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冠镇发展南肉桂生产基地的可行性报告.doc_第1页
洪冠镇发展南肉桂生产基地的可行性报告.doc_第2页
洪冠镇发展南肉桂生产基地的可行性报告.doc_第3页
洪冠镇发展南肉桂生产基地的可行性报告.doc_第4页
洪冠镇发展南肉桂生产基地的可行性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洪冠镇发展南肉桂生产基地的可行性报告 一、洪冠镇概况洪冠镇位于信宜市中部,地处云开大山南麓,东面与前排镇接壤,南面与大成镇相邻,西面毗邻怀乡镇,北面与东北面分别与茶山镇、贵子镇相连,全镇总面积149平方公里,地形以丘陵为主。洪冠镇行政辖14个村委会,全镇总户数有8400多户,总人口43000多人,其中农业人口41100多人。二、发展南肉桂生产的必要性南肉桂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南肉桂原产于越南清化县,故又称之为清化肉桂。1968年,越南胡志明主席访问中国,将一盒名贵的越南清化肉桂种子作为礼物赠送给周恩来总理。清化肉桂世界闻名,因此周总理对此非常珍惜,将种子转送给广东省农业厅,广东省农业厅将大部分的肉桂种子落实给当时的南药生产重点县信宜种植。洪冠素有“南药之乡”的美称,盛产砂仁、益智、八角等药材,因此,胡志明主席赠送的肉桂种子亦被指定在洪冠“安家乐户”,从此,洪冠便开始了发展种植南肉桂的历史。1978年,国家和省的南药专家亲自到洪冠视察南肉桂的生产情况。经检验,在洪冠种植的这批清化肉桂的各项药性指标都与越南的清化肉桂非常相近,很有发展价值。为了有别于越南的清化肉桂,洪冠种植的肉桂逐被正式命名为“南肉桂”。此后,南肉桂的种植在洪冠开始普及,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植有南肉桂。南肉桂具有引火归原、温肾补阳、散寒止痛、温经通络等功效,应用较为广泛,药用价值很高,桂皮、桂枝、桂叶、幼果均可药用,各有功效。而桂树树杆材质致密,是木材加工的好材料。此外,南肉桂气味芬芳,清香怡人,又是现代香料生产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南肉桂可以说全身是宝。1982年,中国药材公司召开有关专家会议鉴定认为,南肉桂的质量比我国其他地方的肉桂优良,是我国种植的肉桂中的佼佼者。1992年,洪冠镇被省定为“广东省木本药材肉桂生产基地”。1995年,洪冠镇的南肉桂喜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牌奖。南肉桂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都极受欢迎,桂皮、桂油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而目前我国的南肉桂生产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因此,南肉桂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发展南肉桂生产大有可为。三、在洪冠建设南肉桂基地的有利条件1、有良好的气候环境。洪冠镇地处信宜市中部,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2.5度,平均降雨量为1735毫米,年日照时数为1925小时,气候条件对南肉桂的生产十分有利。2、土地资源丰富。洪冠海拔300700米,境内多为丘陵,全镇有山地面积18万亩,山地肥沃,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PH值界乎4.56.5之间,非常适宜南肉桂的生长。3、具有种植南肉桂的传统习惯和经验,群众基础好。南肉桂在洪冠的发展种植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南肉桂已经成为洪冠的一大特产,当地群众种植南肉桂已形成一种习惯,并且掌握了南肉桂的种植、管理、施肥、病虫害的防治等一套经验,而且还自己培育南肉桂种苗,在洪冠发展南肉桂生产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4、知名度高,产品供不应求。近年来,南肉桂的药用价值逐渐得到医药界有识之士的赏识,南肉桂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其宜人香味受到越来越多香料生产者的青睐。信宜市药材公司及外贸局一直组织南肉桂产品的收购、内销和出口,不少客商踊跃前来洽谈订货,产品供不应求。5、有充裕的劳动力资源。洪冠镇山多田少,劳动力充裕。据统计,一九九九年底全镇有劳动力25720人,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有9581人,其他劳动力5923人,劳务输出5670人,尚有剩余劳动力4546人。6、有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洪冠紧靠207国道,到信宜市区38公里,到茂名市120公里,到广州市330公里,与周边相邻及镇内各村委会全部通等级公路,100%村庄通村道,大部分村庄可通大汽车,全镇已建成镇、村公路网络,交通运输条件良好。7、流通渠道广阔。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洪冠镇的商品流通得到迅速发展,购销网络体系已得到完善,特别是农副产品的购销方面,既有独家经营的专业户,也有股份联营的销售大集团,外地客商更是络绎不绝。四、项目发展五年规划及年度计划目前,洪冠的南肉桂发展已经达到3000亩,是全省种植南肉桂最多的镇。现规划从2006年至2010年新种南肉桂10000亩,全镇南肉桂种植总面积达到13000亩,参与户数达到3210户,占总户数36.9%,受惠人口达到14700多人,形成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生产。(洪冠镇南肉桂生产五年规划及年度发展计划详见表一)。洪冠镇南肉桂生产五年规划及年度发展计划(表一)年 份建设规模(亩)参与农户数(户)农户覆盖率建设地点2006年13005006.1%到照村2007年15005606.4%厚垌口村2008年19006307.2%大坪村2009年23007208.1%墨砚山村2010年30008009.2%大坳村合 计10000321036.9%5个村五、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1、组织领导。南肉桂生产基地的建设由市府主管农业的领导亲抓,由洪冠镇镇政府负责项目建设规划的具体实施工作,聘请市农业局农艺师为技术顾问,镇农技站同志负责具体的技术指导,确保项目建设规划的顺利实施。2、生产经营机制。由项目承建单位办点引导,以公司+基地+农户为主的生产经营方式。2006年至2010年计划在大樟村、洪胜村、洪上村建设三个300亩连片的中心示范片,通过办点引导、资金扶持,引导南肉桂生产向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向发展,形成产业化生产基地。3、切实做好技术培训工作,加强技术指导。以镇农技站为技术阵地,以市农业局农艺师为技术后盾,与省医药局加强联系,切实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每年举办4期南肉桂种植管理技术培训班,每年参加培训要达到500人次。4、完善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机制。产前服务主要是种苗的培育和引进、农药、肥料的供应等,均由镇农村办和镇农技站负责。南肉桂生产管理主要依靠农户、专业户、联合体,而管理的关键是技术服务,我们以镇农技站为技术阵地,聘请市农业局农艺师为技术顾问,培训技术骨干,进一步完善技术服务网络,确保高产、优质、高效的南肉桂基地化生产。产后的服务工作,主要是产品的销售,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洪冠镇农副产品销售网络已基本完善,有专门收购销售南肉桂产品的专业户,并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镇府与有关部门正多方联系商贩,筹备成立南肉桂产品加工、购销的龙头企业。六、基地建设的成本概算种植1亩肉桂,首期(第一年)投资共需成本330元(详见表二),则10000亩需要首期投资成本330万元。按5年为一个生长周期计算,从种植到投产前三年建设期每亩共需成本费用932.5元,第1年至第5年共需成本费用1592.5元(详见表三),则10000亩南肉桂5年生长期投资成本累计为1592.5万元。每亩南肉桂第一年投资成本预算(表二)项目数量单价(元)金额(元)备注种 苗300株0.5150 农户自种自管,地租、垦复备耕和管理人工不计入成本。每季度施肥1次,土杂肥不计入成本。其他费用包括技术培训、贮运费用。肥 料40公斤2.6100农 药30生产工具30其 它20合 计330每亩南肉桂累计成本投资预算(表三) 单位:株、公斤、元 项目数量年份种苗肥料农药生产工具其他合计备注第一年数量30040每亩种植300株,成活95%,死去部分第二年补种。每亩累计5年生长期共需成本1592.5元。单价0.52.5金额150100303020330第二年数量1580单价0.52.5金额7.52004520272.5第三年数量100单价2.5金额2506020330第四年数量100单价2.5金额2506020330第五年数量100单价2.5金额2506020330合 计1592.5七、经济效益分析新种南肉桂第三年开始投产采叶蒸桂油,长到第5年可砍伐桂树剥皮制桂通。按目前市场价格计算,每公斤桂叶卖0.81元,每公斤桂通卖1520元。每亩种植300株,5年累计共需成本费用1592.5元。从种下后第三年至第五年,每株可收桂叶21公斤,则每亩可收桂叶6300公斤,每公斤按0.8元计算,桂叶单项可收入5040元,到第五年砍伐桂树剥皮制桂通,按每株收桂通5公斤计算,每亩可收桂通1500公斤,每公斤按15元计算,桂通单项收入可达22500元,桂叶、桂通两项合计每亩总收入27540元。扣除生产成本1592.5元及10%的税金2754元,每亩可获纯利23193.5元,种10000亩,全部收获可获纯利2.31935亿元,国家可增加税收2319.35万元。砍伐后,通过除草施肥等管理,新萌芽形成的植株比原来种植的植株生长更快,一般4年可砍伐,效益更高。每亩南肉桂产量、产值预算(表四) 单位:公斤、元年份数量项目合计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备注桂叶桂叶桂叶桂通株产叶2127125 5年为一个生长周期; 桂叶按0.8元/公斤计算,桂通按15元/公斤计算。亩产叶6300600210036001500金 额275404801680288022500每亩南肉桂经济效益预算(表五)单位:公斤、元项目指标年份亩产叶(公斤)单价(元)产 值税金(10%)生产成本(元)利润桂叶桂通合计前两年602.5-602.5第三年6000.848048048330123.6第四年21000.8168016801683301182第五年28000.828802250025380253833022512八、资金筹措与投放1、资金筹措建设10000亩南肉桂生产基地,首期(新种第一年)成本投入共计330万元,其中申请扶持资金125万元,镇政府及农户投入205万元, 2、资金投放资金投放计划为:繁育供应种苗投入150万元,肥料、农药供应投入成本费用130万元,加工、贮运场地投入28万元,生产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