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毕业论文--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doc_第1页
金融毕业论文--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doc_第2页
金融毕业论文--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doc_第3页
金融毕业论文--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doc_第4页
金融毕业论文--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学员姓名 学号 专 业 金融 系别 指导教员 年 月 日毕业论文目录第1章 绪论1第2章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2 2.1我国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存在问题2 2.2内部控制的制约因素分析3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建设的策略5 3.1加强内部控制意识,完善控制环境5 3.2落实风险评估过程7 3.3加强信息系统和沟通7 3.4完善和落实控制活动8结束语9参考文献10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摘 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已初步建立了一套具有较强科学性和严密性的内控制度,基本上形成了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内控机制。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内控体系还不完善,内控水平与国际还有较大的差距,内控效果也不甚理想。在加入了WTO后,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加强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本文试图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借鉴国外银行内部控制的经验教训,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构建安全、高效的银行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关键词】:商业银行 内部控制 制度建设第1章 绪论近年来,中国银行界风险加大,金融案件不断发生。当前,正值我国银行业逐步走向全面开放的关键时期,适逢国有商业银行竞相改制上市的攻坚阶段,这些案件的发生无不与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相关联。第第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风险不断显现于发生,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严重威胁着金融业的安全与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特别是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暴,给我国商业银行敲响了警钟。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也正在逐步由隐性转向显性,主要是贷款质量下降,呆账增加经营亏损严重,支付能力不足而引起的信用风险,从业人员欺诈与越权经营而产生的操作风险,决策管理层缺乏科学管理和经营而导致的管理风险等。这些风险的产生,无不与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相关联。因此正视日益增长的风险,完善和加强内部风险管理与控制,已成为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首要的,基础的条件。在世界各国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经济全球化已是不可避免的趋势。银行的跨境业务不断增长,并购活动不断增多,多样化和专业化趋势日趋明显,金融创新的步伐不断推进,发生金融风险的可能性急剧增加,后果也更加严重,内部控制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商业银行稳定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商业银行具有资金杠杆率高、信息不对称性高、利益相关度高、失败容忍度低的“三高一低”特征,使得各国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监管都尤为重视。随着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商业银行有必要建立和执行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防范降低内控风险,以应对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刚性监管。没有发展的内部控制,等于是慢性自杀;而没有内部控制的发展,则发展越快损失越大。如果不能依法稳健经营并拥有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商业银行势必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丧失竞争力,甚至面临存亡抉择的境地。因此,只有建立和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并肩顾本国国情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确保商业银行经营和管理的安全运行,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指商业银行内部自觉主动地通过建立各种规章制度,以确保管理有效、资产安全,最终实现安全与效率的目标。为此,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必须在银行内部保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央行监管制度在各部门和各级人员中得到正确且充分地贯彻执行,以有效杜绝内部人员的违规操作、内部欺诈与犯罪行为。第2章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2.1我国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存在问题1、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内部组织架构尚不合理。内控目标的实现,要靠完善的组织结构作保证。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还没有普遍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董事会和监事会,内控组织体系缺乏真实的所有者主体。再者,内部审计部门尽管已相对独立,但还没有建立起内审部门直接向董事会和最高管理层负责的体制。另外,国有商业银行基层分支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的格局并未完全扭转,机构层次过多,环节过多,降低了内部控制的灵敏度,增加了组织运行的风险。2、对内控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存在偏差。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的某些管理者错误地认为,建立内控制度就是建章立制,有了规章制度,就等于建立了内控制度,忽视了内控制度是一种业务运作过程中环环相扣的动态监督机制;也没有意识到管理者和相关业务部门在内部控制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职责,仅仅把内部控制当作上级对下级的管理手段;还有的把内部控制与业务发展对立起来,片面追求业务扩张,忽视了风险控制。3、对管理者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任何严密的规章下都隐含着这样一个前提:管理岗位上的人员是可靠的、尽责的。但实践证明,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内部组织结构及分工不合理,管理者也有的不可靠,也就是说,权力必须有一定的监督和制约,否则,再好的规章制度也会因为管理者的疏忽大意而无法发挥作用。我国商业银行对业务经办人员的内控制度比较健全,而对于各级管理者,特别是基层机构负责人,则有不少控制盲点,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金融案件表明,对部分基层机构负责人制约不严、监督失控是案发的主要原因。4、信息渠道不畅。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管理层次多,信息的收集、传送、分析的手段落后,加之信息存在失真现象,致使全面、准确、快速传输信息的目标无法实现。从纵向上看,一些政策及相关实施程序没有较好地贯彻到每一位员工,员工对自己在内控程序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清楚;从横向上看,信息的交流没有畅通的渠道,许多信息无法共享。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提供,不仅不能发挥其在内控中的重要作用,势必会影响或误导下一步的控制对策。5、部分内控制度的建立相对滞后。近几年来,金融业务发展较快,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老的制度不能覆盖所有的风险点,新制度又没能及时完善充实,致使内控出现盲点,造成一定的风险隐患。 2.2内部控制的制约因素分析从商业银行内部来说,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导致内部控制制度落实不到位:1、内控观念存在偏差。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人总是认为内控机制就是各种规章制度的汇总、装订、汇总等整章建制方面的工作,从而忽视了内控机制是一种业务运作过程中环环相扣、监督制约的动态机制。这种认识偏差反映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就必然对所发生的问题采取事后补救的办法,从而完全违背内控机制的特点,导致金融风险隐患。此外,观念上的偏差还表现在业务开拓与内控制度建设缺乏同步性,特别是新业务的开展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风险隐患较大。2、内控机制尚不健全。突出表现在:一是内部控制制度牵制乏力。一些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在部门与部门之间不仅是相互割裂的,有的甚至是相互抵触的。如会计部门不能制约资金组织部门的资金成本,结果存款经营“唯量是图”,存款结构越来越不合理,与银行的利润目标严重背离。二是制度建设滞后。金融电子化的发展,使银行业务和办理各项业务的手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管理滞后和改革中的探索有一定过程,一些新业务还没有制定出完善的操作程序和相应的制度,存在无章可循的空档。另一方面,国内多数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建设上更多着眼于完善和加强制度建设,对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执行的效果往往缺乏有效的衡量、评价手段。三是缺乏一个赏罚有度的激励约束机制。目前有的银行不仅对违规违纪人员没有明晰的处罚条款,更无相应的执行主体。如对信贷人员放款造成风险损失怎样处理就无明确的操作性规定,致使有关人员的责、权、利脱节,贷款风险无法得到控制。3、内控运行机制失范。商业银行业务主管部门既是业务活动的组织者,又是业务经营自身监督的责任者,这种对自己行为进行所谓的“自我监督”本身就不可靠,何况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只注重抓业务拓展,而忽视抓业务监督。同时,银行内部各业务部门在具体行使监控职能时职责不明确,政出多门,或齐抓共管,或相互推诿,不能形成协调和制约机制。4、权力制约失衡。表现在业务人员、管理人员的业务行为、决策行为、责任行为缺乏可操作的规范制度予以制约,导致少数业务人员自批自贷、挪用库款、违规经营。一把手负责制的经营管理模式虽然有利于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但由于权力没有受到约束,缺乏规范有效的监督机制,权责失衡,导致个别负责人越权行事、滥用职权、欺上瞒下、行贿受贿等不良现象发生,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5、稽核监督职能弱化。目前,各商业银行都实行了系统领导的稽核管理体制或者总稽核负责制,但稽核部门作为同级行的内部机构,地位不超脱,职能不独立,稽审职能和权威性没有充分发挥,难以对领导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进行有效的监督。况且稽核部门对审查出的问题不经领导同意就不能上报,不能独立作出决定。另外,有些监督检查本身缺乏力度,检查走过场,起不到应有的警戒作用,加之稽核监督的滞后性以及稽核手段落后,这些都影响了稽核监督功能的发挥,没有起到查错防漏、控制风险的作用。从国家的宏观层面上来分析,影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1、国有独资的制度安排必然导致难以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国家独资的银行,其所有者是国家,国家作为监督人既不拥有剩余索取权,也不承担资本损失的风险,这必然导致监督人监督目标的扭曲。同时,我国还未形成企业家阶层,国有商业银行的经理人通常是行政指派,而不是通过经理人市场竞争产生,经理人市场的竞争机制对国有商业银行经理人的约束功能被大大弱化。2、国有产权制度导致政府和企业的关系难以规范。国有独资实质上是对国有资产的“委托代理”。而委托代理关系的建立,是以两权分离为前提的,即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在国有产权的委托代理机制下,政府与银行的关系存在着三个难以解决的难题:其一是政府很难协调政府的目标与银行的经营目标;其二是政府很难界定对银行的监管到何种程度,才能即使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又不束缚银行的经营活力;其三是难以转变国有商业银行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形成的一种以行政权力为主导的委托代理关系。3、不合理的组织结构体系使商业银行职能和效率的提高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实施一级法人、多级经营,分支机构层次众多。商业银行庞大、重叠的机构设置,内设机构的多头管理,使商业银行职能和效率的提高受到严重影响,管理的广度和深度受到严重制约。4、商业银行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粗放经营行为的惯性。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机制转换将经历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尽管国有商业银行在深化改革、转换机制上正在积极努力,但在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体制建立前,传统的经营意识和行为方式还有较大的惯性。在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原有积聚的不良资产无法消化,资产失去流动性,当面临支付危机时,国有商业银行违规章经营、高风险运行的可能性仍然存在。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建设的策略3.1 加强内部控制意识,完善控制环境控制环境包括治理职能和管理职能,以及治理层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措施。控制环境设定了银行的内部控制基调,会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各个业务领悟产生广泛的影响。3.1.1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第一,我国商业银行要通过银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制是被证明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最有效的组织形式,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实现股权多元化,可以改变目前产权不清、职责不明的状况,建立一个目标明确、权责相对应的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使国有商业银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第二,精简分支机构。我国商业银行应该要减少管理层次,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设置分支结构和营业网点。要测算盈亏平衡点,撤并重复设立的机构和长期亏损的机构。对问题多,效益差,管理混乱的分支机构要进行大刀阔斧的削减。第三,形成相互制约机制。一方面,在机构上层面上,我国商业银行应按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反馈系统相互制衡的原则设置银行的组织机构。这样,在横向上做到了权利制衡,各部门之间在合理分工、职责分明的基础之上做到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牵制;在纵向上做到减少管理层次,精简机构的同时加强对下级机构的控制,建立完善的矩阵式的组织格局。另一方面,在岗位层面上,按照公司法的规定确立股东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职责与权限,正确处理好民主和集中的关系,对重大经营决策问题要坚持集体讨论的原则。这样就使得决策者不能违反或超越决策程序;执行者应在其职责和权限内行驶职权;内部监督系统建立并执行业务风险评价、内部控制与对违规违章行为的处罚的制度。3.1.2要增强治理层的参与程度治理层是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部门,它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增强治理层的参与程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第一,完善治理机构。我国商业银行要尽快建立和现代商业银行相适应的银行内部治理结构,尽快建立董事会,监事会,信贷管理委员会,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等,保证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增强透明度。第二,提高治理层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应以规章制度保证检察监督机构如稽核和监察部门的权威性和独立性,让其独立地行使综合性内部监督职能。比如,实行垂直领导,使之成为直接对统一法人负责的、垂直的、独立的、权威的稽核管理体系。另一方面,要建立的内控稽核处罚制度,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对个人和单位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罚,以维护稽核监督的权威性。另外,稽核部门还应该承担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的综合管理的职能,根据一定程序,方法和指标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进行审查评价并提出改善权威性的建议。第三,提高治理层的职业胜任能力。我国商业银行要加强对稽核部门人员岗位培训和脱产培训,加快其知识更新,改革计审手段和方式,建立稽核人员定期轮岗制度,并通过统一的上岗资格考试来甩选人才,补充到稽核岗位上提高稽核队伍的整体素质。3.1.3改革人事制度,重视员工培训,注重文化建设第一,营造法治和道德环境。我国商业银行营造法治和道德环境的核心是要培养全体员工的法制和规范意识,形成诚信敬业的企业文化。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使人的自觉行为与制度对人的行为约束有机结合,也有助于防范道德风险。我国商业银行要在银行的文化氛围中融合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思想,风险管理理念,内部管理标准,职业道德标准等要素于一体,透过员工的日常思想行为,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行为习惯,形成强有力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之成为一种长效机制,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建设中的人的问题。第二,创造公平,有效的用人机制。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创造公平、平等、择优的用人环境,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任用人机制;严把用人关,建立健全对员工尤其是管理人员和决策人员的考核、任用、监督管理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干部交流、岗位轮换、任期离任稽核制度。第三,重视员工的技能培训。金融行业属于服务行业,人才是关键。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员工的职业技能对银行的生存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商业银行不但要提高一线员工的业务操作技能,也要提高高层管理人员的领导技能。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银行的业务也不断地在创新,风险也日益加大,所以银行的安全运行离不开优秀的银行家的领导。3.2落实风险评估过程3.2.1建立风险评估部门在组织结构中建立风险评估部门,可以从组织结构和人员上保障风险评估活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科学设计各项业务考核指标,强化新兴业务风险的控制,摆正业务发展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关系。但是风险管理部门要真正发挥作用,我国商业银行首先要充分保证的是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以及其任职员工的职业胜任能力。3.2.2提高风险评估的科学性和质量在风险控制的设计上,应当主要以各项业务开展的广泛、复杂程度和风险内涵为基础进行设计,同时还要考虑业务的总体战略、策略以及市场情况;在风险控制上,要包括所有业务,同时注意业务之间的联系与影响;在风险监测上,要以定量分析为基础,并有利于核查和不断补充改进;在风险管理过程上,可惜借鉴战略管理中常用的分析法,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外界的机遇和威胁;对业务发生后的风险状况要进行跟踪监测,管理层应随时掌握其面临的风险状况及时采取措施,规避或控制可能出现的风险损失。3.3加强信息系统和沟通计算机技术给银行的经营活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系统风险。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对待计算机技术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3.3.1应对计算机系统风险根据指导原则,商业银行要建立科学的计算机系统风险控制制度,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充分认识、及时发现和控制计算机系统的潜在风险,保障计算机系统处理数据的精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具体来说,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对计算机系统的项目立项,设计开发,测试,运行,维修等全过程实行严格的管理,从而确保系统可靠、稳定与安全的运行,有效地防范内部犯罪。这一方面要求我国商业银行明确业务主管部门与稽核部门的职责,严格划分业务主管,软件设计,业务操作以及技术维修人员的权限,严禁系统设计,软件开发人员介入实际业务操作;另一方面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对计算机工作环境要制定安全防护措施。此外,要严格进行业务主管、软件设计、业务操作及技术维修人员的权限划分,对业务数据的输入与输出处理要制定具体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确保数据的准确完整性。3.3.2运用电子化控制技术准确,丰富和及时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控制,监督和报告衍生生产品风险的强大武器。电子化技术进入银行风险管理和控制程序,是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的一场革命,我国商业银行要顺应金融电子化的趋势,将电子化控制作为银行风险管理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将风险控制从事后监督转为实时监控。我国商业银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在现阶段在企业网,城综网,总账传输系统等信息传递渠道的基础上,还应加大计算机应用的开发力度,建立一个涵盖银行全部活动的信息管理系统。这样可以有效保证银行上下机构之间,银行内部员工之间可以准确,及时地传达信息和实现共享,有效地解决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规模大。组织结构复杂,管理层次多,信息交流不充分的问题。3.4完善和落实控制活动3.4.1保证内部控制活动的完整性各项制度要贯穿于整个业务经营和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不留死角,确保只要有业务活动,就有制约,有责任牵制。第一,不同岗位相互监督。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必须涵盖银行的各个机构,部门和岗位,实行上岗对下岗负责,下岗对上岗监督的运行机制,严禁独自“一人一机”操作业务全过程,做到环环相扣,不漏项、不空白。此外,内部控制结构的建立要充分考虑员工道德水准和价值观念的承接性。第二,覆盖各种业务类型,重点突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活动要力求全面,在健全资本制度、全面实行资产负责比例管理基础上,对包括本、外币在内的资金交易、证券交易、衍生工具交易等项表内表外业务,要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与风险防范制度;对新开办的业务要按照“内控优先”的原则,必须先制定制度。比如,我国商业银行要根据所从事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开发个性化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当在考虑交易单元过去的业绩,交易员的经验与专业技能,定价与计量系统的负责程度,内部控制的质量,预期交易量,办理清算的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不同层次的限额。对于违反限额的情况,必须及时向最高管理层报告并加以调查。对于确因市场需要而超出既定限额的交易,应当严格依照规定的程序报批。然而,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在建立全面的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做到重点突出,这就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对其主营业务即信贷业务上,加大投入力度,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优化信贷资产结构,预防、降低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3.4.2保证内部控制活动的动态性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制度也亦然。所以内控制度也是一种动态的控制过程,有些内控制度在某一时点是适应的可行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客观情况的变化,难免会出现不尽适应和相对的滞后性。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动态的监督理念,根据环境和业务的变化来重新评估相应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