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论文-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doc_第1页
数学论文-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doc_第2页
数学论文-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doc_第3页
数学论文-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doc_第4页
数学论文-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目: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作者:邱秀香单位:梅口中心学校职称:小学高级教师评审时间:2004、5联系电话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梅口中心学校 邱秀香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获得知识的开端,也是学习的动力,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因此,要让学生轻松、愉快、有效地学习,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谈一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一、加强操作活动,培养学习兴趣。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动作来思维。操作活动吧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教具、学具或实物形象的展示出来,帮助学生丰富表象,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可以达到理解掌握新知,培养学习兴趣的目的,在教学中,能让学生的应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能演示的要演示。例如,教学分式的初步认识时,课前可以让学生先准备好三角尺、长方形、正方形等各种图形的纸片。上课时,先引导学生把其中的一个长方形折成两部分,强调两部分的一样多,引出“平均分”。然后沿着折缝剪开,认识每份是整个纸片的二分之一。再把正方形纸片平均折成四份,分别涂上1份、2份、3份,认识涂色的部分分别有几个四分之一,即分别是整个纸片的四分之一、四分之二、四分之三。通过“剪折涂”一系列操作活动,学生在动态中学习,个个既兴趣,又能顺利的初步认识了分数。又如,我教“倍”的概念时,让每个学生把12根小棒分成若干堆,但每堆小棒的根数同样多。问题提出后,学生积极思考,并动手操作;有的分成三堆,每堆4根小棒;有的分成六堆,每堆2根小棒。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分法,说明12里面有3个4、6个2、4个3,进而证明,12是4的3倍,12是2的6倍引出“倍”的概念,使学生理解了“倍”的含义,动脑、懂口、动手操作,开拓了学生的认识领域,培养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学习兴趣。 总之,操作学具,演示教具为学生提供了首脑协同活动,充分感知,丰富了感性认识的机会,它有利于概念的形成。同时学生从中学会了思维方法,促进了思维的发展。二、组织游戏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游戏,是激发学生各种兴趣产生的源泉。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教学中通过游戏活动,提供学生丰富的感性材料,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求知,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如,教学“9”的组成,我让学生拍手做对口令的游戏,即:“我拍1,我拍8,1和8组成9”,“我拍2,我拍7,2和7组成9” 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了“9”的组成,个个主动参与,非常兴趣。又如,在练习得数是十几的加法计算时,我让一位小朋友手拿着标有数字14的小红旗,把写有算式的卡片发给其他同学,让拿着标有14的小红旗的小朋友与持得数是14的算式的小朋友结对子。同学们一面拍手,一面唱:“朋友,朋友在哪里,我们一起做游戏。”(手持算式卡片得数是14的学生与手拿小红旗14的小朋友站在一起)“好朋友,在这里,亲亲热热做游戏。” 通过游戏,把枯燥的计算变成游戏活动,学生们再玩中学,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注重情感调控,培养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只偏重种语言信息,行为信息的传递,而忽视情感的交流,学生易产生厌学心理,丧失学习积极性,严重影响学业成绩。因此,要提高教学效果,教者,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情感的调控。 首先,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价值,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次,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情感效应”创建平等合作,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之“亲其师,信其道”引发情感共鸣。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在教学中,既要重视优等生的兴趣培养,又要重视差困生的兴趣培养。在情感调控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遵循“表扬+鼓励”的原则,避免批评与训斥。 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他学习习惯很差,爱打架,沉默寡言,整天阴沉着脸。我通过多方了解,知道他有一个酗酒,性格暴躁的父亲,常把他打得鼻青脸肿;母亲到外地打工。他根本无心念书,性格倔强而又自卑。为此,我对他以鼓励为主,尽量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关心,平时注意发现他的优点,哪怕是极其微弱的。有一次开校运会,他为我班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做出了努力,在班上,我表扬他集体荣誉感强,如果在学习上也有这种拼搏精神,也一定能取得好成绩。慢慢的,他变了,性格逐渐开朗了,与同学们的关系融洽了,在教师的辅导下,他的学习成绩也逐步提高了,对数学也产生了兴趣。四、设计趣味练习,激发学习兴趣。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练习题的设计要做到有针对性又有趣味性。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练习的疲劳,又可以巩固知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可以采用对口令、找朋友、开火车、抢答、送信、竞赛、数学故事等。例如,上完圆柱我设计这样数学故事练习小蚂蚁吃蜜糖的故事桌子上放着一个透明的圆柱形玻璃杯。两只小蚂蚁聪聪和胖胖正沿着杯子底部的边缘寻找食物。忽然,他们同时抬头发现了对面杯口处有一滴蜜糖。胖胖是个急性子,为了赶在聪聪前面抢到蜜糖,他没等多想就出发了。他爬行的路线是:先沿着杯子底部边缘爬到蜜糖的正下方,再沿直线往上爬。他边爬边偷着乐:“聪聪呀聪聪这回你无论如何也赶不上我了,我可要独自享受这份美餐了。聪聪平时喜欢动脑筋,胖胖刚一出发他就找到了一条能比胖胖先到达的道路。当胖胖气喘吁吁地爬到蜜糖那儿时,聪聪已经在那儿等候多时,准备与胖胖分享胜利果实。胖胖被这结果弄糊涂了,他想:“明明是我先出发怎么会是他先到呢?我一定要弄清楚其中的奥秘。”于是他就缠着聪聪,非要聪聪讲出其中的道理。下面我们来听听聪聪是怎样讲的: “这其实是一个数学问题。要找出圆柱侧面上两个点之间的最短路线,就要把圆柱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在这个长方形上连接这两个点的线段就是这两个点之间的最短路线。我就是基本上沿着这条线段爬过来的,虽然咱俩的速度差不多,但我爬的路程比你短,所以要比你早到一些。咱们学习了数学知识以后,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而且,以后做事情的时候,要多动脑筋,能大大提高做事的效率”。 听了聪聪的这一番分析以后,胖胖可真的是心服口服了。小朋友,你明白聪聪讲的这些道理了吗?这样的练习,学生很喜欢,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五、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兴趣活动,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使学生产生自觉探求数学问题的强大动力。课外活动的内容可以以数学知识竞赛,专题讲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