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杨辛》复习资料.pdf_第1页
《美学原理杨辛》复习资料.pdf_第2页
《美学原理杨辛》复习资料.pdf_第3页
《美学原理杨辛》复习资料.pdf_第4页
《美学原理杨辛》复习资料.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一章第一章绪论绪论 一、一、什么是美学?什么是美学? 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美的科学。 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是在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美学的渊源 可以追溯到很远的古代社会,古代思想家对美与艺术问题所作的哲学探讨,可视为美学的起源。 二二、美学的对象是什么?、美学的对象是什么?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以及主客体的辨证关系。 其基本内容包括美、美感、美的创造和美育。在研究艺术时,也是从审美的角度,把艺术作为审美意识 和审美对象的集中表现,以区别于别的艺术概论。 三、美学是怎样提出的?三、美学是怎样提出的? 年德国理性主义者、普鲁士哈列大学哲学教授鲍姆加登在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中首次使用 了感觉学(美学)这一名词和概念;年他出版了美学第一卷,书中使用了“埃斯特惕克”(感 觉学,即美学)这个术语。 鲍姆加登继承了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和沃尔夫等人的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发现人类知识系统有一个很大 的缺陷,比如知识系统逻辑学在研究,意志、道德有伦理学在研究,但感性系统却没有专门学科去研究,他 建议建立一门新学科来研究感性认识问题,他把这门新学科取名为“埃斯特惕克”,即感觉学(美学)。 后来,康德、黑格尔等人在他们的哲学著作中都纷纷沿用了这个名词,并加以系统化和完善化,最终使 美学这门学科确定下来。 在我国最早接受西方美学思想的人是王国维,他的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红楼梦评论、人 间词话等著作都是借鉴西方美学思想和方法写成的。他主要吸收的是康德和叔本华的美学观点。朱光潜先 生在西方美学史中,向我们比较详尽、系统地介绍和传播了西方的美学理论发展的历史成就以及代表人 物、作家等。 第二章第二章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一、一、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索有哪些方面?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索有哪些方面? 2 (西方美学史上,读美的本质的探讨,分为 3 个层面:精神层面、客观现实层面以及社会生活 层面。精神层面: 1 柏拉图:“美的本质就是美的理式”,现实中一切事物的美都源于“美的理 式”,即美本身。理式是客观事物的根源,客观事物并不是真实的世界,“理式世界”才是真实 的世界。 2 康德认为,美只能是主观的,是具有没有目的又合目的性的形式。在审美趣味判断中, 美是具有没有目的而又合目的的形式。没有目的即没有客观目的,与概念利害无关。只有符合这 种目的性概念的事物才是完善的、好的、美的。3 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的根 源在于理念,在于绝对精神,感性的实在是有理念生发出来的,是理念的客观性表现。真正的美 是艺术美,在艺术美中“理念的感性显现”是指作品的“意蕴”的显现。此理论具有以下三个特 点: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4 克罗齐:直觉即表现. 他认为 美的根源在于心灵,美是心灵作用于事物而产生的直觉。他还认为,自然无所谓美,自然的美是 直觉创造出来的,自然本身也是知觉创造出来的. 客观现实层面:1 亚里士多德:他认为脱离美的“理念”或美本身是不存在的,美就在事物 之中,在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主要靠事物的“体积与安排”。美的事物的 体积的大小要合适,要有一定的安排(秩序、结构),要有整一性,在总体和各部分之间要有一 定的比例。2 达 芬奇:他重视自然,反对脱离自然去临摹别人的作品。摹仿自然不是被动的, 应该是理想化和典型化的。美不是神意的体现,而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是可以用感官认识到的 事物的性质。在研究物体本身的美,不但强调表现人的精神特征,同时重视比例和谐。蒙娜 丽莎就是比例和谐美的典型体现。3 荷迦兹:他认为美是现在所讨论的主题,就是适宜、变 化、一致、单纯、错杂和力量,所有这一切彼此校正、约束、共同合作而产生了美。蛇形线条是 最美的线条。 4 博克:他承认美是客观的,肯定美是物体的属性。美是指物体中能引起爱或类似 情感的性质,美通过感官的终结,在人心上机械地起作用,美的外形很有效地引起某种程度的爱. 5 狄德罗:美是关系. 一切能在我们心里引起对关系的知觉的, 就是美。 一个存在物由于我们注意 它的关系(实在关系)而显得美。也就是说,美是客观关系。他把美分为实在美和相对美。 社会生活层面: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观点包含两 层涵义:第一,美包含着一种可爱的、为我们的心所宝贵的东西;第二,美是活生生的事物,是 多种多样的对象,而生活便具有这样的特点。(1)社会生活中人物形象的美。普通人民 贵 族的美人有教养的人(2)自然美是由于对生活的暗示才产生的。) 二、你认为西方美学史上哪些人的观点值的借鉴?为什么?二、你认为西方美学史上哪些人的观点值的借鉴?为什么? 3 第三章第三章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一、一、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索有哪些方面?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索有哪些方面? 二、二、王国维的王国维的“美学观美学观”是什么?是什么? 4 三、三、对对“形神兼备形神兼备”做美学分析。做美学分析。 造型艺术讲究“形神兼备”,就是内容和形式统一,“神”指人物的思想感情、个性等,“形”指人物 的外部特征比如表情、语言、动作等。晋代画家顾恺之主张“以形写神”,强调绘画要抓住人物逼真的形象 特征来表现深刻的内在思想和精神,艺术美如果离开了形,神就无所寄托;如果离开了神,艺术美就变成空 洞的没有生命内容的空壳。 第四章第四章美的本质初步探索美的本质初步探索 一、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什么关系?一、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什么关系? 二、什么是自由创造?二、什么是自由创造? 美的事物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喜悦,是由于其中包含了人类最珍贵的特性实践中的自由创造。自由 创造就是人的生产实践中的劳动创造。自由是指对自然规律和必然性的认识与把握,自由创造就是按照人类自由创造就是按照人类 认识到的客观必然性认识到的客观必然性,也就是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也就是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以实现人类的目的以实现人类的目的、愿望和要求的物质活动愿望和要求的物质活动。自由自由 创造是和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创造是和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人对必然性和规律性的认识,是一步一步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人的自 由逐步发展起来的,人的自由创造也是一步又一步发展起来的。由原始社会粗糙的石器到现代精美的生产生 活用品等,都是人在认识客观必然性和规律性基础上进行的,这些都是人的自由创造。 三、三、自由创造有什么特征?自由创造有什么特征? 第五章第五章真善美和丑真善美和丑 一、真善美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一、真善美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1)美的产生的在人的实践中,以对真的认识和掌握为前提。人的自由创造必须依靠对客观的必然性的 认识才能进行,改造自然和社会要符合其发展规律和必然性,否则,自由创造就无法进行,美也就无从产生。 美与真的区别在于:首先,真是客观规律本身,而美是通过实践,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肯定人的 自由创造的生动形象。其次,真是求知的对象,引起人民去追求真理,了解客观世界本身的内在联系;而美 却是欣赏的对象,具有生动的形象,是对人自身本质力量的肯定,美是一种情感关照的对象。 (2)美以善为前提。因为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它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和满足一定社 会集团、或一定阶级的利益。没有了这最终目的和出发点,也就没有了人类的实践活动,美也就无法产生了。 美和善的区别表现为三点:美和善的区别表现为三点: a、 与功利的关系不同,美和功利是一种间接关系,功利是潜伏在形象中的。善则与功利直接相联系。 b、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不同,善有形式,但是不讲求形式。人们对善的把握主要是通过概念去揭示对象 的功利性质;而美则在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的基础上,注重形式,强调内容要显现为生动的形象。 c、 善是意志活动的对象,而美是观赏的对象,能唤起情感的喜悦。 总之,美离不开真和善,但是又有所不同。只有人掌握了客观世界的规律,也就是真的时候,并把它运 用到实践中去,达到了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实现了善,并且表现为生动的形象才可能有美的存在。 二、二、丑的本质是什么?丑的本质是什么? 丑是感性形式中包含的一种对生活和人的本质具有否定意义的东西。 丑不等于恶A、丑是恶的表现的一个侧面,是指人物形象上的表现,比如行为的邪恶等,恶是本质 5 性的表现,体现为功利,是善的反面;B、长相的丑是人的生理特征,并不一定和恶有必然联系,以个人长相 的丑并不影响其内在品质的美好。 形式丑包括畸形、毁损、芜杂等。 三、三、现实中的丑与艺术中的丑有什么区别?现实中的丑与艺术中的丑有什么区别? (艺术中的丑,并不是丑,而是对现实中丑的表现,因而是美,而不再是丑。相比较于现实 中的丑,艺术中的丑有以下几个特征:1.艺术中的丑,不是写丑,而是把丑当作美。2.表现形式: 拙劣的技术。3.内容上:虚假、错误、腐朽。) 第六章第六章美的产生美的产生 一、一、美产生于哪些形式?美产生于哪些形式? 二、主客体的辩证关系是什么?二、主客体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客体是指人所创造的对象世界,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化的自然。反过来它又影响主体,凭着 它的丰富性才发展了人的感觉的丰富性。离开了客体就无从说明主体的思维、感觉的发展,而离开了主体也 无法说明产品(客体)的变化。人类在劳动中创造了美,在创造美的过程中又提高了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审美 需要。从创造美的对象到提高主体审美能力,再去创造新的美,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既是客体的发展过程, 也是主体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实践、自由创造起着决定的作用。 (PPT)在历史的发展中,人类不断改造自然,自然的物在变,人也在变,人与物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在实践中,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自然物其关系是辩证的,不是死板的。人把自然改造的越来越美好, 自然也促发着人向着美的境界不断的努力奋进,所以自然和人就形成了互动关系。 第七章第七章社会美社会美 一、社会美有哪些形式?一、社会美有哪些形式? 1 1、首先表现在作为革命实践主体的先进人物身上。、首先表现在作为革命实践主体的先进人物身上。比如那些为争取人类进步、解放事业奋斗者的形象 方面。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中体现出的献身精神、超人智慧和不寻常的力量,这些人物都是先 进的革命实践者的形象。 2 2、表现在劳动产品方面表现在劳动产品方面。长在田野里的棉花纺成线、织成布,染上色,绣出美丽的图案,做成各式各样 的服装或装饰品等,就是社会美的具体体现。蚕丝更有美感可言。各种建筑、工艺品、手工业品等也是社会 美的表现。 粮食、蔬菜等被做成各种各样花色众多的食品,再被端上餐桌时,也体现出食品加工者、厨师们精湛的 手艺,色香味俱全,更是一种美。人类的各种建筑、工艺品等美,都是社会美的内容。比如唐三彩、金字塔、 长城、苏州园林、卢浮宫、城市雕塑等,无一不是社会美的体现。 二、怎样理解人内在品质与外在形式的关系?二、怎样理解人内在品质与外在形式的关系? 人物形象的美首先是内在品质的美,其次才是外在的形式美。内在品质的美可以弥补外在形式的某 些缺陷,而心灵的卑污却不能用外在形式的美去抵消。心灵美的人虽不一定长的好看,但仍能使人感到 可爱、可亲,而心灵丑陋的人,即使长的再漂亮,却免不了使人厌恶。当然最好是人的内在美与外在形 式美的结合。 第八章第八章自然美自然美 一、一、自然美的根源是什么?自然美的根源是什么? 自然美产生的根源是人类社会实践。是实践把自然和人联系在一起,使自然美得以产生。随着社会实践 和社会生活的发展,人类与自然的联系越来越扩大,一方面自然作为人的物质生活对象,范围在不断扩大, 另一方面,自然作为精神生活的对象也在不断扩展。自然美的范围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扩大。 6 (自然美的根源是人类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是自然与社会生活的客观联系。也就是说,自然美是一定 社会实践的产物。因为从自然美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来看,自然美的产生及自然美领域的逐渐扩大是和人类社 会实践的发展进程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自然美归根结蒂是一定社会实践或社会生活的产物。) 二、自然美的现象有哪些?二、自然美的现象有哪些? 自然美的现象可分为被劳动改造过的自然和未被劳动改造过的自然 2 个部分。 三、自然美的哪些现象对人的生活有暗示作用?三、自然美的哪些现象对人的生活有暗示作用? 第九章第九章形式美形式美 一、什么是形式美?一、什么是形式美? 形式美是指生活中的各种事物的形式因素(比如色彩、线条、声音、形体、构图等)有规律的组合。 形式美是指事物美的形式中某些共同的特征。人们对美的感受首先是由这些形式引起的,在长期的审美 活动中人们反复接触这些形式,从而使它们形成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和法则。比如对称是对大量的具有对称 特征的事物的概括:眼睛、耳朵、手脚等等。 二、形式美有哪些?二、形式美有哪些? 1、颜色红色象征着热烈、兴奋、积极向上;绿色象征着安静、蓬勃萌动的生命力;黄色象征着明亮、 富有、成熟;白色象征着纯洁、高雅、冷艳;黑色象征着凝重、庄严、肃穆、神秘,并且代表着下沉的力量。 2、形状圆形显得柔和,方形显得刚劲,三角形显得稳定,高而窄的形状有险峻感感,宽而平的形体有平宽而平的形体有平 稳感。稳感。 3、线条直线正直爽朗,曲线优美柔和富于变化,波状线轻快流畅有激荡感,辐状放射线奔放丰富, 交 错线复杂奥妙,平行线安稳却死板。 第十章第十章艺术美艺术美 一、艺术美中怎样体现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一、艺术美中怎样体现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体现在从生活到意象的孕育,即意象的形成。在意象中形象的特征更鲜明 更生动,更加符合生活的本质;同时,把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融会到形象中去。这一过程中充满了艺术家的创 造性想象活动。其次,是把孕育的意象表现为作品中的形象,这需要艺术家高超的技巧,通过技巧使完美的 艺术形式和深刻的内容统一起来。 二二、怎样理解恩格斯所说的、怎样理解恩格斯所说的“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 恩格斯在这里提出了一条重要的美学要求,即艺术典型应当是共性与个性的辨证统一。“每个人都是典 型”是说典型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指的是典型的共性,“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是 说艺术典型应当有自己的特殊性,即鲜明独特的个性。“是一个这个”是强调艺术典型的个性特点的重 要性,以便创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三、为什么说艺术美来源于生活?为什么说艺术美来源于生活? 现实美是作家、艺术家进行创作的基础,也是他们依赖的对象。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激情、创作素材都 来自于现实生活,艺术美是对现实生活能动的反映。 1、生活是想象的土壤。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作家、艺术家的想象必须靠生活中所积累的大量的感性材 料(记忆中的事件和印象),对生活中的感性材料积累得越多想象就会越丰富,创造力就越自由。黑格尔指 出,艺术家应该看得多,听得多,而且还要记得多。 7 2、生活孕育着作家、艺术家的激情。艺术不是生活形象的简单再现,艺术形象渗透了作家、艺术家的激 情,这种激情也是来源于生活。生活激发作家和艺术家的感情,并推动艺术家的想象。脱离生活不但会失去 艺术想象所依赖的对象(感性材料),而且会失去艺术家想象的动力创作激情。 3、生活推动艺术技巧的发展。生活在不断地发展,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历史在不断地前进,所以人的思 想和意识也在不断地深化、提高,自然就要求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技巧不断地变化和提高。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意境与传神意境与传神 一、什么是意境?一、什么是意境? 意境是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美的境界,意境中情与景的关系就是主观与客观的意境是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美的境界,意境中情与景的关系就是主观与客观的 统一统一,具体表现为情景交融具体表现为情景交融。情是主观范畴,景是客观范畴,景是产生情的基础,情是由特定生活条件下的 景物所引起的;情在意境中是主导,意境中的景是在特定情感支配下,经过艺术家提炼取舍所创造的。见景 生情,再缘情取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相互作用,互为前提,最终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二、二、“意境意境”为什么能引起强烈的美感?为什么能引起强烈的美感? 原因有四点:原因有四点: 1、生动的形象。 2、意境中饱含艺术家的情感。 3、意境中包含了艺术家精湛的艺术技巧。 4、意境中的含蓄能唤起欣赏者的想象。 (PPTPPT)1 1、意境具有生动的形象。、意境具有生动的形象。诗句能引起人们强烈的美感,是因为它们都有生动的形象和突出的画 面,意境是非常典型的。意境中的形象和画面集中了现实美的精髓,抓住了生活中能够唤起人强烈情感的景 物,意境中的这些景物经过感情的过滤,显得最为精粹。刘熙载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若舍景不言,不过曰春往冬来耳,有何意味?诗人道景言情,别具 匠心,以情布景,以情衬景,情景交融,情真意切,动人心弦。 2 2、意境具有浓烈的情感意境具有浓烈的情感。有人说,“以情写景意境生,无情写景意境亡”。李方膺的诗“疏枝横斜千万 朵,会心只有两三枝”,这会心的两三枝就是以情写景的结果,也是最能表达诗人感情的景物。意境之所以 能感染人,就是因为在艺术形象中融入了浓烈的情感因素,从而使作品起到深深打动人的效果。 3 3、美好的意境是精湛的艺术创造的结果美好的意境是精湛的艺术创造的结果。“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是运用语言艺术的典范,王国 维说这一字使整首词的意境完全表现出来了,既反映了春天的美好景色,又表现了景物的活力,更表达了诗 人喜悦的心情,使静默的景物有了动态感、场面感和喧闹感。“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也是运用语言 精湛技巧的典范,春风带着颜色染绿了江南大地,使人对眼前美好的景象充满了欣喜感, “蜂蝶纷纷过墙去, 却疑春色在邻家”,一个“疑”字运用精妙,表面写蜂蝶怀疑春色退到邻家院子,实际是写人在怀疑春色在 邻居院子,把直接的意思曲折地表达出来更有艺术的意味。 4 4、意境的含蓄特征唤起人们丰富的想象力。、意境的含蓄特征唤起人们丰富的想象力。意境中的含蓄使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在言外, 使人思而得之”,这样才能以最少的笔墨表达出最丰富的内容,所以中国历来高超的艺术创作要求“言则期 少,意则期多”,这就要求作者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以尽可能简洁的语言表达更加丰富的内容,并给 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的空间,而不是把什么话都说完。梅尧臣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 外”,都是强调含蓄的作用。 三、什么是传神?怎样理解神和形的辩证关系?三、什么是传神?怎样理解神和形的辩证关系? 传神是指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表现内在精神,把对象的本质特征与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体现艺 术家的创造,是艺术中的一种美的境界。 传神中的型与神是辨证统一的。形似是基础,神似是形似的升华。形指人物的外部特征,神指人的内在 精神。没有形作为基础,神就无所寄托,而有形无神,仅仅形似,则是模仿,谈不上创造,只有达到了神似, 表现出人物的内在精神,才能表现为创造,才能称为美。(以形写神) 传神中的“神”实际上是艺术家所理解的和经过情感体验的“神”,传神的作品中既反映了对象的本质 特征,也表现了艺术家的爱憎和审美评价,两者有机地统一于形象之中,也就体现了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 统一。(迁想妙得)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艺术的分类及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艺术的分类及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 8 一、艺术为什么要分类?分类标准是什么?一、艺术为什么要分类?分类标准是什么? 因为寻找和发现各门艺术反映现实的特殊规律,自觉地掌握它们、认识它们,对于促进艺术的发展、繁 荣艺术的百花园地有特殊意义,违背各门艺术固有的审美特性,违背各门艺术发展的特殊规律,都会导致创 作的失败,所以艺术要分类。艺术的分类标准是:作品的再现与表现的侧重和所用的物质手段的不同。根据 这一标准,艺术可分为:再现的艺术、表现的艺术和语言的艺术。再现艺术有雕塑、绘画、摄影、戏剧、电 影等;表现艺术有工艺、建筑、书法、音乐舞蹈等。语言艺术有文学等。 二、怎样理解艺术各个部门的美的特征?二、怎样理解艺术各个部门的美的特征? 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所用的反映生活的方式和物质手段上: 表现的艺术:表现的艺术: 工艺,以实用的造型、色彩和线条来表现或烘托出一定的情绪、气氛、格调、趣味等。 建筑,以建筑物的体积、布局、比例、空间结构表现出一定的情调、韵律和气氛。 书法,以点画运动和用笔、用墨等在整体结构中来表现一定的情感和意蕴。特点为:1、书为心画。是人 的精神表现。2、书肇于自然。是自然的节奏化。3、体现了多样统一的形式美的法则。 音乐,以节奏、旋律、和声和复合声组成的音乐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大的特点是表现宽泛的、 含蓄的情感,起伏跌宕的情绪。 舞蹈,以规范化的有组织的、有节奏的人体动作来表现人的感情。最大的特点是:虚拟性和抒情性。 再现的艺术:再现的艺术: 雕塑,以形体的造型来反映生活,再现现实。特点是最宜于表现有崇高理想的正面形象,宜于观赏者从 不同角度和距离进行欣赏和领悟。直接感染和陶冶激发观赏者的心灵。 绘画,通过线条、色彩、构图在二度空间范围内以动人的造型,来再现现实,反映现实生活,表达画家 的审美感情和审美理想。绘画词汇线条、色彩、构图构成了它的审美特征。 摄影,以真实、优美的造型再现现实,反映现实生活。纪实性是其审美特征。 戏剧,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工艺等多种艺术成分综合而成,演员的表演是其美的特征。演员扮 演角色,运用形体动作、语言、演唱等手段来塑造舞台形象,表演剧情和典型的人物形象,能动地再现和反 映社会生活。 电影,也是综合艺术,它综合和吸取了各种艺术的特长,以银幕形象广泛的反映生活。它的审美特征在 于蒙太奇手段的运用。 语言艺术,文学。其特点是用语言塑造形象。作用于欣赏者的再创造。描写现实、表达思想的广阔可能 性。 为艺术分类,找出各部门的审美特征,目的是:为艺术分类,找出各部门的审美特征,目的是:1、为了提高和发展各门艺术,2、为了提高和丰富各门 艺术欣赏的能力,3、为了艺术的百花园地更加多姿多彩。各门艺术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 都 是认识与情感、再现与表现的统一。所以它们的特征也是相对的,我们决不可将起绝对化,把它们对立起来, 割裂开来。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优美与崇高优美与崇高 一、什么是优美?什么是崇高?一、什么是优美?什么是崇高? 9 (优美:美处于矛盾相对统一和平衡的状态,是柔媚、和谐、安静的美,我们平时所说的美指 的就是优美。优美的特征:优美从感觉上给人以轻松、愉悦和心旷神怡的感受,具体表现为和风 丽日、鸟语花香、湖光山色、蓝天白云、小巧玲珑等等。这种境界总的给人以和谐、静雅的审美 享受。优美的表现:1、优美的诗词2、优美的绘画和雕塑 3、优美的音乐:春江花月夜蓝色多瑙 河. 4、美的舞蹈:杨丽萍的孔雀舞. 5、美丽的自然风光. 崇高:1 定义:崇高是主客体处于矛盾的激化中所显示出的一种美,是一种庄严、宏伟的美, 是以力量和气势取胜的美,是一种显示主体严峻的实践斗争和惊人心魄的美,也是具有强烈的伦 理道德作用的伟大的美。2 特征:崇高在形式上表现为粗犷豪放、刚健激荡、雄奇瑰伟和博大壮烈 的特征,它具有压倒一切的强大力量,是一种不可阻遏的强劲的气势,给人以激越震撼和惊心动 魄的审美感受。3 崇高的各种表现:崇高的社会表现;崇高的自然表现:大海的汹涌波涛、茫无边 际的原野;雕塑、绘画中的崇高;音乐中的崇高:贝多芬的音乐英雄、命运交响曲,我国 钢琴协奏曲黄河都是崇高音乐的代表;文学中的崇高凡是文学中的悲剧作品都是反映崇高内 容的,关汉卿的感天动地都娥冤、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曹禺的雷雨、小说红岩、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里黎明静悄悄等都是表现崇高内容的作品。) 二、优美与崇高有什么不同?二、优美与崇高有什么不同? 优美与崇高是美的两种类型,在本质上都是人的自由创造的生动显现,但是,它们在表现特征和给人的 美感方面有显著区别。 优美的特点是:美处于矛盾相对统一和平衡状态,在形式上的特征表现为柔媚、和谐、安静与秀雅的美。 如风和日丽、鸟语花香、莺歌燕舞或是山明水秀、波平如镜、倒影清澈的自然景色等,这些景色都是优美。 从美感上看,优美给人以轻松、愉快、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从根本上说,优美体现了作为实践的主体与客 体处于相对统一的状态,使人产生和谐与愉悦的美感。 崇高的特点是:美处于主客体的矛盾激化中,具有压倒一切的力量和强劲的气势。在形式上表现为粗犷 激荡、刚劲雄伟的特征。从美感上看,它给人以惊心动魄、激奋昂扬的审美感受。从根本上说,崇高体现了 实践的主体与客体处于激烈矛盾状态所显示的伟大精神和力量。 三、三、如何理解崇高?列举现实社会和自然中的崇高。如何理解崇高?列举现实社会和自然中的崇高。 崇高是主客体处于矛盾的激化中所显示出的一种美,是一种庄严、宏伟的美,是以力量和气势取胜的美, 是一种显示主体严峻的实践斗争和惊人心魄的美,也是具有强烈的伦理道德作用的伟大的美。 崇高在形式上表现为粗犷豪放、刚健激荡、雄奇瑰伟和博大壮烈的特征,它具有压倒一切的强大力量, 是一种不可阻遏的强劲的气势,给人以激越震撼和惊心动魄的审美感受。 1、崇高的社会表现。在社会生活中,崇高通过严峻的斗争和艰苦的实践活动来展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 社会的巨大力量,从而显示出英雄人物坚强不屈的精神以及人的本质特征。 2、崇高的自然表现。在大自然中,大海的汹涌波涛、茫无边际的原野、奔腾咆哮的长江黄河、高耸入 云的山峰、陡峭的悬崖、狂风暴雨中纷飞的海燕、搏击长空的雄鹰等等景象和形象,都显示了的大自然的崇 高。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悲剧悲剧 10 第十五章第十五章喜剧喜剧 一、喜剧中的讽刺与幽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一、喜剧中的讽刺与幽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两者的联系在于: 1、两者都是喜剧艺术的表现手段,在喜剧艺术中结合使用,互补长短。2、两者都有寓庄于谐的特点。3、 两者能起到相同或相近的社会效果。(在笑声中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 两者的区别在于:1、讽刺反映的是生活中的否定现象;幽默既可以反映生活中的否定现象,也可以反映 生活中的肯定现象。2、讽刺比幽默更辛辣、严厉,幽默比讽刺更轻松、温和。3、讽刺产生的效果是尖刻、 嘲讽的笑; 幽默产生的效果是会心的微笑、 同情的苦笑或戏弄的讥笑。 4、 讽刺多用于揭露批判和严厉的批评; 幽默多用于歌颂、愉快的取笑和轻松的批评。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美学美学: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美的科学。它体现了审美活动中主题与客体的关系和当前美学研究的基础内 容。一方面美学可以集中的研究美的各种形态以及美感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从审美上研究艺术,与艺术概论 有所区别。 美感美感:是人在接触到美的事物时所引起的一种心灵感动,是一种赏心悦目和怡情的心理状态,是对美的 认识和欣赏评价。 美的形象性美的形象性:是指美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形象的、具体的、不是抽象的。美是人的末质力量的对象化,凡 是美都是形象,能够被人的感觉直接把握。 美的社会性美的社会性:是指美依存于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的社会内容。是美与人类社会不可分割的属性。 美学研究的对象美学研究的对象: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 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 审美意识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对于审美现象的感性直观的认识。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是一个历史过程,从根本 上说是与人类生产劳动分不开的。当人类开始把自己与自然区别开来,并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物体,并在 自己的创造物中直观自身,看到了自己的创造能力的时候,人类的审美意识也就形成了。 11 审美对象审美对象:凡是客观上与人构成一定的审美关系,能引起人的审美感受的事物总称审美对象。指各种美的 对象,包括现实美,艺术美和自然美等。也包括优美崇高悲剧喜剧等形态。 美学思想美学思想:是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之一,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应当能够借助语言文字形式进行传播; 二是美学思想具有理论的形态,美学思想具有明确的理论观点和概念范畴。 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说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说:这一学说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本能欲望受到压抑, 压抑到无意识中,喜剧性具有一种释放性的作用,让欣赏者发泄它们,使它们浮动在意识之中,得到三种满 足方式,即巧智、想象、幽默。 审美态度审美态度:是一种宁静的、适宜于接纳对象外观的心理状态,使主体关注于对象的形式与结构。其核心 是要求人们在审美活动中超越自我和实际功利而达到对审美对象的审美静观。审美态度是存在于审美活动中 的,不同于实践、理智、道德的一种态度。 艺术技巧艺术技巧: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技能和技巧。天才的独特性表现在他通过高超的艺术性进行创作。 观、品、悟观、品、悟:观是指接受者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向;品是指接受者根 据各自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和经验,凝神关照,发挥想象力,细致地品味作品,充实、丰富、发展意象,使 意象更具接受者的个性。品就是意象的重建过程;悟是主体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为对 意境的感悟 美是多层累的突创美是多层累的突创:是关于美的创造的学说,认为美的创造不是某种固定的实体所致,而是多处因素的 积累,是一种多层累的突创。基本含义是(1)从美的形成来说,它是空间上的积累与时间上的绵延,相互交 错,所造成的时空复合结构;(2)从美的产生和出现来说,它具有量变到质变的突然变化,我们还来不及分 析和推理,它就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一下子整个抓住了我们。 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由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及其信徒组成,成员我是自然科学家。他们认为万物最基 本的元素是数,认识世界就在于认识支配着世界的数。美表现于数量比例上的对称与和谐,音乐就是对立因 素的和谐统一,人体的美就在于客观事物的均衡、对称、和谐、多样统一以及黄金分割等形式,对后世产生 了深远影响。 美的客观性美的客观性:是指美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德国古典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提出的著名命题。他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 认为只有理念才是美的,而且美的理念要获得一种感性的显现,要表现为一定的感性形象,才成为美。 美在愉快说美在愉快说:是西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一种学说,认为事物引起的人生理和心理的快感的美的真正本质。 代表人物有休谟等。 美在关系说:美在关系说:是西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一种学说,认为美存在于客观事物本身包含着的某种关系中,这种 “关系”才是美的本质。这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美学家狄德罗提出的对美的本质的认识。 美是生活说美是生活说:美的本质的一种说法,认为美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生活才是美的本质。它是由俄国 19 世纪 现实主义美学家、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的。 美是理念说美是理念说:西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一种学说。认为物质感性世界不存在美或美的属性,美与某种超现实 存在的神秘的非物质性的精神实体紧密相联,由于这种精神实体的注入或显现,才使客观事物成为美的。代 表人物有柏拉图、黑格尔等。 移情说移情说:是西方美学中有广泛影响的美的本质论。它夸大移情的作用,把美的根源和本质归结为人的移 情,否定美的客观存在。它盛行于 19 世纪,曾经一度成为很有势力的一种美论。代表人物有立普斯等。 心理距离说心理距离说:是西方现代美学中有影响的美的本质理论之一,认为美产生于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保持的 适当的心理距离,否认美的客观存在。代表人物是布洛。 美在形式说美在形式说:西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一种学说,认为美仅在于事物的形式特征,即事物外部诸因素之间的 和谐,忽视了事物内容的审美价值。如毕达哥拉斯学派。 美在完满说美在完满说:西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一种学说。认为事物通过其各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多样统一的 和谐关系,同它本身的概念或内在目的相一致,并同感受它的心灵形成和谐对应关系,就是完善的,也就是 美的。代表人物是莱布尼兹、鲍姆嘉登等。 美在无意识说美在无意识说:是弗洛伊德创立的关于美的本质和根源的学说。认为美属于无意识,是本能冲动的升华, 美的本质就是无意识的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它夸大了无意识,特别是性本能的作用。 12 美感:美感:美感是人们对美的感受、体验、观照、欣赏的评价,以及由此而在内心生活中所引起的满足感、 愉快感和幸福感,外物的形式契合了内心的结构所产生的和谐感,暂时摆脱了物质的束缚后精神上所得到的 自由感。 想象:想象:想象是人们在外在对象和事物的刺激下,在头脑中对原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 象的精神活动过程。 审美范畴审美范畴:是人们在长期审美活动中形成的、能帮助人们认识和掌握审美现象的一些使用最普遍、最基 本的概念。主要有崇高、优美、悲剧性、喜剧性、丑等。 崇高:崇高:是审美范畴之一,与优美相对。崇高是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 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引起人 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人的精神境界。崇高是人的本质力量经由对象的震撼和压抑而获 得的显现。 优美优美:又称秀美,是通常所说的狭义美,与崇高相对,是审美范畴之一。优美的审美对象在形式方面一 般都具有小巧、柔和、清新、秀丽、细腻、圆润等特征,在内容方面一般都不呈现激烈的矛盾冲突,而表现 为矛盾双方的暂时相对静止状态。在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上则表现为十分协调、和谐统一。优美是最易为人们 所接受的美的形态,给人赏心悦目的愉快之感。 悲剧性悲剧性:审美范畴之一,与喜剧性相对。概括人的审美对象中一种重要审美属性。它是具有正面素质或 英雄性格的人物由于坚持正义或积极进取,而与现实环境之间发生的冲突,冲突中下面人物因感性生命遭到 摧残和毁灭而成就了精神生命的永恒价值,从而激起悲壮之情而使人们的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以提升,产 生审美愉悦。它与戏剧类型之一的悲剧及日常生活中的悲剧涵义是不同的。 喜剧性喜剧性:审美范畴之一,与悲剧性相对。是一种重要的审美属性。喜剧性所引起的效果是美,是笑,但 并不是生活中所有的可笑的现象都具有喜剧性。对象以倒错、自相矛盾、背理等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引起人 们发笑,喜剧性的笑不但是生理性的反映,更是一种心理反应,从中体现了一定的社会意义。因此,从本质 上说,喜剧性就是以笑为手段,去否定生活中的不协调的形式,从中肯定生活中的美的艺术、社会现象、生 活现象,乃至社会历史事件。 丑丑:审美范畴之一,与美相对,具有与美相反的内涵性质的事物的属性。丑是一种否定性的价值,它使 人厌恶、鄙弃、反感。当人的本质力量受到窒息和排斥,而非人的本质力量却以堂皇的外观闯进了我们审美 的领域,它在对象中显现出来的就是丑。在现实生活中,丑总是具体的、形象的,是对人而言的。丑的事物 往往是违背自身发展规律,有碍于人生的,其外在的组合形式是凌乱的,不能怡人的。丑的审美意义就在于 可以以丑衬美,而且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灵心点化,可以转化成艺术中的美。 艺术丑艺术丑:艺术丑作为艺术美的对应面,是对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的否定,它与生活丑不同,而且艺术作 品反映丑的对象不等于艺术丑。艺术丑指的是艺术作品的内容虚假、腐朽、技巧伪劣,也指技巧上的失败。 另外艺术丑还指一种特殊形式的美。如园林艺术中的山石以“丑”为美。 游戏说游戏说:游戏说首先由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者康德提出,后由席勒、斯宾塞等人发展加以完善。游戏说 的倡导者认为,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游戏,是由游戏发展而来的。一方面,艺术和游戏具有虚构的力量,富有 拓展性和能动性;另一方面,它们所引起的快感是消除了一切主观偏见和现实差异的,是忘我的。席勒更认 为,游戏是消除人性分裂的一种特有的理想活动。 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说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荣格发展了他的老师绰号洛伊德的“无意识”理 论,把“无意识”分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两种,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 种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艺术家正是在“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下进行艺术创作的, 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 模仿说模仿说:模仿说是古希腊时人们界定艺术的普遍观点。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理念,现实世界是对 理念世界的模仿,艺术又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艺术的本质因而是模仿的模仿,这种模仿也就是不真实的、 虚幻的。亚里士多德则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因而也就肯定了模仿它的艺术的真实性。以再现现实为宗 旨的现实广义文艺可以说是模仿说的最高发展阶段。 表现说表现说:西方 18、19 世纪浪漫广义思潮,标榜“自我表现”,冲破了“模仿说”的罗网,表现说于是兴 起。表现说批评模仿说机械复制,强调艺术必须以表现主体感情为主。 13 有意味的形式:本世纪英国美学家、艺术鉴赏家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有意味的形式”。 所谓“形式”,就视觉艺术而言,指由线条和色彩以某种特定方式排列而组合起来的纯粹的关系,它把通过 形式组成的画面所可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