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案高二化学教案(完整版,包括上下册).doc_第1页
精品教案高二化学教案(完整版,包括上下册).doc_第2页
精品教案高二化学教案(完整版,包括上下册).doc_第3页
精品教案高二化学教案(完整版,包括上下册).doc_第4页
精品教案高二化学教案(完整版,包括上下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教学案第一章氮族元素 第一节氮和磷教学内容第一章 氮族元素 第一节氮和磷P1P3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 使学生了解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2、 使学生掌握氮气的化学性质。能力目标通过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使学生掌握运用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理论知识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方法。教学重点1、 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2、 氮气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氮的分子结构与氮气化学性质的关系板书要点第一章 氮族元素氮(N) 磷(P) 砷(As) 锑(Sb) 铋(Bi)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规律相似性:(1)最外层均为5个电子,能够结合3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2)在最高价氧化物中,氮族元素都显+5价,分子式为R2O5。(3)在其氢化物中,化合价为-3价,分子式为:RH3。(锑、铋为金属,无负价)(4)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通式为:H4RO4。(因为氮的原子半径小,所以+5价氮只能有一种含氧酸HNO3,而+5价磷却有HPO3和H3PO4两种含氧酸)递变规律:(1)氮族元素单质从非金属逐渐过渡到金属。(2)元素的非金属性NPAs,金属性:BiSb。(3)氢化物的稳定性:NH3PH3AsH3。其还原性顺序与此恰好相反。(4)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HNO3H3PO4H3AsO4。第一节 氮和磷 一、氮气1. 氮气的物理性质高温、高压催化剂2. 氮气的分子结构3. 氮气的化学性质:(1)氮气与氢气的反应N2+3H2 2NH3(2)氮气与氧气的反应放电 N2+O2=2N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无色 红棕色易混知识点氮是活泼非金属元素,但其单质是很稳定,原因是存在着叁键典型题、高考题下列关于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氮气的性质非常稳定,主要是因为氮氮叁键的键能很大所致。B氮是氮族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C氮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磷,在化学反应中的活泼性也强于磷。D液氮可作冷冻剂,氮元素有多种化合价。课堂练习1、位于第二周期VA族元素是 ,它有中子数为8的同位素,此同位素的符号为 ,由此同位素组成的单质分子的摩尔质量为 ,此单质7.5g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L,此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 . .2、下列反应起了氮的固定作用的是A氨经催化氧化生成NOBNO与O2反应生成NO2CN2在一定条件下与Mg反应生成Mg3N2DNH3与硝酸反应生成NH4NO3 教学后记第一节氮和磷(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第一章 氮族元素 第一节氮和磷(第二课时)P4P6教学目标认知目标2NO2、NO和O2混合气体的计算能力目标教学重点NO2、NO和O2混合气体的计算教学难点NO2、NO和O2混合气体的计算板书要点NO2、NO和O2混合气体的计算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2+得:4NO2+O2+2H2O4HNO3 ()3+2得:4NO+3O2+2H2O4HNO3 ()易混知识点NO2溶于水得HNO3,但其不是HNO3有酸酐某酸脱去一分子的水,所剩下的部分称为该酸的酸酐。一般无机酸是一分子的该酸,直接失去一分子的水就形成该酸的酸酐,其酸酐中决定酸性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典型题、高考题NO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40mL通入倒置并装满水的大试管中,充分吸收后剩余5mL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O2的体积比是多少?(7/1 7/3 )课堂练习练习:1、鉴别红棕色的溴蒸气和二氧化氮,可采用的方法是A通入淀粉碘化钾溶液中 B通入硝酸银溶液 C加水振荡 D通入氯气2、室温时,将盛有20mL NO2和O2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在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量筒内残留气体3mL,则原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是A12.4mL B13.6mL C14.8mL D17.8 mL3 5mLNO和15mLNO2的混合气体,通入倒置在水槽充满水的试管里,最后在试管中能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是多少?(10)再通入多少mLO2水可充满试管?(10 7.5 )教学后记第一节氮和磷(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第一章 氮族元素 第一节氮和磷(第三课时)P5P6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使学生了解磷的同素异形体。2、了解白磷分子结构,掌握磷的化学性质能力目标教学重点磷的性质教学难点白磷结构板书要点二、磷1.红磷和白磷互为同素异形体。2.磷的化学性质(1)磷与氧气的反应4P5O2 点 燃 2P2O5P2O5H2O 冷 水 2HPO3(偏磷酸)P2O53H2O 热 水 2H3PO4(磷酸)(P2O5极易吸水,可用作干燥剂)(2)磷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氯气反应2P3Cl2 点 燃 2PCl3(氯气不足时)液态 2P5Cl2 点 燃 2PCl5(氯气过量时)(3)、红磷和白磷的转化白磷白磷加热到416升华后,冷凝隔绝空气加热到260 3.磷的用途:易混知识点红磷无毒,不容易自燃,白磷有毒,容易自燃典型题、高考题将0.1mol红磷在一定量的氯气中燃烧,其质量增加15克,则其生成物是()A.只有PCl5B.只有PCl3C.PCl3和PCl5D.无法确定课堂练习1、下列物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A. 金刚石和石墨 B. 水晶和石英 C. 红磷和白磷 D. C60和金刚石2、据报道,我国已经有多个城市禁止生产和销售含磷洗衣粉(常含有三聚磷酸钠)。主要原因是A磷元素有毒B磷酸根离子水解使水体酸度增大C磷酸根离子与某些阳离子形成沉淀,使水体浑浊D含磷污水引起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中溶解氧急剧减少,导致水体恶化3、为方便某些计算,常可将98%的浓硫酸表示为硫酸水合物形式(H2SO419H2O)或SO3水合物形式(SO3 H2O),则98%的浓磷酸表示为磷酸水合物形式为 ,表示为五氧化二磷水合物形式为 。教学后记第二节氨铵盐(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第一章 氮族元素 第二节氨铵盐(第一课时)P9P11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使学生了解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使学生掌握氨的化学性质能力目标观察能力;自学能力。教学重点氨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氨的化学性质板书要点第二节氨铵盐一、 氨1.氨的结构2.氨气的物理性质3.氨的化学性质(1)氨气与水反应NH3+H2O NH3H2ONH4+OH-NH3H2ONH3+H2O(2)氨与酸的反应NH3+HCl=NH4ClNH3+HNO3=NH4NO32NH3+H2SO4=(NH4)2SO42NH3+H2CO3=(NH4)2CO3NH3+H2CO3= NH4HCO3(3)氨与氧气的反应4NH3+3O2 2 N2+6H2O2NH3+3Cl2 = N2+6HCl8NH3+3Cl2 = N2+6NH4Cl2NH3+3CuO N2+3H2O+3Cu4氨气的作用易混知识点干燥NH3时,干燥最好选用碱石灰,而不用其干燥剂(如无水氯化钙、浓硫酸)典型题、高考题1一无色气体,可能是由CO2、HCl、NH3、NO2、NO、H2中的一种或几种所组成,将此无色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发现气体减少一部分体积,继续通过装有固体Na2O2的干燥管,发现从干燥管出气管端出来的气体颜色显红棕色,再将该气体通入盛满水倒立于水槽中的试管,发现倒立试管里水位上升,最后试管里仍然为一满试管液体,由此我们认为. 原气体一定含有_,一定不会有_; 由最终结果可知原气体中_气体的体积比为_2、标准状况下,用一定量的水吸收氨气后制得浓度为12. 0 molL1、密度为0.915 gcm3的氨水。试计算1体积水吸收多少体积的氨气可制得上述氨水。(本题中氨的式量以 17.0计,水的密度以1.00gcm3计)课堂练习1、为方便某些计算,常可将98%的浓硫酸表示为硫酸水合物形式(H2SO419H2O)或SO3水合物形式(SO3 H2O),则98%的浓磷酸表示为磷酸水合物形式为 ,表示为五氧化二磷水合物形式为 。2、氨气可以做喷泉实验,这是利用氨气A很易液化 B比空气轻 C极易溶于水 D能跟水起反应 3、金属钠能溶解于无水液氨中,形成蓝色的液氨溶液,反应是Na + nNH3 = Na+ + e(NH3)n- (电子的氨合物显蓝色)。小心蒸去NH3,可得白色固体NaNH2,反应是2Na + 2NH3 2NaNH2 + H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钠的液氨溶液有强还原性 B液氨不发生电离C液氨能发生电离,生成NH4+和NH2- D蒸发钠的液氨溶液时,蓝色会逐渐褪去4、以下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试剂组合中,最合适的是A固体氯化铵和消石灰 B氯化铵溶液和石灰水C硝酸铵和碱石灰 D稀氨水和碱石灰5、有关氨的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氨分子呈三角锥型 B氨水呈碱性C氨气和酸相遇都能产生白色烟雾D在反应NH3+H+=NH4+中,氨失去电子被氧化教学后记第二节 氨铵盐(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第一章 氮族元素 第二节氨铵盐(第二课时) P12P13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 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2 了解铵盐的性质。3掌握铵根离子的检验。能力目标教学重点铵根离子的检验教学难点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板书要点5实验室制法(1)原理2NH4Cl+Ca(OH)22NH3+CaCl2+H2O(2)装置:与O2同(3)制取(4)验满(5)尾气处理NH3H2O=NH3+H2O二、铵盐1 铵盐受热分解NH4Cl NH3+HClNH3+HCl=NH4ClNH4HCO3NH3+H2O+CO25NH4NO34N2+9H2O+2HNO3铵盐氨酸2. 铵盐与碱的反应NH4+OH-=NH3+H2O2 NH4的检验取少量待检物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适量NaOH溶液并加热,有使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的气体产生。易混知识点典型题、高考题1.制备干燥氨气所需的药品是()A.NH4Cl溶液、NaOH溶液、碱石灰B.饱和氨水C.NaOH溶液、NH4Cl晶体、浓H2SO4D.NH4Cl固体、碱石灰、消石灰6.一种盐X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将Y经一系列氧化再溶于水可得一种酸Z,再将Y和Z反应又可生成X,则盐X是()A.NH4NO3 B.NH4ClC.(NH4)2SO4D.(NH4)3PO4课堂练习1.实验室制备下列各组物质时,制气装置相同的是()A.NH3、HCl、O2 B.Cl2、HCl、CO2C.CO2、H2S、H2D.NH3、CO2、Cl22.有白色固体X,它跟NaOH溶液共热时,产生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无色气体Y,固体X跟浓H2SO4混合时,产生一种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Z,在气体Z的水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会得到一种白色沉淀,气体Y和Z相遇时产生白烟.根据以上现象写出:(1)X、Y、Z三种物质的化学式:X_,Y_,Z_.(2)化学方程式:X+NaOH;X+浓H2SO4.3NaCl、NH4Cl怎么鉴别?教学后记第三节硝酸(1课时)教学内容第一章 氮族元素 第三节硝酸(1课时)P15P17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 让学生了解HNO3的物理性质及用途。2使学生掌握HNO3的化学性质。能力目标1 通过实验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观察、思维和归纳能力。2通过HNO3的用途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教学重点HNO3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HNO3具有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板书要点第三节 硝 酸一、硝酸的物理性质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1.5027g/cm3,沸点83,能溶于水。二、硝酸的化学性质1 不稳定性:4HNO3 = 4NO2+O2 +2H2O2 酸的通性:HNO3=H+ NO33酸的强氧化性:(1) 与不活泼金属反应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 =3Cu(NO3)2+2NO +2H2O(2)与活泼金属反应在稀硝酸中不生成H2、在浓硝酸中铝、铁钝化王水:浓硝酸与浓盐酸的混合物,其体积比为1:3(3)与非金属反应C+4HNO3 4NO2+CO2+2H2O三、硝酸的保存方法实验室中:用棕色、细口玻璃瓶盛装,用磨砂玻璃塞或塑料塞闭封,放在冷暗避光处。工业上:用铁或铝材制作的容器贮运浓硝酸。四硝酸的用途易混知识点典型题、高考题从节约原料,保护环境的角度来分析,要制取一定量的Cu(NO3)2晶体,下列实验设计中最合理的是( )。(1)Cu+浓HNO3(2)Cu+稀HNO3课堂练习1 纯净的硝酸是_色的液体,久置的硝酸呈黄色,是由于硝酸的_,见光或受热分解,生成的_溶于硝酸而呈黄色,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硝酸必须盛放在_色瓶中,贮放在_的地方。工业上溶解锌常用_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溶解金属铜常用稀_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溶解金属铂必须用_,此溶液的成分是_,其体积比是_。2如何洗净一支内壁镀银的试管?写出反应的方程式。3、铜和1 mol/L的硝酸反应,若c(NO3)下降0.2 mol/L,则c (H+ )下降( )A. 0.2 mol/L B.0.4 mol/L C.0.6 mol/L D.0.8 mol/L教学后记第四节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和配平教学内容第一章 氮族元素第四节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和配平P19P21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能利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能力目标通过归纳总结,能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叁个相等关系式:得失电子数相等;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守恒;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相等。教学重点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教学难点化合价升降总数的确定板书要点 一、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一标、二等、三定、四平、五查”CuS + HNO3 Cu(NO3)2 + NO + S + H2O一标:正确标出反应前后价态变化元素的化合价。二等:以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求最小公倍数。三定:确定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计量数。四平:根据原子守恒用观察法配平其它物质的计量数。五查:检查是否符合原子守恒和电子守恒,若为离子反应,还要符合电荷守恒。二、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几种方法。1、从正向配平(全变配左边)讲述 氧化剂、还原剂中的某元素化合价改变时全部改变,从氧化剂和还原剂(即从左边)配。例:P4 + HNO3 (浓) H3PO4 + NO2 + H2O5e-41 1e-20 板书 2、从逆向配平(部变配右边)讲述 氧化剂、还原剂中的某元素化合价改变时部分改变,从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即从右边)配。 例:Cu + HNO3 (稀) Cu(NO3)2 + NO + H2O 2e-3 3e-2板书 3、同变配多边讲述 若氧化还原反应中只有一种元素化合价改变,从此元素出现物质机会多的一边配。例:NO2 + H2O HNO3 + NO 1e-2 2e-14、整体归一法 例: FeS2 + O2 Fe2O3 + SO2 1e- 10e- 11e- 4 4e- 115、缺项配平法讲述 所谓残缺方程式,即某些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未写完,它们一般是水、酸、碱。这类方程式的配平,不仅要配平计量数,还要写出未知物的化学式。其方法是配平含变价元素物质的计量数,再通过比较反应物与生成物,观察增减的原子或离子数确定未知物并配平。6、离子方程式配平注意 其配平与以上方法一样,但要检查电荷守恒。易混知识点典型题、高考题(2002高考)已知硫酸锰(MnSO4)和过硫酸钾(K2S2O8)两种盐溶液在银离子催化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锰酸钾、硫酸钾和硫酸。(1)请写出并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2)此反应的还原剂是 ,它的氧化产物是 。(3)此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4)若该反应所用的硫酸锰改为氯化锰,当它跟过量的过硫酸钾反应时,除有高锰酸钾、硫酸钾、硫酸生成外,其他的生成物还有 。课堂练习一从正向配平练习:1、NH3 + O2 NO + H2O 2、Fe(NO3)3 + NaOH + Cl2 Na2FeO4 + NaNO3 + NaCl + H2O二从逆向配平练习:1、CuS + HNO3 Cu(NO3)2 + NO + S+ H2O 2、K2Cr2O7 + HCl(浓) KCl + CrCl3 + Cl2 + H2O三同变配多练习:1、Cl2 + KOH KCl + KClO3 + H2O (歧化反应)2、S + H2SO4(浓) SO2 + H2O (归中反应)四整体归一法练习:1、P + CuSO4 + H2O Cu3P + H3PO4 + H2SO42、As2S3 + Na2CO3 + NaNO3 Na3AsO4 + Na2SO4 + N2 + CO2五缺项配平法练习:1、H2O2 + Cr2(SO4)3 + _K2SO4 + K2CrO4 + H2O 2、Pt + HNO3 + HCl H2PtCl6 + NO + _3、KMnO4 + KNO2 + _ MnSO4 + K2SO4 + KNO3 + H2O六离子方程式配平练习:1、Cr2O72- + Fe2+ + H+ Cr3+ + Fe3+ + H2O2、NaBiO3 + Mn2+ + H+ Na+ + Bi3+ + _ + _教学后记第五节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第一章 氮族元素 第五节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二课时)P25P26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掌握多步反应的有关计算。能力目标通过化学计算,训练解题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多步反应的有关计算教学难点多步反应的有关计算板书要点二、多步反应的计算1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可以作为中介的物质(或在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中都有的物质),并确定最初反应物、中介物质、最终生成物之间的量的关系;3确定最初反应物和最终生在发报之间的量的关系;4根据所确定的最初反应物和最终生成物之间的量的关系和已知条件进行计算。易混知识点典型题、高考题工业上常用漂白粉跟酸反应放出的氯气质量对漂白粉质量的百分比(x)来表示漂白粉的优劣漂白粉与酸的反应为: 现为了测定一瓶漂白粉的x,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漂白粉样品 2.00 g,加水研磨后,转入250 mL容量瓶内,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后,取出25.0 mL,加入过量 KI溶液和过量的稀硫酸,静置待漂白粉放出的氯气与KI完全反应后,用0.100 mol/L的 NaSO3标准溶液滴定反应中生成的碘,反应如下: ,滴定时用去 溶液 20.00 mL试由上述数据计算该漂白粉的x课堂练习煅烧2.5t含85% FeS2的黄铁矿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时,FeS2中S有5.0%损失而混入炉渣,计算可制得98%硫酸的质量。教学后记第五节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第一章 氮族元素 第五节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一课时)P22P24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掌握反应物中有一种物质过量的计算。能力目标通过化学计算,训练解题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过量的计算教学难点过量的计算板书要点一、有一种反应物过量的计算1 当题中出现两种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时,往往要进行过量计算。2 当给出一种反应物和一种生成物的质量(物质的量)时,也应当进行过量计算。易混知识点典型题、高考题在一定条件下,NO跟NH3可以发生反应生成 N2和 H2O现有 NO和 NH3的混合物1 mol,充分反应后所得产物中,若经还原得到的N2比经氧化得到的N2多1.4 g(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若以上反应进行完全,试计算原反应混合物中NO与NH3的物质的量可能各是多少课堂练习常温常压下,将盛有 和 的混合气体的大试管倒立在水槽中,水面上升至一定位置后不再变化,此时还有3mL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的 的体积是( )(A)17.8mL (B)14.8mL (C)13.6mL (D)12.4mL教学后记第二章 化学平衡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第一课时)教案学科化学教学内容第二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的概念及表示方法使学生了解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意义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教学难点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原因板书要点第二章 化学平衡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一、 化学反应速率1、 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改变(mol/L) 数学表达式:化学反应速率= 反应时间(min或s) 单位:mol/(L s)或mol/(L min)2、 求得的反应速率均为正数,没有负数3、 求出的反应速率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而不是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4、 不同物质表示的同一反应的反应速率,其数值不一定相等,其数值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之比(表示一个反应的反应速率必须指明所对应的物质)易混知识点强调单位强调同一反应的反应速率与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的关系典型题高考题已知下列反应速率分别用 、 、 表示,则正确关系是( )A B C D 课堂练习2可逆反应2S02 + O2= 2S03,如果(S02)=O.05 mol/(Lmin),用一定的 SO2和O2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则2 min后SO3的浓度为( )。 A1 mo1/L BO9 mol/L CO2mol/L D01mol/L 3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和N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3 s末的勘(H2)= O.3 mol/(Ls),则3 s末NH3的浓度为( )。 A0.45 molL B0.6 molL CO.9 molL D1.2 molL 作业教材习题:一、1、2、3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课时)学科化学教学内容第二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的概念及表示方法使学生了解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意义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教学难点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原因板书要点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反应物的结构和性质2、外因: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其他3、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不变,反应物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4、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仅适用于体系中有气体物质的反应)5、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他条件不变,升高反应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6、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用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加快7、其他条件:易混知识点典型题高考题1、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能使A(g)+ B(g)= C(g)+ D(g)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的措施是( )A、减少C或D的浓度 B、增大D的浓度C、减少B的浓度 D、增大A或B的浓度课堂练习1、下例体系加压后,对化学反应速率没有影响的是( ) A、2SO2 + O2 = 2SO3 B、CO + H2O(g) = CO2 + H2C、CO2 + H2O = H2CO3 D、OH + H+ = H2O2、在密闭容器里,通入x mol H2和Y mol I2(g),改变下列条件,反应速率将如何改变?填(“增大”、“减少”或“不变”)(1)升高温度 (2)加入催化剂 (3)充入更多的H2 (4)扩大容器的体积 (5)保持容器容积不变,通入氖气 作业所订资料第二节 化学平衡学科化学教学内容第二章 第二节 化学平衡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根据实验事实,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化学平衡的建立及其特征教学难点化学平衡的建立板书要点第二节 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1)动:动态平衡(2)等:v(正)= v(逆)(3)定:各组分浓度不再发生变化(4)变:如果外界条件发生改变,原有的化学平衡状态将被破坏易混知识点典型题高考题1.在密闭容器中放入5molH2和5molN2,在某温度下经过反应生成2molNH3,此时密闭容器压强是反应前压强的倍数为( ) A.2倍 B.1.5倍 C.0.8倍 D.0.5倍 2.某温度时,把1molN2O4气体通入体积为10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棕色,反应进行4s时NO2的浓度为0.04molL-1,再经过一定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这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8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4s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1molL-1 B.在4s时容器内的压强为开始时的1.2倍 C.在平衡时容器内含N2O40.4mol D.在平衡时容器内含NO21.6mol 课堂练习1.可逆反应H2(气)+I2(气)= 2HI(气)达到平衡时的标志是( ) A.混合气体密度恒定不变 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C.H2、I2、HI的浓度相等 D.I2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2.在373K时,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物质的量的NO2和SO2,发生如下反应:NO2+SO2 =NO+SO3,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O和SO3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B.NO2和SO2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C.体系中总的物质的量一定等于反应开始时总的物质的量 D.SO2、NO2、NO、SO3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作业印发资料第三节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学科化学教学内容第二章 第三节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使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能力目标通过实验,逐步探究平衡移动原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概括和总结的能力教学重点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教学难点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板书要点第三节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一、化学平衡的移动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平衡 平衡破坏 新条件下的化学平衡 V(正)= V(逆) V,(正)= V,(逆) V,(正)= V,(逆)各组分浓度保持一定 各组分浓度又保持新的一定二、影响平衡移动的外界条件1、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或降低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降低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2、压强: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 减少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大的方向移动3、温度: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4、催化剂:加入催化剂后,平衡不移动易混知识点外界条件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改变,平衡移动方向的综合分析典型题高考题4.在830K时,下列可逆反应达到的平衡体系具有某些特殊性:CO(g)+H2O(g)CO2(g)+H2(g) (1)若起始浓度分别为CO=3molL-1,H2O=0.75molL-1时,达到 新平衡后CO的转化率为20%. (2)若起始浓度分别为CO3molL-1,H2O4.5molL-1时,达到 新平衡后CO2的产率为60%. 试通过分析和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在830K时,现以起始浓度分别为COa molL-1,H2Ob molL-1 投料,发生以下反应,测得平衡后H2c molL-1 (1)选择回答:在多次实验中,若保持b不变而减小a,则达到平衡后CO的转化率 ,H2O的转化率 . A.增大 B.增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 (2)当a=4,c=1.5时,b= (3)当a=2b,ac= (4)a、b、c在该平衡体系中的关系式是 . 课堂练习1.将9.2gN2O4晶体放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升温到25时N2O4全部气化,由于 N2O4发生如下分解反应: N2O4(g)= 2NO2(g)(正反应吸热) 平衡后,在25时测得混合气体(N2O4和NO2)的压强为同温下N2O4(g)尚未分解时压强的1.2倍.试回答: (1)平衡时容器内NO2和N2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平衡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为 . (3)如果改变该可逆反应的下列条件,则平衡常数是否改变? 加压: ; 升高温度: ; 增大N2O4的浓度: . 作业所资料订第四节 合成氨条件的选择学科化学教学内容第二章 第四节 合成氨条件的选择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如何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选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使学生了解应用化学原理选择化工生产条件的思路和方法能力目标使学生领悟理论对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树立理论需和实践相结合的思想认识培养知识的迁移和综合运用的能力,培养辩证、全面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合成氨适宜条件的选择教学难点结合生产实践,选择合成氨适宜条件的思路和方法板书要点第四节 合成氨条件的选择N2 + 3H2 = 2NH3(1) 可逆反应(2)正反应为放热反应(3)正反应为体积缩小的反应一、合成氨的适宜条件1、压强:20 MPa 50MPa2、温度:500左右3、催化剂:铁触媒等二、合成氨工业的发展前景易混知识点兼顾平衡转化率和化学反应速率典型题高考题1、在氮气、氢气合成氨的合成塔中,进入的气体按N2与H2体积比为13,塔中的压强为1.62107Pa,又知从塔中出来的气体中,NH3占25%(体积百分组成).求:(1)从合成塔出来的混合气体中,N2和H2的体积百分组成.(2)合成塔出来气体的压强.课堂练习1合成氨时,既要使合成氨的产率增大,又使反应速率增快,可采取的办法是( )A不断充入 B升高温度C增大压强 D分离出 2合成氨所需的 可由煤和水蒸气反应而制得,其中一步的反应为: (正反应放热),下列措施中,能提高CO转化率的是( )A增大压强 B降低温度C增大水蒸气浓度 D增大浓度3合成氨工业有下列流程:原料气制备;氨的合成;原料气净化和压缩;氨的分离。其先后顺序为( )AB C D作业教材习题:一、二、四、五第三章电离平衡第一节电离平衡(第一课时)教案学科化学教学内容第一节 电离平衡(第1课时) 第二册 :第55至57页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强、弱电解质与物质结构的关系。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掌握推理、归纳、演绎和类比等科学方法。教学重点电离平衡的建立及电离平衡的移动。通过化学平衡的建立和化学平衡的移动理论来认识电离平衡的建立及电离平衡的移动。教学难点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电离平衡常数。板书要点一、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易混知识点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度无绝对关系。如BaSO4在水中是一种难溶物质,但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BaSO4是一种强电解质。典型题高考题1比较下列实验现象,回答问题并填空:有两支试管a、b,分别装有等量的Na2CO3固体,往a、b两试管中分别加入同浓度、同体积的稀HCl和稀醋酸,直到Na2CO3全部反应完。回答下列问题:(1)a、b两试管中的反应现象: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 ,原因是 。(2)a、b两试管中生成气体的体积 ,原因是 。答案:(1)Na2CO3固体溶解,有气体放出。加HCl的反应快,加CH3COOH的反应慢。HCl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溶液中H+浓度大,CH3COOH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H+浓度小,所以HCl比CH3COOH反应快。(2)相等。根据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2CH3COOH=CH3COONa+H2O+CO2,等量的Na2CO3全部溶解需消耗等量的H+,放出等量的CO2,虽然开始HCl中H+浓度比醋酸中大,但随着反应的进行,CH3COOH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最后电离出H+总量与HCl相同。课堂练习1在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有 (1) ;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有 (2) ;属于电解质的有 (3) ;其中 (4) 是强电解质; (5) 是弱电解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有 (6) 。NaCl HCl NaOH CH4 NH3 Na2O H2O CH3COOH NH3H2O H2 H2S 蔗糖答案(1) (2) (3) (4) (5)(6)1.下列各组物质,其中全部是弱电解质的是( )A.BaSO4、AgCl、H2S B.NH3H2O、CH3COOH、Cu(OH)2C.HF、H2O、HI D.H2SO4、KOH、H2SO3答案:B2.下列三种化合物由左到右是按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HCl、CaCO3、SO2 B.KNO3、CH3COOH、NH3C.HClO、H2S、C2H5OH D.BaSO4、H3PO4、H2O答案:B教学后记本节课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采用推理、延伸的方法,增长出新知识点,使学生初步了解电解质强弱与其化学键类型的关系,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并不是从物质本质上的一种分类方法,强、弱电解质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给学生讲清楚共价键极性较强的化合物是强电解质,较弱的是弱电解质或非电解质,这仅仅是一般规律,有好些不符合,因为决定电解质强、弱的因素很多。第一节电离平衡(第二课时)教案学科化学教学内容第一节 电离平衡(第2课时) 第二册 :第55至57页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使学生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浓度等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掌握推理、归纳、演绎和类比等科学方法。教学重点电离平衡的建立及电离平衡的移动。通过化学平衡的建立和化学平衡的移动理论来认识电离平衡的建立及电离平衡的移动。教学难点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电离平衡常数。板书要点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概念: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生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电离平衡。2.特征:逆、等、动、定、变。3.影响因素:浓度,温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