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性心血管损伤的干预研究.doc_第1页
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性心血管损伤的干预研究.doc_第2页
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性心血管损伤的干预研究.doc_第3页
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性心血管损伤的干预研究.doc_第4页
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性心血管损伤的干预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KKME-专业医学搜索引擎/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性心血管损伤的干预研究作者:王颖,荣廷,邹艳果,李锦绣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 济南 250033 【摘要】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性心血管损伤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转录因子?kappa B(NF?B)的活化程度及损伤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7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心血管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35例)和实验组(35例),用免疫酶组织化学法检测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F?B的活化程度,并观察患者血清心肌酶活性值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NF?B活化程度高于实验组(P0.05);血必净注射液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中性粒细胞NF?B的活性(P0.05);实验组血清心肌酶活性值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且与血必净注射液用量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 早期联合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和常规治疗药物,可改善急性有机磷中毒并发心血管损伤患者的预后,提高救治成功率。 【关键词】 血必净注射液,有机磷中毒,心血管系统,损伤,免疫组织化学,核转录因子?B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Xuebijing injection on nuclear factor? kappa B activation of PMN and the prognosis of cardiovascular injury. Methods 70 cases of acute organophosphate poisoning complic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injury were divided into the positive control group (35 cases)and the test group(35 cases) at random. The enzyme labeled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NF?B activation degree. Changes of myocardial enzyme were also observed. Results Death rate of the test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NF?B activation degre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test group(P0.05). Xuebijing injection suppressed the activation of NF?B on dosage(P0.05). The degree of myocardial enzyme recovery of the test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was dose?dependent on Xuebijing injection(P0.05),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清水洗胃, 给予解毒剂(阿托品、氯解磷定)、补液、利尿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其中实验亚组:血必净注射液100?mL+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7日;实验亚组:血必净注射液150?mL+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7日。阴性对照组即健康体检者,未用药。 1.3.2 免疫酶组织化学法检测NF?B活性 所有患者分别于入院即刻、第3天、第5天、第7天抽取外周静脉血,每人每次采血4?mL。加入肝素抗凝后,置于-4?冰箱内保存备检。将抽取的外周血离心(1?500?r/min)、取沉淀再加入红细胞裂解液、离心(1?500?r/min)分离出中性粒细胞。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免疫组化染色,阴性对照省去一抗,仅给予PBS液作为对照。采用ABC法染色程序(具体步骤参照试剂盒说明书),每张切片任选取10个无重复视野,显微镜400倍下检测,细胞胞浆中有棕褐色颗粒,而细胞核呈白色或弱均匀淡褐色为阴性细胞,如细胞核中出现棕褐色颗粒则为阳性细胞,计数阳性细胞百分率(%),并用图像分析仪半定量分析NF?B的活化程度。其中鼠抗人NF?B单克隆抗体检测试剂盒和免疫组化S?P试剂盒均购自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酶作用底物DAB(3,3一四盐酸二氨基联苯胺)购于武汉博士德公司,小牛血清购于北京元亨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1.3.3 心肌酶活性值的检测 以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门冬氨酸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活性值为心血管损伤的观察指标。血清心肌酶活性值检测均用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装置7170S,结果以U/L表示。全部患者于入院后即刻和治疗后第7天抽取静脉血后立即测定。 1.4 统计学处理 每个参数均以s表示。多个样本均数间的两两比较,均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时进行方差分析,方差不齐时采用秩和检验。两个样本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两个样本率的比较用2检验。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患者死亡率比较 见表1。实验组死亡率低于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各组存活病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F?B检测结果 见表2,表3。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在中毒后入院即刻NF?B核转移即增加(P均0.05),于第3天时达到高峰,但实验组在第3天时 NF?B核转移即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与实验亚组相比,实验亚组从入院后第3天NF?B核转移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心血管系统损伤的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闷、胸痛、心慌等症状,心脏损伤标记物如心肌酶也常呈现异常改变,可作为观察心血管系统损伤预后的观察指标之一3。机体中毒后,毒性物质是一种强刺激因子,可触发大量炎性介质及细胞因子的产生与释放,从而产生全身炎症瀑布样反应,无论有无合并细菌感染均可出现全身性炎症反应,进而发生心血管损伤甚至多器官功能损伤4。NF?B是复杂炎症反应放大环路的重要转录因子,不适当或过度增强NF?B的活性均可引起许多与炎症相关的疾病。Nakamori等5发现,与健康志愿者比较,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患者白细胞核内NF?B活性显著增高。Paterson等6比较了完全符合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标准的患者与健康志愿者0、24、48和72?h NF?B的活性,发现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F?B的活性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提示NF?B活性可作为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心血管系统损伤的实验室观察指标,并可判断患者的预后。 中药针剂血必净注射液是以古方血府逐瘀汤为基础而研制的国家二类新药。主要成分为赤芍、川芎、丹参、红花、当归等活血化瘀药物。其中丹参具有选择性抑制血小板合成与释放血栓素A2等缩血管物质的能力,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此外,它还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在常压下增加组织耐缺氧能力。川芎所含的川芎嗪似为一种钙离子拮抗剂,可直接降低红细胞聚集性,增加其多形性,降低血小板凝聚性和其表面粘附性,抑制血栓形成。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血必净注射液具有强效拮抗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内源性炎性递质失控性释放的作用,能够减少纤维蛋白原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调节过高或过低的免疫反应7。临床常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创伤、烧伤、大手术、各种感染、急性胰腺炎、肿瘤、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毒等)引起的器官功能损伤。血必净注射液在前期的临床试验中已被证实确有提高急性有机磷中毒救治成功率,加快中毒后患者心血管功能损伤恢复的功效。本研究结果亦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心肌酶的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其NF?B活性程度降低(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抑制NF?B的活性(P0.05)。由此推测,血必净注射液抑制NF?B的激活通路可能是其提高急性有机磷中毒合并心血管损伤救治成功率、改善损伤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而且大剂量的血必净注射液对NF?B活性的抑制程度较高,可明显改善心血管损伤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许荣廷.中毒性心血管损伤与救治策略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2,2(10):30. 2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59?761. 3 刘秋慧,李福琴.急性有机磷中毒致心肌损伤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05,26(14):22?23. 4 乔万海.危重病患者细胞因子和氧代谢指标的动态变化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16(8):493. 5 Nakamori Y, Koh T, Ogura H, et al. Enhanced expression of intranuclear NF?kappa B in primed polymorpho nuclear leukocytes in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patientsJ. Trauma, 2003, 54(2):253?260. 6 Paterson R L, Galley H F, Webster N R. The effect of N?acetylcysteine on nuclear factor?kappa B activation, interleukin?6, interleuk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