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中eIF-5A定位的方法研究.doc_第1页
细胞中eIF-5A定位的方法研究.doc_第2页
细胞中eIF-5A定位的方法研究.doc_第3页
细胞中eIF-5A定位的方法研究.doc_第4页
细胞中eIF-5A定位的方法研究.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胞中eIF-5A定位的方法研究项目完成单位: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项目完成人:周涛 靳宝锋 杨怡 李慧艳 张飒 张德添 张学敏一、立题依据细胞凋亡的机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我们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初步进行了细胞凋亡相关机制的研究。以对阻断泛素-蛋白酶体通路(简称UPS通路)极为敏感的白血病细胞系M-07e为模型,用泛素-蛋白酶体通路特异阻断剂Z-TL-CHO诱导细胞凋亡,发现细胞凋亡前后双向电泳上T蛋白点的表达量显著增加,经生物质谱鉴定T蛋白点就是eIF-5A。这说明M-07e细胞凋亡过程中,eIF-5A被诱导表达,可能参与了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过程。那么,被诱导表达的过量的eIF-5A定位在细胞的什么位置?在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定位有无变化?如有,是如何变化的?总量上又是如何变化的?这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eIF-5A的亚细胞定位虽有报道,但结果不一致,相互冲突。如:Ruhl M等认为eIF-5A定位于细胞核, Rosorius O等人则进一步精确定位至细胞核的核孔复合物上,shi XP等认为eIF-5A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而Jao 和 Chen等则认为eIF-5A为全细胞分布。因为蛋白质的定位信息将为其功能的研究提供重要线索,因此我们同时采用了间接免疫荧光、荧光蛋白标记等方法进行eIF-5A亚细胞定位的研究。解决蛋白定位的问题,比较常用的是间接免疫荧光标记和免疫胶体金技术,近年来发展了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来示踪胞内蛋白的技术。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因为是在光镜水平进行研究,因此无法进行精确的亚细胞定位。而免疫胶体金技术则因为制样过程繁琐复杂,非特异性标记较高,且重复性差。利用GFP融合蛋白技术来进行活细胞定位研究是目前较为通行的一种方法,但仍是在光镜水平进行研究,只是不需要制样,没有非特异性标记的影响。并且GFP的分子量为27kD,eIF-5A的分子量为1618kD,若利用GFP来定位,是否对eIF-5A的定位有干扰还不清楚,因此我们必须寻找更好的定位分析方法。最近,美国圣迭哥大学Griffin, BA等合成了一种有机砷的化合物FlAsH,与特定的能形成-螺旋的含4个半胱氨酸残基的肽段结合后,可发射荧光。这种肽段一般只需要十几个氨基酸残基,但其核心区域必须是-Cys-Cys-Xaa-Xaa-Cys-Cys-。此外其衍生物中可发红色荧光的ReAsH相对于FlAsH来说,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即在有氧情况下,可对二氨基联苯(DAB)发生光转化反应,经激光扫描共聚集显微镜高强度激光照射后,可产生一种电镜下可观察的褐色产物,从而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与电镜有机地结合起来,对蛋白质进行精确定位。利用FlAsH和ReAsH可发射不同颜色荧光,又都是与同样的肽段相结合的特点,可以在不同的时相对细胞内该蛋白进行脉冲追踪,实现对蛋白生命周期的观察。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 LSCM, 以下简称共聚焦显微镜)因其独特的设计原理,有效地排除了非焦平面信息,提高了分辨率及对比度,使图像更为精确清晰,因此极其适于进行活细胞内蛋白质、核酸等定位及活体动态研究。二、主要研究内容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引物设计利用引物设计软件,根据FlAsH试剂所需的结构,选定肽段Ala-Glu-Ala-Ala-Ala-Arg-Glu-Ala-Cys-Cys-Arg-Glu-Cys-Cys-Ala-Arg-Ala,根据此肽段并按照所需构建的载体酶切位点的要求,设计如下引物: 1TCGAGGCTGAGGCTGCCGCCCGCGAGGCTTGCTGCCGCGAGTGCTGTGCCAGG2CCGACTCCGACGGCGGGCGCTCCGCACGACGGCGCTCACGACACGGTCCGCCTAATGATCGGATTACTAGATC这1对序列通过计算机模拟检索,引物自身无发卡结构,且引物之间不形成二聚体。其中上游 TCGAG 为XhoI 酶切位点,下游 T 为XbaI C AGATC酶切位点。载体构建将以上合成引物退火后装入pcDNA3.0载体的相应酶切位点,并将pEGFP-N1/eIF-5A用BamHI 和 HindIII 进行双酶切,把BamHI-eIF-5A- HindIII 片段连入已构建好pcDNA3.0/FlAsH,得到表达eIF-5A- FlAsH肽段融合蛋白质的真核表达载体。2免疫荧光检测将均匀种植在玻片上的COS-7和HEK293细胞,用PBS洗3遍。4%多聚甲醛固定4 30 min,PBS洗3遍。0.2%Triton X-100-PBS 5min。10%的小牛血清封闭(PBS稀释),37 30 min。PBS洗后,加入eIF-5A抗体 (1: 500),4过夜。PBS洗3遍。加羊抗兔IgG-FITC (1: 50),室温 30 min,PBS洗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3转染真核细胞因为以上eIF-5A- FlAsH载体表达后的融合蛋白质尚缺少合适的检测方法,因此先用pEGFP-N1/eIF-5A进行转染条件的探索。当cos7或293T细胞生长到对数生长期时,接种到共聚焦显微镜专用的玻璃底培养皿(35mm petri dish,10 mm Microwell)中,培养过夜。当细胞贴壁率达到30%50%时,将表达载体质粒2ug和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 2ml分别溶于100 ml无抗生素、无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充分混匀后,室温放置15 min,再将两种溶液充分混匀,室温放置30 min。同时用无血清、无抗生素的DMEM洗涤待转染的培养细胞23次,向DNA-脂质体混合物中加入800 ml无抗生素、无血清的DMEM培养基,混合后加入到培养细胞中。培养皿放入37孵箱孵育68 hr后吸去双无培养液,加入23 ml含抗生素和10% FCS的DMEM完全培养基,继续培养2472 hr。4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将上述细胞分别在24、36、48、72小时用共焦显微镜观察,采用Bio-Rad 公司 Radiance 2100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激发波长为Ar ion激光器 488nm,发射滤片选用 HQ515/30 带通滤片。采集软件是LaserSharp 2000,采集时均选取一系列光学切片中荧光强度最大的一幅图像,采集条件如下:Laser 488nm,Power 16.3%,Iris2.2,Gain 20.2, black 1.6。5电镜原位制样及观察原位包埋法:如原位特定细胞培养在35mm塑料培养皿或6孔板中,将细胞在培养皿内进行固定、脱水、浸透、包埋和聚合。细胞面朝上与液体直接接触。在光镜下先选好被观察的细胞区域然后再包埋。由于样品很薄,块面修成0.10.2 mm 长方形。切片前应尽量修去多余的树脂,以便切片和观察。聚合后的样品块必须先定位再修块。 三、结果与讨论1. 成功构建FlAsH标签质粒,并将eIF-5A片段装入标签上游,酶切结果显示与预期的长度一致(图略)。2. 利用免疫荧光标记技术检测eIF-5A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检测结果如图1所示。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COS-7和HEK293细胞轮廓清晰可见,细胞质中的荧光染色明显,细胞核内无明显的荧光染色,表明eIF-5A定位于胞浆中。AB图1 免疫荧光检测eIF-5A亚细胞定位A:COS-7细胞;B:HEK293细胞以上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检测特定时间点蛋白质的定位情况。转染时间 (hr)24 36 48 72GFPGFP-eIF5A图2 hypusine对eIF-5A的亚细胞定位的影响只定位在细胞质中的细胞(%)转染时间图3 GFP-eIF-5A亚细胞定位的动态变化趋势3. 本实验中使用表达载体pEGFP /eIF-5A及pEGFP-N1空载体转染COS-7细胞和HEK293细胞。转染后24 hr、36 hr、48 hr和72 hr,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荧光分布。结果表明在转染24 hr时,GFP-eIF-5A分布在整个细胞的胞浆和胞核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胞核内的发绿色荧光的细胞逐渐减少,到转染72 hr及以后,在85%以上的细胞中GFP-eIF-5A都只分布胞质内(图2)。而GFP对照组在转染后的各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