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综合考研真题.pdf_第1页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综合考研真题.pdf_第2页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综合考研真题.pdf_第3页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综合考研真题.pdf_第4页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综合考研真题.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页 共 9页 2016 年浙江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6 X 5 分) 1.学习动机 2.流体智力 3.经学教育 4.苏湖教法 5.实科中学 6.初级学院运动 二、简答题(4 X 10 分) 1.简述学记的教育思想 2.简述“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 3.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4.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三、分析论述题(4 X 20 分) 1.论述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论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3.联系实际,论述教师的素养 4.结合实际,论述教学过程性质的认知 2016 年浙江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及解析 一、名词解释(6 X 5 分) 1. 【参考答案】 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学习动机可 以解释引发、定向与维持学习行为的原因。 2. 【参考答案】 卡特尔把智力的构成区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大类。流体智力是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 的,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不受教育与文化影响。流体智力随年龄的老化而减 退。而晶体智力则并不随年龄的老化而减退。 3. 【参考答案】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取得一定的地位,带来了儒家经学教育与研究的繁荣 局面,出现了众多传授儒学的经师形成不同的儒学流派,这些流派课归结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 今文经学多为汉初凭经学大师的记忆、背诵,并采用当时流行的隶书记录下来的六经经典,发展在 先;古文经学依据汉武帝时从地下或孔壁中挖掘出来,或通过其它途径保存下来的儒经藏本,发展 第 2页 共 9页 在后。今文经学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朝廷从政治出发,专置属于今文经学的学者为太学博士,形成 今文经学的独霸太学讲坛的格局。今文经学以阴阳灾异思想贯穿经学研究,阐述天人之道,建立了 一个天人感应思想为特征的今文经学体系。同时,古文经学为争得自己的学术地位和博士席位,不 断和今文经学展开论争,这便是今古文学之争。东汉末年的郑玄为实现今古文学融合并走向统一作 出巨大的学术贡献。 4. 【参考答案】 苏湖教法是教育家胡瑗在苏州郡学和湖州州学任教近二十年期间所形成的教育教学经验。因培 养人才成绩显著,声名远播,并在庆历兴学时被推行于太学改革中。苏湖教法的核心是分斋教学, 围绕此形成一套独特做法:首创分斋教学制度,在学校中分经义与治事两斋。治事斋分设治兵、治 民、水利、算术等科,实行主修兼修制,以培养国家所需各种专业人才;采取因材施教与相互切磋 结合的教学方法;课程据学生兴趣特长而设;提倡课堂外的参观游历,以增长实际见闻;注意读书 与休息相结合,教学安排张弛有度。分斋教学尤其是治事斋的提出并以之与经义斋并列,对以经学 为内容、科举为主导的官学教育造成冲击,有助于改变传统教育不求实用的缺陷。 5.【参考答案】 在 18 世纪的德国,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生活的日渐丰富,使得实科教育随之兴起,出现少量的 实科中学。在 19 世纪德国中等教育的改革中,实科中学得以迅速发展,其主要职责在于传授自然科 学和历史科学知识,1832 年得到了政府认可,实科学校为平民子弟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也为社会 培养了一批实用人才,推动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但大学对实科中学的毕业生却有一定的限制, 阻碍了它向高层次的延伸。 6.【参考答案】 19 世纪后半期,美国中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解决中学与大学的衔接问题,人们开始从 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和高等教育自身结构方面提出改革的设想。1892 年,芝加哥大学的校长哈珀率 先提出把大学的四个学年分为两个阶段的设想。第一阶段的两年为“初级学院” ,第二个阶段的两年 为“高级学院” ;同时,也把大学的课程分为两部分,使前一阶段的课程类似于中等教育,后一阶段 的课程类似于专业教育或研究生教育。这一年,加利福尼亚大学也对学校体制进行了改革,建立了 “初级证书”制度。这种制度的设想也是把大学的四年分为各为两年的两个阶段。规定学生在读完 第一阶段取得“初级证书”后,才能继续下一阶段的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美国教育的发 展更加倾向于面向地方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公立初级学院改称为社区学院。 初级学院是一种从中等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教育,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就业,也可以转入四 年制大学的三年级继续学习。初级学院满足了希望进大学继续学习的人数迅速增加的要求,也提供 了一些学生为谋生和就业接受一定职业教育的机会。美国初级学院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是美国高等 教育大众化和民主化进程的产物,适应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成为美国高等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层次。 二、简答题(4 X 10 分) 1. 【参考答案】 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对先秦时期的教育和教学, 第一次从理论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总结。 第 3页 共 9页 (1)关于教育作用与目的 在论述教育对社会的作用时, 学记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服务政治,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 先”以及“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的思想。从中可看出, 学记所主张的教育目的有两 个:一是培养具有“建国君民”能力的统治者;二是要“化民成俗”,把人民教化成“安分守己” 的顺民。可见, 学记将教育与政治、社会高度结合起来,把教育当成政治的重要手段,这种观点 也是历代封建学者看待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在论述教育对个体的作用时, 学记说:“玉不琢,不 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把教育的过程比喻为一种对人性进行加工、雕饰的过程。 (2)关于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 学记以托古的方式提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 序,国有学。”这种按行政建制设学的思想,对后世兴办学校有很大影响。在学校管理方面, 学记 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查标准。“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 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这 个教学进程设想,一方面明确了教育的总目标,又确定了每个阶段的具体标准和要求,而且逐步深 化提高,另一方面,每个阶段要达到的标准中都规定了学业知识和思想品德两方面的要求,体现了 德智并重,循序渐进的特点。 (3)关于教育教学原则 学记在综合各家长期教育、教学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教育、教学 原则和方法,这是学记的精华所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相长。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学记云:“虽有嘉肴,弗 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 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这段话提出了教师自我提高的规律,说明了教师本 身的学习及教学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它们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教学相长”深刻揭示 了教师的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 两者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 “学”因“教”而日进, “教”因“学” 而益深。 这是学记对教育理论的一大贡献。 2 藏息相辅。 学记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 学记云:“大学之教 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 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课外练习是正课学习的继续和补充,可以 深化课内学习的内容,又可使学习有张有弛,让学生既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又乐学而亲师。这一经 验也是十分可贵的。 3 豫、时、孙、摩。 学记总结了教育教学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概括出了 “教之所由 兴”和“教之所由废”的重要规律,包含四条原则:“豫”是预防性原则,“禁于未发之谓豫”, 要求事先估计到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倾向, 釆取预防措施; “时”是及时施教原则, “当其可之谓时”, 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施教;“孙”是循序渐进原则,“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教 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摩”是学习观摩原则,“相观而善之谓摩”,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 长补短,这四点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原因。反之,“发而后禁”,事情发生以后才禁止,就会遇到障 碍而难以克服;“时过而后学”,过了适当时机才去学习,虽然勤勉努力,也难以有成就;“杂施 而不孙”,杂乱施教而不按顺序学习,就会使学生头脑混乱而无法补救;“独学而无友”,独自学 习而没有朋友一起商量,就会孤陋寡闻;此外,学习中还要防止“燕朋”、“燕辟”,即不要结交 第 4页 共 9页 不正派的朋友,也不要迷恋于不正当的行为。这六点是导致教育失败的原因。 4 启发诱导。 学记云:“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 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就是说,君子之教育在于诱导学生, 靠的是引导而不是强迫服从,是勉励而不是压制,是启发而不是全部讲解。引导而不是强迫,就会 使师生关系和谐;勉励而不是压制,学习就容易成功;启发而不是全部讲解,学生就会善于思考。 能使师生关系和谐,使学习容易成功,使学生善于思考,就可以说是善于诱导了。只有这样,才能 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5 长善教失。 学记认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 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 指出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四种缺点,即贪多务得、片面狭窄、自满自足、畏难不前。这些缺点在每 个人身上表现不同,产生的原因也各异,教师要学会具体分析,全面掌握,如果教法得当,缺点可 以转化为优点,这就要求教师懂得掌握教育的辩证法,坚持正面教育,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 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4)教学方法 一是问答。 学记从善问与善答两个方面来论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坚木, 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 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二是讲解。“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 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三是练习。儒家都重视练习, 学记以铁 匠、弓匠之子与小马学驾车为例,说明必须从最基本、最简单的功夫练起,打好基础。四是类比。 学记特别重视类比方法,从一事物推及同类事物,“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通过类比,发展 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具有“触类旁通”的能力。 (5)教师观 学记明确提出了 “师严而道尊”的思想。一方面, 学记高度评价了教师的作用,认为 “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又说:“师严然后道 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就是君主对于教师也要免行为臣之礼,即“当其为师,则弗臣也。”以 示尊师之礼。另一方面, 学记又对教师提出严格的要求,教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崇高的道德修 养,又要熟练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技巧,反复强调“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 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等教师应 具备的条件。 2.【参考答案】 蔡元培在德国留学时,深受康德哲学思想的影响,将世界划分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两个方面。 他认为现象世界是相对的,是可以经验的,属政治范围;而实体世界是绝对的,是超越于经验之外 的,是超政治的。但两者又不是相脱离的,而是紧密结合的,联合两个世界的就是教育。教育的最 终目的在于追求实体世界的最高精神境界,追求现象世界的幸福也是为了这一目的。从这一理论基 础出发,他认为“教育有两大别:曰隶属于政治者,曰超轶乎政治者。 ” 前者有军国民教育、实利 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分别相当于体育、智育和德育;后者有世界观教育。前者以追求现世幸 福为目的,后者以追求实体世界的最高境界为目的。而美育则是联系二者的纽带。蔡元培在世界 观与人生观 、 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两文中对此作了详细阐明。 第 5页 共 9页 第一,军国民教育。蔡元培认为军国民教育并不是理想社会的教育,然而当时国势内外交困, 所失之国土与国权,如果不凭借武力,很难恢复;同时,军人革命后,可能会出现军阀专政的局面, 如果不实行军国民教育,则不能维护民权。所以必须提倡军国民教育。蔡元培的军国民教育,除了 军事训练以外,也十分重视体育锻炼。他明确指出,人的健康有为,不仅靠饮食,尤其要靠运动。 他认为,学校教育的任务,在于改变旧文人孱弱的形象,振作学生的精神。 第二,实利主义教育。蔡元培把实利主义教育当作富国的手段。他说,当今世界的竞争,不仅 在武力,尤其在财力方面。所以,要想发展国民经济,提高社会生产力,就必须实施实利主义教育。 蔡元培所说的实利主义教育,就是智育,即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在普通教育中,他把物理、化 学、博物学、算学、历史、地理、金工、木工等科都列入实利主义的范围。 第三,公民道德教育。蔡元培认为,在五育之中,公民道德教育是核心。实施军国民教育和实 利主义教育固然可以富国强兵,但必须以道德为根本,否则,兵强则可能为私斗、为侵略,国富可 能以智欺愚,以强凌弱,而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也都是为了完成公民道德教育。至于公民道德教育的 具体内容,用蔡元培的话说: “何谓公民道德?曰:法兰西之革命也,所揭示者,曰自由、平等、亲 爱,道德的要旨,尽于是矣。 ” 第四,世界观教育。蔡元培认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都是以现世人类 幸福,培养健全人格为目的的,而世界观教育则是培养人超乎现世之观念的,他认为只有站在超于 现象世界之高度,才能判定现象世界的价值,也才能处理现象世界的问题。 第五,美感教育。蔡元培认为: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 美育是引导人由现象世界实体世界的桥梁。他提倡美育,是作为宗教对立物提出的,主张“以 美育代宗教” 。 蔡元培认为,五育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其中,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坚,世界观及美育是完 成道德的手段,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以道德为根本。总之, “五育”并举的教育,就是德 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应该说,这是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要求的,是对封建教育及半殖民地半封 建教育宗旨的否定,在教育思想史上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从人才培养看,这几方面的教育,也符 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 3.【参考答案】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2)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教育目 的的这个规定,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也指出了我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的社会地位和社 会价值,即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建设人才。 (3)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 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教育质量标准。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可以从分类和分层两个角度来解释。从 分类的角度看,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发展。从分层的角度看,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多层次的发 展所构成的立体结构。 (4)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5)培养独立个性。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就是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受教育 者的主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 综上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和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第 6页 共 9页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1)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2)具有鲜明的政 治方向。 (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4.【参考答案】 教师劳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首先,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发展变化中的,主要是未成熟的“人” ;其次,教师的工作任务是多方 面的;再次,教育过程是复杂的;最后,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是广泛的,不限于学校内部。 (2)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活动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严格的示范性。 (3)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教师劳动创造性的最重要特征之一是他的工作对象一一学生经常在变化,永远是新的,今天同 昨天就不一样。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各种突发情况所做出的及时 反应、妥善处理的应变能力上,即教育机智。 (4)教师劳动的专业性 教师劳动的专业性突出表现在教师对育人的崇高敬业精神和道德修养上,对教育教学专门化知 识和技能的掌握和教育活动的自主权上。而这一点在我国现阶段并未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 三、分析论述题(4 X 20 分) 1. 【参考答案】 夸美纽斯是 17 世纪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其代表作有: 大教学论 、 母育学校 、 世界图解 。 (1)论教育目的和作用 夸美纽斯从宗教世界观出发,认为教育目的也应是使人为来世生活做好准备。但另一方面,在 他的大教学论等著作中又认为人既是上帝“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创造物,人就应该成 为理性的动物,要主宰万物,并利用万物来过好现实生活。 在教育作用上,首先,夸美纽斯把教育看作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强调教育对于改造社 会、建设国家的意义,但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其次,高度评价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认为人的天 赋发展的如何,关键在于教育。只要接受合理的教育,任何人的智力都能够得到发展。 (2)论普及教育、泛智学校、统一学制及其管理实施 夸美纽斯的泛智主张体现出两层含义:一是教育内容泛智化;二是教育对象普及化。从夸美纽 斯的民主主义“泛智”思想出发,提出了普及教育思想“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为了使国 家便于管理全国学校,为了使所有的儿童都有上学的机会,夸美纽斯提出这一主张。为了实现普及 教育的理想,夸美纽斯呼吁帝王和官吏为民众兴办学校;鼓励从事教育的工作者以无比的热情献身 普及教育事业;恳请学者和神学家们促成普及教育事业。 夸美纽斯把一个人从诞生到成年分为四个时期,并主张按这种年龄分期设立相应的学校:婴儿 期(1-6 岁) ,设立母育学校;儿童期(6-12 岁) ,设立国语学校;少年期(12-18 岁) ,设立拉丁语 学校;青年期(18-24 岁) ,设立大学。 夸美纽斯认为国家应重视教育,国家既对教育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拥有管理教育的最高权 力,而不应该把教育事业拱手让给教会和其它社会力量。因此,夸美纽斯认为国家应该设置督学, 第 7页 共 9页 对全国进行监督。督学的职责是对教育管理者进行培训、对各级学校人员进行管理、检查学校教学 工作、监督各级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对家长和监护人员加以指导。夸美纽斯是外国教育史上最早 提倡设置督学的教育家。他还对校长的职责作了明确的规定,如监督整个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准则 的执行等。 (3)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夸美纽斯提出了统一的学年制度。夸美纽斯在泛智学校 中根据学年制度,各年级应在同一时间开学和放假;每年招生一次,学生同时入学,以便使全班学 生的学习进度一致,学年结束时,经过考试,同年级学生同时升级。他还强调学校工作要有计划, 使每月、每周、每日、每时都按照计划进行各项工作。 夸美纽斯提出全面系统的班级授课制,他主张把全校的学生按照年龄和程度分成班级,作为教 学的组织单元,每个班级有一个教室,以免妨碍其它的班级。采用班级授课制,扩大了教育对象, 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集体的形成,也为学校教学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提供了可能。 (4)论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这一原则是贯穿夸美纽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条根本的指导性原则。 夸美纽斯认为,在宇宙万物和人的活动中存在着一种“秩序”,即普遍规律。因此,人的活动 应该遵循这些自然的、普遍的“秩序”或规律,他把遵循这一法则称之为教育适应自然原则。依据 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年龄特征进行教育,是他的适应自然原则的又一个重要内容。这一原则的中心 思想是“普遍的秩序”,即客观规律。 2.【参考答案】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是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他对儿童的发展进行了系 统的研究。他认为,认知的本质就是适应,即儿童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 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他用图式、 同化、顺应和平衡这四个概念来解释这一过程。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 岁) 这一阶段的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在这些活动 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和进一步探索外界环境。儿童开始区分主体和 客体。这个阶段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儿童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本阶段儿童还不能用语言和抽象符 号为事物命名。 (2)前运算阶段(27 岁) 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获得的感觉运动行为模式,在这一阶段已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具有了 符号功能,表象日益丰富,其认知活动己不只局限于对当前直接工作的环境施以动作,开始能运用语 言或较为抽象的符号来表达他们经历过的事物,但这一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概括性 和一般性。前运算阶段儿童的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即所谓的泛灵论。而且这个阶段的 儿童在思维方面存在自我中心的特点。自我中心主义在儿童的语言中也存在。即使没有一个人听, 年龄小的儿童也高兴地描述着他正在做什么。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儿童独处的时候,甚至更多地发 生在儿童群体中:每个儿童都热情地说着,彼此之间没有任何真实的相互作用或者交谈,皮亚杰称 第 8页 共 9页 之为集体的独白。本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本阶段儿童也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 概念,所谓守恒是指物体不论其形态如何变化,其质量是恒定不变的。思想存在集中化的特征。 (3)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 儿童的认知结构己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了一定的弹性,可逆转,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 具体的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 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儿童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随着分类和排序的获得,儿童获得了思维的可逆性。他们的思维开始逐 渐地去集中化,能够学会处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进行一些逆向或互换的逻辑推理。去集中化是具 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成熟的最大特征。 (4)形式运算阶段(1116 岁) 儿童的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 阶段。本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进入形式运算阶段的儿 童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做一定 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的水平,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对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教师 和家长不宜釆用过多的命令和强制性的教育,而应鼓励和指导他们自己作决定,同时对他们考虑不 全面的地方提出建议和改进。 3.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1 成熟:成熟是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大脑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借助于成熟,个体 才能获得发展的可能性,但要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还必须通过技能的练习与习得经验。并且随 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自然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性也将随之增加。 2 练习与习得经验:练习与习得经验是认知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包括两类:一类是物理经验,指 个体作用于物体,抽象出物体的特性;第二类是逻辑数理经验,指个体作用于物体,目的在于 理解动作间相互协调的结果。 3 社会经验:社会经验包括社会生活、文化教育和语言在内的各种因素,指社会的相互作用和社 会信息相互交换的过程。社会经验也是认知发展的一个必需而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社 会经验依赖个体与社会的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