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第16章+活血化瘀药.doc_第1页
中药学+第16章+活血化瘀药.doc_第2页
中药学+第16章+活血化瘀药.doc_第3页
中药学+第16章+活血化瘀药.doc_第4页
中药学+第16章+活血化瘀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章 活血化瘀药【学习要求】1掌握活血化瘀药的含义、性能、功效、适应范围,熟悉配伍应用和使用注意。2掌握川芎、延胡索、郁金、丹参、牛膝、益母草、桃仁、红花、莪术、虎杖、水蛭的性能、功效应用、特殊用法和使用注意。3了解其它活血药的分类位置和功效特点。一、含义凡以活血化瘀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瘀血证的药物,称活血化瘀药,或活血祛瘀药。简称活血药或化瘀药。其作用较峻烈者又称破血药。有的书说它通利血脉,消散瘀滞为主要功效,是把活血化瘀进一步细化,瘀血可以是血管方面的原因,可以使血液方面的原因,瘀血即可在血管、血脉内部,也可在血管、血脉外部。现在认为活血是作用,化瘀是效果,实质不一定。又分活血止痛药、活血调经药、活血疗伤药、活血消癥药。这个分节是不成熟的,困难的,是相对人为的,多数活血化瘀药,尤其是常用的典型的作用强的,放在哪一类都可以,疼痛的、外伤的、妇科病的瘀血证或腹内的癥瘕结块都可用,如丹参、郁金、川芎、红花、桃仁都是常用的,前面的大黄、牡丹皮、赤芍药这些也一样,通经、调经、消癥、疗伤都可以。只能在某一节就1-2味,如自然铜,只是活血疗伤,跌打损伤,续接筋骨。瘀血是一个广泛的概念,要细化。要清楚某一各药放在某一节,其它的瘀血也可用。二、功效与主治活血化瘀药均能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主治各种瘀血证。活血化瘀,变化的情况有三种,一是简化活血化瘀、消瘀血;二是变化动词,活可改形、化可改消、形、散,作用强的叫破血逐瘀;三是在活血化瘀的方面联系主要效果;长于止痛的叫活血止痛或化瘀止痛;长于治疗妇科月经失调的叫活血通经或活血调经;长于治疗跌打损伤的叫活血疗伤;长于治疗瘀血引起的癥积叫活血消癥、活血化积,有的用于疼痛,用于活血消痈、活血消肿、活血通痹等等。主治就是瘀血证,在内外妇儿科都有,月经失调(经期延长、经量减少、经色加深兼有疼痛,经行腹痛、痛经、闭经),产后瘀血腹痛;内科胸痹,瘀血阻滞心脉,现在主要是冠心病;骨伤科跌打损伤;外科疮痈等,临床表现瘀血一是疼痛,不通则痛,气无形不能结块,能结块者必有形的瘀和痰,癥瘕结块,很多都是瘀血,有的出血,经久不愈,淋漓不尽,甚至有瘀血块,另外疮痈的红肿疼痛、痹证的疼痛、顽固的失眠、皮肤的粗糙、皮肤甲错、面色黧黑、头发枯脆等都可与瘀血有关。对活血祛瘀药,按其作用强度的不同常有不同的称谓。如“和血”、“和营”多指活血作用较弱,药力平和;“活血”、“化瘀”、“祛瘀”、“消瘀”较“和血”、“和营”作用强,然力量强度又不及“破血”、“破瘀”、“逐瘀”等功效。后者活血化瘀作用强,药力峻猛。当然,药物活血作用的强度是相对的,如剂量多少可改变其强度。由于本章药物数量较多,为了便于学习掌握,今按其作用特点和主治的不同,相对地将其分为活血止痛药、活血调经药、活血疗伤药及破血消癥药四类。瘀血证可按瘀滞程度的不同,有血郁、血滞、血瘀、血结之分。由于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所以活血化瘀药主治范围很广。如多种妇科瘀滞证(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心腹瘀血疼痛、癥瘕痞块、跌打损伤以及风湿痹证,痈肿疮疡等。活血化瘀药对上述病证,通过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作用而获得调经、通经、止痛、消癥、消肿、通痹等间接功效。某些活血化瘀药尚可活血通脉,现代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血栓性脉管炎等。三、性能特点药性无规律,偏温偏寒都有。前面学的多是偏寒,如大黄、赤芍药、牡丹皮、大血藤、败酱草。但这一章的都是偏温的,偏寒的只有郁金、丹参、益母草等。药味都辛,能行能散,真实滋味的苦,就引入了苦能破血,就是化瘀的意思,所以又标苦味,又有根据咸入血,又强调咸味,但最重要的是辛味。归经心主血脉,肝藏血,心主血脉和肝藏血的功能失调,尤其是肝,恶血不归于肝。根据辛能行的五味理论,及寒凝是引起瘀血的重要原因的病理特点,活血化瘀药多为辛温之品;其中部分性偏寒凉,对血热而瘀滞者更为相宜。前人又依据本类药的滋味,引入“苦以泄滞”、“咸能软坚”的理论,除辛味之外,还常标以苦味和咸味。因肝藏血、心主血,故活血化瘀药主归肝、心二经;而前人认为“恶血必归于肝”,故本类药更强调归肝经。四、配伍应用寒热虚实,有寒的但更多的是寒凝而引起的血瘀,血遇寒则凝,温性的活血化瘀还不足以祛寒,不足以温经,常配温里药,尤其是温经散寒药,如桂枝、肉桂等长于入血分的药;有热,瘀血不单可化热,而且热邪也能引起瘀血,是个重要原因,热邪可煎熬血液成块、粘稠凝结,常配清热药尤其是清热凉血药;虚,阳气是血脉运行的动力,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虚了,阳气虚,推动无力,配补阳、补气,血液本身属阴,如阴血亏耗,认为可产生虚滞,配伍补阴补血的,所以四类补虚药都可配伍;实,除寒热外,气滞则血凝,配伍行气的,有痰,痰瘀互结,配伍化痰的,痰与湿浊互为因果,有时配除湿的。另外针对主要症状,如果是用于风湿痹证配祛风湿的;用于疮痈肿痛,配解毒消痈的;如果是痢疾配清热燥湿止痢的药。活血祛瘀药的使用,应针对病情,并根据药物寒温、猛缓之性或止痛、通经、疗伤、消癥等专长,加以选择,并作适当的配伍。由于人体气血之间的密切关系,气滞可导致血瘀,血瘀也常兼气滞,故本类药物常需与行气药同用,以增强活血化瘀的功效;寒凝血瘀者,当配伍温里药以温通血脉,助活血化瘀药以消散瘀滞;若热灼营血而致血瘀者,当配伍清热凉血药;痹证、疮痈,则应与祛风湿药或清热解毒药同用;癥瘕痞块,应同化痰软坚之品配伍;瘀血而兼正虚,又当配伍相应的补虚药,以通补兼施。如瘀血兼血虚或阴虚者,当同补血药或养阴药同用,阴血充足,则瘀血易去;同样,若瘀血而兼气虚者,当与补气药同用,气为血帅,气足则血易行,瘀易去。瘀血而出血者,宜配伍止血药,不可单纯止血或单纯活血。五、使用注意因证选药,根据不同瘀血证选不同药,疼痛为主、妇科的、外伤的、癥瘕的分选。另外瘀血比较轻浅的选比较温和的,重的,如癥瘕积聚选破血消癥的。三因制宜,因人而异,中病即止,这类药也是消法的,原则是消而勿伤,不要损伤正气,不要耗伤心血。症候禁忌,孕妇、月经多的、出血不是瘀血引起的都不宜或慎用。1.本类药物易耗血动血,不宜用于月经过多,血虚经闭者;2.有催产下胎作用和活血作用强烈的药物,孕妇禁用。3.古代有将催产下胎的活血药用于难产及胞衣不下者,由于现代产科处理更安全有效,故在有条件地区对难产、胞衣不下者亦不宜使用;4.对破血逐瘀之品,由于更易伤人正气,对体虚而兼瘀者更应慎用。凡以通畅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活血化瘀药,或活血祛瘀药。简称活血药,或化瘀药。其中活血祛瘀之力峻猛者,又称破血逐瘀药。活血化瘀药味多辛、苦而性温,辛能散瘀行滞,苦能泄利通降,温可通行血脉,促进血行。本类药物善于走散通行,能促进血行,消散瘀血,而产生调经、止痛、消癥、消肿、消痈、通痹等功效。适用于血行失畅、瘀血阻滞之证。活血祛瘀作用按其强度的不同常用不同的功效术语,如“和血”、“和营”多指活血作用较弱,药力平和;“活血”、“化瘀”、“祛瘀”、“消瘀”较“和血”、“和营”作用强,然力量强度又不及“破血”、“破瘀”、“逐瘀”峻猛。活血化瘀药主治各种瘀血证。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所以本章药物主治范围广泛,遍及内、妇、儿、外、伤各科。如内科之头、胸、腹、四肢诸痛,而痛如针刺,痛处固定者,体内癥瘕积聚,中风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关节痹痛日久,血证之出血色紫夹有血块,妇产科痛经、闭经、产后恶露不尽、腹痛,外伤科之跌扑损伤肿痛,痈肿疮疡等,均可应用活血化瘀药。活血祛瘀药的使用,应针对病情,根据药物寒温、猛缓之性和功效特点,加以选择,并作适当的配伍。由于人体气血之间的密切关系,气滞可导致血瘀,血瘀也常兼气滞,故本类药物常需与行气药同用,以增强活血化瘀的功效。寒凝血瘀者,当配伍温里药以温通血脉,助活血化瘀药以消散瘀滞。若热灼营血而致血瘀者,当配伍清热凉血药。痹证、疮痈,则应与祛风湿药或清热解毒药同用。癥瘕痞块,应同软坚散结之品配伍。瘀血而兼正虚,又当配伍相应的补虚药,以消补兼施。本类药物易耗血动血,不宜用于月经过多,血虚经闭者。有催产下胎作用和活血作用强烈的药物,孕妇禁用。古代有将催产下胎的活血药用于难产及胞衣不下者,但其危险性大,一般不宜使用。由现代产科处理更加安全有效。破血逐瘀之品易伤人正气,体虚而兼瘀者应慎用。1.活血化瘀药的分类,活血化瘀药及各类活血化瘀药的含义:活血化瘀的药物较多,为了便于学习和掌握,教材按其作用和主治证的特点,相对地将本类药物分为活血止痛药、活血调经药、活血疗伤药和活血消癥药4类。以活血化瘀(促进血行、消散瘀滞)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瘀血证的药物,称为活血化瘀药。其中:长于止痛的活血化瘀药,称为活血止痛药;长于通调月经的活血化瘀药,称为活血调经药;长于续筋接骨疗伤的活血化瘀药,称为活血疗伤药;长于消癥散结,且作用较为峻烈的活血化瘀药,称为破血消癥药。2.活血化瘀药的功效与主治:本类药物均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主治各种瘀血证。瘀血既是多种病因(如寒凝、热灼津伤、气滞、气血不足等)引起的病理产物,又是导致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故瘀血证较为广泛。以瘀血为主的病证如妇女血滞经闭、痛经、月经失调,产后瘀血腹痛、恶露不下或不尽,心腹瘀血疼痛、瘕痞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疮痈肿痛、痢下脓血等,亦每兼瘀血阻滞。故均为本类药物的主治病证。3.活血化瘀有关功效术语的含义:活血化瘀:是指药物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以治疗瘀血证的作用。又常称为活血祛瘀、活血散瘀、活血行瘀,或简称活血及化瘀等。其中作用较弱,药力缓和者,又可称为和血,或和营;活血作用较强,药力峻烈者,又可称为破血、破瘀或逐瘀。4.活血化瘀药的性能特点:血遇寒则凝,寒凝是引起瘀血最常见的原因;热邪煎熬,血液亦可结块而成瘀。本类药多偏温性,能温通气血,令其调达;部分药物偏于寒凉,对瘀滞而兼血热者较为适宜。根据辛能行的五味理论,活血化瘀药皆可标以辛味;本类药的滋味多有苦味或咸味,前人因此将五味理论加以拓展,提出“苦味泄滞”和“咸入血”等多种有关说法。故各药除辛味之外,又常有苦味或咸味。由于总论中未提及这些理论,只供学习本章药物的参考,有助于理解和掌握药味,不作考核要求。至于归经,与止血药、凉血药等入血分的药物同理,本章药主要归心、肝二经;又因为素有“恶血必归于肝”的说法,杂纫怨楦尉鳌蒲?药不但较为峻猛,而且有的还为小毒之品,应加以注意。5.活血化瘀药的配伍应用原则:活血化瘀药最常与行气药配伍。由于人体气血之间关系密切,气滞可致血瘀,血瘀也常兼气滞,故常配行气之品以增强活血化瘀的作用。寒凝血瘀者,当配温里药以温通血脉,可助活血药消散寒凝之瘀滞。热灼营血而瘀滞者,当配伍清热凉血药,共收凉血化瘀之效。正虚而血瘀者,当配伍相应的补虚药,以通补兼施,若血虚阴亏者,兼补血滋阴,使阴血充足,则瘀血易消;阳气不足者,兼以温阳益气,则血易流畅,瘀亦易去。痹证、疮痈等证而有瘀滞者,应以祛风湿药或清热解毒药为主,辅以活血化瘀之品,可增强通痹止痛或消痈散结之效。6.活血化瘀药的使用注意:注意因证选药。如寒凝而血瘀者,选用药性温通的活血药;热灼而血瘀者,选用药性寒凉的活血药;外伤而血瘀者,选用长于活血疗伤之药。孕妇及月经过多者,应忌用或慎用活血化瘀药。 避免过用活血化瘀药而耗血或动血,体虚患者慎用。第一节 活血止痛药以活血止痛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多种瘀滞疼痛证的药物,称活血止痛药。广义讲瘀血都有疼痛。本类药既能活血化瘀,又有较好的止痛作用,可以主治多种瘀血证,尤其适宜于瘀血疼痛的病证,如瘀血所致的头痛、胸胁痛、心腹痛、痛经、产后腹痛、痹痛及跌打损伤等。活血止痛药各有其特点,有的辛温,有的辛寒,并多兼有行气作用。在应用时应根据病情的不同,选择相应的药物,并作适当配伍。如血瘀而兼肝郁者,宜配疏肝理气之品;若伤科损伤瘀肿,应配入活血疗伤之品;若为妇科经产诸痛,宜配活血调经之品;若癥积瘀痛,还宜与活血消癥之药及软坚散结之品合用;若外科疮疡痈肿,则还应与解毒消痈之品配用。川芎【出处】 -神农本草经【来源】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 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 的根茎。主产四川,系人工栽培。五月采挖。晒后烘干,切片生用或酒炒用。古代叫芎,在唐代后期四川掌握了种植技工的方法和技术,形成了地道药材,又叫川芎。品种有东芎、抚芎,都很好。 【性味归经】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功效与应用】活血行气(活血化瘀,行气解郁),祛风止痛(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叫血中气药,用于多种瘀血疼痛证,外伤、妇科、胸痹、痹证,疼痛都用。有良好的活血止痛作用,部位广泛,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中开郁结,旁达四肢。注意它温燥,所以如是热证,兼有阴血不足湿温的慎用,寒湿重的最佳。行气主要在肝,脾胃有一点,主要行气舒肝或舒肝解郁,肝郁、气滞、血不畅,气滞而血瘀,所以它对气滞血瘀或兼肝瘀郁的好。单独可作为舒肝理气药。祛风止痛,尤其是治疗头风是重要药,中医认为高巅唯风可到,风最容易其反人的头部形成头风病(各种原因,寒热虚实都有,川芎几乎都可用)。现在研究川芎的有效止痛成分蒿木内酯、川芎嗪等很容易透过脑血屏障在头部发挥疗效。它既即止头痛又活血化瘀,它能祛风寒,甚至可以认为是辛温解表药,发散风寒,风寒头痛常配伍白芷、细辛,风湿头痛,它既能祛风寒又能燥湿,配伍防风、羌活、独活祛风散寒胜湿的药。血虚的配伍补血的,风热的前人也用,配伍发散风热的菊花、桑叶、甚至黄芪、石膏这一类的清热药,用于风热头痛。对肝阳的头痛古代禁忌,因为它辛温、温燥、辛散,肝阳头痛是阴虚阳亢,应忌用,但近年来,很多肝阳头痛与高血压有关,它对高血压患者不完全禁止,因为它能降血压,现在配伍钩藤、石决明、珍珠等。是治头痛要药。祛风湿,对风湿痹证既祛风止痛又活血止痛,治风先治血。它的燥湿作用除了痹证,往往还用于中焦寒湿阻滞的腹泻,辛温香燥,对血虚的、阴虚的、有热的不宜,但反过来寒湿内盛的需要香燥,能燥湿止泻,作用不亚于白芷、吴茱萸,白芷燥湿止帯,吴茱萸燥湿止泻,防风、羌活也有这方面燥湿升清止泻作用。 1活血行气,用于血瘀气滞诸痛证。本品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又能行气,为“血中气药”,为妇科活血调经之要药,治妇女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等。月经不调,常配当归、桃仁、香附等同用。若血瘀经闭、痛经,配赤芍、桃仁等,如血府逐瘀汤。若产后恶露不行,瘀滞腹痛,配当归、桃仁等,如生化汤。本品又能“中开郁结”,用于内科疾病。治肝郁气滞,胁肋疼痛者,常配柴胡、白芍、香附等,如柴胡疏肝饮。治瘀血停滞,胸胁刺痛,可与桃仁、红花、当归、柴胡等同用,如血府逐瘀汤。若心脉瘀阻,胸痹心痛者,常配丹参、桂枝、檀香等。近代以川芎及川芎为主的复方治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此外,本品为伤外科常用之品。外科之疮疡痈肿,脓已成而正虚难溃者,配黄芪、当归、皂角刺以托毒排脓,如外科正宗透脓散。治跌扑损伤,瘀血肿痛,常配三七、乳香、没药等同用,以活血消肿止痛。2祛风止痛,用于头痛,风湿痹痛。本品辛温升散,能“上行头目”,祛风止痛。为治头痛之要药,无论风寒、风热、风湿,以及血虚、血瘀头痛,均可随证配伍用之。如外感风寒头痛,常配白芷、细辛等同用,如川芎茶调散;风热头痛,配菊花、石膏、僵蚕等;风湿头痛,可配羌活、防风、藁本等,如羌活胜湿汤;血瘀头痛,可配当归、桃仁、红花等,如血府逐瘀汤;血虚头痛,可配当归、地黄、白芍等同用。故前人有“头痛不离川芎”之说。本品亦可用治风湿痹证,肢体疼痛麻木,能祛风活血止痛。常配独活、桂枝、防风等祛风湿通络药同用。【应用】1.用于瘀血证。本品辛温香窜,既能活血化瘀,又能止痛,故常用于多种瘀血疼痛,如痛经、产后瘀滞腹痛、心脉瘀阻胸痹心痛、跌打损伤等;其性虽温燥,如与清热解毒药或托毒透脓之品配伍,亦可用于疮疡。又因本品以活血为主而兼行气开郁,为“血中气药”,故对血瘀兼气滞的疼痛颇为多用,临床多将川芎与行气药配伍使用;对肝郁气滞,胁肋疼痛者,亦可使用。川芎活血还善“下行血海”,可“调经水”,故又为妇科活血调经之要药,对多种妇科瘀血证均为常用之品。近年以川芎及川芎为主的复方治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较好。2.用于头痛。本品秉性升散,可“上行头目”祛风、止痛,尤长于治头痛,为止头痛之要药。对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川芎可发挥祛风、止痛或散寒、燥湿等多种作用,对瘀血头痛则既活血,又止痛。对其它类型头痛,如寒郁头痛、痰湿头痛、火郁头痛、血虚头痛、鼻渊头痛等,均可使用,以发挥擅长止头痛的特点。但须与针对病因的药物配伍,以标本兼治。此外,川芎尚有燥湿作用,对风湿痹痛者,本品祛风、燥湿、止痛、活血,能与风湿寒痹的病因病理相应,故临床亦常应用。治湿阻中焦、寒湿泄泻,均有较好疗效。 【用法用量】煎服,310g。经炙川芎可增强温通升散之力,宜于寒凝血瘀之证。 【使用注意】本品味辛,性偏温燥,且有升散作用,故阴虚火旺,多汗者不宜使用。又本品性善走窜,活血行气之力较强,故月经过多者亦不宜应用。孕妇忌用。【现代研究】本品主含挥发油、生物碱(如川芎嗪等)、酚性物质(如阿魏酸等)。川芎嗪能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氧状况、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脑及肢体血流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压、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现多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及脑血栓、偏头痛的治疗,已取得较好疗效。能增强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保护胃粘膜,还有利尿、抗肿瘤及抗放射作用。1.本品含挥发油,油中有川芎内酯、藁本内酯等,并含生物碱(如川芎嗪等)、酚性物质(如阿魏酸)等。川芎嗪能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氧及肠系膜微循环,并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脑及肢体血流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能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可预防血栓的形成;可使孕兔离体子宫收缩加强,大剂量则转为抑制,并可抑制小肠的 收缩;阿魏酸对免疫系统有一定调整作用,可提高r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对Co60射线及氮芥所形成的动物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并有镇痛、镇静、解痉、降血压、抗维生素E缺乏、抗肿瘤、抗菌、保护肾功能、平喘、防治肺气肿等作用。2.本品原名芎穷,因四川为其道地药材产区,故自唐宋以来名称川芎。延胡索【出处】 -雷公炮炙论【来源】 为罂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延胡索 Corydalis yanhusuo W.T. Wang 的块茎。不规则团块状,直径1公分作用,黄色。主产于浙江及江苏、湖北等地。夏初茎叶枯萎时采挖。置沸水中煮至恰无白心时取出,晒干,切厚片或捣碎,醋炙用。古代最早来自安东即东北,古代不许用延字改为玄字,清代又把玄字改为元字。可以只用前面两字,元胡、延胡、玄胡。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肝、脾、心经。【功效与应用】是活血药、行气药,有良好的止痛作用,是止痛良药,比较温和,不管寒热虚实的疼痛证都可配伍选用,甚至可单用,偏性不大,安全性高,在中药中止痛效果强大多数都偏性大,有毒,如川乌、乌头、附子、细辛、马钱子、羊踯躅等止痛作用都很强,毒性较明显,有的偏性强,如白芷、川芎,止痛效果好,但偏温燥,易耗伤阴血,而延胡温燥性不明显,无毒,止痛作用相当强,可以和西药的吗啡相提并论。在中医的疼痛证中,要么是气机阻滞,要么是瘀血阻滞,它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气,对瘀血、气滞引起的疼痛都适合,作用部位广泛,一身上下诸痛,所以是止痛良药。现代研究,它不是典型的活血化瘀药和行气药,重点是止痛,现在典型的活血化瘀药有的能明显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或整个血液循环,有的能降低血液粘稠度或抑制血小板凝聚,有的抗肿瘤、抗结缔组织增生,有比较公认的药效学药理学相关指标。但延胡在目前仅发现现有部分成分有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能和活血化瘀功效联系起来,在临床上,用于瘀血引起的痛经、经行腹痛,它主要缓解疼痛,对改变瘀血引起的经期、经质、经量无明显效果,其他方面瘀血证也无明显效果。行气方面,它不能消除胀满,也仅仅是收到良好的止痛效果,所以它不是一个典型的活血药和行气药。现代研究,它既是一个镇痛药又是一个解痉药,镇痛用于神经性疼痛。解痉用于内脏平滑肌的一些痉挛(很多属于气滞证的范畴),所以现在把它用于瘀血或气滞引起的疼痛证,而瘀血、气滞的消除靠配伍其他药。一般要醋治,止痛主要成分是生物碱,醋治过程中大部分变成醋酸盐,水溶性增大,止痛效果增强。散剂比汤剂效果好。活血,行气,止痛。主要用于气血瘀滞诸痛证。本品辛散温通,为活血行气止痛之要药。既能入血分以活血祛瘀,又能入气分以行气散滞,尤以止痛效用卓著,本草纲目称其“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其止痛作用优良,无论何种痛证,均可配伍应用。治胸痹心痛,配瓜蒌、薤白或丹参、川芎等。治胃痛,配白术、枳实、白芍等;治肝郁气滞胁肋胀痛,配柴胡、郁金等。治妇女痛经、产后瘀滞腹痛,配当归、红花,香附等。治寒疝腹痛,配小茴香、吴茱萸等。治跌打损伤,配乳香、没药。治风湿痹痛,配秦艽、桂枝等。【应用】主要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多种疼痛证。本品辛散温通,作用温和,尤长于止痛,本草纲目称其“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为止痛良药,无论何种痛证,均可配伍应用。单用即可止痛。若证属热者,可与丹参、郁金、川楝子等泄热行气、活血止痛药配用。证属寒者,可与木香、砂仁、干姜、高良姜等温里止痛药配伍。若为胸痹心痛,属心脉瘀阻者,可与活血通脉之品同用。属痰浊闭阻,胸阳不通者,又可与化痰通阳宽胸之品合用。若为妇女痛经、产后瘀阻腹痛,又宜配入活血养血、调经止痛之品。临床用治多种内脏痉挛性或非痉挛性疼痛,均有较好疗效。【用法用量】煎服,310g;研末服,1.53g。多醋制后用。醋制后可使其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大大提高而加强止痛药效。【使用注意】孕妇慎用。【现代研究】本品主要含生物碱。为延胡索甲素、延胡索丙素、延胡索乙素、延胡索丑素等。有镇痛、镇静、催眠与安定作用,此外尚有轻度中枢性镇吐及降低体温的作用。醇提取物有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血流作用。延胡索总碱对某些实验性心律失常有效。有抗溃疡作用,能减少胃液分泌,降低胃酸量。1.本品的化学成分以生物碱为主,并含挥发油、树脂、粘液质等。本品有镇痛作用,其中以延胡索乙素(四氢掌叶防己碱)、甲素(右旋紫堇碱)、丙素(原鸦片碱)、丑素和去氢延胡索甲素生物活性较强,乙素有明显的镇 静、催眠作用,延胡索的醇提取物,特别是去氢延胡索甲素可明显扩张动物冠状血管,增加冠脉血流;并有降血压、解痉、抗溃疡及肌肉松弛等作用。2.延胡索的古代炮制方法有炒、醋制、盐制、酒制等,现代应用生延胡索及醋制品(包括醋炒、醋煮、醋蒸 等)。生延胡索具有活血行气止痛作用,醋制后增强其止痛作用,延胡索止痛作用的有效成分为生物碱,以延胡索乙素为代表。醋制后,使其游离的生物碱与醋酸结合生成醋酸盐而易溶于水,这使得醋制延胡索饮片的煎液中,总生物碱含量显著提高,从而提高了止痛作用,也提高了临床疗效。3.夏天无为罂粟科植物伏生紫堇的块茎。性味苦、微辛,温。归肝经。功能活血止痛,舒筋通络,祛风除湿。常用于中风半身不遂,跌仆损伤,肝阳头痛及风湿痹痛、关节拘挛等。煎服,515g。或研末服,13g。亦可制成丸剂使用。郁金【出处】 -药性论【来源】 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温郁金(主产浙江,又叫川郁金) Curcuma wenyujin Y.H. Chen et C. Ling、姜黄(主产四川,又叫广郁金) C. longa L.、广西莪术 C. kwangsiensis S.G. Lee et C.F. Liang 或蓬莪术 C. phaeocaulis Val. 的块根。商品药材分别称为白丝郁金、黄丝郁金、桂郁金和绿丝郁金。温郁金主产于浙江;姜黄主产于四川;广西莪术主产于广西;蓬莪术主产于四川、广东、福建等地。药材是须根上长的块根,温郁金切开后有点白,叫白郁金或白丝郁金;姜黄切开后明显黄色,叫黄郁金、黄丝郁金;莪术切开后有淡淡绿色,又叫绿郁金或绿丝郁金;广西莪术块根又叫桂郁金。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干燥,切片或打碎,生用或醋制用或矾水炒用。 【性味归经】辛,苦,寒。归肝、胆、心经。【功效与应用】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是比较典型的血中气药,易活血化瘀为主,也能行气疏肝,对肝郁气滞引起的胁肋疼痛、胀满,甚至脾胃的气滞、脘腹胀满,既止痛又消胀,作用部位广泛。这点与川芎相似,即可单独作为活血化瘀药,用于瘀血疼痛证,又可单独作为行气药,用于肝郁气滞,当然最佳的是气滞而瘀血证。与川芎不同的是药性,川芎偏温燥,郁金是偏寒凉,川芎对瘀热互结或阴津亏耗的瘀血证不适合,但郁金没明显的燥性更加适合瘀热互结证,再一个不同点是作用部位,川芎广泛,郁金相对狭窄,主要是胸腹胁肋疼痛,也就是内脏瘀血证。它可活血调经,用于月经失调、可活血消癥,用于腹部癥瘕积块,即肝、脾、胃脘部或下腹部的可活血化瘀。近年来对心痨、胸痹应用增多。对头部瘀血阻滞、脑络瘀阻、老年性血管性痴呆多用。凉血清心。表现出了寒凉性。在活血化瘀方面寒凉性不明显,温性也不明显,凉血和清心对温热病来讲,可同时起作用,用于热入营血,即清营血热,又对心火亢旺、心火上炎出现的心烦不眠、烦躁不安、神昏谵语可清心。心经热盛可用,可与黄连、牛黄这些清心药配伍,湿温的也用,普通的温热病也用,还用于血热妄行,配伍凉血止血药生地、黄芩、大小蓟、侧柏叶、槐花等。妇科有热,热性上炎,到心经时流鼻血,叫妇女倒经。郁金苦寒清降、降气、血不上逆,治疗倒经。杂病中的心热不眠,与清心药配伍。白金丸治痰热痹阻心窍,心火炽盛,痰浊阻滞,神志失常。利胆退黄。用于湿热黄疸、湿热淋证、它有一点清泻湿热的作用,常和茵陈蒿、虎杖、金钱草配伍。 1活血行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的胸、胁、腹痛。本品味辛能散能行,既能活血祛瘀而止痛,又能行气解郁而达疏泄肝郁之效。善治肝病,临床常与丹参,柴胡、香附、木香等配伍同用。用于妇科,治妇女经行腹痛、乳胀,配柴胡、山栀等同用,如傅青主女科宣郁通经汤。用于内科,治胸胁疼痛,配丹参、延胡、杏仁等以疏肝宣肺,活血止痛;治胁下癥积,配鳖甲、莪术等以化瘀消癥。 2化痰解郁开窍,用于热病神昏,癫痫痰闭之证。本品辛散苦泄,入心经,能解郁开窍,且其性寒,兼有清心之功。治湿温病湿浊蒙闭心窍者,配菖蒲、山栀等。治癫狂、癫痫痰火蒙心者,配白矾,如白金丸。 3利胆退黄,用于肝胆湿热证。本品性寒入肝胆经,能清热利胆退黄。治肝胆湿热黄疸,配茵陈、山栀等;若湿热煎熬成石之胆石症,常配金钱草等以利胆排石。 4清热凉血,用治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尿血及妇女倒经等出血证。本品味苦性寒而入血分,有凉血止血之功,常配生地、丹皮、山栀、牛膝等同用。【应用】1.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腹、胁肋疼痛及月经失调、经闭等。本品辛能行散,既能活血止痛,又能行气解郁,故亦称其为“血分之气药”;因其性偏寒凉,尤宜于血瘀气滞而有郁热之证。偏血瘀者,常与丹参、延胡索等活血药同用;偏气滞者,常与柴胡、香附、木香等行气药同用。如治气血郁滞之痛经,其常与当归、白芍、香附等疏肝活血止痛之品同用;治胁下癥块,亦常与莪术、鳖甲等消癥软坚药同用。2.用于痰热蒙闭心窍之证。本品辛散苦泄,能凉血清心、清降痰火以开窍;其芳香解郁,宣化痰浊以醒神,临床常以之与石菖蒲、竹沥、栀子等清心除湿化痰开窍之品配伍,主治湿温病湿浊蒙闭清窍而致的神志不清者。对痰阻心窍而致癫痫者,可配白矾、牛黄、胆南星等 以加强化痰开窍之力。3.用于湿热黄疸。本品性寒入肝胆经,既能清肝利胆退黄,又疏肝行气、活血止痛,可与茵陈蒿、金钱草、栀子等清热利湿退黄药同用。若湿热煎熬成石之胆石症,亦可与前述金钱草等利胆排石之品合用。4.用于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及妇女倒经等病证。本品入肝经血分而能凉血,味苦辛能降泄顺气,可因其凉血降气而达止血之效,因其并非止血之品,宜与凉血止血之品配伍使用。 【用法用量】煎服,512g;研末服,25g。排结石剂量可稍大。临床生用居多,经醋制后,疏肝止痛作用增强。【使用注意】孕妇忌用。丁香郁金是十九畏,但现在研究没有发现不可以配伍,药典也把这一点取消了。【现代研究】本品含挥发油、姜黄素、淀粉,脂肪油等。能减轻高脂血症,明显防止家兔主动脉、冠状动脉及其分枝内膜斑块的形成。能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提取物对肝脏损伤有保护作用。煎剂有中止妊娠作用,并有镇痛、抗炎作用。1.姜黄、郁金及广西莪术的块根均含挥发油,其挥发油中的主成分有桉叶素、松油烯、姜黄酮等30余种成分,另含姜黄素、多糖等成分。郁金有减轻高脂血症的作用,可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抑制在胆囊中的多种微生物;有镇痛作用,姜黄素对肝脏有保护作用;能明显扩张鼠肠系膜微血管和动静脉,郁金煎剂有增加胃酸分泌及十二指肠液分泌的作用,温郁金对未孕或早孕小鼠和家兔离体子宫有明显兴奋作用;本品并有解痉、抗过敏、抗氧化、降血脂、抗菌、抗炎等作用。2.宋代之前,诸本草无“丁香畏郁金”之说,至金元时期,“十九畏”中始有记载,其后的本草著作如药鉴、本草纲目等均遵此说。但丁香与郁金,前者温中开胃止呕,后者活血行气止痛,对某些病证,或当配用,古方也有同用者。如春脚集卷三之十香返魂丹。今亦未见两药合用出现不良反应的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也未将两药列为配伍禁忌。故“丁香莫与郁金见”之说似可否定。3.郁金有川郁金、广郁金,但其名称与产地并不相符。广郁金(黄丝郁金)主产四川,川郁金(黑郁金)主产浙江温州(瑞安县),故又名温郁金,两者功用相似。药材以广郁金较多。姜黄【出处】 -新修本草【来源】 为姜科草本植物姜黄 Curcuma longa L. 的根茎。与黄郁金同一植物,只是入药部位不同,姜黄是根茎,黄郁金是须根上膨大的块根。主产于四川等地。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煮或蒸至透心,晒干,除去须根,切厚片,生用。【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肝、脾经。【功效】 活血行气,通络止痛。姜黄和郁金都能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都是典型的血中气药,都主治胸腹胁肋疼痛,不同的是药性,郁金偏寒,姜黄偏温,所以郁金凉血清心,姜黄没有;二是作用强度,姜黄在活血化瘀方面强于郁金,称为破血行气。现代研究,姜黄有很好的利胆作用,用于黄疸,但黄疸多湿热,而郁金偏寒,所以效果好一些。通络,在治疗跌打损伤和治疗风湿痹证的瘀血证中,目前有人用姜黄通络。古代用温郁金(浙江的川郁金、白丝郁金)的块茎,称姜片黄,治疗风湿痹痛。治疗肩周炎。【应用】1.用于血瘀气滞的心、腹、胸、胁痛,经闭,产后腹痛及跌打损伤等。本品辛散温通,入血又入气,亦为血中气药,能活血行气止痛,可使血瘀气滞之闭塞通畅。临床可随证配伍活血行气止痛或祛瘀疗伤之品。如配当归、木香、乌药等药,可治气滞血瘀之心腹痛;配当归、川芎、红花等药,可治经闭或产后瘀阻腹痛;配苏木、乳香等药,可治跌打损伤。因本品与黄丝郁金来源于同一植物,其主治之血瘀气滞证相似,然药性有寒温之异,且姜黄活血行气之力烈于郁金,宜各用其所长。2.用于风湿肩臂疼痛。本品辛温而兼苦,能通经活络止痛,长于行肢臂而除痹痛,临床多与祛风湿止痛药配伍应用。【用法用量】 煎服,310g;研末服,23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使用注意】 新修本草谓其“功力烈于郁金”,孕妇忌用。【参考资料】1.本品含挥发油及姜黄素。姜黄素对实验性高脂血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能增加心肌血流量,姜黄提取物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心电图ST-T波变化;能增加纤溶酶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利胆作用、能增加胆汁的生成和分泌,并增加胆囊的收缩;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和小鼠足肿有与考的松相近的抗炎作用;姜黄煎剂及浸剂对小鼠、豚鼠及兔子宫均有兴奋作用;并有保护胃粘膜、抗溃疡、解痉、降血脂、抗氧化、抗菌、抗生育等作用。2.古人治肩臂疼痛强调使用“片子姜黄”。如本草纲目称“片子姜黄能入手臂治痛” 。本草正义谓“今市肆姜黄确有二种,名片姜黄者,是本已切为厚片,而后晒干,形似干姜,色不黄,质亦不坚,治风寒湿者即此。”今所用片姜黄实为温(川)郁金之根茎趁鲜切片晒干入药,认为治肩臂风湿更善。3.片姜黄为姜科植物温郁金的干燥根茎。性味辛、苦,温。归肝、脾经。功能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用于血滞经闭,行经腹痛,胸胁刺痛,风湿痹痛,肩臂疼痛,跌扑损伤。煎服,39g。孕妇慎用。乳香【出处】 -名医别录【来源】 为橄榄科小乔木卡氏乳香树 Boswellia carterii Birdw 及其同属植物皮部渗出的树脂。滴乳状,又叫滴乳香。原产东非的索马里、埃塞俄比亚等地。南亚或西亚也有少数分布。春夏季均可采收。将树干的皮部由下向上顺序切伤,使树脂渗出数天后凝成固体,即可采取,生用或制用。乳香和没药都是从东汉后期传入中国的,佛教带进来的。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肝、心、脾经。【功效】 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乳香和没药常配伍在一起,它们都是长于止痛的活血化瘀药。它能改善很多瘀血的病理指标,但重点是止痛,治疗瘀血疼痛证,与延胡索相须为用。古代认为,乳香偏于行气伸经,活血化瘀不如没药。乳香和没药还消肿生肌,主要是生肌,只是散剂外用。这两者在用时都炮制,降低不良反应,增强止痛作用。但现在研究,炮制后,它们大量的挥发油耗散了,止痛作用就降低了,只是降低了它们引起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降低对胃粘膜的刺激。它味臭,目前,多作片剂、胶囊。【应用】1.用于跌打损伤、痈疽疼痛、风湿痹痛及心腹瘀痛、痛经等瘀血疼痛证。本品辛散温通,能活血止痛,常与没药相须为用。亦可与其他活血止痛药配伍。因其长于消肿止痛,临床尤多用于外伤、痈肿及痹证疼痛。治跌打损伤,常与红花、血竭等药同用;治痈肿,常与清热解毒药同用;治痹痛,常与祛风湿药同用。内服与外用均宜。2.用于疮疡溃后久不收口。临床亦常与没药共研末外用,以生肌敛疮。【用法用量】 煎服,310g;或入丸、散剂。内服宜制用,外用可生用。【使用注意】 制后入丸散 剂本品气味臭浊,胃弱者易致恶心、呕吐,内服多用。孕妇忌用。【参考资料】1.本品含树脂6070,树胶2735,挥发油38,并含树胶、苦味质等成分。乳香有镇痛作用;口服乳香后能促进多核白细胞增加,以吞噬死亡的血细胞,改善新陈代谢,从而有消炎作用,并可用来防腐及消除口臭,加速炎症渗出排泄、吸收,促进伤口愈合;并有免疫抑制、抗肿瘤、抗早孕等作用。2.生乳香气味辛烈,对胃有较强的刺激性,易引起呕吐。但活血消肿止痛力强,多用于瘀血肿痛、痈疽,且多外用;制后降低其挥发油含量,缓和刺激性,利于粉碎及服用。因此部分学者认为乳香炮制的意义在于“去油而除毒”,然另一种观点认为乳香镇痛作用的有效部分为挥发油,炮制过程中使乳香挥发油大量散逸是对药材的浪费,乳香宜生用或提取挥发油用。有关这两方面的观点均需进一步研究来验证。没药【出处】 -药性论【来源】 为橄榄科灌木或乔木没药树 Commiphora myrrha Engl. 或其它同属植物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主产于非洲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及印度等地。11月至翌年2月,采集由树皮裂缝处渗出于空气中变成红棕色坚块的油胶树脂。生用或制用。没,原意苦的意思。【性味归经】 辛、苦,平。归心、肝、脾经。【功效】 活血止痛,消肿生肌。【应用】本品功效、主治病证、用法及配伍原则等,均与乳香相似,治跌打损伤瘀滞肿痛,外科痈疽肿痛,风湿痹证疼痛,瘀滞心腹诸痛,以及疮疡溃后久不收口,均常与乳香相须为用。【用法用量】 同乳香【使用注意】 同乳香。【参考资料】本品含树脂2535,挥发油2.56.5,树胶5765,并含氧化酶等成分。本品对多种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树脂对雄兔高胆固醇血症有降血脂作用,并能防止斑块形成;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降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并能抗肿瘤。第二节活血调经药以活血调经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妇科经产瘀滞证的药物,称为活血调经药。用于妇科瘀血证,失调、拖后、提前、经少、经多、色深、粘稠紫暗,瘀血块,通经,产后瘀血引起的恶露不行、不尽,所以应叫活血通经药。主要在通。但基本主要用在妇科病的是益母草()。其实这节药很多都是活血止痛药,也是活血疗伤药,甚至活血消癥的。月经不调有虚有实,瘀血还兼有气滞,往往要疏肝,肝气调畅,有利于月经正常,气虚、血虚、肝肾亏虚,虚中夹有瘀血,淤滞,和补虚药丹参等配伍活血化瘀。还可用于多种瘀血证,有一定的止痛的作用,但相对前一组活血止痛药来说相对弱,所以主治瘀血疼痛证,包括痛经,行经腹痛,胸痹头痛,跌打损伤,有消癥的作用,破癥除瘕,现在的肝脾肿大、肝硬化、子宫肌瘤、外孕、肿瘤、腹腔的瘀血都用,都是消癥。本类药具有活血祛瘀之功,又善调妇女经血,以影响月经的周期、经量及色质等,并具有行血而不峻猛,通月经而不伤正的特点。适宜于妇人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尽,产后瘀阻腹痛等经产疾患。亦可用于血瘀所致胸腹疼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痈疮肿痛等。活血调经药各有特点,如有的兼能凉血,有的兼能养血,有的兼能补肝肾,有的兼能止痛等,各有所宜。在应用时应根据病情的不同选择相应的药物,并作适当配伍。若血瘀而兼肝郁者,当配疏肝理气之品;女子多瘀复多虚,若兼气虚血亏者,当选用能和血养血之品,并配伍补气养血之品;若瘀热互结者,应选用寒性活血调经药,并与清热凉血之品配用;寒凝血滞者,应以辛散温通之活血调经药配以温经散寒药。丹参【出处】 -神农本草经【来源】 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 Bge. 的根及根茎。多为栽培。主产于江苏、安徽、四川等地。秋季采挖。晒干,切片,生用或酒炙用。 【性味归经】辛、苦,微寒。归心、肝经。【功效与应用】活血祛瘀,能促进骨折后骨痂的形成,增强骨痂抗折的能力,是理想的治疗筋骨损伤的药。应用相当广泛,调经、止痛、疗伤、消癥,偏寒,不容易耗伤阴血,有利营血新生,还有养血作用。结合药性,它最适合的是瘀热互结,如在温热病中的清营汤,又清热又化瘀。它是活血化瘀的良药。(要补而不滞,行而不伤,补而兼行,补而兼通。补而不行称呆补,四物汤是补而兼通的,行而不伤的补虚为主的方),但丹参不是补血药,它通过活血化瘀而利血新生。有寒的配伍当归、川芎,有热的配伍郁金这类的,虚的,据气血阴阳不同分别配伍。现代研究丹参对心脑血管病应用广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如复方丹参片、丹参滴丸,扩张动脉血管,治疗脑血管中风,就是血栓血管性的痴呆、头痛,不敢寒热虚实都在用,有良好的活血化瘀效果。也能凉血清心,归心经,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还用于疮痈肿痛,热毒炽盛,它一方面凉血,一方面活血化瘀止痛,和清热解毒药配伍。还治疗乳痈,其它内外痈也用,但要配伍清热解毒药。凉血消痈,除烦安神。一方面通过凉血清心,热不扰心,凡是心烦,瘀血阻滞,心失充养,也会烦。还治疗失眠、心惊、健忘,所以丹参功效可认为是活血、凉血、安神。它无行气作用。 1活血祛瘀调经,用于各科瘀血阻滞病证。本品功能活血祛瘀,作用较强,能内达脏腑而化瘀滞,外利关节而通脉络。其活血祛瘀的适应范围很广,善调妇女经水,为妇科要药,常用治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腹痛属瘀血阻滞者。可单味为末,酒调服,亦常配当归、川芎、益母草等同用,以加强疗效。因其性偏寒凉,故较适用于血热瘀滞者。本品为活血化瘀之要药,亦可用于内科胸腹疼痛诸证。治胸痹心痛,脘腹疼痛,常配檀香、砂仁等同用,如丹参饮。治癥瘕积聚,常配三棱、莪术以祛瘀消癥。此外,本品能通行血脉,适用于瘀血阻滞、血行不畅所致的肢体关节疼痛。如治风湿痹痛,常配防风、秦艽等祛风湿药同用。治跌打损伤,瘀滞作痛,常配当归、红花、川芎等活血祛瘀之品同用。 2凉血消痈,用于疮疡痈肿。本品性寒凉血,又能活血,有清瘀热以消痈肿之功。常配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同用。3清心安神,用于热扰心神或血不养心之烦躁失眠。本品入心经,性寒凉,能清心凉血,除烦安神,且有养血作用。治热病邪入心营之心烦不寐,配生地、黄连、竹叶,如清营汤。治杂病心血不足,血不养心,心火偏旺之心悸失眠,则配生地、酸枣仁、柏子仁等,如天王补心丹。【应用】1.用于瘀血所致的多种病证。本品功擅活血祛瘀,作用平和,可祛瘀生新,活血而不伤正,前人有“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之说;其性偏微寒,故较宜于瘀热互结之证;又因其寒性不甚,无热邪者亦无凝滞之虑。故临床应用广泛。对妇人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阻腹痛。可单味为末酒调服,亦常配同类活血调经之品。若为癥瘕痞块,可与活血消癥,疏肝行气之品同用。若心腹瘀阻气滞疼痛,可与疏肝行气止痛之品配用。现代临床将本品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血栓性脉管炎等,疗效可靠。2.用于疮疡痈肿。本品性寒凉血,又兼活血消肿之力,与清热解毒药同用,可增强消散痈肿之效。3.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心烦不寐,烦躁,神昏及杂病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对温热病,本品凉血清心除烦,又宁心安神而兼活血之力,可与清热凉血清心之品配用。如温病条辨之清营汤。对杂病血不养心之心神不安,本品安心神而略兼养心血之效,可与养心安神之品配用。心脉瘀阻而心悸不眠者,本品活血而安神,亦颇适宜。 【用法用量】煎服,515g。或入丸散剂。生品清心除烦之力强,酒炙后寒凉之性有所缓和,能增强活血祛瘀调经之力。 【使用注意】反藜芦(十八反)。孕妇慎用。【现代研究】丹参含丹参酮、原儿茶醛、原儿茶酸、丹参素等。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梗塞状况,调整心律。并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有抗凝、促进纤溶、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能降血脂、抑制家兔实验性冠脉大分支粥样斑块的形成。临床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缺血性中风等。可抑制或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再生,并有抗纤维化作用。临床用治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晚期血吸虫病肝肿大。能提高机体的耐缺氧能力、促进组织的修复、加速骨折的愈合、缩短红细胞及血色素恢复期、使网织红细胞增多。有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此外,对多种细菌及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还有增强免疫,降低血糖及抗肿瘤作用。丹参中主要含二萜醌类分成,其中含脂溶性成分有丹参酮、丹参酮A、B、隐丹参酮等,水溶性成分多为酚酸类如丹参素、丹参酸甲、乙、丙及丹参酚酸A等,并含甙类、氨基酸等。丹参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梗塞和心脏功能,调整心律,并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降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