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说课伴性遗传(说课稿).doc_第1页
高中生物说课伴性遗传(说课稿).doc_第2页
高中生物说课伴性遗传(说课稿).doc_第3页
高中生物说课伴性遗传(说课稿).doc_第4页
高中生物说课伴性遗传(说课稿).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课吧/awfijuf必修第2章第3节 伴性遗传(说课稿)1.说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1.1说教学理念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生物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掌握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努力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着体现这一教学理念的思想,这节课我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利用多媒体的简洁性、动态性,创设问题情境,营造探究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而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领悟科学的研究方法.并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满足求知的心理.1.2说教材地位和教学目标1.2.1教材地位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章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基因在染色体上等内容基础上安排的.以人类红绿色盲遗传为例,讲述了伴性遗传的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这部分教学内容,实质上是关于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是对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的扩展、补充和深化.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生育观和科学的优生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本节课如人类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知识可为第5章的“基因突变”和“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埋下伏笔,对后续知识的学习至关重要.本节内容在教学大纲中的要求为“理解”层次,这就要求教师要很好地设计教学和处理教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1.2.2教学目标依据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结合生物课的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以人类红绿色盲为例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2)能力目标 通过对遗传系谱图进行观察、提出假设、推理分析,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综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探究过程获得研究生物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介绍人类红绿色盲的发现史,激发学生探求生命科学奥秘的兴趣;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认同优生优育的科学道理.2.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伴性遗传的特点教学重点的处理: 从学生感兴趣的红绿色盲引入,通过展示教材中的色盲系谱图,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作出假设、验证假设.在课堂上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探究发现中归纳伴性遗传的特点,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教学难点: 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教学难点的处理: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染色体组型图,通过学生书写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启发学生分析六种婚配方式的子女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其比例, 便于学生掌握色盲基因的传递方式,师生共同揭示伴性遗传的一般规律3.说学情分析认知特点分析: 学生的认知表现在总是从直观的,感兴趣的方面认识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通过采用遗传系谱图、资料分析、探究活动、课件演示,来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新知.学习起点分析: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减数分裂和分离定律,对于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不同基因型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比例,遗传图解的书写方法等知识已掌握,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此外社会生活中能供给他们大量与这节课内容息息相关的信息,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带着好奇心进入课堂.4.说教法和学法4.1教法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以情境来演绎教材,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通过适时运用多媒体直观演示,引导并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生生、师生间的讨论中获得问题的解决,教师只起到引导组织的作用.通过倡导合作共学的教学方法,不仅能起到突出重点、破解难点的作用,而且会使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直观,让学生体验科学发展的过程,感受生命神奇. 教学用具: 色盲检测图、色盲系谱图、表格、多媒体课件等 4.2学法新课程极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师层层设疑,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通过问题探究展开学习,借助学习生成问题,从而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探究式学习,使学生掌握探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分析图解-做出判断-验证判断-得出结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探索知识,对重点、难点知识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落实好教学目标.5.说教学策略从源于生活的实际问题出发,引入课题.关注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开展生命科学教育.根据学生求知欲和探索欲强的心理特点,设计一系列探究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采取小组活动方式,培养合作精神.并在讨论和交流中,使学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多媒体课件清析呈现知识和各种信息.以问题探究的方式,将学习向课堂外拓展.满足学生更高层次的学习需求.6.说教学程序基于课标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本着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科学探究过程,使其勤于动脑,并逐步发展学生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设计如下教学程序:6.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创设情境】: 运用源于生活的实际问题引入新课:小强是一位高三学生,一心想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但在高考前的体检中被检出患红绿色盲,而不能报考医学院.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红绿色盲的认识?红绿色盲患者在职业选择上有哪些限制?在生活上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设计意图】:将教材知识内容置于现实生活的背景中,让学生在分析和解决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的过程来深入理解生物学知识.体现了新课程“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一理念.【媒体展示】:展示红绿色盲图片,要求学生说出该图案.【学生活动】:进行色盲测试,同学间相互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检测自己的色觉,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讨论比较热烈.为后面的学习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探索氛围. “问题探讨”中的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一时不容易回答出来,所以将红绿色盲症状的介绍作为本节课教学的开始,用以引起学生的关注.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症状和讨论中的两个问题可以揉进正文中进行介绍和探讨.6.2简介科学史.提高素养【教师活动】:介绍人类红绿色盲症的发现过程【设计意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体现了新课程的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理念.【学生思考】:从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过程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设计意图】:通过挖掘这段文字的内涵,可以倡导学生从兴奋的激情状态回归到理性思考状态,为分析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做准备.6.3教学重点.难点突破【教师设疑】:由孟德尔的杂交试验引入,转到有关人类性状遗传的学习,提出研究人的性状遗传能进行杂交试验吗?如不能,可通过什么方法来研究人的性状遗传?从而找出人的性状遗传规律?【学生讨论】: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得出:对人类遗传病的分析,不可能通过做杂交实验,只能对家系进行分析,才有可能找出规律. 【设计意图】:教师一开始就创设了一个矛盾的情境,遗传定律的发现来自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如何研究人的性状遗传?很快就抓住了学习的好奇心,使接下来的学习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媒体展示】:多媒体展示色盲家族遗传系谱图【教师设疑】:根据前面所学的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析色盲病的基因是显性还是隐性?色盲基因位于性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如果是位于性染色体上,到底是位于X还是Y上?【设计意图】:体现了新课程以问题驱动学习的理念,引导学生学会深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学生讨论】:学生自主分析系谱图,然后分组讨论【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注意系谱图中男女患病的比例,并提供人口普查中发现的色盲在男女性别中的比例.鼓励学生大胆地针对“色盲基因在哪里”作出假设【设计意图】通过围绕层层铺设的问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分小组汇报他们的学习成果,师生共同归纳、完善.体现新课程把学习的自主权交回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主体的理念.【学生回答】:经过分析、推理,学生做出“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假设.【教师设疑】:为什么色盲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媒体展示】:多媒体展示人类男性和女性染色体组型图. 正常男性的染色体分组图正常女性的染色体分组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92021222318【教师释疑】:引导学生分析X染色体和Y染色体在形态上的差别.说明色盲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而在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的原因.【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对图片进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图形分析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媒体展示】: 表一: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女性男性基因型表现型【学生活动】:书写表中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设计意图】:如果直接呈现给学生,显得机械呆板,趣味不足,难以体现新课程自主学习的理念.【教师设疑】:从表中分析,为什么红绿色盲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男性只要X染色体上有色盲基因b就表现为色盲患者;而女性必须两条X染色体上有色盲基因b,才会表现为色盲.【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信心.【师生互动】:启发学生写出男女六种婚配方式,然后按四人为一小组讨论,让学生写出每一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并预测其后代的情况.各请一代表到讲台,在投影仪上叙述自己的答案.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又有效的突破了难点.【深入探究】:在此基础上教师用极具挑战性的语言鼓励学生思考“需要找到什么样的证据”就能证明“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假设是正确的.【设计意图】: 学生们的假设,是建立在教师提供的遗传图谱之上,这样的假设可以用来解释已有的科学事实,但是假设是否成立呢?需要继续寻找证据.【学生活动】:分组讨论需要找到什么样的证据就可以证明上述假设是对的.【讨论交流】:小组将讨论结果进行全班交流,在交流中教师鼓励学生互相质疑,找出同学们在逻辑上的漏洞,互相补充思路.最终,师生一起认为应该寻找“色盲女性与正常男性结婚的家庭”,如果他们的子女中男孩均患色盲,女儿色觉都正常,就可以认定“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假设是成立的.【设计意图】: 以上学生的学习过程完全是一种自主探究的过程.体现了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落实了重点、又突破难点,不仅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而且运用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实现了教学目标的三维整合.6.4师生归纳.总结特点在以上学习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出伴X隐性遗传病的遗传规律及特点.6.5验证结论.巩固新知前面总结色盲遗传的特点都是基于图谱或表格的分析而得出的,这是否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呢?【验证结论】给学生提供如下资料,让学生分析验证:表二:某校医务室提供抽样调查的数据表现型2006届2007届男女男女正常212202354304色盲6181注:对两个色盲男生家族的遗传病史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色盲遗传规律男性患者( )女性患者( )遗传女病,则( )必病学生A:父亲、祖父、祖母、外祖母均正常、母亲外祖父均色盲.学生B:父亲、母亲、祖父、祖母、外祖父均正常、外祖母色盲.学生活动:分析学生A家族中色盲遗传:( )-( )-学生A(XbY)分析学生B家族中色盲遗传:( )-( )-学生B(XbY)【设计意图】:在巩固新知这个环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非常突出,体现了科学方法的渗透.6.6知识迁移.分析伴X显性遗传学生学习完红绿色盲的有关内容后,再来学习伴X显性遗传的病例就容易多了.因此,在分析抗维生素D佝偻病时,先介绍其症状,再出示遗传图谱,让学生根据红绿色盲遗传图谱的方法进行分析.【设计意图】:由于有前面的基础知识作铺垫,学生迅速进入了讨论状态,并且很快就得出了相关结论,比教师直接讲授要好得多.【教师活动】:适当介绍上述遗传病与优生的关系.【学生活动】:模拟医师角色进行遗传咨询.给两对刚结婚新人(一女性色盲和一正常男性;一抗维生素D佝偻病男性和一正常女性)提出合理化建议(学生讨论后给出建议:第一对最好生女孩,第二对最好生男孩)【设计意图】:及时补充优生的知识,根据遗传图解讨论如何避免生出有遗传病的患儿, 赋予知识的现实应用价值,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为后面将要学习的人类遗传病一节打下基础.6.7总结提升.引出概念【媒体展示】: 列表比较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两者的异同点.【学生活动】: 学生尝试给“伴性遗传”下一个完整的定义【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学习中,学生对概念的获得是在自己总结分析的基础上主动建构起来的,这种理解是深刻而持久的.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也起了一个良好的促进作用.体现了新课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6.8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以芦花鸡为例,讲述了生产上为了多得鸡蛋,根据芦花鸡羽毛表现出的伴性遗传特征,将公鸡和母鸡区分开,以便多养母鸡,提高产蛋量.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多了解有关伴性遗传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其他应用.【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到了“伴性遗传”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9拓展延伸【媒体展示】:伴性遗传只有X上的遗传吗?如有伴Y遗传,有什么传递特点吗?【设计意图】:创设新情况.提出新问题,把知识的探究过程延伸到课外,给学生一个更大的思维空间.提倡学生课外的的思考,对课堂知识进行延伸.7.说板书设计板书不但要简洁,合理,而且要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给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设计如下板书:第3节 伴性遗传1.人类红绿色盲症(道尔顿症) (1)基因的位置 (2)人类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3)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遗传方式)(4)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5)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