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学楼调研报告.doc_第1页
中学教学楼调研报告.doc_第2页
中学教学楼调研报告.doc_第3页
中学教学楼调研报告.doc_第4页
中学教学楼调研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实习调研报告院系名称: 土木建筑学院 专业班级: XXXXX 学生姓名: XXX学 号: XXXX 指导教师: XX 教师职称: 毕业设计调研报告郑州外国语中学教学楼调研报告调研时间:2013年3月1日-2013年3月8号调研地点:郑州外国语中学教学楼调研目的: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应对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让我们对四年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化、综合化运用、总结和深化。并且通过选题、调研、收集分析资料、方案设计、结构计算等过程,锻炼我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和查阅资料的能力,运用各种设计规范和通用图集以及国家、地方标准,完成建筑设计和结构计算,绘制施工图,并通过计算机绘图、计算等环节,提高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让自身向着一个合格工程师的方向去发展和努力调研方式:现场实地调研,网络查询。调研情况:郑州外国语中学是河南郑州的一所名校,坐落于交通便利、高楼叠起的郑州高新区丰杨街。此教学楼设计为“口”字形框架结构, “口”字形教学楼的中间是停车场,设计简单明了、大方美观,采光通风条件良好,隔音效果优良。总体来说,既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也体现了建筑的艺术。正文:通过这次调研了解到建筑及教学楼方面的一些情况总结如下:我国多层建筑常采用框架结构形式。郑州外国语中学教学楼既是现浇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由梁柱等杆件体系组成的结构,具有良好的变形性能,可方便的进行平面布局,能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一般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抗震设计时,一般不宜设计成单跨结构。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以梁受弯、柱受弯压为主要特征,梁端弯矩和跨中弯矩为梁结构的控制内力。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柱承担水平剪力和柱端弯矩,并产生水平侧移。 框架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和基础组成主框架,横梁和柱通过节点约束共同工作,力的传递路线明确,计算分析理论较为成熟。框架结构中墙体一般为填充墙,起围护和分割作用,可灵活布置,所以对于使用上要求变化的空间较多采用框架结构。并且具有很好的受力性能,属于柔性结构,自振周期较长,经过合理设计可具有较好的延性性能,可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有利于抗震设计。一、教学楼选址要求:1、教学楼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2、南向的教室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应小于2h。3、两排教室的长边相对时,其间距不应小于25m。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地的间距不应小于25m。4. 植物园地的肥料堆积发酵场及小动物饲养场不得污染水源和临近建筑物。郑州外国语中学教学楼充分满足建筑选址的各个要求。 二、教学楼设计要求:教学楼是学校学生、教师进行学习、教学活动的地方。 郑州外国语中学教学楼为“口”字型,中间为停车场,共有6个步梯,上下楼非常方便,并且内部形式多变,窗户形式多样,既满足了采光又可以营造活泼变化的建筑形式。由于大学教学楼人员众多,宜设置防烟楼梯间及安全疏散指示灯。具体设计应满足: (1) 容积率要求: 学校的建筑容积率可根据其性质、建筑用地和建筑面积规范要求设计。 (2) 建筑物间距要求:a) 教学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b) 南向的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应小于2h。c) 两排教室的长边相对时,其间距不应小于25m。d) 教学用房的平面,宜布置成外廊或单内廊的形式。 (3) 平面组合要求: 教学用房的平面组合应使功能分区明确、联系方便和有利于疏散。 (4) 普通教室: a) 课桌椅的排距:不宜小于900mm;纵向走道宽度均不应小550mm。课桌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均不应小于120mm。b) 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c) 教室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000mm;教室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8500mm。教室后部应设置不小于600mm的横向走道。d) 普通教室应设置黑板、讲台、清洁柜、窗帘杆、银幕挂钩、广播喇叭箱,“学习园地”栏、挂衣钩、雨具存放处。教室的前后墙应各设置一组电源插座。e) 黑板尺寸:高度不应小于1000mm,宽度不宜小于4000mm。f) 黑板下沿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宜为1000-1100mm。g) 黑板表面应采用耐磨和无光泽的材料。h) 讲台两端与黑板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0mm,宽度不应小于650mm,高度宜为200mm。 (5) 实验室:实验桌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a) 双人单侧实验桌,每个学生所占的长度不宜小于600mm;实验桌宽度不宜小600mm。b) 四人双侧实验桌,每个学生所占的长度不宜小于750mm;实验桌宽度不宜小于900mm。c) 教师演示桌长不宜小于2400mm,宽不宜小于600mm。d) 第一排实验桌的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500mm,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e) 最后一排实验桌的后沿距后墙不应小于1200mm;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应大于11000mm。f) 两实验桌间的净距离:双人单侧操作时,不应小于600mm;四人双侧操作时,不应小于1300mm;超过四人双侧操作时,不应小于1500mm。g) 中间纵向走道的净距离:双人单侧操作时,不应小于600mm。四人双侧操作时,不应小于900mm。h) 实验桌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均不应小于550mm。 实验室设施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 实验室及其附属用房应根据功能的要求设置给水排水系统、通风管道和各种电源插座。b) 实验室内应设置黑板、讲台、窗帘杆、银幕挂钩、挂镜线和“学习园地”栏。 实验室附属用房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 实验室分开设置的附属用房的位置应靠近所属实验室。b) 实验室附属用房除药品贮藏室可与准备室合并设置外,其它房间均宜分开设置。c) 实验室的危险化学药品贮藏室,除应符合防火规范要求外,尚应采取防潮、通风等措施。 (6) 多媒体教室: a) 多媒体教室宜设放映室兼电教器材的贮存、修理等附属用房。b) 教室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500mm;教室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8000mm。c) 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 d) 座位排距不应小于850mm。 e) 走道宽度:纵、横向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900mm;当同时设有中间和靠墙纵向走道时,其靠墙纵向走道宽度不应小于550mm。 f) 座位宽度不应小于450500mm。g) 教室的课桌椅宜采用固定式,课椅宜采用翻板椅。h) 多媒体教室的地面应做坡地面或阶梯形地面。i) 在计算坡地面或阶梯地面的视线升高值时,设计视点应定在黑板底边;隔排视线升高低宜为120mm;前后排座位宜错位布置。装备电教设施的合班教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 教室前墙应设黑板和银幕。前后墙均应设电源插座。b) 室内应设安装电视机的设施和窗帘盒。 (7) 教研室、休息室:a) 教师办公室的平面布置,宜有利于备课及教学活动。b) 教学楼中宜每层或隔层设置教师休息室。c)教师办公室和教师休息室宜设洗手盆、挂衣钩、电源插座等。 (8) 图书阅览室: 图书阅览室宜设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书库及管理员办公室(兼借书处)。 阅览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 阅览室应设于环境安静并与教学用房联系方便的位置。b) 书库设计应采取通风、防火、防潮、防鼠及遮阳等措施。 (9) 卫生间: a) 教学楼应每层设厕所。b) 教职工厕所应与学生厕所分设。c) 学校水冲厕所应采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应设排气管道。d) 教学楼内厕所的位置,应便于使用和不影响环境卫生。在厕所入口处宜设前室或设遮挡措施。e) 厕所内均应设污水池和地漏。三、教学楼功能分析及各部分的组合关系:教学楼的各组成部分,应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免相互交叉干扰。教室与教师办公室可同层布置或者分岑布置:同层布置,联系方便,易于照管学生,但可能形成干扰;分层布置,保持了办公区的独立性,环境安静,但与学生联系较差,交通路线较长,且办公室尺度受教室开间、进深尺度的限制,有时不尽适用;教室和办公室分别放在独立的建筑中,办公环境较好,但相互联系不便。这种情况因地制宜,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四、多层教学楼建筑防火教学楼是人流量较多的,公共场所,必须具有一定的防火措施。用于教学楼的具体防火措施如喷淋、防火卷帘水幕,或是将相邻的门窗设为防火门窗。防火门窗不太方便使用,也不美观;而水幕的用水量较大,需要建很大的消防水池,所以应用喷淋或卷帘,每层均应该设置消防水箱,保证水量强劲、充足。并且学校应该开设一些防火及逃生的课程,每隔一段时间应该对灭火设备进行全面、仔细的检查,让学生也参与到灭火演习中,尽力提高学生和学校的防火和灭火的能力。五、多层教用框架结构的优点:(1)框架结构所用的钢筋混凝土或型钢有很好的抗压和抗弯能力,因此,可以加大建筑物的空间和高度。 (2)可以减轻建筑物的重量。 (3)有较好的抗震能力。 (4)有较好的延性。 (5)有较好的整体性。六、总结: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前期的调研,学到了很多东西的同时,也意识到它的难度。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大学期间学到的各项知识,并要利用CAD、天正、PKPM等相关软件进行机算,并手算其中部分框架,并用计算机进行验算。这样不仅能学到设计相关的知识,发现自身的不足,还能了解框架结构的特点和设计方法等,让我详细了解了建筑物设计的一般步鄹和大体的要求,并且积累了一部分的设计经验,让我对即将开始的工作之旅充满了热情和信心。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2、王录民.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3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规程.建筑门窗工程检测技术规程T205-20104、同济大学合编.房屋建筑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