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考试复习重点.doc_第1页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考试复习重点.doc_第2页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考试复习重点.doc_第3页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考试复习重点.doc_第4页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考试复习重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空调制冷技术复习提刚和名词解释 复习提纲第一章 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原理二种制冷循环一、 逆卡诺循环:组成:由两个定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温熵图计算:制冷系数、制冷量、耗功。无传热温差时为有传热温差时为二、 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理论循环的组成;理想循环同逆卡诺循环;理论循环的特点:1、膨胀阀代替膨胀机;(产生节流损失) 2、干压缩代替湿压缩;(湿压缩的缺点,代替后的损失为过热损失) 3、传热过程为定压过程,并且有传热温差。理论循环特点的原因:改善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的措施;三、 热力计算:已知:制冷量、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吸气温度、再冷温度(或回热温度)求:1、单位质量(容积)制冷剂的制冷量; 2、制冷剂的质量(体积)流量; 3、冷凝器的热负荷;(回热器的热负荷); 4、压缩机的理论功耗; 5、理论制冷系数。四、 实际制冷循环的特点:1、 压缩过程不是绝热过程,气体与气缸壁存在热交换及摩擦生热;2、 制冷剂流经压缩机进气阀和排气阀时有节流损失;3、 制冷剂通过管道、冷凝器和蒸发器等设备时,制冷剂与管壁或器壁间有摩擦及与外部有热交换。第二章 制冷剂和载冷剂一、 制冷剂1、 对制冷剂的要求热力学性质(蒸发冷凝压力、单位容积制冷能力、临界温度、凝固温度、绝热指数)物理化学性质(在润滑油中的可溶性、导热系数、放热系数、密度、粘度、腐蚀性、稳定性、安全性(燃烧爆炸性)、毒性、价格2、 制冷剂的种类代号无机化合物(代号首位是7,后面是分子量的整数)卤代烃(氟利昂族)(代号计算方法)多元混合溶液(代号首位为5)烃类(甲烷和乙烷代号同氟利昂,其它同无机化合物。3、 常用制冷剂的性质及用途:二、 载冷剂 为什么要用载冷剂?盐水溶液的四区、两线、一点的含义。第三章 制冷压缩机一、 活塞式压缩机的构造1、 型式:逆流顺流式;卧式立式高速多缸式、开启式封闭式2、 开启式结构:机体、曲轴连杆机构、气缸套及进排气合件、卸载装置、润滑系统;3、 封闭式结构:二、 活塞式压缩机的性能1、 工作过程活塞排量(理论排气量)、容积效率(余隙、节流、预热、气密系数)2、 已知压缩机的几何参数(直径、行程、转数)、求气缸的工作容积、压缩机的理论排气量、质量流量还已知压缩机的工况参数、容积效率、指示效率、摩擦效率、传动效率求压缩机的制冷量、指示功率、摩擦功率、轴功率、配用电机功率3、 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如何影响压缩机性能?压缩比、容积效率、指示效率、摩擦效率;制冷量、轴功率、能效比(EER单位电动机输入功率的制冷量)、压缩机性能系数(COP单位轴功率的制冷量)。三、 几种回转式压缩机(滚动转子式、涡旋式、螺杆式)及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第四章 冷凝器与蒸发器一、 冷凝器的种类、基本构造、工作原理水冷式(立式壳管式、卧式壳管式、套管式)空冷式蒸发式二、 冷凝器中的传热过程1、 制冷剂的冷凝放热(在管壁与平板壁上的冷凝放热、在水平管束上的冷凝、在水平肋管表面上的冷凝、制冷剂在水平管内的冷凝)2、 制冷剂的换热(冷却水在管内强制对流换热、空气横向掠过肋管管束时的放热、)3、 管壁热阻及垢层附加热阻4、 总传热热阻三、 冷凝器的设计计算:page73公式:注意使用时以管内还是管外为基准;冷凝器热负荷与制冷量的关系;会计算平均对数传热温差;冷却剂流量、冷凝温度温差的确定;计算出传热系数已知制冷剂、制冷量、蒸发温度、冷却水进口温度,换热器材质及结构、物性参数。求传热面积。 已知制冷剂放热系数、冷却剂对流换热系数、管壁热阻、垢层热阻 求传热系数; 已知冷却剂参数,求冷却剂流量;已知换热量,及冷却剂进口参数,求冷却剂流量已知传热系数、换热量;求换热面积四、 蒸发器的种类、基本构造、工作原理供液方式不同分为:满液式(卧式壳管式、水箱式、)非满液式(干式壳管式、直接蒸发式空气冷却器)循环式淋激式分液器结构、原理制冷剂流经分液器的阻力等于或大于10倍的蒸发器肋管束的阻力,当制冷剂在各个蒸发管束中的阻力损失相差10,则分液器加上蒸发管束的总压力损失,相差将不超过百分之一。且分液管内径小,流动阻力大,制冷剂通过等长的毛细管再进入各路肋管,就更能保证各路的供应量均匀。五、 蒸发器的传热过程1、 制冷剂的沸腾换热(在水平管束外大空间的沸腾、管内沸腾)2、 制冷剂的换热(冷却水在管内强制对流换热、空气横向掠过肋管管束时的放热、3、 管壁热阻及垢层附加热阻4、 总传热热阻六、 蒸发器的设计计算蒸发温度与传热温差的确定;蒸发器中制冷剂的质量流量和压力降问题;流动型式对传热温差的影响(顺流、逆流)已知制冷剂、进出口水(空气)的状态参数、换热器材质及结构、物性参数。求传热面积、制冷剂压降、蒸发温度、空气阻力。 已知系统要达到的要求(冷冻水进出口水温)、制冷剂原来和现在的蒸发温度、原来的传热系数,求现在传热系数 第五章 节流机构和辅助设备一、 节流机构种类及工作原理手动膨胀阀浮球式膨胀阀热力式膨胀阀 分类及各种过热度毛细管二、 辅助设备的种类贮液器油分离器(惯性式、洗涤式、离心式。滤过式)、集油器、气液分离器、不凝性气体分离器、过滤器和干燥器、回热热交换器、安全装置(安全阀、熔塞、紧急泄氨器)第六章 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一、 氨、氟利昂制冷系统流程图二、 制冷剂管路:布置原则、直径确定三、 水系统:冷冻水系统(闭式、开式、并联式、串联式)、冷却水系统(直流式、混合式、循环式)四、 制冷机组(压缩冷凝机组、冷水机组、空气调节机组、热泵机组)离心式冷水机组、空气调节机组(立柜式、窗式;冷风机组、恒温恒湿机组、除湿机组;普通式、热泵式)五、 制冷机房设计1、 设计步骤:制冷量、制冷剂、系统型式、设计工况、选择压缩机和电动机、选择蒸发器和冷凝器、选择辅助设备、布置冷冻机房、设计管道系统2、 机房布置原则、要求3、 制冷设备和管道保温层厚度第七章 蒸汽压缩式制冷装置的调节和运行一、 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工作特性1、 压缩机的制冷量、功耗、冷凝负荷:由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决定;2、 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功耗:由通过冷凝器和蒸发器进口温度和流量决定;二、 制冷系统自动控制元件原理及使用原因自动控制阀(热力膨胀阀、浮球膨胀阀、电磁阀、主阀导阀组、水量调节阀)继电器(温度继电器、高低压力继电器(手动复位原因)、压差继电器(有延时开关的原因)三、 自动控制温度自动控制:双位控制、节流控制、旁通控制、卸载控制自动保护:高低压继电器吸、排气压力保护 压差继电器油压保护 温度继电器防止冷冻水冻结水流量继电器防止冷却水量或冷冻水量过低主阀导阀组膨胀阀前供液控制;压缩机吸气恒压,保护电动机不过载;四、 制冷系统故障与排除1、 制冷量不足冷凝压力过高(冷却水量不足、不凝气体过多、系统积油过多、系统充液过多)蒸发压力过低(系统积油过多、系统充液量不足、膨胀阀开启过小或堵塞使得供液量不足)冷凝压力降低、蒸发压力升高、压缩机制冷量减少、压缩机磨损过大;蒸发压力升高、排气温度很低(湿压缩)2、 压缩机故障油压不正常(过低、过高)响声(曲轴轴瓦损坏、螺栓松动、连杆衬套过松;湿冲程、吸排气阀片损坏)轴封渗漏第八章 双级和复叠式蒸汽压缩制冷一、 双级蒸汽压缩制冷1、 使用双级压缩的原因2、 两种典型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工作流程和理论循环的温熵图及压焓图3、 中间压力的确定方法4、 两种中间冷却器结构二、 复叠式蒸汽压缩制冷1、 使用复叠式制冷的原因;2、 复叠式蒸汽压缩制冷工作流程和理论循环的温熵图及压焓图3、 复叠式制冷使用的温度范围(60130),蒸发器传热温差为何要选择较小值,为何要设置膨胀容器第九章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一、 吸收式制冷工作原理;1、 吸收式制冷装置的组成,两个循环制冷剂循环、溶液循环2、 与蒸汽压缩式制冷的异同二、 溴化锂水溶液的特性(溶解度、吸收能力、沸点、腐蚀性、毒性);溴化锂水溶液的热力状态图:压力饱和温度图;比焓浓度图三、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的组成,两个循环制冷剂循环、溶液循环四、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热力计算(已知制冷量,蒸发温度,冷凝温度;求冷凝器热负荷,溶液循环量、吸收器热负荷、发生器热负荷、溶液热交换器热负荷、热力系数)五、 三种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单效、双效、直燃式)1.制冷的定义:使自然界的某物体或某空间达到低于周围环境的温度,并使之维持这个温度。第1章 蒸汽压压缩式制冷1. 理想制冷循环:=To/Tk-To,作用:为理论循环提供方向性指导。蒸发温度比冷凝温度影响制冷循环大,与制冷剂种类无关。2. 理论循环与理想循环相比的特点:用膨胀阀代替膨胀机(为了简化装置以及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蒸汽能进行干压缩(措施:在蒸发器出口增设气液分离器;采用可调节流量的节流装置,使蒸发器出口制冷剂为饱和蒸气)忽略流动与能量损失,两个传热过程均为等压过程,并且具有传热温差(有传热温差的制冷循环的冷凝温度高于冷却剂的温度,蒸发温度低于被冷却物的温度。传热温差越大,制冷系数降低越多)冷凝器出口为饱和状态。3. 理论循环与同等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条件下和理想的损失:节流是不可逆过程,降低有效制冷能力;损失了膨胀功。4. 节流损失:采用膨胀阀代替膨胀机,制冷系数有所降低,其降低的程度称为节流损失。大小除随冷凝温度与蒸发温度之差Tk-To的增加而增大以外,还与制冷剂的物理性质有关,饱和线趋于平缓。5. 过热损失:采用干压缩后,可以增加单位制冷量,但由于为过热蒸汽,压缩耗功增大,制冷系数降低,降低程度称为过热损失,影响因素:制冷剂的物理性质和压缩前后的压缩比有关,干压缩: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是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实现干压缩措施:使用调节制冷剂流量的节流装置,或在压缩机前设置气液分离器。6. 再冷度:冷凝温度与再冷之后的温度Ts.c的差值为再冷度。7. 过热度:蒸发器出口出来的制冷剂回热后与原来蒸发温度的差值。8. 不完全中间冷却:制冷剂温度稍微下降,但仍然保持过热蒸气状态。9. 完全中间冷却:将低压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冷却至饱和状态。10. 复叠式蒸汽压缩制冷:为了降低冷凝压力,必须设置人造冷源,使这种不容易冷凝的制冷剂冷凝。原理:蒸发冷凝器既是高温级的蒸发器又是低温级的冷凝器,靠高温级制冷剂的蒸发,吸收低温级制冷剂的冷凝热。11. 为什么多级压缩所达到的最低蒸发温度有一定限度:蒸发温度必须高于制冷剂的凝固点负责制冷剂无法进行制冷循环制冷剂的蒸发温度过低,蒸发压力也低,空气容易渗入系统,影响制冷循环的正常运行蒸发压力很低,制冷剂的比容很大,单位容积制冷能力降低,势必要求压缩机的体积流量很大。12. 亚临界循环:对于高温与中温制冷剂,在普通制冷范围内,制冷循环的冷凝压力远低于制冷剂的临界压力,称之为亚临界循环。13. 跨临界循环:一些低温制冷剂在普通制冷范围内,利用冷却水或室外空气作为冷却介质时,压缩机的排气压力位于制冷剂临界压力之上,而蒸发压力位于临界压力之下,此类循环称之为跨临界循环。14. 理论循环与实际循环相比忽略了以下3方面问题:在压缩机中气体内部和气体与气缸之间的摩擦以及气体与外部的热交换;制冷剂流经压缩机进、排气阀的损失;制冷剂流经管道、冷凝器和蒸发器等设备时制冷剂与管壁或器壁之间的摩擦以及与外部的热交换。当然,离开冷凝器的液体常有一定再冷度,而离开蒸发器的蒸气有时也是过热蒸气,这也会使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有一定差异。15. 实际制冷系数小于理论循环制冷系数的原因:由于至制冷剂在冷凝器,蒸发器以及制冷剂输配管路中存在压力损失,而且,压缩机的实际压缩过程也非等熵过程,故蒸气压缩制冷的实际循环和理论循环相比,压缩机所消耗的功率增加,实际制冷系数也小了。16. 实际容积效率v:压缩机实际输气量Vr与理论输气量Vh之比。影响因素:Vh与压缩机的结构参数和转速有关,对于确定的压缩机,Vh为一定值。17. COP:实际制冷循环性能系数s,对于开启式压缩机制冷循环表示单位轴功率制冷量。sth。18. 压缩式的改善:膨胀阀前液体制冷剂再冷却回收膨胀功多级压缩制冷循环(减少过热损失)。饱和线趋于平缓第2章 制冷剂与载冷剂1. 对制冷剂的基本要求:一)热力学性质(1)制冷效率高;(2)单位容积制冷量要大(一般情况下标准大气压下沸点越低,蒸发压力,冷凝压力越高,单位容积制冷能力越大);(3)临界温度要高,凝固温度要低(制冷循环的工作区越原理临界点,越接近逆卡诺循环,节流损失越小,制冷系数越高);(4)压力适中(制冷剂在低温状态下的饱和压力要接近甚至高于大气压力,防止空气渗入);(5)绝热指数低,压缩过程可以看作等熵压送。二)物理化学性质:粘度和密度要小;与润滑油的互溶性(若难溶于由,则减少交换面积;若溶于油,蒸发温度升高,使总的制冷量下降)导热系数、放热系数高相容性好,对金属和其他材料无腐蚀和侵蚀;三)环境友好性能:无害,不燃烧和爆炸;易于取得,价廉。2. 制冷剂:1) 氟利昂(性能随其所含的氟、氯、氢的原子数不同而变化;很难于水溶解,会产生冰塞现象,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大多数无毒,无臭,不燃,与空气混合遇火也不爆炸。放热系数低,价格高,极易泄漏又不易被发现。)全卤化氯氟烃(CFCs)、不完全卤化氯氟烃(HCFCs)、不完全卤化氟烃化合物(HFCs)2) 氨(氨:中温制冷剂;单位容积制冷量大;与水可以任何比例相互溶解,但对铜及铜合金有腐蚀作用;难溶于润滑油,密度比润滑油小;氨蒸气无色,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会引起中毒,有可燃和爆炸的危险性;绝热指数高,排气温度也较高;容易获得,价格便宜 3) 二氧化碳:无毒,无臭,无污染,不爆,不燃,无腐蚀,容积制冷能力高,传热性强,很好的传热性能,价格低廉,来源广泛。3. 润滑油的使用目的:减少摩擦,带走摩擦热,减少泄漏,消声。4. 润滑油使用条件:一)低温性能(黏度和流动性,凝固点比蒸发温度要低510度。)二)制冷剂的互溶性。当蒸发压力一定时,随着含油量的增加,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将升高,导致制冷量减小。制冷量减小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气态制冷剂和油滴一起从蒸发器中进入压缩机,遇到温度较高的气缸后,溶于油中的制冷剂从油中蒸发出来,引起了压缩机有效进气量减少。防止措施:可以采用回热循环,从蒸发器中出来的混合物先进入回热器,被来自冷凝器的液态制冷剂加热,使油中溶解的液态制冷剂气化,同时使高压液态制冷剂再冷,减少节流损失。第3章 制冷压缩机1. 制冷压缩机根据工作原理不同分为: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改变工作腔容积,将周期性吸入的定量气体压缩);离心式制冷压缩机(靠离心力作用,连续将吸入的气体压缩)2.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过程:吸气、压缩和排气三个过程.3. 理论输气量:单位时间内压缩机各个气缸所吸入的低压气体的体积总和Vh称之为压缩机的理论输气量,也称为活塞排量。3.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容积效率v;压缩机的实际输气量Vr与理论输气量Vh之比称之为压缩机的容积效率v1。影响因素:气缸余隙容积;进排气阀阻力;吸气过程气体被加热的程度;压缩过程中的漏气。4.v=vptl 。v余隙系数;p节流系数;t预热系数;l气密系数; 5.余隙容积Vc:为保证运行安全可靠,活塞在汽缸中进行往复运动时,活塞上端点与气缸顶部并不完全重合,而是留有一定的余隙,这部分容积称为余隙容积。相对余隙容积C:余隙容积与工作容积之比,即CVc/Vg,是实际排气量降低的主要因素。6.余隙系数v: 由于余隙容积的存在,每次实际吸入气缸的气体量V1与气缸的工作容积Vg之比,即v = V1/Vg 。压缩比越大,相对余隙容积越大,余隙系数越低。7.节流系数p:由于吸排气阀阻力的存在,气缸吸入的实际气体体积V2与吸气阀不存在阻力的情况下气缸吸入的气体体积V1之比,称之为节流系数。影响因素:吸气阀阻力越大,节流系数越低。8.预热系数t:等于状态a(来自蒸发器的低压气态制冷剂1,经吸气阀节流降压、进入气缸时呈状态a)与状态b(在吸气过程中与气缸壁发生热交换,被加热至状态b)的气体比容之比,即t=a/b。9.气密系数:压缩机工作时,少量气体从高压部位向低压部位渗漏从而造成压缩机实际排气量减少,其减少程度用气密系数来表示。气密系数不仅与压缩机的构造、加工质量、部件磨损程度等因素有关,还随排气压力的升高及吸气压力的降低而减小。(四个系数的共同规律)10.制冷压缩机的工作特性:在规定的工况范围内运行时,压缩机的制冷量和耗功量随工况变化的关系。二者除与压缩机的类型、结构、尺寸、加工质量等因素有关,主要取决于运行工况。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制冷量:o=Vrqv=vVhqv=vVhqo/v1 kW 。qv为制冷剂单位容积制冷能力,单位:kJ/m3。从上式可知:对于给定的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来说,转速一定,活塞排量为常数,只有容积效率和单位质量制冷能力、制冷剂比容影响压缩机的制冷量。蒸发温度不变,随冷凝温度的升高,吸气比容不变,单位质量制冷能力减小。冷凝温度不变,随蒸发温度的下降,吸气比容增加,单位质量制冷能力减小。另一方面:容积效率随排气压力的升高(冷凝温度)和吸气压力的降低(蒸发温度)而减小。因此,可以说,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是影响压缩机制冷量的主要因素。其中蒸发温度的影响更大。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耗功率:压缩机的耗功率指的是电动机传至压缩机主轴的功率,也称之为压缩机的轴功率Pe,它包括两个方面:一部分用于压缩气态制冷剂,称为指示功率Pi,另一部分用于克服机构运动摩擦阻力,称为摩擦功率Pm 。即:Pe=Pi+Pm kW。摩擦效率m为指示功率Pi与轴功率Pe之比。因此,制冷压缩机配的轴功率:Pe=Pi+Pm=Pi/m 。 11.压缩机性能参数:是指在规定的工况范围内运行时,压缩机的制冷量和耗功量随工况变化的关系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性能系数(COP):压缩机能效指标。开开启式制冷压缩机的制冷性能系数COP是指在某一工况下,制冷压缩机的制冷量与同一工况下制冷压缩机轴功率Pe的比值。 封闭式制冷压缩机的制冷性能系数COP是指在某一工况下,制冷压缩机的制冷量与同一工况下制冷压缩机电机的输入功率Pin的比值。压缩机的名义工况:压缩机的制冷量、轴功率等性能参数都随冷凝温度、蒸发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为标示压缩机的容量大小并比较同类产品的性能优劣,就必须给定特定的运行条件,这种特定运行条件就是名义工况。工况应包括 5 个条件:蒸发温度;吸气温度(过热度);冷凝温度;液体再冷温度(或再冷度);压缩机工作的环境温度。 第4章 制冷装置的换热设备1.冷凝器的作用:将制冷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予以冷却、使之液化,以便制冷剂在系统中循环使用。2.冷凝器的分类:水冷;风冷;水-空气冷却(蒸发式和水淋式);靠制冷剂或其他工艺介质进行冷却。工作原理3.水冷式冷凝器:原理:是用水冷却高压气态制冷剂而使之冷凝的设备。冷却水来源:地下水、地表水、经冷却后再利用的循环水。特点:可以得到较低的冷凝温度对制冷系统制冷能力和运行经济性均有利。分类:壳管冷凝器、套管式冷凝器、焊接板式冷凝1).壳管冷凝器(卧式、立式):1、卧式壳管冷凝器;气态制冷剂管外流动,上进下出。优点:传热系数较高,冷却水用量较少,操作管理方便。缺点:对水质要求较高。使用范围:大、中型氟利昂和氨制冷装置。2、立式壳管冷凝器:气态制冷剂管外流动,上进下出。优点:垂直安装,占地面积小;无冻结危险,可安装在室外,不占用室内建筑面积;对水质要求不高。缺点:冷却水用量大,体形比较笨重。使用范围:大、中型氟利昂和氨制冷系统。2).套管式冷凝器:冷却水管内流动,流向为下进上出;高压气态制冷剂氟利昂套管外自上而下流动,冷凝后的液体从下部流出。(也有制冷剂在内管流动的情况)。优点:结构紧凑、制造简单、价格便宜、冷凝液体在冷却度大、冷却水消耗量少。缺点:两侧流体流动阻力均较大,且清清除水垢难。适用范围:单机制冷量少的小型氟利昂制冷机组。3.焊接板式冷凝器:冷却水下进上出,制冷剂蒸气上进下出。优点:体积小、重量轻、传热效率高、可靠性好、加工过程简单。缺点:内容积小、难以清洗、内部渗漏不易修复。注意:消除不凝性气体的存在,提高冷却水水质。7.风冷式冷凝器:原理:完全不需要冷却水,而是利用空气使气态制冷剂冷凝的设备。制冷剂流向:水平管内流动,上进下出。分类:自然对流式、强迫对流式。特点:系统组成简单,可缓解水源紧张。使用范围:中小型氟利昂制冷机组。8.蒸发式冷凝器:原理:利用盘管外喷淋冷却水蒸发时的汽化潜热而使盘管内制冷剂蒸汽凝结的,制冷剂流向:水平管内流动,上进下出。分类:吸入式、压送式。特点: 耗水量小,所需空气量相对少。使用范围:缺水地区。9.冷凝器中传热过程:制冷剂的冷凝换热,金属壁、垢层的导热以及冷却剂的吸热过程。10.影响制冷剂的计算的因素:冷凝换热,不凝性气体,冷凝表面的粗糙度,蒸汽含油。11蒸发器的作用:通过制冷剂蒸发(沸腾),吸收载冷剂(被冷却物)的热量,从而达到制冷目的。12.蒸发器的分类:按照载冷剂的不同分为冷却空气或冷却各种液体的蒸发器。按照供液方式的不同,分为:满液式蒸发器和非满液式蒸发器,循环式蒸发器,和淋激式蒸发器。13.满液式蒸发器:卧式壳管蒸发器(液态制冷剂管外流动)和水箱式蒸发器(制冷剂下进上出,管内流动),载冷剂均为液体,采用浮球式膨胀阀。14.非满液式蒸发器:按照冷却介质可以分为冷却液体干式蒸发器和冷却空气干式蒸发器(直接蒸发式空气冷却器),其中冷却液体干式蒸发器有干式壳管蒸发器和焊接板式冷凝器,采用热力膨胀阀。15.干式壳管蒸发器:制冷剂管内流动,下进上出。16.直接蒸发式空气冷却器:制冷剂管内流动,场所:冰箱的冷冻室,空调机组和冷藏库。17.蒸发器中的传热过程:制冷剂侧的沸腾换热(水平管外大空间沸腾换热:满液式卧式壳管蒸发器;管内沸腾换热),制冷剂侧的对流换热以及通过金属壁与垢层的导热。18.其他换热设备:再冷却器,回热器,中间冷却器,冷凝-蒸发器。第五章 节流装置和辅助设备1.节流机构的作用:节流降压降温,调节供给到蒸发器里的制冷剂流量。2.常见的节流装置:手动膨胀阀,浮球式膨胀阀,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毛细管和节流短管。3.浮球式膨胀阀:根据液态制冷剂流动情况不同,分为直通式(构造简单,但浮球给阀芯的冲击力也大,容易损坏)和非直通式(节流后的制冷剂不通过浮球室直接流入蒸发器,液面稳定,结构复杂),其工作原理:依靠浮球室中的浮球因液面的降低或升高,控制阀门的开启或关闭。安装:安装在蒸发器一侧,上下用平衡管与蒸发器相通,保证二者高度一致,以控制蒸发器液面的高度。4.热力膨胀阀:原理:通过感温包感受蒸发器出口气态制冷剂的温度的变化来调节制冷剂流量。安装在蒸发器的入口。按照平衡方式分为:内平衡式和外平衡式。1)内平衡式热力膨胀阀:p1阀后制冷剂的压力;p2弹簧作用力;p3感温包内制冷剂压力;如果不考虑蒸发器内制冷剂的压力损失,在蒸发器内,液态制冷剂吸热沸腾,在某点处全部气化,呈饱和状态,从该点开始继续吸热,呈过热状态。蒸发器出口感温包处的温度升高,感温包内液态制冷剂的温度也升高,饱和压力也升高。此时调整弹簧作用力,使得p1+p2=p3,膜片处于平衡位置,阀门有一定开度,可以保证蒸发器出口制冷剂的过热度。当外界条件变化使得蒸发器的负荷减小,制冷剂达到饱和状态点的位置后移,使p1+p2大于p3,阀门稍微关小,制冷剂的供应量稍有减少,由于阀门稍微关小,制冷剂供应量有所减少,口制冷剂的过热度减小。反之。2) 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制冷剂流动阻力较大的时候,如果继续实用内平衡式热力膨胀阀,将导致蒸发器出口制冷剂的过热度很大,蒸发器传热面积不能有效利用。外平衡式弹性金属膜片下部空间通过一个小口径平衡管与蒸发器出口相连,消除蒸发器内制冷剂流动阻力的影响。现有各种热力膨胀阀,均通过感温包感受蒸发器出口制冷剂温度的变化来调节制冷剂流量。5.感温包的充注:根据制冷系统所用制冷剂种类和蒸发温度的不同,分为:充液式热力膨胀阀(优点:即使温度低于感温包感受的温度,也能正常工作,但随蒸发温度的降低,过热度有明显的上升,其温度适应范围较小);充气式热力膨胀阀(可以控制对蒸发器的供液量,以免系统蒸发温度过高,导致电机过载)。采用不同充注方式的目的:使弹性金属膜片两侧的压力按两条不同的曲线变化,以改善热力膨胀阀的调节特性,扩大其适用温度范围。6.热力膨胀阀的选配:1)制冷剂的种类;2)蒸发温度不同;3)蒸发器负荷与膨胀阀容量相匹配。7.热力膨胀阀的安装:应靠近蒸发器,阀体应垂直放置,不可倾斜,更不可颠倒安装,由于靠感温包感受温度进行工作,所以感温包的安装也非常重要。感温包的安装方法:正确的安装方法旨在改善感温包与吸气管中制冷剂的传热效果,以减小时间滞后,提高热力膨胀阀的工作稳定性,缠在吸气管上,紧密包扎,不能用吸水绝热材料。感温包的安装位置:感温包安装在蒸发器出口、压缩机吸气管段上,并尽可能装在水平管段部分,但不得置于有积液积油之处。8.辅助设备:贮液器(作用:稳定制冷剂流量,存储液态制冷剂,安装在冷凝器下面);气液分离器(分离来自蒸发器出口的低压蒸气中的液滴,防止制冷压缩机发生湿压缩甚至液击现象,置于蒸发器之前);过滤器和干燥器(过滤器:用来清除制冷剂蒸气和液体中的杂质,氨液过滤器一般设置在节流装置前的液氨管道上,氨气过滤器安装在压缩机吸气管道上。干燥器:安装在氟利昂制冷系统节流装置前的液管上,或安装在充注液态制冷剂的官道上,用来吸附氟利昂的水分。);油分离器(在压缩机出口的排气管上设置用来吸收润滑油);集油器(压缩机出口);不凝性气体分离器(在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包容膨胀阀);安全装置(安全阀:装在压缩机上,连通吸气管和排气管;熔塞;紧急泄氨器:发生意外事故时,防止氨液外溢,与贮液器或蒸发器相连)。9.管路坡向:压缩机排气管:坡向油分离器和冷凝器。为了使润滑油和可能冷凝下来的液态制冷剂不致流回制冷压缩机。压缩机吸气管:氟利昂坡向压缩机,氨压缩机坡向蒸发器。第七章 吸收式制冷1.吸收式制冷和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异同:相同点:都是利用液态制冷剂在低温低压下气化达到制冷目的。不同点:1)能量补偿方式不同:蒸气压缩式制冷消耗机械功,吸收式制冷消耗热能;2)工质:蒸气压缩式制冷采用单一制冷剂,吸收式制冷采用制冷剂-吸收剂工质对;3)系统组成不同: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包括:蒸发器,冷凝器、节流阀、压缩机;吸收式制冷:蒸发器,冷凝器、节流阀、吸收器、发生器。3.对吸收式制冷工质对的要求:1)吸收剂对制冷剂有强烈的吸收能力;2)吸收剂与制冷剂的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