。解:,e=,设到与焦点相应的准线的距离为,则即在双曲线上求点,使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准线的距离和最小,显然直线垂直于准线时合题意,且在双曲线的右支上,此时点纵坐标为,所求的点为5.3.抛物线的第二定义在最值中的巧用例11:设是上的一个动点,若有点,求的最小值。 图6分析: 此题是求的最小值”问题,由抛物线的离心率,则可把转化为点到准线的距离,再结合几何知识从而问题得解。 解:作抛物线的准线为,过点作准线的垂线交点为由抛物线定义得 如图6, 当为过点的的垂线与抛物线的交点时取等号,即所求最小值为。题中,将所求折线转化为直线,结合图形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很容易解决问六总结1.巧用圆锥曲线定义解最值问题,能使问题简单化,从上面的类型可以得出,求解圆锥曲线最值问题可分分为以下两种: (1)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第一定义在最值问题中的巧用; (2)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第二定义在最值问题中的巧用。2. 从上述例题可以看出,圆锥曲线定义是解决一些最值问题的有效而又快捷的方法。如果一道解答题题目涉及到对圆锥曲线定义的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轨迹与最值等等,常常考虑通过圆锥曲线定义来求解, 它的基本特点是解题思路比较简单, 规律性较强。圆锥曲线的定义是由曲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来刻画的, 由此可对一些距离进行有效的转化, 因此在解题中凡涉及曲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时, 应先想到利用定义进行求解, 会有事半功倍之效。参考文献:1 张秀英,浅谈圆锥曲线定义解题,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2)。2 任春玲,巧用圆锥曲线定义解决有关最值问题,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2(7)。3 杨万机,浅谈高中数学以圆锥曲线定义的运用为例,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1(15)。4 韦寿朋,高考中圆锥曲线问题剖析,数学爱好者(高考版),2007(10)USING CONIC DEFIND SOLVING PROBLEMSGe Hui-yunAbstract:The tapered curve is the focus of analytic geometry,One of the key chapters in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process。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and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papers account for a large proportion of,Conic defined in middle and high school math and even higher mathematics,have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In this thesis, the definition of conic summarized overview。The use of analogies and a large number of examples of the concept of conic explained。Second, given the the conic defined clever problem-solving and problem-solving process,clever problem solving related to the use of the conic defined mathematical thinking made and summarized。Keyword:Conic;Defined;Problem-solving approach23论文评阅人意见论文(设计)题目巧用圆锥曲线定义解题作 者葛慧云评阅人评阅人职称意 见文章篇幅完全符合学院规定内容完整层次结构安排科学主要观点突出逻辑关系清楚有一定的个人见解。 文题相符论点突出论述紧扣主题。语言表达流畅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参考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其时效性较强没有抄袭现象。选题具有学术研究参考价值实践指导意义。评阅人签字评阅意见论文评阅人意见论文(设计)题目巧用圆锥曲线定义解题作 者葛慧云评阅人评阅人职称意 见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标准,能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