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业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性.doc_第1页
论农业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性.doc_第2页
论农业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性.doc_第3页
论农业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性.doc_第4页
论农业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本)科毕业作业 题 目: 论农业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性 学 号: 1443001263926 姓 名: 田华珍 分 校: 怀化广播电视大学 教 学 点: 溆浦教学点 指导教师: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制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作业教师指导过程记录表目 录摘要II关键词IIAbstract Key words 一、前言 1 二、我国农业水利研究动态及相关评析 1(一)农业水利发展需求现状研究的文献综述1(二)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文献综述 1(三)农业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对策的文献综述 3三、研究方法4 (一)农业水利队伍基本情况4 (二)水产养殖业基本现状4 (三)农业水利工程地下取水状况4四、针对农业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的对策5 (一)提高农业水利队伍综合素质 5 (二)规范水产养殖化5(三)合理提取地下水 65、 结语 7参考文献 8论农业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性摘 要近几年由于我国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农业、工业大力发展,对于电力需求量也相应增加。水利工程的建设投入也在不断增大,过多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难免会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产生的影响。我国的水利水电建设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在环境影响方面,与其他工程相比,水利水电工程有突出的特点:影响地域范围广阔,影响人口众多,对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外部环境对工程也同样施以巨大的影响。目前,整个社会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环境问题已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制约性因素之一。由于人类环境不断的恶化,公众对环境问题、对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视,与此同时人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也具有两面性,因此避免或减轻不利影响,充分合理利用,是水利工作者在进行农业水利规划建设时必须认真研究和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关键词农业水利 生态环境 影响 对策The reas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on environmental impact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rapid increase of Chinas economy, agricultur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demand for electricity increases.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is also increasing, influence of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project will inevitably produce too much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environment.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construction in China is facing a difficult task. In term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compared with other engineering,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has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s: effect of vast territory and affect large populations, to local society, econom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had a huge impact,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the project also impose great influence. At present, the whole society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requirements are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become one of the restrictive factor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Due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human environment of continuous public on environmental issu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At the same time, people clearly recogniz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gricultural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also has two sides, so as to avoid or mitigate the adverse effects of, fully rational use is irrigation works worker in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must seriously study and tries to solve important problems.Key wordsAgricultural water conservancy, ecological environment,influence,countermeasure8一、前言(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利的发展,农业水利的水平高低对于农业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食品安全意识也上升了一个新台阶,人们对绿色食品的关注度大大提高,对于农业水质的好坏要求更加严格,特别是水产养殖业,水源决定水产养殖的质量,一旦水质遭到破坏,会严重影响到水产养殖的发展。而农业水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工程、资源、环境、管理等多方面,要保护好生态资源,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的心态。二、我国农业水利研究动态及相关评析 (一)、农业水利发展需求现状研究的文献综述笔者通过查阅研究农业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论文后发现,我国关于其理论研究主要集中:水利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冲突、对策等几个方面的研究。笔者以“农业水利”“生态环境”“影响”“对策”等为关键词,初步检索了的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百度文库、道客巴巴。专家研究大都关注 “农业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的具体内容,比如水利工程施工、农业发展、化肥使用、水产养殖等;吉林农业2014年第03期作者刘永祥提到,随着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农业生产的目标也随之而变,过去以产量为追求目标,基本以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作物为主,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蔬菜、瓜果、苗木、花卉等也逐渐成为主要种植对象,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就要求农业水利也要随之变化,因为原有的农业水利建设标准也已经不有满足新型产业结构对作物灌溉、降渍和抗旱的要求,而现阶段我国农村的生产模式仍是一家一户承包责任制,在规划、建设、调整等方面都缺少统一的管理,这为农业水利的配套建设事业不小的困难。(二)、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文献综述目前我国年用水总量已突破6000亿立方米,全国年平均缺水量500多亿立方米,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且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比人均耕地占比要低12个百分点。 中投顾问农林牧渔行业研究员郑宇洁认为,我国水资源短缺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人多水少”,并且水污染、水浪费现象十分严重,造成我国人均水资源量非常少,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另一方面,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而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指出,我国水资源利用方式比较粗放,目前农田灌溉有效利用系数较低,仅为0.5,而国际先进水平已达到0.8。因此,我国当务之急是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等方法提高用水效率,我国如果能把农田灌溉水有效率提升到0.7,现有水资源就基本可以满足我国粮食生产正常运营。 从己查阅的文献来看,我国在农业水利方面利用系数较低,水浪费、水污染非常严重,人均水资源水平低,分布不均等现在。1 .生态环境承载力问题。农田水利设施的发展不能破坏当地的生态,因此,在不资源开发利用上,首先是维持河流自身的生态保护,这是健全生态体系的保证。生态需要水量包括河流输沙排盐需要水量,湖泊洼地生态环境需要水量。2水文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是结合水利的实际需求,对原有的天然河流结构进行开发做出改变,对施工的过程,在天然河流的基础上,建设水利工程,会对水文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3.水资源承载力度问题。在一定的意义上,水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水被破坏,将无法在短期内恢复,需要几十年甚至上千年才能恢复,水自身的平衡也是需要一定的水量,比如水蒸发、渗入地下的水、污染的水、排盐酸的水等等需要水量。4.对地质结构考察不细致,工程选址不恰当造成生态大面积恶化,大面积库岸崩塌,引发灾害地震,地下的水位上升会引起盐咸化问题。5.工程施工对当地环境的影响。由于工程施工缺乏规范的管理,粗放型施工造成大面积环境污染,这一类的环境影响可以通过精心的设计和施工,加强管理制作可以避免或者减轻自然灾害,或者通过自然的生态系统从而建立起生态平衡。6.农业化肥对水资源的影响。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和地膜的使用量有逐年大幅提高的趋势。不仅带来了土壤的板结、酸化、土质和肥力的恶化。更重要的是化肥、农药等污染物通过农田排水及地表径流等方式进入地表水体,引起地表水体的富营养化。与此同时,又渗入到地下水中,严重影响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这是当前农业种植上面临重大问题,污染了环境土壤,受雨水的冲刷,自然流入到江河湖泊,造成江河湖泊水中肥料农药含量上什,自然阳光和水草不能完全竞化,影响到了水资源。 7.农村畜禽养殖业带来水环境的污染。畜禽养殖业从农户的分散养殖转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畜禽类的污染面明显扩大,水资源利用逐步上升,屠宰场、孵化场往往直接将动物血、废水、牲畜的粪便、蛋壳等倾倒入附近的水体。不没有规范化的处理污染水,导致大量的氮、磷流失和河道的水体变黑,导致水环境受到影响。8、农业缺水问题日益严重 水利设施荒废 毛泽东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全国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修建水库8万4千座(总库容4000亿立方)、河堤17万公里,新增灌溉面积3亿亩,把灌溉动力从12.8万马力增加到7122万马力,从根本上解决了产粮区旱灾问题。为农业大发展,为粮食增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30多年人们脱离了集体经济形式的劳动,人们以自己利益为中心,散失了组织劳动能力,毛主席时代辛辛苦苦建起来的水利设施也缺少维护,到现在已经有很大一部分水利设施老化、损坏、荒废不能再用。财政部官员公开表示,目前(2011年)全国18亿多亩耕地中,55%的耕地完全靠天吃饭,大型灌区骨干工程损坏率接近40%,中小型灌区干支渠完好率只有50%左右,到达农田的末端渠系更是老化失修严重,效益衰减。有关数据显示,1980年以前平均每年国家对水利投入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比例为6.7%,19802007年下降到2.84%。随着集体经济的瓦解,毛主席时代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纷纷荒废,大型水利工程由于没有小型水利工程的配套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1998年降雨量远不如1954年,但是却发生了特大洪灾,这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纷纷荒废不无关系。近几年北方的连年旱灾更是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纷纷荒废的直接结果。种田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养殖大量使用激素更是导致土壤板结,牲畜疾病频发。乱开发、乱占地更是使我国宝贵的耕地资源连年减少。20世纪70年代,中国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为辉煌壮丽的农业灌溉革命,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灌溉农业体系。就黄河来说,是在流域内和下游黄淮海平原兴建了规模巨大的引黄灌溉工程。因抗旱用水集中,而水库蓄水能力相对不足,出现了轻度的“季节性断流”。年均断流时间仅为14天,断流时间也只发生在春旱时节。80年代后期,黄河断流发生“恶变”,断流时间由春旱季节向全年度弥漫,跨年度断流已屡见不鲜。年均断流天数扩大为100天,断流河道从山东延伸至河南境内。1997年,利津站断流226天,河口连续330天无滴水入海;开封以下800公里河道一马平川,断流直逼黄河中游的界碑-郑州花园口。当前耕作模式造成制度性干旱。“包产到户”终结了中国古典农业“中耕保墒”体制,逆转了毛泽东时代建立的“灌溉保水农业”方向,从而加大了农田蒸发。根据实验成果,仅黄淮海流域,因放弃“保水耕作”而加大的农田蒸发高达890亿m3;接近于1条黄河再加2条海河,相当于10条“南水北调”中线!这才是“大水荒”最根本的成因。主流的观点都认为造成“大水荒”的原因是:降水减少,气温增高;工业与城市用水增多;森林植被减少,其实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当前中国农业的耕作模式,在中国北方广大的干旱、半干旱农业区,作物年需水量为1000mm左右,年降水量却只有200-600mm,而且降水的季节分布极不平衡。在社会尚不具备能力组织大规模灌溉的古代中国,为解决这种十分尖锐的供、需水矛盾,劳动人民发明了以“保墒”为核心的耕作体制。“保墒”就是“经营水分”,所谓经营,就是通过深耕、细耙、勤锄等手段来尽量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使尽可能多的水分来满足作物蒸腾。很不幸,这种担心在80年代成为了现实。自“包产到户”后,小农们纷纷扔掉手中的“牢什子”锄头,撇开祖辈们干了两千多年的“松土保墒”,在播种与收获之间的漫长等待中开始从事另外一种古老而新兴的“农业”-麻将。“麻将”就是对农业全过程“开荒-种植-成熟-收获-储藏-发达”的模仿。实验证明从“精耕细作”、“保水耕作”到只管种、浇、收的“懒汉耕作”,会造成大量水源流失:放弃“松土保墒”可加大“1/2的棵间土壤蒸发”,或者“1/4的田间总腾发”。证实了民间“锄三省一”的说法;锄三遍可少浇一水。这可不是个小数字!不包括东北在内的中国北方-“黄淮海流域”现有耕地面积7.0亿亩(另一资料为5.85亿亩);年均降水566mm;灌溉面积3.46亿亩,2005年的灌溉用水为915亿m3;7亿亩农田包括降水和灌溉用水在内的总“受水”为3556亿m3。因放弃“松土保墒”加大的田间腾发总量每年为:3556亿m31/4=890亿m3;接近于1条黄河再加2条海河的天然水量;相当于10条“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890亿m3的数字,揭示了中国北方发生“大水荒”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三)、农业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对策的文献综述1.提高对农业水利的认识 水利是农业的基础,也是农业的命脉,没有良好的水利基础,农业的大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是无法保证的,没有基础的防洪防涝设施,农业的稳产、增收增效是不可能实现的。同时农业基础如果不稳定,势必会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可见农业水利是多么重要。虽然农业水利的重要性人人皆知,但在具体的操作和落实上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以待解决,要从上到下重视起来,国家的制度层面对农业水利建设给予保障,切实提高对农业水利的认识,保证资金投入,因地制宜,根据市场的需求,加强农业水利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来建设农业水利,保证农业的稳定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2加强农业水利队伍的建设 水利队伍是水利发展的承担者,良好的农业水利队伍对于水利的发展至关重要。要不断加强队伍的建设,引用现代的科技人才,将业务能力强、知识水平高的高科技人才充实到水利建设管理的第一线,切实提高建设管理的水平。在防汛抗旱、灌溉排涝、水务资源管理等方面加强管理,加大水利技术示范和推广力度,提高农业水利建设和管理水平,尽快实现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分离、综合性服务和专业性服务相结合、科技性服务和指导性服务相协调,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3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我国是缺水严重的国家,水资源相对不足,而且由于经济的发展,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早期的水利工程设施,由于当时的经济及技术条件,一些基础设相对简陋,技术条件差,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水利发展的需要,加上有些设施年久失修,在水资源利用上存在着严重的浪费情况,所以要在农业结构调整的同时,更新设备设施,实行节水灌溉,加大节水力度,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节水灌溉是一项十分重要的革命性变革,要加大节水设施的更新及节水技术的推广工作,对转变农业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力有着重要作用。 4.提高农田灌排标准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对农田灌溉、排涝、降渍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加强对灌、排、降技术标准的研究。今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切实提高供水保证率和农田排涝能力的标准,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标准的灌排服务。同时,要加强农业产业结构的规划研究,以利于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发挥更好的作用。 5.加大农业水环境治理力度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及环境的变化,水质问题已经是一个十分迫切和紧要的问题,水质的不断恶化,严重影响了农业的生产安全和粮食的生产安全,动物养殖、粮食种植、水产养殖等都不同程度受到水的影响,加上水土流失更严重影响到了农业的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所以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保护农村水资源,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创造良好的水生态环境,越来越显得重要。(三)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检索法 2.访谈法 4.观察法(一)农业水利队伍基本情况1.人才问题不足,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高学历人才短缺,目前水利统计队伍的人员,大部分是由原有的老职工组成,这些老职工具丰富的工作经验,但由于自身知识水平的不足,大部分对新情况下的工作感到力不从心;同时由于农业水利工作的性质艰苦,经常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作业,使得绝大部分具有相差专业背景的高学历人才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工作,因长期恶性循环使得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员缺少,整体队伍的知识水平不高。2.人才分布严重失调,基层队伍知识和技术储备薄弱,在我国大部分高级人员都集中在省市一级部门,而乡镇农业水利工程部门没有高级人员,基层工作条件环境满足不了高级人才的要求,造成高级人才不愿意到基层进行服务。3.农业水利人才流失严重,由于社会一些其他部门工作待遇好,工作环境好,使得一些高级要才向往更为优质的工作,使得基层农业水利方面人才流失,在一些重大项目中,经常出现专业人员短缺的情况,为工作的开展造成很大的困难。 (二)水产养殖业基本现状 搜索资料显示水产养殖对水质的影响1.溶解氧(DO)下降。溶解氧是衡量水体水质必要的指标之一,也是水产养殖生存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水质,其溶解氧量必须保持在510mg/L左右。水产养殖的释氧作用与耗氧作用可以使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具备时空的变化,当水产养殖的释氧一释氧速度小于耗氧速度小于耗氧速度时,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减少到4mg/L时,水产养殖的生存将受到威胁,甚至出现大批的死亡,当水中溶解氧耗尽时,水中有机物将出现厌氧分解,水质逐渐下降,水域环境因此遭受比较大的影响。(三) 农业水利工程地下取水状况农业水利工程对取水地环境的影响农业水利工程用水量很大,必然会对农业水利工程的取水地的水资源造成很大的压力。无论农业水利工程的取水地是在河流还是胡泊,受我国气候的季节性影响,在降水量较少的季节,农业水利工程对取水地的水资源影响是十分明显的,有时可能在旱季无水可取。即便在降水量较多的夏季,农业水利工程也会给取水地的地下蓄水造成影响,取水地的地下水位可能不如以前。我国大部分的河流上还未修建足够多的蓄水工程,降水量较多的季节,大部分的水白白流入大海,在降水量较少的季节,有的河流甚至断流。四、针对农业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的对策笔者从文献资料检索法、访谈法、观察法三个方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调查,总结出以上农业水利工程影响环境的原因。根据原因,笔者将提出改善环境的对策,总结如下: (一)提高农业水利队伍综合素质 1. 强化勤学 对于正在工作的水利工程从业人员,给予定期定培训并考核,考核不达标的从业人员不能从事职业,一直考核通过为止。多次考核不达标者可调换岗位或者辞退。2.强化敬业实干。树立敢于负责、勇于承担的工作重任,真正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以全新的理念、扎实的作风,在实干中谋求发展。3.改善工作环境对于基层工作环境条件特别差的地区给予经济补贴,鼓励高学历高技术水利人员驻进基层从业,要进一步提高基层干部的经济待遇。应该尽量缩小偏远乡镇与城郊乡镇、贫困乡镇与富裕乡镇之间的待遇差距。设定专门岗位和条件、拿出专门指标面向优秀水利从业人员招考,以此激励优秀人员扎根基层工作,吸引农村优秀青年回乡创业。4.强化团结谐型。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做到讲正气、讲大局、讲原则、讲团结,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形成团结协作、气顺人和、运转有序、公平公正的良好氛围。(二)规范水产养殖化1.滩涂养殖证统一规划。国家对水域利用进行统一规划,确定可以用于养殖业的水域和滩涂。单位和个人使用国家规划确定用于养殖业的全民所有的水域、滩涂的,使用者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本级人民政府核发养殖证,许可其使用该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核发养殖证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集体所有的或者全民所有由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水域、滩涂,可以由个人或者集体承包,从事养殖生产。使用国家规划确定用于养殖业的全民所有的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水域、滩涂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本级人民政府核发养殖证,许可其使用该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承包集体所有或者全民所有由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的,依法签订承包合同后,可以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申请领取养殖证,当地人民政府予以注册登记后,发给养殖证。养殖证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需到原发证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从事养殖的单位和个人需持有养殖证方可申请水产品原产地证书、无公害水产品基地资格等。2.饲料无污染。从事水产养殖应当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科学确定养殖密度,合理投饵和使用药物,防止污染水环境。船舶排放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应当符合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从事海洋航运的船舶进入内河和港口的,应当遵守内河的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船舶的残油、废油应当回收,禁止排入水体。禁止向水体倾倒船舶垃圾。船舶装载运输油类或者有毒货物,应当采取防止溢流和渗漏的措施,防止货物落水造成水污染。 (三)合理提取地下水1.地下水污染治理工作。相对比较落后的地下水污染治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可是从实际操作来看呢,不能对众多污染事件坐视不理,尽管是因为法律法规的落后。一方面,从国家情况来看,应当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需要加强,另一方面各地方应当将现有的法律法规落实到位并结合实际的情况。从整体角度来看,要防止执行过程中的舞弊行为,必须建立起必要的信息反馈闭环。禁止利用渗井、渗坑、裂隙和溶洞排放、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禁止利用无防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等输送或者存贮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多层地下水的含水层水质差异大的,应当分层开采;对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不得混合开采;兴建地下工程设施或者进行地下勘探、采矿等活动,应当采取防护性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人工回灌补给地下水,不得恶化地下水质。2.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较高,但利用效率较低, 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是 大有潜力可挖的。如提高用水产业的科技含量,工业用水的先进技术和先进工艺,农业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膜下滴灌”, 效果好,节水率高。推广渠道防渗技术,提高循环水的次数。城市生活用水和污水处理,净化后多次多项利用,采取先进的节水设施和节水措施,解决城市生活用水“跑、冒、滴、漏”的现象。要建立大型的蓄水池,把大气降水(雨水)有效利用起来。总之在各个环节上,采取有效措施,在全面节水的环节上,积极开辟新水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3.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对地下水开采,实行打井申报制度和取水许可证制度。辖区内打井开采地下水资源,每年初由打井单位向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报计划,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列入年度水利建设计划,并公开公告,由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同意,办理取水许可证。打井必须坚持先办证,核定取水量,然后打井,其他任何单位不得自行作主批准打井,更不得擅自打井或先斩后奏。严格控制打井开荒,凡是新开发项目,特别是土地开发项目,要坚持以水定开发、定项目,需要打井提取地下水的,首先由县级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水资源论证,通过后方可办理取水许可证,否则不得立项。针对目前地下水资源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及时制定相关的规章办法,完善法规体系,将各方主体行为纳入更明确、更具体、更便于操作、更具针对性的法规规范之中。4.建立和完善超采区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省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科学规划和合理布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