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孙培青.docx_第1页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docx_第2页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docx_第3页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docx_第4页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一、原始社会的生活和教育的起源原始教育的特点: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如下几个特点:原始社会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因此教育也没有阶级性。原始社会教育的目的是为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服务:基本内容是传授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以及社会生活常识。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没有专门人员和专门机构教育手段是通过语言,口耳相传,观察模仿。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教育还没与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二、古代学校的萌芽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社会生产日益发展,有可能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专门办教育和受教育。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培养专门人员进行管理。文字的产生,文化知识更加丰富,有了更便利的学习条件和更丰富的学习内容,这就有必要和可能建立有组织的计划的专门教育机关。“成均”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一、夏商的教育夏代的教育已经进入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教育工作是国家的重要事务,由国家机构中的六卿政务官之一的司徒主管教化;实行教育职能的场所:序、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本阶级的成员及其后代培养成为能射善战的武士;教育内容另一重要方面是宗教教育;人伦道德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总之在奴隶社会初期,国家已把教育事务作为行政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司徒负责管理教化,教育机构与政治行政机构结合,有国都的学校也有地方的学校,开始有了等级层次,教育为政治服务,突出表现在教育目的要培养奴隶主贵族的武士,教育内容重视军事训练;商代的教育商代有成熟的文字可作为教育手段;商代已根据不同年龄,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实际划分了教育阶段;商代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军事教育、礼乐教育、书数教育;二、西周的教育西周的社会学在官府: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西周的学校制度:大概可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1、国学西周的“国学”是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西周的“国学”按入学年龄和程度分成小学(强调德行教育,内容是德行艺仪几方面)、大学两级,小学设在宫廷附近,大学设在近郊,天子与诸侯的大学名称各异。2、乡学西周“乡学”是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规模比较简单,只有小学一级。六艺教育礼乐:礼(政治、伦理、道德、礼仪)乐(诗歌、音乐、舞蹈)射御:射箭技术以及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书数:文字书写以及算法;三、春秋战国时期教育上的变革: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一般认为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渡时期。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上层建筑也发生激剧的变化。文化教育方面也随之发生变化,其主要标志就是官学衰落,私学兴起。官学衰落的原因: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教育。王权衰落导致学校荒废。战争动乱打破了旧的文化垄断。私学兴起:士阶层的变化与教育的新需要。私学兴起为百家争鸣开辟园地。特点:自由办学、自由就学、自由讲学、自由竞争;四、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在教育基本理论上的主张1、教育的作用:孔子主要从两方面论述了教育的作用和地位。教育和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的关系。(社会作用)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为政以德”,他认为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不一定直接去做官才算参与政治活动。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有了众多的人口,就要努力发展经济,使它富足起来,还要加强教育,提高文化。他还把“足食、足兵、民信”作为立国的基本要素,甚至认为在不得已时,食、兵都可去,民信不可失。治理国家只靠政令、刑律,不如德治和礼教,教育比政令、刑律更加重要和有效。2、孔子还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论证了教育的作用,他承认人的成长,教育起着决定作用(个人作用)。名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人的聪明才智不是先天的,主要靠后天习得,无论何人,只要肯努力求学,就一定能获得成功)。“有教无类”的基本含义:就是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评价有教无类: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是顺应社会历史进步潮流,符合教育事业发展趋势的。孔子并不是主张人人平等地受教育,更谈不上主张普及教育。孔子一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另一方面,认为下等民众不必受教育,或不能受同等的教育,仍然坚持教育的等级观念。3、关于教育的目的名词:“学而优则仕”:通过教育来培养士、君子和成人,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则是无可怀疑的。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这样的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4、关于教育内容孔子特别重视思想品质和伦理道德教育,在教育内容中有关这方面的科目占突出地位,一般文化知识的学习服从于道德教育的需要。在教育内容方面,孔子虽然重点突出诗、礼、乐,但对其他内容也不忽视。诗、书、礼、易、春秋都向学生传授。孔子在教育内容中排除了天命鬼神等迷信色彩的内容。5、孔子的教学思想(一)因材施教这项原则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孔子本人并没有提出“因材施教”这个命题,朱熹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因材施教”的名言。但孔子的教育实践却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二)启发诱导这项原则主要解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矛盾。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对的,限制或压抑学生的积极性也是十分有害的。(三)学思行结合这项原则主要解决学习与思考,或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孔子精辟地阐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乏而不实。(四)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有好学、乐学的态度; 不耻下问的态度;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6、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原则:(一)立志立志就是要确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解决前进的动力。(二)克己道德修养的核心是要自己的内心世界符合社会公认的准则和规范,因此道德贵在自觉,道德教育贵在培养道德自觉。(三)力行身体力行也可以说要知行统一、言行一致。首先要成于内而形于外,道德修养的高低要见诸行动。(四)中庸恰到好处;(五)内省运用内省来提高修养;(六)改过道德教育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发扬优点、长处和克服缺点、错误的过程。孔子认为社会上完美无缺的人是罕见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长处,同时也有缺点或错误,克服缺点与发扬优点往往是相辅相成的。8、孔子关于教师的论述(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1、孔子认为,作为一个教师,首要条件是具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教师必须先学好,然后才能教好,学好是教好的基础。2、同时只有教师能够“学而不厌”,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3、教师学好是为了教好,所以“诲人不倦”是教师最可宝贵的品格,是最崇高的精神境界。(二)爱护学生孔子把“仁者爱人”的精神倾注在学生身上,对学生怀着深厚的感情,正是对学生的热爱鼓舞他不知疲劳,全力教诲。(三)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以身作则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孔子特别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作学生的表率。(四)温故知新教师负有传递和发展文化知识的实名,既要注意集成,又要探索创新(五)教学相长孔丘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教学相长的;第三章:战国时期的教育一、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养士之风盛行;百家争鸣;私学发展 儒家私学 墨家私学:传授生产和科学知识,既是教学团体也带有宗教色彩; 道家私学; 法家私学;二、齐国的稷下学官性质和特点:性质: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容纳百家,思想自由;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特点:学术自由(容纳百家、地位平等、相互争鸣与吸取)、待遇优厚;历史意义稷下学官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显示了中国古代士人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创造了出色的教育典范。三、墨子的教育思想墨子的教育思想1、教育作用墨子很重视教育,希望用“上说下教”的方法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他把教育作为实现“饥者得食,寒者得哀鸿,乱者得治”的三项根本措施之一。他特别强调发挥人的主动精神,认为决定人的宝贵贫贱不是命,而是“力”之强与不强。(强调主观努力)墨子在强调主观努力的同时,十分重视环境的影响与教育的作用。2、教育目的内容的主张墨子主张教育要培“贤士”。“贤士”的主要品德是兼爱,有时也称作“兼士”。墨子培养的“贤士”与孔子培养的“君子”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要作治术人材。墨子为了培养“贤士”,在教育内容上,除了以“兼爱”为核心的政治道德教育外,还有科学和技术教育、文史教育、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3、教育、教学的主要原则主动:“强说人”的主动精神。墨子不同意儒家“叩则鸣,不叩则不鸣”的消极等待态度。创造:实践:量力:四、孟子的教育思想1、教育的作用社会作用:孟子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得民心”。“得民心”是“仁政”的社会关键,而教育是“得民心”的最有效措施。个人作用:孟子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认为人虽有先天的善性,但只是一种端倪。如果不受教育,不肯学习就会成为与禽兽差不多的小人。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2、教育目的.以明人伦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3、理想人格孟子在道德教育方面提出了下列原则:第一,持志养气。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修养首先要注意“尚志”、“持志”。与持志紧密相联的是“养气”,既要“持志”,又要“养气”。理智与情感的统一。第二,反求诸已。孟子从性善论出发,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中的自我修养。他认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原则是“反求诸已”。就是要自我反省、自我监督、自我评价。第三,动心忍性。意志锻炼,在逆境中得到磨砺。第四,存心养性。善端要成为实在的善行善性要靠存养和扩充。4、关于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他在教学方面提出的主要原则和方法有下列几点:深造自得:深入的学习和钻研,必须有自己的收获和间接,如此才能形成稳固而深刻地智慧,遇事则能左右逢源、挥洒自如;盈科而进:学习和教学工作的循序渐进;教亦多术:强调学习和教学过程循序渐进;专心致志: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五、荀子的教育思想1、教育的作用个人作用: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首先,人的贵贱、智慧、贫富都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和学习。荀子把环境影响与教育的作用加以区别:一方面承认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把环境的影响称为“渐”或“注错”。另一方面他又看到人是被动地受环境影响,强调人的主观努力,经过长期教育和经久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他把人的这种个努力学习称为“积”“积靡”。社会作用:荀子也很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他认为教育能够统一思想,统一行劝,使兵劲城固,国富民强。2、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是培养由士到圣人等各种治术人材,要求教育培养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或者说具有儒家学者身份且长于治国理政的各级官僚。教育内容就是诗、书、礼、乐、春秋。在教育内容方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荀子非常重视乐教。荀、孟教学不同主张:3、荀子和孟子的关于教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也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孟子主张“内发”,荀子主张“外向”。在学思的关系上,孟子比较强调“思”,荀子则特别重视“学”,荀子认为经过学习,掌握知识,才能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荀子把教学或学习的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并把行看作是学习的最终目标。这样孟子把教学或学习看作是“存养”、“内省”、“自得”的过程也是不同的。孟子曾把学习解释为保存和发扬先天固有的“善性”,荀子把学习解释为接触外界,掌握知识,见诸行为,以美其身。六、道家的教育思想1、教育的作用:强调自然人2、理想人格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对自然天性的遵循;3、学习与求知 涤除玄览与虚而待物; 其出弥远,其知甚少; 闻之疑始;4、道家教育思想的特点是反对人为和反对教条,道家反对认为,首先是深刻揭露了社会发展伴随的罪恶,因此具有反抗的意味,但道家仅仅是抓住乃至放大了社会罪恶的一面,而否定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其次是反对教育对社会原则的遵循,他们敏锐地看到了教育中社会原则与自然原则的矛盾,尤其是指出了人的自然本性如何保存的问题,但却夸大了两者的冲退,由此主张摒弃人对社会原则的服从。七、法家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绝对的性恶论;禁“二心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八、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1、大学中的教育思想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中庸中的教育思想性与教;中庸;自诚明与自明诚;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3、学记中的教育思想名词:学记:学记是礼记中一篇,一般认为是战国末期思孟学派的著作,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全文仅有一千二百多字,对先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相当全面的总结和概括,论述了教育的作用、目的和任务,以及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原则和方法,也谈到教师及师生关系。学记把教育的作用概括为“建国君民”、“化民成俗”。学记教育教学的原则:及时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学习观摩原则、长善救失原则、启发诱导原则、藏息相辅原则;学记教学方法:讲解法、问答法、练习法;4、乐记乐的产生:产生于人的心理活动,产生与人的情感;乐的作用:通过激发人内心的情来打动人,它对人的教育作用具有自然而然的感化,心悦诚服接受的特点。第四章秦汉的教育一、秦代的教育秦代文教政策:统一文字、严禁私学、吏师制度(一)“书同文”“行同伦”是推行共同文字、规范统一的社会伦理和行为习惯的政策。“书同文”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文字改革和统一文字的工作。“行同伦”的目的是为了“首(百姓)改化,远迩同度(法度)”。这些措施进一步融汇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对于促进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状态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二)“设三老以掌教化”是为了对一般人民进行思想教化的政策。(三)“颁挟书令”和“禁私学以吏为师”的政策,导致“焚书坑儒”二、汉代的文教政策(一)各家并存,推重“黄老之学”的汉初文教政策 重视知识分子作用 允许开办私学 废除挟书律(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是一项统一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的政策 兴太学以养士 重视选举、任贤使能汉武帝所采取的文教政策是符合封建社会政治和经济要求的,因此不仅为两汉诸帝王所延用,就是以后整个封建社会的诸皇朝,也只是做了一些修改和补充,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大变动,所以我们说,汉代教育对以后两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起了规范化和定型化的作用。三、汉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和经学教育的特点汉朝学校系统 官学私学经馆书馆地方官学中央官学聚序乡庠县道邑校郡国学宫邸学鸿都门学太学四、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一、三大文教政策的建议 思想统一:独尊儒术 设立太学:培养人才、推行教化 加强选举管理: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二、关于教育作用的主张(一)教育对人性的作用董仲舒认为人性之质中有“仁气”有“贪气”认为人性兼含善恶的要素。人性中有善的要素,但这善的要素并非即是善,善的要素必须通过人为的教育,才能使它进而为善。(二)教育对社会的作用董仲舒鉴于秦王朝对于人民实行“严刑峻法”而迅速被推翻的历史教训,主张实行“德教”。几乎把一个国家的治乱兴废都归于礼乐教化,政治上首要的事情就是“德教”。三、关于道德教育(一)德教是立政之本虽然主张教化与刑罚并用,但强调以道德教化为本为主,刑罚为末为辅(二)道德教育内容“三纲五常”、“正谊明道”董仲舒认为封建道德“三纲五常”及相应的忠、孝、仁、义等,都出于“天意”,是道德的基本内容。他说一个人如果有义,那么,“虽贫能自安”,如果不“义”,那么,“虽富莫能自存”。“正谊明道”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三)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1、“以仁安人,以义正我”董仲舒提出道德教育的原则“正我”他认为道德教育中,“治我”要严,不要攻别人的恶,要自责而不要责人。2、确定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意思是说,对体现封建国家利益原则的道义的追去,应高于对个人利益的追求。3、“必仁且智”提出重视教育而又必须德智相辅,通过智育进行德育的方法。此外他还认为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要紧密结合起来。五、关于教学内容和方法(一)教学内容“诗书礼乐”董仲舒认为只有圣王才可能“发天意”“承天意”,人们学习的内容就应该是他们所制作的诗、书、礼、乐和封建的伦理道德等知识,至于自然知识那是不应该学习的。(三)教学的原则和方法1、强勉努力2、专心致志他认为学习必须专心一致,始终好善求义才能知“天道”。3、精思要旨五、王充的教育思想一、思想特征对迷信烦琐的经学教育的批判,在论衡中,王充提到:天道自然;万物自生、万物一元;人死神灭。二、论人性和教育的作用(一)教育与人性的改良 决定人性的因素:正性、随性、遭性; 王充充分肯定教育的作用,首先肯定胎教、教育决定人性的发展方向、教育不仅可以改造人性,更是人类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然途径;(二)论教育对改造社会的作用 教育在发挥社会作用时所表现的隐效性;三、培养“文人”和“鸿儒”的教育目标 “文吏、儒生、通人、文人、鸿儒”“鸿儒”理想的培养目标。王充把“鸿儒”当作理想的培养目标。“鸿儒”能独立思考著、书立说。以为只有培养博通古今、著书说的“鸿儒”,才对社会有好处。四、“博通百家”的教学内容不仅儒家学术有益于政治,诸子百家的学说同样是“治国肥家之术,刺世讥俗之言”;不仅要求人们从书本中获得知识,而且要从现实的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中获得知识。五、论学习 学知与闻见; 思考与求是; “问难”与“距师”第四章魏晋南北朝的教育第一节魏晋南北朝的教育制度一、西晋初立国子学西晋短期的统一,学校还有发展。门阀世族,为了保持他们优越的门第族望,在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二、北魏正式建立郡国学校制度北魏由于政局相对稳定,因此学校比南朝发达,北魏重经学,设有国子、太学。普遍设置州郡学,并建立了州郡学校教育制度。三、专门学校的产生三国魏明帝时,卫觊奏请置律博士,教授刑律,招收律学弟子员。晋武帝教习书法。南朝研究儒经的“儒学”、研究佛老的“玄学”、研究历史的“史学”、研究词章的“文学”四科并立南朝开设医学。四、私学与家庭教育的发展魏晋时南北朝时期的学校教育虽因战乱而显衰颓,但私人讲学之风并未稍减,家庭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五、国内外文化教育的交流国内各民族的文化教育在这个时期进行了大交流,北方诸民族进一步加速了融合的过程。中国与西方、南方及东北各邻邦都在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开始有更多的交流活动。第二节魏晋南北朝的选士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分裂动乱,致使汉朝以来“乡举里选”为主的察举制度,事实上难以完全实行,于是实行“九品中正官人法”。一、设置中正郡置小中正官,州置大中正官二、品第人物中正负责察访与之同籍的士人,了解其家世源流,整理其德才表现材料,并据此做出简短的总评语,评定等级。三、按品授官中正将品第士人的有关资料造成表册,定期交送司徒府以供吏部选官参考,通常是官位尊卑高低必须相符,即上品者任高官下品者任卑职。第三节嵇康和颜之推的教育思想一、嵇康的教育思想二、颜之推的教育思想(一)关于家庭教育思想1、教育要及早进行颜之推认为家庭教育应从胎教开始,纵然做不到胎教也要及早从幼教起,越早越好。2、把爱子和教子结合起来他认为对子女不可“无教而有爱”,爱得其所,爱得其法,把爱子女和教育子女结合起来。3、注意环境习染对子女的影响他很注重环境习染对于子女的影响,告诫子弟要“慎交游”,要求审慎地看待子女左右的人。4、重视家庭的语言教育他认为从小学好语言很重要。在家庭教育中,子女学习正确的语言,是做父母的重要责任。第五章隋唐五代的教育第一节隋代的教育第二节唐代的文化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一、唐代的文教政策二、唐代的教育制度三、唐代的科举制度唐承隋制,全面推行科举取仕办法,正式完成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过渡,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从此科举制度成了知识分子入仕的基本途径。(一)科举考试的手续唐代通过科举进身的主要是中小地主(即所谓庶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他们的出身资历按当时规定经过三个途径来取得:一是由学校出身,叫“生徒”,二是由州县考送,叫做“乡贡”;三是由皇帝自诏,叫“制举”。(二)考试的科目和方法唐科举设科繁多,常行的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六科。另外,还不非常设的科目,如三礼、三传、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科等。武则天亲行殿试,并增加武举。唐朝科举考试的主要方法有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五种。唐代科举对国家的作用:唐王朝实行科举制度,的确满足了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的要求,收到了集权中央、巩固封建统治的效果。第一,官吏选用大权由中央朝廷来行使,这就加强了全国政权统一和集中。第二,选官有统一标准,全国要想做官的人都以全力去适应这些标准,这就加强了思想的统一。第三,向各地方的庶族地主、平民打开了门路,刺激、网罗了一批中下层知识分子,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第四,科举吸引全社会的知识分子,使他们埋头读书,养成极其驯服的性格,不易发生有满封建统治的不稳思想。唐科举对教育的影响:利:科举制度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第一,因为通过科举可以取得名位,一般出身低微的知识分子都强烈要求进学读书。科举制度的产生在客观上推动了封建教育的发展。第二,科举考试主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这对于结束魏晋以来学校教育所流行的清淡学风和玄虚思想,这对于学校教育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这对于造成当时出现的所谓“五尺童子耻于不闻文墨”的风气,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第三,科目中有明法、明算、童子、武举等,这对于当时社会教育上出现的重文轻武、重经轻算、重成人轻儿童的陈规,或多或少进行了冲击,这也是具有积极意义。弊: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儒家的几部经典章句和华丽的诗赋,考试方法又注重死记硬背,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学校的教学工作也就重文辞少实学,重记诵不求义理,充满了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恶习,第二,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起来了。科举成了封建知识分子进入官场的阶梯,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人生哲学支配了学校教育,严重影响着一般知识分子的思想。科举考试的最后取舍权是由主考官、礼部、吏部、宰相、皇帝决定的,录取标准又多以权势门第为转移。一般知识分子如果没有靠山、门路,就很难有被录取的希望。在这种情况下,名利贪贿之风就公开泛滥起来,这严重地毒害着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败坏着学校和社会的风气。第四节五代的教育第五节韩愈和柳宗元的教育思想一、韩愈的教育思想关于师论韩愈关于师论:师与道韩愈认为师是“传道”的,如果一个教师不能“传道”,那就不能成其为教师。传道须有师,卫道必须先重视向师学习。尊重师道就可以卫道了。道与业韩愈所谓“道”,是指儒家道统;所谓“业”,是指古文六艺之业,“道”是儒家基本思想基本精神;“业”,是指儒家经书,是载“道”的工具。教师的任务:“传道”和“授业”是教师最主要的任务;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还有许多疑惑之处需要教师去解释。“解惑”就是教师的第三个任务。韩愈认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道”与“授业”。因此,师与生的关系,就以“道”与“业”来衡量的。谁先有“道”谁就是教师;谁有专“业”学问,谁就是教师,教师不应受什么年龄、地位、资格等限制。关于学习方法1、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勉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刻苦,学业的荒废,在于嬉戏游乐;道德行为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败毁在于因循苟且。2、在博的基础上求精韩愈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领悟到了博与精的辩证关系。博与精是对立的统一,没有博就不可能有精,没有精,博也只不过是一种大杂烩。他一方面强调博学,另一方面又要求精约。3、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韩愈认为“师古圣贤人”,要“师其意不师其辞”。以古人为师,不必拘泥于章句,而要学习其思想、方法,要活学。二、柳宗元的教育思想他的教育思想,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文以明道,柳宗元认为文章是为阐明道理服务的,不能片面地追求形式漂亮、文采华丽、音节动听。这就是他的思想内容重于艺术形式的“文以明道”的思想,也是他的教学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认为学习、教育、写作的目的在于明“道”。二、交以为师,认为应免去师、弟子的虚名,而真正保持着师友关系,取长补短,相互为师。他的“交以为师”,以师为友,把师生关系,变为师友关系,这里包涵有学术讨论上的平等和民主的因素。三、顺天致性,柳宗元认为教育儿童的根本方法是“不害其长”,“不抑耗其实”,这是一种自然主义倾向的教育思想。教育儿童,不能太过或不及,更不能人为地束缚或戕害儿童身心的发展。四、博采众长,柳宗元主张广泛学习,博采众长。主张从各种著作中的不同特色和长处吸取丰富营养,加以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五、奋志厉义,鼓励太学生“奋志厉义”,作正义的斗争,对阳城整顿太学学风和太学生们大义凛然的正义之举给予高度评价,并对太学生采取“来者不拒”的态度,不能说是一种进步教育思想的表现。第六章宋元时期的教育第一节宋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一、宋代“重文”的文教政策二、北宋的“三次兴学”(一)庆历兴学和胡瑗“苏湖教法”北宋第一次兴学,是在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范仲淹参知政事时。兴学内容主要有三:一、令州县立学。二、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罢贴经墨义,着重策论和经学。三、改革太学。诏令下湖州取胡瑗之苏湖教法为太学改革的模式。苏湖教法:改变当时崇尚辞赋的学风,而重经义及时务,在学中设经义斋和治学斋,根据学生专长和爱好分斋而教。教学方法也与传统的死记硬背不同,而是以明体达用,培养有实际才干的人为目标。他在教学中循循善诱,讲习解经“至有要义”,能联系实际,或利用直观。他还提倡实地考察,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二)熙宁、元丰兴学和王安石教育改革宋神宗熙宁、元丰期间(1068-1078年),王安石两次为相,在推行变法过程中,实行教育改革,这是北宋第二次兴学。王安石对教育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点:1、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创立太学“三舍法”,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2、整顿地方学校3、颁定三经新义4、设置专门学校熙宁改革中,设置了武学、律学和医学等专门学校,以培养专门人才。5、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科,增加进士科名额。(三)崇宁兴学北宋第三次兴学是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蔡京执政时发起的。下令全国兴学,行三舍法,地方县学学生,经考试可升州学,州学学生每三个贡太学。并不断续增州县学生,扩充学校。添置算学、书学、画学。三、宋代的教育制度宋代中央官除国子学、太学外,尚设有若干专门学校,分别由国子监和各职能部门统辖。律学算学书学画学医学武学二、地方官学宋代地方官学在学校管理方面稍有改进,设置主管地方教育的行政长官。实行“三舍法”。拨给学田,保障经费。第三节宋代的科举制度一、罢察举,重科举宋代科举变化:(一)宋代各帝取士只以科举,察举之法罢废。(二)宋初对于科举特别重视,取士名额增加。(三)宋代对于科举进士及第的待遇也超过隋唐,凡中进士者立即授官,不须再经吏部考试。二、科举科目,内容及办法宋代科举大体沿唐代之旧,宋初设有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法等九科,而以进士科为最重。常科之外还有制科、武举及童科,均置废无常。考试内容,宋初仍仿唐制,考试诗赋、贴经、墨义。宋代科举改为三年一举行,此后成为定制。三、科举的作用和影响第三节宋代的书院一、书院制度的起源书院是中国自北宋到清代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它在这一时期中,在政治上和教育上都有其重要的地位,起过重大作用。“书院”名称起用于唐代,其性质有官办、私办两种。但那时还不是聚徒讲学的教育组织,而是校刊、收藏经籍的场所。宋既统一海内,乱世渐平,文风日起,士子纷纷要求就学读书,但当时政府尚无暇顾及教育,没有充足的实力兴学设校。书院就在这种形势之下兴起。它既满足了读书人求学要求,又为统治者解决了一个社会问题。二、北宋的著名书院及其兴衰六大书院: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茅山书院三、南宋书院的发达四、书院的组织、教学和教规书院形成许多显著特点:第一、书院是教学机构,同时又是学术研究机构。第二、书院允许不同学派学者蒞院讲学,重视学术交流,开展争辩。第三、书院讲学可自由听讲,不受地域限制。第四、书院教学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书院教学多采用问难辩论式,注意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第五、书院内师生关系比较融洽,师生间的感情相当深厚。第四节辽金的教育一、辽国的教育制度二、金国的教育制度第五节元代的教育一、元代“遵用汉法”的文教政策二、元代的学校制度三、元代的科举制度第六节朱熹的教育思想一、生平和教育活动在知南康军时,重修白鹿洞书院,制定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二、关于教育目的、作用的主张朱熹承袭儒家学者的一贯主张,认为教育目的、作用就在于“明人伦”。道德教育:朱熹强调教育目的、作用,是要适应宋代以来调整和强化封建伦理纲常的需要,坚持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朱熹用理学思想论述教育目的、作用,就是为了论证封建伦理道德的合理性和永恒性,又把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天理”必须遵守;又把违背或反抗封建道德的言行同归于“人欲”,必须禁止和根除。“存天理、灭人欲”,是其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三、“小学”与“大学”的教学内容朱熹关于教学内容的主张,是把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朱熹认为,八岁至十五岁是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教学内容是“学其事”,即须从洒扫应对进退开始,将伦常礼教教给儿童,进而教他们诗、书、礼、乐之文,使儿童在日常生活上,具体行事上,熟悉伦理纲常,达到存养已熟,根基已深的程度。大学阶段是15岁以后。大学阶段使人明理的重要性,朱熹精心为此规划了教学内容和学习步骤,尤其是在浩繁的儒家著作中,提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作为“大学”的基本教材四、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教学的原则有以下几点:(一)居敬穷理所谓“居敬”就是正心、诚意、也可以说是“专一”。(二)学思力行(三)因材施教(四)循序渐进五、朱子读书法(名词)朱子读书法六条,这六条是:(1)循序渐进,(2)熟读精思,(3)虚心涵泳,(4)切已体察,(5)著紧用力,(6)居敬持志。第七章明代的教育第一节明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一、文教政策(一)崇儒纳士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在南征战中,懂得了读书的作用,认识到要取得政权,治理国家,没有儒学,没有儒士是不能成功的,因而在战乱时期就很重视文化教育,一方面他自己勤于学问,另一方成更注意罗致文人,留意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明王朝建立之后,对人才的选取更加重视,措施亦更加有力。(二)创行八股取士明王朝在思想领域极力推崇朱理学,并奉为官方的统治思想,对思想领域的不同学派加以排斥和压制,明太祖与刘基首创八股取士,从“四书”和“五经”中命题,以八股制义为定式,“代圣人立言”,并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答案。(三)文化专制,禁锢思想明王朝是以君主独裁为特点的封建专制政权。在文教领域里,朱元障实行了种种禁锢思想的措施。明朝对国子学和地方学校的教官和学生都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二、学校的教育制度第二节明代的科举制度明代科举制度的特点:1、自隋唐行科举以来,历代考试科目均有进士、九经、开元礼三史、三传、学究、明法等科,而明代却只有进士一科2、明代考试内容包括经义、当代的诏诰、律令、经史和时务策等三方面。明初经义以“四书”、“五经”为限,而“四书”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做为官方统治思想的程朱理学,不仅被定为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学教材,而且成为士人仕进的唯一根据。3、明代科举分三场举行,每场所试内容和份量,乡试和会试完全相同。4、考试所用文体,规定一律要用“八股”。八股特点有三:第一,“八股”文之试题取于“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四书”已与“五经”齐名。第二、八股文章只能依据朱熹四书集注“代圣人立言”,不能丝毫阐发己意。第三、八股文章必须采用固定格式的排偶文体,否则不能入仕。三、科举的作用和影响科举成为唯一的入仕之阶。既然科举如此重要,作为科举附庸的封建教育,必须以科举之需为其内容和目的,而科举对教育影响最大者,莫过于“八股”,八股既为试文固定程式,于是学校教育的重点,也以教学八股为目的。第三节宋元明时的私学一、蒙学和经馆私学大体分为两类,一是以识字和学习基本知识为主的“蒙学”,相当于“小学”;一类是在蒙学的基础上,学习儒家经典、理学著作,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经馆”等,相当于“大学”二、蒙学教材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第四节王守仁的教育思想一、生平和教育活动二、“心即理”、“致良知”学说和教育作用、目的的主张王守仁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为基础的。他的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心即理”、“致良知”说。王守仁认为,宇宙万物都靠心的认识而存在。万事万物都不在心外,而在心内之中。王守仁不承认有客观存在之理,反对朱熹“即物穷理”的思想,认为“心”与“理”是合二为一的。王守仁从“心即理”出发,把内心修养作为教育的根本问题,多次提到“存心”、“尽心”、“明心”、“收其放心”、“求得其心”一类的修养方法。王守仁关于教育作用的主张,即是明心、存心、求得其心、即是支人欲,支习染,即是存天理,去人欲。王守仁认为教育目的是“明人伦”,而他的理论基础则是“致良知”说。“致良知”也就是“存天理,去人欲”,以实现“明人伦”的教育目的。三、关于教育内容的主张为了实现其目的,他认为凡是有助于“求其心”者均可作为教育内容,读经、习礼、写字、弹琴、习射、无不可学。名词:训蒙教约“训蒙教约”,其训练标准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目。所设科目为歌诗、习礼、读书三项。四、教学原则和方法(一)知行并进王守仁在上曾提出“知行合一”说,这是与其“心即理”“致良知”说密切联系的一哲学观点。王守仁所谓的“知”、“行”基本是封建道德观念的“知”、“行”,他认为这种知行应当合一,而且本来是合一的。(二)自求自得王守仁为了达到使学者“致良知”“明人伦”的目的,强调要引导学生“各得其心”,学习贵于自得。要达到自求自得,必须采取独立思考的方法,提倡怀疑,不盲目迷信书本、圣贤,并勇于坚持。王守仁多次提到为学要循序渐进,不可躐等,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求在教学上要顾到学者的心理发展水平,王守仁认为,良知到什么水平,教学就到什么水平,与循序渐进相联系,王守仁还强调因材施教。王守仁从他的良知说出发,认为乐是心中本体,教学必须引起儿童的乐学情绪,鼓舞儿童兴趣的方法进行教学。王守仁对当时儿童教育的状况进行了批判。第八章鸦片战争前的清代教育第一节清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一、文教政策二、教育制度第二节清代的科举制度一、科举考试制度和办法二、科举对学校教育的影响科举考试吸引了一部分知识分子,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汉族地主及知识分子的反抗情绪。清代科举考试对学校教育影响最大者乃是科举内容采用八股程式。八股文题必须取之于“四书”、“五经”。面对这种考试,作为科举准备场所的各级官学,只能以应付此等文章为务,不仅经世致用之学不能顾及,就是“四书”、“五经”,经义及文史书籍也不能基本弄懂,因此中央、地方官学虽设,只不过是有名无实的空架子而已,一些士子侥幸中式,亦多为无真才实学者。第三节明末清初进步教育思想明末清初进步教育思想形成:十七世纪是中国封建社会大动荡的时代。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动,有力地推动了思想领域的发展,思想和学术领域出现了进步思潮,代表人物有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颜元等人。他们以批判的、求实的精神,抒发了深刻而新颖的社会政治观点、哲学观点、历史观点,同时也提出了“别开生面”的具有进步意义的教育观点,对于官方传统的理学教育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提出了具有初步民主思想的教育见解和主张。明末清初的进步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可以概括如下:一、批判理学教育理论,进步思想家首先从批判程朱陆五的主客观唯心主义教育理论入手具体论述改革教育的意见二、清初进步思想家,批判理学家在人性问题上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进步思想家亦强烈反对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谬论。他们把理欲统一起来,认为理欲不可分离,天理寓于人之中。他提出人生应当达情欲,顺应和满足作为自然人的本能要求,反对理学家冷酷的、虚伪的禁欲主义。(二)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进步思想家对于教育应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非常重视。他们批判理学家空谈心性、侈谈伦理的“学为圣人”,提出要以“明到救世”为教育目的,培养具有挽救民族危亡和治理社会能力的治术人才。(三)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和技艺的学习进步思想家教育内容的主张和其教育目的是一致的。为了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他们积极提倡“实学”,反对理学家的空疏义理之学。进步思想家关于教育内容的主张,共同特点是重“实”,但其具体内容并不完全一致。(四)提倡“主动”“习行”的教学方法进步思想家从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提倡“主动”、“习行”的教学原则从而和理学家“主敬”、“主静”,“读书穷理”的学习态度和治学方法根本对立。(五)初步民主的教育主张进步思想家抨击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的同时,对当时教育上的专制主义和科举学校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提出了具有初步民主的思的教育改革意见第四节王夫之的教育思想一、生平二、教育思想日生日成的人性论和教育作用人性论:王夫之认为,人性是一种人类所具有的潜在发展能力,即所谓“气禀”。这种能力在生活环境变化过程中,通过“新故相推”而发展,因此人性是“屡移而异”,“未成可成,已成可革”的。人性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日生日成”以至于善的。教育作用:王夫之认为“习”在人性形成、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王夫之反对“生而知之”的观点。他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与外界事物的接触,是通过后天的实际活动取得的,这也正是人和禽兽只有先天本能的重要区别。知行观和教育过程王夫之在知行关系问题上,他主张行先知后,知行并进,互相为用。王夫之在知行二者中更注重“行”,而认为不能离行以为知,要在行上取得知识,要在行上检验知识。王夫之“行先之后”,“行可兼得知,知不可兼行”的主张,是教育上的一条重要原则,正确地反映了教育过程的一般规律。学思结合的教学思想王夫之认为,学与思的关系,是互相结合,互相补充,互相依赖的关系。他以为学要博学而思要深入,学要尽量吸取过去的成就而不可任凭自己的主观臆测,思要注意独立思考,深入钻研,不可为过去的框子所拘牵。学习的知识面愈广阔,思考愈可深远,愈可贯通。深入遇到困难,感到不够深刻就会愈益了解博学的必要。二者同时并重,互相促进,这样才可使学习有进步。教与学的原则和方法:1、立志王夫之和其他学者一样,主张为学要以立志为先。2、“有序”和“不息”相结合王夫之认为,教学不但要“习”,还要注重“时”,教学既要循序渐进,不躐等,不速成,又要有恒心,不间断。3、因材施教王夫之主张教者必须了解受教者,必须根据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教育。4、自勉与自得王夫之主张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必须严格,绝不能降低标准去迎合苟且偷安的心理;学生对自己也应坚持高标准,不能要求教师降低要求,来迁就“俯从”自己的“易为”“无知”,否则将使学生陷于“不知不能”的悲境。作用:教师负有“正人心”的重要任务,条件是1、教师必须在实际行动与道德行上,能作学生的榜样。2、王夫之还要求教师必须有丰富的、正确的知识,能够“温故而知新”。第五节颜元的教育思想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