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五文言文阅读习题1.docx_第1页
福建省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五文言文阅读习题1.docx_第2页
福建省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五文言文阅读习题1.docx_第3页
福建省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五文言文阅读习题1.docx_第4页
福建省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五文言文阅读习题1.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五文言文阅读一、(2018福建莆田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 三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越王乃以馀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 (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注释】 范蠡:人名,越国大夫。保栖:守卫居住。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臣之妻私臣私:_(2)时时而间进 间:_(3)且以报越 且:_(4)战者逆德也 逆:_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B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C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D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_ (2)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_4简要分析邹忌和范蠡劝谏的方式和结果有什么不同。_二、(2018福建泉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 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袁中道夜雪)【注释】 雪子:霰,一种不透明的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敲戛:敲打。1用“/”给乙文中的画线处断句。(断两处)夜 雪 大 作 时 欲 登 舟 至 沙 市 竟 为 雨 雪 阻。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焉得:_ (2)客此 客:_(3)辄复不遂 辄:_(4)任之而已 而已: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_(2)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_4甲文中“_ ”写出了西湖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而一个“独”字表达了作者_的情操;乙文中“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的描写角度是_描写,写出了_ 。5乙文中,作者认为“亦复有少趣”,“趣”在何处?_三、(2018福建厦门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孟子)【乙】 墨者有钜子腹黄享,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腹黄享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黄享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杀之。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去私)【注释】 钜子:墨家学派对墨家有成就的人称“钜子”。腹黄享:人名。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_(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_(3)此所以禁杀伤人也 所以:_(4)人之所私也 私:_2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黄享不可不行墨者之法B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黄享/不可不行墨者之法C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黄享不可/不行墨者之法D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黄享/不可不行墨者之法3将文中画横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_(2)不许惠王,而遂杀之。_4(1)甲文运用_论证的方法来论证“舍生而取义”的观点;乙文主要通过_来刻画腹黄享的形象。(2)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谈谈你对“义”的理解。_四、(2018福建漳州质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黄冈新建小竹楼记) 【注释】 椽:房椽。陶瓦:用泥土烧成的瓦。雉堞圮毁:城上矮墙倒塌毁坏。公退:公事完毕,回来。茶烟:指烹茶炉火的烟气。齐云、落星、井干、丽谯:都是名楼。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有仙则名 名:_(2)何陋之有 何:_(3)因作小楼二间 因:_(4)被鹤氅衣 被:_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止于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B止于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C止于/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D止于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_(2)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_4甲、乙两段文字表现了怎样的共同情怀或志趣?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_五、(2018福建三明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节选自富贵不能淫)【乙】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 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复食。至燕,馆人供张甚盛。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注释】 弘范:元军元帅。张世杰:宋军将领。泫然:水滴下的样子。捄:同 “救”。乡:同“向”,面对。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岂不诚大丈夫哉诚:_(2)富贵不能淫 淫:_(3)天祥泫然出涕 涕:_(4)吾事毕矣 毕:_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B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C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D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_(2)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_4乙文中,文天祥哪些表现体现了甲文中孟子的有关“大丈夫”的思想主张? 请简要分析。_六、(2018安徽中考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公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左传)【乙】 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对曰:“是则可矣。知夫苟中心图民【注】智虽弗及必将至焉。”(节选自国语)【注释】 中心图民:内心为百姓考虑。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又何间焉 间:_(2)小惠未徧 徧:_(3)必以信 信:_(4)必以情断之 之:_(5)智虽弗及 及:_2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知 夫 苟 中 心 图 民 智 虽 弗 及 必 将 至 焉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_ (2)是则可矣。_4甲、乙两段文字刻画人物主要运用了_描写,甲在写作手法上还使用了_。5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选段简要分析取胜的原因。_七、(2018湖北孝感中考改编)文言文阅读。【甲】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比读齐史,见孙搴云:“我精骑三千,足敌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秦观精骑集序,有删改)【注释】 滑稽,比喻能言善辩。旬朔:十天或一个月。比:近来。惩艾:惩治,惩戒。曩:从前。寻绎:推求探索。省:记。孙搴(qin):人名。勒:此处译为编辑。庶几:或许,差不多。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主人日再食 再:_(2)烨然若神人 然:_(3)然负此自放 负:_(4)心善其说 善:_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A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B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C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D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_ (2)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_4宋濂和秦观在学习方面有何异同?_八、(2018四川南充中考)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 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选自新序)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苦其心志 苦:_(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_(3)至于鄙 鄙:_(4)卒得反国 卒:_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B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C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D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3请翻译下列句子。(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_(2)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_4结合甲、乙两文,概括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_九、(2018四川乐山中考改编)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甲】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广家世世受射。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矣。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乙】 (广)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阵。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杀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阵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若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以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避之数岁 岁:_(2)因复更射之 更:_(3)广之将兵 将:_(4)上山阵 阵:_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B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C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D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矣。_ (2)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_4从甲、乙两文中能看出李广是个什么样的人?_十、(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虽有嘉肴)【乙】 任末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枝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会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自拾遗记,有删改)【注释】 任末:人名。笈:书箱。庵:茅草小屋。荆:灌木名。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1)不知其旨也 旨:_(2)负笈不远险阻 负:_2下面句子中朗读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知/其旨也 B观书有会/意者C然后/能自反也 D常/以净衣易之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_(2)人若不学,则何以成?_4结合甲、乙两文中的内容,谈谈你在自主互助学习中的启示。 _十一、(2018江苏盐城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甲】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节选自岳阳楼记)【乙】 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烟水苍茫中,居然米家父子笔意;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一碧,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晓梵声出松杪,悠然有遗世之想;晓起观海门日出,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忽跃起数千丈,映射江水,悉成明霞,演漾不定。瘗鹤铭在雷轰石下,惊涛骇浪,朝夕喷激。予来游以冬月,江水方落,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汩没之中,披剔尽致,实无不幸也。(选自渔洋山人文略)【注释】 米家父子:米芾父子。杪(mio):树梢。瘗(y)鹤铭:六朝摩崖石刻。披剔尽致:仔细而详尽地阅览、观赏。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春和景明 景:_(2)心旷神怡 怡:_(3)悉成明霞 悉:_(4)得踏危石 得: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_(2)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忽跃起数千丈。_3根据乙文内容填空。游焦山四件快事:_晚望月孝然祠外_晓起观海门日出4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但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所不同,请简述。_十二、(2018山东临沂中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 从香山俯石磴行柳路,不里许,碧云在焉。刹后有泉,从山根石罅中出,喷吐冰雪,幽韵涵澹。有老树,中空火出,导泉于寺,周于廊下,激聒石渠,下见文砾金沙,引入殿前为池,界以石梁,下深丈许,了若径寸。朱鱼万尾,匝池红酣,烁人目睛,日射清流,写影潭底,清慧可怜。或投饼于左群赴于左右亦如之,咀呷有声。然其跳达剌泼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其长尺许者,潜泳潭下,见食不赴,安闲宁寂,毋乃静躁关其老少耶? (节选自袁宏道西山十记记四)【注释】 碧云:碧云寺,在北京西山。罅:裂缝。涵澹:水波激荡的样子。有老树,中空火出:泉水从一棵空心老树中如喷火般激溅而出。激聒石渠:在石渠中激荡起哗啦啦的水声。匝池红酣:满池的鱼欢快地游动。清慧可怜:样子清秀灵动惹人喜爱。跳达:同“佻达”,此处指鱼儿欢快游动的样子。剌泼:鱼击水声。毋乃:表揣测,相当于“恐怕”“只怕”。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心乐之 乐:_(2)不可久居 居:_(3)不里许 里:_2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或 投 饼 于 左 群 赴 于 左 右 亦 如 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_ (2)然其跳达剌泼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_4甲、乙两文两文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_十三、(2018湖南邵阳中考)古诗文阅读。【甲】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注释】 广才:增长才干。 淫慢:放纵懈怠。 险躁:轻薄浮躁。 意:意志。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后值倾覆值:_(2)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_(3)静以修身 以:_(4)悲守穷庐 穹庐:_2用“/”划分朗读节奏。(各断一处)(1)咨 臣 以 当 世 之 事(2)险 躁 则 不 能 治 性3翻译下列句子。(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_(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_4诸葛亮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几乎是神的化身。你了解的诸葛亮还具有哪些可贵品质?他的这些品质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请任写两点谈启示)_十四、(2018广西桂林中考改编)文言文阅读。【甲】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摄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注释】 本文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刻露:鲜明地显露。本:根据。上:皇上。刺史:即作者。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野芳发而幽香芳:_(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_(3)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 既:_(4)遂书以名其亭焉 书:_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守归/而宾客从也B晦明/变化者C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D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_(2)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_4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写景上语言特点的不同。_十五、(2018浙江衢州中考改编)文言文阅读。【甲】 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刈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载相随,数止买臣毋歌讴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居一月,妻自经死,买臣乞其夫钱,令葬。 (节选自班固汉书朱买臣)【乙】 买臣之贵也,不忍其去妻,筑室以居之,分衣食以活之,亦仁者之用心也。一旦,去妻言于买臣之近侍曰:“吾秉箕帚于翁子左右者,有年矣。每念饥寒勤苦时节,见翁子之志,何尝不言通达后以匡国致君为己任,以安民济物为心期。而吾不幸离翁子左右者,亦有年矣,翁子果通达矣。而向所言者,蔑然无闻。岂四方无事,使之然耶?以吾观之矜于一妇人则可矣其他未之见也。又安可食其食!”乃闭气而死。(选自罗隐越妇言,有删减)【注释】 毋(w):不要。经:上吊。乞(q):给。蔑:消失。矜:夸耀。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妻羞之,求去 羞:_(2)到太守舍,置园中 置:_(3)每念饥寒勤苦时节 念:_(4)而向所言者 向:_2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断三处)以 吾 观 之 矜 于 一 妇 人 则 可 矣 其 他 未 之 见 也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担束薪,行且诵书。_(2)筑室以居之,分衣食以活之。_4甲、乙两文或显或隐地写了朱妻之羞,请分别写出她因何而羞。_参考答案一、1(1)偏爱(2)间或、偶然(3)将要(4)违背2C3(1)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2)越国打算在吴国未发兵之前去攻打吴国。4甲文中邹忌委婉劝说,齐威王乐于纳谏,齐国大治;乙文中范蠡用直言劝谏的方式,越王不听良言,越国大败。二、1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阻。2(1)哪能(2)客居(3)就(4)罢了3(1)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和您一样痴的人呢!(2)随性看数卷书,也是很有趣的。4湖中人鸟声俱绝遗世独立侧面雪之大5“趣”在雪夜聆听竹林里传来的清脆的敲击声;“趣”在坐在昏暗的小屋感受炉火的温暖;“趣”在悠闲自得地读书。三、1(1)同“避”,躲避(2)假如,假使(3)用来(4)偏爱2A3(1)不只是(不仅)有贤德的人(贤人或贤者)有这样的心。(2)(腹黄享)没有答应秦惠王,就杀掉了自己的儿子。4(1)比喻(对比)对话(语言描写)(2)甲文中孟子认为的“义”是比生命更重要的大义、正义,能给予人不苟且偷生、不避祸患的勇气。乙文中腹认为的“义”是原则、公正、正义,他因此大义灭亲,维护了法律的正义性。我认为两文的“义”内涵虽稍有不同,但都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四、1(1)出名,闻名(2)什么(3)于是(4)同“披”,披着,穿着2B3(1)没有世俗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2)挨着的房屋都是这样,因为竹瓦价格便宜而且节省很多工序。4甲文叙写了环境的幽静和生活情趣的高雅,乙文着力写清韵雅趣的竹楼和幽雅飘逸的谪居生活,都表现了作者甘居陋室、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怀。五、1(1)真正,确实(2)使迷惑,使惑乱(3)眼泪(4)完成2A3(1)(他们)一生气,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2)弘范于是用宾客的礼节接见他(天祥),带他一起到厓山,让他写信去招降张世杰。4文天祥见元将拒行叩拜礼;文天祥拒绝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不因国亡而有二心,拒绝元将高官许诺;文天祥不食不寝,以死效忠,从容就义。 这些均体现了孟子讲仁义、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的大丈夫思想,更表现了大丈夫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惑、动摇、屈服的精神。六、1(1)参与(2)同“遍”,遍及,普遍(3)实情(4)代指“狱”(案件)(5)到,达到2知夫苟中心图民/智虽弗及/必将至焉3(1)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2)这(样)就可以了。4对话(或语言)衬托(或对比)5鲁庄公取信于民(有民本意识)、善于听从意见;曹刿敢于担当(有家国情怀)、富于谋略。七、1(1)两次(2)的样子(3)凭借(4)赞同,喜欢2C3(1)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2)成年后善忘,也许可以用这个来补救吧。4同:都觉得勤奋很重要。异:宋濂一直勤奋好学,不畏艰难,不注重吃穿,享受读书带来的愉悦。秦观在少年时记忆力突出而不勤奋,年长后记忆力减退,用勤奋来弥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