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胸部小切口下射频消融肺癌的临床研究_第1页
关于胸部小切口下射频消融肺癌的临床研究_第2页
关于胸部小切口下射频消融肺癌的临床研究_第3页
关于胸部小切口下射频消融肺癌的临床研究_第4页
关于胸部小切口下射频消融肺癌的临床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6 关于胸部小切口下射频消融肺癌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通过胸部小切口下射频消融肺癌肿块,同时加区域淋巴结清扫术,评价该项技术在肺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针对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肺癌或肺转移癌患者,采用小切口,直视下对实体瘤行射频消融术,同时对胸腔及纵隔淋巴结行清扫术。观察患者治疗术后机体恢复及肿瘤转归。结果 行非损伤小切口下射频消融肺癌加纵隔胸腔淋巴结清扫术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实体瘤完全消失,肿瘤复发率与传统开胸术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胸部小切口下射频消融治疗肺癌是一项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的技术。 关 键词: 小切口 ;射频消融 ;肺癌 肺癌外科已走过 70 多年的历程。已由传统后外侧切口肺癌根治向胸腔镜及微创切口发展,避免了术后伤口疼痛,呼吸运动及上肢肩部活动障碍等严重并发症。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各种新型治疗手段也不断涌现,射频消融(应用消融电极,通常在超声或 导下经皮穿刺进入实体肿瘤组织,通过加热的温度来杀灭肿瘤病变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从而达到局部消除肿瘤组织的目的 1。目前 80%左右的患者确诊时肿瘤已无法成功切除,其中约 85%为非小细胞肺 癌 (因此利用了射频消融技术的优点,同时采用了微创小切口,以确保瘤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6 体消除及区域淋巴结的清扫,术后加以化疗。旨在延长患者生命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 临床选取 10 例患者,男女各 5 例,中位年龄 () 岁 ;中央型肺癌 4 例,周围型肺癌 6 例 ;术前纤维支气管镜或肺穿刺活检取得病理。病理组织分型:腺癌 2 例,鳞癌 8 例,按 际 期标准属于 期或 期者 ;并认为已经失去开胸手术切除机会。 仪器设备及参数 射频消融治疗采用美国 频 发 射 器 , 发 射 频 率 460 最 大 功 率 250W ,极针,由九根微电极组成,其中五根电极利用电偶原理实时显示消融点温度,微电极展开后最大直径 (可调 )。利用 用软件可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功率、阻抗以及 5 个消融点的实时温度。 治疗方法 侧方肌肉非损伤切口 病人体位同后外侧开胸,乳房下皱襞腋前线到肩胛角下缘做皮肤切口,做皮下皮瓣解剖游离前锯肌前缘及整个背阔肌体,背阔肌后拉同法松解前锯肌,使之可以向前拉开,并松动背阔肌及前锯肌,使之与胸壁分离,切开确定的肋间隙至足够长度,用单片胸腔牵开器 将肋间撑开,第 2 个牵开器与第 1 个牵开器成直角放置,用以牵开背阔肌和前锯肌,暴露胸腔肺组织。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6 射频消融 直视下确定肿瘤位置、大小及周边结构,将极针插入瘤体,确认无误后,将电极从、5次从针鞘退出,呈伞状张开分布于肿瘤内,按,7010, 80 5 90 5予射频序贯治疗,初始功率 30W,以后如果实际功率大于设定功率时将设定功率增加 10W,最大至 90W;对于直径 4,需根据肿瘤的立体构象行多点治疗,尽量使消融范围超过肿瘤 1射频消融结束后对胸腔及纵隔淋巴结行清扫术。一周后做增强 查肿瘤标志物。 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 体瘤近期客观疗效判定标准:分为完全缓解 (部分缓解 (无变化 (进展(分别于手术后 1 周、 1 个月、 3 个月、 6 个月行 查观察瘤体改变情况。随诊观察患者生存期确定从第一次射频治疗或化疗开始计算,至死亡或末次随访时间结束。 2 结果 10 例病人术后早期可坐起活动,无明显胸部切口疼痛,无上肢肌活动障碍,可自主咳嗽咳痰,术后 3 天均下床活动。消融后早期病灶水肿影像检查肿 瘤体积增大,一般于 3 个月后开始缩小, 6 个月可见局部瘢痕样组织形成。病例中 例, 例, 例。癌胚抗原 (同程度下降 8 例,占 80%,有效率 (R+R+C+ 100%。随访时间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6 3 年, 1 年生存率 80%, 2 年生存率 60%, 3 年生存率 30%。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为气胸、出血及非特异性炎症反应等,给予对症处理。 3 讨论 射频消融治疗作为一种新疗法,近年来才用于肺癌的治疗,目前国内外有报道采用 B 超或 导下行肺部肿瘤治疗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然而也有不足之处,比如术中发生气管、血管破裂,需紧急开胸处理,术中纵隔及胸腔可见转移淋巴结无法清除等。 目前 及 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在排除手术可能的情况下,多采用以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 期非小细胞肺癌中位生存期为个月,单纯化疗时 期非小细胞肺癌中位生存期为 34 周 2;射频消融加热到 45 50 时,肿瘤细胞内蛋白质变性并发生凝固性坏死, 聚 ;肿瘤细胞死亡。 而子电极的局部温度能达到 90 ,两子电极间的中间部分温度可达到 60 ,从而保证毁损范 围可达,确保局部肿瘤细胞的灭活 3;个别病例中,肿瘤靠近血管的病变组织,由于血液的快速流动将射频产生的热量带走,可能会降低对局部组织的消融灭活作用,同时靠近肺门的部分不能彻底消融,具有活性的瘤细胞残留。因此 强调选择患者肿瘤应远离肺门和距离大血管 1上 3。此外,布针位置与计划针道的偏移造成肿瘤组织的遗漏也是降低疗效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直视下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6 进针有比 设备引导进针更确实的效果。肿瘤标志物的下降也是一个很敏感的观测指标,本组患者在射频消融后显降低 ;所有患者手术后均感到术前的 不良症状好转或消失。 在本组病例中,因不需要得到肺癌根治术一样的充分暴露切口,因此采用了损伤较小的侧方肌肉非损伤小切口,这一切口可以满足对肺癌实体瘤的射频消融,同时也满足对术中并发症的应急处理和区域淋巴结的清扫。该切口与传统后外侧开胸切口不同的是它保留了背阔肌和前锯肌的完整性,患者术后上肢活动不受限制,也能够忍受咳嗽带来的疼痛。因此对患者术后的恢复较为有利。 对于 及 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很多已不具有手术的可能性,这类患者多采用以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但 期非小细胞肺癌中位生存期为个 月,单纯化疗时 期非小细胞肺癌中位生存期为 34 周 ;结果并不乐观 4。采用射频治疗加区域淋巴结清扫和化疗及局部放疗相结合,对可以达到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相结合,也符合肿瘤综合治疗的原则。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秀利,王远东,王建,等 2016 全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