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课时二).ppt_第1页
2011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课时二).ppt_第2页
2011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课时二).ppt_第3页
2011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课时二).ppt_第4页
2011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课时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论述类文本阅读(课时二) 第二节 分析综合 一、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所谓“筛选”就是根据一定的题目要求,来区分信息的有 无、主次、轻重,去粗取精,去次留主,通过辨别把相关的信 息提取出来。 所谓“整合”是指把筛选出来的有用的语言材料按题干要 求进行分类,用准确的语言对加工过的信息进行描述或总结概 述。 “信息”是指作者在文中所阐述或传达的读者未知的知识 、内容、事实、理论、观点或设想等。“文中的信息”主要是 指文章中介绍的最新知识以及对这些知识进行阐释的语言材料 、作者的观点等。具体内容包括:文章中的基本概念和最新知 识;对重要概念、知识进行阐释的语句和相关材料;最能表达 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 3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例1】(2009山东高考)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 “断桥”考 唐代诗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中有“断桥荒藓合,空院落花深”的诗 句,这被视为今日西湖十景之“断桥”的最早文献记录。 断桥在南宋咸淳年间因隶属宝祐坊而改称宝祐桥。因“断桥”不断,当时 也出现了用谐音“段桥”解释为“段家桥”的说法,如周密武林旧事卷五 “断桥”下就说“又名段家桥”。但因为在“断桥”不断的问题上没能达成共 识,所以后来人们围绕“断桥”的名义问题聚讼纷纭。 翻阅典籍,除西湖断桥之外,诗文中说到“不断之断桥”的还有几例 。如金赵秉文暮归诗云:“行过断桥沙路黑,忽从电影得前村。”明邵经 邦断桥诗云:“闻道桥名断,从来金勒过。”清顾于观南楼四咏诗 云:“门前空有断桥在,十日人无款竹扉。”可见“不断之断桥”在古代 是比较常见的,并非杭州西湖所独有。 4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然而桥既不断,为什么称为“断桥”呢?据考证,这里的“ 断桥”实即“簖桥”,而“簖桥”则是与捕鱼蟹之“簖”相伴的 一种桥,它主要是用来协助捕鱼蟹的。每年秋冬之交,螃蟹会进 行生殖洄游,到江海交界的浅滩中繁殖后代,渔人便利用螃蟹的 这种生活习性加以捕捉。他们把用芦蒿、竹竿等编连起来的“簖 ”插在江河之中,挡住螃蟹向下游行进的路,然后螃蟹必沿“簖 ”爬上来,以求越过下行,而渔人就在“簖”侧的桥上捕捉它们 (当然也有划船前往捕蟹或收笼的)。这种捕蟹方法在江南一带 尤为常见,陆游稽山行有“村村作蟹椴,处处起鱼梁”(“ 椴”亦可作“簖”)之语。清潘衍桐两浙輶轩续录载海盐才 女李壬由武原至梅里诗云:“沿塘两岸遍桑麻,画舫朝移日 又斜。望见簖桥心便喜,急收帆脚到侬家。”这里的“簖桥”就 是指与放置鱼簖、蟹簖有关的桥,这种说法在部分地区至今还有 。但因放置鱼簖或蟹簖过多对河流及湖面的水流影响较大,古代 官府就已有所限制。近代以来,这种捕鱼蟹的方法,随着人工养 殖业的兴起而逐渐被淘汰。 5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杭州西湖为钱塘江的泄湖,在中唐以前,钱塘江与西湖的水 域连成一片,湖中水流因孤山分流,携带的泥沙逐渐形成了“白堤 ”。流经孤山的两股水流在宝石山东南端合流而出,“白堤”也便成 为一道天然“鱼梁”。渔人在“白堤”东端设簖来捕鱼蟹,而且依簖 设桥,以方便捕捉鱼蟹和到孤山的交通,这样的桥叫做“簖桥”, 也在情理之中。张祜的诗句中写作“断桥”,因为那时“簖”字或许 还没有产生,或许很少有人使用。五代以后,特别是自吴越王钱 镠筑垾海塘以来,钱塘江的鱼蟹经西湖而洄游的现象消失,渔人 也就逐渐不再用簖捕捉鱼蟹了。随着杭州都城文化的发展和西湖 旅游形象的提升,“断桥”已失去设簖捕捉鱼蟹功能的本义,但“断 桥”之名却由于文人作品的称颂和民间口耳相传而得以沿用。 (节选自关长龙“断桥”考,有改动) 【注】金勒:金饰的带嚼子的马笼头,这里借指骑马者。 6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下列不属于用“簖”捕捉鱼蟹的方法逐渐被淘汰的原因的 一项是 ( ) A.古代官府对在河流及湖面放置鱼簖或蟹簖有所限制。 B.近代以来,人工养殖业的兴起。 C.五代以来,钱塘江的鱼蟹经西湖而洄流的现象消失了。 D.杭州都城文化的发展和西湖旅游形象的提升。 7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 综合C。验证D项的相关信息,原文中提到,“随着杭州都城文 化的发展和西湖旅游形象的提升,断桥已失去设簖捕捉鱼 蟹功能的本义,但断桥之名却由于文人作品的称颂和民间 口耳相传而得以沿用”,“失去”一词意思是“簖失去本 义”,而非用“簖”捕捉鱼蟹的方法消失。关于A、B、C三个选 项,注意原文第四段中“但因放置鱼簖或蟹簖过多对河流及湖 面的水流影响较大,古代官府就已有所限制。近代以来,这种 捕鱼蟹的方法,随着人工养殖业的兴起而逐渐被淘汰”和第五 段“五代以后,特别是自吴越王钱镠筑垾海塘以来,钱塘江的 鱼蟹经西湖而洄游的现象消失,渔人也就逐渐不再用簖捕捉鱼 蟹了”几个句子。 答案:D 8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可遵循以下步骤: 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 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论述文要 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 用的论据等。对文章主要内容有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 才会心中有数。 第二步,确定筛选信息的区间。 信息筛选的依据主要是题干和文本。做题时,认真分析题干, 明确命题的指向至关重要。明确题干要求后,就要回到文本上 来,迅速找到筛选区域,找准与试题的选项对应的原句。 9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 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 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 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这里需要了解命题者命制试题干 扰项时常用的方法:删减原文中的某些修饰、限制成分,从 而造成原文内容的减损或扩大;改变原文中某些词语或句子 的顺序,从而导致原文语句含意的变化;改变原文的说法, 将未然说成已然,部分说成全体,个别说成一般,主观说成客 观,诸如此类;在保留原文基本内容的前提下,看似不经意 地漏掉原文中的某个词语,实际上是“暗藏杀机”;在拼凑 原文某些语句时,命题者常常无中生有地加入自己的“私货” ,从而造成干扰。 第四步,整合信息,判断作答。 10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二、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11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文章结构”指文章内部的组织和构造,它包括线索与脉 络、层次与段落、过渡与照应、开头与结尾等。“文章思路 ”,指作者在写作时思维发展的线索,在文章中体现为各部 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与“把握”,是指通过划分文 章的结构层次而理清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需要注意的是 ,文章的结构与作者的写作思路密不可分,所以在阅读能力 的要求上往往两者并提,这就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 思路”。 12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例2】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创新与想像 王生平 艺术贵在创造,科学贵在创新。艺术是情感的表达,追求 的是美,科学是理性的事业,追求的是真,二者似乎不搭界, 但都离不开人类的想像力,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 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格,所谓增之一分 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就是这个意思。古人的“两句三年 得,一吟双泪流”的深沉慨叹;今人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中的“是”改成“这”,而提议者被尊为“一字之师”;著 名钢琴家因演奏成名的钢琴曲错了一音而后悔:这一切都说明 了艺术上的一字之差、半拍之慢,是美感强弱的构成因素、决 定成分。尽管艺术采用的是形象的表达方式,但它的表达也有 一个基本的技巧适中问题,也要符合客观的规律即科学问题。 无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不会有美感,也就难以为人所理解。 13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即 使有了新的突破、价值和意义,也会是“睫在眼前常不见”,只 是有些“美妙”感,至于到底是什么东西,还是不能说清楚、道 明白。杨振宁20世纪50年代关于“交换规范场论”的论文就经历 了一个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只觉得 这篇文章很美妙。到了60年代,才觉察到它的重要性。我到1964 年以后才清楚认识到它跟数学的关系。”(杨振宁文集)电报 的发明者美国人莫尔斯原本就是画家,1832年10月在由法国返回 美国的轮船上,一名叫杰克逊的医生在介绍一种叫“电磁铁”的 新器件时说:“实验已经证明,不管电线有多长,电流都可以神 速地通过。”正是这句话使莫尔斯沉浸在神奇的幻想之中,他大 胆设想:既然电流可以在瞬间通过导线,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电 流来远距离传输信息呢?这个想法使他坐卧不安,从此以后,他告 别了艺术,投身到科学领域,专门研究电流传输信息的问题,最 终发明了电报。美国发明家郝奥发明缝纫机的针头,德国化学家 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都是在“无意识”的梦中完成的。 14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者既不是著名的建筑师,也不是卓越的力学家 ,而是一位整天摆弄花草的法国园艺家约瑟夫莫尼埃。这些事 例意味着,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还依赖于艺术 的想像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 上述的创造和发现说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 交融,二者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王国维曾提到了这一 现象,他通过对辛弃疾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向何处 、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的研究,认为“ 词人想像,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 1964年8月,毛泽东在同周培源、于光远谈哲学时也认为,“这 首诗含有地圆的意思”。西方物理学家海森堡说“美是真理的光 辉”,而爱因斯坦直接把科学发现称为“自由创造”,表达的均 是同样的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审美与科学殊途而同归:同 归于历史、实践和生活,分途在求真、抽象与求美、具体的社会 分工上。分工的优点是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缺陷是出现了职业的 痴呆。中外先贤、学者给了我们以忠 15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告。达尔文说,若有来生,不再成为制造公司的机器,每周要读 诗、赏画、学音乐。工程院院士许国志诗云:“他生倘得从吾愿 ,甘为诗书再献身。”由于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又由于生 活、实践是整体的、不能分割的,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的强强联盟 ,消化着消极的弊病,使二者互补成为主流,于是便有了科学与 艺术的相得益彰态势。科技美学的诞生标志着这一点,而美育学 科的建立,则意味着我国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方面将大 有作为。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启示我们,不论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还 是其他创新,都不仅需要科学的逻辑推理,而且需要艺术的想像 力和创造力;不仅需要理性,而且需要感性、直觉、顿悟。因此 ,我们要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艺术品味和形象思维 能力,这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这是重复 吗?请说明理由。 _ _ 16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并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尽管 第二、四段都谈到艺术的科学性问题,但由于两段的论述思路不 一样,两处的“科学性”所指也就不一样。 第二段的思路:先说艺术创作具有科学性的品格,然后用“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来说明“科学的品格”的所 指(即恰到好处、适中),接下来再用三个事实论述艺术表达存 在技巧适中的原则,最后指出艺术表达科学性即技巧适中的重要 性。 第四段的思路:先由上段的事实总结出“艺术与科学、美与 真”存在“重叠”、“交融”的现象,然后再用王国维等人的事 例论述审美与科学殊途同归(即表现的对象都是历史、实践和生 活)的道理,接着再通过用达尔文等中外先贤的事例论述社会分 工的弊病以及现代科学艺术出现相得益彰的态势来说明艺术与科 学、美与真的重叠、交融的必要性,最后以科技美学诞生的意义 来说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重叠、交融”的重要性。 17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由此可见,第二段所谈的艺术科学性是指“艺术技巧的适中” ,第四段所谈的艺术科学性是指艺术表现内容和科学一样,要指 向历史、实践和生活的真实。 答案:不重复。第二段是说艺术的表达技巧需要适中,符合客观 规律,因而有科学性;第四段则侧重说明艺术作品表现的内容, 能够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因而有科学性。两段都谈到艺术的科 学性问题,只是各有侧重。 18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1. 整体上把握全文 文章的结构是作者为了表达中心意思而对写作材料进行精 心安排的结果,是行文思路的具体体现。文章的结构层次是受 内容制约的,要想分清文章的层次,必须首先对全文、全段有 大体的了解,在做题时,应该在整体把握住文章内容的基础上 ,逐段弄清文章的段意、层意,这样才有可能理解文章的思路 。 2. 把握文体特点 论述类文本常见的结构体式有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和 总分式等。 19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3. 注意语言标志 很多文章有明显的语言标志,如“第一”“第二”等序数 词。文章的段内层次,往往有一些衔接上下文的词语,如“首 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 此外”等。另外还可以看标点。 4. 注意找出中心句 一篇文章,找到了中心句,就意味着大致地把握了文章的 中心,把握了文章的思路。一个段落,抓住了中心句,就意味 着大致可以弄清这个段落的层次结构。文章中还有一些过渡句 、提挈下文的句子,也是我们答题的重要依据,要充分利用。 20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三、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21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归纳内容要点”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具体的内容能加以概 括,二是抽象的内容能加以阐发,三是含蓄的内容能加以解说。 “概括中心意思”有两层含义:一是概括文章的中心,二是揭示 文章的意义和价值目的。前者考查分析能力,即对具体的文字内 容、结构层次的理解、分析能力;后者考查综合能力,即对有关 内容加以分类、提炼,使之类别化、简约化。 从历年的高考试题看,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内容大致包括这 样几个方面:一是发现并找出有关的信息、材料;二是将符合题 目要求的信息分类整理及筛选出来;三是将符合要求的信息从具 体的信息资料中提取出来,并作适当转换或删除冗余,或重新概 括归纳等。 22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例3】(2009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 。“一代新人”具有领受现代文明之精神、在道德上自觉自律的 独立人格、民族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又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 发挥其个性和才华,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脚踏实地的贡献。因 此,今天重提“知识分子”这一概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专家与知识分子这两个概念并不重合。术业有专攻,固然是 重要的,但未必就能从中形成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天下关 怀的人生态度和敢于怀疑、敢为天下先的批判精神。如果大学只 能培养出与社会的多元职业结构相一致的各类专家,那么,我们 民族的精神存在将不再可能在一个特定的人群中获得其自我意识 和自我表达。一旦民族的所有成员都被充分融入到社会的利益体 系中去,社会的良知就将失去其表达器官,民族的命运将被无声 地操纵于资本逻辑之手。 23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守护知识分子代代 相继的可能性。而这个目标,在今天已被逐渐地遮蔽了。对大学 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标准,已被纳入了学分制的 轨道。这是一种单纯的功能主义的教学体制。要限制其弊端已经 非常困难。因此,对于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的探索, 正是一条可以救治眼下的机械、呆板的学分制弊端的现实道路。 年轻一代的大学生不得不在市场经济中获取自己的一席之地 ,这是十分现实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与志存高远的人生 理想相矛盾,绝不意味着他们将来仅仅是能够谋生或得到较高收 入的专业人士。真正的青春饱含生命的热情,能够运用思想、提 出理想并且为实现理想而从事生命奋斗。 守护中国知识分子的继续存在,是理解大学推行通识教育意 义的必要高度。通识教育成功与否,将对中国大学的前进和它们 在全球化背景中的国际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 24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一个没有文化自觉的大学,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在根 本上就是可疑的。如果我们更关注的只是大学的当下排名, 却遗忘了在这种排名背后的真实基础,这将是令人感到悲哀 的。任何一所大学,其国际排名的真实基础,都在于有一个 卓然自立、具备文化创造力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存在,这个群 体能够为自己民族的文明发展、并仅仅因此也能为人类文明 的进展作出贡献。 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旨。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 层级为C级。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抽取文章主要内容,可得出 三个内容要点:大学教育的主旨(第1-2段)、手段(第3段 )及其意义(第4-6段),在明确这三个内容要点的基础上概 括主旨。 答案:大学应重视通识教育,培养“文化自觉”。 25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1. 答题之前,自主概括内容要点 答题之前,应该认真仔细地通读全文,逐段了解基本意思 尤其是主要段落、层次的内容;见到文章中含有“构造”“功 能”“危害”“依据”等字眼或与之相应的词语的句子,要特 别留意,要注意所涉及的内容的层次、所覆盖的文字范围。 2. 重视题干选项,明确目标和区域 粗读全文后,分析题干,明确问题目标(角度);阅读每 个选项,理解基本意思。结合粗读印象对应找到原文文字,“ 专项信息题”的信息通常是“块面型”的,相对集中,“综合 信息题”的信息通常是“散点型”的,各自在不同的地方。 26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3. 细心比照,恰当表述 选项与原文的比照方法,与理解词语含意、理解句子含意相 同,一是“投石探波”,二是选项切片,还要注意设置陷阱的方 式。如果是表述题,要根据有关内容组织好语言,做到简洁、准 确,符合字数、格式等要求。特别要注意分点概述时,要从前到 后仔细审查,把要点准确提取出来,切忌颠三倒四,混淆不清。 此外注意,对于比较复杂的段落层次,要注意分析内容、结 构的起承转合,要像理解词语、句子一样关注重要的标志语。 27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答选择题时注意: (1)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筛选信息 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文章总是要运用概念来传达某种信息 。有对概念的解释和描述,就有对概念的考查或举证,由此形 成以概念为中心、以阐释为外延、以延展或举证为对象的信息 系统。如果我们能从中将关键词句抓住,就不难准确筛选信息 。 (2)联系上下文捕捉隐含信息 文中信息有明示信息,也有隐含信息。我们可通过明示信息, 借助上下文语境,从而捕捉隐含信息,达到正确筛选的目的。 (3)用摘录、拼接、分析等方法来整合表述信息 在科学类文章阅读中,选项的拟定往往采用多种方式来表 述。如摘录法,即摘相关的原词、原句;拼接法,即将分散在 文章各处的词句,有机地拼接起来;分析法,即对相关内容进 行综合分析,整合信息等。命题人大多运用这些手段来整合选 项信息。我们也要运用这些手段来检查选项的真伪。 28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四、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9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即作者的见解和主张,是作者思想和世界观的反映。“分析概括 ”是两种能力,“分析”是对具体的文字内容与结构层次的理解 与分析能力;“概括”是对有关内容加以分类、提炼,使之类别 化、简约化的综合能力。论述文中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 点态度,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1)辨析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 观点态度;(2)概括作者对文中某一内容的观点态度;(3)比 较作者在文中引用、转述的别人的观点;(4)分析比较选文的信 息材料与作者的观点的异同。 另外,分析作者对有关事物的评价,把握引述材料隐含的作 者的真实意图,这是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的又一重点。阅读时要 在筛选整合有关信息的基础上,抓住作者评论或议论性的文字, 推求材料与作者意念之间的复杂关系。 30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例4】(2009安徽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目。 近年来,“通俗历史热”不断出现于媒体的报道之中 。作为一种关涉史学的文化现象,我们有必要从历史学的 角度对其进行考察。 “通俗历史热”是商品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到一定程 度后定会出现的一种现象。实际上通俗历史并非“新生事 物”,它以讲说形式流传的历史已经相当久远了。它广泛 流行于民间,是民众了解过去、熟悉历史、满足自身历史 求知欲的主要途径。一般情况下,这种历史的口头讲说是 以十分平静的方式存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的,很少“ 走热”。 31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但是,当商品经济趋于发达、文化教育发展迅速的时候,人们在 从事赖以谋生的职业活动之外,带有文化色彩的业余需求会随之 增长,对作为文化存在常见形态之一的历史知识,其“求解”欲 望也会趋于强烈。这种社会需求的增长促使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 的史学不得不进行必要的适时性调整,从而在隔尘绝俗的精英式 研究之外,衍生出一种以满足公众意愿为基本出发点的通俗化的 历史叙述口头的或文字的,并作为用以“交换”的精神产品 出现. 在市场之上而日益“走热”。两宋讲史及宋元平话的一度活 跃便是其中典型的事例。在当今市场经济逐步成熟、文化教育普 及程度大为提高、高等教育开始走向大众化的时代,人们的业余 文化需求显著增长,久远的尘封旧事引起了人们日益浓厚的兴趣 。这使通俗历史在当下有了“升温”的沃土,其“历史的惯性” 开始充分显现出来。客观地说,对于广大民众而言,在古奥难懂 的传统史著和“学术模式”的现代史书皆难“卒读”的情况下, 通俗化的历史几乎成为他们“探寻过去”的唯一选择。 32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这种现象的出现,对史学终极功能的实现是非常有利的。史 学的职任是记录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规律,以保证 社会的良性运转,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 需求。这是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终极追求”。这种目的追求决 定了史学传播范围与学科效应的正比例关系,即传播范围愈广, 对社会走向文明与进步、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愈大 。而在社会道德的层面上,长久以来,史学都带有浓厚的“天职 文化”色彩,视道德教化为天然职任。它通过“贬恶扬善”以优 化民风,激活有利于社会进步与文明的向善意识,从而使俗静民 和成为一种“常态”并最终惠及大众和社会。同时,历史知识的 广泛传播,对社会整体智慧的提高也是不无裨益的。不可否认, 中国古代很多具有普世性的行为规范与道义原则,只有用通俗的 现代语言加以表达与阐释,才能使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今天最 大限度地得到活化,成为社会道德与精神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 ,“通俗历史热”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有效传承, 对史学社会功能的实现,对社会的文明与进步,都是极为有利的 。正因为如此,通俗历史的讲说与著述之“趋热”,应当受到欢 迎和鼓励。 33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当然,历史的通俗化不等于低劣化、庸俗化或文化的退化, 这已经被历史所证明。“通俗历史热”的深入发展,要求通俗 历史在外在形式变化的基础上,走向记述内容与历史观念等 核心部分的变化。具体而言,就是要把讲说与记述的重点, 由“庙堂”转向民间,由官场转向社会。更多地关注下层、关 注民众,以体现史家应有的现代眼光,这才是更高层次的、 成熟形态的通俗历史。 (摘编自李小树关于“通俗历史热”的历史学考察) 34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 “通俗历史热”可以扩大史学传播范围,传播范围越广,就越 有利于社会整体智慧的提高,从而完成史学学科的全面建设。 B. 既然通俗化的历史已经成为广大民众“探寻过去”的唯一途径 ,通俗历史讲说与著述的“趋热”就应当受到欢迎和鼓励。 C. 在商品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通俗历史就必然会 “走热”,这种“走热”现象十分有利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