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国学经典促进行为养成——以国学经典促进品德教育的研究.docx_第1页
品读国学经典促进行为养成——以国学经典促进品德教育的研究.docx_第2页
品读国学经典促进行为养成——以国学经典促进品德教育的研究.docx_第3页
品读国学经典促进行为养成——以国学经典促进品德教育的研究.docx_第4页
品读国学经典促进行为养成——以国学经典促进品德教育的研究.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品读国学经典 促进行为养成以国学经典促进品德教育的策略研究一、课题的提出(一)研究背景1基于国学经典对品德教育的促进作用的思考近年来,公共关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日增,对国学经典的关注越来越强烈。神州大地,经典诵读蔚然成风,这表明了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伴随着传统文化热的兴起,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国家在清明、端午、中秋和春节四个传统节日里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和“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等教育活动,将文化与教育不断融合在一起。实际上,传统文化的弘扬与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来就是相得益彰的,本质上都是推动人的发展。在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要善于借鉴和利用这些传统文化资源。教育要依托学校,通过课程、教材、教学等多个渠道直接或间接地进行民族文化的教育与渗透,更好地承担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2基于国学经典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的思考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活动是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我们所提倡的国学教育就是让学生通过接受国学经典教育,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告诫学生怎样做人,怎样提高自我修养。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变化其气质,开启其智慧,提升其素养,使他们的生命陶溶出某种深度,以维护人性光辉,以塑造人格品质,以造就人才,以陶铸大器。使国学经典成为他们一生高远见识、优美人格的源头活水。3基于国学经典与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的思考从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的角度出发,探讨发挥国学经典德育功能的一般原理,通过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和研究,把国学经典教育变成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综合有序的德育课程,发挥传统文化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浸润作用,并以此行为强化学校德育教育的功能。4基于国学经典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价值的思考学校文化就是学校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特殊存在的样式,是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学校文化具体表现为学校整体的思想、心理和行为方式,通过学校的教学、管理、组织和生活的运营而表现出来。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价值之一就是将我国传统文化内容经过价值批判和取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传播给下一代。为了达成学校教育的以上功能,学校必须充分地利用各种因素,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二)研究的意义1通过开展“国学经典”系列教育活动,把国学启蒙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积极营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环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行为习惯,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幼小心灵里埋下经典国学的种子。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在国学经典教育的特定氛围中去体验、思考、理解、感悟,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我,从而懂得既要学好知识,又要学会做人的道理。2通过开展“国学经典”系列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对文化经典的学习兴趣,通过人文熏陶来增进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初步的道德感悟能力,使学生在快乐中获取知识,在教师的关爱中健全人格,在规范化的教育与管理中学会做人,“学做真人”,在学校奠定终生发展的基础。3通过开展“国学经典”系列教育活动,探讨发挥文化经典的德育功能的一般原理,特别是在教育主题的确立、文化经典的选择、内容的序列化与系统化、正规课程与非正规课程之间的整合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4通过开展“国学经典”系列教育活动,使国学经典文化时时充满校园,使多姿多彩活动处处体现育人,使学校教育与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协调发展,凸现民族性与时代性以及教育性的融合。二、课题现状近几年,国学启蒙教育越来越多地被我们社会各界人士所认可,而且各界仁人志士倡导了许多活动以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推出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儿童中国文化导读”工程、江苏省扬州市的“小学古诗文辅读实验”、中华孔子学会成立的“国学启蒙馆”、济南市大明湖路小学开设“国学”课等等。 从国内外领域的研究趋势看,台湾王财贵教授、南怀谨先生于90年代初倡导和推行华人“少年读经运动”以来,在台湾,诵读经典教育理论已经被家长及老师所接受,读经的儿童已超过一百万人。国学渐渐被世界人们所重视,国家教育部也开始关注“国学启蒙”。目前,国学启蒙响应者已有很多,在老一辈学者的关怀下,将会成为新世纪文化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各地实验区的研究都已初见成效,有的经验已经在更大的范内推广,也为我们进行研究提供了一些宝贵的经验。现在全国各地研究国学经典与学校德育工作关系的不是很多,没有形成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与德育的理论、策略,也没有形成体系。因此,在现阶段研究国学经典与德育关系具有很大的空间和前瞻性。三、理论依据1、经典诵读教育的“反刍”理论: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它的载体是国学经典,它的关键点是诵读成诵。诵读诵读,必须坚持一个基本的关键的原则是:“不求甚解,只求熟读”。这一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重要的诵读教育原则至今仍然有用。白酒酿造的原理也可以引入国学经典诵读,因为白酒酿造原理告诉我们,醇香的白酒,往往都是人们等待多年以后才能品味的。这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十分有益。2、民族文化传统具有广泛性和渗透性,它潜移默化、 耳濡目染地影响着人身心各方面的发展。经典诗文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它所具有的文学价值以及它所包蕴的人文精神更是毋庸置疑。诵读它,可以修养身心,增加智慧,开启成功之门;诵读它,可以让人懂得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人生。开展经典诵读,有利于使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专家认为,“道德”、“品性”、“气质”等重要价格素养,很难“教”成,靠的是“陶冶”、“熏习”或“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培养出来的。经典教材中皆是美心美文,嘉言懿行。让学生熟诵于口,濡染于心,会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品性和修养,比单纯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这对于提高小学生文化修养与道德修养、提高儿童的品质养成及爱国情操有重要的意义。四、研究基本内容、重点及难点1、将国学经典纳入校本课程,开设国学课。学校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和各年级国学教育的具体目标。安排三至六年级每周一节课为国学课程,将国学精髓三字经、弟子规、论语作为我校各年级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构建国学课的授课模式,不同年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自己独特的国学课授课模式。通过全面布置教学内容对教师进行培训骨干教师上引路课全员教师推进课教师的集体研讨等五个环节,即:三、四年级学习三字经弟子规:熟读成诵、自读自悟,悟中求实,导读成诵。五、六年级学习论语: 温故知新,升华内涵,熟读成诵。通过每周一次的国学课程,使学生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最终成为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的谦谦君子。 2、营造“国学教育”育人环境,让经典育人“润物无声”。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上,学校将进行精心设计,整体规划,分块布局,处处体现国学教育特色。我们将在学校教学楼的所有学生经过的墙壁、走廊上张贴国学经典的宣传牌。3、重视学科渗透,将诵读活动引入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挖掘教材中涉及到经典的知识点,结合上下文内容,分析经典内涵,从而达到理解的目的。语文学科的教师和思品社会学科的教师挖掘经典知识点,并在课堂教学中组织重点讨论,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4、拓展“国学经典教育”实践活动,达到活动育人的目的。 在实践活动之中,我们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国学教育”,有常规国学教育学科活动,有结合养成教育的主题活动,还有一年一届的大型文化艺术节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发动师生开发出丰富多彩的诵读形式:一是利用大课间,放学路队,上操时让学生边做操、边诵读,边走路边诵读。既锻炼了身体,又诵读了经文。二是经典游戏表演。以往拍拍手、跳皮筋等游戏的顺口溜如今换成了“人之初,性本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等经文,学生喜闻乐见,乐于接受;把经典语句配上时代音乐,走上表演舞台,赋予新时代的气息,让小学生享受到创新的乐趣。三是开展社团活动。为了能够理解经文的含义,学生还自发成立了社团,由各班诵经的爱好者组成,他们在一起共同探讨儒家经典的深厚内涵,共同探讨自己的人生感悟,共同展示自己诵读的成果。教师们也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聚在一起研究儒家经典,探讨人生理想,讨论对学生的教育方法是活动的主要内容。四是经典故事表演。在熟读、熟背经典内容的基础上,中高年级的学生开始尝试深入理解经文的内容,他们把经文里的小故事进行改编,设计台词,搬上舞台进行表演,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重点:把国学启蒙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积极营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环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行为习惯,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幼小心灵里埋下经典国学的种子。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在国学经典教育的特定氛围中去体验、思考、理解、感悟,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我,从而懂得既要学好知识,又要学会做人的道理。难点:探讨发挥文化经典的德育功能的一般原理,特别是在教育主题的确立、文化经典的选择、内容的序列化与系统化、正规课程与非正规课程之间的整合。五、预期目标及任务:1. 通过课题研究,挖掘国学经典所蕴藏的伦理道德资源,推进本校德育特色建设。2. 通过经典诗文诵读,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接触名家名段名篇,精心编制经典阅读篇目,帮助学生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唤起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为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3. 让学生在广泛参与中加强对国学知识的领悟,培养对中华文化的兴趣,以促进德行的熏陶,培养高雅的气质,为基础教育注入新的活力。能给孩子们以精神上的滋养、激励、慰藉和启示。在无声的滋润与熏染中给孩子重要和深远的影响,达到正礼修身育人的目的。经典教育深入到课内,渗透到课外,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和育人的全过程,使学生具有了深厚的文化积淀,使经典育人“生根开花”。4、师生素质明显提升,办学水平明显提高。教师的一朝一夕,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展示了明显的特点国学经典。学生陶冶了高雅情趣,开阔了胸襟,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了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学生的自律和行为规范能力有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依据先进的教育理论,从实际出发,对学校的德育发展做出全面的设计与规划,把诵读国学经典纳入学校德育课程之中使之系列化、规范化、科学化,把诵读国学经典与学校文化建设统一起来,通过诵经典、学国学,创建在文化上具有自身特色的个性化学校。本课题的主要任务概括为以下四点:一是,抓住国学思想精髓,与引领德育工作相结合;二是,抓住经典教学理念,与构建和谐课堂相结合;三是,抓住传统文化底蕴,与打造魅力教师相结合;四是,抓住圣人思想光芒,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本校三、四、五、六年级学生。六、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参考国学经典著作,提炼适合小学生使用的理念,运用于教学实践。 2、调查研究法。分析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对学校德育方面已取得的成果进行全方位的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具体对策。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充足准备,明确研究的主攻方向。通过家长会给家长发放调查问卷,与家长面谈或电话访谈等形式,了解学生言行方面的缺失。通过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面谈、QQ聊天、心理咨询等方式,了解学生思想现状。 3、观察法:利用各个学科课堂教学时间或重大活动,观察学生在言行举止方面的表现并记录在案,便于解决相关问题。 4、行动研究法:采用边研究边实践边修改边提升的方法,在实践反馈中不断提高研究质量。 5、对比研究法:此方法应用于研究学生在学习国学经典前后思想、言行等方面的变化。 6、经验总结:不断探索与总结,一学期一总结、一阶段一总结、结题总结、推广总结。探寻基于学校德育创新的内容、方法、途径及其操作策略。总结其成功,总结出不足,择其善而从之,取其精华,修正不足,使我们研究总结出的成功经验更完美、更科学。七、研究过程1编印校本德育教材。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三、四年级);经典名句(五年级);寓言故事(六年级)。2组织实施。通过开展诵读、撰写心得、交流感悟、讲故事、主题班会、征文竞赛、手抄报展评、演讲比赛和经典诵读展示等活动。3理论提炼。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反复论证、提炼和概括,最终形成一定的理论成果。八、课题研究阶段(课题预计从2017年5月至2019年11月)1准备阶段:(2017年5月2017年12月) 课题申报(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落实分工,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和研究计划。(2)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国学经典方面的文献资料以及全国其它学校在国学经典诵读方面的宝贵经验和研究成果。(3)落实技术课程的研究2实施阶段:(2018年3月2018年12月)主要工作是进行问卷调查、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