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资料—药学概论—医药行业发展.doc_第1页
论文资料—药学概论—医药行业发展.doc_第2页
论文资料—药学概论—医药行业发展.doc_第3页
论文资料—药学概论—医药行业发展.doc_第4页
论文资料—药学概论—医药行业发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述21世纪医药行业的发展作者:李丽 专业:药学 学号:1041630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的医药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极向着高新技术化、产业集群化方向推进,并完善建立了相应的行业监督体系。本文将从这三方面入手,剖析发展的过程和现状,提出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并就此给出相应的意见,以期对我国的医药产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关键词:医药行业,产业集群,行业监督1、前言医药产业是21 世纪的朝阳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入WTO 后,我国的医药产业要加快发展步伐,形成特色产业优势,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产业集聚是产业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重要的趋势,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本文总结了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建议抓住机遇,加大投入,加快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各省市均分别将医药产业列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支柱行业,纷纷建立生物医药科技园区,通过产业集聚来发展我国的医药产业。但在其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产业集聚优势没有体现出来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进程,如何从高新技术为主导,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质量监管,以促进我国医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成为现阶段医药产业改革升级的主旋律。2.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2.1 生物制药的迅速兴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1978年2005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1%。2006年生物医药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872亿元,同比增长14.6%;实现销售收入4999亿元,同比增长17.2%;实现出口(以出口交货值计)658.7亿元,同比增长26.3%。2007年17月,生物医药制造业累计实现总产值3424亿元,同比增长23.4%,比全部高技术产业增速高出4.6个百分点,比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分别高出8.1和2.8个百分点。其中最具现代生物技术特色的生物制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等领域增长迅速,成为生物医药产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2, 96。2006年,生物制药同比增长21.7%;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同比增长27.4%。2007年以来,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18月,生物制药实现总产值302.29亿元,同比增长24.37%;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实现总产值303.89亿元,同比增长22.04%。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随着跨国制药企业研发外包的加快,我国生物医药外包服务业迅速发展。以上海为例,2006年上海生物医药研发外包企业从29家快速增加到42家,产业规模快速增长,药明康德已经成功在美国上市。2.2 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医药产业已成为继信息技术之后的又一个经济增长点。我国在原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的基础上,近年来出现了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热潮,现在已经有80 多个地区(城市)提出建设生物医药科技园(生物谷、药谷),同时各地也纷纷出现医药企业的自发集聚3, 47-48。现阶段的医药产业集群分布比较广泛,发展势头迅猛。根据集群的特点分为:外商直接投资带动的外向型加工业集群。以天津、西安为代表。利用本地丰富的药材资源优势建立起来的医药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以中成药为主、东北地区中西医药结合、沿海东部地区的海洋药品。依托密集的国家科技资源形成的高科技医药产业工业园。主要分布在科技基础雄厚、有众多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大城市及省会城市。如上海张江“药谷”、中关村生物医药园。2.3 行业监督体系的完善药品作为预防、诊断、治疗各种疾病的特殊商品,各国政府在积极扶持医药产业发展的同时,更为重视对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1998 年我国组建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3年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基础上又组建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几年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保证公众健康、安全有效用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成绩。在药品研究方面加大了监督实施GLP、GCP的力度4, 226;在药品准入方面,实行了严格的药品注册审批制度,健全完善了国家药品标准体系。在药品生产方面实行了GMP强制认证制度,从2004年7月1日起,我国所有化学原料药和中西药品制剂都达到在GMP条件下生产;在药品管理方面,实施了分类管理制度,公布了4300多种药品为非处方药,由消费者自己购买使用,其它为处方药,按剂型类别逐步做到凭执业医师处方购买使用;完善加强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药品再评价工作,特别是严厉打击了各种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犯罪行为。所有这些,最根本的是保障了公众用药安全有效,体现了以人为本5, 91-92。同时,也为医药企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促进了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3.我国医药产业现阶段面临的问题3.1 产业结构问题虽然全面实施GMP和GSP认证,淘汰了一批落后企业,但医药企业多、小、散、乱的问题仍未根本解决,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龙头企业尚未形成;国内厂家仍集中生产一些比较成熟、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仿制药品或传统医疗器械产品,同品种生产企业数量众多,产能过剩,重复生产严重,专业化程度低,市场同质化竞争加剧。如2001年,居我国医药产业首位的哈药集团年销售额为80.2亿元人民币,仅相当于同期葛兰素史克公司药品年销售额的1/50。产业规模小,如2001年,我国的医药产业年工业总产值仅相当于1个大型的跨国制药公司的年销售额。医药行业的集中度低,19942001年,销售额排名前8位的企业集中度一直不足15%。早在1996年,日本医药产业销售额前8位医药企业的集中度为44%; 1993年,英国医药产业销售额前4位医药企业的集中度为35%6, 57。从1992年开始,国际上许多公司出现并购浪潮,不少的医药企业并购后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市场的集中度也不断提高。而我国的医药企业尽管开始集群化发展,但产业集中度低下,呈现出结构的不合理。3.2 技术结构问题创新能力不足、人才缺乏、生物技术工程化程度低。由于企业盈利能力低及对研发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略高于1%7, 63,大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比重处于较低水平,企业创新能力不强,高水平研发人员缺乏。同时,产学研结合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刚刚起步,在一些新兴领域尚有空白。医药企业发展还比较落后,大企业偏少,中小企业居多,基本没有建立起产业链条关系,企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网络没有形成,企业的医药项目重复仿制多,这必然造成医药企业由于产品同化而导致的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3.3 行业监督衍生的问题近几年来,国家有关部门为控制低水平重复,促进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品种结构的调整,制定了医药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依法提高了企业准入条件,严格了品种准入标准,实施了GMP、GSP、GAP认证制度,大大促进了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行业集约化、规模化和综合竞争力大大增强。全国医药企业近几年减少了1000 家左右。仅就GMP 认证,全国就投入资金1000多亿元,资金的需求促进了医药行业资本市场的活跃。但由于医药行业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引来了众多资金的投向,以及GMP改造后生产能力的提高,使得当前重复建设矛盾仍很突出。一些企业的困境说明GMP 改造后生产成本上升,如无拳头品种及良好的营销网络及管理,将导致生产能力闲置、利润下降,严重的将在竞争中被淘汰。4.现阶段医药产业的发展策略4.1加强产业园区、基地建设,促进产业聚集发展加强产业园区和基地的规划和建设,支持重点园区和基地完善基础条件和服务设施,建设产业公共研发平台和服务平台8, 64-65。以产业链条为主线,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吸引企业、项目、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向产业园区、基地流动,促进产业聚集发展。4.2加强生物医药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针对生物医药产业领域中小企业较多的现状,加强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一是加强企业产品和技术标准化建设,引导和促进企业采用国际和国内先进标准,全面提高企业标准化工作水平。二是加强企业研发中心的标准化建设,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加强企业管理标准化建设,规范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通过企业标准体系建设,推动企业管理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4.3大力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进程我国中医药有独特的优势和竞争实力。它是我国古代哲学、民族文化、传统科技、医疗实践的综合产物。中医药有数千年的实践经验,极为丰富的天然资源以及最具潜能的发展后劲,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最大的、最具垄断性的中药生产国9, 37-39。无论从历史、现实来看,还是对中医药的认识、理解、运用来看,发展中医药产业都是我国的优势所在。5、结论中医药应把重点放在采用现代技术定性或定量化确保原料和药品的质量稳定、疗效可靠和无毒副作用10, 86。中医药要走出国门,首先要在立足于国内的基础上逐步走向国际。发展中医药产业已到了刻不容缓、势在必行的关键时刻,“中药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项目”已列入国家重点项目。政府部门、社会各界、中医药企业要共同努力,推动中医药产业现代化,以形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参考文献1 李建青,黄泰康. 发挥产业集群效应 提高我国医药产业竞争力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07, (04):241-242.2 李进. 对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思考J. 亚太传统医药, 2009, (02):96.3 李进, 翟华勇.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 (04):47-48.4 李大亮. 国内外医药产业现状及今后发展J. 林区教学, 2009, (06):226.5 吴晓隽,高汝熹,杨舟.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模式、特点及启示J. 中国科技论坛, 2008, (01):91-92.6 张小平.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分析J.上海食品药品监管情报研究, 2009, (01):57.7 张伟.我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 (21):63.8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省级以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有关问题的通知J. 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09, (02):64-65.9 徐晓艳,汪永锋. 强化GSP认证后的管理 稳定企业长期发展J. 甘肃科技, 2009, (04):37-39.10 肖辛垣, 罗玉川, 罗金玉, 刘惠清. 实施GSP提升医药连锁药店的核心竞争力J. 中国药房, 2009, (10):86.1. 期刊论文 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 致富时代(下半月)2010(12) 2. 期刊论文 我国医药行业实施电子商务现状及对策研究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22(6) 3. 学位论文 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资产结构优化问题研究 2006 4. 期刊论文 浅析电子商务在医药行业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 中国科技博览2010(1) 5. 学位论文 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 2006 6. 期刊论文 我国医药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 中国药房2003, 14(3) 7. 学位论文 WTO与我国医药行业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2001 8. 学位论文 中国医药行业并购绩效研究 2006 9. 学位论文 天津市中医药行业信息服务发展策略的实证分析 2007 10. 期刊论文 医药行业OTC新产品的终端现状及策略原则 - 中国集体经济2008(24) 11. 刘强 中国医药与WTO 2005 12. 查看详情 13. 北京金瀚方医药研究中心 入世后我国医药行业呈现新格局 14. 王兴旺;卞家驹 入世对我国新药筛选工作的影响及其对策 期刊论文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2(05) 15. 曹文庄 浅谈加入WTO与中国的药品注册 期刊论文 -中国科技产业2003(01) 16. 郭克莎 加入WTO对我国医药工业的影响及对策 期刊论文 -中国工业经济2002(3) 17. 梁毅;毛红英;戴剑 从上市公司中报看医药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期刊论文 -中国药事2001(06) 18. 魏建中;王群 全球医药行业的七大特征 期刊论文 -上海医药2003(01) 1. 刘强 中国医药与WTO 2005 2. 查看详情 3. 北京金瀚方医药研究中心 入世后我国医药行业呈现新格局 4. 王兴旺;卞家驹 入世对我国新药筛选工作的影响及其对策 期刊论文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2(05) 5. 曹文庄 浅谈加入WTO与中国的药品注册 期刊论文 -中国科技产业2003(01) 6. 郭克莎 加入WTO对我国医药工业的影响及对策 期刊论文 -中国工业经济2002(3) 7. 梁毅;毛红英;戴剑 从上市公司中报看医药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期刊论文 -中国药事2001(06) 8. 魏建中;王群 全球医药行业的七大特征 期刊论文 -上海医药2003(01) 更多.相似文献(10条)1. 期刊论文 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 致富时代(下半月)2010(12) 2. 期刊论文 我国医药行业实施电子商务现状及对策研究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22(6) 3. 学位论文 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资产结构优化问题研究 2006 4. 期刊论文 浅析电子商务在医药行业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 中国科技博览2010(1) 5. 学位论文 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 2006 6. 期刊论文 我国医药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 中国药房2003, 14(3) 7. 学位论文 WTO与我国医药行业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2001 8. 学位论文 中国医药行业并购绩效研究 2006 9. 学位论文 天津市中医药行业信息服务发展策略的实证分析 2007 10. 期刊论文 医药行业OTC新产品的终端现状及策略原则 - 中国集体经济2008(24) 相关博文(50条)1. 广东医药行业稳增不改 /南方日报2. 所谓“药都”3. 华药董事长常幸:应全方位营造创新环境4. 医药业危机在“内”不在“外”5. 虎 虎 虎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6. 医药行业未见“寒冬” 危机在内不在外7. 医药行业未见“寒冬” 危机在内不在外8. 国内医药行业需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求生存9. 河南宛西制药董事长孙耀志:医药企业过多过滥是对社会不负责任10. 复星医药初吻FDA11. 中国医药行业格局在2010年代的嬗变12. 中国医药行业格局在2010年代的嬗变13. 转载医药行业将迎来黄金十年14. 郭振宇:中国医药行业就是大的做不强 小的做不死15. 医药行业:民营力量推动行业发展 /民营经济报16. 哈药集团总经理姜林奎 /21世纪经济报道17. 冷对阿斯利康:榜样的力量 II /中国企业报18. 转载医药行业十二五观察19. 中国的医药产业聚焦到世界500强任重而道远20. 中国药企探寻海外并购之路21. 左手转右手:转让石药22. 风雨中艰难地支撑着“民族医药自主创新”的旗帜23. 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24. 博奕25. 中药如何迈进国际市场 用法律保护医药26. 河北化学原料药产能过剩大幅减产 /经济参考报27. 转载中国生物产业新观察28. 未来新药研发何去何从兼评2010FDA获批新药29. 医院药店药品差价达56% 以药养医顽疾难治30. 国药寻找“商业魂魄”之路 /中国企业家31. 2009胡润医药富豪榜32. 哈药的“列特基诺”样板33. 哈药梦想34. 金融海啸难撼中国药企/中国产经新闻35. 转让石药,联想再玩左右手36. 转让石药,联想再玩左右手37. 恒瑞医药孙飘扬3年隐秘遥控/理财周报38. 转载:HP大中华区总裁孙振耀退休十五天后九大感言39. 陕晋冀京长城沿线环境与社会经济现状考察报告(续)40. 人民币升值、通胀预期与中国股市走向(下)41. 中文SNS的真实现状和机会42. 这就是民国:张鸣、陈丹青新书发布会43. 是狼来了吗?44. 点点滴滴的知识哪里来?(外一则)45. 中国作证制度之三大怪现状评析46. 三家争“贡” 游戏代言之怪现状47. 医生开进口药不害命但是谋财48. 好消息:国务院4月21日发布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49. 中国医药产业竞争力构建与可持续发展50. 于明德 医药产业当务之急更多.引证文献(4条) 1. 李香玉.陈滨 试论药品监管系统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构建 期刊论文 -中国药事2009(1) 2. 孙立虎 华北制药集团公司变革策略研究 学位论文 硕士2006 3. 吴铁 中国医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以泰凌医药集团为例 学位论文 硕士2006 4. 陈蛟 我国医药市场态势及国内企业发展策略研究 学位论文 硕士2006 20ro年,随着国内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国内医药市场发展前景持续看好,在外部国际市场逐步复苏的积极推动下,我国医药工业产销、效益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速,预计20ro年医药工业生产增长25%以上,全年工业利润增长30%以上,出口交货值增长约ro%以上。 首先,2010年4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提出了ZOro年度的16项主要工作任务。安排提出:各级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60%以上,城镇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2009年医药行业发展报告2009年的中国医药产业在多空因素的纠结中,凭借其独特的历史责任和优势,捍卫了朝阳产业一贯以超GDP增长双倍速发展的牛势。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预测,2009年,中国医药产业总产值首次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约18%,并有望在2010年继续保持23%的高增长,达到12500多亿元。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新医改方案等国家产业政策的密集推动下,中国医药产业褪掉了一贯的非主流和扛不起大任的产业“小弟”的外形,成为各级政府重点扶持的战略产业,为未来医药产业的持续高速发展完成了历史性转折。 政策,让中国医药市场更规范 2009年一系列新医改政策的陆续出台,成为中国实施调整振兴产业规划以及扩内需、保增长、重民生、促和谐的重要措施,让更多的中国百姓共享健康,也让中国医药市场的大幅增长近在眼前。 去年末,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主持召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审议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李克强在会上强调要加快建设基本药物制度,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逐步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回顾这一年,新医改启动政策出台之密集是令人惊叹的,而这一系列政策无不对改善我国公民的卫生保健、促进医药消费有重大意义,也相应会带来市场的进一步扩容。据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数据,到2010年,新医改带来的药品市场理论扩容量粗略测算为:医疗资金筹资额约为4000亿元,药品市场需求将增加近2000亿元。这一系列的新医改措施带来的市场增长已经搅动了医药产业的巨大热情。 创新,让中国医药产业更具竞争力 为了让“创新”这个产业引擎发挥更强劲的动力,在2009年,中国在推进药物创新方面给予了政策和资金的巨大支持。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比以往更加重视“新药”的力量。 4月21日,国务院发布了在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为中医药事业在新世纪新阶段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5月5日,“十一五”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正式启动。8月21日,作为专项牵头组织单位,卫生部、总后卫生部根据专项总体组专家论证意见,联合发布“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第一批课题申报指南,标志着“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工作正式启动。 5月1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快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工作,讨论并原则通过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会议提出要以生物医药等产业为发展重点,从7个方面大力发展生物产业,2009年,中央财政将安排328亿元,2010年,将安排300亿元左右带动企业投资,主要推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的培育,重大新药的研发以及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 在政府层面上,在2009年对生物医药的创新给予的关注是不同于往年的。 12月10日,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出席“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推进会时强调,要根据国务院会议精神,结合新药专项实际,尽快凝练出一批标志性成果,加速研发与产业化,强化系统集成,切实推进实施力度,加强顶层设计,系统集成各种有利资源,推进专项实施工作。通过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加速企业成为医药技术创新的主题。 此前,11月121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与中国医药国际交流中心联合在上海张江举办了首次“中国药物创新论坛-战略与决策”研讨会。与会企业、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达成上海共识,对我国医药创新的形势、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形成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坚定了我国医药行业走创新发展之路的信心和决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吴浈在会议上指出,今后审批的新药要“新”,以有新疗效为前提;改剂型药要“优”,与同剂型相比要有明显的优越性;仿制药要“同”,不是仿标准,而是要与原研药一样。药监部门将努力为药品创新体系建设做好服务,进一步完善药品技术审评指导原则,规范审评、指导研发;推动药品研究平台建设,加强对药品安全性评价机构和临床试验基地的监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规范药品研究行为,提升我国药品GLP、GCP实施水平;合理配置审评资源,集中优势力量用于创新药的审评。 这一年,在初步总结我国“十一五”期间,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大新药创制”取得的初步成果中,安妥沙星、幽门螺杆菌疫苗、左旋奥硝唑、海姆泊芬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等被重点推荐,被业内一致评价为是我国在世界上首次确定化学结构、作用靶点的一类新药。 整合,让产业链运作更有效率 如果说产业层面的横向竞争主要在于产业链效率比拼的话,2009年,以国药、上药这样的产业巨头的重组和整合动作为点,以遍布全国的商业联盟星火为面,中国医药产业链在深度、广度上的自身改善让我们充满期待。 需方的集中,需要的是供方的能力提升。如果站在全球视野上看,中国医药产业的脊梁龙头企业还不够强壮。与跨国医药企业巨头相比,差距明显。没有强大的产业,等于将市场拱手让人。 如何迅速做强,并购整合是常见处方。1月26日,全球制药行业排名第一的辉瑞与惠氏达成协议,辉瑞通过现金和股票的方式,总计约680亿美元收购惠氏所有股份。3月11日,制药巨头默沙东公司宣布,以411亿美元现金加股票为筹码收购竞争对手先灵葆雅公司。 国内药企龙头同样在2009年有大动作:冀中能源入主华药集团、医药集团与中生集团实行联合重组、上海医药重组。 很明显,未来的医药产业是巨人的竞技场。因此,众多中小企业抓住“联盟”这根救命稻草,促成2009年成立“联盟”在医药流通业再掀热潮。其实,目前在国内医药产业界,联盟已经不仅限于流通领域,在纵向的产业环节之间,联盟也越来越多。比如:辽宁医药临床研究战略联盟、广州生物技术外包服务联盟、成都生物与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等。当然,松散的联盟最终还是要走到更高效的整合。 2009年的中国医药产业,站在了历史的转折点上,政策让产业对未来市场更有信心,创新和整合让产业对自身发展更有信心,这也让我们对2010年产业调整后的第一步给予更多的乐观预期。题名作者作者单位文献来源发表时间被引频次下载频次61工业增加值增长15% 商业销售额增长10%记者 尹薇【报纸】中国医药报2002-02-280 062加入WTO对河北省医药行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韩文龙【期刊】经济工作导刊2001-07-080 1163浅析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动态刘维天津派康医药有限公司【期刊】天津药学2001-06-150 3564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问题的思考严晓兰; 张本照电子工程学院;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期刊】华东经济管理2000-12-301 13165行到水穷处徐志刚 王树正【报纸】国际商报2000-07-300 066我国医药行业发展战略研究严明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大连理工大学2000-03-010 665671999年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分析计光辅【期刊】国际医药卫生导报1999-03-150 1268以名牌战略带动吉林省医药行业发展李振华长春税务学院【期刊】经济视角1999-03-150 1169医药 编制好市医药行业发展远景规划刘忠闵【年鉴】抚顺年鉴1999/01/010 070世纪之交的我国医药行业发展战略冯国忠【期刊】中国药业1998-12-152 2771医药管理 医药行业发展的基本经验覃颖【年鉴】怀化年鉴1998/01/010 072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与医药行业发展孙志筠【期刊】中国药业1997-09-151 673加快南京医药行业发展的探讨叶贻国南京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期刊】现代商业1996-03-150 874第三篇 国民经济发展述评 云南医药行业发展述评陈志祥【年鉴】云南经济年鉴1996/01/010 075对南京医药行业发展战略的探讨叶贻国南京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期刊】改革与开放1995-11-25 76医药行业 医药行业发展概况【年鉴】福建年鉴1995/01/010 077医药行业 医药行业发展概况【年鉴】福建经济年鉴1994/01/010 078化学医药工业 县化工医药行业发展恳谈会【年鉴】武进年鉴1993/01/010 079医药工业制定医药行业发展10年规划和“八五”计划设想(草案) 薛翠娥; 李炳林【年鉴】山西经济年鉴1992-01-010 080医药 1990年医药行业发展综述周丕义近三年近三年国内医药行业(医药行业专题:/special/med-indu/)发展迅速,从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与产业链强劲势头,药品总体供求结构变化加快,药价水平保持稳中有降,医院与药店两个终端同时活跃,同时受原料药与物价上涨,医药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对药企生产经营的规范力度,国内药企生产成本增加,市场竞争激烈又让药品趋于降价,大部分药企在新产品开发与创新上严重脱节,盲目仿制同类产品,导致同品种生产企业数量众多,市场同质化引发价格战,加剧无序恶性竞争,进一步压缩行业盈利空间。但拉动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仍未改变,药品终端市场依然旺盛,医药行业的发展将继续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 05年中国医药发展趋势逐渐明朗化与多元化,众多医药公司从城市发展思路中走出来,开始重点开发农村医药市场,将产品定价参考农村市场的消费水平,分层次设点进行产品市场销售,产品全面向农村渗透。伴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启动,药企加大与农村县乡一级医院的合作,采取与国家有关部门合作推进县乡医生的培训,在全国多个县乡设立完善的营销分布网络。自04年到05年国家相关医药方面新政策的出台,药品单独定价政策正逐步成形,在公布降价的24种药品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品种,幅度为历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平均降幅约为35%,最高达58%,而总体降价金额大约35亿元左右。 06年国家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医药企业在生产、销售保持正增长,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536.9亿元,同比增长18.43%。全年累计实现工业销售产值5267.82亿元,增长19.41%。全年医药工业平均产销率为95.14%,比2005年同期高0.78个百分点,处于历史的较高水平。除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行业产销率同期分别下降1.8个百分点外,其他分行业的产销率均好于2005年。 受到原材料、水电煤价格上升,药企在产品生产加工守程中成本一路上涨,行业利润收入大幅下滑,产能空置严重,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成本摊消压力增大。医药工业的毛利水平已从2002年的37.2%下降至2006年的30.0%,持续处于下降趋势。虽然经济效益增速回升,但形势仍然严峻。2006年实现利润总额413亿元,同比增长11.1%,处于历史低位。累计亏损企业1368家,行业亏损面为22.62%;累计亏损额44.63亿元,同比增长27.37%。 07年国内医药市场药品降价、成本费用压力仍然存在,在加上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在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不断提高的同时,医药产品的价格持续走低。医药行业在发展仍然面临诸多的挑战,虽然受多种因素影响,但随着国内外医药需求的稳定增长,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医药工业的生产、销售仍将继续以较快速度增长。根据“十一五”规划,2007年的覆盖面将扩大到全国县(市、区)总数的80%,农村市场医药消费的巨大潜力正在逐渐显现。 我国在07年加快医疗改革进程,加大对医药购销环节与商业贿赂的打击力度,整顿药品研制、生产、流通秩序,在医疗器械领域实施GMP认证试点。为提高三废治理水平,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清洁生产,国家发改委、国家标准委新近发布了医药产品取水定额,2007年还将在出台制药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推行医药工业的资源和环保新标准,提高行业门槛。 随着医改的加速,社区医疗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发展,将改变目前药品消费过分集中于城市大医院的市场格局。各项政策和医药专项的出台和实施,使医药企业在研发、生产、营销等各环节上的运作方式都面临重大调整,行业资源将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提高行业进入门槛,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对行业的未来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09年尽管当前处于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但是由于药品需求属于相对刚性的消费需求,加上新医改对医药行业带来的重大利好消息,新医改在2010年将带来约1000亿元药品消费增量,还将推动我国药品市场12.5%的额外增长,这都显示出医药产业所面临的巨大商机。中国医药行业前景简述据有关调查分析认为中国医药业在医疗支出增加,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迅速及保险范围扩大的支撑下,前景看好,他对中国医药行业的首次评级为具吸引力。一、医药行业基本现状1,医药行业仍属高新技术产业2,产品创新严重不足,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压力3,新医改推动中国医药市场向前发展4, 新兴医药市场繁荣兴旺二、 现状分析1,医药行业看似为低端制造业,但随着进入21世纪,人类创新发展,对各类产品的要求不断增高,医药行业也进入了高端技术时代,药品行业不断创新,出现了高科药品行业竞争激烈的状况。尤其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的发展。(一)“十五”期间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环境1、加入WTO带来环境变化。近期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药品知识产权保护。我国近年来生产的837种西药中97.4%为仿制。WTO中知识产权保护条款使我国制药业的发展今后只能走自主开发新药,或仿制国外专利期已过药品的道路。由于仿制专利期已过药品竞争激烈,利润微薄,而开发新药又得面对资金与科研等难题,很可能出现国内制药企业在普药市场激烈竞争、而利润丰厚的新药市场被外资公司控制的格局。二是降低药品进口关税。药品进口关税税率从14%逐步降低到2003年的6%不会对国内造成冲击。因为一方面我国制剂药市场进口产品与国内产品价格差距很大,降低部分关税不能构成很大冲击。另一方面药品进口关税目前并不太高,从14%降到6%缺少下降空间。国外制药厂商由于制造成本高,没有价格优势,同时国外制药厂商在中国执行的是高定价、高促销费用的营销策略,目标市场定位为高端市场。因此不会进入国内普药市场与国内制药企业打价格战。三是开放药品分销服务和开放医疗服务市场。中国承诺在2003年1月1日开放药品分销服务业务,外商可在中国从事采购、仓储、运输、配送、批发、零售及售后服务。由于有3年的缓冲时间,并采取先合资、后独资,先零售、后批发,先试点、后放开到全国的渐进开放方式,另外,由于国内正在实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只保证基本的医疗需求,价格较高的进口药较少收入其中,因此进口药的市场份额难以大增。2、国家医药产业政策导向。近年来,国务院调整药品监管机构,重新划分职能,规范医药行业发展方面的政策陆续出台。这些政策总的原则是鼓励创新、强化监管,淘汰落后小规模企业,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引致的恶性竞争,提高行业整体水平。主要的内容是以下几方面:一是鼓励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1999年修订的新药审批办法突出了鼓励创新、加强新药保护的精神。首先,延长了15类新药的保护期限,其中一类新药从8年保护期延长到12年保护期,其它各类新药的保护期均有所延长。在新药保护期内只允许取得新药证书的企业生产销售新药,其它企业不得仿制,以保护新药研制生产企业享受到创新的利益、不致遭受激烈的价格竞争。其次,在药品价格管理方面,法规规定新药可以在定价时取得更高的毛利率,以使新药生产企业获得更好的利润。第三,严格管理和控制新药证书的转让、允许在企业集团内进行药品的委托加工和异地加工等一系列措施,将大大地改善医药企业的研究生产环境,推动企业对新药开发的投入,加快新药的产业化。“入世”以后,我国新药审批正在作重大改变,新药的概念将由原来的“首次在我国生产的药品”修改为“首次在我国上市的药品”。这将刺激在我国进行“抢仿”。今后的趋势是,国家由重点保护新药转向重点保护专利,这将进一步促进研究开发和创新。二是限制审批,强制实施GMP。针对我国目前制药企业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行业整体素质不高的状况,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主要举措是通过药品生产企业换证及强制实施GMP(GoodManufacturePractice:优良药品制造管理规范)认证,提高制药企业进入门槛,限制企业数量。国家药监局规定,2004年6月30日前全国所有药品制剂和原料药生产必须符合GMP要求并取得GMP证书。同时推行的还有GSP(GoodSupplyPractice:优良药品流通管理规范)认证。根据认证标准,制药企业完善或重建一个标准生产线的软硬件投资在4000万-2亿元人民币之间。新建药厂除有标准化的GMP车间外,还要有一个二类或两个三类新药才允许开办。同时,GMP和非GMP企业相同产品实行差别订价。制药企业实施GMP管理是国际通行做法,我国制药企业通过GMP认证的为数不多。估计现有6000余家制药厂和17000家批发公司在认证后将减少大半。通过GMP认证,短期内会增加企业投入和加大成本,但有利于保证药品质量、淘汰落后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制药基础较好、有一定实力的地区制药行业发展。三是实施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医药分业经营。在药品零售中,医院所占市场份额约85%,药店所占市场份额约为15%。2000年以来,药品分类管理制度正式实施,“医药分业经营”开始在部分地区试点,促进了零售药店的快速发展。自2000年国家药监局批准50家零售连锁企业试点跨区域经营以来,各地零售市场的竞争逐步走向白热化。云南、成都、南京等地出现了以削价为主要形式的激烈竞争。我国加入WTO后,不少省市放开接受申办零售药店,使零售网点快速增加。以广东省广州市为例,1998年共有零售药店1700多家,2001年增至3200多家。随着非处方药制度的深入实施和患者“自我药疗”能力的提高,药店所占市场份额将会逐步增高。但是,我国也面临着药品批发企业过多、缺少规模经营效益的问题。据统计,目前全国具备“三证”的药品批发企业有1.65万家,但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不足5%,名列前10位的批发企业销售额占市场总销售额的20%左右。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药品市场规模为我国10倍的美国只有近百家药品批发企业,大公司的年销售额均在20亿美元以上,目前排名前3位的公司销售收入占全国的96%。这种状况使我国在2003年1月1日起放开药品分销服务后面临新的挑战。为了应对这种状况,国家药监部门对药品企业的淘汰率2001年达到26.8%,2002年将淘汰约10%。四是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和药品强制降价。医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从2000年起在全国逐渐推行,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制药企业来说,参加各地的医院招标,成交量过于分散导致企业营销费用增加。就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而言,突出的问题是执行者没有利益驱动或者中形成新的利益团体,监督者不到位。1997年以来国家计委先后10多次降低中央管理药品价格。2002年西药降价药品达199种,平均降价幅度15%,降价总额达20亿元。按国家计委的降价政策,药品价格下降针对的是流通环节,实际出厂价不降。但在实际经营活动中,拥有渠道优势的医院和经销商必然将利润损失向生产厂家转移,要求降低实际出厂价。面对药品价格下降,生产企业的对策一般是改变包装规格、改变剂型甚至停产。药店和医院也采用替代药品,降价药品在药店下架、医生处方不开降价药品。克服上述弊端,“医药分家”势在必行。论文国内外医药产业发展及未来趋势来自 3、“十五”期间医药产业发展方向“十五”期间,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总体趋势是: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生物和现代医药产业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增长速度和盈利都将进入新的阶段;国内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为医药产业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将使人均药物用量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促进生物医药和现代医药产品市场的更大扩张;随着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环境的改善,新品种的上市将比以前有所加快;国际医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移,使我国面临接收制造和研究开发能力转移的机遇,大力发挥成本和资源优势,我国将有可能成为世界制药产业重要的加工制造中心。预计“十五”期间,我国药品需求年平均递增幅度有可能达到12%(见表1),到2005年,全国药品需求将达到2180亿元,比2000年净增940亿元。表1医药行业发展及预测(年均增速,%)年份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世界药品市场销售额1996-200013.42000年17.510.62001-2005128注:来自国家经贸委“医药行业十五规划”数据。未来五至十年期间,我国医药市场以化学药为主、中药为辅、生物制药为补充的格局不会改变。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和制药产业状况,“十五”期间,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是发展现代生物制药、推进中药现代化和发展优势原料药。具体内容如下。(1)发展现代生物制药。生物工程技术方面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小。预计未来五年内,我国将开发10-15种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工程药物。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在重点发展生物工程药物的同时,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生物工程技术对化学制药、中药、生化制药进行技术改造,促进产品升级,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十五”期间发展的重点领域是:一是重点利用重组DAN技术和原生质融合技术构建新菌种,或改造抗生素、氨基酸、维生素等产品的生产菌种,提高工艺技术水平,降低消耗。二是开发预防、诊断与治疗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及免疫缺陷等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疾病的新型疫苗、诊断试剂和生物技术药物。三是开发现有的生物技术产品新剂型。四是采用基因工程与细胞工程技术和传统生产相结合的方法,生产稀缺的中药材。“十五”期间,优选一批已取得研究成果且有较好市场前景的产品实现产业化,发展医药高新技术产品,促进生物制药产业更快发展。(2)推进中药现代化。中药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之一。但由于现代化水平较低,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在加入WTO之后将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保持优势,尽快提高国际竞争力,应对“洋中成药”及国外天然药物的冲击和影响,需要在生产技术、质量标准、产品开发等方面加快现代化步伐。一是加强国际性合作,促使我国中药的药理基础、疗效功能、品牌信誉获得国际上的认可(特别是要努力争取美国FDA即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的认可),并解决中药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和不科学问题,使我国传统中药的生产方式与国际上天然药物的现代化生产方式接轨。二是在充分发掘传统中药的同时,要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中药新产品新品种,加快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的改造、更新和升级,加强中药材和中成药的产业化基础和标准化生产,提高中药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和规模化生产水平。三是积极推进中药材的生产规范化、产业化和集约化进程,建立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标准体系,推广GAP(GoodAgriculturePraactice:优良药材种植规范),鼓励和支持中药提取物的标准化、商品化生产。(3)发展优势原料药。要继续扩大规模,提升技术水平和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