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普通高考安徽卷(物理)考试说明解读.ppt_第1页
2011年普通高考安徽卷(物理)考试说明解读.ppt_第2页
2011年普通高考安徽卷(物理)考试说明解读.ppt_第3页
2011年普通高考安徽卷(物理)考试说明解读.ppt_第4页
2011年普通高考安徽卷(物理)考试说明解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普通高考安徽卷(物理) 考试说明解读 合肥六中 熊荣领 邮箱: 18956081188189.cn 电话 : 05512858200(0) 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是为课程标准实验省高考编制 ,各实验省可根据考试大纲的指导原则 ,结合本省高考方案和教学实际制定符合省 的考试説明,考试説明是对 考试 大纲的进一步细化和解读。 课程标准(含各省的教学指导意见) 是教学的依据; 考试大纲及考试説明 既是命题的依据又是考生复习的主要依据 。 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安徽省理科综合考试 是为高等学校招生而举行的选拔性考试。考 试对象是安徽省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 等学历的考生。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 按已经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 量,择优录取。因此,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 、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以及适当的难度。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v(一)考试方式 v 闭卷、笔试。 v(二)考试时间 v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 v(三)科目分值 v 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原则上各学科的试题 原则上不跨学科综合,只涉及本学科内容。 v (四)试卷结构 v 试卷分第卷和第卷 v 第卷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的单项选择题,共20 题,每题6分,共计120分。其中化学道 7题,物 理 7道题, 生物 6道题. v 第卷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的非选择题,共180分 。 v (五)组卷:试卷按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选择题 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 ,同一学科中不同试题一般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一、 考核目标与要求 v(一)学习能力 v v(二)应用能力 v v(三)实验与探究能力 v v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 理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的要求和安徽省 的实际情况,物理学科的考试内容包括物理1、物 理2、物理31、物理32(电磁感应、交变电流 )、物理35(动量守恒定律)等内容,物理34 (机械振动、机械波和光学),其中物理32、 3 4 和35模块的指定内容约占15%左右。 表1所列出的5个模块的内容可以单独成题,也 可以根据中学物理教学要求合理地综合成题。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的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 罗马字、标出,其含义如下: 对所列知识要了解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 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认识”相当。一 般只要求“知其然”,不要求“知其所以然”。 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 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 断等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标准中的“理解”和“应用”相当。 v例如: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在“知识内容表”的要求是不同的 ,弹性势能的标记为,重力势能的标记为。两者的最大 区别是:对弹性势能只要求知道发生弹性形变的过程中,弹 性势能会释放出来,不要求知道关系式。对重力势能的要求 是必须知道其数学表达式,并能通过计算重力做功来确定重 力势能的变化。 虽然用标记的知识一般限定于定性介绍,对这部分知 识的考查要求比较低,但是在各种题型中都有可能涉及到该 标记的知识,只是对该知识的考查要求仅限于标记的要求 。 物理1 主题内容要求说明 运动的 描述 质点、参考系少“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只限于v -t图像” 公式 非常重要 加速度未知时管用 位移 速度(平均、瞬时速度)加速 度 匀变速 直线运 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速度与时 间的关系式及v-t图像、位移与 时间关系式和位移与速度的关 系式 自由落体运动(单独提出的) 相互作 用 重力、弹力(弹性形变、弹性 )和胡克定律 少“处理物体在粗糙面上的问题 ,只限于已知相对运动趋势 或 已知运动方向的情况。” 摩擦力(滑动摩擦,静摩擦, 动摩擦因数) 矢量和标量(教材中二级标题 ) 矢量的概念贯穿始终,逐步加深 ) 力的合成和分解只要求运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进行 计算和求解 牛顿运 动定律 牛顿运动三定律、牛顿运动定 律的应用 包括共点力的平衡 超重和失重(教材中二级标题 ) 必修物理2 主题题内容要求说说明 抛体运动动 与圆圆周运 动动 运动动的合成和分解 抛体运动动(竖竖直上抛要适当注意)其中斜抛运动动只要求能定性分析 匀速圆圆周运动动、角速度、线线速度、向心加 速度 匀速圆圆周运动动的向心力 离心现现象 万有引力 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应用课标课标 和考试试大纲纲中都没有“开普勒行星运动动 定律”但教材中有 环绕环绕 速度(第一宇宙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课标课标 大纲纲中是:经经典时时空观观和相对论时对论时 空观观) 只要求知道其物理意义义 机械能功和功率 动动能和动动能定理 重力做功和重力势势能理解重力势势能的相对对性 弹弹性势势能(课标课标 大纲纲中没有)不要求知道关系式Ep=kx2/2 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应用 选修物理31 主题内容要求说明 静电场物质的电结 构、电荷守恒定律 静电现 象 点电荷 库仑 定律(课标 大纲版) 静电场 电场 强度、点电荷的电场 、电场 强度的叠加 电场线 电势 能、电势 、等势面 电势 差 匀强电场 中电势 差与电场 强度的关 系 常见电 容器,电容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压 、电荷量和电 容的关系 带电 粒子在匀强电场 中的运动 示波管 恒定电流导体中的电场与电流(包括关系式q=It ) 少“不要求解反电动势 的问题” 电源的电动势 和内阻 欧姆定律 电阻定律 电阻的串联、并联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量律 电功率、焦耳定律 磁场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 通电指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 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 匀强磁场中的安培力安培力的计算只要求电流与磁感应强度 方向垂直的情形 洛伦兹力、洛伦兹力的方向 洛伦兹力的公式洛伦兹力的计算只要求速度与磁感应强 度方向垂直的情形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质谱仪 和回旋加速器 选选修物理32 主题题内容要求说说明 电电磁感应应 电电磁感应现应现 象少“1、导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线时 ,感 应电动势应电动势 的计计算,只限于l垂直 于B、v的情况 2、在电电磁感应现应现 象里,不要求 判断内电电路各点电势电势 的高低 3、不要求用自感系数计计算自感 电动势电动势 ” 磁通量 法拉第电电磁感应应定律 楞次定律 自感、涡涡流 交变电变电 流 交变电变电 流、交变电变电 流的图图像少“1、不要求讨论讨论 交变电变电 流的 相位和相位差问题问题 2、只限于单单相理想变压变压 器” 正弦交变电变电 流的函数表达式、 峰值值和有效值值 理想变压变压 器 远远距离输电输电 主题内容要求说明 机械振动 简谐运动 简谐运动的数学表达式 简谐运动的图像(即X-t图像) 单摆、单摆的周期公式(即T= ) 受迫振动和共振 机械波 机械波 横波和纵波 横波的图像 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间的关 系 光学 选修物理35 主题内容要求说明 动量守 恒定律 动量、动量定理(比课标 版大纲多 出的)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只限于一维两个物体的碰撞 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 单位制与实验 主题内容要求说明 单位制 要知道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 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物理量的单 位。包括小时、分、升、电子伏特 (eV)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 实验 与探究 实验 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 2: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 系 实验 3:验证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 4:验证 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 5:探究动能定理 实验 6:探究做平抛运动物体的规 律 实验 7:验证 机械能守恒 实验 8:测定金属电阻率(同时练 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实验 9: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 线 实验 10:测定电源的电动势 和内 阻 实验 11:练习 使用多用电表 实验 12: 探究单摆 的运动、用单 摆测 量重力加速度 (删去传感器的简单 使用) 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有:刻度 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 、秒表、点火花计时 器或电磁打点 计时 器、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 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 阻器、电 阻箱等。 2、要求认识误 差问题 在实验 中的 重要性,了解误差概念,知道系统 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 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能 在某些实验 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 ;不要求计算误差。 3、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 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 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 4、关于实验 “练习 使用多用电表”, 只要求会使用多用电表正确进行电 阻、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 的测量。 关于考试的能力要求(解读) 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 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来鉴别考生的能力高低,但不 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这些能力要求是根据高等学校招生的基本要求,考虑中 学生经过中学阶段的学习所能达到的能力程度来制定的,同 时,还要考虑到高考中能够实现。 考试大纲中对知识内容层次的要求是根据学生进入 高等学校学习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界定的。这种界定并不 意味着所有的知识内容要求的能力层次都是最低的。 本说明对安徽省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物理学科的考试性质、考试要求予以解释,并选编 题型示例,供考生复习时参考。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 学素养,着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 联系,注重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 用,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事实 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 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 目标的实现。 一、考试的能力要求 物理学科要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习能力 能正确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 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 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 ;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 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二、应用能力 首先表现为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 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 件;能够把一个较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简单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其次是能 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 ,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的表达出来 。再者能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 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物理学是一门精确科学,这反映在与数学间的密切关系方面。高考 试题的解答,不仅对几何、三角、代数、解析几何等有一定程度的要求 ,对像极限、微元等思想也有初步的要求。 (三)探究能力 首先表现在实验方面,即要求能独立完成表1中 所列实验,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 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