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11论民本优化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docx_第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11论民本优化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docx_第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11论民本优化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docx_第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11论民本优化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docx_第4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11论民本优化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论民本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桀纣(ji)粢盛(z chn)庠序(xin)曳兵(y)B.邪侈(ch)饿莩(pio)社稷(s)鸡豚(tn)C.数罟()孝悌(t)鹯(zhn)走圹(kun)D.丧死(sn)洿池(w)仓廪(ln)狗彘(zh)解析:B项,“稷”应读“j”。答案:B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兽之走圹也B.为丛驱爵者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解析:B项,“爵”通“雀”;C项,“无”同“毋”,不要;D项,“颁”通“斑”。答案:A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侯危社稷,则变置变置:改立。B.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有时。C.申之以孝悌之义申:反复陈述。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解析:B项,“或”,有的人。答案:B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者”字结构,译为“的人”。B项,介词,按照/连词,表修饰,相当于“而”。C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助词,的。D项,介词,替/介词,被。答案:A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5.与“得天下有道”一句中“得”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虽欲无王,不可得已B.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D.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解析:A项,能够;B项,求得;C项,通“德”,感激。答案:D6.与“今之欲王者”中“者”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B.项伯者,项羽季父也C.言之,貌若甚戚者D.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解析:B项,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C项,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D项,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答案:A7.对下列“之”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桀纣之失天下也所欲与之聚之民之归仁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诸侯皆为之驱矣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此之谓也A./B./C./D./解析:助词,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指示代词,这,此。答案:C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2)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参考答案:(1)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2)如果现在天下的国君有爱好仁德的,那么诸侯们就会替他把人民赶来。(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洿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洿池、沛泽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周公相武王诛纣,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选自孟子滕文公下,有删改)注:诐:偏颇。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治:治理。B.孔子惧,作春秋惧:忧虑。C.罪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怪罪。D.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易:改变。解析:A项,“治”,太平、平安。答案:A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B.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C.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D.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答案:A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认为自己好辩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他借论辩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宣扬儒家的“仁政”思想。B.孟子将杨墨两家的学说概括为“无君”“无父”,将其比作乱臣贼子的邪说,认为危害大于禽兽。C.孟子主张端正人心,消除邪说,反对偏激,批判怪论,这些做法符合人民意愿和社会发展规律。D.孟子认为没有大禹天下不会太平,没有孔子人们会变成野蛮的夷狄,没有周公人们会思想混乱。解析:D项,应为“没有周公人们会变成野蛮的夷狄,没有孔子人们会思想混乱”。答案:D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2)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参考答案:(1)尧、舜死后,圣人之道衰微,残暴的国君接连出现。(2)杨朱、墨翟的学说不停止(传播),孔子的学说不能彰显,这样邪恶的言论就蒙蔽了百姓,阻塞了仁义。参考译文:公都子说:“别人都说先生喜欢辩论,请问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我难道喜欢辩论吗?我是不得已啊。天下有人类以来很久了,太平一时,动乱一时。在尧的时候,水倒流,在中国泛滥,陆地成为蛇和龙的居所,使老百姓无处安身。“尧、舜死后,圣人之道衰微,残暴的国君接连出现。他们毁坏房屋来造深池,老百姓无处安身;荒废农田来建园林,使老百姓得不到吃穿。这时又出现荒谬的学说、残暴的行为,园林、深池、沼泽一多,禽兽也跟着来了。到了纣的时候,天下又大乱。周公辅佐武王杀掉纣,灭了五十个国家,把老虎、豹子、犀牛、大象赶到远方,天下人很高兴。“时世衰落,道义微茫,荒谬的学说和残暴的行为又出现了,有臣子杀掉他的君主的,有儿子杀掉他的父亲的。孔子为此忧虑,写了春秋。春秋说的是天子的事情。所以孔子说:了解我的可以只凭春秋这部书了!怪罪我的也可以只凭春秋这部书了!“从此圣王不曾出现过,诸侯放肆纵恣,一般读书人也乱发议论,杨朱、墨翟的学说充满了天下。天下种种议论,不是归附杨朱,就是归附墨翟。杨氏讲的是为我的道理,这叫不把君主当回事;墨氏讲的是兼爱的道理,这叫不把父亲当回事。目中无父,目中无君,这是禽兽啊。公明仪说:厨房里有肥肉,马厩里有肥马,但是老百姓面有饥色,田野上有饿死的人,这是带领野兽吃人。杨朱、墨翟的学说不停止(传播),孔子的学说不能彰显,这样邪恶的言论就蒙蔽了百姓,阻塞了仁义。仁义的道路被阻塞,就等同带领禽兽吃人,人们之间互相残杀。我为此忧虑,因而捍卫古代圣人的学说,抵制杨、墨,驳斥夸诞的言论,使发布谬论的人起不来。种种谬论从心里产生,就会妨害行动;妨害了行动,也就妨害了政治。如果圣人再起,也不会抛弃我的这番话。“从前禹平息了洪水而天下太平,周公兼并了夷狄,赶跑了猛兽而百姓安宁,孔子作成了春秋而叛乱的臣子、作逆的儿子感到害怕。我也要端正人心,抑制谬论,反对偏激的行为,驳斥夸诞的言论,来继承这三位圣人。我难道喜欢辩论吗?我是不得已啊。”能够用言论来反对杨、墨的,也就是圣人的门徒了。”三、语言运用13.有人认为孟子之于中国散文,犹如诗经之于中国诗歌,可见孟子文学地位之高。联系所学过的孟子中的文章,用对联的形式概括孟子的艺术特点。示例(孔子):德合乾坤,集群贤之大成;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表。答案示例:气势磅礴,笔力锋芒,富于鼓动性;比喻贴切,结构工巧,富有说服力。14.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段话。读论语宜曲阜音,读孟子宜滕州调,读老庄宜河南腔。解析:先分析示例,比如论语记载的是孔子的言行,孔子老家是曲阜,由此可以找到一些相关的作者,然后从作者特点的角度入手仿写。答案示例:(1)读莱蒙托夫宜喝酒,读海涅宜高歌,读雨果宜沉思。(2)读李白宜长啸,读王维宜安静,读陆游宜舞剑。课时演练促提升(B)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社稷(j)胥吏(x)走圹(kun)水獭(li)B.沟壑(h)仓廪(ln)奚暇(x)狗彘(zh)C.孝悌(t)庠序(xin)忖度(cn)祭祀(s)D.驱爵(qu)桀纣(ji)洿池(w)所恶(w)解析:A项,“獭”应读“t”。答案:A2.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粢盛:供祭祀用的谷物。B.苟为不畜,终身不得畜:平日积聚,储藏。C.弃甲曳兵兵:士兵。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制止,约束。解析:C项,“兵”,兵器。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申之以孝悌之义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A.两个“之”字相同,两个“其”字也相同B.两个“之”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C.两个“之”字不同,两个“其”字也不同D.两个“之”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解析:中的“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中的“之”,代词,的;句中的“其”,都是代词,它的。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C.牺牲既成D.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解析:A项,“养生”古义是“供养活着的人”;C项,“牺牲”古义是祭祀用的牲畜;D项,“无罪”在句中意为“不要归咎”。答案:B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1)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曰:“国君任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背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2)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3)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有删改)注:葛:远古时期的部落名。旄倪:指被俘虏的老人和幼儿。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汤放桀,武王伐纣放:释放。B.贼仁者谓之贼贼:戕害。C.五旬而举之举:攻克。D.诛其君而吊其民吊:慰问。解析:A项,“放”,流放,放逐。答案:A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孟子“民本”思想的一组是()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七十里为政于天下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A.B.C.D.解析:是对何谓故国的评论,是齐宣王想假托顺应天意而吞并燕国的表现,是表述商汤如何统一天下的。答案:D7.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认为一国之君要辨识没有才干的臣子并罢免他们,不能仅仅听身边之人和诸大夫的意见,还要倾听百姓的声音。B.孟子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表明孟子主张施行仁政,以民为本。国君如果倒行逆施,就是老百姓的敌人。C.战争胜利后,齐宣王想吞并燕国的土地,孟子认为需要看燕国的百姓是否愿意,如果兼并了,燕国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兼并。D.尚书记载,商汤最先征伐葛的时候,天下的人都信任商汤,但后来却因不公平造成了怨声载道的局面。解析:D项,“造成了怨声载道的局面”错误。原文的“怨”,是后被征伐的百姓抱怨不先征伐自己的国家,而先被征伐的国家的百姓是高兴的,没有抱怨。答案:D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国君任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2)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参考答案:(1)国君进用贤臣,如果碰到不得已的情况,会使卑贱者位居尊贵者之上,疏远者位居亲近者之下,对此可以不谨慎吗?(2)老百姓以为您将把他们从水火中拯救出来,于是用箪盛着饭,用壶盛着酒浆来迎接您的军队。参考译文:(1)孟子见齐宣王,说:“所谓故国,不是有乔木的意思,而是有累世勋臣的意思。王连亲信的臣都没有了,从前所进用的,今天不知到哪里去了。”王说:“我怎么辨别一个人没有才能而舍弃不用呢?”孟子说:“国君进用贤臣,如果碰到不得已的情况,会使卑贱者位居尊贵者之上,疏远者位居亲近者之下,对此可以不谨慎吗?左右亲近的人都说好,不可立刻举用;各位大夫都说好,不可立刻举用;全国的人都说好,然后考察他。发现他真好,然后举用他。左右亲近的人都说不可用,不要听;各位大夫都说不可用,不要听;全国的人都说不可用,然后考察他。发现他真不可用,然后罢免他。左右亲信都说可杀,不要听;各位大夫都说可杀,不要听;全国的人都说可杀,然后考察他。发现他真可杀,然后杀他。所以说这是全国的人杀他的。这样,才可以做百姓的父母。”齐宣王问道:“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商纣,有这些事吗?”孟子回答道:“文献上有这样的记载。”宣王问:“臣子杀他的君主,可以吗?”孟子说:“败坏仁德的人叫贼。败坏信义的人叫残,残和贼这样的人叫独裁者。我只听说杀了独裁者纣罢了,没听说臣杀君啊。”(2)齐国攻打燕国,大获全胜。宣王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有人劝我吞并它。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同样是万辆兵车的大国,五十天内便打下它,光凭人力是不能如此的。不吞并的话,一定会有天灾。吞并它,怎样?”孟子答道:“吞并它而燕国的百姓高兴的话,就吞并。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武王就是。吞并它而燕国的百姓不高兴的话,就不要吞并。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文王就是。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同样是万辆兵车的大国,老百姓用箪盛着饭,用壶盛着酒浆来迎接王的军队。难道有别的原因吗?只是要逃避水火一般的统治而已。”(3)齐国攻打燕国,吞并了它。其他诸侯国谋划救助燕国。宣王说:“诸侯国多有谋划来攻打我,要怎么对待他们?”孟子答道:“我听说过凭借纵横七十里的土地就能在天下实行统治,商汤就是。没听说过凭借纵横一千里的土地来使天下畏惧的。尚书说:汤的征伐,从葛国开始。天下人都信任他,当他向东面征伐时,西边各族的百姓就抱怨;当他向南面征伐时,北边各族的百姓就抱怨。说:怎么把我们放在后面?老百姓盼望他,就像大旱时盼望乌云虹霓一样。做生意的照样行商,种庄稼的照样下地,汤杀掉暴君而抚恤百姓,就像降了及时雨,老百姓很高兴。尚书说:等着我们的王,王来了我们就复活。如今燕国虐待它的百姓,您前往征讨,老百姓以为您将把他们从水火中拯救出来,于是用箪盛着饭,用壶盛着酒浆来迎接您的军队。可是您却杀掉他们的父兄,捆绑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宗庙,搬走他们的宝器,这怎么行呢?天下人本来就害怕齐国强大,如今齐国又增加了一倍的土地却不实行仁政,这就是惊动天下军队与您作对的原因。王赶快下命令,让老少俘虏回家,停止搬运宝器,与燕国的群众计议,择立一位燕王,然后自己从燕国撤出,这样还来得及使各国停止用兵。”(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0题。孟子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 暮 叩 人 之 门 户 求 水 火 无 弗 与 者 至 足 矣 圣 人 治 天 下 使 有 菽 粟 如 水 火 菽 粟 如 水 火 而 民 焉 有 不 仁 者 乎?”(孟子尽心上)9.用斜线“/”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限6处)参考答案: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